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

2024-04-14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共14篇)

篇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

魏永平

我在假期中聆听了陈峰教授有关习惯养成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向大家呈现出我的体会。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同学们参考: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

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9.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10.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好的习惯能让你受益一生,让我们大家开始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吧。

篇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

前村小学 张卫英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让人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及早开始培养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注意培养,否则,当不良习惯养成后再纠正就困难了。笔者从抓课堂常规入手,因为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小学生课堂常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用品放置的位置。应培养学生到校后就按当天课程表将书包里的教科书和作业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节课后要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上课时不能削铅笔打墨水借学习用品等。

2、坐、站的姿势要正确。坐的姿势:头要正,眼睛看前方,两肩要平,背要挺直,两腿并拢,双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势:向左或向右侧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势。课前向老师行礼,课上发言都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

3、课前发言要举手,不随便插嘴。一般举左手,举起手时五指并拢,肘关节与肩平。老师指定某一同学发言后,其他同学将手放下。

4、听到预备铃声立即不再讲话,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教室,入座后静候老师到来。通过这样的常规训练,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较好的教学秩序。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多,到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更高要求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加强训练,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对做得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语言鼓励或授予小红星,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扬上课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本整洁、认真检查的学生,举办优秀作业展览会。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 人怎样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篇3:养成良好的钢琴学习习惯

一、默读乐谱是钢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各种读的能力培养中, 默读是处于首要地位的。

这不仅因为默读时视奏、背奏等各种形式演奏的基础, 而且默读有助于培养视奏能力和即兴弹奏的能力, 同时默读还有利于加深对乐谱内容的理解。特别是为了解作者创造作品的背景材料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在学习钢琴时, 只有通过默读才能把乐谱的这种节奏性表达出来, 也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钢琴家在学习中十分重视默读的, 要把默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功来训练。这就需要培养默读的习惯, 坚持每天都能利用一点时间进行默读两遍所学的钢琴曲。如果能坚持练习, 时间长了不但可以提高演奏水平, 还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背唱旋律能丰富人的乐曲知识储备, 把其中的某些乐章或优秀的片段背唱下来, 无论对演奏或是即兴弹奏, 都会大有帮助的。

二、写读书笔记是前人治学的一条好经验, 中外名人学者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国清朝学者顾炎武, 他写了一部《日知录》, 其实就是一部读书笔记。

有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就能积累丰富的知识, 博学多才,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 总结自己的教书经验, 概括成一句话, 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就是这个道理。

三、学习是继承前人宝贵知识遗产的过程, 但这种继承不能是简

单的照抄照搬, 因袭模仿, 那样人类的知识就会像一桶倒来倒去的水, 越倒越少。

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方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要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独立思考。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 认为只学习不独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学习知识就要善于思考、思考、在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以上都是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意义。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也是进行科学研究,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的前提。

四、“天才出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是大家熟知的名言。然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 真正能做到勤奋好学的还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青少年正在成长之中, 天生好动, 比较贪玩, 一玩起来就顾不上学习了, 还有的因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不爱学习。但是要学好钢琴, 就必需严格要求自己, 同惰性作斗争, 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克服贪玩和惰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必须有坚强的毅力, 一开始可先采取些必要的措施, 如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读多少书、写多少字、练习多长时间的琴等。任务的数量要适量, 既有利于学习又不过量, 经常坚持就可以克服惰性并养成习惯。

勤奋好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多问。这也是历史学者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 意思是既要学又要问。王充说:“不学自知, 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 未立有也……故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因此, 在求学的过程中, 人们无不把“问”作为向知识进军的向导。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问,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这些经验对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要学好钢琴就必须养成好问的习惯。凡是有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要问一问, 向老师问, 向同学问, 向家长问, 向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问, 甚至可以向弟弟妹妹们问。真正做到像孔夫子说的那样“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不断向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对于学习钢琴来说, 习惯既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 又是新的学习或新的习惯形成的基础。比如初学钢琴的学生, 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弹奏习惯, 经过半年后就会觉得一天不弹就像少点什么似地。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学习, 就要养成作为其基础的某些习惯。而且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才能成就伟大的钢琴事业!

摘要:养成良好的钢琴学习习惯必须从勤奋、坚持、执着入手

关键词:勤奋,坚持,执着

参考文献

《当代音乐教育》迈克尔·L·马克著 管建华译

《论音乐教育》 姚思源著

篇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哈佛大学管理博士后,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余世维先生讲:“成功与不成功的人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早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需要不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专心致志、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全神贯注: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要以学习为中心: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要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要方向不相关的乃至相悖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所以我们学习时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

二、养成一心向学的习惯

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瓦特平时一心向学,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同学们要有一心向学,真的要学好的准备;要有敢于吃苦,细微之处见真章的态度。

三、养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若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肯定是由不会到学会。那么,我们就要把预习、上课(包括听课、讨论交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复习、做作业周而复始的进行。如果缺少了上面的学习环节,就会逐渐的吃累,导致不会,听不懂,再厌学。所以必须养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四、养成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学生应该讲究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为此,在学习计划中要包括锻炼身体,学习放松的详尽内容,并且要严格执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美好的一天开始,认真对待你认为的那些不足以道的小事,每天擦擦桌子,每天整理笔记,每天给关心你的人一个大大的微笑。当然我们应该支配习惯,莫让习惯支配我们。一滴水折射万丈光芒,一粒沙孕育一座天堂,良好的习惯为成功奠下基石。学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人比较好的学习经验。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认真、努力地学习,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篇5: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后感慨颇多。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

一、从小开始培养。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我的女儿五个多月大,她每天早上8点多钟就要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一到时间,不带她到幼儿园,她就又哭又闹,无论你怎样哄她她都不买你的帐,但你把她带到幼儿园,她就立即转哭为笑。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

二、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勇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该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上学后,我每天陪她一起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一定要查看,并钻∶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就不会就得学习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非常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55分,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钻∶以后我像老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快毕业了,一直保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恳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篇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一个人的兴趣一般是从小就培养成的。所以小学老师是相当不容易的,想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更不容易。做为一个以后教小学的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得学会如何去教好小学生!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是否喜欢学习的问题,是否有求知欲。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的以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应该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其实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其他年级的学生,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让同学以自己的兴趣去学比强迫同学要最好的。强迫同学去学是达不到学习的效果的!再者还应该培养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小学生的接受不是很强,尽量应该用简单、容易让小学生听懂的语言。所以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 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还应该适当的插入一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 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在课堂上还应该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另外也应该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还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在一次观看《分类》这节课的教学视频中,里面的老师就放了一段关于超市等地方的视频让同学进行观察,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用老师事先准

篇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体会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那么,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一、教师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认真“听”,边听边记笔记。为了教和学的同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致志地参加学习活动,认真听同学发言,对其他人发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指出来。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老师讲,听学生讨论,边听边思考;提倡学生有时可以边听边做听课笔记,把老师强调的地方记下来,以便以后复习时用,这也为后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发言力求身体站直,语言准确 课堂发言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文章转载自: 请保留此标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发言过程中,力求学生做到表述清楚,不拖泥带水,又不矫揉造作。课堂练习认真仔细,计算快速准确 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要求: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计算速度要快,方法要灵活。计算完毕后要验算检查,保证准确无误。为了活跃学生思维,经常组织一些计算大比拼活动,这样学生的计算热情更高,算得更快、更准确。

四、课后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五、考试认真审题,沉着应对

篇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取得良好的成绩,都希望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辉煌。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下几点,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首先,我们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其次,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第三,要有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

那么,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上课要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边听边记两不误,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做好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可以知道哪些要记,哪些不要记,哪些要注意听,这样就可以保证听与记的双重效果。

2、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特别是作业的时间。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所倾斜,千万不能在自己喜欢的功课上花很多时间,而懒于完成薄弱科目的作业;

篇7: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 一:引出主题,了解知识

1:老师揭示活动主题: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还知道了小学生需养成的六大习惯,并分组做了探究。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近期我观察到课上同学有小声说话现象,课堂上有些学生两眼发呆,或是玩小动作。有的学生家庭作业完不成,到学校里抄袭作业。还从家长那里得知学生在家不爱写作业,写作业时拖拖拉拉,不能专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做完很少看课外书等不良现象。我们决定召开这次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也积极准备,搜集资料。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今天活动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我们从早到晚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中渡过,相信你们会知道很多的学习习惯,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学习习惯。(学生开火车交流)

3、你们知道的学习习惯可真多呀!让我们归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讨论。

二:课前准备,1:叮铃铃„„上课预备铃响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中同学们在忙些什么。(交流)

2: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同学的做法,能说说喜欢他们的理由吗?(生自由发表意见,总结课前应该怎么做)

3:我们看到课前做好准备是好习惯,它帮助我们更好的听讲;课前懒散不做准备是坏习惯,它将成为我们学习上的绊脚石。下面我们一起来诵读《课前准备拍手歌》课前做好准备是一节课中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我们要从铃声响起时就要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中现象,分析研讨

1:上课了,我们做的怎样呢?我们拍摄了同学们课堂上的一段录像,请欣赏 2:同学们你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点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有哪些不良习惯?

3:那么课堂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听诗朗诵《课堂好习惯》

铃声一响坐整齐,教师站定喊起立。

抬头挺胸姿势美,快速集中注意力。

眼动手动脑也动,勤写笔记快而齐。

老师提问多思维,遇到难题先靠己。

合作探究方法新,探讨争论好氛围。

搞小动作不可为,落下进度不好追。

铃声再响别着急,下节书本准备齐。

自主学习有高招,课前预习不能离。

课后复习成规矩,喜欢读书远游戏。

良好习惯我养成,学习成绩定腾飞。

四:认识错误,同伴共进

1;刚才的诗歌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怎么做,那么在课后我们的学习习惯怎样呢?我班同学做了调查。(学生出示调查研究表)

2、总结一下课堂与课后我们需要纠正的不良习惯有;(PPT)

1)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爱玩小动作,精力不集中。

2)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字典词典时,嫌麻烦,应付了事。

3、)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心里开始想着课下的娱乐活动。

4、)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好好检查分析。

5)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是看到喜欢的电视或是玩电脑,就忘了写作业。

6)写作业时边吃边写,或是边玩边写,拖拖拉拉,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7)、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或是上副课时,不认真听讲或是做别的科作业。

3、好习惯需要培养,坏习惯需要改正。只有敢于正视缺点,敢于战胜并且改正缺点,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请同位俩或前后位合作,讨论一下怎样帮同学们改掉坏习惯。(学生自由发言)

4:最理想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要发挥我们小主人的作用,敢于同自己的坏习惯做斗争。同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下去,养成自己的好习惯。

五:讲述经历,用心感受

1:同学们,你们注意读书和写字的习惯了吗?请看视频。谁的读书写字姿势正确,谁的读书写字姿势不对呢?

2:同学们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对我们学好知识文化,增进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同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就形成了一个习惯,请欣赏精彩的快板表演《读书写字歌》

同学们,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

身直头平,肩要平,身体坐正,书放平。

手离笔尖有一寸。眼离书本有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写字姿势要端正,一寸一尺和一拳,学好知识身体棒。

六:树立榜样,介绍经验

1;我们班还有学习习惯方面做的好的同学,下面我们请我们班的小记者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宁梓涵、张姝瑾等采访,让他们事先准备好问题)

2;他们是好样的。同学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像他们学习。(鼓掌)

七:相互勉励,共同提高

1: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学习习惯的名人名言,读出来让我们一起共同分享吧。

八:齐声朗诵,表达决心

最后请齐声朗诵《小学生学习习惯儿歌》以表达我们改正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决心。(PPT)

成绩好,有诀窍,认真听课很重要;书展开,笔在手,课前准备要做好; 眼看清,耳听好,上课专心不说笑;注意力,要集中,排除杂念抗干扰; 勤动手,多动脑,精力集中质量高;学知识,重理解,同学之间多探讨; 敢提问,会创造,方法科学效率高;勇挑战,善思考,独立作业要记牢; 好习惯,必养成,事半功倍效果好。

九、小结阶段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们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做起,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成就大未来。

篇8: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大家都知道, 课前预习的习惯非常重要。充分的预习才能在上课过程中有目的去学习, 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 怎样来预习语文课呢?

第一步:阅读课文, 弄清文章的体裁, 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 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 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 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

第二步:精读课文, 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二.日积月累的习惯

语文知识可谓浩瀚无边, 这就要我们不断地积累, 集腋成裘。那么怎样积累呢?当然要多记忆:像成语典故, 文学常识等要靠平时记忆。多背诵:“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诗文, 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极好方法, 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勤作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常读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谈, 碰到一些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和好的词句、对联谚语、名言警句什么的, 应随时记录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 你的语文知识自然会丰富起来。

三.阅读的习惯

学习语文仅靠课本还远远不够, 这就要去广泛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 拓宽我们的思路, 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思想, 这是非常重要的习惯。

我们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外名著, 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杂剧也应该去广泛涉猎。但这么多的书怎样读呢?可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泛读, 就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这样做是因为一个人有时间有限, 精力有限, 要博览群书, 杂采众家, 只有如此, 而实际上有些问题随着书读得多了, 也会迎忍而解的。泛读, 就是解决“面”的问题, 面越广越好, 书读得越多越好。而精读尤为重要。因为仅靠泛读, 语文水平不会有多大的提高。精读既可精细到字词、修辞, 也可从篇章结构入手。这样你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看报刊杂志, 看电视新闻, 也是一项很有益的课外阅读, 它可以使我们接触社会, 接触生活, 拓展我们的文学知识。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可谓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的文学基础知识更加扎实, 文学理解能力得到增强, 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四.写作的习惯

会写文章, 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应具有的能力。而写好一篇文章, 则不是一日之功了。要写好文章, 你得有东西可写, 这就要像古人所说的去“读万卷书, 走万里路”, 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观察世态万象。也就是说要有素材, 同时要掌握一些词语、名言警句、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上了初中, 就要把写的事情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可以写周记, 一周写一则。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 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最好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 这样有真情实感, 容易上手, 自己也有兴趣。语文水平究竟如何, 一篇文章便可得知。而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 仅记住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我们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多写日记, 每天一则, 不必事事详尽, 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 最难忘的事件, 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长期以往, 日积月累, 你的素材便会越积越丰富, 你的文笔便会越练越流畅。

多作读书笔记, 我们在看书读报之时每每有所感悟, 深受启迪。这时可将看书的感受述诸文字。这样做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写得多了, 你才会才思如泉涌, 才会达到“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篇9: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一些基础知识,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当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给予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也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要注重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所谓的传道授业,并非单纯地指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大多数老师只注重“教”,并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单纯地灌输书本知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引导下,教师们走入了语文教学的误区,学生们的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学习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2、脱离时代轨道的教育模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被重视,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老师单纯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是教师单纯地将书面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单纯地记忆,整个教授过程中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其中,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如此,因为沿袭落后的教育模式,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未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正确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因而降低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并使用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能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也会降低语文教学成效。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

1、认真备课。首先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备课,精心设计、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细节问题,全面考虑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差、问题和错误,并提前想好应对的措施,选用比较具有针对性的且涵盖多种知识点的文章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适当安排一些能力训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授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某些字,还应结合一些儿歌、童谣来开展识字和写字,如“童谣童谣唱啊唱,挑出字来格里装,小手小手握住笔,一边描来一边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牢记写字的要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样学生通过多方面知识的学习、比较,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出来,不仅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思维方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他们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走入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强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而要通过活泼、生动和新颖的学习形式和内容,来吸引学生,并且注重寻找规律。比如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穿插识字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拼读音节,并且认识汉字,通过运用音节和汉字,组织学生组词和沟通交流。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卡片,使学生拼读音节和认识汉字,而后,教师为学生出示汉字,使学生对汉字进行认读。

3、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有自学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占学习的主体地位,往往扮演着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角色。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无法获得学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们应该积极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创新思维。此外,不要压制学生们的质疑行为,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质疑习惯。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无关紧要或者比较浅薄而呵斥他们,打击他们,那样会使得他们不敢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形成自由探讨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思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从本质上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

4、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要提升教学效果,使创新教育得到有效的开展,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全身心地去研究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而且还要引领学生在教材中发现知识的新颖、趣味,以及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会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比如,在教授学生拼音的时候,a这个拼音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拼音,很多学生均无法理解 a 的用法、说法和含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顺口溜或者儿歌,比如“a aa,阿姨好;小嘴张大,a a a ,医生为我做检查。”这些顺口溜既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做示范,使学生继续“创作”顺口溜。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还可以使学生爱上拼音,学生纷纷参与到编排和创作顺口溜中,不仅使学生牢记韵母、声母的形状和声音,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5、倡导积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育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鼓励倡导他们进行小组探究讨论,畅所欲言。小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多个人之间相互讨论,不仅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他们相互学习,拓展自身思维的过程。不仅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调动了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究性,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还可以充分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效。

6、优化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局限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者是考试分数的高与低。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更加扼杀了他们的求异思维,使他们舍弃自身的想法。因此,想要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必须优化评价方法,因人而异,因人施教,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7、尊重个性差异。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会学生正确的且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篇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同学们,“勤奋生智慧,勤奋造天才”,知识的海洋是广阔无垠的,学习是固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我们珍惜时间,但珍惜时间绝不是要大家无限延长学习时间,甚至开夜车,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提高时间利用率,高效学习。下面,我将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身边同学们的一些成功的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裨益。

1.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针对性地去听、去学、去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认真听课

我们的老师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时,无论是对知识点的引入还是对知识的分析讲解,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所以,能否做到课堂认真听课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上课要做到精神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3.上课认真记笔记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既然能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4.课后复习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地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主动复习并查漏补缺。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5.及时完成作业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过来。

篇11: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事实上要做到却很不容易,虽然给孩子们讲了许多道理,“磨破了嘴皮”,但孩子却往往是前听后忘记,收效甚微。

那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上是否有一套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1、观念先导。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培养,但成人的认识上却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为:或是重智育轻育德育,以为智力可以代替一切;或是缺乏理智的爱,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或是教育意识淡薄,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都超过一定的度。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敌。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健全的个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培养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培养出一个社会无用的“才”有意义得多,要把自己的孩子不仅看成是传种接待的种子,更要看到他们是国家的后代,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建设者与保卫者。孩子要成为有用之才,必须从小精心培养,而且不仅是关心他们身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在欣赏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说说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对学习也会有兴趣。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3、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

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如和幼儿一起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可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要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家长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色”,让幼儿先去观察颜色,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色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由于这些活动是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找答案的,因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学习。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曾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但要做到、做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制定规范,严格要求。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说什么入小学自然会好。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篇1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篇1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 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态度方面的问题。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去更多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因此就需要父母转变教育观念, 平时要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孩子学习的其他因素, 避免不良因素影响孩子的学习。

2.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问题。对于老师来说,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 在教学时不能“大包大揽”。有的教师在教学时, 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陈旧, 课堂互动性差,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自制力差等个人问题。“满堂灌”等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感到困顿和疲乏, 学生自制力差一点,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

1.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教师要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纠正学生在听课时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同时,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2.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 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 还要教导学生学会检查和反思。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要及时表扬, 耐心帮助他们, 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通过赞赏,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自然包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探索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4. 教师以身作则, 起表率作用。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 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要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三、 培养三种重要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小学生的自觉意识还比较差, 经常未能按老师的要求准备课前学习用品、资料和课前预习,到第二天上课时,总是会手忙脚乱。针对他们出现的这些情况, 每位任课教师在放学前或者是本课结束前,告诉学生要准备的东西, 然后要求学生在记事本上把要复习、预习和准备的东西一一列出, 每天对照记事本准备好要准备的东西,并把各学科要求预习的内容一一完成。这些事情有的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在家学习过程。

2.课堂上合作和质疑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选择一些学生通过个人能力不能完成的任务,创设合作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促使学生相互帮助与合作,体会合作益处。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空间, 这样才为学生的有“疑”敢“问”提供了可能。其次,教师要善于设问, 在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设问, 让学生进行质疑, 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 从而培养他们质疑的习惯。最后,要采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此下去,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学生有疑问, 便会毫无拘束地积极提出。

3.课后作业习惯的培养。这主要依赖家长的指导和监督。首先,家长要限定作业时间, 要求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作业。其次,要求学生反思作业,把自己做错的题整理出来, 一方面巩固了知识, 另一方面把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加强。最后,作业完成后,要自我检查, 然后家长再进行检查,通过检查作业,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

篇14: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习惯;师生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实施新课程,教师要从主宰课堂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学生“唱主角”。但从现在运用了新理念的公开课上,我产生了不少疑惑,课文内容与音乐动画有多少关系?漂亮的PPT展示真的可以代替板书吗?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后文本的诵读真的就不那么重要了吗?我觉得不是。新课程标准是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但并不是在教学手段上花样翻新,而是将过去填鸭式教学以应付考试的课堂模式,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模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要学好语文有哪些良好习惯要养成,又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是语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读的能力的培养中,朗读是处于首要地位的。我们今天的语文课本虽然以语体文为主,但也应重视朗读,特别是初中阶段,要把朗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功来训练。在鄂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专门给我们介绍了如何朗读课文。朗读与默读的感受是有很大的区别。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朗读篇目,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那么,朗读会有哪些优势呢?

现在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我个人认为,在朗读课文这方面不能用多媒体取代。我曾经上过一节《安塞腰鼓》的多媒体课,在课程安排上,第一个环节我安排了学生观看安塞腰鼓的视频表演,同时听课文朗读。本来,我认为学生在这种安排下会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可我发现,学生完全没有关注课文朗读和内容,而是一味看着腰鼓的表演嘻嘻哈哈。这完全脱离了课文原先所要求的体味安塞腰鼓的粗犷雄浑,也脱离了朗读应让学生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形成自己生活体验的初衷。

同时,我也发现,课堂朗读教学大多是放录音,或者是教师范读。用准确的朗读、圆润的语音、情感的把握去感染学生,然后学生再去模仿。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很多能力,包括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在我看来,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读得很符合文本的要求,但不如把朗读提前到上课前就进行。可以在上新课前先要求学生在家预读。

预读包括查字典,读准字音;大声诵读,反复读熟两步。查字典,读准字音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着就应该让学生大声诵读,反复读熟了。为什么要让学生在没有教师范读的情况先自己读呢?朱熹说:“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诵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反复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会。古人学习,老师讲得不多,主要靠自己诵读,边读边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汉语的语言节律性比较强,书面语言的组合往往带有一定的音韵要求,诗词、文言文乃至一般性的文章都会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学习语文时,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把汉语的这种节律性表达出来,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这样反复朗读的过程,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于老师创设的意境去品味文章。

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此之后,老师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听读,相信这样就能让学生品析课文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恰当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分析文本,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在读中收获人生未曾经历的体验。在朗读各种文体名篇中,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背诵是建立在有效朗读基础上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古诗词、文言文自不用说,在现代文中包括郭枫的散文《空山鸟语》、冰心的现代诗《纸船——寄母亲》等这样一些语言文字优美,值得细细品味的文章。对于这样一些词汇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畅读的基础上背诵其中的片段或篇目,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古人不是说过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就应该利用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养成主动背诵一些名篇佳句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笔习惯

在鄂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专门花了两页的篇目为学生讲解了如何圈点勾画与批注,并且告诉学生“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在读书时,总习惯在书上圈圈点点。”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有读书做笔记的习惯。课本上为我们举了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例子。马克思、列宁也是如此,他们的读书笔记刊行世界各地。有很多学生觉得在读书的时候圈点勾画与批注很麻烦,占的时间也多,不如就那么读一遍来得快,而且读一遍好像也理解了文章,并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现在初中还为学生安排了阅读课,我常常看见我的学生拿着一本厚书,一节课看很多页,一本杂志不到二十分钟就草草翻完了。我想这样的阅读过程应该是收获甚少吧。由于大部分学生在读书时没有养成圈点勾画与批注的习惯。所以,在读文章时就马马虎虎,没有思考,所以在考试时很吃亏。无论是对应说明文的选择题,还是对记叙文或散文的问答题,他们往往不是漏掉关键信息,就是在回答问题时理解不到位。于是他们的分数往往不尽如人意,当老师讲答案进行分析时,他们又懊悔为什么这没有看见,那没有理解,这与他们平时没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愿多花点时间去圈点勾画与批注,加深对文章的思考与理解不无关系。其实,如果想真的学到东西,就不能怕麻烦。“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什么你读过的书过一段时间大多没有了什么印象,那都是因为你在读的时候没有随读随记,读完之后就丢开了。只有养成随读随记,在有领悟、有感触的地方圈点勾画并加以批注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将书本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领悟。而且,若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觉得占用了很多时间,很麻烦了。

我认为,圈点勾画与批注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准备笔记本,直接在书中标记或评论,这样方便省事,节省时间,也不易分散精力,较为适合中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多花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运用这种方式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课文,对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把这种好的读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动笔习惯。

总而言之,读书动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只要持之以恒,都会收到良好的成效,极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正像叶圣陶在《中学生》杂志《复刊词》中写的那样:“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习不能仅凭兴趣,语文教师必须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我们要格外看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上一篇:秋声诗歌下一篇:药品库房温湿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