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

2023-02-14

每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 其实都很平凡, 只不过是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并能持之以恒。那么教师应该养成哪些教育习惯呢?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则, 就是要不断注视跟学校教学大纲有关的那些科学的最新成就和进展。……每一门科学或者一个科学问题分别使用一个笔记本, 里面都有几千条从杂志里摘录的材料和从报纸上剪下来的资料。”现在国家教育系统对教师的要求, 正从实践型、经验型的要求向科研型、学者型的要求转变, 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 经常积累教学资料,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 不断扩大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成绩, 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因此, 不管是中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 看到新的有价值信息就要立即记录下来, 定期分类整理, 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派上用场;上了一节课要及时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把当时的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 再次教授相同或相似内容的时候, 定然会有所裨益。

二、做学生的好朋友, 养成勤交流的习惯

教师能频繁地和学生开展交流, 便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 为努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创造条件, 同时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课外活动与学生一块阅读、一块活动, 经常到教室、学生宿舍转转,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都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绝好机会。“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 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把握学生心灵的脉搏。积极地向学生学习, 经常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 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定能发现谬误中蕴涵的新奇, 琐屑中寄予的真切, 荒诞中饱含的合理;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

三、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养成勤学习的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的知识本身就相当有限, 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 不主动更新, 教学中时常会感叹“过时了”或“不够用”。继续教育培训考试是教师补充新鲜知识的重要渠道, 但我们做得不够好, 教师进修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考试的实效性, 每个教师都应该珍惜每次培训考试的机会。教师要制定个人学习发展的计划, 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专著, 做好读书笔记,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四、做事情的总结人, 养成勤反思的习惯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 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仅是重构教学实践,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教学要习惯反思这样一些问题:给学生预习时间了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了吗?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了吗?宽容学生发言的错误了吗?关注学生的面部表情了吗?教给学生学习、演算的方法了吗?关注小组活动了吗?调动学生的兴趣了吗?学生懂了吗?学生问你问题了吗?布置的作业检查了吗?批改了吗?学习困难生也会了吗?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二是育人, 因此仅仅停留在对这些问题上反思上是远远不够的。“吾日三省吾身”之意, 非人们自认为的“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其实质意义远远超过现代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其“三省”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修己, 一是对人。”

上一篇:浅谈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及策略下一篇: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探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