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2024-04-22

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8篇)

篇1: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电力工程企业是国家电力系统的建设企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工程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工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其中人力资源规划问题是重中之重。改变人事管理的传统理念,将对人的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实施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规划不明确。

人力资源规划应该以企业战略发展为导向,然而在电力工程企业的管理中,虽然极力提倡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但思想及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重视财务、物力而忽略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的战略规划含糊不清,在选择人才时主观意志比较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电力工程企业没有对未来的人才需求种类和数量进行规划,导致不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被招进来,而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大量流失。优秀人才的缺乏使人力资源队伍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对电力工程企业战略目标实现造成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足。

电力工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什么样的模式,如何开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一个系统认识,只会盲目跟风,但直接拿来的东西并不好消化,也无法为其带来显着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建立在岗位管理基础上,但实际上这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系统,过于单纯的管理就显得无力。同时一些电力工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本来就是惨淡经营,较低的支付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人才的客观需要。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好的留人策略,人才自然会流向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

3、激励机制不健全。

电力工程企业的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就拿年终奖来说,年终成绩基本是领导一个人的,其他一干人等只作简单评价,没有体现出每位员工的成绩。员工干得好不好都一样,考核成绩难分优劣,同时对部门优秀人才比例有不成文的限制,造成评定成绩严重失准。考核评定标准也十分简单,没有根据员工职责、所处部门的不同进行评定,更没有将指标量化,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考核效果来看,考核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其公正性、客观性、真实性备受质疑,企业决策层很难从考核中得到真实信息。

二、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对电力工程企业来讲,没有战略规划根本不行,在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如何引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电力工程企业必须有一个总体的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而没有这个环节支撑,任何战略构想都是纸上谈兵,虚无飘渺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注重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依托,在向目标迈进的同时,员工的个人目标也不断接近。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经营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当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

2、建立竞聘岗位制度。

竞聘岗位制度有助于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发展两者的统一,对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综合性管理岗位应该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竞聘上岗,有效地拓宽人才选拔渠道,打破各种限制。为此需要完善和健全岗位竞聘方案,多方面综合考虑将行政调配和岗位竞聘制度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参与到岗位竞聘中,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和工作之间进行轮换和适当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优化。同时还需要建立岗位培训和岗位竞争淘汰机制,对那些不能有效胜任岗位职责要求的员工要进行换岗或转岗,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度合理的员工岗位轮换制度和人员进退出机制。

3、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电力工程企业绩效考核要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标准,比如,对单位工程部进行考核,首先要求工程部和经营部经理参与人力资源部考核方案的制定,根据其工作经验制定具体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这样有了部门经理的共同参与和一致认可,接下来的考核实施就能很顺利地进行,考核结果也才有实际意义。绩效考核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管理层、人力资源部以及基层员工要不断对绩效考核工作加以重视,并把其当作一项正常日程来抓,同时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二是要不断加深考核内容,使考核更丰富,量化、硬化考核指标,使考核更准确、更具操作性。考核内容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坚持考核原则,严格把关,使考核客观、公开、公平、公正。

总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电力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始终坚持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兼顾一定的短期利益,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根据外部市场动态适当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我国电建市场日趋成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是发展之趋势,未雨绸缪,储备优秀人才是电力工程企业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曾宏坤。论国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发展[J].福建轻纺,,(1)。

[2]曾汝林。论在企业竞争战略指导下的人力资源战略[J].财经界,2010,(4)。

[3]晏景荣。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及方案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7)。

篇2: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应在行政管理方面做出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目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方法等仍然滞后于电力企业发展速度,对其进行及时反思和改进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对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就行政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自2002年国家实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在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体系,电力企业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不可否认,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在适应市场竞争、开展企业化经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却依旧延续了电力体制改革前的旧观念和旧方法,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环境和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及时反思和改进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有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行政管理定位不准确。现有行政管理组织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定位不准确,导致“服务”、“协调”的工作理念和相关工作内容在现有管理组织内传导不畅,而制约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此外,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滞后,部分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面临着较大的阻碍,相关领导和部门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支持不足。

行政管理结构不合理。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电力企业并未审时度势,及时对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甚至于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长年没有改变,這样在时代不断进步的形势下,管理效率会大大下降。

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部分企业所出台的新的行政管理制度,虽然各方面都有涉及,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很不理想,很多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且部分规章制度延续了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可操作性偏低,且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最终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改进对策

为解决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采取以下改进对策:

优化行政管理氛围。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绝非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必须为行政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以保证各项行政规章的执行,行政手段的创新能够落到实处,为此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企业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首先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此,企业领导和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应有计划地组织企业领导班子宣传教育活动,使企业管理队伍经常反思、总结和剖析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寻找科学的解决对策,以更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其次,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培养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感,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优化企业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整体修养,进而为电力企业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调整行政管理结构。针对目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结构臃肿的现状,应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设定,积极调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对此,首先要精简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取消一些所谓的可有可无的岗位,构建紧凑、千练的扁平化管理结构,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次,应将“服务”、“协调”理念渗透到各个行政管理层级,本着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和更有效地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原则,强化行政管理组织内的`沟通与信息传递,以提升管理组织整体效率。

完善行政规章制度。电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组织构架和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因素,制定全面、详细的行政规章制度,将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流程、方法、审核指标进行明确和规范。另外,针对行政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应制定配套的行政管理监督制度,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部门或者个人要进行严肃追究,以保障企业制度的权威性。

提升管理前瞻性。“事后管理”是以往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制约该项工作时效性的根源所在。今后,我们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渗透危机意识,在认真观察、预测市场发展动态,充分认识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各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提前判断、事前防范,实现全过程化、前瞻性的行政管理。

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局面,在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和号召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大胆摸索先进的管理方案,避免一味因循守旧。例如:在当前,电力企业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就如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即如何节约经营、管理成本,如何提升生产、营销成效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方法,提升行政管理成效,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对此,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反思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有的放矢地予以改进和创新,以不断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推进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

★ 常见问题及对策之如何插入公式

★ 英语面试中常见问题总结

★ 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论文

★ 文件范本

★ 文件范文

★ 新课程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采暖系统常见问题

★ 英译汉常见问题

★ 局域网常见问题

篇3: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虽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程度有所加深, 但在制度完善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最为严重的便是缺乏健全的安全器具管理制度, 特别是基层单位, 在安全器具使用方面令人堪忧。对于那些登高作业的人员, 如果不能保证器具的质量, 便是将工作人员置于危险之地。除此之外, 还缺乏健全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等, 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或相关生产出现安全生产隐患, 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和整改。

1.2 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便不能有效的贯彻落实制定好的管理制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缺乏责任落实监督机制。许多电力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 明确规定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但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比如多数管理人员将重点放在生产上, 对安全管理工作不深入、不透彻, 对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认识不充分, 以至于埋下安全隐患。 (2) 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最有效的措施。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 出现工作人员违规违章操作行为, 比如不按制度要求填写相关图表, 以至于在日后检查中出现问题;或不按规章制度进行修理工作, 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2 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2.1 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让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国家、社会、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因此相关领导人员应继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深刻认识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制定一定的培训学习机制, 让全体工作人员有效提高自身的“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 保证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具有统一的安全生产意识。

(2)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电力企业除了建立完善的培训学习机制, 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做到这几点:一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器具管理工作, 通过严格采购制度, 保证安全器具质量符合国家规定;通过制定完善的报废制度, 对不符合生产规定的器具坚决予以淘汰, 并不得将其转借给他人使用;通过制定完善的安全器具检查工作, 对所使用的、维修的、更换的器具进行精确记录, 做到有据可查。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 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 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三是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 对相关生产部门, 特别是危险性较高的生产部门, 要进行定期检查, 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整改。特别是生产设备、仪器等, 通过定期检修, 保证其安全生产。四是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 继续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动态评价管理工作, 保证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客观、公正, 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机制不断完善。

2.2 健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健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使其真正的电力企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实效。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

(1)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通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促使安全生产目标、计划、方针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 是安全责任层层分解搭配具体的管理人员, 并通过制定和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 将责任与个人利益有效结合, 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得到落实。

(2) 健全人员考核管理机制。电力企业应通过制定完善的人员考核机制, 将员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计划和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学习以及相关考核, 在加强员工自身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的同时, 促使其规范操作行为, 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实施, 并将其安全生产行为与个人业绩或经济效益等相结合, 最终使全体员工人人懂安全、知安全, 并做到安全生产。

(3) 健全生产设备、器具管理落实机制。通过制定一定的监督机制, 将对生产设备、仪器等定期组织的检修工作落到实处。相关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要对按照相关要求所需要签订文件、图表等进行全面检查, 并做到有效保管, 以便在日后工作中, 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检修设备, 要按照相关规定具体实施, 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 将工作内容与个人效益紧密结合, 从而有效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 促使其高度负责、爱岗敬业。

3 结语

总之, 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保障电力运行安全、可靠和稳定, 是电力企业应常抓不懈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在实际管理中,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 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放置重要地位, 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师建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5) , 330-331

[2]李成斌.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管理观察, 2012, (29) , 121-123

篇4: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需求日益加大,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用电的基本保障。因此,在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从从分析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的对策。

1.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

(2)通过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的现状。

(3)施工安全管理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态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管理,才能促进工作环境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

(4)推行施工安全管理,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5)推行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我国很多电力生产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只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抓生产效率,没有充分认识到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能够通过事前控制来预防安全事故。

(2)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全员参与意识不强,在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进行,检修等方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有待加强。

(3)违章作业现象普遍。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证件作业。如某配件修理人员,在没有特殊工作上岗证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相关方面的工作,容易导致了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伤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由于电力系统的扰动类型及棒复杂多样,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县域电网投入不足,设备老旧,较为薄弱,科技含量及自动化水平不高,特别是配电网设备急需改造,自动化水平较低。

(6)安全施工设备质量不过关。一些使用中的安全施工设备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线路检修部门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施工设备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设备的定期检测意识薄弱,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不明显损坏的设备仍在超期服役,给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第二,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第三,坚持管理创新,养分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第四,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进一步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落实,在企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终身制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3)加强安全设备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设备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不合格的安全设备,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已报废的安全生产设备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次,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预防因自然灾害,促成事故的措施,防火防爆措施。

(5)监督与考核。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国风公司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在安全文明施工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施工队或个人,由工程项目部在工程施工期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工程项目部每月组织对各专业施工队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一次量化考核评比,并根据检查评价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伟明.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探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0,7.

[2]王苏秋.农电安全管理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0,7.

篇5: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力安全问题得到了重视,电力企业加强了安全管理意识,采用了一些措施,使电力企业发生事故的数量逐渐降低,由2010年发生61起降低到2015年40起。但是,40起事故的发生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暴露出我国电力企业生产中依然存在着问题,必须改善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1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用电量逐渐增加,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是当今大大小小的电力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监管不严,在工作中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常常会发生错误或者是进行违规操作,增加了电力企业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1]。

1.2安全生产的监管不严

当前,国家对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当今的电力企业中,仅仅只有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而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使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国外的电力企业进行生产工作时,国家、人民以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着有效的监管,减少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出现问题了也能很好地解决,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作用。例如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电力企业内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只是对生产工作进行监管,同时国家的法律,社会的舆论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安全管理中做的很好,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

1.3生产设备不足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这些机械设备优劣也同样能严重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革命比较早,科技研发比较发达,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全部实施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作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很低。而在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晚,科技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工作中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大量在西方国家使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的工作仍然是由工作人员来进行,由于人员自身的问题,就会增加事故的发生率,给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同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往往会发生故障,使用较高的自动化机械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我国自动化还不完善,机械设备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人员综合素质低

在任何工作中,人员的综合素质往往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而电力工作是一项高危险的工作,需要更高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安全意识,如果不满足这一要求的话,会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国外的电力企业中,电力工作人员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有机会进入工作中,在技能考核完成后,还需要对人员的其他素质,比如说安全意识、工作素质等进行考核,只有全部达标的人员才能进入到岗位中,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就将会被拒之门外[4]。而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尤其是在进行高危险操作的工作中,往往都是那些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来完成的,这样虽然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人员知识水平以及素质的问题,会增加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产生大量的安全事故。

2改善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意识,才能引导行动正确。我国电力企业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件,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了伤害,部分原因来源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因此,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人员重视国家出台的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应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使其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5]。

2.2加强企业的生产设备建设

机械设备在电力企业的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力企业的生产设备建设,使其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才能为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研发力度,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在生产工作中尽量做到全面自动化,减少生产工作中人员的工作量,使人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6]。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研究要与时代相结合,使设备的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检修,在问题出现初期就能发现,并尽快地解决问题,使机械设备能安全稳定的工作,以免问题的积累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加强操控机械人员的培训,使其对机械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便进行安全有效地操作。这样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2.3建立严谨的监管制度

在电力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就要根据我国现有不完善的制度进行改变,使其变得更加的完善,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国家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更加的重视,才能使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监管效果达到最好。在监管过程中,要对表现良好的电力企业给予奖励,比如说减免一定的税收等;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少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而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就要严惩,使其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7]。在加强国家对企业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内部的监管。在企业的内部监管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准则和惩奖措施,根据评估准则对其进行考核,分数高的要对其进行奖励,评估低的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使用强制的手段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得到加强。

2.4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人员素质不高是产生问题最多的因素。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学习国外的用人原则,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来对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工作意识等进行考核,只有考核达标的人员才能进入电力企业工作。同时,继续培训电力企业现有的工作人员,使其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加强,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减少问题的产生。工作人员的素质中安全意识最重要,因此,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工作安全意识。在生产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8]。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社会地位得到了加强。而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是主要问题。因此,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才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龙.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01):160.

[2]张殿光.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5(13):57.

[3]何格.基于电力企业调度运行管理的安全控制对策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4,12(15):91.

[4]朱明月.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困境与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22):19.

[5]刘江.浅析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创造企业稳定效益[J].河南科技,2012,06(24):126.

[6]王学.建设单位在电力基本建设中加强施工承包商的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7(05):32.

[7]章舸,杨震,余忠东.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之道———电力安全管理[J].电力技术,2010,04(19):91.

篇6: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人才管理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浓厚的尊重人才的氛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人才作用,实现人才的价值。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用电量增长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人才管理,通过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改革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电力企业人才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人才队伍,指的是支撑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对提高企业生产效能、增强竞争力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员队伍。当前,电力企业人才一般有以下三类:一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即在生产、规划、营销、财会、设计、调度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的人员;二是技能型人才,即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在一线从事技能型操作的人员;三是管理型人才,即在人力资源、党群等方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的人员,或单位的领导干部等。近年来,随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电力企业面临着增长放缓、效益下滑和竞争加剧的问题。决定市场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人才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保证电力企业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因素必然在电力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使电力企业的效益、薪酬、待遇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人才流动性增加,面临人才激烈争夺的局面。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人才管理,为吸纳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作用营造良好环境,通过人才队伍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确保企业保持和增强发展进取动力。

从人才职业发展的角度讲,要使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始终具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化解其职业倦怠和职业“天花板”,激发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职业忠诚度和归属感。因自身体制的原因,电力企业人才一般学历水平较高,流动率较低,其职业发展空间主要依靠内部选拔和晋升。

当前,电力企业在人才的职业发展管理方面开展的研究和探索还不多,应是下一步优化管理的重点。职业发展管理主要是指职业素质的评估、发展途径的设计、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人才职业发展应突破金字塔式、单线式的模式带来的局限,对职业类型、职业层级进行科学的划分,并开创技术型、专业型、组织型等多渠道、多层级的发展空间。根据这一架构对薪酬制度进行科学设计,建立起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职业发展机制,从而稳定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为电力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持续的智力支持。

二、当前电力企业人才管理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自上而下都提高了对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受过去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影响,陈旧的、固化的`、滞后的管理方式还存在很大的惯性。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环境和待遇相对较为优越,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掩盖了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才管理改革创新缺乏强大的动力。

(一)缺乏战略眼光

对人才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不够紧密,长远规划不足,致使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机制过于简单,人才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梯队建设不理想,难以对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使用等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连续性,领导意志色彩浓厚。在人才的使用上,缺少科学和规范的程序,对人才的评价机制科学性不足。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人员能力和工作绩效与使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导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人员能力水平与其享受的待遇不对称等。

(三)教育培训不足

重工作使用而轻教育培训,对现有员工的潜能开发、创新力激发、一专多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企业一方面人浮于事,一方面又面临特定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人才岗位交流不足,活力不够,发展空间狭窄,某些人员常年在一个岗位上,久而久之出现精神懈怠现象。企业现有的培训针对性不足,有的浮于表面,有的过于空洞,难以引起员工的兴趣,先进理论和知识不能应用于工作,也无益于人员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和改进电力企业人才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管理的战略性

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人才管理的战略规划。单体的电力企业作为央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战略规划首先要遵循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中远期战略目标,科学制定既符合国家利益、总公司利益,又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在人才管理总体规划下,要结合形势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以及人才队伍发展状况的变化,对人才管理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人才管理工作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电力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发展的成果也要让员工共享,这是企业发展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所有投入中,包括基础设施投入、管理的投入等,其中人才管理投入是投资回报率最高、发挥效益最长远的投入。因此,要改变人才投入增加成本的观念,深刻认识到人才建设对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放眼全局,加强人才队伍的开发、建设和培养,使企业形成充足的、符合长远发展要求的、具有强大潜在资源的人才队伍梯队。

(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优化人才“入口”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新增人才的结构得到优化,才能使人才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充满发展活力,因此,要改进人才引进的机制。首先,面向全社会招纳贤才,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增强在人才激烈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其次,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程序,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干预因素,真正把优秀适用的人才吸纳进来;再次,要增强引进人才的针对性,紧紧围绕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对各岗位、各部门的人才使用现状进行调查摸底,紧紧围绕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使引进的人才来之能用、用之能胜;一方面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需要储备适用的人才。另外,要对人才的智、能、德、廉等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避免唯分取人。

和多数国企一样,电力企业的历史较长、人员情况复杂,因此,可以考虑采取“老人老规定,新人新办法”试行人事代理制度。即从某一个时段开始,对新接收的应届毕业生和新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统一将其档案和人事关系移交给人事代理机构管理。企业单位一方面与人事代理机构签订人事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与所属新增人员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契约关系。这样,从新增人员中尝试人事代理制度,有利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就可以逐步增加代理人数和人员级别层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员工,真正卸下包袱。

(三)加强教育培训

当前,受到人员招录计划的影响,企业无法完全做到按需引才,也没有必要有需必招。因此,要注重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挖掘人才潜力。科学的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思想修养,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够结合形势的变化,使员工增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工作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在实践中,电力企业要结合发展目标和人员实际,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分层次、有秩序地组织实施。要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充分结合员工的思想工作实际,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培训,使员工乐于学、学得进、用得着。要拓展教育培训内容,不仅培训专业知识,还要开展思想素质教育,不仅培训本岗位、本专业的内容,还要进行相近相邻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为优秀人才的交流发展拓宽空间。

科学发展观要求电力企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但是,当前电力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还存在战略性不足等问题。对此,要从宏观上制定人才管理战略规划,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真引才、引真才;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发掘人才队伍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梁 . 电力企业人才管理浅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7)。

[2] 张革涛 . 论现阶段加强电力企业人才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 管理观察,(36):39.

篇7: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刘圣春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1)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队伍。本研究阐述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分析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我国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和管理,建立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完善人员的选用与考评。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企业竞胜的稀缺资源。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分析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目的是为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生物性、能动性、动态性、智力性、再生性及社会性六个方面的特征。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的人被定义为“人力资源”,其管理职能为“人力资源管理”(HR),它的定义为:“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愿景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投资于人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价值。

二、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与规范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相比,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尝试”的阶段,具体表现在: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收稿日期:2011-5-17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2009106)。

作者简介:刘圣春(1970-),男,安徽六安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企业管

理。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即便如此,也很难专职,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一些管理职能。在某种意义上,还在沿袭传统的一些做法,人力资源部门是特殊人员的“安置所”。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现状

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他们也只是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这一方面与企业决策层的思想观念有关,还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现状

许多电力企业尝试着制订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努力加以贯彻执行。但从其内容来分析,大都是就员工考勤、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限制,而不是从“以人为中心”、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好接受各种条件限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目前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四)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静态上说,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素质却亟待提高。企业用人机制存在“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现象,致使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普遍,在动态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五)人力资源竞争的外在环境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缺乏规模经营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局面。大部分人才会捕捉发展机遇,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竞争环境不容乐观。

三、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多年来在行业和地方政策的庇护下,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明显小于其它行业,人事管理的特征较为明显,主要工作还是在对人员的使用和控制上,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还主要依靠奖惩、提拔等外在的激励方式;虽然大多数电力企业将人事部换作人力资源管理部,但所完成的工作基本还是传统上的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和潜能的开发,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一)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电力企业在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时,往往抱怨国外的管理经验不起作用,单位的职工管不了,没法管。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我们忽略了开发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从开发利用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但是整体素质确实不高。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只“管”不“理”,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开发工作做好,结果许多工作没法进行,最后导致效益低下。

(二)只强调对员工的开发而忽视对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国外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强调开发管理者,其次才是开发员工,我们的电力企业只强调开发员工而忽视管理者自身观念的改变和素质的提高。因为管理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10%,而他们的作用

却远远超过90%的员工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所以,管理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管理者没有更新观念,只用老一套来要求员工,必将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企业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其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较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还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选择、任用、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地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企业的人事安排往往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很普遍。电力企业的培训,一般都由业务部门举办短期培训班,一般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眼前。电力缺少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经理人与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战略的规划。

(四)企业文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综合工作能力的差距较为突出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职工的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必然使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意难以达成全员共识。

(五)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人员考评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考评标准不规范。目前电力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电力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考评方法单一。在电力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电力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忽视定量考评。电力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具体表现为很多电力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导致吃“大锅饭”在电力企业内部盛行。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电力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

(六)电力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另外,电力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事设职,因职择人,而是因人设岗,因人设事,人员的升迁主要不是以实绩为准绳,而是以领导人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四、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上文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这里给出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知识、技能、健康)所表示的资本。不要把员工当“蜡烛”使用,而要把员工当成“电池”,及时充电,有效使用。因此,必须重视教育培训和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合理进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从而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才资源优势。当前,知识和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组织、资本的支配力量。电力企业要打破传统的人事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是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前提。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和管理

培训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改革创新的孵化器,是构建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培训是一项开发活动,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传授新的技能和技巧,这本身就是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再生产。因此,电力 要明确培训的地位,加大对培训的投入,要把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当作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搞好开发培训的管理。首先,员工培训应在职务分析的基础上进标;其次,员工培训应与能力开发和人员合理流动有机结合;再次,员工培训必须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最后,要做好培训后的效果评估,确保培训的效益。

(三)建立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人力资源规划的刚性特点,其实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致命伤。电力企业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电力体制的改革,负担沉重的电力企业必须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这除了需要国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自身也应该抓住电力体制改革的契机,裁减人员,使得企业中的人力规划恢复一定的弹性。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职工通过竞争上岗,充分发挥主动性。一般认为员工的流动淘汰率低于2%是企业的“死亡线”,高于6%企业才能生存,这样才能保证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都处在一种激活状态。

(四)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经营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电力企业要把握好文化建设的基本点,领导者要身体力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注重特色,以人本化、个性化、动态化为原则,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电力企业要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凝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信任、尊重,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大家共同参与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和凝聚,只有这样,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才会被员工广泛认同。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人力资源治理信息化,又称电子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治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网络系统,它能使人力资源治理流程电子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数据电子化,即把各类人力资源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供人随时查询。二是流程的电子化,即把企业已经规范化的一些流程以软件程序的方式固定下来,使流程所

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高效、规范。三是治理的电子化,即运用一些数学模型、信息治理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战略分析,从而为企业治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六)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首先要维持适当的人力资源数量,要与供电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现今的人力资源供给除少数行业外基本属于饱和状态,所以主要解决的就是现阶段这种人员过多的低效率的局面。其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供电企业急需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生产和经营类人才应占主要地位,后勤服务人员应占小部分,这是从专业角度来讲;从年龄角度来说,中青年人才应该成为企业的主力,要做到合理搭配;在学历结构方面,也要注意各个受教育阶段的人才均能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要以能力说话,以能力定岗位。

(七)完善电力企业人员的选用与考评

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员选用上要用事业留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开发和激活雇员的才能,并积极为他们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和舞台,使雇员的个人收益、自我实现需求在与企业共同发展中得到满足,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效吸引优秀人才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用才氛围,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用人理念,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动态管理,使优秀人才在竞争中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电力企业在人员考评方面要根据岗位分析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功能。根据考核目的,对被考核对象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工作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考核指标,体现对不同的岗位的不同要求,并且在指标设计上尽量采用量化指标,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科学、真实地评出每位员工的考核得分,员工的考核结果要与报酬、晋升、调动、激励直接挂钩;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如果只作考评而不将结果反馈给被考评的对象,其考核便失去它最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的功能,通过反馈能够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同时帮助员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分支,已经成为广大企业领导人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很重要的一个战略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当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尚存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现状、问题与对策也不是十分的全面与周到,这些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洪安等.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华东工业大学出版社.

[2] 王春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J].价值工程,2011,30(6):216.

[3] 高培毅.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战略选择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1):96-97.

[4] 宋小忠.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275-276.

[5] 邓霞.关于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9-81.

[6] 李晨.中国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武汉大学,2004.

[7] 丁剑,范晓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23(9):11-14.

Study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Liu Sheng-chun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Defense,Luan 23701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the reformation in power industry going deeply,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quality talent team if they want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The study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human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people first, strengthen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Set up the flexibl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form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roundly strengthe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and formulate rational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nd improve people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Key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human resource;issues;countermeasures

篇8: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当前, 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工作中最为 重要的内 容之一。随着电力企业对生产管理工作关注力度的增加, 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与电网的要求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处于发展的瓶颈期。电力企业的生产属于系统性工作, 在对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管理要素, 生产管理较为复杂。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与总结, 指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以更好地促 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力企业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就是企业中部 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差。电力企业中的这些员工由于自身 的安全意识较差而不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学习意识较 为淡薄、习惯性进行各种规章操作等, 都为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具体来讲, 这些员工安全意识较差, 而且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 导致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事故。

1.2电力企业部分员工存在习惯性违章情况

在电力企业生产中, 由于员工习惯性违章而导致的事故占总生产事故的比例较高。员工的习惯性违章包括员工在工 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工作进行处理, 而这些处理方式与正规的处理方式之间存在差异。主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包括 违章操作与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

1.3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弊病

当前, 很多电力企业在基层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将生产管理的重点 放在一些大型项目上, 而忽视了基层的生产管理, 导致一些较 为小型而且分散的事故增多。电力企业基层管理中存在弊病 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 管理人员不重视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理;第二, 检查工作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对工作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第三, 不能够严肃处理事故负责人, 存在姑息现象。

1.4安全规章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效性较差

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规定了很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这些规则在实施的过 程中有效 性较差, 从而导致 了各种事 故发生。安全规章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效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 电力工作人员虽然对规章制度非常熟悉, 但在具体实践 中却由于存在侥幸心理而落实得较差;第二, 电力工作人员对 规章制度不熟悉、理解不透彻,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并不能够意 识到自己出现了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第三, 部分电力工作人 员完全不知道规章制度, 而且学习意识非常差, 直到出现问 题之后才知道自己违背了规章制度。

1.5对工具与设备的管理存在漏洞

电力企业中工具与设备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 这给电力生产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同时, 电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执行工具与设备定期检查的规定, 还有部分应该报废的工具与设备仍在继续 使用, 导致了电力企业设备报废管理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2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强化措施

2.1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电力企业中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增强是一个 自上而下 的过程, 主要包括:第一, 要注重电力企业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的树立, 确定“安全高于一切”的企业生产管理态度。电力企业的领导要树立自身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 做到未雨绸缪, 在工作与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确保生产过程 安全;第二, 电力企业领导在工作中要将生产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控制与防范安全事故危险因素方面, 要将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 还需要建立生产管理网 络, 明确所有人在生产管 理中的职 责与分工, 将安全生 产落实到 每一个人身上。

2.2规范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第一, 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要重视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首先需要对企业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充分的认识 与理解, 尽全力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同时, 生产管理 人员要在 工作的过程中注重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实现生产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 促进监督检查职能的充分发挥, 真正落实企业的生 产管理。第二, 对生产第一 线进行严 格的管理。 在实际生 产过程中,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责任心与严谨的态度, 实现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 确保电力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落实岗位责任

电力企业中岗位责任的落实是确保生产管理 工作顺利 进行的基础。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生产管理规章 制度有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将这些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实现生产规范操作。通过生产管理目标细分的方式, 将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同时, 奖惩制度也 是较为重 要的管理方式, 通过奖惩 制度促进 规章制度 在生产管 理中的落实, 实现电力企业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2.4注重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一线员工是电力企业生产的主体, 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注重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第一, 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发挥榜样作用, 带头遵守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面对单调、重复性较高的工作时, 警惕性往往较低, 企业领导应该注重对工作人员思想状态的了解与掌握, 针对这些员工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确保能实现安全生产。第二, 以企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为内容对全体员工进行思想教育, 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2.5深入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工具与设备管理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如果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将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 危害, 因此必须深入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第一, 严格执行 工具与设备的报废制度, 一些存在问题不宜再使用或者达到使用年限的工具与设备必须进行报废, 以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第二, 要建立科学的审查制度, 提高工具与 设备的安全性。

3结语

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只有实现有效的生产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才能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善的生产管理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与创造性, 实现全过程与全方位的管理 , 保持企业 良好的生 产状态。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注重员工 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深入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林梅, 潘坚跃, 黄民翔.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封装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电工技术, 2006 (8)

[2]杨跃琼, 褚景春, 吴良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9)

[3]张运.基于GIS的电力信息共享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上一篇:致六8班全体师生的一封信下一篇:向国旗敬礼过程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