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2024-05-13

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精选4篇)

篇1: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 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2016年11月21日刘恩山工作室专题培训活动纪实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卢镇岳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初中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版),使课程标准(修订版)的理念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施,并进一步做好刘恩山工作室的各项工作,2016年1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修定工作牵头人、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工作项目负责人刘恩山教授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8楼会议室作了“生物学课堂中概念性知识的教学”专题培训讲座。活动由市教研院麦纪青老师主持,全市各区初高中生物教研员和中心组成员以及生物学科核心团队成员参加了专题培训。

活动开始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为广州市生物、科学工作室核心团队成员颁发了聘书。麦老师充分肯定了高中团队成员在2015年为我市中学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中所做起的重要作用。希望新成立的初中核心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在报告中,刘教授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有标志性的进步是“强调主动探究学习”和“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教学改革的要点是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结合与一致。课标的变化对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影响,操作层面的教学建议为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支持。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与初中课程标准保持相同的方向。刘教授给大家分析了关注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原因。他认为课堂教学改进应聚焦于传递重要概念。课程设计中,重要概念呈螺旋式发展。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影响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重要概念,以适当的方式传递重要概念。

刘教授强调“术语不等同于概念,使用术语传递概念是有风险的”,“学生背诵定义不是生物学教学的目的”,“概念与事实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刘教授指出,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学段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深度要适当,既要揭示其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通过反思美国中学生物学讲授“稀薄空气的启示(The Lesson from thin air)”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研究、实践、学习新课标的体会。报告结束时,部分教师代表对“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教堂教学”,“在课堂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学生的前生物学概念和引导学生从前生物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刘教授针对每一个提问都做了详尽的答疑。

最后,麦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号召全市各区教研员和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生物教师认真领会刘教授的培训内容,希望老师们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增强服务意识、问题意识、成果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发挥集体精神和团队力量,并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为广州市生物科学发展,贡献才智力量。

图1: 市教研院麦纪青老师主持活动

图2:刘恩山教授在作专题培训讲座

篇2: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目前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 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要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衔接、新知的学习程度,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等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的认知目标,但是对非认知目标则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教授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的内容直接与高考接轨,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很少考虑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重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运作。

二、扬长教育,实施科学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只有当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得到尊重,并能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和表现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兴致,从而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兼顾考虑学习能力、个性、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实力相当,大体平衡,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让学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同学们探究学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课堂是有生命的。

三、延伸课外,开展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万能药,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方法1: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方法2:对课本知识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对于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知之甚少,认识了这点后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要求学生利用课外资料、网络信息等手段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周期表。

方法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了化学的丰富多彩。

篇3: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一、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

在课堂中, 让学生的“会学”“乐学”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的“忙”,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机会。在主动的师生互动中, 热烈的生生交流中, 形成一套“习得知识, 掌握方法, 提升思维, 训练能力, 彰显素质”的良性循环, 以锤炼原我个性气质, 塑造真我精神世界, 可谓“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

当然, 教师撒手不管、无所事事的“闲”是毫无成效的, 只会将课堂引入混乱、徒劳的怪圈———过度喧闹, 没有安静的氛围;过度松散, 没有专心的气场;过度放纵, 没有规范的秩序。教师对课堂的设计, 并不是教学手段有多花里胡哨, 教学内容有多海纳百川, 而是秉承“善于激活学生”的宗旨去构建一堂精诚、精致、精心的接地气的课。

例如,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模式上, 我着重围绕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 即用比赛计分制的方法, 由学生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我把学生分成4组, 每组负责一个主题 (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唐、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 共计3分。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后, 派出代表回答相应的知识点, 只有将措施、影响准确无误答完整, 才能拿下2分, 否则不给分或酌情扣分。同时, 在每一个知识点温习后, 再配合能力提升选择题, 争取活学活用, 选择正确方可再拿1分!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的知识, 而且克服了传统一问一答的疲劳感。在课堂上, 学生乐此不疲地“备战”, 都想为本组赢得满分, 有的学生在自己的Partner回答错误后, 迫不及待站起来补充, 氛围十分活跃, 很大程度上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情感品质。短短15分钟时间,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秤砣虽小压千斤”的效果冲击。

当然, 在具体操作中,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半途而废, 牢记要将“合作者的身份”“朋友的身份”贯穿这一环节的始终, 在主动回忆旧知、建构新知中体验学习的成功, 感悟协作的快乐。

二、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归根到底是学生心智发展的质的突破。教师要以熟悉“学生现有起点”为契机, 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这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的“最近发展区”不谋而合, 做到使学生跳一跳, 就能够得着。运用到具体教学中, 常表现为解题思路的引领, 即从学生现有的答题水平出发, 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突破, 内化技能技巧。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高二文科班的复习课, 材料题解答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来探究“唐太宗和明太祖对待丞相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细致。教师对材料进行点拨, 让学生自己思考, 圈出材料关键字, 使之内化成一种学习方法, 不仅仅满足或停留于起点的教学, 而且推向前进去形成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和智力水平, 让学生终生受益, 课堂充满思考的能量, 在静中取效!学习效率的提高, 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 指导学生变单一的学习方法为运用自如的多种学习方式, 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 进而由低效学习达到高效学习。教学, 如同德育一样, 最关键的措施是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态度品质———诸如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

建立在思维和想象基础上的认知, 好比一场美妙的旅行。对于历史课堂来说, 与历史人物击掌, 对历史事件身临其境, 让情感沉醉在道德、理智与美的高峰体验中, 亦求知亦享受。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 学习背景广阔无边, 以尽可能轻松的形式来适应学生的心理, 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学习的外延丰富多彩, 学习的布景也是海阔天空的。帮助学生实现真正高效率、大容量、有价值的欢乐学习, 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色彩就是一块极好的吸睛石———告别黑白的文字、枯燥的概念, 学生不想有半刻的走神。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实践。强调图片 (如汉初郡国二制并行的地图、元朝行省制的地图;唐太宗和魏征的图片;明神宗和张居正的图片;雍正帝和军机处的图片) 的作用, 使学生更感觉真实, 通过视觉的冲击, 加深对课堂主题的认识。历史教育应避免生硬的“重事薄人”, 我们力求创造有血有肉的课堂, 让活的流动的思想和情感, 去丰腴单薄的“原因、经过、结果”的骨架。使之在回顾知识点的当下, 又赋予学生精神上的共鸣, 也使得内容衔接更流畅、引人入胜。

四、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

课堂空间的价值高度是教师所追求的一种与日俱进的新的标高。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中, 在无穷无尽的教学辞海中,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从《学记》的“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到杜威的“在做中学”, 跨中国到西方, 经古代到现代, 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可贵。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最后, 我呈现一段当今史学界的论述, 要求学生联系本节课的学习, 畅所欲言对它的理解。通过思考, 学生灵感迭出, 有“从人治走向法治”角度阐述的, 也有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呼之欲出的, 尽管有些见解略显稚嫩、甚至偏激, 但敢于打破教材束缚, 让思维在大胆独立中越发成熟。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收官和总结, 否则就失去实用性, 流于形式,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思维的迁移才能成就新意的果实, 这也适应高考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在近些年的历史高考中, 史论结合的小论文炙手可热, 如果平时我们不放手让学生去表达表现, 临场时, 学生一旦瞟到划了格子的答卷, 很可能在答题之初就在心理上忐忑不安, 心理的败阵往往是思维混乱的引子, 这样的高考感觉是极其糟糕的。我们的历史教学若能达到“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效果, 即是衡量课堂高度的有效坐标轴。

五、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

历史的包罗万象铸就了人类的世代延续, 文明的源远流长。但无奈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要以最简洁的线条, 拉动最丰富的信息。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复习课, 课堂小结必须要联系前面知识点以形成整体性、系统化。我在给出“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两条主线后, 列表格由学生快速回答“从西周到清朝”的一系列朝代中的重要措施, 以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宏观架构能力。避免了“教师生硬炮制结论, 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的单通道式传统教学。

主题结构的明晰单纯所彰显的“简洁”, 在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中并非删繁就简, 相反, 是更高要求的超越, 教学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应该在教师额外的补充中———比如历史小故事———更加丰富充盈, 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比较全面的认知和发展。有些趣意盎然的课堂时光无疑是学生终身难忘, 回味无穷的。如此枝繁叶茂的向荣课堂密而有序, 充实抵浮华。

历史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 向来都是生机勃勃的;而历史课堂教学, 作为集知识升迁、能力升级、情感升华于一体的有效载体, 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我相信, 在“呼唤生命张力课堂”的探索中, 在“动静兼修, 师生共赢”的理念下, 我们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更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复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初探[J].林区教学, 2008, 3 (132) :43.

[2]赵亚夫.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教育学报, 2007 (5) .

[3]聂乐元.论高中历史“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25.

篇4:专业引领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人结合星象、日月运行的位置等,并与天气状况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关联起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节气与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而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变化以及物候现象等三个方面。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里既蕴含了自然环境中的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又包含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探索自然、研究生命和科学实践的智慧结晶。

(一)节气中的非生物因素

在原始农业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主要和太阳照射(温度、光照)以及降水有关,所以节气跟阳历(太阳历)的对应关系比较固定,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已经成为对农业生产有巨大指导意义的“行事历”。我国盛行冬冷夏热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且早春和晚秋因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而多霜冻,农作物安全生长期缩短,故而农业生产呈现出“抢收、抢种”的快节奏,“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播种早,幼苗易受春寒冻害,播种晚则晚茬作物未成熟常受秋霜冻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凡耕之本,在于农时”,古人正是依靠二十四节气的指导,保证了快节奏农业的基本收成(见上表)。

(二)节气中的生物因素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由于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动植物和农作物都在大自然中生长,两者的物候变化基本是同步的,古人因此用物候法补充指导农业生产(“枣芽发、种棉花”),可靠性就会大大增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时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如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鸷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不同世界里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樱桃、望春紧随其后……在历史长河中,正是古人对大自然生命现象的持续观察与研究,总结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借助“花信”、“物候”对二十四节气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制定出了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农事历”。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二、节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其中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细胞代谢的因素,在节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夏至,玉米追肥防粘虫;惊蛰,过冬的害虫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则涉及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如何调节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内容,玉米螟和玉米之间、以及蚜虫、麦秆蝇、惊蛰后孵化的害虫与农作物之间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物候学的资料可以帮助人们对害虫进行斗争。例如20世纪初,美国小麦害虫海兴蝇极为猖獗,美国农业部利用物候图使各地小麦播种期延迟了若干天,避免了这种害虫,增加了小麦的产量。

另外,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应用去顶端优势的原理(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等方式,充分发挥节气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

三、节气与学科核心素养

新修订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增强生命观念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的学科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高中学段生命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而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它的发展与完善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历程,就是理性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年份的天气差异较大,因此根据天文学中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等距固定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对古代农业的播种、生长、收获等只是个大概的指导。比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指的是,此时小麦易受热干风的侵害,导致麦粒干瘪而减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却是水稻的插秧时节,“小满小满、芒种不管”,指的是稻田蓄满,田坎不易干裂,不至于芒种时无法插秧。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此时“小满大满江河满”指的是此时雨量充沛的情景。生产实践中,几月份种什么,几月收获,接下来再种什么,几月播种等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这不是僵化的,各地根据气候不同选择的农作物,同样是冬小麦,在江淮一带是“霜降种麦最当时”,到了黄河中下游一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方则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指的是公立5月下旬,麦粒逐渐长大,尚未饱满,故曰小满。

增强生命观念: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它更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对人们而言,它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关乎时间的生活情趣。

传承社会责任:节气作为一项中国原产的记历方式,劝农籍田、敬授农时、测天占候,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2006年6月,二十四节气顺理成章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其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虽然它作为“农业历法”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传播和使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而且服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传授天文、气象、物候的传统知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

上一篇:学校期中学校质量分析下一篇:行政法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