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2024-04-17

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通用9篇)

篇1: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符号表达思维成果的精神劳动,是作者通过思维运作,凭借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维成果和思想感情的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创造性的、制作精神产品的活动,是将思维成果转化为文字符号的能动过程,是制作信息载体、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

写作,是安邦济世的“大业”,永垂后世的“盛事”。写作既是一种精神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精神生产手段。这种生产方式和手段渗入到各行各业,已经融化为其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成为各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已成为人们在社会上谋生就业的手段。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人们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活动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成果是属于全社会、全人类的,写作成品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晶”,知识信息的“集结”,将更为普及,使用频率也将会更高。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越是发达便越重视写作。写作的兴旺会更有效地传播知识信息,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工作效率,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繁荣,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思维在写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既能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思维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文章是思维的结晶,决定一个人写作素质的关键,就在于其思维能力。人的智力包括观察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而这些智力发展的高低强弱均直接依赖于思维能力,同时又影响着、推动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在诸种智力因素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思维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从写作学界“生活→思维→文章”、“物→意→文”、“意化→内化→物化”、“写作发现→构思→表达”等表述中,都表明了是思维活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贯穿写作过程的始终。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对信息的原材料进行改造加工的过程。大脑就像一个加工厂,通过思维系统这个机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新的产品。任何作品都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客观事物到一篇文章,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就是作者头脑中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时的思维活动。聚材取事、命题炼意、谋篇布局、定体选技、措辞造句等,都有思维活动。思维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没有思维活动,就没有写作活动;没有思维的深度,就没有写作的深度;没有思维的成果,就没有写作的成果。思维是写作的一个根本源头,只有善于思索,才能善于写作。

思维创新是写作的本质特征。思维创新,即高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指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它是对“信息”进行不同加工、组合、演变升华的结果。思维创新就在于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悟出新道理,提出新见解,立意新颖,思想深刻,写出独特处,给人以新鲜感。思维创新是写作进步的灵魂,是写作兴旺发达的动力。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出现。改革发展生机蓬勃,国际风云变幻多端,形势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层出不穷。时代大变革,格局大变动,利益大调整,事业大发展。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千姿百态的,反映到思维创新上也是千变万化的。思维创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思维创新是决定文章价值的关键。写作实践活动在不断发展,千变万化,只有思维创新才能适应读者的实际需要。写作的活动过程,已不再是对客观世界机械式的定型加工过程,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创新。写作是开启思维创新的钥匙。写作,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活动,不仅只是记录思维成果,而且诱发创造性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提高写作主体的思维创新能力,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成功的写作,就是一种创新,是写作主体思维创新能力的标志。写作主体的思维创新,往往能产生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现问题,冲破旧的模式,建立起新的模式。这就需要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把书本上别人的东西经过思考消化,变为自己的;把书本上死的知识经过思考消化变为活的,为我所用。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观点。这样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写作是科学、是艺术,而思维创新在写作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贯穿写作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写作的本质属性。

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写作是术科、是技能。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社会,取得第一手的写作材料,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写作能力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获得,写作理论知识和他人的写作经验只有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身实实在在的能力。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通过写作理论的指导,利用写作知识的积累,通过写作实践这一媒介、桥梁,将写作理论、写作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是术科、是技能,具有突出的术性、技能特征。“物——感——思——文(意化、内化、物化)”,写作行为的纵向推进,如同经线;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受体、写作载体、写作成因的横向综合,如同纬线;采集、运思、表述、评改四道环节,写作能力的程序操作,如同织梭。写作主体通过织梭,就能将经线、纬线巧妙地编织成作品。写作以能力为本位,以用为目的。

写作要科学地进行实践。写作成品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产生、使用和发展的,是用来处理社会实践中各种具体事务的,写作动脑动手的能力来自实际写作锻炼,只有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科学地进行写作实践,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写作科学实践。就像学游泳一样,只有虚心认真地学习,亲身到水中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吸气换气和划水的规律,才能逐步走入水中的自由王国。不敢下水的人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只看书本上的理论,不下水实践的人,也只能望洋兴叹。通过写作实践把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并在写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主导的写作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要科学地进行写作实践,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减少随意性。写作有其内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文有定则”、“写作有要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写作规律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状态的客观存在,是“定则”、是“要道”、是“规矩”,是写作实践活动的主宰,应当被写作活动遵循体现。写作按规律进行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则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文无定法”、“作文无秘诀”,写作方法是写作实践活动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个性,可以取舍、自由挑选运用。

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一是要思想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支配行动。要解放思想,把发展变化与变革的意识融于思维创新,强化主观能动性,勇于突破自我,善于重塑自我,勤于发展自我。在思想上要把思维创新作为写作的灵魂,作为写作的动力,将思维创新变为写作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心理操作思考到位。思维创新是一座挖掘不尽的能力宝库,是写作潜能的内核。韩愈说“行成于思”,孔子提倡“再思”。做事取得成功是由于多思考。古人讲“三思而后行”,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这很值得思维创新借鉴。多想出智慧,思则得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要多谋善断,思维创新既要考虑得周密,又要善于作出决定。只有努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觉思考的良好风气,思维创新的能力才能增强。为什么相似的写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笔下生花,写出的文章出类拔萃,而有的人写出的东西却平淡无奇,没有特色?究其原因,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是否思考到位,是否能熟练成功地掌握运用创造性思维。三是思维创新引领到位。思维创新引领写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写作是由采集、构思、表达、修改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的引领。采集中的观察、体验、调查、摘录等,无不由思维创新引领。构思中主题的确立、材料的取舍、框架的设计、表达规模、角度及技巧的运用等,更是由思维创新引领。表达是对构思成果的物态化、定型化,是进一步深化、精细化,还是由思维创新引领。修改是对构制成的成品进行主题的审视、结构的调整、词句的润饰等,也离不开思维创新的引领。整个写作过程,从始至终都由创新思维引领。思维创新是进行写作的纲,一纲举则万目张,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不仅使头绪纷繁的写作内容条理分明,也使笔下生花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党校 山西阳泉南庄煤炭集团)

篇2: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 李颖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能创造时代的人才,培养能不断创新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新时期的教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如何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认为,必须用创新去引领中职语文教学与实践,创新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生命。

怎样用创新引领中职语文教学与实践呢?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变,创新教育只会是一句空话。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由于生源素质差,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也缺乏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沿袭传统,因循守旧,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严重制约中职学生的发展,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亟需转变观念,要有教育民主的理念,学生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容器”。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创造力才有了源泉。所以,语文教学中,应努力追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境界,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引导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强迫他们接受教师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使课堂教学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格局;克服语文教学中求精求细的倾向,扩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实现求宽求博的发展方向,树立学科融合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地理、哲学、政治等学科知识,贯通音乐、影视网络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将生活内容引进课堂,再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思考人生。

二、教学内容上要创新

中职教学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中职学生在“说”上,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书等;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突破创新。可以选择以提升语文的思想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比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他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接 2

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使他们面对纷繁复杂世界拥有有一颗淡泊从容的平常心,于是选一些经典诵读,例如:《弟子规》、《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华德育故事》等。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老师适当讲解,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时常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把语文课变成朗读课、演讲课、表演课、辩论课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三、教学模式上要创新

语文教学中,分析文章大都是“作者与时代背景——生字词语——分析课文——概括中心和写作特点”传统模式。教师在讲台上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讲得声嘶力竭,可学生在下面听得恹恹欲睡。一篇篇生动优美的课文就被这个模式给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早就失去了兴趣,没了兴趣,还会主动地思考吗?思想会活跃吗?这就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要创新,就得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从“人”着眼,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素质”着眼,可以采取拓展课堂教学阅读,大量摄入课外知识;大量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产生直观立体效果;课内外优化组合,独立与协作相结合;做中学、做中教等等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好文化课,上好语文课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上《合同》这一应用文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让汽修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订一份《汽车租赁合同》,每 3

组四位同学,两人作为出租方代表与另两位所谓的承租方代表进行协商拟订,共同完成作业。学生在拟订的过程中对于合同的性质、格式、写法、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我再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各组的作业以及规范的《汽车租赁合同》进行展示,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析,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都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上要创新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也要不断革新。例如:创业培训教学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基本的原理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开动大脑,让学生各抒己见,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对于不可思议的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往往不可思议的观点也许就蕴藏着最佳答案。在学习苏轼诗词《赤壁赋》一课中,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作者创作思路,有的学生认为苏轼并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时刻准备再次大展宏图,有的学生认为苏轼虽然没有在仕途得志却找到人生的真谛。这样学生对苏轼的心路历程有了新的解读。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激趣法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 4

内在学习动机;自主法教学,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讨论型学习,即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或若干个有争议或深层次的问题交学生讨论,打破了课堂沉闷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即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角色扮演,即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与实践,需要创新为它注入活力。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导向,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开垦出一片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园地。

作者姓名:李颖

篇3: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变革创新

受电商影响,传统仓储业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发展,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并不会存在太久,终有一天也会像仓储业一样成为一个传统的行业。因此,传统仓储要从自身出发,在走向机械化、高效、互联网的途中,形成精细、协同、高效的服务品质。

那么,传统仓储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流程、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呢?

在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有业内人士讲,传统仓储业深耕细做,使基础设施再升级,使服务更完善,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作为。

其实借电商之势发展是个大好时机,但目前很多传统仓储企业没有完全进入到电商环境中来,导致他们不太理解形势,或者认为与电商很难磨合。”

传统仓储企业的这些苦恼,或可说是物流业进入了深度变革时期的彷徨。被动地接受电商给传统仓储企业带来的变革和推动,往往会无所适从。比如,传统仓储更多是提供一个基础设施,但没有把服务和标准全方位做到位。

从一些电商需求上看,非常需要个性化的仓储和服务,但有个性化的仓储和服务的企业在业内少之又少。所以,这也就为未来仓储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促使目前一些仓储企业开始注重按照电商标准提供服务,实现自身的变革,最终实现降低运营成本,使效益最大化。

仓储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目前已经与金融业进行深度融合,未来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下,物流业向智能化发展,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变是永恒的,外在的经济环境在变,仓储业也应不断推陈出新。比如,物流业的投融资、并购、跨界合作等模式创新不断,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创新推动了物流业不断向前。看看2014年仓储业内大手笔运作,普洛斯投资20亿元入股中储股份,此举不仅是因为中储股份所拥有逾900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普洛斯可以利用,以及物流金融领域的建树为普洛斯在金融业的深度整合提供了一条捷径,更为深远的另一番意义在于,未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单打独斗,不能没有规模。

看来与企业集团合作并形成规模,能使自己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也正如普洛斯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卫光所说,要与企业集团以及合作伙伴共同携手提高物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水平。

普洛斯是物流地产业的一面旗帜,正在与中国物流业深度融合,抓住机遇尽快发展。卫光说,在未来3到5年是普洛斯的巨大战略期,普洛斯要做的是服务的纵深与优化。

在卫光看来,仓储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最基本定位,要更深层次地与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结合起来。故此,普洛斯已经在融资租赁方面有了进展,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也有创新举措。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思维,传统仓储业接受了几何?尽管仓储业每天都面对着用户,但对用户有没有新的认知?比如像腾讯的用户,在互联网的思维里与用户实际上没有经济关系,但用户能为它带来客户。用户和客户之间有了区别,用户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客户。

正是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一些外资物流企业深耕未来用户群,以用户来开发更多的客户源。

篇4:用创新备课引领课堂实践

关键词:创新;备课;针对性;教学反思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一个好的备课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以往传统的备课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备课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迫切需要,没有备课上的创新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对象变化。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教师进行备课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教授的知识。既然备课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我们的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教学的备课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往备课的对象是教师,是为教师上课而备课,至于学生的要求、愿望怎样,学生的知识面、能力结构如何等因素,并不是教师备课考虑的问题。备课对象的创新是要求把备课的内容定位为学生,定位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习的主体上,备课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的需要服务的,在考虑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融入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要由过去的教师怎么能教的思想过渡到学生需要教师怎么教的备课思想。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对知识的掌握的水平会比别人高得多。作为老师,我们在备课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如何。如果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放开手脚。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好对所教授的课程兴趣不大,那就要想办法多花心思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二、倡导合作交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紧密结合

过去的备课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是由每个教师单独完成的,形式上也只是抄抄教案,布置几道作业题,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与教学水平的高低制约和影响了备课的质量。因此,我们现在提倡进行合作交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组织老师一起进行集体推敲,使备课的过程更加严密,备课的质量更高。

集体备课流程可分六步:确定内容、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形成共案、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可以以一个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定时集体讨论研究本周教学内容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最佳的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式及教学的要求等要素,然后教师再备课。在集体研讨这个环节,可采取分段式进行,即主备人陈述一部分内容,集体研讨敲定一部分内容。集体研讨的内容灵活多样,可以是研讨主备人的预设,可以研讨初备时的困惑,还可以研讨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新内容等等。此种方式的最大作用在于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提高了备课的整体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教师也起到了培优辅差的作用。

三、做好教学反思,让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唇齿相依”

反思与总结,是可以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和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还可以把反思过程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指导本人或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制作课后反思表格,内容包括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课堂人际关系的反思、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反思、对学生情况了解程度的反思、对课堂管理的反思等方面,这样就能思之有据,思之有法。学校还应大力倡导课后交流式备课,教师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聚焦当日的教学亮点、教学失败点,教师之间互相交换信息,介绍各自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给其他教师以借鉴或警示。如果教师对课后备课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必将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创新备课,以个人备课为基础,以集体备课为依托,集体备课和教研于一体。只有不断创新与变革备课方式,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教师合作意识,才能更好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师和教学的“双赢”。

篇5: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前行

改革与法治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将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伴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进行。改革为法治发展注入了动力、指引了路径,法治又为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实践当中,改革的任务常常就是法治的任务,改革的难点通常也是法治的难点。

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改革,本意是“改变”“打破”和“革除”,指的是改革和突破旧制度和旧事物,最大限度解放人们的思想和生产力。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改革就是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改革的特点是“变”,是对既有制度和现实状态的一种“改变”。就此,有人说,改革就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形之下,法治是要对一种稳定、成熟的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化、确定性、权威性和可预期的调整。换言之,法治的特点是“定”,是要把某种社会关系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显然,法治与改革之间必然存在“定”与“变”的矛盾。

正因为此,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改革与法治二者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要改革创新、跨越发展就不能讲法治。还有人鼓吹“改革要上,法律就要让”,要“超常规”发展就要突破法治。这种认识误区常常使得一些人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理直气壮地绕开法治、背离法治。其实,这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一种片面理解。法治之于改革,不仅是规范和控制,而且也有积极的引领和保障。从法理上说,改革与法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改革是法治的先导,法治是改革的重要条件。没有健全的法治,改革将缺乏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秩序,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也难以得到巩固和确认。改革的实践还有可能陷入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混乱状态。反之,如果没有改革,法治的发展也会缺乏所必需的经验、现实基础以及可预见的方向,因而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必要性和动力。

从“政策推动”到“法律引领”

从改革开放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出发,通过大规模的国家立法引领和推动各项改革,通过不断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以法治建设来引领和保障

各项改革事业,是当代中国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的一项主导原则和重要策略,也是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和法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改革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转折,也相应是法治建设的转折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与起步,意味着以大规模立法为先导的法制的恢复与重建的开始;改革开放的有序推进,带动形成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法治工作格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立法高潮;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一言以蔽之,改革持之以恒地推动着我国法治的进步。我们的法治发展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改革精神。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常常是以政策而非法律来推动改革的进程。很多重大的改革往往是在没有宪法法律依据甚至是在“良性违宪”或“良性违法”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政策推动型改革在法治基础贫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它能够以政策的灵活性、见效快、针对性强等特点及时回应改革事业的各项要求。但是,毋庸置疑,政策推动型改革容易蜕变为主要依据领导人的个人意志来推动改革。改革的进程也主要仰仗于领导人的个人智慧及其对特定改革事项的关注程度,改革的目标实现必然也充满了各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造成一些地方的改革“新官不理旧账”“人走政息”,改革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现实当中,通过政策来推动改革也造成了政策与法律、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扭曲与错位。在政策推动型改革模式之下,人们逐渐形成了重政策、轻法治的观念,而且强化了参与改革实践的政治精英的人治意识,造就了许多改革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轻视法治的机会主义。由此,也就造成了全社会的规则意识欠缺、法治意识淡薄。可以说,不论是改革的受益者还是被边缘化者,不管是改革者还是被改革者,多由于自身经历和社会经验缺少对法律的敬畏,缺乏对法治权威的足够尊重。

理性认识法治之于改革的贡献与不足

时下,改革与法治都处于共同推进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正视法治所处的当下的客观历史环境,理性认识法治对于改革与发展的贡献与不足。当务之急,我们要坚决摒弃关于法治的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态度,务必认识到只有在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各项改革事业的全面、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法治底线一旦被突破,就有可能导致国家解决社会纠纷正式机制的失灵或失效。社会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紊乱局面,社会公平正义无法实现。改革与发展也将成为痴人说梦、可望不可及。故此,在实践中要充分重视法治之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法治权威,充分认识法治的主导型功能,强化法治发展的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破除关于法治的不切实际、过于理想的“万能主义”幻想。在我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成之时,在还没有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化之前,改革与法治之间的目标冲突与矛盾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存在。这主要表现为:法治的保守性、确定性、规范性与改革的创新性、突破性、越轨性之间的矛盾;法治的统一性、原则性与发展的地方性、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法治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与稳定的社会控制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法治所内涵的社会公平正义与改革发展所要求的经济效率优先的价值准则之间的矛盾,等等。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已进入现代化成熟与稳定发展时期的西方国家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语。法治与改革的内在冲突、法治之于改革的从属性与工具性,以及法治所调整之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动等因素,都会使得当代中国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带上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在很多情况下,法治手段有可能会显得无力甚至是失灵。

在现代法治视角之下,法是一种符合正义标准和客观规律的行为规则。依法办事,表面上看会束缚手脚,但从长远看是成本最低、矛盾最少、最为理性平和的处理方式。脱离法治、急功近利地谋求改革与发展,尽管可能得到暂时、立竿见影的好处,但只能适应一时一地,无法长远、难以持续。没有法治保障的改革如同脱轨的火车,可能“欲速则不达”,最终可能不是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可能以改革之名破坏改革事业。故此,必须牢记,要把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与民众的可理解程度、社会秩序的可承受度结合起来,把改革的路径和手段与法治的限度和底线结合起来。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来引领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更加要求各项改革举措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协调性。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宏大背景之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目标之后,在执法、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效以及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提升之后,我们以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基础更加坚固,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偏离法治轨道大搞“短、平、快”的改革,甚至是公然进行违宪改革或违法改革,必然会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指责,也必然会使改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受到严峻挑战和普遍怀疑,自然也会加大改革的风险与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改革与创新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同时,法治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改革的需要。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是构建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要把握好改革进程与法治进程的同步性和互动性,将改革决策与法律的立、改、废结合起来。对于滞后

于社会发展、阻扰改革进程的陈旧之法要做到及时废止,为改革扫清道路。对于已经被实践验证的成功的改革经验与成果也要及时通过创制新法确定下来。其次,改革要尽量避免与现行法律法规的直接冲突。如果确实要突破或变通宪法和法律规定,应事先获得权力机关的特别授权或专门授权,以便为改革争取一个合法的身份和依据。再次,对于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改革行为,对于打着改革的大旗破坏法治的行为,应予以及时纠正和阻止。对于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违法改革,要通过司法途径判决其行为无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6: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一、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性地参与和享受体育活动,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创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要求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否能受到全体师生们的欢迎,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否影响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这都是所有人最初的疑虑。为此,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如下要求。

(1)科学层面。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能够让学生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玩得开心、愉快,身心得到发展。学校在精心制订课间活动安排的基础上,加强对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活动。

(2)实效层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各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创新地做好课间操及班级自选活动。

(3)特色层面。各班在整队入场的时候要有所创新,既要符合标准,又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协管老师及体育委员的特长,形成班级特色。

(4)安全层面。由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操场进行,受到活动空间的限制,整队入场和退场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既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考虑有特异体质的学生,要充分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教师要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

三、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内容和形式

(1)实施内容。小学生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呼啦圈、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等。

(2)活动形式。1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点,运动要具有实效性、趣味性、娱乐性,鼓励学生自制器材,自愿参加,自主锻炼。2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要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3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区域,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精神。

(3)运动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本着由小到大科学阳光运动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量。在活动中,除了指导教师教给学生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的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并在活动中播放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使学生陶冶美的情操。

(4)活动安排。1第一部分。上午第二节课后,先做广播操,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域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30分钟)。第二部分。体育课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进行体育教学活动。2大课间活动的设计。第一,以班级为单位整队入场。第二,集体活动。主要内容是做广播操《舞动青春》,以全校为单位的集体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合作意识。第三,分组活动。根据年级和班上的人数多少划分区域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教师指导、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技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遇到下雨、下雪等恶劣的天气,可以组织学生室内活动,如下象棋、跳棋、呼啦圈、踢毽子等。

(5)实施措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对待,坚持不懈,结合实际,才能把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1创新思维,学校和老师必须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重新审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要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2从基础抓起,从点滴做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点滴做好,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上好体育课,抓好两操的落实,科学、规范地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实行层层负责制,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有效果地开展。活动的组织分工要明确细致,责任到人,做好一点一滴的细节工作。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对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有益的,这项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和坚持。我们要用创新思维引领活动,把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开展大课间活动是学校阳光体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用创新思维引领体育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篇7: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关键词: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实践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积极引导社会思潮运动的对策与建议”(10YJC710032)的阶段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何谓“引领”?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整个社会以正确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从而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着力创新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方式,利用各种载体、时机和场合,搭建广阔平台,增强认同感,切实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重理论工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段经典的表述实际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与本国国情、时代发展、人民群众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当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忠诚实践者。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性载体,大学生的成长也容易且深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是社会思潮的积极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分析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和批判各种社会思潮,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第三,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大众传媒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社会群体是社会思潮的受众,青年群体是践行社会思潮的急先锋。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毛泽东指出: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也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新闻媒体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积极引导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批判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马克思主义是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既可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构成一定冲击,也可能成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资源。在积极引导社会思潮的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方法,既要注重历史分析、阶级分析、辩证分析,也要经历历史检验、实践检验和群众检验;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新闻宣传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积极选树先进人物和典型,发挥榜样示范的无穷力量。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榜样是时代的先锋,群众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发挥道德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它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标尺,它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能够激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运用道德榜样进行道德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人们与道德榜样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道德榜样为社会所尊崇爱戴的效应,能够使人们按照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积极向上,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例如,河北省定州市从2010年起组织开展了十项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按照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标准将道德模范类型标准化,划分为10类,每类10名,即:十佳政德建设模范、十佳爱岗敬业模范、十佳促和谐保平安模范、十佳诚实守信模范、十佳孝老爱亲模范、十佳助人为乐模范、十佳慈善事业模范、十佳无私奉献模范、十佳新农村创建模范、十佳关爱未成年人模范。这种方式对提高当地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題,为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会出丑。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真实反映,体现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基于社会思潮的利益特性,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认真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更重要的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其引领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篇8:用思维创新引领写作科学实践

任何一所学校的创办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模式之中,贯穿学校办学全过程。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导向作用。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健康发展的航标。科学的办学理念需要校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和反思、接受各种教育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敢于超常规的思考与探究,才能总结出新的科学的办学理念,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一、如何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大放异彩,在注入教育活力,冲击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带来了更多思考和启示。站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转折点,“怎样办好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摆在了学校管理者的面前。如何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个人认为要具备以下要素。首先要有政策理论基础,要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其次继承传统与创新,以学校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思考适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思路;再次,观摩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经验。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发展思路是在观摩、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感悟的,借鉴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将会开拓校长的思路,丰富校长的思想,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有更深刻的思想高度,并且更充实;最后,要体现时代精神。科学的办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

二、我校树立的办学理念

面对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对办学理念做了深入思考和论证。在参考借鉴酝酿的过程中,一篇关于办学理念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借此与大家共享文中提出的十大办学理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1)以人为本;(2)发展才是硬道理;(3)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4)素质加个性,规范加创新;(5)学校的职责是服务;(6)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7)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8)给学生一把金钥匙;(9)科研兴校;(10)打造学习型的团队。综合十大办学理念的思考,结合外出观摩学习的感悟,在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经校委会反复讨论,并征求教师意见建议后,我校确立了立德立志、成才成功,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教师人生出彩搭台的办学理念。

“立德立志”。“立德”以十八大教育方针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指针。树人先立德,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立志”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中国梦,做一个怀揣梦想、志存高远,从小爱国、从小立志报国为民,有梦想有志气的中国人。

“成才成功”。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成才,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哪怕是些微的进步,也要让学生体验到因努力而成功的快乐,在成功自信的发展中让学生走向成才之路。

“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内涵,是中小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体现了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我校始终坚持的核心教育理念。我校始终要求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负责,始终奉行“一句话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位好老师同样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的教育感言,做一位好老师,做一位让学生幸福的老师。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要从细处入手,大处着眼,抓细节,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要时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建。

“为教师人生出彩搭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每一位教师都会怀揣教育梦走向岗位,为了帮助、引导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体验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保持工作的激情和热情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就要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让教师在出彩中坚定教育的理想;在出彩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出彩中圆自己的教育梦;在出彩中体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三、践行办学理念,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一)加强学习和强化,使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和共同愿望。

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集体信念与自觉行为更为重要。否则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成虚设的东西,不能引领学校发展。

科学的办学理念是时代发展中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智慧结晶,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教职工中一些个体或群体会存在缺乏理解、缺乏信赖,会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加强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全体教职工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向,校长要在全校教职工动员会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读学校调整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在统一认识过程中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深入人心。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师的水平代表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首先应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进而成为培育学生的园地。一所学校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发展。如果没有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随着新课改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原始阶段,终身学习将成为教师的不懈追求。校长不能仅要求教师燃烧奉献,更要创造条件,为教师的成长架设阶梯,助其不断攀登;为教师搭建舞台,助其登台亮相、脱颖而出;帮助教师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办学理念深化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源源活力。

如何“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校园”,是校长思考最多的问题。

1. 构建家、校、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逐步实现家校教育无缝对接。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定期召开好家长会,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卡,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全体教师要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通过经验交流、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家校QQ群、家校共育网络平台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引导。进一步探索现代教育体系下网络沟通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实行个性化教育,形成办学特色,为办学理念的践行打造特色鲜明的亮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责任。为了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学校开展了以“123”活动为主题的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了以“好书伴我成长”、“读书点亮人生”、“经典诵读”等主题的读书活动;成立了器乐、美术、舞蹈、棋类、剪纸、足球等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社团活动;开展了集艺术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校园锅庄舞和功夫扇等特色活动;开发了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为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

3. 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水平”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水平。规范的办学行为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杜绝乱补课、乱收费、乱征订等现象,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促使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三是加强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先后学习借鉴了杜郎口教学模式、四川华蓥市“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模式、北京团河小学“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我校已形成了低年级在“导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重学习习惯养成;中年级在“点学”中突出赏识教育,重学习方法指导;高年级在“互学”中发挥合作帮学实效,重学习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尝试“互联网+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改路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五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学师生的业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是创新的根本;作为一名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至关重要。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引领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校长办学理念的价值取向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2]秦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林丽玲.好校长是这样炼成的.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

篇9:用教材引领写作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中考试卷上,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却总感觉到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不到理想的高度,分析其原因,还是学生写作知识欠缺,写作基本功没达到要求。近期的教学中,我在和同学们阅读理解教材的同时引领学生写作,使学生积累运用一些写作知识,感觉收获颇多。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的《春》)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梁衡的《夏感》)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鲁迅的《风筝》)

通过比较以上三篇文章的开头,引导学生懂得文章开头要简洁,记叙文可以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的《散步》)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通过分析理解这些文章的结尾,使学生懂得文章的结尾要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简洁、含蓄、深刻、照应题目。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鲁迅的《社戏》

通过这样段落的研读,理解它们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了衔接和过渡。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戚的《散步》)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安徒生的《丑小鸭》)

分析了以上句子的写法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写作记叙文可以恰当的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渲染。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揣摩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让学生学会关联多项事物。

我还用教材教会了学生细节描写、详略安排和选材立意。

教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局部的零散的写作知识,一整篇文章或一个单元的课文也会给我们带来写作的启示。

学习了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布置了刻画人物群像的写作任务:《 号宿舍》、《 的教室》(横线上可填写早晨的、晚饭后的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家的周末》、《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作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

研读完七年级下册的第一个单元,我和同学们说:“鲁迅因为有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便有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有了童年时期的无限乐趣和美好回忆;林海音因为有了爸爸的严厉管教和深沉高尚的爱,所以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好习惯,12岁的她,面对父亲的去世才那样的镇定和安静,她坚强了,长大了,成熟了;丑小鸭因为有了排挤者的不认可,才有了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然后进行了《成长的路上有他(或她、它)》的写作练习。学生的作文说真话,诉真情,选材新颖,立意深刻。

上一篇: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下一篇:药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