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2024-05-21

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共9篇)

篇1: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糖尿病护理常规

2008-7-17 11:13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询问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和进食情况及生活方式、休息状况、排泄状况、有无特殊嗜好。

2.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

3.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

4.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症状护理】

1.感染的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经常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应禁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一般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运动方式可结合病人的爱好,老年人以散步为宜,不应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导致并发症。

2.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计算标准体重,控制总热量。严格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匀,分配一般为1/

5、2/

5、2/5或1/

3、l/

3、l/3。

3.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1)胰岛素需置于0-5℃冰箱存放。

(2)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3)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4)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4.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人量。

5.每日起居应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6.病人易产生焦虑,应鼓励病人,坚持控制血糖,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

(1)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进食时间延迟或提早,避免吃糖。

(2)避免吃浓缩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饮用酒精饮料,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

2.胰岛素使用法:

(1)指导所使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2)指导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食用糖水、高糖等。

3.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尿糖及血糖检查方法。

4.足部护理:

(1)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以早期发现病变。

(2)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以温水浸泡双脚,时间不可过长,5分钟左右,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

(3)以润滑剂按摩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长裤、袜、鞋。

(4)避免穿拖鞋、凉鞋、赤脚走路,禁用暖水袋,以免因感觉迟钝而造成踢伤、烫伤。

5.身体清洁:

(1)勤洗澡,不可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

(2)女病人阴部用温水清洗,以减轻不适。

(3)阴部及脚趾皮肤避免潮湿,应随时保持干燥。

6.适当的休息,睡眠时间以能够恢复精神为原则。

7.运动可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依病人喜好和能力,共同计划规律运动,鼓励肥胖病人多运动。

8.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

9.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定期复查。

篇2: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一、概念

乙酰乙酸和β―羟乙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临床特点

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

三、护理评估

1.糖尿病及其类型,有无糖尿病症状加重的表现。

2.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胰岛素中断或不适当增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因素。

3.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末梢温度及尿量,特别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有无烂苹果味。

4.了解血糖、血酮等检测结果。

5.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反应。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设专人护理,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注重保暖,遇有寒战者,可加棉被,不用热水器避免烫伤。

2.具体记录24小时出入量、胰岛素用量。

3.静脉、皮下注射胰岛素时注重准确无误,并做好记录。

4.具体记录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

瞳孔的变化。

5.保持清洁,重病人加强口腔护理。

6.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叩背,预防褥疮的发生。

(二)特殊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恶心、呕吐的护理: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观察尿糖和酮体情况。

3.精神症状的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如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协助医师治疗。

(2)注意安全,意识障碍者应加床挡,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完整性。

(3)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治疗。

4.感染的护理: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三)病情观察

1.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极度口渴等表现。

2.有无呼吸困难,呼气中有无烂苹果味。

3.皮肤弹性,眼球有无下陷,精神状态等。

五、健康指导

l.指导病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位置、剂量、尿液检查法等。

2.指导病人如出现神志恍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度口渴等需要立即就医。

3.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定期复查。

4.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篇3: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产妇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 产妇年龄为19~34岁, 平均年龄为29.3±1.2岁 ;对照组有40例 , 产妇年龄为20~36岁 , 平均年龄为26.7±0.8岁。两组对其护理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 , 实验均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产妇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联合优质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基础护理。详细指导家属药物使用方法并经常了解产妇的药物依从性等, 纠正不规范的使用方法。并让产妇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压疮护理等。2穴位按摩。为了改善血糖以及消化功能, 可以帮助产妇进行按摩, 按摩穴位选择三里、三阴交、中脘、内关穴等, 每个穴位2 min。3饮食护理。降低糖摄入量。为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产妇在平时饮食中要遵循“多餐少饮”原则, 多饮食食用鱼类、谷类、蔬菜[2]。

1.3 统 计 方 法

利用SPSS1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并进行χ2检验, 实验结果采用 (±s) 表示。

2 结果

该研究中,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为 (7.11±0.72) mmol/L、血红蛋白为 (7.32±0.69) g/L, 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 (8.44±1.85) mmol/L、血红蛋白为 (8.69±0.25) g/L]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护理方法, 这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法 相比更加科 学化 , 它充分体现 的“以产妇为中的理念”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的。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这种护理模式能够让产妇了解自己的病情, 能够更多的让参与其中, 护理方法如下。

3.1 心 理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内心不免会产生消极、恐惧等心理, 并且很多产妇对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 护理模式等全然不知, 更不知道这些方法能够达到的疗效。而优质护理则能够根据产妇情况告知产妇即将进行的护理方法等, 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消除产妇产生的消极心理, 使产妇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 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发挥优质护理的优势。

3.2 加 强日常 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被产妇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的病房中度过,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对门诊护理满意度, 加强产妇优质护理能够获得更家属和产妇对该门诊的认同感。优质护理中能够加强产妇的日常护理, 使得产妇治疗过程中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使得产妇对自己的疾病能够更好的了解。

3.3 加 强医 患 沟通

该研究中,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为 (7.11±0.72) mmol/L血红蛋白为 (7.32±0.69) g/L, 低于对照组 (P<0.05) , 这个结果相关实验[3]结果类似。由此看出, 在急诊产妇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产妇知晓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点, 在护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为了使产妇更好的痊愈, 医护人员可以让产妇等进行一些活动、游戏等, 使得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 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效果理想, 能够改善产妇血糖水平, 缓解产妇病情,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产妇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联合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验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为 (7.11±0.72) mmol/L、血红蛋白为 (7.32±0.69) g/L, 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 (8.44±1.85) mmol/L、血红蛋白为 (8.69±0.25) g/L] (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效果理想, 能够改善产妇血糖水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琴华, 高芷萍, 陆晓燕.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产妇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1A) :29-31.

[2]刘勋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糖尿病产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3) :57-58.

篇4: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与胰腺移植相比胰岛移植风险较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大家将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关注在器官移植上,即:胰腺移植。2002年公布的胰-肾联合移植结果表明,接受移植者3年内生存率为70%~80%,与其他类型的移植结果相当。对于胰腺移植成功者,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相当有效,血糖控制可以达到正常,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血压过低)、腹胀、腹泻症状均显著改善,寿命延长。单纯进行胰腺移植10年内血糖稳定者,其原有的肾脏病变可以逆转。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在2000年和2002年均推荐需要进行肾移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肾脏移植的同时进行胰腺移植,对于经严格内科治疗不能实现良好血糖控制,血糖波动较大,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有条件时可以考虑进行单纯的胰腺移植。虽然胰腺移植已经成为一种临床选择,但由于其属于有创大手术,对组织配型、免疫抑制(避免器官排异)要求较高,仍有20%~30%的死亡率,因此仍仅限于因肾功能衰竭以及危及到生命的情况。胰岛移植由于不需要开腹手术,手术风险较小(胰岛移植过程见附图),因此,有可能将来代替胰腺移植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那么,开展的胰岛移植能否成为今后治疗1型糖尿病的常规方法呢?

胰岛移植具有美好的前景

胰岛移植开始于1894年,由于当时没有采取抗免疫排斥治疗以及采用的是羊胰腺,移植治疗注定了失败。1972年,利用正常大鼠的胰岛治疗一种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获得成功;1980年,自体胰岛移植在人体试验获得成功,同年的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也获得成功。此后,胰岛移植病例逐年增加,但是全球胰岛移植成功率仅在10%左右,非常令人失望。

2000年,加拿大埃德蒙顿报道采用了一种非皮质激素抗排斥方案以及多次重复移植策略,使胰岛移植的成功率达到100%(7例病人),再次使人看到了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的希望。2001年之前共进行493例同种异体移植,240例自体移植。为此,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专门斥资成立了北美合作胰岛移植注册移植研究(CITR)。该组织在2001~2004年期间共进行了138例胰岛移植,其中118例为单独进行胰岛移植,19例联合肾移植,1例为自体移植。138例接受移植者1年后58%的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33%的患者虽然减少了胰岛素剂量,但是仍需要胰岛素治疗;9.1%的移植手术失败。1/3的患者只接受一次移植,1/2的患者进行了2次移植治疗,1/5的患者进行了3次治疗,1例患者进行了4次治疗。接受胰岛移植的患者血糖均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相关不良事件共发生287次,其中114次属于一般不良事件,52次属于严重不良事件,均与抗免疫排斥和胰岛输注有关,经过住院治疗,没有死亡事件发生。这再一次证明了胰岛细胞移植对1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但也同时提示成功的胰岛移植需要以下先决条件:足够的胰腺来源(50%的患者需要进行2次治疗);安全有效的抗免疫排斥治疗;胰腺组织新鲜程度、胰腺消化处理、体内移植熟练程度也是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2005年,日本京都的医疗小组进行了全球第一例活体胰岛移植,更是给胰岛移植带来了光明前景。

条件制约胰岛移植普及仍需等待

目前需要进行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的人数大大超过供体的数量,严重限制了该项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寻找其他替代品,如干细胞、其他动物源细胞研究等。目前,此两类来源细胞要想用于人类,为期还十分遥远。

在其他器官移植,如肾移植。肝移植等,用于抗免疫排斥的药物使用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提示抗排斥药物会严重影响胰岛移植的成功率,虽然埃德蒙顿免疫抑制方案已大大地提高了胰岛移植的成功率,但是目前也只有3年的应用经验,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接受移植者的胰岛素非依赖状态逐年减少,可能提示除了胰岛细胞的自然死亡外,也不能排除抗排斥药物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仍需大力研究对胰岛细胞毒性更小的抗免疫排斥的药物或方案。而经肝门静脉胰岛移植者除了免疫排斥药物的不良反应外,有些患者还发生了静脉血栓形成、腹腔内出血,需要抗凝治疗,个别患者甚至需要开腹手术治疗。虽然没有发生死亡事件,但是仍旧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公认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已经激活的免疫反应的持续存在也将影响胰岛移植的成功率。有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的持续存在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探讨可以实现持久免疫耐受的机制和方法也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再者,目前仍缺乏胰岛移植后长时间的胰岛功能维持的情况、胰岛移植对慢性并发症的影响、胰岛移植的长期安全性等问题。最重要的是目前成功率仍不能完全达到100%,有部分患者虽花费巨大,仍旧移植失败。

根据我国国情胰岛素注射仍是首选

胰岛素及其注射技术的改进已经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水平。目前胰岛素的种类繁多,价格适中,能够充分满足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胰岛素注射泵以及吸入胰岛素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1型糖尿病患者。结合目前胰岛移植的现实情况及我国医疗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现阶段1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应当还是胰岛素治疗。胰岛移植仍为研究阶段的实验治疗,仅适用于那些需要同时进行肾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的糖尿病患者,或者因为糖尿病脆性(血糖波动十分大)而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患者。另外,为加快胰岛移植治疗技术的研究,也建议提高政府研究基金投入、建立民间研究基金、提高人们捐献器官的认识程度,建立全国移植协作组织,以提高胰腺器官的利用率及胰岛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简介

苏本利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从事糖尿病临床工作17年,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中华糖尿病杂志通讯编委,辽宁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篇5: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将其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 年龄61~72岁, 平均年龄 (70.6±2.4) 岁, 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 (6.3±2.7) 年。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 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 (69.2±2.3) 岁, 病程2.8~9.5年, 平均病程 (6.2±2.5)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 针对性护理。按照患者工作性质、标准体重, 准确估算每日总热量需求量, 同时, 加强总热量控制, 防止碳水化合物摄入, 对双糖、单糖进行严格控制, 提高蛋白质类食品, 例如豆类、肉类与蛋类, 确保维生素供应, 对钠盐摄入进行适度控制。

其二, 控制好食物分配比例。对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 脂肪约为24%左右, 每公斤体重、0.8 g/d左右, 摄入量为55 g/d最佳, 禁止使用动物油, 降低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例如内脏、鱼, 禁止烟酒, 减少钠摄入, 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 g。碳水化合物约为65%左右 , 控制好供给量 , 防止过低、过高。如太低 , 会增加脂肪代谢速度, 极易引起酮症酸中度, 通常300 g/d主食, 例如面条、米饭等。蛋白质约为18%左右,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 若代谢、肾功能稳定, 可增加蛋白质量。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 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1]。

其三, 饮食量的科学分配。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 依赖胰岛素, 可增加一次用餐, 4次/d用餐, 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同时, 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在饭前, 先吃清淡蔬菜, 再进食主食, 以增加机体的饱胀感。

其四, 优化饮食结构。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 需按照定时定餐定量的原则, 合理控制主食与副食, 选择粗杂粮作为主食, 摄入500~750 g/d。进餐之前 , 先吃少许体积较大、脂肪较少的食物 , 再进食主食, 对脂肪与蛋白质摄入进行严格控制, 禁止油炸食物摄入。

其五, 加强沟通与交流。患者入院之后, 因各个患者文化程度存在差异, 对于糖尿病饮食护理知识了解不足, 尤其是老年患者, 理解力与记忆力相对较差, 需进行反复实物演示, 加强每餐量。对于文化程度较高者, 或久病之后, 积累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者。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可让患者参与, 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针对患者饮食建议、情况等, 需仔细记录。如有必要, 可与营养师共同协议, 共同制定饮食方案[2]。

其六, 低血糖饮食护理。对于低血糖症状较轻患者, 且神志清醒, 可选择22 g葡萄糖冲服, 一般几分钟后, 低血糖症状消失。对于低血糖症状较重患者, 选择22 g葡萄糖冲服, 增加水果、馒头等摄入, 通常十几分钟后, 低血糖症状消失。对于低血糖症状严重, 且神志不清患者, 立即送医院。选择葡萄糖、糖类食品, 置入患者口中, 防止出现肺不张、肺炎[3]。

1.3 统 计方法

该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 理分析, 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 治疗前后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如表1所示。

经过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尿糖水平均明显改善,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化疾病, 是一种综合病症, 病情均不同, 临床的治疗方法较为单一, 疗效往往不理想, 仅有通过综合治疗、综合护理, 才可有效控制病情。饮食护理方式, 是指帮助、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患者饮食技巧、能力, 关于糖尿病教育、护理、饮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饮食护理是一种专业饮食护理方式, 为患者提供的专业信息, 帮助、指导其它科室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技巧, 有效推动护理工作发展, 护士可实现一对一护理、教育、指导。如对患者运动、健康行为、饮食指导等, 协助患者建立健康观念, 改掉不良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4]。在该组实验中 , 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尿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餐后2 h血糖均有所改善, 但常规护理的改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说明, 针对糖尿病患者, 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 起着纠正代谢作用, 促进机体营养平衡,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个性化饮食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将其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 仔细观察干预前、干预一周、干预两周、干预四周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尿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餐后2 h血糖。结果 经过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与护理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 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 起着纠正代谢作用, 促进机体营养平衡,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常规护理,个性化饮食护理

参考文献

[1]蔡孟霞, 戚凤琴.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J].健康必读, 2013, 12 (8中旬刊) :524-524.

[2]李婷.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 (8) :692-692.

[3]肖菲, 李劲松.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0) :325-326.

篇6:新生儿的常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65-01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后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此时小儿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1/3),尤其以生活第一周死亡率最高,因此加强新生儿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1日常生活护理

1.1头发的护理:为防止头皮上皮脂淤积,应每天用软毛刷和少量婴儿洗发剂给新生儿洗头发,如果头皮上已有皮脂淤积,在他的头皮上抹一点婴儿油,第二天早晨再洗掉,这样可以软化淤积的皮脂,使其容易洗掉。

1.2皮肤的护理:新生儿不需要肥皂,婴儿的皮肤很娇嫩,所以6个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个星期后,可以用选择的任何一种肥皂,但一定要冲洗干净,将皮肤彻底揩干,绝不要使用爽身粉。

1.3眼睛的护理:给婴儿清洗眼部时,先把几个棉签在生理盐水里沾湿,注意不可过湿,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

1.4鼻子和耳朵的护理:不要试图往里面塞什么东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扰它们,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东西只会把原来就在那儿的东西推到更往里的位置去,让里面的东西自然掉出来的办法要好得多,耳垢是外耳道里的皮肤的天然分泌物,这种东西是抗菌的,它还能防止灰尘和细小的砂石靠近耳鼓,掏耳垢会使耳朵发炎。

1.5指甲的护理:大约三四个星期以内不用给婴儿剪指甲,除非他抓挠自己的皮肤,可在婴儿入睡后进行修剪。

1.6肚剂的护理:新生儿脐带脱落前每天用棉签蘸75%酒精轻擦脐带部位,尽量多让这一部位通风,如果发现有发红,液体流出或者其它感染的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洗澡后应彻底揩干。

1.7生殖器官的护理:对于女婴,只要清洗外面包尿布的部位即可,应该注意要从前面向肛门方向洗,这样可以减少肛门排出的细菌扩散到膀胱,导致感染的危险,对于男婴,正常清洗即可。

2黄疸期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

3观察与护理

3.1精神状态:观察新生儿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3.2皮肤颜色观察: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3.3喂养奶量观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無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3.4粪便、尿液观察:观察婴儿粪便、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

3.5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6光照疗法:用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裸露,持续时间1~4天。光疗时应注意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3.7提早人工喂养暂停母乳喂养,提早人工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和胆红素的排出。

3.8健康宣教: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

篇7: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0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38 (28.24±1.59) 岁;孕周33~41 (38.95±2.13) 周;初产妇79例和经产妇2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 (28.82±1.53) 岁;孕周33~42 (38.58±1.96) 周;初产妇78例和经产妇22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为20~38岁;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或者合并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围生期保健检查, 并对患者的咨询耐心解答。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干预和饮食护理。具体措施为: (1) 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 控制产妇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饮食上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 禁食高含糖量的食物, 以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多吃虾皮、鱼、牛奶等高钙、含铁的食品, 适当给予一定的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保持食物的清淡, 限制盐的摄入量。向所有孕妇发放个性化的食谱, 嘱咐孕妇按照食谱安排饮食, 并做好血糖水平检测, 使血糖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 (2) 为患者制定运动干预计划, 前提是无先兆性流产征兆等危险。以低强度运动为主, 餐后1h进行30~40min长度为2000m的步行, 每周进行3~5次;餐后1~1.5h进行上肢运动, 举1000g的重物或哑铃向上交替举过头顶, 双手共计10次, 之后进行平举, 向两侧打开双臂, 肘关节保持与肩平齐, 记10次, 再进行上举运动, 如此反复运动15min后休息5min再继续上肢运动, 连做3次, 每周进行3次。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跟踪随访至产后28d, 观察并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等指标。糖化血红蛋白3个月检查1次, 血糖每月检查1次, 并发症包括胎儿窘迫、畸形、羊水过多、高血压及产后感染、出血、新生儿窒息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 主要包括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等, 观察组胎儿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0% (11/100) , 低于对照组的35.0% (35/1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受到年龄、遗传、饮食、肥胖等影响, 其中饮食和肥胖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出现肥胖的几率增大, 从而增加了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 孕产妇在孕期间胎盘会分泌大量的抗胰岛素, 抗胰岛素浓度快速升高, 在32~34孕周时达到峰值, 这时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最为明显, 一般在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选在24~28孕周[3]。调查显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3%以上[4], 而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胎儿都是极大的负担, 会对孕产妇及胎儿造成损伤, 孕产妇易发生感染、妊高症等, 新生儿可能出现早产、呼吸窘迫等[5], 在本试验中, 通过运动和饮食的干预护理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在目前临床中认为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可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在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再进行药物治疗[6~8]。饮食指导的方针是在满足孕妇及胎儿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干预的目的是增强孕妇体质, 减轻体质量负担, 降低胰岛素的抵抗作用, 方针是在孕妇耐受力范围内不引起胎儿宫内窘迫[9,10]。本试验结果证实, 临床通过指导饮食和运动干预, 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浓度, 确保孕妇体质量正常增长, 避免畸形儿、巨大儿、早产儿等的出现, 运动干预还可提高自然妊娠率, 降低剖宫产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饮食指导与运动干预配合常规护理,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 比较2组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新生儿及胎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 有利于保证母婴的健康。

关键词:常规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妊娠期糖尿病

参考文献

[1]蒋艳云, 康省.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2:1431-1433.

[2] 姚叶珊, 曾丽玲, 彭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9) :1321-1323.

[3] 潘秀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11) :2006-2007.

[4] 侯菲.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8) :148-149.

[5] Catalano PM, Mc Intyre HD, Cruickshank JK, et al.The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Study Associations of GDM and obesity with pregnancy outcomes[J].Diabetes care, 2012, 35 (4) :780-786.

[6] 周金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围生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70-71.

[7] 罗羽.个性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3) :121.

[8] 马剑芬, 陈仕淡.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1) :124-125.

[9] 闫培霞.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 :9, 11.

篇8: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关键词】糖尿病;尿常规;尿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66-02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在高脂高糖等饮食结构和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催生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提升,而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也引发更多的心脑血管、肝肾、眼部疾病患者,致死与致残率也值得人们关注。而为了对糖尿病做有效的检测,不仅可以通过血检,尿常规检测也值得人们运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其中男性342例,女性258例;年龄范围为41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0.4±2.2)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治疗控制。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尿糖、尿蛋白、酮体、隐血、白细胞、红細胞等各指标情况。检测均在晨起做患者空腹尿样采集,通过尿常规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分别对男女和尿糖阳性与阴性分组患者做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在白细胞阳性率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尿糖阳性群体中,其尿常规各指标阳性率高于尿糖阴性群体,p<0.05。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其具有较高的发病与致残率,如果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构成生命威胁。糖尿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产生肾脏损伤,属于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尿常规的尿蛋白检验的阳性结果则是肾脏受损的重要参照指标,对肾脏存在显著毒性。而在临床诊断上,肾脏病变主要通过肾脏活检来到达病理判断,但是由于其创伤性无法让检查工作反复性进行,无法对疾病的进展状况做连续性观测。而尿常规检验通过自动分析仪做尿液分析,操作便捷,可以有效的对泌尿系统疾病做检测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肾活检的反复创伤。

本研究中,在白细胞阳性率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尿糖阳性群体中,其尿常规各指标阳性率高于尿糖阴性群体,p<0.05。可以发现,男性与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尿常规的检测上没有大范围的差异,主要在白细胞的阳性率上有一定差异,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两项指标主要是表明尿路感染问题,而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在尿糖阳性患者中,其其他尿常规指标均高于尿糖阴性患者,其中隐血、尿蛋白和红细胞的阳性水平都表明患者会存在肾脏受损。而酮症酸中毒问题一般起病急促,病情发展快,患者酮体分泌量提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呕吐、脱水和腹痛等,情况严重会导致昏迷。而尿糖的提升主要是患者身体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从而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从而在尿液中有更高的葡萄糖浓度。而通过尿常规与血糖检验联合可以给与糖尿病患者更好的诊断与防治开展,其操作便捷、无痛苦、检验成本低,在临床可以广泛开展,患者接受度高。在尿糖阳性率的情况下做对比检测结果分析,可以有效的对糖尿病发展程度与并发症的可能性做观察,对于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在尿常规的检测上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如空腹采集尿样,对于女性患者要保证尿液成分不受其他物质干扰,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采样姿势和获取方式,避免女性阴道分泌物等对尿液样本的干扰,女性在经期时段内要避免尿检,同时尿液采集要先尿出一段后再做尿液采集。此外要做好尿液检验的及时处理,避免尿样超时情况下产生的变质。各环节的检验操作要规范管理,做好标准流程设置,避免检测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而相关问题涉及到尿常规检测的日常管理工作。无论是健康教育、注意事项标识宣传、操作监督、仪器校正、无菌化操作等各项目要按照标准进行,具体操作要有制度的规范,监督机制、培训考核管理等各环节的控制,保证临床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由于老年自身多种慢性疾病以及理解能力差等因素,要积极的调动家属做好尿液采集的辅助工作,避免失误操作而导致结果的差错,具体情况要依照患者个人综合情况来处理。

参考文献:

[1]许德红. 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8:1148-1149.

[2]雷云. 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三项检测结果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02:84-85.

篇9:糖尿病护理常规的内容

一、利用电子白板教授英文26个字母的书写

若问当下课堂教学中什么最热门, 那便非电子白板莫属了。过去, 我们在进行英语字母教学时, 要在课前找好直尺或三角板, 提前在黑板上画出四线格。课堂上, 再三番五次提醒孩子们注意观看书写过程, 很是费时费力。另外, 由于黑板的空间小, 不利于教师的演示, 同时有些小孩子不能保证在此刻专注于黑板, 着实让老师们着急。现在, 只要利用“四线格”这种纹理背景再配合各种笔形和颜色的运用进行书写过程的教授, 再不会让孩子们在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就感觉写字母太过枯燥了, 而且字母的书写过程可以多次演示, 对于不能保持专注力的或没有一次性记牢的孩子, 也能够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了。电子白板使我感觉教学字母书写的工作变得轻松多了。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学习和操练课本对话

我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是PEP, 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每单元的核心语句都是以Part A与Part B中的Let’a Talk来呈现出来的。一般情况下, 对于三、四年级小同学来说, 课文中的对话虽然很短, 但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分不清某个语句是图片中哪个人物所说的内容, 只是单纯的跟着读, 对于语句的逻辑顺序在头脑中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后来, 学校每间教室电脑中都安装了“班班通”, 教学资源极为丰富, 利用其中的动画去教授对话不但能够明确人物的语句逻辑顺序而且孩子们明显会比单纯的看课本图片要感兴趣的多, 读熟后, 让孩子们与电脑进行角色扮演, 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就可使他们真正轻松地掌握对话内容。对于五、六年级同学来说, 课文中的对话包含的句型比较多, 故事性也比较强, 而且一般都是与Let’s Try板块的听力训练顺延下来的内容。通常, 我都会把重点语句与图片同时用显示屏呈现出来进行单独讲授。解析重、难点后, 再用纯音频去让孩子们去跟读, 最后再次出示图片进行记忆提示, 让他们来复述对话。而在下一堂课的对话复习环节, 我一般会将对话的文本呈现在大屏上, 但是会将一些核心句略掉, 让学生们补全读出。这样既减少了非重点语句的缀述时间, 又使内容不失完整, 真正做到高效复习。而对于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的同学, 我便鼓励他们自己在家里预习或复习时, 利用点读机、电脑去点击重点或难点的单词、句子进行重复性听、读练习, 甚至在线查阅释义。由此,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精神和自学能力也将英语的学习过程从课堂延展到了课外。

三、多媒体为学生理解语篇创造便利的条件

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研究, 我发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课件来教学语篇,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授新版PEP, Part B“Read and Write”Unit1, book8时, 首先利用资源网上提供的课件出示故事:苍翠的老树, 嫩黄的小鸭子, 红彤彤的落日……这些无一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 小鸭子专注观日落的神态, 它用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提出的科学问题也都使孩子们有如同行, 恨不能亲身经历。因此, 学生们在第一遍观看基本就可以明了故事的大体意思, 也能找出文本中的几个重点形容词的比较级, 但是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小鸭子所提出的科学问题“Why is my shadow longer when the sun gets lower?”每个同学都知道老树的答案是哄骗小孩子的说法, 他们非常热切的盼望自己能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 并能够用自己现有的英语知识加以阐明道理。于是, 我便又呈现出自己制作的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简易课件, 用最简练的语言向他们描述出相关的科学知识。最终, 几乎每名同学都可以说出“The shadow is longer when the sun gets lower because the light travels straight.”趁着孩子们高昂的情绪, 我又亮出了“两小儿辩日”的动态图片及英文文本。此刻的他们早已按捺不住, 一个个的抢着喊出“两小儿辩日!”我忙微笑着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并鼓励他们举手来结三人组为动态图片进行英文配音。两组展示完毕, 还未尽兴, 我便暂时关掉大屏, 又选出两组同学来进行台前表演。直到下课铃响起, 孩子们还沉浸在其中, 意犹未尽。

四、电子白板对于修改作文非常实用

很多时候, 我们英语教师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修改作文, 可是作文本发下去后, 很多同学却不能真正理解老师的某些标注意义。而且在批阅作文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同学犯了相同的语法, 拼写等错误。在教学中我会用电子文本输入的方式去纠正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还可以在使用电子文本呈现范文时, 用不同颜色的电子笔勾画重点语句、圈点易错词汇, 比在黑板上纠错效率要高、也更方便。遇到学生写的优秀作文, 也不再仅限于读给同学们听, 而是放在实物展示板上, 让大家既能听到, 又能读到, 真正做到美文共赏, 还能激励其他同学努力学习, 争取下次能有展示自己习作的机会。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助推农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下一篇:教学设计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