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解析

2024-05-19

法律风险解析(共6篇)

篇1:法律风险解析

关于“信托计划”实务中的法律风险

关于“信托计划”实务中的法律风险 作者:曲 峰

关键词:信托、资金信托、信托实务、法律风险、律师评论 序言

信托业的迅猛发展,让我们颇为震惊。“一法两规”的颁布至今,真正成为了信托发展的导航系统。但是信托作为英美法系的产物,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托业,正是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颇为关注的课题。另外,这一年半的发展历程,也夹杂着些许的浮躁、盲目和不足。笔者作为一名律师,凭借对信托机制法学理论的知识结构,撰写此文,旨在剖析信托实务中的风险问题。

一、信托市场的动向

自2001年以来,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为标志,真正填补了我国金融立法领域的空白。同时,中国信托业开始步入规范运行的轨道,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渐趋完善。经过全行业的整顿,信托公司开始在新的制度下开展经营活动,这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

随着信托业这一段时间的发展,信托行业站在新的起点上,以信托产品的创新为契机,为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2003年这个,无论在信托产品设计、资金投放、项目选择、银信联动等方面,信托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从打破传统的融资渠道入手,争夺市场空间。尤其从“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来看,成为了投资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尤其倍受瞩目,如上海外环隧道、浦东磁悬浮轨道交通、北京CBD土地开发、天津滨海新区管网、苏嘉杭高速公路以及最近推出的郑州市政建设项目等。这一年应该是信托投资公司发展信托业势头最为迅猛的一年。

另外,更让我们看到了信托业的勃勃生机,信托产品的到了市场投资者的追捧,信托产品的创新手段更是百花争艳,信托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信托公司在对信托财产管理、运用的手段,也从传统的贷款模式“跳出来”,市场中出现了,诸如股权运作、融资租赁、受益权转让、证券投资、银信合作和组合类等投资模式。但是,信托业在2003年一片创新、开拓、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夹杂着些许浮躁和盲目,有的信托公司对于信托创新的理解过于狭隘甚至偏颇,以至个别已经推出的产品极不严谨,风险四伏,甚至极个别公司出现了“明为创新、实为违规”的格局和态势,这不得不引起法律学者和经济学者的高度警觉!

二、如何从法律上理解信托

信托是一种具有“代人理财”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我国《信托法》中表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以信托的财产除了禁止流通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物权和债权、股票、债券、票据以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具有经济价值、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物和权利。这里当然包括货币资金。同时,因为资金信托具有“圈钱和集资”的特性,我们国家对于资金信托的管理、规范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即必须由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从事资金信托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资金信托业务。资金信托从委托人的数量上来划分,又分为单个委托人委托和多个委托人(二个或二个以上委托人)委托。这里的多个委托人委托则称为“集合资金信托”。

那么,如何理解“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呢?“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应当理解为信托投资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按照信托目的、结合信托财产是货币的特性,通过对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而设置的一种信托业务品种。即信托公司在将资金集合汇总后,用于事先选定的投资项目中,从而利用该投资项目为委托人(这里也指受益人)获取收益。这里所说的“对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是指信托投资公司可以依照信托文件的规定,采取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等方式。

三、资金信托实务中的法律风险

我们都知道信托机制产生于英美法系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本在英美法系发展起来的信托体制,能不能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扎根和成长,笔者认为,尚需要探索和实践。为此,凭 2

借对信托机制法学理论的知识结构和当今市场中已经出现的案例,针对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种类,剖析信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l 信托设立之初的法律风险

基于信托业正面对着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用市场实践验证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针对信托公司采用集合资金的形式,在设计和发行信托产品的过程中,其首要前提就是要考虑信托设立之初的问题。笔者为此阐述如下的观点。

首先,注意选择信托领域的合法性。虽然,从信托业的发展态势和学术界的呼声来看,信托业蕴藏着许多蓬勃发展的契机,且许多法律学者,也提出了信托在多个行业应用和创新的建议。但是,从国家金融政策来看,依据我国《信托法》,其中明确规范了信托业主要发展方向的大原则。其中《信托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民事、营业、公益信托活动,适用本法。所以,可见,目前国家允许在民事、营业、公益信托这三个范畴之内寻求发展。但是,相应的民事和营业信托中也是有限制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九条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得办理存款业务,不得发行债券、不得举借外债。不得以任何形式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不得以发行委托投资凭证、代理投资凭证、受益凭证、有价证券代保管单和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办理负债业务等。

其次,必须有合法的信托目的。因为,这是信托公司设立信托的基本前提,除了要符合信托法,当然也要遵守其它法律法规,不能损害国家、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利益。例如,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法律规定就是无效的。所以,信托目的应当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力求实现信托财产的增值。当然信托公司从事信托业务,是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这一点与信托目的是两个法律概念。

再者,势必加强信托法律知识的普及。目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在学术研讨中,借鉴和效仿一些成熟国家的信托机制,提出了诸如自然人或者其他机构等均可以成为受托人的学术性建议和探讨;加之,我国信托机制的推广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投资者的认知尚需要过程,且信托公司不得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进行营销宣传的限制;以及多种类似的“委托理财、代人理财、投资咨询”均存在于市场中。使得部分投资者、甚至是法律专业人员可能都存有重大误解。例如,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信托专业机构(即信托公司)是资金信托的唯一合法受托人,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否则资金信托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是资金信托、乃至信托领域的首要法律风险之一。所以,无论是信托公司、经济专家还是法律专家,都应当关注市场世态,在工作中积极推进信托在投资者中的认知程度!

l 对信托财产合法性审查的法律风险

我们都知道,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信托财产具有“破产隔离”的基本原则。信托机制因为具有财产转移的特性,理所当然的将存在被一些人用于逃避债务的手段。针对资金信托过程中,委托人(也即投资者和受益人的双重身份)将自己的资金或财产信托给信托投资公司后就变成了信托财产。根据信托法律规定,信托财产必须是投资者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否则不可信托。即使信托成立,但是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损害其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信托,这是《信托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特别对于那些非法所得或逃避债务、逃避诉讼而信托的资金,信托公司往往是不知情的情况,这对信托计划的实施将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信托投资公司在接受信托资金时应注意这个法律风险。

那么,信托公司如何防范这个风险?如何对委托人信托资金合法性进行审查?因为投资者设立信托的行为,是否损害债权人的利益问题,信托公司根本无法预见和防范,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例如:投资者与配偶正处在离婚财产分配过程中,完全有可能损害配偶(即债权人)的利益;或者投资者创办的个人独资企业或参与的合伙企业中,附有相关债务且不足以清偿的同时,理应由自己的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在投资者不谙熟法律的情况下,将部分自有资金进行了信托,也属于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若投资者系公司法人,则这种情况将更加多见。这些因素都将可能导致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利,信托行为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最终导致信托计划的失败或者部分失败。

以笔者卓见,上述风险在实践中却是很难判断,但是可以借鉴如下四种方式,尽力来规避和减少此类风险:(1)采用委托人的承诺与声明制度;(2)建立健全委托人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制度;(3)采用委托律师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制度;(4)采用公证处强制公证的制度。这四种方式中,第(1)种过于简单、容易流于形式,第(4)种程序过于复杂和教条,容易降低投资者的热情和延长信托计划的设立周期。而第(2)种则属于配合性合同条款,往往匹配运用。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第(3)种,由专业律师介入,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信心,也 4

节省了信托公司的工作时间,同时进行审查过程专业化,可以从尽职调查、委托人承诺、合法性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等多个方面,来避免这种风险。l 承诺预期信托收益的法律风险

任何的投资都有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大小的问题。从法律上讲,信托收益不能保底,信托财产也不能保证不受损失。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但是,在实践中,信托公司往往公布预期收益,从而吸引投资者。

这对投资者来讲,将是最大的法律风险,也是信托公司最大的法律风险。预期信托收益,是设计信托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投资回报的根本问题。一方面是投资者积极参加信托计划的源动力,另一方面又是信托公司选择投资项目而进行投资的责任。因此,预期的信托收益,是投资者和信托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

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来源于信托收益,如果没有预期的信托收益或者令投资者满意的收益率,投资者也不会认购资金信托计划。因此,信托收益的法律风险是信托风险的核心问题,是信托公司在设计资金信托计划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这种风险的大小决定投资者的本金能否顺利收回,针对信托公司公布的“预期收益”能否顺利实现,则是投资者和信托公司最为关注的风险因素。所以,针对信托收益风险,首先看资金运用项目的投资情况,特别是项目在信托期限内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充分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其次,看项目公司的背景和实力,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项目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时的偿付信托财产的情况;再者,看信托资金运用的风险防范手段,如抵押(质押)物是否有保障,担保方信用级别和资金实力如何,是否有保险机制介入等情况;最后,看发售信托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例如在2003年7月,中信信托推出的“华融公司优先资产收益权”的信托产品,虽然在资产处置和融资思路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但是其高风险程度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所以,这就要凭借从业经验和国家金融产业政策来判断,当然上述风险防范因素还是要考虑进去的。

以上四点,是最值得信托公司在实践当中参照的标准。另外,笔者在这里建议,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托公司在设计信托计划同时,单方面的判断,是否具有公信力的问题?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信托公司的具备包括“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等的综合能力,但是信托公司单方面的判断还是达不到取信于民。基 5

于这一点,从专业化领域、判断投资的客观立场和公平原则来看,以及预期信托收益涉及公众利益的性质,对预期信托收益的确定应当由专业性的中介机构作出,才更具有客观判断的公信力。例如,专业的会计师对于信托资金投向进行预测分析,综合计算管理成本和相应税费,作出预期信托收益的专业判断,并出具专业咨询意见或报告向公众或投资者披露。专业律师应对信托财产所产生的信托受益来源进行审查,包括项目公司合同和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确定真实性和合法性。专业律师在审查的基础上出具法律意见向公众或投资者披露。投资者应在专业会计师、专业律师的审查意见和判断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资金信托的决定。l 信托担保中的法律风险

就目前市场中发行的资金信托产品来看,一般来说,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要比房地产投资项目和其他项目类型更有吸引力,而运用于具有一定规模企业集团的信托要比运用于一般项目公司的信托更有吸引力,具有抵押、担保或者保险机制的信托要比一般的信用型的信托更有吸引力。

目前我国现阶段市场种出现的信托产品,大多数与政府城建项目或多或少的相关联,通过“政府承诺函”的形式,在信托计划中加入政府信誉,为城市基建项目融资。虽然,这种市政概念的信托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良好,但政府或者国有法人凭借较高的信誉度,一边承诺城建项目与社会资金的优化组合,政府会负责一切等等;一边又强调把社会大量闲置资金与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相结合,一定要市场化运作。殊不知,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就与政府的信用程度与其财政势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域优势等因素,并不是紧密相连,信托公司仍然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市场惯例,要求项目公司提供除了政府以外的担保、抵押、保险等措施,从而也排除政府、财政担保的无效性。

尽管法律规定信托收益不能保底,但是通过一系列担保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保证投资者的预期信托收益、以降低信托公司资金投向的风险,这也是法律不反对、不禁止的。这样不仅是吸引投资者的良好“卖点”,更加是信托公司所需要、且必不可少的风险防范措施。所以,根据不同的信托产品,对项目公司的信托收益来源进行“保险”(即担保),以保证信托收益来源的流畅和“对投资者有所交代”。

目前信托市场中应用担保措施的主要有,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第三方担保、银行信用担保、政府财政承诺、信托财产劣后收益权、组合担保以及无附加风险控制等八种形式。其中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在市场中应用率是最高 6 的。按照担保方与融资方、信托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又可以划分为,内部担保、信托方担保、融资方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和其他担保等。其中,担保公司担保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而更多的是关联关系的担保,2003年由融资方关联企业和信托方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的信托产品融资额分别为12.8亿和7.1亿元(来源于媒体披露的数字统计)。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谈一下应用的注意事项:

1、针对现金流量相对稳定的信托计划,经预测评估可以到达预期信托收益的信托资金,应由信托公司在设计资金信托计划时,对信托收益的来源进行相应担保即可。具体担保方式可由信托公司自行掌握。

2、针对还未有稳定现金流量或尚未建成运作、尚未有收益的信托项目资产,应由信托公司在设计资金信托计划时与该项目方约定,项目方承诺担保的同时,担保方式选择也更加重要。担保方式可以选择,诸如金融机构担保、上级或是关联公司担保、抵押或质押,或者在项目方的现金流中提取相应的担保准备金或违约准备金等等。

3、对于关联企业提供的担保,信托公司在实践中也可以考虑接受。因为,虽然随着信托的发展,这并不是良好、健康的市场发展方向,但是在尚处于萌芽和发展状态的信托市场,是可以应用的,甚至还可能是宣传中的重要卖点。

4、对于抵押和质押的担保方式,不仅要考虑符合《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还要综合考虑抵押物、质押物的市场价值;实现抵押权和质押权的方式方法、难易程度,以及所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是否通过法律程序(如诉讼或仲裁)实现等因素。

l 信托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法律风险

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法律概念。从信托的实务角度出发,在信托实践中,尤其是针对信托公司一方当事人,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把信托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概念弄清楚,在实践当中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信托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经过要约、承诺过程,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意向,因承诺生效而合同成立(这里承诺是指信托公司作出的承诺),并使得订立过程的完结。《信托法》第八条规定,采取信托合同形式设立信托的,信托合同签订时,信托成立。采取其他书面形式设立信托的,受托人承诺信托时,信托成立。信托成立 7 的主要要件包括,合同的主体、合同的形式、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的要约和承诺过程。这里面需要注意的就是,信托法律关系不同于普通的合同法律关系,其合同主体有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当事人,所以它是一个三方的合同关系。另外,信托合同的内容要素,法律上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必须具备信托目的、信托财产的范围、种类和状况、受益人取得信托利益的方式方法等必备合同要素。

其次,信托合同的生效,是指针对已经成立的合同,如何产生法律效力的过程。有的合同是自成立时即产生效力,有的合同成立以后并不是当然有效,其可能是无效的、附条件生效的、可撤销的或者是效力待定的。对于信托合同生效的构成要件,法律上并没有十分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信托法》却从反面强调了信托无效的法律规定,《信托法》第十一条规定了无效的如下几种情形,(1)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信托财产不能明确;(3)委托人以非法财产或者本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4)专业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信托;(5)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不能确定;(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另外,《信托法》第十条规定,对于设立信托的信托财产依照法律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的,未办理时应当补办,不补办的则信托不产生效力。

综上两点,信托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时有区别的。信托合同的成立,虽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其体现的是信托法律关系的事实是否存在,也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自主订立合同的自由。而信托合同的生效,则实质性地产生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的履行过程,能够体现当事人所预期达到的法律结果。所以,信托公司在设计信托合同的同时,应当审慎地从法律角度考虑信托合同的生效问题。当然此类风险可能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法律要素过于专业化,但是实践当中可以由专业的法务人员或者律师来把握。l 信托财产管理的法律风险

信托机制具有财产转移的特性,而且我国信托机制的建立初衷,也是为了改善金融机制和创新金融机制,因为信托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五条和《信托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信托财产因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也归入信托财产。可见信托财产及其所投资的项目资产,以及它们的信托收益均为信托财产。基于这些,信托财产应当具有独立性,而且应当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信托财产和属于受托人(即信托公司)的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固有财产或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这一点《信托法》第十六条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法律也强调信托公司对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甚至是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要求应当分别立帐、分别管理。

第二,信托财产必须与所投资的项目资产的权利人(即信托财产投向的目标项目公司,以下简称“目标项目公司”)的自有财产相区别,尤其对投资项目所产生的信托收益与目标项目人的财产相区别。这一点,虽然信托法没有规定,但是笔者认为这一点意义重大。例如,信托资金采用投资的形式,投资于某一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非控股股东),在信托股权与一般股权并存的条件下,该项目公司其他的对外投资行为如何把握?法律是不是允许这样做?是否应该严格限制该公司的其他经营行为?对于这点,笔者认为,限制该项目公司的经营行为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但是,可以通过双方的合同约定,确定信托资金的专款专用制度,将经营项目严格封闭,以保证信托股权与其他股权相区别,也保证了信托股权收益的明确性。另外,必须确定该项目公司的封闭性或单一性,即只能经营信托投资的、具有稳定收益的项目资产或业务,而不能经营未经信托计划明确列入经营范围的项目资产或业务。因此,这类公司在成熟的西方国家称为“特定交易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SPV)。目前,采用股权投入且经营具有单一性,并通过股权溢价而获得信托收益的最典型案例,就是上海复兴路隧道项目。另外,在信托财产管理中,除了应当具有信托专业资格的专业管理团队以外,还应注意如下:(1)信托业务部门应当在业务上独立于公司的其他部门,且业务信息不得与其他部门共享;(2)不得谋取不当利益;

(3)不得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4)不得以信托财产对外提供担保;

(5)不得以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之间、或者不同信托财产之间相互交易;(6)不得将信托资金投资、放贷于相关关系人等等。l 非正常方式实现信托收益的法律风险

在我国,目前的信托投资市场中公示的法律制度与披露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信托行业规范尚没有达到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那样成熟。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信托实践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格局。投资者无论在获取信息的途 9

径上,还是在判断投资的专业化程度上,还是在抗风险能力上,往往都不及信托公司,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层面。但是,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却远远大于信托公司。

依《信托法》规定,信托公司因为失职、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等因素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应当由信托公司承担责任。而除了这一点以外,因为“投资有风险”已经事先告知,所以其他的责任与风险均由投资者自行承担。诸如,信托财产的客观贬值、信托收益的减少、通过主张抵押权或质押权实现信托收益时支付的成本、信托财产的变现价值与实际市场价值的价差、变现周期过长而产生的损失等等。这样就使得投资者承担着比信托公司多几倍的责任与风险。实践中,如果出现因为信托收益(非贷款形式)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按照非正常的手段,去通过约定的“担保方式”实现信托收益。如果信托合同约定,对于受益人的信托收益完全以货币的形式体现,这个过程就涉及到信托财产的一个变现问题和评估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价值”的范畴,即变现价值和评估价值。

倘若出现这种情况,信托公司如果以“独裁方式”决定,或者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地判断,变现价值与市场价值是公允的、通过主张抵押权或质押权实现信托受益时而支付的成本是合理的等行为,往往不能得到投资者的真正认同。

因为,在投资者责任与风险较多的前提下,无论是由信托公司单方判断,还是由项目公司单方判断,或者是由双方协商确认,而对项目资产(信托财产)进行评估,其评估价值显然可能有失公正或缺乏“公信力”。这样就可能存在信托公司损害投资者利益,或者投资者“误认为” 信托公司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的情况。同时,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站在不同的立场,都将会产生不同的评估价值,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为此,在信托市场中,难免会出现类似证券市场上,因为大股东或者管理者没有尽到勤勉尽责的义务,而产生中小股东(投资者)集团诉讼的情形。为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和矛盾,笔者建议,再出现上述的几种情况下,可以由专业会计事务所运用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并在专业律师事务所对评估材料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作出法律意见的条件下,作出一个比较公平、客观的评估价值,从而避免这种问题发生的概率。

综上,笔者阐述了在信托公司实行资金信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但是,这可能只是法律风险中的冰山一角。随着我国资金信托业的发展与完善,实践中还可能碰到新的问题,信托实务中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将 10

篇2:法律风险解析

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自身,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许多房地产企业往往把法律风险与法律纠纷混为一谈,轻视事前及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只重事后法律纠纷解决,而事前防范往往比事后处理更重要。

一、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房地产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房地产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不当而引发的法律风险。首先,房地产企业管理者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风险。许多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及管理者没有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往往要等到发生法律纠纷之后才想到找律师代理诉讼。有的房地产企业即使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把顾问律师当作“花瓶”角色,重大决策及管理过程并不让律师参与,没有让顾问律师产生其管理和防控法律风险应有的效用。其次,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企业公章管理不规范,乱盖公章可能给房地产企业带来麻烦;合同签订与管理不严格,未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法律文件散落于角落或者没有存档而丢失,发生法律纠纷时无据可查,最终因证据缺失承担败诉风险;人力资源管理上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面临违法用工赔偿的法律风险,还有用人不当导致管理失误的风险等。

(二)房地产企业在签订和履行合同中的法律风险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签订和履行好各种合同。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较多。首先,合同签订中对方预埋对房地产企业不利的内容的法律风险。合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意味着潜在的利益或者损失,因此,草拟合同时双方均会小心谨慎和深思熟虑。但是由谁草拟合同谁就占据主导地位,律师提醒房地产企业千万不要为了节省律师费而简单参照各类格式文本或者简单按照对方的范本订立合同,因为任何一方在草拟合同时均尽可能写清楚自己有利的条款,而尽可能给对方增加不利的条款,有时为了在合同谈判中对自己有利,草拟合同的一方往往还尽可能采取比较隐蔽的表述规范和限制对方的权利,增加其义务。虽然在谈判时可以提出来修改,但是增加谈判的难度,有的内容认为是小问题而忽略;有的内容因为碍于情面羞于启齿;有的内容大而化之麻痹大意;有的内容可能因为疏忽而没有发现风险,又是再精明的高手也很难将对方预埋的地雷完全排除,即使排除也无法掌握主动。

其次,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风险。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作为房地产开发一方要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并办理相关手续,对外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房地产项目应当是经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如果项目不合法可能导致对外所签订的合同无效。另一方面,合同的相对方也应当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比如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具备相应建筑资质及独立法人资格,避免挂靠或借用资质承包施工情况,尤其是一些个人假冒建筑公司,私自雕刻具有资质的建筑公司的公章从事承包活动,可能导致合同无效而引起纠纷或者诉讼的法律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认真核实,否则出现工程质量或者施工纠纷时无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再次,合同内容不完整及表述不规范的法律风险。实践中许多房地产企业往往简单使用有关部门制定的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的格式合同文本,不认真理解和审查合同内容而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风险。这些格式合同无法将房地产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囊括进去的,一般都过于笼统,很难切合实际,不易操作;还有对合同内填写不完整,实践中常出现应填写内容的横线处空白、日期空白等情况,因合同一式几份,空白处很容易自行添加内容,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对违约条款约定过于笼统,违约金具体数额或者计算方法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一旦发生争议,没有违约赔偿的标准。

(三)房地产企业面临行政上的法律风险

由于房地产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房地产立法相对滞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开发的行政干预较大,从土地价格、银行信贷利率等主要环节都由政府来把控,由此给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运营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地方领导的指令常常比政策、法律规定更具效力,而且朝令夕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给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风险。比如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应在政府部门征为国有土地并已对土地上的附着物补偿安置后才能出让,而且该笔补偿费用依法应由政府支付,但是政府往往会在出让土地时附条件转嫁给房地产开发企业,附着物拆除补偿问题也往往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想办法处理;还有受让土地四至界限不明确或者重叠的风险,虽然法律法规规定国土部门出让土地必须是“净地”,禁止“毛地”出让,但是实践中所出让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无法干干净净的,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尤其是由于土地四至界限是用坐标定位,实际丈量中差距较大,四至界限重叠及面积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产生的纠纷及法律风险较大;还有政府城镇规划变化也可能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法律风险,政府出让土地的时候承诺的土地容积率、周边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等可能因领导变化或者领导意志的变化而变化,一旦满足不了房地产事先规划,则直接给房地产开发造成较大影响。还有政府不断升级的楼市调控风险,你不知道政府下一步会出台什么限制性政策,我国房地产行业没有什么市场规律可循,政府的把控力度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房地产企业只有提心吊胆的被政府宏观调控牵着走,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

(四)房地产企业在商品房销售中的法律风险

我国实行严格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随心所欲的销售商品房。近些年,国务院及建设主管部门连续出台商品房销售限制政策与措施,如果违规销售,逾越红线,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能受到严厉的处罚,如果违反法律销售,企业可能承担经济处罚责任,负责人甚至面临刑事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广告宣传时,公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即使为了吸引购房者关注,也不得欺骗和误导公众。其次,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面临被确认无效的法律风险。实践中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均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为了吸收资金,以收取定金或预订款的名义预售商品房,与买受人签订《认购协议书》,此时收取费用法律风险巨大,房地产开发商及其负责人可能面临行政、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的危险。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而非法预售或变相预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进行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开发企业资质。如果未完善相关手续而预售收取预售款,根据2011年1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中如果未完善相关手续而预售收取预售款,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

二、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房地产开发风险无处不在是正常的,关键要正确把握和掌控风险,不出现系统性偏差和原则性风险,这需要必要的风险防范手段和措施。

(一)加强内部管理,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强化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树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理念,加强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制度流程建设。古人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风险比处理风险所花代价要小得多。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树立法律风险防范理念是企业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构筑房地产企业内法律风险的内控防火墙。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房地产法律风险知识培训,教育企业员工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熟悉掌握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加强规范化开发过程的监管,从土地的取得直至房地产销售、租赁、工程管理、客户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逐一实行严格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法律风险防范的效用,为企业的盈利避免额外的损失。

(二)高度重视合同的签订与管理,避免房地产企业合同纠纷

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要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建立合同管理及履约责任制;建立完备的合同签订、交底、履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签约与履行质量。起草合同时要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合同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合同是比较严谨的法律文书,应当注意用词严谨,不要在合同中用模棱两可的词句或多义词。完善的合同可以防止或减少争议,从而减少费用,如果在合同中没有严密的表达,很可能给合同履行或者索赔留下隐患。尤其要认真审查和确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条款,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直接关系到房屋买卖的顺利进行,有的开发商不经过律师审查随意起草合同,或者简单使用主管部门提供的格式合同,或为迅速成交将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作为合同条款,还约定一些极易产生歧义的条款,导致开发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极为被动,也为以后产生纠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要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重要法律文件统一归档管理,合同最好多备份,必须由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不要发生合同遗失或者找不着最后上对方牵着走的风险。

(三)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房地产企业品质控制

篇3:解析法律文化比较与法律翻译

(一) 法理观念的不同

法自然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法理观念, 这种观念主要是指以自然当中固有的一些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则, 其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天人合一。这是我国古代人们一直追求的最高理想, 其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形成, 该理念认为人属于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与整个大自然浑然一体, 并不存在你我之分, 简单来讲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是和谐统一的并非相互对立的。人们生活在天的秩序当中, 天的法则便是人们应当遵守的法则, 人们没有理由也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自行建立法律。其二, 理论即自然。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自然的本质并非是理性而是伦理, 简单来讲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法伦理。可以说伦理本身就是人的理性或是人的本质, 也是人的自然, 所谓的法自然也可以理解为法伦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还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等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 而在制度中无不体现出了伦理的身影, 确切的说是家庭伦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后, 由新政府制订的第一部法律并非是人们熟知的宪法, 而是婚姻法, 由此可见, 家庭伦理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西方的法律文化所遵从的理念则是自然法, 该理念由两大核心贯穿始终。其一是西方文化强调人应当征服自然, 并在不断改造自然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这与中国文化倡导的人应当从属于自然完全能不同。简单来讲, 西方文化在根源上已经超脱出自然并完全独立于自然之外;其二, 西方文化认为理性才是自然,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伦理才是自然。所以理性的法律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之为自然法。从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理念中可以看出, 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 法本位不同

法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 其也是法学的中心范畴, 一般情况下法律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全部都可以归结为权利和义务方面的问题。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及核心内容, 而法律责任则是由于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引起的。同时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所有部门, 如宪法规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 变相来讲就是确认和规定社会基本力量在国家生活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 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和职权。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从而使得自古以来国人们都是靠天吃饭, 而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一直一来都是靠海吃饭的, 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群岛, 这就相当于中国人眼中的天。

二、以中西方法律文化为背景的法律翻译策略

(一)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重叠对应及翻译技巧

这里所指的重叠对应即中西方法律文化之间的功能对应物呈交叉状态。简单来讲, 就是在交叉中只有一部分是互相重合的, 在这一前提下, 想要准确译出原文的意思就要求译者应当尽可能详尽, 并进行相应地扩展, 必然翻译出来的文本便会给人们一种无法理解的感觉。例如, 法治与人治的概念和翻译方法。但凡是倡导人治的思想家基本都是坚持人性本善的理念的, 而提倡法治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人性本恶。中国传统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哲学, 换个角度讲也可将其看作是求善的哲学, 正因如此, 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这就使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西方主要提倡的是性恶论和法治, 并且西方的人治也与中国的人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西方国家而言, 他们倡导的人治是以追求正义与平等为目标, 而中国的到人治则是道德人格和维护宗教制度为目标;西方的法治则主要是强调保护人们的权利并对行政权利进行相应地限制, 中国的法治则是用来强调法律的一种工具。然而, 西方国家遵从的人治与中国的人治却也在某些方面上有着相通之处, 中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以人性论作为治国依据, 两者都比较重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他们全都认为法律应当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标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虽然在中西方国家眼中法治与人治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但是某些方面却是相通的, 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必须慎重。

(二) 中西方法律文化当中的零对应及翻译技巧

虽然中西方的法律文化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 但是因为历史背景、法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有使得中西方的法律文化各具特色、各不相同, 这样一来难免会使一些法律翻译中找不到相互间的功能对应物,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零对应。在西方国家的法律中正义是最高的司法标准, 而中国法律中却将无刑事责任作为最高的司法标准。而在这种法律文化的背景下, 便会是翻译失去应有的参照物, 从而导致翻译出现困难。例如, 西方国家的judicial independence (司法独立)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into legislative, executive and judicial division (三权独立) 以及parity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权责平衡) 等等。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些经常容易发生错误的问题, 较为典型的是繁琐的法律条文, 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地调整, 有些时候还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文学翻译手法来进行, 这样才能使一问你更加准确。

(三) 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间接对应及翻译技巧

所谓的间接对应具体是指在法律翻译实践中, 某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未必相吻合, 但两者之间却存在一定的相似值。例如, 对权利的认识。西方人一般将权利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既然权利、法律权利以及道德权利。而在中国的法律文化中, 也可以找出与这三种权利相对应的价值观。这样便可按照相对应的情况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虽然在内涵有所差异, 但其外延却是基本相同的。又如, 对法制的理解和翻译。法制的全称是法律制度, 这是从狭义的角度上讲, 若是从广义的角度上讲, 法制又大于法律制度, 也就是说将法制一律翻译成legal system显然是不准确和不恰当的。

参考文献

[1]苏丽.中英法律文化比较下看程序优先原则在中国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0 (6) .[1]苏丽.中英法律文化比较下看程序优先原则在中国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0 (6) .

[2]左宇思.法社会学视野下的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以影片《刮痧》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 (3) .[2]左宇思.法社会学视野下的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以影片《刮痧》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 (3) .

[3]王晓峰.试析中国传统法律刑事化之成因——从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之角度切入[J].贵州文史丛刊.2011 (2) .[3]王晓峰.试析中国传统法律刑事化之成因——从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之角度切入[J].贵州文史丛刊.2011 (2) .

[4]杨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转换与法律秩序重建[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0) .[4]杨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转换与法律秩序重建[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0) .

篇4:“袭警行为”的法律解析

[关键词]袭警: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09-01

近几年来袭警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严重侵害了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危害着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弱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尊严,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能力产生怀疑。

1袭警行为的定性

所谓“袭警行为”就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或明知是人民警察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具体来说,首先,袭警行为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依法履行的职务活动和警察的人身权利。其次,袭击行为的对象是人民警察。再次,袭警行为的手段包括暴力、威胁或其它方法。最后,袭警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明知对方是警察或明知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而故意袭击。

2袭警行为频发的法律原因

目前,我国法律中没有关于“袭警罪”这一罪名,我国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刑法》、《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

我国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通常的作法是:如果情节轻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相关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如果情节严重使警察无法正常履行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如果袭警行为对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造成重伤或死亡,将根据《刑法》的规定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处死刑。

但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我国刑法对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犯罪没有情节和后果的要求,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要求有暴力、威胁行为并要“造成”严重后果才能定罪处罚。这样,一方面使得大量的袭警行为被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给予处罚。另一方面,即使是构成妨害公务罪,其最高最刑幅度为三年有期徒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袭警行为的量刑太低,打击力度不够,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不高,缺乏威慑力。

3袭警行为的防预和遏制

3.1完善相关法律,增加袭警行为的成本

公安民警从事的职业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公安机关也充分地肯定了公安民警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一切乃至生命的精神。但是必须清楚地划清有益牺牲和无益牺牲的界线,尽最大可能减少公安民警执行活动中的流血与牺牲,保障公安民警的生命安全权。

对于保障警察执法权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在美国,警察执法具有绝对的权威。警察执行公务时,任何与其身体的接触都被视为违法,警察有权在保护自己的身体时,对对方采取行动。《英国警察法》中集中规定了五种侵害警察权益的犯罪,即殴打警察罪、妨碍警察执行公务罪、冒充警察罪、非法持有警察衣物罪和挑唆不忠罪及相应的处罚。

我国当前法律对袭警行为的惩处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不足,警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应设立“袭警罪”来保护民警权益。但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门设立此罪。因为我国有“妨害公务罪”,其第一和第四款的规定就涵盖了对袭警行为的处罚。也就是说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受到袭击时,是有法律保护的。如果警察在非执行公务时受到袭击,也会得到刑法第232到235条的相关规定的保护。但问题是我国的“妨害公务罪”的最刑幅度太低,对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而对于非执行公务的警察的保护手段与普通百姓相同,没有突显警察的特殊地位。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强对警察权益的保护。第一种做法就是借鉴大陆法系的法、德等国的做法将袭警行为作为“妨害公务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要对此罪设置多个量刑幅度,分别对情节一般、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妨害公务罪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规定不同的量刑幅度并提高其相应处罚。实际上就是弥补原来量刑太低和法律不够具体难以执行的缺陷。第二种方法就是在“妨害公务罪”的现行规定中增加一款:“犯前三款罪,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或杀害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此外,还应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应对侮辱、撕打、围攻等并未对警察身体或生命造成危害的行为做出具体细化的规定。给警察执法以特殊的保护。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保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树立执法权威,对不法分子起到威慑作用。

3.2分化警察职能,增强执法观念 目前,要严格依照《人民警察法)所规定的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开展和实施各项警务活动,限制非警务活动。确保公安民警对于超越法律、法规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

3.3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维护警民鱼水情

在建立建全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经常向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使群众学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实行警务公开,使群众认识到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公安工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消除群众对公安民警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同时,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要公平执法,公正执法,要特别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保护,给予这些人更多的法律支持和帮助。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

篇5:100“黑白合同”法律解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设工程领域已成为促进城市发展、就业安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应地也出现了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等社会问题,“黑白合同”也应运而生。

“黑白合同”的现象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而在国内盛行,几乎没有一个大的项目不存在这种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开发商和施工方经济搏弈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逐步走向完善的必经之路,其形成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含义,准确界定“黑白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处理原则,正确理解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对稳定建筑市场、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搜搜:招投标工程量清单工程实例施工合同

一.什么是“黑白合同”?

定义:在建设工程施工领域,“黑白合同”也被称为“阴阳合同”,其并非一个具体的合同,而是一种交易现象。所谓“黑白合同”现象就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发包人与中标单位除了公开签订的施工合同外,还私下签订标的物相同其他实质性内容差导较大的另外一份合同。其中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关要求签订的,以备相关行政部分检查、备案、见证及公证等使用的合同称为“白合同”;而另外一份私下签订的与备案合同在价款、酬金、履行期限和方式、工期、质量等实质性内容有较大差异并准备实际履行的合同称为“黑合同”。

二.“黑白合同”的特征

两份合同价款不同

两份合同中所约定的合同价款不同,合同当事人对同一合同标的物签订了价款存在明显差额、履行方式存在差异等的两份合同。

只有一份合同予以备案

当事人签订的两份合同中,一般有一份进行了登记、备案等公示,即所谓“白合同”,一份没有进行登记、备案等公示,即所谓“黑合同”

规避政府部门监管

当事人签订“白合同”,往往是为了规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并且为了掩盖当事人间不规范的施工行为。

“白合同”不实际履行

当事人通过承诺书等形式明确与虚假招投标等行为伴生的“白合同”不作实际履行。招投标行为有虚假成分

虽然“白合同”是经过招投标而签订的,但由于双方当事人另行签订了黑合同,所以往往伴有虚假招投标行为,以虚假的招投标以掩人耳目,目的是履行黑合同

三.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立法中并无“黑白合同”这一术语,它只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其实质是一种交易行为。建设工程领域中“黑白合同”的出现是合同双方经济搏弈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逐步走向完善的必经之路,有其深刻的形成原因及复杂的表现形式。社会原因-施工方相对建设方供过于求

建设单位往往利用优势地位,要求施工企业签订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霸王合同,施工企业虽

明知因此签订的合同条款对自己不公平,但为了揽到工程,只得忍气吞声接受建设单位提出的种种不合理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签订补充协议,接受不平等的条件。

社会原因-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建设单位被迫按政府规定对发包工程招标,这种经招投标程序确立的工程标底一般认为是一种“合理低价”,在实际操作中仍具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于是,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往往就搞“黑白合同”,签订比中标标底确定的“合理低价”的价款还低、工期还短、质量标准更高、违约责任更大的“黑合同”。

法律原因-国家干预过度与现实情况脱节

通过招投标活动成立的建设工程合同不仅应受《合同法》的调整,还受到《招标投标法》的调整,当建设工程合同中包含有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时,私人利益和政府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便会形成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冲突便会引发当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规避政府监管,从而签订“黑白合同”的行为。

表现形式-“黑合同”签订在中标合同之前

招标人在招标之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协议书或施工单位出具的承诺书与中标后签订备案的合同肯定有实质差异,于是就形成了一“黑”一“白”。这一行为实质是规避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监管,属于虚假招投标。

表现形式-“黑白合同”同时签订

即双方就招标、投标文件签订一份合同用于备案,而又私下签订一份与备案合同的实质内容有差异的合同用作实际履行,这两份实质内容不同的合同在同一天签订且难以确定先后顺序。

表现形式-“黑合同”签订在中标合同之后

即双方在经招投标程序签订正式合同后,又私下协商签订一份与原合同不一致的合同。一般是对备案的中标合同进行实质内容的更改,签订实际履行的补充协议。现实中大部分情况是建设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接受不合理要求,订立与招投标文件、中标结果实质性内容相背离的协议。

四.“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及纠纷的解决

“黑白合同”在法律效力上的不确定性,给建设工程交易活动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极易诱发合同争议乃至诉讼等交易风险,加大交易成本,这种交易风险的不利后果是使愈演愈烈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更加恶化,并直接牵涉到“多角债”、民工工资拖欠、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等。

“黑合同”签订在中标之前

发包方在招投标之前与潜在的投标人想方设法进行接触,就合同的实质性内容谈判,要求投标人写承诺书,有的甚至签署了有关工程取费、付款条件、垫资等内容的协议书。最后在按照政府部门监管的要求举行招投标,签订用于备案的合同。

此种情况,由于黑合同签订于中标之前,名义上的招投标实为虚假招投标。导致的法律上的后果是:黑白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黑合同”签订在中标之后

甲乙双方根据招投标文件,签订了一份备案的合同,事后,双方经过协商,又对备案合同进

行实质性内容的更改,签订了实际履行的补充协议。

此种情况,补充协议中对实质性内容作出变更的条款无效。

五.“黑白合同”以谁为准?

一份建设工程中标合同,提交备案的合同造价是每平方米一千余元,然而双方私下却签订了另一份合同,这份实际履行的合同每平方米造价却只有几百元——如此低的价格如何能保证工程质量?这就是当前建筑领域存在的所谓“黑白合同”。“白合同”对外公开,应付备案检查,“黑合同”则实际履行,其中不乏规避法律之处。前者虽具合法要件,但后者更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一旦发生纠纷,该以哪份合同为准?<欢迎讨论>

延伸阅读: 解读《高院关于审理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解释》 固定价格合同是总价包干合同吗? 工程生变化加量谁买单 如何看待及应对黑白合同

对最高院有关“黑白合同”司法解释的批判什么是合同鉴证建设工程合同的分类竣工日期如何起算黑白合同的评判标准

消除黑白合同问题的方法探讨

“黑白合同”在法律效力上的不确定性,给建设工程交易活动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极易诱发合同争议乃至诉讼等交易风险,加大交易成本,使“工程款拖欠”问题更加恶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清醒地认识“黑白合同”的潜在危害性,深入剖析产生“黑白合同”的矛盾基础,对这一问题标本兼治已经迫在眉捷了

1、提高市场主体的法意识和经济管理意识:

在建筑市场中,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黑白合同”的性质及其危害性的认识,转变法律观念和意识,依法办事,严格履约;承包商打消“等”、“靠”观念,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2、完善合同备案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备案管理工作是规范建筑市场、消除“黑白合同”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工程承发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更是维护建筑市场正常秩序的有力保证。

3、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监管制度:

将企业的信用信息以档案方式进行管理表彰信用企业,揭露不良行信用单位,可以激励企业自身信用建设、保障工程担保的顺利实施,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的信用水平,规范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4、推行清单计价模式下“无标底”合理低价招标:

无标底合同低价中标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个新事物,各种保证措施及监管措施还不完善,需要完善的也很多,可以通过衽工程保险制度和担保制度、推行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低价风险保证金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和市场清出制度。

热门下载: 施工承包合同注意事项经验谈

公路工程合同范本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合同协议书 燃气工程监理合同 供水工程施工合同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合同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书 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合同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黑白合同”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开发商和施工方经济搏弈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逐步走向完善的必经之路,其形成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的含义,准确界定“黑白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处理原则,正确理解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对稳定建筑市场、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篇6:信用卡犯罪法律解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种涉“卡”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呈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严重危害了国家金融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反映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由于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定比较原则抽象,缺乏定罪量刑的标准,在理解适用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旨在加大对相关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统一司法认定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此次《解释》将为准确打击信用卡犯罪提供明确具体的法律适用依据。综观《解释》全文,可从五个方面予以理解掌握。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得到量化

在《解释》出台之前,司法机关在认定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时,没有明确的量刑标准。此次《解释》着重明确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从涉案信用卡的数量、透支金额、诈骗数额等方面,确定相应信用卡犯罪行为的罪刑轻重。例如,在伪造信用卡类的伪造金融票证罪中,《解释》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7条第1款第4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其中,伪造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25张的;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伪造空白信用卡50张以上不满250张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伪造金融票证罪的“情节严重”。

又如,在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持有、运输10张以上不满100张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伪造空白信用卡的,或者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或者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或者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就是“数量巨大”。

二、区分了个人及商户非法套现的定罪依据

非法套现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司法实践中,对设立虚假公司专门从事信用卡套现业务的,能否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中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一直存在争议。例如,被告人祁某、乔某,利用借来的pos机,从事有偿为他人代办信用卡、信用卡套现以及“养卡”业务。公安机关查获涉案现金近20万余元,pos机3台,他人信用卡近200张。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可以对非法套现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将被告人的行为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此次《解释》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如果上述案例发生在《解释》出台之后,被告人的行为就可能同时触犯非法经营罪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两罪,应当数罪并罚,对其惩治力度明显重于之前的处理方式。

这里需要指出使用pos机非法套现行为与信用卡诈骗犯罪之间的区分。如果行为人在帮助持卡人非法套现时,主观明知持卡人系为了非法占有所套现的资金,仍帮助其实施套现行为的,则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非法经营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两罪的犯罪构成,系刑法理论中的想象竞合犯,以从一重罪即信用卡诈骗罪论处。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非法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而对具体实施非法套现的行为人,如果其主观上不是为了帮助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如果主观上是帮助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以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明确了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的罪名

《解释》的第四条就专门针对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行为予以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援引相应的罪名惩治此类行为。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另一种是承担资产评估、验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

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四、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具体表现形式

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罪的罪状之一,但是如何理解冒用他人信用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影响了执法统一的尺度。为此,《解释》专门规定了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若干具体情形,方便司法操作:(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其中,前三种情形是非常具体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表现形式,第四种情形属于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中的“堵截式”条款,即防止出现前述表现形式之外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犯罪情形。无论是拾得、骗取他人信用卡,还是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在网络、通讯中使用的,其共同特点都是在信用卡合法持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因而违背了信用卡合法持有人的主观意愿,属于冒用的性质。

五、阐明了恶意透支的具体构成要件

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把握恶意透支的期限以及如何界定发卡银行的催收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解释》较为详细地阐明了恶意透支的具体构成要件:(1)必须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超过规定的期限,是指超过银行信用卡章程和申领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的允许透支的期限。(2)必须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

归还。(3)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如下情形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4)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5)如果持卡人被追究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的公布施行,将对打击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合规部作为卡中心法律条线的管理部门,对本《解释》的法律条文逐一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在“送法到一线”及“法律合规建设提升年”连续两年的大型活动中对本解释给予全面的深入解读,对各部门、分中心的培训场次多达17场,使卡中心员工对信用卡犯罪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大大提升了全员防范信用卡犯罪的法律意识。

合规部

上一篇:教师实习第一周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童心向党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