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2024-04-11

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精选14篇)

篇1: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对幼儿进行普通教育,使幼儿学会说普通话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应地,作为培育者的幼儿教师本身的普通话水平要求很高。正如俗话所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然而现在我们的幼师水平如何呢?通过与幼儿教师的频繁接触,在幼儿园里的耳闻目睹,可以看到农村幼师的水平不尽人意。

在农村,大多数幼儿教师不会讲普通话,一方面是认识上不去,认为普通话的推广无非是解决言语不同的人交流困难的问题,而本地教师与幼儿都是土生土长,语言可谓完全一致,不妨碍正常教育,不用学习;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年龄大,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话教育,只能道听途说,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部分教师学过普通话,有一定水平,但存在着世俗心理障碍,每当鼓足勇气说普通话时,碰到周围人奇怪的眼光,私下的议论就不免妥协,跟着众人的脚印走。教师们如此的认识,心理水平严重阻碍了幼儿的普通话教育,教师的素质急待提高。

首先,应从认识下手。正确的认识为行动指明方向,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可以通过广播、小报等多种形式、方法、手段提高幼儿教师乃至全社会人们对普通话的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到提高自身素质的急切性,让大家都来热衷学普通话,讲普通话。

其次,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教育部门可以举办普通话培训班,由浅入深地讲解普通话,教幼儿教师学普通话,使他们真正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声调、语调,成为自身拥有的宝贵财富,以保证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正确性、随即性、科学性。

第三,要求幼儿教师消除心理障碍,坚持讲普通话,至少在幼儿园中的时时刻刻都讲。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象新闻、广播都是用普通话,而本地人都能接受,习惯了。只要幼儿教师持之以恒,加之推广普通话的浪潮,久而久之,人们也会习惯、认可的,就不会再有什麽奇怪的眼光,私下的议论了。而且,坚持讲普通话,不仅可以使自身水平得到锻炼提高,还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学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幼儿接受这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再施以正确的引导、科学的传授,幼儿的普通话教育定会容易且有成效。

篇2: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一、勤听课

先听后讲,听一节讲一节,是实践中对新教师培训的最佳办法。新教师听课前须对教材有所了解,甚至可以有自己授课的基本设想,在听课过程中,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老教师进行对比,学习老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除此还要重点揣摩老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教学语言、课堂设问技巧。跟班听课是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捷径。

二、勤交流

新教师要勤和同科教师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学科教学特点,把握教学重点,探讨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勤交流是新教师获取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勤试讲

勤试讲是新教师提高课堂效果的有力保证。教师备好课后,可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试讲,邀请老教师给自己听课、评讲,指点改进的办法。新教师只有不怕丢丑,敢于露丑,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保障教学效果。

四、勤研读

新教师读书的重点应放在对教材、对课标的研读上。许多新教师往往不重视对教材的文本研读,舍本逐末,结果永远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新教师必须清楚所有的“精品教案”“网络教案”都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照抄。

五、勤思考

教师要把学科问题生活化当做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听新闻、看电视、读报纸,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要尽可能看到和学科的联系,尝试用学科知识去解读,并有在课堂教学中活用的意识。深入浅出,能把学科问题生活化是老教师和新教师的重要区别之一。

六、勤做题

新教师在闲暇时间应该多做高考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把握高频考点、学科框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自己的做题功夫巧妙运用到教学中。

七、勤调查

新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欢迎不欢迎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

八、勤面批

新教师每周都应调取部分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在面批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困惑,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以跟好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3: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语言的产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信息的交流, 为了便于交流必须尽量使用统一的语言符号。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 促进社会交往, 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普通话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教育部关于开展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努力将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向小城镇和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拓展和延伸。然而, 当前农村学校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高, 部分教师语言观念比较保守, 缺少说普通话的环境, 发音不准, 不能很熟练的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教学, 从而影响到学生运用普通话水平的能力。所以农村教师普通话教学能力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注, 成为了当前教师培训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农村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现状

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低是众所周知的,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普通话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率不高,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比城镇低平, 对农村教师的普通话的要求也不如城镇规定的严格, 如语文教师要求是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但农村教师普遍达不到这个标准, 其他学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考虑到年龄因素, 一些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都无法达到, 甚至不入级。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而且在实际调查中, 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 多次参加培训测试, 但仍不能达标。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普遍偏低的原因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广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影响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问题仍然存在,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既有历史也有现实原因, 总体来看主要受教师素质、思想认识、语言环境、培训条件等几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 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使得农村教育资源相比城镇相差悬殊。这不仅体现在教师数量上, 更体现在教师质量上。农村仍然存在代课教师、转岗教师, 甚至临时上岗老师, 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不说, 甚至有些只是小学毕业。他们没有学习系统的语音知识, 虽然可以正确使用汉语拼音, 却不能准确的读出来。在普通话测试中, 农村教师的语音面貌存在很多问题:声母、韵母发音不到位;舌尖前音后音、鼻音边音不分, 特别是“朗读”和“说话”题中, 方言口音重, 偶有方言词汇出现, 表达很生硬。

2. 农村方言的影响。

众所周知, 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广大农村地区交通闭塞, 与外界的交流较少, 人口流动的少, 形成了“五里不同音, 十里不同调”的方言特点。部分大学毕业教师虽在大学受过普通话训练, 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但是回到家乡后, 受保守思想观念影响, 仅在课堂上讲普通话, 平时的日常交际都使用的是方言, 认为这样与学生、家长、同事交流起来更加亲切和方便, 甚至如使用普通话交流, 就会被看成“卖弄学问”、“不认爹和娘”的思想。长期在不利于普通话使用的环境中, 加上受到方言的影响, 导致普通话水平下降, 受这种保守观念的影响, 教师难以从思想上去认识、重视规范用语, 形成自觉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3.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农村小学师资本来就缺乏, 学校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普通话的要求不高, 也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普通话测前集中培训一般由县市小学的主管部门组织, 主要是为了当时的测试目的。这类培训时间短, 大多采用大班教学, 难以照顾学员的个体差异, 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没有语言常识, 语音基础薄弱的农村教师帮助不大。加上培训经费高, 主管部门领导不重视, 培训流于形式。也有部分教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个人自学来提高普通话, 由于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和示范, 错误的发音难以得到及时矫正, 自学效果不好。

4. 缺乏竞争考核机制, 积极主动性不高。

虽然国家、省、市的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但是由于部分领导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上级主管部门语言文字意识淡薄, 对普通话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落实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特别是在教师的业务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没有把普通话的考核纳入考核体系中, 导致许多教师学习普通话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农村教师学习普通话的效果。

三、提高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对策

从上面原因分析来看, 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任务任重而道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开展工作, 以提高工作效果。

1. 提高教师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

首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开动员会、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类活动, 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普通话的认识, 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树立他们的语言规范意识。明确要求学校及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人都必须参加普通话的水平测试, 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把普通话测试纳入教师可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从而使教师意识到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2. 通过多种渠道, 切实做好普通话培训工作。

普通话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首先就要解决培训师资问题。首先可以对现有教师普通话水平进行测试, 选出优秀的老师和有培训潜力的老师着重培训, 使他们成为农村学校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教师自学指导老师。按照教师比例, 每所农村学校应培养一名普通话测试员和2-5名不等普通话的骨干教师, 为鼓励教师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这些教师普通话工作费用, 这样为开展农村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提供物质支持。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工具, 在普通话的教学中药抓好拼音字母发音的准确, 而且注意汉语拼音拼读准确, 在普通话教学中要注意反复的练习。我们处在华东地区, 普遍存在着平翘舌、前后鼻音不分, f、h, n、l不分等情况, 部分词语没有注意轻声、儿化的特殊语音现象, 对这些弱项要采用多种形式集中训练。

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工作, 除了要扎实做好基础培训外, 还要创新体制, 搭建交流平台。甚至可以通过大比武的形式来提高大家对普通话的重视, 促进相互的交流, 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可定期开展教师朗诵沙龙, 通过示范朗读、展示朗读, 朗读比赛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氛围, 通过举办教师普通话基本大赛, 拼音大赛、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 为教师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此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促进交流, 如微博、微信、QQ群等形式畅通交流和资料分享的平台。

3. 加强管理, 建立评价机制。

农村普通话培训工作要常抓不懈, 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严格把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教学督导、教学质量检查、课程改革试验工作检查内容, 将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范畴。要将使用普通话教学能作为一项教师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列入教师重要考核指标。

四、结语

篇4: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教学尝试

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推广普通话,现将多年来我如何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方法简介如下:

一、语文教师必须形成规范使用普通话的语言习惯

许多教师的语言都不符合普通话优秀的标准,就算是语文教师也并非“标准可范”。教师在上课中难免不自觉地违反普通话标准,尤其是在课后与师生的谈话中,多以日常白话来进行,如此的语言环境对学生的普通话规范化是有负面作用的。语文教师负有推广普通话的直接责任,必须着重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中普通话视频教学资料进行自学,一遍一遍地听和读,极力修正自己的语言失误,形成无论课上课下、班内班外都尽量使用普通话来交流,养成规范使用普通话的语言习惯。老师的普通话水平高了才能正确地点拨、指导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在课堂上极力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的朗读情况存在易读错、语音偏激、停顿失当、语速失调、机械无感情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活动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每个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有助于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口语水平。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们反复讲述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意义,唤起学生向往的兴趣,并以教师、学生范读来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可灵活选择指名读、选段读、师生齐读、小组分读、角色朗读、行列赛读、配乐读等训练方式,融入竞争意识,来引导学生参与读、能够读、喜欢读。在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之时,教师可发动全班学生之力对某位同学的朗读情况做“评读”,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使学生明确口误失当之处,形成深刻印象,便于今后修正。不妨先以朗读正确流利为标准,再以声量高低、轻重缓急、有感情朗读为目标,最后再以即兴演讲为进军方向。语文教师可适当开展模拟普通话测试活动,依照每位同学的测试结果赋以“三级六等制”的评价,以测促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仍需努力提高,激励其自觉投入训练过程。

三、大力开展语言类活动,促进学生普通话能力提高

为了保证普通话的推广实效,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自主开展或向学校建议开展系列语言类活动,如开展“美文朗读比赛”、“我来讲故事”、“辩论会”、“学说绕口令”、“我是播音员”等活动,尤其是要做好“国旗下演讲”活动,语文教师要在学生演讲前对这位学生的演讲情况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甚至每字每句都要认真演练,保证其演讲质量,对学生能起到心灵震撼、观点认同、美感欣赏的作用。语文教师还需倡议学生多看“新闻联播”、“新闻袋袋裤”、“大风车”、“智慧树”等语音规范的电视节目,既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普通话的听说水平。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营造“推普”氛围,锻炼学生口语能力、赏析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语言规范化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读写字典有助于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

字典不仅只是一本厚厚的工具书,同时它还是一位具有“一级特等”资格的“无声教师”,无论是字形不辨,还是字义不明,任何人都可随时随地向它请教。为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这几年,我试行了读写字典活动,在征求全体同学意愿的基础上,倡议学生们参与到读写字典活动中,我们每天读一页、写一页,也可适量增快学习进度,等全部读写一遍后,再重新开展一遍。字典虽小,但内涵丰富;活动周期虽长,但对增进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却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学生的作文创作中更能验证出此项活动的效果,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往往都能在作文中加入一些富含文学性的妙词佳句。当然,未必所有学生都能坚持天天读写字典,教师也不必苛求学生非得把字典背下来,只要学生能够参与此项活动,哪怕坚持一个月,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教师要善于发挥激励手段,及时对学生的“不懈坚持”给予肯定,保证其进取之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1997年开始,国家就把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定为普通话宣传周,可见推广普通话已成为祖国建设的战略地位要素。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个人文化、文明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交际沟通、促进自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推普意义,尽最大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篇5: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们听到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时,当你们听到一段动人心弦的诗文朗诵时,当你们见到一位知识渊博、思想睿智、谈吐高雅的人物时,你们心中是否油然而生钦佩之感、羡慕之情?的确,普通话是那么的文雅大气,优美动听,普通话又是那样的通俗易懂,亲切舒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说着普通话,就会得到理解,甚至获得友谊,真的是“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的确,高超的朗诵艺术是那么的富有魅力,它能让我们饱览波澜壮阔的大海,也能让我们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它能让我们目睹钱塘江大潮的风号浪吼,也能让我们聆听鼎湖山泉水的低吟婉唱;它能让我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驰,也能让我们在如诗如画的漓江中留连荡漾;它能让我们为洛杉矶地震中阿曼达的得救而雀跃欢呼,也能让我们因卖火柴的小女孩惨死街头而悲伤流泪„„它能给予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享受数不尽的真善美趣!的确,渊博的知识,令人钦佩,睿智的思想,让人景仰,再加上标准的普通话,高雅的谈吐,则更加使人心中仰慕!与这样的人物交谈,我们就像沐浴在阳光雨露晨风中,我们的心灵在接受智慧与美丽的滋养,我们的气质在向文明和高雅提升!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练习说普通话吧!和同学说,和老师说,和家长说;在校园说,在家里说,在所有的场合都说。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共同提高普通话水平!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广泛地阅读吧!在学校里,在家里,在图书馆里,在书店里;读诗歌,读散文,读故事,读小说;读文学

作品,读百科全书。我们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我们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我们变得越聪明,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就越有力量!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练习朗诵吧!每天朗诵一小时,或两小时。朗诵我们喜爱的课文,朗诵课本以外的美文。朗诵优美的诗歌、散文,朗诵有趣的小说、故事。当我们独处时,可以一个人高声地朗诵,那声音会给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到一个又一个奇异而美丽的世界;当同学们一起朗诵时,那声音会成为一种庄严的仪式,纯洁和圣化我们的心灵。朗诵着,朗诵着,优美的书面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口语,会使我们拥有高雅的谈吐;朗诵着,朗诵着,文章独特的立意、丰富的内涵、巧妙的构思、生动的修辞,会使我们得到一支生花的梦笔;朗诵着,朗诵着,我们的头脑更加丰满,我们的思想更加睿智,我们金色的童年多了一种优雅的生活!

篇6: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龙章贤

摘要:近年来,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调查发现就黔东南州锦屏县偶里乡各级各类类学校,各科之间虽有不同,语文科总的问题仍很严重。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普通话语音基础差;推广普通话的措施不力。由此提供的对策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师对推广使用普通话的认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建立健全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各项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提高 农村 语文教师 语言素质调研报告

二、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对偶里乡属中小学98名学生在小学期间所接触到的语文教师的语言使用情况做了调查,98名学员在小学期间接触到的语文教师共有26名,其中,在课堂上讲课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69%,在课堂上使用不标准普通话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23%,不用普通话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8%。小学语文教师竟然有8%在课堂上不讲普通话,这一调查结果让笔者大大出乎意料。小学教师,多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据笔者所知,黔东南州在普通话口语教学培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这几年,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中师毕业生训练十分刻苦,普通话水平合格率普遍提高,民办、代课教师也在参加各级各类普通话口语教学培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原来在学校能够讲普通话的小学教师,在农村方言土语的包围中却逐渐放弃了使用普通话,而采用方言教学,即使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达到了合格要求,领取了合格证,但在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仍不能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在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即12岁以前,很多农村学生却不能接受规范、标准的语言学习,使他们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大好时机,以至于进入高等院校仍有相当数量学员的普通话极不标准,一部分的学员普通话讲的比较差,大部分的学员的普通话带有一定的方言色彩。

三、原因探析

造成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积极按上级要求使用普通话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推广使用普通话有以下错误认识:一是本地的教师教本地的学生,又不是听不懂,用不用普通话无所谓,关键是讲课精彩,学生愿听,考试成绩好就行。二是苗侗族方言属于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差距大,在交际中会造成语言障碍,学普通话没必要。三是以为讲普通话是“撇”(这占极少数而且主要是那些使用方言多年的的老教师)。他们说:“把课讲好、能多考出去几个学生是真本事,什么普通话不普通话的,那些撇声怪气的调,我听了就别扭。”

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注重课堂语言的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想千方百计把课讲好,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升学率。他们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还不能把推广使用普通话提到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2、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城市来说,经济文化生活比较闭塞,语言观念也比较保守。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在方言环境中,受方言习俗的影响,大部分不敢、不会、不习惯说普通话。一位教师说:“说普通话家乡人耻笑你,何必找那麻烦?”有些青年教师在毕业分配之前,由于师范院校的培养和训练,已基本上掌握了普通话,但工作后,由于环境的影响,也随波逐流不再用普通话教学。

3、普通话语音基础差

普通话语音基础差也是阻碍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老年教师和年轻的民办教师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普通话训练,没有掌握起码的普通话语音知识,更谈不上熟练运用了。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师范院校毕业,在学校里虽然受到过系统的普通话训练,可是由于语言习惯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人讲普通话不十分熟练、标准,这些人觉得使用方言教学比使用普通话教学要轻松自在得多,所以逐渐放松自己,不使用普通话教学了。

4、推广普通话的措施不力

由于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使用不使用普通话与学生的升学、教师的晋级筹关系不大,学校领导从指导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推普通话的工作.大部分学校只局限于一般号召而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他们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推广普通话的制度,没有必要的管理监督机制,没有把使用普通话教学作为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内容,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几点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师对推广使用普通话的认识

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说不说标准的普通话不是个人小事,而是造福子孙后代、关系到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大事。一是教师工作的需要.教师是使用语言最多的岗位,教师的语言规范与否对学生影响很大.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在教师来说,口头语言是一种教学手段,如果恰巧又是教语言的,那么教师的语言又是一 种直观教具。教其它学科的教师,他的语言也有向学生起着语言教育的作用。”教师如果能讲一口优美、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必然会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普通话。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生活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各行各业、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而方言却 往往造成语言不通、语意误解,给人们的交际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信息时时代的迫切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电传打字机已被广泛应用,人机对话的电脑已问世,而如果发音不规范,电脑输出的将是错 别字.而且由于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比较简单——只有400多个音节、4种声调,因此人们预言21世纪汉语将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可以说,推广普通话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方言环境里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农村的方言大环境,目前我们还无力全部改变,但我们可以把校园作为“坚强阵地”,在校园内实行普通话“单语制”,要求从学生、教师到学校领导,人人、时时、处处都讲普通话,创造一种讲普通话的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在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教师不但容易消除使用普通话的心理障

碍,而且会逐渐感受到运用普通话得体、庄 重和高雅,从而激发起学习、使用普通话的热情。

3、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首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普通话教学观摩及比赛等,使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由普及走向深入.其次,各地应组织专人进行方言调查,找出方言和普通话在 声、韵、调及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应规律,为广大教师学习和教学普通话提供一条捷径。第三,各地的中师学校可以利用假期举办普通话培训班,为农村中小学培训推广普通话的骨干。培训应在时间、教材、师资上给 予保障,坚决杜绝那种形式上轰轰烈烈而收效甚微的走过场式的培训。第四,要大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切实使“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4、建立健全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各项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督机制。

篇7:要提高我们英语水平

To improve our English , it is critical to do more reading , writing , listening and speaking.Besides, learning by heart well-written essays as enormous store of good English-writing in your head you cannot express yourself freely in English.It is also helpful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as we go along,for in so doing , we can figure out which way of learning is more effective and will produce the most esirable result.As long as we keep working hard on it , we will in due course accomplish the task of mastering English.2.随着捐款源源不断地进来,我校明年的财务状况会好多了。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应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鼓励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业目标,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靠得住的人,使他们对将来的生活有所准备,并在他们追求物质及精神满足的过程中给予引导。

With more and more donations coming in , our University will be much better off financially next year , we will thus be able to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hat we , educators ,must take on :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ttain their scholarly / academic goals , to train them to be dependable and respare them for the life ahead.and to guide them in their pursuit of spiritual as well as material satisfaction.3约翰逊先生的儿子乔治爱在晚上听重金属(heavy metal)音乐,这使社区其他居民无法入睡。疲惫不堪的邻居们终于失去了耐心,决定直接干预。他们打电话给约翰逊先生,坦率地把想法告诉了他。约翰逊先生向邻居保证他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放下电话他便去训斥儿子:“你这是怎么了?你该懂得不能为了自己的娱乐而去妨碍(disturb)别人。”结果乔治拿CD 跟同学换了电脑游戏软件。

篇8:简析教师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

一、方言地区教师说好普通话的必要性

1.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是教师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它影响着教师的外在形象, 进行普通话训练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

2.教师是青少年的启蒙者, 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对青少年的语言习惯、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教师的普通话训练, 可以为青少年带来语言能力和水平的正面影响。

3.大力推广普通话, 对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国家、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 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大事。对于任何学段、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 流畅的普通话, 较强的语言能力, 将为自己在求学、求职和事业中赢得优势。

4.教师的责任是, 教会学生说好普通话, 以自身规范给学生作出榜样示范, 从而影响带动学生, 提高语言规范化水平;通过教学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科研活动, 摸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与方法.

二、云南方言区教师普通话应用水平的现状

1.农村教师的普通话应用水平, 低于所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比例较大, 反弹现象较为突出。

2.部分教师存在“评估一过, 方言上课;证书到手, 方言出口”的现象。

3.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语言规范应用水平的意识不强。

4.部分教师存在普通话应用水平, 检查时好于不查时, 校内好于校外, 课上好于课下, 与学生交谈好于与同事交谈, 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好于平时课。

5.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大多是短时间内完成。虽然通过相对集中时段的培训, 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 同时, 经过测试也达到规定的普通话水平合格等级, 但是, 受训者并未完全形成普通话的语言习惯。

6.方言环境与方言习惯对普通话使用影响较大。受方言环境和方言习惯的影响, 掌握普通话的人群在一定时段内掌握的普通话被瓦解、同化。这是造成教师普通话应用水平降低的重要原因。

三、云南方言区语音分析

1.北方方言又称北方话, 以北京话为代表, 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市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部份地区。“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 (不包括少数民族语言) 。云南方言发音时鼻音较重, 各地区带有不同的声调, 故有“十里不同音”之说。

2.尽管云南方言的声调和普通话一样, 区分为4种调类, 但调型和调值不尽相同。

普通话的调型分别为高平、中升、低降升 (曲折) 和全降;调值分别为55、35、214、51。云南大部分地区方言的调型为:半高平、中降、高降和低降升;调值为:44、31、53、212。

比较得出, 普通话四声调值平、升、曲、降对比明显, 而且高音 (5度和4度) 占优势;云南方言四声降调较多, 中、低音占优势。云南话阴平比普通话略低, 阳平和普通话相反———普通话上扬, 云南话下降, 上声和去声恰好和普通话颠倒。

因此, 读准普通话各调类的调值, 尤其是阳平和上声调值, 是云南地区的教师学习普通话声调的重点。部分老师读普通话的上声, 往往读作35调或24调, 有升无降;或者读作21调211调, 有降无升;甚至读作2142调, 大起大落, 改变了调型。滇东北、滇西的部分地区存在阳平升不上去, 上声降不下来, 阳平、上声混读的问题, 需要注意克服。

四、云南方言区教师如何讲好普通话

1.掌握难点。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表达语言内容的声音。有的语言可以没有文字, 但不能没有语音。语言之间的差异, 首先表现在语音的差异上。语音的学习关键是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普通话包括零声母在内的二十二个声母中, 大多数都较容易掌握, 主要是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两组发音易混淆。这两组音的区别就在于, 舌尖前音发音时不翘舌, 舌尖抵住上齿背, 而舌尖后音发音一定要翘舌, 舌尖抵住前硬腭。

2.把握语旨。

语旨是说话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目的, 相当于文章的主题。说话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说出的内容应围绕一定的主题, 紧扣表达的中心。如果说普通话时东拉西扯、漫无边际、语无重心, 即使发音准、用词准、无语病, 也会使人听得不知所云, 甚至产生歧义和厌烦心理。

3.注意语境。

语境一般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大类。外显性语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景、话题以及话语的上下文等因素。内隐性语境含交际目的、语用预设、背景知识及交际所处的社会、时代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由于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因素的转换, 一个人可以是观众、领导、家长、顾客等不同角色。因此, 使用普通话时, 首先要明确自己与对方的社会角色, 然后运用恰当的话语完成语言交际任务, 从而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做好不同的角色, 如茶馆———随意性的, 公园———亲密性的, 办公室———支配性的等等。

4.用好语流。

语流是指普通话由单个的语音构成表达所用的词语, 从意义上构成一条语流。语流应当自然圆润、流利畅通。在运用普通话时, 要具备语流的意识, 同时注意流畅性。即, 语句流畅, 词与词搭配、语意构建合理, 衔接紧凑。

5.训练方式:

(1) 多拼, 打字尽量使用全拼法, 并关闭模糊音识别功能。 (2) 多听, 向中央台新闻播音员、正规电台新闻节目主持人学习标准语音。 (3) 多练, 注意练习口型、气息。

训练时, 要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颗粒饱满、圆润集中、字正腔圆, 这样才有助于表达。训练时, 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练习。一方面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缺点、弱点、毛病;另一方面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扬长避短。练习时, 最初应特别注意字音质量, 要把音发准, 劲使稳, 打开韵腹, 利索收音, 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然后由慢到快, 逐渐加速, 可按照音、字、词、句、段的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

篇9: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我认为:提高藏族孩子普通话表达能力的方法,主要是要充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藏族孩子尽快完成从本民族语言到普通话的过渡,引导藏族孩子在快乐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普通话;要充分利用家长会,鼓励家长们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家庭的语言中,家长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同时在多种校外活动中拓展孩子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提供普通话表达的平台和机会,促进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的快速提高。

一、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孩子在“双语”中完成学习任务

刚入校的一部分孩子从小在牧区生活,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即藏族语言。一进校,老师和小朋友用普通话交流,他们一句也听不懂,整天哭闹,不愿上学,还有个别孩子整天不言不语,像个“小哑巴”。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本民族语言到普通话的过渡,我校是这样进行教学管理的,即给一个班配备的语文教师,他除了熟悉语文教材外,必须精通藏汉双语,在课堂教学中先用本民族语言与学生交流,接着,耐心地用本民族语言夹着普通话和学生交流,在校期间无论组织孩子的日常活动,还是组织正式的活动,双语交替使用;这样,让孩子在学校里始终处于两种语言的环境中,与孩子的谈话,内容选择孩子身边随时发生的事,让他们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去说,渐渐的,他们就会说普通话了,在交流中尽量做到发音准确。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兼顾双语教育的习惯

我们学校成立之初,学校就聘请藏族教育专家到我校讲座,至今,我还记得一位专家就如何进行双语教学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孩子上学时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語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在开展双语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校在多次会议上要求:教师和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丰富的双语学习环境。比如学生在学校期间,教师要在孩子周围的事物上贴上双语文字标签或符号、图片,如在班级的门窗上贴上双语的“门”“窗”,在“火”字下画上火苗等,让孩子感受到双语文字的无处不在;在日常交流,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习惯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时能使用较规范的汉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文字符号,了解图片及文字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并萌发自己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愿望。学校同时要求教师要重视孩子口语发音的矫正工作,要求教师多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做到发音正确、说话完整、清晰,语速要慢,以便孩子模仿。要求教师积极为孩子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并对个别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重复训练,对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学校请求家长要积极配合,学生在家中时,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尽量反复用双语转换,让孩子逐步理解每个词语分别用藏语、普通话该怎么讲,使在校内形成的良好语言习惯得到巩固。

三、注重家校配合,形成语言教育的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良好的语言素养及教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展。一位藏族教育老专家说:“我们藏族孩子的教育,特别是语言学习,仅仅靠学校一方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家校同心协力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我们这里,依然存在着这种现象:许多少数民族家长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孩子交流,在家中不让他的孩子说普通话,这样就造成了普通话教育的艰巨性,我们学校的普通话教育就很难维持多久。因此,笔者在家长会上,常常请各位家长协助、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向他们说明:社会是快速发展的,未来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人与人合作的社会,语言特别是普通话,在我们国家是人与人交际的重要工具,提高藏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培养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引导民族学校的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法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丰富拓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我校除了语言教育活动之外,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如数学、科学、音乐、健康课堂教学中,也渗透着以语言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们在这些教育活动中也在不断地学习新词新句,并用这些刚学会的新词新句尝试着与同伴或周围成人交流。我们常常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联系孩子的生活,充分利用游戏化手段,把普通话学习活动贯穿到有趣的游戏之中,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普通话。

篇10:教师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制定本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

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

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

(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

(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4)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三)选择判断(注),限时3分钟,共10分。

1.词语判断(10组)

(1)目的: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语的规范程度。

(2)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列举10组普通话与方言意义相对应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由应试人判断并读出普通话的词语。

(3)评分:判断错误,每组扣0.25分。

2.量词、名词搭配(10组)

(1)目的.: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量词和名词搭配的规范程度。

(2)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列举10个名词和若干量词,由应试人搭配并读出符合普通话规范的10组名量短语。

(3)评分:搭配错误,每组扣0.5分。

3.语序或表达形式判断(5组)

(1)目的: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语法的规范程度。

(2)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列举5组普通话和方言意义相对应,但语序或表达习惯不同的短语或短句,由应试人判断并读出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表达形式。

(3)评分:判断错误,每组扣0.5分。

选择判断合计超过1分钟以内,扣0.5分;超过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答题时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如判断错误已经扣分,不重复扣分。

(四)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 ,限时4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续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要求:

(1)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

(2)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

3.评分:

(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

(五)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2.要求:

(1)说话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由应试人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1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2)应试人单向说话。如发现应试人有明显背稿、离题、说话难以继续表现时,主试人应及时提示或引导。

3.评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0分。分六档: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扣0分、0.5分、1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扣1.5分、2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分、4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5分、6分。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7分、8分、9分。

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扣10分、11分、12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词汇、语法规范。扣0分。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0.5分、1分。

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2分、3分。

(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表现。扣0.5分、1分。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扣2分、3分。

说话不足3分钟,酌情扣分:缺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分、2分、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分、5分、6分;说话不满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分。

四、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确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测试机构根据应试人的测试成绩确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如免测此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分值由30分调整为40分。评分档次不变,具体分值调整如下:

(1)语音标准程度的分值,由20分调整为25分。

一档:扣0分、1分、2分。

二档:扣3分、4分。

三档:扣5分、6分。

四档:扣7分、8分。

五档:扣9分、10分、11分。

六档:扣12分、13分、14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的分值,由5分调整为10分。

一档:扣0分。

二档:扣1分、2分。

三档:扣3分、4分。

篇11: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2011-09-06 | 来源: http:// | 关键字:企业管理核心 企业管理者 | 浏览次数: 149次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战略与企业规划的顺利实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一般负责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决策与战略规划。企业战略是否适当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战略制定好后,顺利实施也非常重要,这主要由人数较多的中层管理者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管理者的能力取决于自身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及管理工作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因此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制定适合自身的企业战略和企业规划,有利于企业战略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工作中的转化与落实。

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组织与内部沟通的顺利进行。企业是复杂的系统,包括不同要素、不同部门和具有不同专长的人,这些都属于企业资源。怎样以最合理的方式把这些资源配置起来,使之发挥最好的功能,对不同企业来说可能完全不同。而管理者就是确定如何组织与协调的主体,是与部门、个人沟通的润滑剂,因此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企业形成最有效的组织体系,有利于企业内部协调与沟通的顺利进行。

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损失。众所周知,投资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损失,这就是风险。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值和盈利的过程。但盈利不是确定的,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外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内部人才流失的可能性等。而管理者能够通过内外环境的一些想象来判断现在或未来发生的变化,从而及时做出调整,因此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企业避免或降低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

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降低耗费、提高效率从而增加效益。企业是营利性组织,效益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管理者的各种管理活动都是为了降低成本和费用,同时尽最大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开拓出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就增加了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再作用在普通员工身上,就会产生一种“乘数效应”,从而实现效益增加。徐州人才招聘网

综上,提高管理者能力有利于企业战略与企业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企业组织与内部沟通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企业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损失,有利于企业降低耗费、提高效率

篇12: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2009年12月25日 00:00:51来源:新华网

李英田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对其概念、特征、目标、任务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围绕这一重大课题,需要正确把握三个关系:一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一些同志认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淡化政治性,以科学性取代政治性。这种认识没有正确认清二者之间内在的关系,陷入了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认识误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党的建设的政治性和党性,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的。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代表一种政治学说,更重要之处在于它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本身就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是党的建设的本质属性,二者的内在统一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政治性规定着科学性的方向和属性,离开政治性谈科学性本身就不科学;科学性必须服务和体现政治性,失去了科学性就难以达到政治目标。党的建设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如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党的事业的要求相符,与人民利益需求相一致,与其他建设相协调等,这些规律既体现了政治性的需要,又蕴含着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我们要看到,过去我们对科学性重视是不够的,我们强调了政治性,却没有真正重视它的科学性,结果没有真正达到政治性的目标,反而影响了政治性。实践证明,党的建设既要讲政治性,又要讲科学性。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过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党的建设的工作方式、运作机制、思维方法,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今天,这些党建工作的机制和具体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应,这就更加需要重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

二是“高层科学化”与“基层科学化”的关系。一些同志认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主要是中央和高层的事情,是推进制度建设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中央部署就可以了。这种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后果就是基层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难有作为、无所作为。事实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仅是全党、中央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更要靠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我们党发展到今天,党员队伍已经从建国初期的580万人发展到7500多万人,党的基层组织也已经从25万个增加到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党执政的根基、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没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就谈不上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呈现出一些与科学化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如一些基层组织对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研究不够深入透彻,理想信念教育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一些制度刚性不足,执行不够规范和严格。再比如,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现象,等等。党的建设中存在的这些不够科学、不够严格、不够规范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党员问题上,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难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就难以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仅是中央考虑的问题,更需要广大基层党组织认真研究、深入探索,需要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努力使各级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的客观实际,更充分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从而把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真正建立在广大基层党组织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

三是“坚持基本经验”与“依靠改革创新”的关系。一些同志认为,党中央提出党建科学化水平,意味着过去党的建设并没有真正走上科学化轨道,因此,推进党建科学化从根本上

篇13: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达州,川普,椒盐,普通话,培训

达州地处四川东部丘陵, 位于大巴山南麓, 境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里已经发展成了川东明珠, 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家都能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普通话而不是四川达州方言, 越来越多的银行窗口, 通信客服, 大型商场, 酒店、餐厅等等公共服务场所服务人员使用普通话。但是他们的普通话存在很大的问题, 不少群众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川普”或者“椒盐”, 甚至还反映还不如直接使用方言的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作为国家法定的语言, 能更好地促使天南地北的人们的交流, 普通话朗朗上口、字正腔圆、铿锵有力, 富有强烈的形象美,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服务窗口更是代表了一方的形象, 广大语言工作者有责任推广好普通话、帮助大家学好普通话。

对于达州服务人员服务用语, 通过走访调查后, 笔者对其普通话水平提高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语言本体角度总结达州普通话训练中基本的语言信息;其次从受众角度, 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原理, 分出四层次, 针对每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区别分析并给出对策;再者, 联系实际社会环境与资源, 提出可行的方案构想来。

一、语言本体

语言本体是语言规范问题的立足点, 这里针对语言, 笔者拿达州方言与普通话做了一系列对比。在吸收前辈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调查走访, 得出以下总结认识。

(一) 声韵调系统

达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次方言, 与普通话的差异不大, 但也自成一个体系。

达州方言声调与普通话一样有4个, 但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不一样, 很多学者认为四川人说普通话难点不在于声韵的发音, 而关键在于声调、语调。第一, 声调问题的调值问题。阴平调, 调值为44, 比普通话低, 但整体音感差别不大;阳平调21, 低降调, 与普通话的35相比大相径庭, 而说四川方言的人却不容易认识到;上声53, 没有普通话214的曲折, 难度大, 基本上发不好这个声调;去声13, 和普通话里的51完全背道而驰, 和阳平一样, 四川人发音时注意力紧张时却放松了声带, 意识是表达上升的时候往往实际上声调降低了, 意识里要表达下降的时候反而声带紧张声调上升了。第二, 古入声字的归类问题, “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声调出现的错误, 主要体现在古入声字的归类上。”声调错误往往使听者摸不着头脑, 例如把“业余”说成“揶揄”, 把“百看不厌”说成“白看不厌”, 把“立即出发”说成“离急出罚”。

达州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别之处还在于声韵调的配合上, 详见《四川达州方言的声韵配合表》 (表略, 见参考文献)

(二) 词汇、语法等表达方式

词汇方面, “北方话内部的词汇却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北方话各个次方言和土语之间, 都有一些词汇上的差别”。“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词”, “各地有一些词音同 (或音近) 字同, 意义上却又区别”, “各地都有一些含义独特的词”, “有些通用的词在各地的宽窄不完全一致”[4]达州方言也有一套自己的词汇系统, 如:儿化现象, 它“数量多, 表义丰富, 涉及音变、词汇、语法现象而且有鲜明特色”;重叠词现象。表达上, 习惯于副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后缀, 增强语气;有“噻”、“嘛”、“喂”、“哈”等方言语气词;使用缩略语较多。

二、受众学情及对策

广大服务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主要受到教育程度 (包括所学专业) 、性别、年龄、与外界联系程度、工作时的情绪状态等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教育程度越高普通话水平越高, 公务员还有银行柜员等的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 商场的导购, 酒店、餐厅的服务员等相对较低;有过中文或相关专业学习背景的普通话好;女性普通话比男的好;年龄小的讲的好;有外出生活、工作、学习, 特别是去非四川方言区的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普通话好;工作时心情好、自信满满、放松时讲的普通话要好。各种因素交错影响, 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 需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会有效。结合普通话与达州方言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说话人的误差程度笔者把他们的水平从高到低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 语调、声调自觉级, (二) 声韵自觉级, (三) 词汇、语法自觉级, (四) 概况意识级, 即“硬憋”级。下面逐级解析。

(一) 语调声调自觉级。

这是最高水平, 说话人大多有过良好的教育或者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能准确地运用普通话与顾客交流, 词汇语法准确、语音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连最难的声调、语调都能较好的把握, 还能结合神态表情、肢体语言应对好各种复杂的情况, 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 声韵自觉级。

80后的一代, 他们年轻, 接受能力强, 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汉语拼音都有很好的基础;有较多普通话经历的年长一些的使用者们也有良好的基础。所以他们基本能达到声母韵母发音、表达方式准确, 能区分出哪些是舌尖中音, 哪些是边音, 哪些是前鼻音, 也能区分f和h。只是在声调和语调上难以克服不多的困难。充分运用他们接受能力强的优点, 我们可以结合有音高变化的趣味性的音乐来引入赵元任先生的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来纠正声调的发音。辅以强化练习, 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对于语调, 比如特别是在迎客和送客的时候, 语调往往是招牌。一句“欢迎光临”给来客以第一印象, 要让人觉得来这里很舒心;一句“谢谢光临”要让顾客有下次还可以再来的想法。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语境, 语调要求不一致, 我们要各个不同对待, 尽量细致考订每种情况的语调来进行辅导。

(三) 词汇、语法自觉级。

说话人注意到了明显的表达方式, 并且吸收了外界的非普通话表达方式。他们有很多是外出很多年, 有随八九十年代打工潮打工的、在外求学的, 在本地读书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 经常与外界有各种往来的等等。这类是当前的主力军, 他们知道很多达州方言对应的普通话表达, 比如不说“脑壳”要说“头”或者“脑袋”。对此, 需要引导他们放弃那些自以为是普通话实际上是方言的表达, 比如说很多人本来是用“洗澡”这个词的, 后来在广东呆了就说“冲凉”, 其实在普通话里也是“洗澡”。需要注意的是方言中很多儿化词普通话里并不是儿化词, 儿化与否也需要规范。此外, 最重要的是纠正他们的声韵发音。四川达州方言、普通话的声韵配合有很强的规律性。“掌握这种规律, 比较四川达州方言与普通话声韵配合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矫正方言, 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效率”。在黎昌友、彭金祥的《四川达州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及声韵配合比较》一文中有详细的总结。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没有规律的, 需要靠发现、积累、总结、再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四) 概况意识级, 即“硬憋”级。

基本除了在电视上听过普通话但根本不会普通话的达州人在不得不讲普通话时硬憋出来的普通话就是这个水平。他们意识里有普通话的形象, 但是整个形象很粗略, 由于受方言影响 (比如是前面提到的声调调型相反) 甚至在经过自己处理后头脑接受的是完全错误的、和违背语言学的一些信息, 所以发出的是非常奇怪的音, 音调系统错乱、方言语法词汇表达方式错乱、发音迟顿犹豫结巴, 让人不知所云。比如一导购员与顾客口头上达成销售要为顾客开发票时说“这沓发票用完了, 等我一下, 我过去拿沓新的来开”, 说成是“这敦儿发票扯完了, 等我哈, 我去拿敦新的来扯”, 发成是

这个层次在基本的表达方式上面要努力, 可以用到上文提到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进行学习。他们能不说普通话就不说, 年龄偏大, 学起来困难较大, 需要更多的努力。现在在一线服务岗位这样的水平数量少, 我们这时不可急于求成, 要注意消解心理的抵触情绪, 耐心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提高。

整体水平参差, 我们在指导的时候要区别对待, 越低水平的需要做的努力越大, 需要一步一步地往高一层次的水平迈进, 这时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水平越高的虽然基础不错了, 但是越往高层次走越难把握也就越难以实现目标。总之根据每一个对象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尽量有针对性地纠正, 同时充分肯定他们所做的努力。

三、方案构想

我们有比较充足的资源和能力来进行达州方言区的服务人员普通话水平提高工作, 目前情况主要在于资源的整合不到位, 具体在于工作的开展不够到位。

资源上, 虽然有四川文理学院和一批语言、方言的专家学者, 但是很多时候知识止步于课堂, 没有与社会结合上;虽然有达州电视台等标准普通话窗口媒体, 但它们很少走进商场, 带动鲜活的日常服务岗位上的交流;虽然各个单位有员工培训, 但是因为培训项目繁杂, 在语言形象这一块一直不够有力, 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辛苦工作也显得力由不即。对于这项关乎达州形象的工程, 我们可以采取平常经济活动运行模式:政府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牵好线搭好桥;各个单位为主导, 积极踊跃主动参与;依托四川文理学院等一些院校专家学者的专业力量;各媒体配合策划发起一些互惠的宣传, 进行催化和促进;当然最后少不了服务人员的个人的参与。

具体工作开展也有不小难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和难以保持工作持续性。设想在资源配合好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酝酿培训师这样的角色, 由有能力的专家担任。企事业单位主动送员工培训, 负担相应部分的费用。培训工作既要有定期集中指导, 也有到单位具体个别纠正。相应的模式在比如美容师培训等等行业已经比较成熟, 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而且也不用担心受众流动频繁与保持工作的进行。

总之, 相信经过各方努力, 政府、院校、专家、单位、个人都会受到语言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林晔:《四川方言区普通话学习中的声调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7) :104-110。

[2]黎昌友、彭金祥:《四川达州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及声韵配合比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5) :69-73。

[3]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 (第二版) 》, 语文出版社.2001. (7) :41-45。

篇14: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师范类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途径;实施办法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各类领域交流越来越广泛,普通话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与个人的第一印象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提升普通话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话题。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较高的普通话水平更成为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民族,部分学生说的虽然是“普通话”但是仍然带有较重的口音,不标准的普通话或多或少的会影响与他人的交流,甚至会使自己产生自卑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也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师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探讨。

1 从基础抓起,提升普通话水平

一个人的说话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不但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提高效果,甚至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没有促进作用,而是白白的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要以一颗恒心和耐心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1]。试想一下,如果在两到三年的时间,纠正自己十几年的语言习惯,使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达到要求,不也是一种成功么?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提高普通话水平,不能在训练的开始就布置较难的任务,而是要从基础抓起。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主要是因为发音不够标准,一方面原因是受方言影响,不能准确的发音,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习上的失误导致的误读。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首先要让学生练习准确的发音。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发音技巧,如声母韵母、平卷舌的区分等等。通过平卷舌的区分联系可以纠正那些不是因为方言影响而只是由于平卷舌区分不准确造成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

2 实施等级考试,促进普通话学习

学生的普通话掌握程度不同,对普通话应用能力也有很大差距。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语言水平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设计符合自己发展的提升计划[2]。避免了由于对自身能力缺乏准确的了解而盲目的制定计划,或者以他人为标准制定了不符合自身能力的计划,这样的计划不但不能帮助学生进步,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因为制定了过高的要求而丧失了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普通话等级考试,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但是鼓励所有同学都要参加。根据普通话等级考试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设置考试内容,并且分为不同的级别,让学生在不断加强的普通话练习中感受到自身能力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积极性。更高级别的普通话考试级别,可以让学生在普通话提高的过程中有具体的目标,鞭策学生不断地努力,使学生在平时的普通话学习中更加自觉,积极主动的进行练习,进而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 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在普通话的水平上参差不齐,所遇到的普通话上应用的障碍也有很多不同。这些差异是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进去的问题。如果不将学生的特点考虑进去,而是一概而论的进行统一的教学,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或者造成提高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过程,要注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所处的语言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针对不同学生需要提高的方面,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锻炼内容。使学生在符合自身特点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普通话的训练,使语言水平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开展模块式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普通话水平上的提升。

4 开展主题活动,促进普通话应用

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普通话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发现自己在普通话学习上的不足[3]。从而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不断地强化和提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普通话的提高,开展语言类的专题活动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讲,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也同样重要。所以,可以将锻炼学生讲课能力和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结合起来,设计主题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提高。例如可以设置教师技能比赛,以“教师生涯中的第一堂课”为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授课内容。

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普通话的联系,对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和辩论类的主题活动,对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平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多为学生设计此类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5 结语

普通话是标准的教师教学用语,是师范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很多同学讲话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口音,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口音的原因而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养,通过应用等级考试以及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斌,李英姿,高等师范学生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2]李季.高等师范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策略和办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上一篇:感知4以内的数量大班教案下一篇:例说紧急信息的拟写与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