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2024-04-25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精选6篇)

篇1: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性别比为114.09,比正常性别比(103—107)偏高11.09—7.09。比全省男女性别比(108.4)偏高5.69,性别比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而且治理性别比的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来自人口老龄化,据五普资料显示,**65岁以上总人口为7.09%,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全省为5.9%),高于全国0.13个百分点(全国为6.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由“四普”5.78%的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人口步入老年型人口后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大,增长速度快。在总人口减少情况下,老年人口达到19.39万人,较“四普”增加了3.04万人,增长18.59%,年均增长1.68%。二是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三普”4.96%(年轻型)发展到“四普”的5.78%(成年型)和“五普”的7.27%(老年型),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口的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超前步入老龄社会。老年型人口类型是全市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低下的条件下过早到来的。**市超前步入老龄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富先老,老年人赡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市经济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提高总抚养比,据陕西计生委预测,1990年陕西省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8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9个老人,2020年抚养16个老人,2030年抚养23个老人,2050年抚养32个老人,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保障费用大量增加,政府负担沉重;第二,由于家庭格局改变,大家庭被小型化家庭替代,小家庭里养老养小矛盾加剧,无力照料老人情况增多;第三,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第四,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福利和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新的世纪,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满足广

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杀人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杀人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各级党政要在充分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性,明确思路,加强工作,把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推广新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为降低出生性别比提供思想基础。要严格对B超和中止妊娠的管理,落实《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照顾二孩生育只给一次机会的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并且应当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给予计划生育户和“双女户”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奖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后顾之忧。

4、抓住机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关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能力,增加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财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的人口转变使**市进入了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价格便宜,如果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劳动力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够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尚不突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所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人口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对多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回报,也将给**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实施经营“绿色**”的战略中,积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药、水、游”,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就有可能将潜在机遇转换为现实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就有可能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一旦出现较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和较多的劳动力失业并存问题,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劣势,就有可能钳制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同时,重视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养老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营造健康老龄化环境。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做出战略性选择。

5、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任务,表明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抓紧抓好”的要求下全面改革和推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决定》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体系。此外还包括对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结扎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的扶持和帮助;依法行政,保护实行计划生育的干部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等等。在未来十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稳定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好保障:——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途径,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篇2: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性别比为114.09,比正常性别比(103—107)偏高11.09—7.09。比全省男女性别比(108.4)偏高5.69,性别比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而且治理性别比的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来自人口老龄化,据五普资料显示,**65岁以上总人口为7.09%,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全省为5.9%),高于全国0.13个百分点(全国为6.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由“四普”5.78%的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人口步入老年型人口后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大,增长速度快。在总人口减少情况下,老年人口达到19.39万人,较“四普”增加了3.04万人,增长18.59%,年均增长1.68%。二是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三普”4.96%(年轻型)发展到“四普”的5.78%(成年型)和“五普”的7.27%(老年型),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口的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超前步入老龄社会。老年型人口类型是全市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低下的条件下过早到来的。**市超前步入老龄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富先老,老年人赡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市经济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提高总抚养比,据陕西计生委预测,1990年陕西省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8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9个老人,2020年抚养16个老人,2030年抚养23个老人,2050年抚养32个老人,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保障费用大量增加,政府负担沉重;第二,由于家庭格局改变,大家庭被小型化家庭替代,小家庭里养老养小矛盾加剧,无力照料老人情况增多;第三,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第四,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福利和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的世纪,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一崇高目标,最根本的就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我市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客观实际,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生3.38亿人,使全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控制人口的成就举世瞩目。**市从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生138万人。为社会累计节约社会抚养费442亿元,平均每年积累节约27亿元,相当于全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78.78亿元的34.3%,使全市人均占有粮食提高106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00元,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增长0.38亩。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根据有关专家推算,人口出生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36-0.59个千分点。如果实现零增长,将拉动每年增长GDp1.2-1.5个千分点。我国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对人均GDp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约占1/3,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均GDp增长中,有26-43%的生育率迅速下降作出的贡献。

2、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观点,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市地处秦巴山区,人口基数大,人类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品种虽然繁多,但总贮量、总规模较小,人均占有量很低,在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资源与环境的安全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显突出。全市人口总量占全省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到7.1%。建国以来,全市人口总量增长了近2倍,近年来仍以年均万人的速度递增,而耕地却以年均2万多亩的速度递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解放前的3亩多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3亩,并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退耕还林建设的发展而继续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有劳动力投入量与资源环境拥有量达到一个合理比例,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市目前工业化水平不高,剩余劳动力已达30万人之多。同时,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力总量、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也将继续增加,并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剩余劳动力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市人口多、资源少,面积大、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机会少的基本市情将长期存在,切实解决好人口与资源、人口与耕地、人口与就业这三大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我市81.1%的人口在农村,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口问题。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对于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市农村人口总量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要重视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问题。从人口分布看,2000年全市农村人口占81.1%,城镇人口占18.9%,城镇化水平不高;从经济收入看,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从生育水平看,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城镇,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推进城镇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这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

4、解决好人口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要确保这个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按照“一高一低”的要求,切实做到经济发展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78亿元,而人均只2694元,与全省人均水平相差近2000元;2001年全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全省为600美元,而我市只有400美元,每年净增人口就要消耗掉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以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控制人口的经济效益上看,计划生育的投入产出比为1∶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人口发展形势看,经济增长有利于人口控制,但在经济起飞时期(人均GDp在300—700美元时),经济发展又具有鼓励和刺激生育水平升高作用,而我市正处在这一时期。同时,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处在兑现二胎生育政策时期,人口出生的高峰已悄然到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人口问题解决的不好,不能保持在较低的生育水平下,经济发展就会被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掉,人均经济占有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很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就会落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增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识,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新的时期,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中心任务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好人口这一事关全局的问题,确保全市经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主要应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坚定不移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7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36.46‰和10.78‰分别下降到2000年8.7‰-0.07‰。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实现了人口类型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全市的人口类型转变是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取得的。强行进入低生育水平,这种低生育水平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任何思想上的松懈,工作中的失误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将造成生育率的反弹。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的任务更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用依法管理来解决人口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管理是解决好新时期人口问题,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有效解决好人口问题,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实施依法管理人口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法制宣传。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法制宣传和“四五”普法内容,广泛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干部依法管理人口意识和群众自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要组织各级宣传媒体,影视、网络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必须提高执法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全市各级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严禁违法行政,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严格执法。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犯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生育行为、违法行政行为,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切实做到执法必严,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第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努力实行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宣传教育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先导宗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首先要全面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落实“关爱女孩行动”。要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突出宣传以“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为主要的内容的新的婚育观念。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把计划生育宣传作为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要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现阶段生殖健康被国家列入社会发展目标内容之一,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已经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展计划生育的老办法,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全面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中,做好术前宣传咨询,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随访服务,保证手术安全;二是扎实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不断改进服务制度,强化以“三查”为重点的普及性服务工作;三是规范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切实的干预措施,做好出生缺陷儿的监测工作,全面推广孕前、产前、新生儿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3、努力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出生性别比决定了人口群体性别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严格偏高的出生性别比,不仅妨碍**市目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而且对今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从五次人口普查情况看,**男女性别比偏高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偏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二是长期偏高,“一普”男女性别比115.99;“二普”为113.60;“三普”为114.35;“四普”为117.80;“五普”为114.09。三是随出生孩次递升,一孩出生基本正常,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别偏高。四是存在着地区差异,宁陕、镇坪趋于正常,其它各县区偏高,主要是生育政策差异造成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生态失衡”,是“生育选择空间狭小”和“男孩性别偏好强烈”互相冲突和挤压的结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B超对鉴定性别后的人工流产起了显著作用。所以,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当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政府行为。治理性别比,我个人认为,应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溺婴”、“弃婴”等列入《刑法》罪名,将其上升为刚性法律条文,只有司法真正介入,才能扭转现行计生法规和行政手段,在惩处利于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杜绝溺、弃婴现象上的不足。如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杀人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杀人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各级党政要在充分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性,明确思路,加强工作,把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推广新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为降低出生性别比提供思想基础。要严格对B超和中止妊娠的管理,落实《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照顾二孩生育只给一次机会的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并且应当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给予计划生育户和“双女户”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奖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后顾之忧。

4、抓住机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关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能力,增加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财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的人口转变使**市进入了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价格便宜,如果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劳动力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够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尚不突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所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人口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对多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回报,也将给**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实施经营“绿色**”的战略中,积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药、水、游”,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就有可能将潜在机遇转换为现实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就有可能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一旦出现较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和较多的劳动力失业并存问题,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劣势,就有可能钳制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同时,重视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养老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营造健康老龄化环境。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做出战略性选择。

5、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任务,表明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抓紧抓好”的要求下全面改革和推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决定》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体系。此外还包括对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结扎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的扶持和帮助;依法行政,保护实行计划生育的干部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等等。

在未来十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稳定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好保障:

——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途径,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

——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

——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文章

来源莲山

篇3: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关键词:农村人口转移,城乡结合部,城市化

目前, 人口迁移成为非农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过程在人口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面临着就业和生活两方面的难题, 新的城市地域单元———城乡结合部由此形成。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区形态, 它混合了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和行政管理制度, 不仅流动性强, 并且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我国传统的二元管理体制更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了无人问津的“真空”地带, 这无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1]因此, 只有正确处理好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才能使城市化进程稳步快速发展, 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管理滞后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较差的问题, 在城乡结合部内与城市相连的道路较少, 无法构成完整的综合交通体系。因此, 城乡结合部的很长时期以来的交通管理状况比较混乱,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1、发展规划与城市脱轨。

城乡结合部一般来说很少纳入城市体系的整体规划, 在人口、物资、安全等基本方面都无法满足, 给排水、处理污染设施等也不能配套。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无法全面衔接。

2、人口杂居性、流动性强。

不仅人口不稳定导致治安相对差, 而且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身份居住, 同时也给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带来困扰。由于缺乏执行力度和规范, 违法乱纪的现象层出不穷, 刑事案发率也较高, 因此城乡结合部治安比较差。

3、建筑安全措施不到位。

由于房价的冲击和拆迁补偿费的提高, 使城乡结合部的居住建筑也水涨船高, 特别是违章建筑见缝插针, 安全隐患较多, 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在质量上存在极大的隐患, 稍遇强风或轻微地震, 还会危及到周边。

(二) 经济结构脆弱

大部分城乡结合部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过程中,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组织, 出现了恶性竞争、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

1、恶性竞争显著, 产业结构不平衡。

目前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是以乡镇企业、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房屋出租、小型餐饮和零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撑。由于普遍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引导, 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结构失衡、破坏环境等现象, 有的地区甚至成为淘汰产业和高耗能产品的“避难所”。

2、农民收入不定, 就业难度大。

城乡结合部相当一部分农民未在城市就业却已购房移居城市中心区, 而旧房出租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他们期望城乡结合部房租涨价或提高拆迁补偿费。但是大部分的农民没有一技傍身的技能, 所以再就业过程中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三) 建设规划不完善

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 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地区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详细性规划, 却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城乡结合部内违章建筑居多。房屋租金的冲击、再加上政府的拆迁补偿, 使得城乡结合部的房屋越盖越高, 越来越密, 但房屋质量越盖越差。

公共基础设施少而且差。城乡结合部普遍缺乏城市基础设施, 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管网线路设施不全, 且布局混乱, 质量差。幼儿园、小学、垃圾站、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等严重缺乏。许多村落用地功能紊乱, 缺少树木和绿地, 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 街道越占越窄, 生态环境很差。[2]

(四)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薄弱

城乡结合部食品小作坊多。根据我国质监部门的数据显示, 在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是我国最集中的区域, 并且脏乱差的程度也较高。许多食品加工小作坊没有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 工作人员也没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仅生产设备简陋, 卫生设施不全, 甚至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形成不良生产线的恶性循环。

城乡结合部也是造假的集中区域。造假者一般通过租用城乡结合部民房开设加工场所, 隐蔽性很强。由于与城市距离很近, 交通便利, 加工好的假冒伪劣产品能直接流向城市市场, 快速完成生产与销售的循环运营。大部分农民本身缺乏识假常识, 打假举报意识不强, 更有一些房主从不过问租房者生产情况, 有的甚至还为租住的造假者通风报信。不法分子肆无忌惮,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使城乡结合部成为“打不垮”的造假重灾区。

二、城乡结合部对于农村人口转移的积极作用

尽管城乡结合部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大量存在和发展给政府管理及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但我们并不能忽视其推动城市化进程及农村人口转移的积极作用。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 城市之尾”, 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 又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桥头堡, 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重要纽带。[3]

(一) 统筹工农业关系与城乡关系

城市工业化发展过程需要城乡结合部提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农村和农业的进步也需要城市工业的支持、影响和带动。从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结果来看, 其对统筹城乡关系的过渡作用和连接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目前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工业生产方式正在慢慢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融入农村, 逐步实现了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和转变。

(二) 有助于安置农村流动人口

目前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打工, 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非制度性的良性推进, 农民自发的行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城乡结合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房租, 加上管理较薄弱, 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聚集。而现行的体制、政策和有关管理制度还存在许多政策限制, 阻碍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的引导和管理, 深化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化改革, 能够增强城乡互动, 引导从农村大量流出向城市转移的人口, 解决其暂时性的安置及后续发展问题, 加快农村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

(三) 解决经济大循环中消费梗阻问题

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太慢, 收入消费水平较之于城市人口来说低很多, 对我国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 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才能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循环, 逐步消除经济大循环中的消费梗阻。

三、引导城乡结合部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 城乡结合部目前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大量存在, 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社会管理及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 但在推动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也不乏积极作用。只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与治理, 使其得到有序发展, 便能发挥城乡统筹的连接与过渡作用, 真正实现城乡发展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一)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 而以居住地为主要标准, 并按常住人口、暂住户口、寄住人口进行户口登记管理, 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户口迁徙制度, 逐步放开城镇户口限制, 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 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特别要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 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构建全民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扩大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 稳步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不断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 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进一步增加农民资产性、保障性收入,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要更加重视解决重病、残疾、孤寡、丧失劳动力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不断加大对他们的救助帮扶力度, 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情和温暖。

3、实施具有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在城乡结合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其核心和基本内容就是在城乡结合部打破城乡分割架构,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二元结构体制, 取消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农民改为居民, 村委会改为居委会, 集体经济改为股份公司, 土地村集体所有改为土地国家所有, 实施单一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区。

4、完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管理机制。

政府首先应对地方政府的征地权进行必要和适当的控制, 使政府征地权的行使建立在为公共目的的基础之上, 而对非公共目的使用集体土地则应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其次, 无论公共目的用地还是非公共目的用地, 均以农地非农化市场价格定价;第三, 要建立公开竞争的土地有形市场,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土地价格, 以纠正价格扭曲和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损失。

(二)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

城乡结合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载体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值仅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5%, 但却容纳了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大部分, 而在这些就业者中, 57%以上的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因此, 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各种性质的中小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 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供求矛盾。需要强调的是:在讨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时, 应该充分重视社区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社区服务的许多行业技术含量不高, 失地农民不需要接受过多的培训就可以上岗, 所以这非常有利于安置那些大龄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失地农民就业。[4]

(三) 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广泛的分割或分层,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教育分层, 由于所受教育的水平不同, 失地农民通常面临着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 (低端、中端和高端) 。因为在短期内无法打破诸如此类的劳动力市场分层, 所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应该通过宏观上对劳动力市场的指导与调控,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首先, 政府应该通过相关立法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保护, 杜绝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 保障失地农民在就业前、就业中及就业后的各种合法权益。其次, 要出台奖励安置失地就业的政策, 鼓励征地单位或有关企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 对于那些能够吸纳大量失地农民的各类企业, 应该给予税收或其他政策优惠。第三, 应该鼓励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 形成包括就业信息、资讯、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范就业机构, 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 鼓励多渠道的公共物品供应方式

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都存在着欠缺。这既牵涉到流动人口压力问题, 亦有体制及其自身特点等问题。完善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 从提供主体看政府一方不仅乡政府还有市区政府都应是城乡结合部公共物品供给中必要的主体;对于第三部门的介入, 也应当提供必要政策予以鼓励, 尤其在就业、培训信息提供和文化设施建设等第三部门擅长的方面。除此之外, 村集体仍然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同时鼓励私人资本进入, 发挥企业和村内能人强人的作用, 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吸纳更广泛的资金来源。具体的提供方式有政府单独提供、“公导民办”[5]、私人提供等, 但应依据不同的主体和公共物品种类, 选择相应的方式或混合方式。

参考文献

[1]温菊萍.城乡结合部居民收入的比较与选择——基于收入增长的视角[J].当代经济, 2011, (02) (下.)

[2]孙靖雅.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经济师, 2010, (04) .

[3]鲁华君.城乡结合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成得礼, 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03) (第23卷第3期) .

篇4: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1)理解并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人口问题,明确各种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影响和治理人口问题所采取的人口政策。

(2)理解并掌握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3)理解并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措施。

(4)理解并掌握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二、热点链接

(1)农民工流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迁入城镇引发的城市化问题;“单独二胎”政策;老龄化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建设的油气进口通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雾霾天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城市化等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资源型城市或资源基地选建的区位条件分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综合开发及产业链延长、附加值增加等问题。

(3)关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如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

(4)探究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影响人口再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需求的增大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和各种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是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是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四、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分类、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压力过大,影响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劳动力过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生态破坏严重,因而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这主要是由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性别选择工具的广泛应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的。由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而引起的男性配偶短缺会造成婚姻挤压,危及家庭发展和社会安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例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表1为我国某些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图1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表1和图1,完成(1)~(3)题。

(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B.为了促进人口增长,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为了平衡男女性别比例,解决婚姻问题

D.为了加大自然资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

(2)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3)图1中能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标志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表1数据可得,2007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8.1%,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了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负担加重、老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

(3)图1为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此类坐标图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事物的一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其读取数据的方法与直角坐标图相似。以右图中①点为例,先找到与“0~14岁”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坐标轴,即“65岁及以上”坐标轴,过①点作“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交“0~14岁”坐标轴于A点,从而可得出A点的数据,同理可得①点的“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注意三个数据之和必须等于100%。

【答案】(1)A(2)C(3)A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而造成的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合理、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勘探,跨区域调配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

(1)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应不足(资源性缺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我们应采取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等)和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的措施。

(2)森林锐减。森林锐减具有全球性,它是由毁林开荒、过度砍伐、商业性开发、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森林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会破坏大气碳氧平衡,使全球变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减弱土地蓄水能力,引发洪涝灾害;减少生物多样性等。因此,我们应植树造林,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相结合;依法保护森林;加强监测,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3)耕地锐减。耕地锐减具有全球性。风蚀、水蚀;城市、工矿建设;生态建设等都会造成耕地锐减。由于耕地锐减,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生产压力增大,这种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耕地的污染和退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耕地退化。

(4)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气候变干;草场沙化;鼠害;过度放牧、垦殖;水井周围过度践踏、啃食等都会造成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会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场沙化,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气象灾害多发。因此,我们应合理控制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建立人工草场,消灭鼠害,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带。

(5)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例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如图2所示。

材料二图3为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

材料三

(1)准确描述1985年—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2)简述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二者耕地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年—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根据题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说明我国北方耕地比重上升,南方耕地比重下降,由此可得,图2中曲线1为我国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2为我国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3为我国总体耕地面积变化曲线。由曲线3可得,我国耕地总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由图3可得,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由材料三可得,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即我国的半湿润地区,而且旱田所占比重大,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这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2003年—2008年我国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中,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6)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可利用废弃的工厂发展“工业旅游”。

②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例如,山西省利用本地的铁、铝土等矿产资源,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③调整工业布局。关停一部分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产能过剩的同类企业,以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

④优化环境。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冶炼、加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将“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已经污染和破坏了的区域要加大治理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

例3.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的

B.资源开发较晚,但利用强度太大

C.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D.都会走向衰落,城市发展缓慢甚至消亡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有()

A.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

B.加强人员培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迁出人口,废弃城市

D.优化环境,使旅游业成为其主导产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趋于枯竭时,应()

A.继续加强勘探,寻找更多煤炭资源

B.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从区外运入煤炭,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

【解析】(1)资源型城市是以某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起的,因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依赖某种非可再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通过综合整治,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都会走向衰落或消亡,如德国鲁尔区。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型,不一定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转型的主要措施便是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这样可以延长煤炭开采时间,发展经济;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再勘探也没有意义;从区外调入煤炭,增加了成本和对外依赖程度,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答案】(1)C(2)A(3)B

3.生态环境问题。

(1)湿地减少(湖泊萎缩)。气候变干、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工程建设等都会造成湿地减少。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涝;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具有旅游、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采取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例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表4为洞庭湖面积变化表(以1644年—1825年的数据为基础)。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1)简要分析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点和人为原因。

(2)简述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解析】表格中的“变化百分比”是指某个时段的湖泊面积与1644年—1825年的湖泊面积之比。根据表格数据可得,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的退耕还湖。湖泊具有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大量种植杨树将对湖泊的生态功能造成影响。

【答案】(1)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减小,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退耕还湖。

(2)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会使湖泊行洪、泄洪能力下降;挤占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

(2)全球变暖。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面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都会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改变各地干湿状况,使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影响水循环,增大蒸发,改变区域降水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因此,我们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清洁生产,植树造林,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手段之一,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其主要形式。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指把二氧化碳作为驱油材料注入油气田中,这一方面能加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易与油混合,流动性强,能使藏在较深层或岩缝里的石油“涌”出地表。

简述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和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

【解析】人为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一定手段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治理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油井出油,能够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

【答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森林,使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增加油田压力,利于石油开采;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等。

(3)酸雨蔓延。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冶金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性雨、雪、雹、雾等,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生长;酸化河流、湖泊,危害水生生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因此,我们应回收酸性气体,对化石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4)臭氧层破坏。主要分布于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是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而造成的。这些物质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海洋生物,破坏农林牧渔业。因此,我们应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5)光化学烟雾。主要分布于不利汽车尾气扩散的谷地和大城市,如洛杉矶。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夏季的强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混合气体,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喉、鼻,使人头痛、呕吐;损害植物生长。因此,我们应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洁能源。

(6)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会使表层肥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地表变得破碎;淤积河湖,引发水患。因此,我们应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7)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8)白风暴(白沙尘暴)。主要分布于盐碱化严重地区,如图兰平原(咸海)。这是由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土地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或咸水湖面积萎缩湖底盐碱结晶形成的盐分,在风力搬运下而形成的。白风暴(白沙尘暴)会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土地盐碱化,降低生产力;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改良耕作制度,合理灌溉,规定注入咸水湖河流的合理用水量,植树种草。

(9)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泊、近海,赤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尤其是对于较封闭平静的海区。农田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里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使得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赤潮易在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扩散、自净能力差的近海发生。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大量死亡。因此,我们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涤用品。

(10)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是由于人类滥采滥捕生物资源,毁林开荒,占用生物栖息地,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物种消亡,基因库存大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因此,我们应严禁滥采滥捕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

(11)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农林产品的产值和品质下降,增加成本;危害生物多样性,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应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地面沉降。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建筑物和其他地面设施。因此,我们应合理抽取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

(13)沿海地区盐渍化(海水倒灌)。海水会因海啸、潮汐经河流入海口逆流涌入河道,污染淡水,或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沿地下进入,破坏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因此,我们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修建防潮大堤。

(14)环境污染。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依法防治污染,实施达标排放,提高公民防污、治污和抵制污染的意识。

(15)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于沿海水域及主要航海线路上。石油泄漏后,油膜会覆盖海水,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对此,我们应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等物质吸附石油。

(1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衡、资源破坏等。因此,我们应加强监测,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7)城市化问题。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缺乏合理规划、城市规模过大会使自然要素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建设生态城市。

4.发展问题。

篇5: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河南省、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2005年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2005年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2009年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2009年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

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

篇6: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摘要】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在对我国人口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问题的种种表现,进而阐述我国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的解决办法。说明重新审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关键字:中国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

前言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 ,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 ,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 ,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 ,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性别比例的严重不对等和老龄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学者和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的研究和讨论。

人口安全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2003 年6 月12 日,在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口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不仅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而且还要更加关注人口安全”,这是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人口安全”这一概念,也升华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 适度人口 ” 即“最优人口 ” ,指既未“过剩 ”也非“ 不足 ” 的“ 最理想 ” 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一国(或地区)这样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 ,可以使该国(或该地区)获得最大(或最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

影响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在我国建国初期为什么我国的人口会增长的如此迅速,学者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传统观念因素和现代政策因素。

传统观念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在我们的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个靠精耕细作的农业大国,多一个人是相当与多一份劳动力,而其中的支出无非是多一双筷子而已。因此产生了人多办事好的传统。

同时,在古老的中国,小农经济与宗族制度联姻,孕育出传统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生育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 “家天下” 的社会, 皇权依赖于族权,国法得意于家法,统治奉行 “独尊” 的儒学, 在 “治国” ,“齐家”两方面都与生育文化密切相关。用孟子的话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这样, 孝也就是 “传宗接代” , 传宗接代, 无子不孝的伦理道德,千百年来形成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思维定势,已不再是迫于社会群体规范成为个体的自觉要求, 这种生育观为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提供了伦理道德基础。

现代政策因素

在现代政策方面影响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我国建国初期实施按人头分配粮食住房和补贴的政策, 同时人工流产和绝育受到谴责和禁止;第二, 50年代末期马寅初人口理论受到严厉批判, 从此, 人们对人口控制谈虎色变, 噤苦寒蝉;第三, 60年代盛行 “人手论” 径直鼓励人口迅速增加,在 ‘大跃进’ 运动中,人口多被说成是好事。人口越多, 手也越多, 便越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第四,“文化大革命” 中无政府主义盛行, 人口增速失控, 从1965—— —1970年连续5年创平均增长2.6%的记录。人多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流动和分布的挑战。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并非如何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而是如何让已经生活在国土面积上的人口拥有更好的生活。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式。事实上,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目前城镇化率为 43 %, 今后 20-30年时间内还将有超

过 5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无法阻止的历史潮流, 但我国目前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为农村人口进城做好准备,同时,农村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之后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因此, 人口的流动和重新分布是关系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解决。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挑战。我国人口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人口素质的差距仍然很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至少 4年。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 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各种不健康人群规模巨大,心理和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地方病患者达 6000万人左右, 智力残疾人达 544万人。2000年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 7.8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 4.63%。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47.6 %。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很显然, 我国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人口素质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是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挑战。中国目前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 2017年, 中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10 %, 达到 10.42 %;2025年达到 13.59 %;2030年达到 16.59 %;2035年会 20.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 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四是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挑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但目前仍然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为丰富的时期。考虑到城镇化的影响之后,我国目前仍然需要每年为近2000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到 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 8.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5000万人,但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 4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将继续存在。同时, 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对生产性人员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 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断加剧。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严峻挑战。

第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挑战。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 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45。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选择性别的结果。持续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冲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

计划生育——人口问题的良药?

一、政策成果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 1970年为 33.43, 2002年下降到12.86;自然增长率在 1970年为 25.83, 2002年下降到 6.45; 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1971年为 5.4 ,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 1.22。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低年龄组人口的漏报可能使这一数字低估了实际的生育水平,但考虑到漏报因素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水平也不可能超过 1.8。

二、政策的负面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人口控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在政策实施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政策及其现状

学术界也广泛展开对独生子女现象的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研究:风笑天教授曾根据统计数据把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的发展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 年到1984年,这六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440 万,1979 年时为610 万,1984 已达2817 万;第二阶段从1985 年到1989 年,这五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慢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仅为150 万左右,远远低于前一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90 年到1994 年,这五年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220 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未来的家庭将是倒置的金字塔型。截止到1995年,我国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000 万人;到1997,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800 万。城市多一点,农村少一点。今后,中国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人群会越来越多。按照中国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未来的中国城市会形成相当多的“421”家庭: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子女。

(二)独生子女比例过高给人口安全带来的隐患

中国疾病监测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全国每年大约四千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并且这一数字在以每年7%

~10%的速度上升;翟振武根据1990 年的全国生命表推算认为全国独生子女家庭中至少有432 万家庭的孩子在25 岁之前夭折,有968 万家庭的孩子在55 岁之前死亡;桂世勋教授认为至少有8%~9%的独生子女在55 岁之前因患病或其他原因非正常死亡; 个人建议与意见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下负面的影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让这些滞后的因素尽量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那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一些什么是来控制或者弥补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任何政策都应遵循客观规律,人口政策也不例外。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既要考虑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考虑人口自身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年代实行的“一孩化” 政策,不仅没有达到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口结构的不协调。作为一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要在短时期内扭转这种趋势,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的惯性,考虑国民的可承受能力,使之 “软着陆” 才是最佳选择。

第二,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首先应关注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与资源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但是,我国 年代以来实行的人口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有人口生育政策的内容,没有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人口政策的这一缺陷,给随后出现的生育以外的人口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

第三,人口政策要有科学的人口理论为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政策,就没有科学的行动。在我国,人口理论的研究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理论与政策的关系上,不是政策依据理论来制订,而是理论为现行政策服务,为现行政策找根据。独立的、理性的理论研究和思考较少。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 受批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口理论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销声匿迹,很少有人研究或发表人口理论的文章。马寅初和《新人口论》平反后,人口理论研究得以繁荣,但又基本上形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不同的声音很少。有的文章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不负责地宣称中国的适度人口是 9亿,甚至 6亿,好像中

国的人口问题就是控制生育问题,而且越少越好。— 年间实际工作中出现的 “一孩化” 政策,与这种理论氛围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宏,郭凤海,“5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得失的再评价_兼评一种流行的人口问题历史观”,《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陈雯,何雨,“独生子女_我国人口安全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

3、穆关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中国社会科学报》

4、李红梅,“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导报》

5、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一期

6、杨桓国,“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江西社会科学》

7、王晶,师吉,“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8、金小桃、周海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9、唐兆明、吴绍礼、谢正峰,“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前沿论坛》

10、王国强,“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月 第1期

上一篇:常青藤幼儿园2016年体育节闭幕式主持词下一篇:规划行业发展环境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