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2024-04-12

世界人口日的发展(通用10篇)

篇1: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从1954年起,联合国几次召开世界性人口会议。

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开罗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来自18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会议最后通过了《行动纲领》,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联合国召开人口和发展特别会议,再次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5年7月11日在伦敦发表的世界人口报告说,1995年世界人口总人数为57亿。文盲为9。6亿,其中2/3是妇女,1。3亿为儿童。据推测,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数量将保持在8600万以上。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71─78亿,到2025年将超过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据科学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在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民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8个部门和北京市政府于1995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中国12亿人口日大会,以树立计划生育工作紧迫感,从而实现到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的战略目标。据统计,1949~1964年,15年间我国人口由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亿人口要用7年半时间。而1964~1974年,10年间由7亿增至9亿,每增加1亿人口缩短为5年。痛切的反省,使中国走上计划生育之路。

1978年2月,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从1974年到1995年的21年间,人口在巨大的惯性下增加了3亿,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又延长至7年。从1970年至今,中国少增加3亿人口,现在人口出生率稳定在2%以下,并且在不断下降,按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已属于低生率国家。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按1973年中国生育水平来推算,早在1986年和

1994年,人口就分别达到了12亿和15亿。正是对人类自我再生产的理性革命,使中国11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12亿人口日推迟了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的逐步下降受到全球的重视。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成就巨大,成功地将亚洲30亿人口日推迟了3年,将世界50亿人口日推迟了2年。中国的人口政策和成就,促进了原来不重视计划生育的一些国家政府,使其认识有所改变。中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篇2: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一提及人口的增长,我们的观点大多数可能就会想到人口的增长会导致经济的低速发展,原因往往是由于中国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数值降低这方面的原因。然而,其实人口增长有其本身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口增长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促进创新的发生。从需求看,一定密度的人口对生存环境造成适度压力,促使人们发明新的制度和技术来缓解这种压力。从供给方面看,只有当人口达到相当数量时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涌现,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

二、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口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例如欧洲从公元1000年到13世纪中叶的巨大社会变迁,就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及其规模。较大的人口绝对数量是日益增多的贸易和随之发生的城市扩张的基础,而城市扩张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对庄园经济的替代。另外,人口增长还放松了对城市农奴的束缚,因而对提高人类自由也有所贡献。

一般情况是,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如果人口增长均匀的话,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小应该相等。现在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基本相等。在少数国家,比如,中国,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原因是,中国对汉族人,搞了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是萎缩型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一下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力的增长,降低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有利于增加资本投资收益。其二,人口增长可以提高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的效益。社会的运行,以及许多产业,都具有规模效益。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社会与各种产业规模效益的实现。与人口萎缩,对经济的影响相反。

但是,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已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人口战略。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同发达国家第一阶段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但并没有很快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缺少社会和经济动因的诱导,生育观念和行为无改变。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

篇3: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师展示一组有关人口的图片:人才市场招聘会、日本泳池、印度庙会、中国集市)

师:同学们, 这些图片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们能用几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生1:人山人海。

生2:人满为患。

生3:熙熙攘攘。

生4:人头攒动。

师:大家说得好。近几十年以来,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 那么世界人口到底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人口剧增又会带来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二、新课学习

(一) 感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情况

师:首先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阅读教材P48“活动”, 并结合图3-1, 思考书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独自阅读, 然后小组互动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学习成果?

生5:1650 年5.5 亿, 1800 年9 亿, 到2010年69 亿, 到2025 年估计80 亿。

师: (补充) 在2011 年10 月底, 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 亿。

生6:1650 年至1800 年, 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800 年至今, 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1950年以来, 人口快速持续增长。

师 (追问) :为什么1950 年以后, 人口会快速增长?

生7:1950 年, 世界相对进入和平时期, 加上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寿命延长。

师:分析很到位。人们常说的“人口爆炸”是什么意思?

生8:我认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过快、过多。

生9:从1950 年开始到现在, 几十年中增加了45 亿人, 太快了, 地球受不了了。

师:说得对。人口增长到底快到什么程度, 大家看了课本P49 上方的阅读材料“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就明白了。

(学生阅读教材, 发出会心的笑声)

师:请你计算一下, 我们这一节课的时间下来, 全世界有多少婴儿出生?

(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石英钟, 指着钟面与学生问答)

生10:按每秒平均出生2.4 个婴儿计算, 一节课下来有6480 人出生。

全体学生:哇!

师 (承转) :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它与出生率、死亡率有何关系, 又如何计算呢?请自学教材P49 的阅读材料“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自学, 并记忆相关公式)

师:试试看这道题目你能完成吗?

(师出示问题:2010 年, 中国某地人口为30万人, 当年出生率为1.01%, 死亡率为0.71%, 计算2010 年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 人口增加多少人? )

生11: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 人口增加900 人。

师 (提问) :德国是发达国家, 小明计算某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07%, 他算错了吗?能是负数吗?分组讨论一下。

生12:负增长说明德国当年人口在减少。

生13:负增长说明德国当年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师:大家说得对。不同国家自然增长率不同。

师 (承转)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有没有关系?请阅读P50“活动 (2) ”。

(学生互动交流)

生14:我看出: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师:很正确。我们再来看世界各大洲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哪个大洲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最低?哪个大洲最富裕?哪个大洲最贫穷?。

( 课件展示六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与折线动画图)

( 再次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学生初步感悟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板书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自然增长率公式)

(二) 知道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师 (承转) :我们知道世界人口已达70 多亿, 那么众多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与地理环境有没有关系?打开课本P50 看图3-3“世界人口分布”, 分别找出人口密度大于100 人/千米2, 在10~100 人/ 千米2之间, 以及小于10 人/ 千米2的地区。分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阅读后, 热烈讨论)

生15:我看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沿海多, 内陆少。

生16:平原地区人口多, 高原、荒漠还有靠近的北冰洋地区人口少。

生17 (反问) :我有点不懂, 那亚马孙平原为什么人口少?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刚才那同学反问得很好, 下面看一段视频, 来了解亚马孙平原的概况。

( 教师播放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风光视频, 学生欣赏)

生 (惊讶) :我看出来了, 亚马孙平原遍布原始热带雨林, 较为湿热, 不适宜居住。

师: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来平均分布各地人口?分组讨论, 说明理由。

生18:不能, 气候不一样, 干旱少雨及寒冷地带不适宜居住。

生19:不能, 地形不同, 有的交通不便。

生20:不能, 工农业基础条件不同。

师:大家说得对, 也就是说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世界人口分布有四大稠密区, 大家在图上找找看是哪四大稠密区?

生21:亚洲东部、南部。

生22: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师:对! 结合世界地形图及纬度知识探讨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

(教师课件出示世界地形图, 学生观察, 展开讨论)

生23:这里纬度低, 温度适宜, 气候湿润。

生24:这里平原广阔, 有大江大河。

师:很好!大家再找找, 人口稀少的地区都是什么原因?谁能上台给大家指出来?

生25:非洲北部是沙漠, 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太寒冷。

生26:青藏高原地势高。

师 (补充) :青藏高原海拔太高, 空气稀薄。那么澳大利亚的中部、西部呢?

生27:大多是沙漠, 较为干旱。

师:概括来说, 人口稠密地区的地理位置多处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那里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地形为平原、盆地;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工农业发展水平高。反之,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区域自然条件恶劣, 不适宜居住。 (承转)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刚才用到一个概念———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如何计算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密度?两人为一小组完成P51“活动 (1) ”填空。

(学生讨论, 感受人口分布疏密与地域大小的不和谐。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

生:中国的人口密度是澳大利亚的50 倍, 是加拿大的41 倍。

(教师板书:人口密度=人口数/ 面积)

(三) 关注世界人口问题, 树立科学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师 (承转) :一节课的时间, 世界上便有6480人出生, 人口增长过快好不好?

全体学生:不好。

师:是的, 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许多人口问题。有哪些问题?谁能举例说明?

生28:人多就要吃饭、穿衣, 就要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造成环境破坏。

生29:人多, 上学、就医、就业都成问题。

生30:人多就要住房、用电、买需要的用品, 资源开采就多, 储量就会越来越少。

生31:在徐州音乐厅找明星签名的人就会很多, 造成拥挤, 甚至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全体学生大笑)

师:看来问题确实很严重, 请大家结合P53的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 将自己所知道的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都写出来。

(学生分组展示, 上台讲解。 教师再出示一组由于人口增长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大的图片及资源紧张的资料, 强化认识)

师:请举例, 人口快速增长对我们徐州或大家居住的社区有哪些具体影响?

生32:学校前面的河流在夏季时很臭。

生33:学校后面的碳素厂每天浓烟滚滚, 东面的碎石场声音太响, 晚上影响休息。

生34:徐州的庞庄煤矿、诧城煤矿已关井了, 我爸没有工作了。

生35:路上机动车太多了, 上学骑车都要小心。

师 (总结) :可以看出, 人多会产生人与土地、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资源匮乏, 二是环境被破坏, 三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师 (承转) :是不是人口不增长或负增长才好呢?我想听听大家的观点, 谁来讲一讲? (下略)

三、结束语

师 (总结) :略。

篇4: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化正面临资源环境支持能力下降、经济发展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凸显、国际竞争加剧和国际贸易摩擦增大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由于人口政策的巨大影响,中国比发达国家更快地实现了人口的转变,在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构造出一个黄金年龄结构,开启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窗口。

从城市结构发展的趋势看,加速进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驱动城市发展的两股强大的动力。以北京为例,自1985年以来人口总量与布局的动态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增长的加速以及区县之间、区县内部街道与乡镇人口总量与布局的非均衡变动,即北京人口的集聚与分散,就是在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进行着。这两种力量其一表现为北京后工业化、现代化与郊区城市化相结合所进行的产业结构大调整,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就是这一调整的理性概括;另一种力量则是城市化进程。这两种作用的消长与交织,形成了北京人口迁移与流动的趋势性规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这同时也是北京大都市区形成、生态结构优化的一种必然过程。

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的确遵循了这样的一般规律:在改革开放以前人均收入提高较慢,城市化水平提高也较慢;改革开放以后两者速度都加快了。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全球最高,而城市化水平并没有快速跟进,具有突出的非对称性特征,迄今为止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预计到2030年达到6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城镇人口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目标。21世纪前5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高速成长的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只能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引导调控。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集聚发展和扩散发展。城市集聚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聚集效应的推动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的中心优势进一步体现。

一、巴黎城市化进程与规模

(一)人口集中与扩散的主要特征

巴黎经历了人口的集中与扩散的过程,这符合城市化的一般发展规律。19世纪前的400年中巴黎人口缓慢地从25万增长到50万。19世纪以后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法国各地的人口向巴黎集聚,巴黎市域范围内的人口迅速增长:从50万增长到100万,经历了140年时间;而从100万增长到200万,只经历了35年时间。1921年巴黎人口规模达到了最高,为291万,人口密度达到2.8万人/km2。随后人口由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逐渐占了优势,人口规模逐渐下降,1999年为213万人,比峰值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到目前,巴黎大区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在继续增长。1921年巴黎人口达到峰值年时,巴黎和近郊内环人口合计为588万。此后到1962年,尽管巴黎人口开始缓慢下降,但近郊内环人口增长了90%,巴黎大区人口总计847万。1962-1968年间巴黎大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5%,1968-1990年间下降到不足一个百分点,1990-1999年年均增长率为0.3%,1999年巴黎大区人口达到1095万人。

以上表明,巴黎遵循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即开始是向中心区集中的城市化过程,随后出现的人口向中心区外围地区扩散的郊区化过程,以及人口在更大的城市化地域范围内(大都市区)的高度集中。

(二)巴黎防控“空心化”发展的经验

与北美地区城市化过程显著不同的是,尽管中心区占巴黎人口比重、巴黎占大区人口比重、巴黎与近郊内环组成的中心地区占大区人口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但巴黎并未像北美城市那样出现中心城区“空心化”现象,巴黎市内仍然保持了较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自1860年巴黎行政区界进行重新划分并保持稳定以来,随人口规模在1921年达到最大值,人口密度也达到峰值2.8万人/km2,到1999年人口密度仍保持在2万人以上,是整个大区人口密度的22倍,是近郊内环圈层的2.5倍。近郊内环人口密度在80年间翻了一番,1999年为8千人/km2,是整个大区密度的7倍,比外环地区高出1.2倍。

(三)巴黎城市化与人口增长速度的关系

就城市化区域而言,巴黎一直处于迅速扩张状态。17世纪和18世纪虽然禁止在巴黎城墙外进行建筑活动,但巴黎城外的聚居点规模仍在不断扩大。19世纪上半叶巴黎人口迅速增长时,就已出现了人口和居住地向外围地区扩散趋势,城市用地迅速扩张。作为一个例证,巴黎在1860年和1960年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实际上是对郊区城市化迅速扩张的一种事后追认。1962年巴黎大区的城市化面积为1457平方公里,到1999年增长为2723平方公里,30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城市化区域占大区面积比重由12%提高到23%。1962-1999年各时期巴黎大区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均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平均而言,1962-1999年巴黎大区城市化区域面积增长速度为1.7%,比人口增长速度高出近一个百分点,人口-用地弹性为0.4。在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用地增长相对较慢,使得人口-用地弹性高于平均值,人口与用地关系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经济活动过度密集,用地紧张;在人口低速增长时期,用地却相对增长较快,使得人口-用地弹性低于均值,人口与用关系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郊区化无序蔓延,造成用地浪费。

二、东京城市人口、就业结构与工业化、产业化的关系

二战末期到战后两、三年间,东京的人口由于战争时期的疏散政策,一度减少到大正初期的300万人左右,1948年东京都的人口只有349万。但在战后不久人口就开始恢复,到昭和30年代的前半期(1955-1959年),人口规模就超过了战前鼎盛时期,伴随经济的恢复与飞速发展,人口第二次向东京及其周边地区集中,城市开发进一步出现扩大化与无秩序扩展。战前即已出现的都中心人口空洞化在此期间进一步加剧。

东京的城市化首先是从人口的城市化开始的。1950年东京的人口占日本全国人口的7.46%,但到1995年就上升到了9.37%,年均增长率为1.41%。东京人口的增长是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一)城市的扩大化与人口无秩序扩展

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大转移,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过分集中。城市如果不向外扩展就不能正常运转,而交通的迅速发展及交通手段的多样化则恰好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前提。

东京城市的外延是随着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进行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高速铁道的向外延伸,大量居民新住宅区在东京都的边远地区出现,由此引起了市区人口的第二次大转移,同时市区范围又有了新的扩展。此外,从东京人口的增长区域也可清楚看出城市的外扩区域。

从东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可知,传统上日本并没有限制城市外延的观点,高度集中的居住区也不是日本人最终的居住理想。在市中心,除商业区可重建外,住宅区的建设都是向外扩展,即通过城市的外延来解决市中心的集中问题。而土地权的私人所有,又使城市的外延与土地利用呈现一种无政府状态。拥有土地的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使用。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持续发展的市区向外扩展问题就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大课题。但此时恰值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顶点,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寄予东京的期望很大,并且东京自身的实力很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它并没有在规划上采取有效的限制手段,从而造成和助长了“无秩序扩展”这一结果。

(二)多心型的城市布局与人口疏解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城市机能的高度集中,在东京都心部出现了如土地价格飞涨、环境恶化、交通拥挤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市中心的容纳能力已达极限。人口的集中,也给交通和城市防灾带来了困难。为此,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术界纷纷就城市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研讨,最终确立了以分散、均衡、协调为目的的“多心理论”。

根据上述多心理论,东京都在其制定的三次“东京都长期规划”中,提出为了避免城市功能向东京中心区的过度集中,解决东京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决定要贯彻落实分散城市各类中心机能的方针,在东京建设多个副都心,使东京形成了一个多核心的开放式的城市布局,使这个巨大城市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三)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人口迁移的影响

从20世纪50至60年代人口和产业向东京等大城市集中,而6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人口和产业从市中心向城市外部分散迁移的现象,在主要城市表现为郊区比城市中心发展快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及地价变化在以东京圈为代表的大城市地区发生,又出现了人口向中心都市与郊区再次集中的再城市化现象。总体上讲,人口和产业向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集中是其发展的总趋势。

在东京的三大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东京的就业者总数约为565万,居全国首位。各产业人口的构成比例是第一产业0.6%,第二产业31.8%,第三产业67.6%。在已都市化的东京,其第一产业已明显衰退,其比率位列全国末位。第二产业的比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列第九位。与第一、第二产业相反,东京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其比率居全国的首位。在第三产业中,从事知识、信息、服务等软件服务行业的部门,随中心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而变得尤为重要,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三、纽约城市化、工业化与人口发展的时空情景

(一)人口流动特点与构成

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初至1940年。在这个时期,大都市区的数量和规模普遍增长。1920年,美国有58个大都市区,人口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4%;1940年,大都市区增加到140个,其人口比重上升至48%,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二是从1940年至今,主要表现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增长较快。这一时期,大都市区数量增加至331个,大都市区人口近两亿,占全国人口80%以上。

今日的纽约已经进入了特大城市阶段,成为全美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之都、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截止2001年的数据,纽约市人口达到了804万,而纽约大都市区人口更是高达1600万(包括康涅迪戈、新泽西州部分人口)。其中,作为纽约市政府所在地和纽约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的曼哈顿区的人口是153万,占纽约市总人口的19.2%。

全市327万就业人口,失业率6.2%,人均年收入26261美元(1989年为16281美元);中等家庭收入43618美元(1989年为29823美元)。曼哈顿区人均收入8.1万美元,高于全国人均收入2.5倍,为全国首富区。1997年纽约市政府颁布的贫困线标准为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400美元。

纽约人口构成特点是:2001年,市人口中的西班牙裔人口有237万(25%),非裔人有220万(23.5%),亚裔及其他人口有83.3万(10.6%),非西班牙裔白人人口有381.9万(40.7%)。

人口流动特点是郊区和都市双向流动。这一特点表现在:在中心城市居住的白人和黑人中产阶级家庭向郊区转移,而中心城市边缘地区被新移民、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占据。城市出现富裕郊区和破败城市并存的局面。到1970年中期,中产阶级开始从郊区返回中心城市居住,到1980年代中期这种回流加大。1990年以后中心城市人口逐步稳定,流向郊区人口减少。

(二)人口郊区化

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流动水平和区域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美国东北部城市(包括纽约市)由于传统工业集中、污染严重、城市空间有限,交通拥挤,中心城市衰落较快。与此同时,郊区发展引人瞩目。二战后,美国大都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郊区人口的增长上。1960年纽约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47.3%;1970年,这个比例增加到了51.2%。与此同时,纽约郊区的就业人口占纽约市就业总人口的28.8%,1970年这个比例增加到35.9%。

(三)产业和零售业郊区化

以纽约市为例,1963年郊区制造业就业比重占据纽约市制造业就业比重的19.1%;1972年郊区制造业就业占纽约市制造业就业比重的53.4%。1963年郊区的零售业就业占纽约市的零售业就业比重的32.9%,而1972年郊区零售业就业占纽约市零售业就业的55.2%。

(四)后郊区化

融工业、商业、购物、行政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郊区中心的崛起促进了美国大都市区多中心(不是以中心城市为中心)格局的形成。1970年后的美国被一些学者称为“后郊区化社会”。

四、比较结论与讨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人口流动性产生影响最大。巴黎、东京、纽约的历史证明,在经济繁荣时期,生产发展了,城市就业机会就增多,便会吸引农村人口、外来移民和城市高学历者流动。

第二种情况是,促成人口流动郊区化的不是就业机会而是住房。这可以理解为人口迁徙对经济的反作用力。确实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虽然城市人口向郊区流动,可是就业仍然在中心城市。这种人口的空间分布带动和刺激了汽车、住房消费,使得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持续增长。在人口郊区化后,随着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制造业也迁往郊区,从而改变了郊区化初期的人口的“通勤”状态,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

还有第三种情况: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有学者就曾经提出过“制造业决定城市家庭位置”的理论。从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如二战后由于中心城市地价飞涨以及城市空间不适合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一度作为纽约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开始搬迁到郊区,纽约市的人口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到了1970年,金融贸易服务业、信息业、媒体广告等第三产业成为纽约市的支柱产业,中产阶级开始向中心城市回迁,出现了“新城市主义” 的居住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人口流动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影响。如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市化,并且出现了与工业化和市场发育程度相一致的人口流动。

其次,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经济增长直接影响人口就业、住房建设、住房贷款。另外,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人口流动有直接的影响。如美国工业化开始时,人口往东北部流动;后来中西部石油开发,人口向中西部流动;现在电子、航空航天业、娱乐业在美国西部发展很快,人口又向西部流动。

正是由于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是辩证的关系。人口流动为工业化提供了无尽的人才和资本资源,具体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劳动力的集中在城市培育了消费市场,首先带动了与国民生活相关的日用品制造、交通工具、住房、照明、水电等工业部门,这些部门又推动了商品批发、零售及其他服务业和公用事业的发展,使城市产业结构日趋健全,从而使工业区实现“城市化”。

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除了以上两点经济因素外,还有非经济因素。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状况、税收政策、地方政府对劳工的优待政策、职业培训与福利待遇等城市政策也直接影响人口的流动。比如在二战后,纽约市正是由于中心城市的税收政策过高、环境及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直接导致了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的。

注:

[1]《纽约2001-2002年社会指标报告》(2001-2002:Report on Social Indicator of NYC)

[2]美国最大的15个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人口和就业郊区化百分比统计。

[3]美国最大的15个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人口和就业郊区化百分比统计。

[4]通勤指就业与居住分离的状态,如居住在郊区、就业在城市的情况。

[5]“新城市主义”是西方国家城市出现的新的居住理念,一些中产阶级家庭开始放弃郊区舒适的住房、回到中心城市居住。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产业开始成为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中心城市生活的优点,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参观等都较郊区丰富多彩,或更加具有吸引力。

篇5:世界人口日快乐的话语

1、计划生育强国之本,男娃女孩一样平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国家兴旺个人发达,社会进步优生优育。今天是世界人口日,让我们从个人做起,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2、人口是个大问题,世界已达七十亿。生存需要土地,各种资源也是必不可少滴。可是地球容量是有限滴,不控制人口是不行滴。世界人口日,愿你做到少生、优生,才会有美好生活滴!

3、人多乱,嘴多饭,资源用尽地球颤,稳民生,提发展,晚婚优育国家安,促国力,把运转,控制人口很关键,齐倡导,共谏言,上下同心家合欢。世界人口日,祝你少生孩子多致富,快快走上小康路。

4、世界人口日到了,送你一副对联,上联:人口控制资源保护,下联:人人尽责责在人人,横批:和谐共创同享。祝世界人口日幸福甜蜜、快乐开心。

5、7月11为世界人口日,关注人口问题,唤起大众意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今日你我做起,共建家园美丽,祝你幸福快乐,好运福运多多。

6、树多了,环境更好,花多了,风景更美,水多了,生态最棒,人多了,地球太累,世界人口日,关注人口问题,少生优生,从你我做起。

7、“人口增长快,安居乐业难,建房占耕地,吃饭是问题,粮食产量减,化肥速催长,河涸水无源,资源严重缺,计划生育重,优生优育行,7。11世界人口日,希望大家别偷生多育!”

8、给你一个幸福的标点,你开始一篇世界精彩;给你一艘载人飞船,你探索发现世界奥秘。祝福祖国让世界人瞩目,让世界人羡慕。世界人口日,愿你活的更精彩,成功翻番来。

9、老龄化在加剧,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晚年生活。青年问题突出,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我们人类的未来。711世界人口日,让我们一起关注人口,关爱生命,共建美好!

10、年幼的要呵护好健康,年轻的要引导着健康成长,年长的要好好的赡养。7月11日,世界人口日,让我们关注不同的人群,关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起努力,共创和谐!

11、或近或远,祝福不改变;或男或女,都愿你开怀;或熟悉或陌生,都是地球人;或贫穷或富裕,都祝你幸福。世界人口日,祝福有缘人一生幸福平安!

12、人口是膨胀的,优生点;儿女是自己养的,优育点;幸福是自己创的,快乐点。世界人口日,你有口福了,我请你吃饭,随便点,你买单。

13、7。11世界人口日,提倡正确的`生育观念: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好;少生优生,提高人口素质是重点;晚婚晚育,多提倡,生活质量提高有保障——人口日,祝你有个合理的生育理念,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14、愿你的开心在人群中开花,灿烂每一张笑脸;你的幸福在人海里漂流,荡起一朵朵涟漪。祝福世界人口日万事如意,甜蜜升级。

15、计划生育国之根本,男娃女娃一样是宝,经济腾飞资源缩减,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控制人口数量要减,提高素质理应当先。世界人口日,关注人口关爱你我。

16、世界很大人很多,唯独你是我的宝:陪你犯傻不退缩,陪你忧伤不寂寞,陪你哭泣不孤单,陪你思念不失落。世界人口日,好好照顾自己,别让我担忧!

17、同处五大洲,都是好朋友。人口增长快,速度直线走。大家手拉手,为美好奋斗。先计划生育,再节约土地。缓解生存压力,解决人口难题。世界人口日,为了美好的明天,你我共出一份力!

18、这条短信里面藏有“祝你世界人口日快乐”9个字,“祝”福短信发给“你”,“世界”是我们的大家园,愿“人”人笑“口”常开,“日”日开心“快乐”。这条短信送给你。

19、‘世’上人口在增多,‘界’内人士要重视,‘人’口问题需关注,‘口’中现实多宣传,‘日’子越来越美好,‘祝’你幸福好运抱,‘福’气财气身边绕。

20、世界人口日,祝福地球人都平安、吉祥、好运、幸福、快乐!你,不在祝福范围,因为你说你是火星人呀!哈哈哈!

21、男也好,女也好,只要无忧都好;富也罢,穷也罢,只要和睦都好;吵也好,闹也好,不忘团结就好。世界人口日,愿你家庭和睦,快快乐乐!

22、人口不断增多,地球只有一个,土地不会变多,资源日益枯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晚婚晚育,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谐生活。世界人口日,让我们共同保护地球!

23、你说稀奇不稀奇,两只眼睛一张嘴;结构看来都相似,却有各自皆不同;世界人口无奇多,莫忘和睦享生活;少点波折和纷争,世界将会更美好。祝世界人口日幸福!

24、我帮别人,莫记心上;别人帮我,铭记心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发短信,你接快乐。世界人口日,祝你幸福,左右逢源,事事顺心,天天快乐。

25、不管你的年龄有多老,都愿你童心不灭,永葆天真。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年轻,都愿你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夺得事业成功。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祝你永远天真、快乐,永远成功、成熟!

26、少生孩子多读书,大家一起为致富。地广人稀环境好,追求境界素质高。社区静谧才安逸,书香四溢有和气。又到世界人口日,大家一起来传递!

27、世界有多大?你我不知晓;人口有多少?十三亿往上;观念要更替,男女都是宝;计划生育到,时刻放心上。世界人口日,人人是个宝,愿你幸福常微笑!

28、世界人口日,祝福快乐传递:东西南北不拉下,四面八方皆送去,五湖四海不忘掉,只把快乐来延续。若你还是没收到,快快收拾好行李,火星在远方等着你!

29、世界人口日,我把幸福来传递:再多困境和烦恼,团结一起来抵挡;无数创造和奇妙,你我携手来缔造。朋友,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创造未来辉煌!

30、快乐,是健康的源泉,和谐,是幸福的底线,平安,是人生的乐园,臭美,是你专属特权。世界人口日,愿你开开心心美啦美啦每一天。

31、“人”口问题请关注,“口”若悬河政策宣,“日”献微薄之力量,“幸”福家园共创享,“福”运笼罩吉祥绕。祝世界人口日幸福笼罩、快乐陪伴。

32、山不在高,有仙人则灵。人不在多,有牛人就行。孩不在多,能生就行。男孩也好,女孩也罢,关键在于培养,世界人口日到了,快生一个吧!

33、愿你每天健康有“口”福,待人友善有“口”碑,天天开心笑“口”开,事事顺利百“口”赞。7。11世界人口日,祝你生活甜蜜一口同声,家庭和谐赞不绝口。

34、世界人口不断增多,地球资源日益枯竭,减少人口出生数量,提高你我幸福生活,倡导人口晚婚晚育,提倡人类环境和谐。世界人口日,关注人口布局结构,祝你生活天天快乐!

篇6:历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

19:生殖健康与艾滋病

19: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利

19:走向60亿人口日

19:60亿人口日倒计时

20:拯救妇女的生命

20:人口、发展与环境

20:贫困、人口与发展

20: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

20: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遵守承诺

20:平等=授权

20:年轻人—为了年轻人,与年轻人一起行动起来

20: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20:规划你的未来,规划你的`家庭

20: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 0 1 0年:每个人都很重要

2 0 1 1年:70亿人的世界

篇7: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

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关爱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问题。流动人口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省有流动人口260万左右(其中流出省外的有130多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口流动规模、频率和速度日益增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生殖健康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好生殖健康问题,让流动人口普遍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维权和服务为重点,切实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研究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策,解决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等工作机制,为他们安居乐业、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安全、适宜、便捷、有效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覆盖全社会、各人群,进而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篇8: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他是在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 (国际) 水务高峰论坛上做上述表示的。

孙雪涛指出, 中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 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以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 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但是我国人多水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伴随水污染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等问题, 我国急需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执行“三条红线”。

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加强流域与区域取水总量控制, 严格实施取水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管理, 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改变过去粗放的利用方式;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减少水质污染。

篇9:“7.11”世界人口日的由来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7亿,且逐年激增。由于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環境问题愈加恶化,如何应对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人口司2009年3月11日发表的最新人口预测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到2012年预计将从目前的67亿增加到70亿,到2050年则会突破90亿。根据这份报告,新增人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从2009年的56亿增长到79亿。而发达国家人口预计变化不大,从目前的12.3亿增长到12.8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将大幅下降。计划生育还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此外,随着出生率下降,更多妇女可以从生育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劳动。

篇10:纪念世界人口日的演讲稿

7月的阳光炙热似火、7月的日子珠兰含香、7月的人们昂扬奔放。今天,我们相聚相守,隆重纪念“

7、11”世界人口日,万千感慨、别样情怀尽在不言中。我演讲的题目是:国策园里追梦人。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以及养儿防老、男尊女卑的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对传统的挑战、对愚昧与无知的挑战,需要千千万万计生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

记得那是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XX县安福镇计生办热闹非凡,我和其他专干又像往常一样齐聚一堂,参加例会。就在例会开始前,一位年过6旬的女人在王镇长的陪同下泪流满面,她就是文塘村计生专干辛淑元。那一天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她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她将从计生专干的岗位上退下来,并把计生专干的担子交给自己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肖梅香的肩上。

很早我就了解这位可敬的女人,她从事村级计生工作已经整整35年,岁月的风尘洗去了她的青春年华,她也由姑娘变成了媳妇,又从媳妇变成了婆婆。她经历了上个世纪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70年代的激情演绎,80年代的轰轰烈烈,90年代的和风细雨。无论哪一时期,村级计生专干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辛淑元出生清苦,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为了胜任自己的工作,她以超人的毅力巧记硬背,将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辰八字烂熟于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辛氏台账”。为了攻下一个个计生堡垒,她甚至当卧底,搞跟踪,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斗智斗勇的人生喜剧。她心直口快又乐善好施,处事果断却热心周到,总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人,因此,她不怒自威。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辈有人才出。辛淑元知道自己尽管兢兢业业,毕竟岁月不饶人,已近70岁的她工作起来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挥洒自如了,再说计划生育工作随着重心下移以及优质服务的不断深入,对村专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拖计划生育工作的后腿,辛淑元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退任。她开始默默物色接班人,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年轻、热情、文化素质较高的育龄妇女肖梅香。专干例会上,辛淑元动情地说:从事村级计生工作很苦,很累,很得罪人。但我从不后悔。今天,我就要从计生专干的岗位上退下来了,我的心情既高兴又难过。35年来,我与计划生育工作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在独生儿子婚配时,医生、护士、教师我都不爱,单单挑了一个计生人做儿媳,以此延续我的计生梦。今天虽然退任了,但我还要做村里的计生顾问,不要一分钱的回报。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崇高的境界。

这份爱难以言表,这份情山高水长。

我流泪了,也汗颜了。

曾经,我以为干计生婆婆妈妈,搞服务就是纸上谈兵,殊不知,在国策园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传播婚育文明的征途中,同样有它无畏的勇者。同样充满真诚的奉献。这就是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理想和抱负。

实行计划生育30年,30年来,因为有辛淑元等专干的付出,人们的婚育观念已得到根本改变。但纵观天下,人口问题仍然不可小视,计划生育仍然是头等大事,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继续奋发。我荣幸,我能成为一名计生专干;我快乐,我是婚育文明的使者;我骄傲,我是国策园里新的追梦人---高举服务大旗,弘扬婚育新风,即使平凡也是如痴如狂!

上一篇: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贯彻下一篇: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