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2024-04-11

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共8篇)

篇1: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海洋开发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海洋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航运通道,而且是未来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基地,对人口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13(11)分类号:C92关键词:海洋开发 人口 人口发展

篇2: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 袁欣(QQ:983966706)摘要:海洋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现在,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状态,而中国海洋旅游正处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因此,需要借鉴世界一些已经成熟发展的海洋旅游经验来促进我国海洋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洋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分析,对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关键词:国外海洋旅游

滨海旅游

发展启示

一、海洋旅游概况

1、海洋旅游简介及中国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海洋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1]。海洋旅游不仅包括滨海旅游, 海上旅游, 还有远洋旅游, 其范围极广。弄清了海洋旅游的范围, 再结合旅游的定义, 我们可以给出海洋旅游的概念——所谓海洋旅游,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以海洋为依托, 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它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面积辽阔,开发潜力巨大。中国滨海旅游业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海洋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产业的开发,根据中国总体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未来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必然进一步得到拓展。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海洋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对于海洋旅游产品的研发也亟待创新。

2、海洋旅游资源分类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海洋旅游资源分类,多数学者认同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细化。自然资源分为海洋地貌、海洋气候气象、海洋水体、海洋生物;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分为海洋古遗迹、古建筑、海洋城市、海洋宗教信仰、海洋民风民俗、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知识[3]。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生产生活资料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宗教色彩,在漫长而广阔的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丰富的海

洋文化遗存,构成滨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世界滨海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初期滨海旅游的主要功能为疗养康复,旅游产品主要为医疗保健及少量的娱乐活动,对气候等条件的要求不高,这个阶段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滨海旅游目的地距离主要客源地的距离较近。起步阶段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靠近大城市的多阳光地带。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导致人们对喧嚣的城市生活越来越不适应,开始怀念自然世界,去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成为游客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向往。滨海旅游已由人类的生理需求转变为一种自觉追求和心理需求。大量的投资转向滨海旅游业,大规模的度假设施和娱乐设施开始形成。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项目外,还出现了一些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项目,如滑水、划船、潜水、帆船以及室内娱乐、陆地体育活动等。出现了新的滨海旅游热点地区,如加勒比海地区、佛罗里达州等。

二战后,大洋洲、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地区相继出现了国家独立运动,一些新型国家诞生,推动了世界滨海旅游的发展。在发展传统滨海旅游的同时,海滨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和主要的滨海旅游形式。如西班牙的马洛卡岛、墨西哥的坎昆、美国的夏威夷等。旅游目的向休闲化、多元化发展,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比如度假村、海底隧道、水族馆、高尔夫球、大型游乐园等。同时滨海旅游产业开始形成。滨海旅游业成为一些海滨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或主要创汇来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4]。

三、世界部分著名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特征

全球滨海旅游目的地海岸可分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等集中类型,每种类型的海岸由于处于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岸地貌和滨海旅游资源。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已经达到高度发展的状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海洋旅游地区的特征。

1、加勒比海

凭借当地良好的气候、清澈的海水、温暖的阳光等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邻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因具有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对国家安全影响小、见效快等特点,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国家首选的创汇产业。

2、泰国普吉岛

普吉岛是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胜地。是泰国最大的岛屿,具有安达曼海的“珍珠”的美誉。它的魅力首先在于美丽的大海,岛屿的西海岸正对安达曼海,这里遍布原始银白的沙滩,每个沙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魅力,有清静悠闲的海滩,有豪华的、私人度假的海滩,有海上体育运动盛行的海滩,还有夜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海滩。

3、芭堤雅海洋旅游

芭堤雅地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是岛屿与海洋,芭堤雅以阳光、沙滩、海鲜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兴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观光是芭堤雅最主要的旅游方式。

4、澳大利亚昆士兰

澳大利亚“阳光之州”的昆士兰州,幅员辽阔,面朝太平洋,且没有很高的山脉。正是在这样单一的自然条件下,动物演化缓慢,大量珍惜物种得以保留。各种奇花异草和稀有树种安静地生长在这里。除了人们熟知的袋鼠之外,这里有多达上百种有袋类动物。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昆士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践“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

5、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之一。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典范。开发推行“四个一”模式,即:一个海岛只准许一个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个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一座海岛强调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后勤服务,如天然的海水浴场、迷人的海底世界及令人享受的海上乐园等。将市场定位于高档生态旅游度假地。最大特点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目前有87个岛被开辟为旅游度假村。每家度假酒店都有不同的品味与风格,有用椰树干做柱子,用树皮、树叶编成席子盖房顶;有用珊瑚、贝壳砌墙等。构思精致,用材简朴,尽可能将一切融入自然。除了提供旅行社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基本服务外还提供游览观光服务、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服务等。如呼吸管潜游、夜间捕鱼、风帆冲浪、喷气划水和乘驾香蕉船等项目,它也是全球三大潜水圣地之一[5]。

四、对中国滨海旅游发展的启示

我国虽然有着众多的海洋旅游资源,但目前对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只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环境破坏严重,可替代性较强等问题,一般为观光、度假等常规项目。亟待进一步的对海洋旅游产品进行创新,需要借鉴国外一些海洋旅游成功发展的经验。

从世界各国滨海海岛旅游发展状况看,无论是高端旅游还是中端旅游,生态保护型开发、健康型开发、特色型开发已成为未来滨海旅游旅游发展的理念共识。滨海旅游开发也应基于这三种模式。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上有诸多启示:

1、特色型开发原则

坚持突出自身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纵观我国的海洋旅游没有著名的识别度高的景区主要是因为缺乏特色。因此也缺乏竞争力。因此我们在保持海洋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其特色。深层次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自己最具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海洋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树立鲜明而稳固的旅游形象。突出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打造自身品牌。

2、完善的规划

滨海旅游开发, 要强调规划先行, 拥有完善的规划, 将有利于海洋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例如,马尔代夫旅游业的成功, 首先得益于其有完善的发展规划。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规划是政府的职能, 规划的设计充分考虑单一岛屿的整体性及与其他海岛的关联性, 以规划指导开发,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使得一岛一风格, 整体如诗如画,而马尔代夫的每一个小岛都是一个天然的景色, 由政府出租给不同的公司经营, 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另外,规划也控制了马尔代夫的工业污染, 使海水清澈见底。

3、坚持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人类旅游需求的变化,到大自然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怀旧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中的最高境界的享受已经成为一种追求,人们从身体的享乐为主的旅游转化为精神需求为主的生态追求。生态化作为今后一般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是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方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旅游模式。

4、发展体验化的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指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设计成为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消费来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6]。一方面,体验化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进行体验和消费并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化效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旅游经营者围绕满足旅游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价值核心设计和提供旅游产品,是多重体验价值的追加。体验化产品能让游客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让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机会和情感消费中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让海洋旅游和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使各主体都能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5、丰富产品层次,加强休闲度假品质

充分利用优良的海域、港口等海洋旅游资源 ,适度发展航海旅游、置业旅游 , 丰富产品层次,满足高中低端消费人群的需要 ;弥补或淡化海滨旅游淡旺季明显的缺陷 ,使海洋旅游产品在时间上发展均衡。滨海旅游的产品也应丰富多彩, 要用各种娱乐项目去增强海岛休闲旅游的品质, 同时也用休闲度假的主体功能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 使游客在岛中既游又玩, 既休闲又娱乐。例如, 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人造景观等观光型旅游产品; 3S(Sun, Sand , Sea)享受、美食旅游和豪华游船等度假型旅游产品;展览、办公和会议等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民俗、博物馆、寻古和学术等文化型旅游产品;自然旅游、观鸟旅游和海洋公园等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水上运动、温泉康复和高尔夫等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探险游、海底游和极限运动等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产品, 让海洋旅游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6、完善海洋旅游管理体制

海洋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旅游主管机构兼有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监督和宣传营销等多种职责,甚至直接参与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经营国有旅游企业。政府要从创新旅游规划编制机制、创新旅游行业管理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营销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培训机制和改革旅游资源管理和配置机制等5个方面创新运行机制。

7、加速与国际接轨,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旅游业利用模式 ,其实质是一种以保护为根本的资源利用模式 ,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良好状态的、协调多功能、多层次资源利用方式的经验总结模式。就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总体而言 ,主要以风景名胜区模式为主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 ,通过改造我国的海洋风景名胜区或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来实现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3: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泉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老龄化”一词源自英语的Aging(Ageina),当前国际上对于老龄化定义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数10%以上,或者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数7%以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随着20 世纪70 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及人均寿命延长,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泉州市经历了由高出生率(1982 年为27.1%)、高人口自然长率(1982 年为21.7%),向低出生率(2012 年为13.1%)、低人口自然增长率(2012 年为7.4%)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放缓的同时,老年人口比例却不断增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影响日益显现。

一、泉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1、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到2012 年底,泉州市60 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9.83%,65 岁及以上的占比达到6.28%,这表明此时泉州已站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临界关口。到2013 年底,泉州市60 岁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83.9 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约11.85%,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泉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到2014 年末,全市60 岁及以上本地户籍人口88.6 万人,约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2.37%,人口老龄化比例比上一年又提高0.52 个百分点。近三年,泉州市老年人口数每年都增加5 万人左右。今后泉州的老年人口规模将继续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在经历上个世纪60、70 年代“婴儿潮”时期后,人群逐步步入老年队伍,预计到2030年,泉州市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0 多万。

2、高龄老人情况

到2014 年底,全市老年人口中,80 岁以上老年人口12.7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4%,比上年同期增加0.49 万人。全市共有百岁及以上老人265 人,与上一年同期持平。泉州高龄老人相对增多,与全市医疗卫生水平、生活条件变好有一定关系。

3、老年人口居住情况

根据泉州市人口老龄办2014 年统计数据,从城乡分布看,农村老年人口64.5 万人,占比73%;城镇老年人口占比27%。农村老人占了7 成多,但目前农村养老设施远比城镇要落后,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任务更加紧迫。从家庭状况看,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64 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2%;空巢家庭老年人数20 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总体来看,泉州空巢老人的比例要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一方面,泉州人注重亲情,家庭氛围比较浓厚,老人一般都喜欢跟儿女住在一起,子女大多比较孝顺;另一方面,泉州经济较为发达,许多人选择在本地就业,无需到外地打工,为与老人同住提供了条件。

二、人口老龄化对泉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有利机遇

第一,推动老年产业的投入和发展。随着泉州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社会化老年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将迎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首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加快老年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成为政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其次,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泉州市政府也先后出台了《泉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老龄事业、老年产业发展做出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谋划。最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年农民工为主体的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为泉州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第二,养老消费将刺激地区经济增长。随着银色老龄市场的兴起和发展,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针对老年人特点的餐饮、服装、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行业,将进一步刺激着社会消费增长。随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特别是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带动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

2、面临挑战

第一,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高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抚养系数迅速提高,社会用于退休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负担加重。面对日益增进的老龄化进程,泉州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是从养老机构上还是养老服务上都满足不了需求,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补充社会养老的不足。

第二,人口老龄化会降低社会生产效率。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随着年龄增大、生理功能退化,会出现降低现象。一般劳动力在45 或50 岁之后,其劳动效率会以每年1%~2%递减。泉州市45 岁以上人口占劳动人口比例已由2005 年的18.12%上升到2012 年的22.45%,呈现增长趋势。这部分人群增长,对劳动生产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就预示着人口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人口老龄化导致消费增加、储蓄率下降及社会投资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加重。银行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居民的储蓄,储蓄率越高,用于投资的钱就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当老年人退休之后,经济收入减少,相应的储蓄就会减少,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以日本为例,高储蓄率曾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随着老龄化加速,储蓄率随之降低,从1980 年的17.3%降至2003 年的7.5%,导致了日本消费市场的变化。再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生活自理能力也降低,疾病等需要照顾护理的费用增多,逐步形成一个单纯的消费人群,由此形成“三少一多”的局面,即储蓄少、投资少、税率少、消费增多。

第四,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必然会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萎缩,劳动力成本提高。泉州市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大市,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已开始显现,尤其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开发,导致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加速回流,泉州开始出现劳动力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年年攀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市场萎缩等因素也将反过来进一步加快泉州市老龄化进程。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无疑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充分利用老龄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一,完善老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老年人群是“夕阳人群”,但老年产业却是货真价实的“朝阳产业”。不断壮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无论是对食品、饮品、保健品,还是文化娱乐用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费需求,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但老年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某些领域带有很强的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其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非常需要政府的培育和引导。目前《国家中长期老龄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还在编制中,老年产业在国家层面上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更缺乏促进老年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政策保障。老年产业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首先,要制定和落实促进老年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实际消费需求,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老年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制定发展规划,做好相关要素保障,在老年产业所涉及到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形成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确保老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完善老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比例,建立支持发展专项基金,对社会资本兴办的老年产品生产企业和老年服务机构在用地、用水、用电收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完善社会投资引导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加快培育老年产品和服务市场。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求层次的提高,养老服务逐渐走向社会化、多样化,挖掘老年市场大有可为。但总体而言,老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市场需求。一方面,老年产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尽管近年来发展老年产业的呼声很高,但缺乏针对老年群体内部结构、需求层次和经营策略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一些有意涉足老年产业的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来看,老年人消费观念较保守,提倡节俭,消费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温饱型消费,造成老年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营销。

因此,要根据泉州经济结构特点和优势,选择重点方向,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企业抢占老年市场先机。比如,可以重点发展老年纺织鞋服用品。据预测,我国老年产业年产值约1 万亿元,其中每年仅老年服饰消费潜力至少有2000 亿元。泉州纺织鞋服企业众多,纺织鞋服又以运动类鞋服、时尚商务服装为主,产品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和儿童,但面对老年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研发和销售渠道开发上却很薄弱。可以依托泉州纺织鞋服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研发老年服装、鞋帽及其他功能性产品。又如,可以重点发展老年休闲旅游。目前,老年游客在国内游客当中所占比例已达到30~40%,旅游企业提供的线路产品中,有60~70%是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而泉州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遍布各县市区的宗教文化遗存,赋予了泉州打造老年宗教旅游胜地的天然禀赋。可以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旅游内涵,打造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文化游、祈福游、养生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带动泉州旅游业发展。再如,根据养老服务需求,可以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综合性养老机构。开发各种类型的老年社区和养老机构,不仅可以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可以吸引福建周边地区和一些台港澳地区归侨老年人前来选购入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泉州已建设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04 个,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但是,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刚刚起步,大多依托在社区居委会创办运营,活动场地小、设施缺、服务项目少,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以及居家养老受益覆盖面等,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实际需求,许多服务机构成了老人聊天、聚会的地方,日间照料室也多处于闲置状态。无论是有效供给不足,还是有效需求不足,都可能会造成供求不匹配。前者直接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后者则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运营。为此,应积极探索市场化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建设运营,政府通过提供购买养老服务,支持发展连锁经营,资源整合共享,才能不断丰富、拓展、完善养老服务功能。

第三,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进传统的“人口红利”向现代的“人力资本红利”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将导致劳动力稀缺和劳动成本的持续上升,企业为实现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产业层面,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也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反过来倒逼传统产业通过机器设备智能化改造及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应对社保养老负担问题的根本策略。一方面,要抓好劳动力培训和提升,逐步提高产业工人整体职业技能水平,实现传统的“人口红利”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红利”转变;另一方面,要尽快改变低成本竞争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泉州制造2025”、“数控一代”、“科技小巨人”为抓手,依靠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关注讨论的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得因素很多,经济学中认为,劳动方法、劳动人群、还有劳动力这三个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能够使个城市对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另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国家政策、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一)推动了经济总体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是经济发展送来了城市化,当城市发展到高层次时,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总体的发展。

其一,城市化带来了物资的急剧增长,劳动力、知识力等要素积累都是经济发展得重要条件。其二,城市化让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带动了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二、三产业的飞速进步,从而促进了城市发展。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高素质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每一百个人群中就有70个出自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个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靠拢,国民的综合素质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随着知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改革,这些都都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在科学因素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从改革开放后,事实证明我国的经济确实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的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曲折性的关系,一方面过高的人口增长率会加重经济增长的压力,但是过低的人口增长率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一直持续上升,但是近几年也逐渐增长平稳。中国有过受人口压力的问题,“刘易斯拐点”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呼吁放宽控制生育政策,但是又有些人提出放宽控制生育政策的要求会影响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所以生育控制政策不能放宽,需要强化,只有这样的措施才能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更快速。这些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人口增长对经济法发展影响的不同的看法与思考。

人口会在不断增长中受到有限的资源的约束,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还有粮食资源等等。这时候过剩人口就会非常多,唯一的方法就是消除这些过剩人口,这些过剩人口只能经历贫穷,饥饿等等自然灾害来消除。此外,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发现,较低的人口增长率会使人均收入得到较快的发展。较快的人口增长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收入将会分配给新增长的人口,这样一个家庭的储蓄就会变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相应地减少。

但是还是有一些经学专家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積极因素,其中就有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作用。人口的增长虽然在储蓄上有所减少,但是去大大的增加了人们的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可以迫使人们研究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换句话来说,人口变化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由于人口稀少,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垦,极大地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但到了人口剧增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在这个方面可以说,人口增长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说到底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

三、认证探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关系

任何理论分析都需要实证证明,在研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上发现在4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发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地关系,著名的伊斯特林试验将这些发展中国家平均分配成几个小组,并观察多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个人口增长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种种现象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既有正面关系,也有负面关系,两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抵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人口的增长占用了土地等自然资源,但是这些压力也会使得劳动力向节约土地但是边际成本较高的产业上发展,因此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

四、结论

人口增长这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还是需要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不然会造成人口大爆炸这种危机情况,使得资源不能合理的分配,造成世界动乱。另外一方面,在人口增长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要广泛宣传人口意识,人均意识,加快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培养高技术人群,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时代,2009,07:11-12.

[2]左学金.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2010,06:127-135+6.

作者简介:

篇5: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人口问题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人口的现状是: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等.而且由于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为了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所采取的人口措施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针对人口结构的`变化采取各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作 者:郭艳红 GUO Yan-hong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刊 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PKU英文刊名: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年,卷(期): 19(5) 分类号:C92 关键词:人口   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篇6: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马孆:当前世界海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界海洋发展趋势:错综复杂

地球表面近3/4是海洋,世界上4/5的国家是沿海国,2/3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临近海洋的地区。当今世界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以下的主要趋势:

(一)激烈争夺海洋资源导致对海洋权益的强化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地球上的陆地总面积为1.4亿平方公里,海洋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后者是前者的2.4倍。海水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形成了巨大的海上区域,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海洋联接着世界各国,包括内陆国家,因为海域——大洋、海、海湾、入海口、岛屿、海岸、沿海地带,以及其上的天空维系着90%以上的世界贸易,是联系各国的生命线。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它让所有的国家都能参与全球大市场,超过80%的世界贸易通过海上进行,并形成了全球性的海上连接。同时,海洋还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及其他资源,其蕴藏的资源比陆地丰富。其中海洋生物目前已知并被命名的就有大约23万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总可捕量约2亿—3亿吨,目前实际捕捞量不足1亿吨。世界海洋石油蕴藏量约1,100多亿吨,目前探明储量约200亿吨;海洋天然气储量约140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储量约80万亿立方米。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供开发利用的总量约在1,500亿千瓦以上。[1]随着陆地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人口的增加,尚未得到完全开发的海洋资源就成了各方竞相争夺的对象。

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海洋的应用,人类开发海域和海洋资源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转向海洋,寻求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源,因此各国当前都在寻找各种途径强化自身的海洋权益,许多国家还力图扩大自己所管辖的海域,并强调将与海洋有关的调查和科技力量、资源开发力量、保护环境的管理能力等都增加为海洋权益的构成要素,以求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这些内容特别是强化本国的海洋权益都已体现在多数国家制定的海洋战略和海洋法制之中。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某些条款内容的模糊性造成诸多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对海洋的利用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标志着新的海洋法律制度和国际海洋新秩序的确立。特别是《公约》在很大程度改变了有关大陆架界限和通过国际海峡及多岛海的国际法规则,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形成了有关科学研究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新原则。无论国家是否批准该公约,它的很多规定都已成为国际上的习惯法。总之,《公约》对世界产生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空间利用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影响,对各国的海洋实践也具有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毋庸讳言,由于《公约》中某些条款内容模糊,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国家间的海上矛盾加剧,特别是海域狭窄的闭海和半闭海地区,由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引起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被写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后,世界上将近1/3的海洋被置于国家管辖之下。“设立200海里经济区主要与石油和鱼类有关。它包括了世界4/5的渔场和几乎所有可开采的浅海石油。”[2]

2、关于海上岛屿和岛礁的主权争端剧增。

3、对海洋空间的占有和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

4、海洋权益纠纷和各种涉海案件频繁。

5、海上管辖范围的扩大,使沿海国的管辖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

6、《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剩余权利的归属欠缺明示,由军事海洋学调查、沉船打捞和高技术海洋学观测等活动印发的专属经济区管辖权问题已经成为有关国家争论的新焦点。[3]这些问题产生了很多不确定性,引发了国家间的诸多矛盾。

(三)海上安全威胁催生海洋治理

以《公约》的生效为起点,一直以来对海洋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及保护,已由依靠军事力量为主的武力控制和自由使用,转向综合管理海洋与合作解决海洋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家之间对海域的管辖权及海洋资源的取得权的对立明显化,致使海洋安全保障环境很不安定。另一方面,无序开发及污染加快了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世界范围内若出现资源和能源不足问题时,国家之间针对海洋权益的争端和冲突有可能无法避免。因此在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技发展等方面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比以往更为重要和紧迫。

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的结构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争夺资源和战略通道而导致的冲突越来越转向海洋。许多安全关注,如海盗、石油溢出造成的污染、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非法捕鱼等,都属于海上安全。特别是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大量的贸易往来尤其是能源靠海上运输通道实现,海上运输通道已成为很多国家的生命线,其安全越发重要,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充分的能力来独自保护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上述种种都在在说明了海洋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海洋治理(oceans governance)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海上安全密不可分,除了传统安全外,更涉及非传统安全。

(四)美国将海洋作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加剧世界海洋不平衡格局

美国认为海洋属于当代国际政治的一部分,二战中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为其在二战结束后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其时美国的水面主力舰是位居第二的英国和位居第三的苏联之和的两倍。“概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美国的海军力量强于其他国家之和。从这方面讲,其地位堪与1914年的英国相媲美。”[4]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海洋进入美国独霸时期。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美国将保持在太平洋的主导地位置于战略调整的重点,使世界海洋格局更不平衡。其实很久以来太平洋地区就是美国的主要关注点,国务卿海约翰早在20世纪初就曾预言,“地中海是过去之洋,大西洋是现在之洋,太平洋是未来之洋。”[5]从那时至今的100多年时间里,太平洋一直被美国看作是重要的机遇地区,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斯坦利·罗斯指出,“如果历史是指南的话,(美国)亚洲政策演变的特点更多地是连续而不是变化。”[6]另一方面,美国的亚太政策始终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将太平洋视为美国天然的势力范围,美国早在19世纪末就声称太平洋是“我们的湖”。二是认为美国之所以在亚太拥有主导地位,概因其具有在太平洋的海上优势。美国并且认为这种优势现在比二战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该地区潜在的军事行动在性质上基本都将是海上的,除了朝鲜半岛,美国的军事力量不太可能卷入大规模的地面行动。另一方面,新的安全环境引起的主要地缘政治变化,已使亚洲的大国之争更多地聚焦于海上而不是陆地。

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一直以来都支配着海洋。美国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掌握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强权,这既是其海上交通和经济繁荣的前提,也是防止其他国家对其挑战的条件。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担心其迄今在海上无与伦比的支配地位会受到挑战。

二、对中国影响:挑战严峻

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安全同海洋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中国的发展,有更多的经济增长将来自海洋,有更多的利益将来自海外,有更多的企业将向海外发展,有更多的安全诉求将与海洋有关。当今世界海洋的发展趋势因而必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海洋权益受到侵犯

1974年,出席联合国海洋法大会的荷兰代表团在统计了146个参会国的海洋地理状况后,将其分为4类:地理有利国家34个,地理既有利又不利国家15个,地理不利国家68个,内陆国29个。中国在地理不利国家之列,人均海区面积只有美国的1/15,日本的1/10,韩国的1/5;人均占有近海渔业资源和大陆架沉积盆地面积,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数的1/30和1/42。[7]因此维护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根据《公约》的规定,中国属于半闭海沿海国,在行使和履行《公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应与邻国互相合作。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8个,并且均宣布建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由于海域狭窄,情况复杂,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有很大难度。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也建立了领海、毗连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所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有近一半的海域与海上邻国存在主张重叠和争议。[8]中国海洋资源(主要是油气和渔业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是受到直接威胁。

(二)海上争端复杂难解

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三个海区,中国与邻国都存在海上争端,既有涉及岛屿主权的国家海洋主权问题,也有涉及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海域划界矛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另一方面,当今任何国家即使是弱小国家都不会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放弃要求。全球1/3的国家都存在海洋争端,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主权。同时,强国也不可能像二战前那样依靠武力强行夺回有争议的地方,单方面重新划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使用武力越来越不合时宜,更多的是诉诸外交和谈判、国际法等来解决问题。对中国来说,中国不可能在有主权争议的地方丧失权利。与此同时,面对诸多的海上争端,中国不能简单依靠武力解决,必须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这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

(三)海上通道安全脆弱

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80%,而对外贸易的90%以上通过海运实现,中国的贸易伙伴也绝大多数是濒海国家。海上通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对于原油的需求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翻了一番,2009年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6%。在接下来的15年中,这个数字预计将再翻一番,到2020年,中国每天将进口约730万桶原油。中国进口的原油绝大部分通过油轮经由西行航线运输。从地理上来看,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等航道狭窄,容易被武装力量控制;东南亚的海盗、恐怖活动和小武器扩散也十分活跃。海盗和恐怖分子可以利用复杂的地形轻易威胁航道上的船只,而且易于逃逸。这条航线集中了世界5大海盗多发带,一旦海盗或恐怖分子发动攻击,有可能造成整条航线受阻,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

(四)中美海上事务存在歧异

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相隔万里的中美两国在海上的联系越来越多,互动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海上摩擦和矛盾,主要是因为双方存在分歧和差异:第一是认知差异:由于中国的崛起和对海外利益的拓展,美国认为中国将是对其包括海上在内的霸权地位的主要及潜在的挑战者,担心中国日益增长的海上实力会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中国认为美国抱持冷战思维,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试图控制中国周边海域,限制中国的海上利益。第二是国际法解读不同。《公约》代表了现代海洋法律制度,反映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但美国借口《公约》第十一部分不能满足其要求,至今拒绝签署,更谈不上实施。中国是《公约》的缔约国,按照其规定处理海上相关事宜。第三是实力失衡:美国海上实力超群,远洋海军在全球首屈一指。中国的军队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海军的装备和技术仍很薄弱。第四是目标相异:美国是要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全球海洋体系,中国提出构建“和谐海洋”[9],以共同维护海洋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三、中国的应对:维护世界海洋的安宁与安全

面对当前世界海洋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有必要也必须采取措施以应对。

(一)“和谐海洋”是中国海洋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近年来,中国除提出“和谐世界”与“和谐地区”[10]的理念外,还提出了了构建“和谐海洋”的倡议,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核心外交理念,彼此呼应又相互贯通。“和谐海洋”的提出,是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化,体现了中国对海洋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要求,标志着中国对《公约》的新贡献和新成就。

“和谐海洋”要求维护合理的海洋权益,和谐的海洋秩序则是确保世界各国正当海洋权益的有效途径。海洋秩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发展的观念,不仅体现在主要海上强国力量分布的变化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现代海洋利益的争夺已从历史上通过海洋争夺陆地变为争夺海洋本身,各国海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海洋权益也更加重视,人类开始进入全面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海洋的新阶段。在确认各国对领海拥有绝对主权的同时,国际海洋法还就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做了区分和界定。随着海洋意识和海洋开发探索的进一步发展,海洋秩序还会根据有关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做出更完善、更合理的调整。[11]中国为此反复强调指出,中国在维护和拓展合法的海洋权益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国家合理地追求各自的国家海洋利益。

同时,“和谐海洋”的建设需要所有海洋国家的支持和参与,否则将难以实现。自2008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应索马里政府和联合国邀请派出舰队到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就是维护“和谐海洋”秩序的有力证明。而“和谐海洋”的实现,还要求国际社会切实履行并不断完善《公约》和其他相关的海洋制度。

(二)“合作共赢”是中国海洋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广袤性,以及海上通道的重要性等,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所有国家合理正确地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及其资源,为全人类造福。海洋作为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舞台之一。因此中国在发展自己的海洋事业的同时,还应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致力于与海洋沿岸国家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后者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的既定方针,中国为此应积极参加海洋治理,参与各种海洋管理的合作机制。除了追求本国的海洋利益,还应兼顾对包括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其他更广泛的人类共同利益。在海上安全方面,中国应倡导将“新安全观”作为指导海洋安全合作的理念,强调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海上安全。同时中国应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海上安全磋商与对话,进一步制定或完善有关海上安全的具体规则和操作程序。加强与海上通道所经海域国家的战略合作,努力促成海洋国家就保护海上通道达成总体框架。

(三)谈判解决海上争端是中国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国一贯主张以公认的国际准则、国际法,包括《公约》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处理各项海上争端,制止对中国岛礁和海疆的侵占与蚕食,本着尊重历史的务实态度,公平合理地划定海洋管辖权界限。同时中国还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和海域划界问题,按照公平原则划定与海岸相向相邻国家的海域界限,反对使用武力或采取激化事态的行动。中国和越南于2000年12月签订的《北部湾划界协定》,就是中国与邻国达成的第一个海上边界协议,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充分表明中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和平解决海上争端。

(四)加强中美海上合作是维护世界海洋秩序的一个可行路径

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海洋的发展,因此尽管两国存在海上分歧和差异,仍应加强海上合作。

首先,中美海上利益和关切的交集决定了双方可以在海上开展合作:

第一,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及自由通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经贸总量的增加,以及对海外能源和资源需求的扩大,中国日益需要安全通畅的海上通道。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同样也需要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确保航行自由、保护海上通道特别是能源供应线的安全,符合中美双方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第二,维护贸易自由。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贸易自由是共同的期望与诉求。尤其亚太地区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地,通过海上密切保持与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第三,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打击包括武器扩散、海盗、走私等在内的海上犯罪等。

其次,海洋是双方合作的平台及发挥和体现中美两个大国作用的舞台:

第一,保护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足够的资源独自确保整个海域的安全,中美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双赢,还能使世界其他国家也受益。合作的范围包括海上联合搜救、海上维和行动等,共同打击来自海上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第二,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中美就海上安全问题协商和协调,共同应对和处理有关海洋的事务。第三,设立中美海上安全论坛,以二轨方式就海上安全展开讨论,以求达到共识。第四,中美在地区和全球共同倡议海洋治理,将海洋问题列入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的议事日程,如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

总之,加强中美海上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助于世界海洋的和平与稳定。

(五)当务之急是制定中国的海洋战略

海洋战略是当今世界直接或间接依赖海洋的每个国家和平与繁荣的基石之一。环顾全球,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海洋战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完全有必要提出自己的海洋战略,以便统筹规划,把自己从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中国的海洋战略服从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和谐海洋”为理论指导,全面、均衡并符合中国国情,在内容上应包括海权、海洋权益、海洋合作和海洋治理等方面,以促进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

早在100多年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12]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已充分说明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性,当代中国这艘大船正扬帆出海,乘风破浪,驶向海洋强国的既定目标。

[1] 孙志辉:《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促进海洋事业全面发展》,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代序”第1—2页。

[2] Scramble for the Sea.The Economist, March 3, 1976.[3] 薛桂芳编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第2页。

[4]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5] Quoted from Ali Wardhana, “The Pacific Rim Challenge”, in Hadi Soesastro(ed.), Indonesian perspectives on APEC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ia Pacific.Jakarta: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4, p.175.[6] Stanley O.Roth, “U.S.Policy toward Asia: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need to Go”, Remarks to the Asia Society, Washington, DC, 11 January 2001.http://www.state.gov/www/policy_remarks/2001/010111_roth_uspolicy.html

[7] 引自徐质斌:《海洋国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8] 薛桂芳编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第221页。

[9] 2009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青岛会见应邀前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巴西等29国海军代表团团长时说,这次多国海军活动以“和谐海洋”为主题。推动建设和谐海洋,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见《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29国海军代表团团长》,载《人民日报》2009年4月24日。

[10]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为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举行的亚非峰会上发表的题为《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此后又在同年9月15日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构想;在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提出了共建“和谐地区”的理念。

[11] 宋德星、程芬:《世界领导者和海洋秩序——基于长周期理论的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第104页。

[12] 《孙中山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9页。

篇7: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摘要: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经济;数据分析;关联度分析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是极为复杂的,这不仅仅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且因为人口本身也是具有多种属性的社会群体。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它可以通过多个能量、信息渠道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口因素,如数量、质量等所表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种人口状态是有利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必须进行具体的综合分析。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郑州市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则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因此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发生作用。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量低质的人口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二是通过消费引起的。一定数量人口的衣食住行能够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越多,消费量越大,就会影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最终影响经济的产出。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状况,一般由人口总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出来。下面我们用统计数据分析郑州的人口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建国以来郑州的人口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49~1959年,郑州人口加速发展。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依然很高,形成了郑州人口的第一次生育高峰。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造成了人口非正常死亡,出现了建国后郑州人口第一次负增长,以后郑州的人口依然增长很快,虽然在7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迁入人口多,人口的净增长仍然很高。

(二)郑州市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郑州人口的基本状况,但是郑州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下面建立我们模型,分析郑州人口对经济的影响。

容易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6.57%,也就是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知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郑州人口由1950年的219.23万人增加到的708.22万人,增加了486.99万人,增长率为223%,人口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产生的需求,增加了有效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郑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底53元增长到602元,增加了369倍,充分见证了郑州经济的发展。

对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口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过剩难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人口不足则不能保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对人口的要求会形成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的人口数量可以保证人类社会在不影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得经济增长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这种人口规模被认为是适度的。但是“分母效应”不容忽视。庞大的人口总数,以及由此带来的每年较大的增长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郑州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制约着郑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一个区域中人口所拥有的生理、心理、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人口素质是个人具有的作用于社会的人力,是人口诸多特征中最积极能动的要素。一个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包括生理机能、营养好坏、心理健康状况等,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自然基础。二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这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主导因素。三是思想素质,包括人们的信仰、伦理道德、劳动态度等精神赋存状况,以及社会行为规范和历史人文传统等,这也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体现在一个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体质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1.郑州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统计分析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一般是以接受教育的年限,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年限与等级、专业技术水平的职称、小学普及率等来衡量。因此,可以通过有关教育水平的人口统计指标数据来比较评价郑州市的人口素质状况。

下面我们由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郑州人口素质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郑州人口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文化的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万人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稳步提高。郑州市的初中教育的情况不太乐观,在校的人数呈逐步下滑的趋势。这也说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图形显示在附近出现了大的波动,这正反映了受大学扩招的影响,进入大学的人数多了,影响到了技工学校的招生,且每万人所拥有的教职工数目明显减少。特别是平均每万人拥有大学专任教师数目锐减。不过以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郑州的教育在稳步发展。

但郑州全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较低,年与北京在校学生构成比较。由比例图可以看到,郑州在校学生的结构不尽合理,小学生约占了一半,可是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减少,这反映了郑州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比较低,一部分人的教育只限于初等教育。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关键的作用,并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的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提高300%。因此,郑州市的经济要振

兴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郑州市人口体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体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郑州人口平均寿命已由50年代的60岁延长到目前的70多岁。人口死亡率也稳定在4‰~5‰的水平。由于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选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来粗略的反映郑州人口的身体状况。

从上表看出在20前后,在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减少的同时,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一是因为统计指标的变化,另外反映了国家精简机构,关闭不合格单位取得的成效。但随后的“非典”严峻考验了医疗系统,也暴露了卫生医疗条件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同样也促进了卫生医疗的快速发展。在郑州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郑州人民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素质偏差。近期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有关报道:调查显示郑州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状况令人担忧。等等这些都将会制约郑州市经济的发展。

3.郑州市人口素质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人口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状况,那么,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怎么样?下面我们把前面反映人口素质状况的图形(包括身体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与下列反映郑州经济发展的图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到一起做简单的分析:

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年左右,体现人口素质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明显下降。再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前后增幅明显放慢。虽然不能说是人口素质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全部因素,但人口素质的明显下降,必定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20以后,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与2004年两年郑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加大。由此可见,在郑州经济的发展中人口素质的提高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人口结构统计分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年龄性别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如城乡构成、产业构成等)。其中人口自然构成的变化是由人口本身的出生、死亡等变化形成的。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限于查到的资料,我们把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做一简单的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的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逐渐趋于稳定,人口性别比和全国大体相等。但是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到年仅为9.7%,比重还是偏低;而且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但这个比例与北京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即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大,或农村人口比重高,意味着人们主要从事对土地开发的农业生产,如果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的环境意识薄弱,则会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以致退化。而性别比为1.07%左右,也是不合理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等学历(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为1.0%)和高级职称(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和高级技师的比重分别为2.8%与0.3%)的人员比重都比较低。

由此可见,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以人口的年龄结构而言,人口过于老化就可能造成经济活动的不足和老化,影响经济的效益和技术创新,也会造成社会经济对人口的负担过重。人口过于年轻化,又会造成就业压力过大,增加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过于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还会造成教育、医疗上的压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人口的再生产活动,使人口本身的正常发展受到干扰,如果人口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同时失调,将会进一步加剧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篇8:论海洋开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断提高个人生活品质,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壮大。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人们对海洋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场海洋开发“蓝色风暴”席卷世界各国,滨海旅游受到追捧并迅速崛起。依托区位和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3S”(sun、sea、sand)旅游形成巨大的市场影响,创造出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滨海旅游的升温,海洋环境所受影响也日趋明显,水体污染、物种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等问题致使生态失衡,频现环境“超载”现象。

针对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应对和改善,目前已有学者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但理论成果尚浅且较少。魏敏[1]、张广海等[2]认为应在滨海旅游区划定相应范围形成专门的度假区,并出台《滨海旅游度假区管理条例》以提高对滨海旅游区域环境资源的保护等级;李鑫[3]、董丽媛等[4]认为应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各部门通力协作,完善滨海旅游法制体系建设,以立法形式强制保护滨海资源和海洋环境;王芳等[5]认为应从旅游特色入手,丰富滨海旅游的形式及产品结构,挖掘更多的人文特色,开发特色主题体现文化底蕴丰富内涵,以减小滨海旅游因季节性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郑伟民等[6]认为应加大对旅游活动海域的水质监测,严格做好滨海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估,监测不同时段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容量,对旅游者人数及旅游活动强度加以控制,从而减小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本研究在前者研究基础上,从滨海旅游的管理者、开发者、从业者和旅游者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动态管理运行模式,降低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滨海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世界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2.1 国外概况

受地理位置、日照时长、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东南亚、澳洲、欧美等区域,滨海旅游已成为其旅游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旅游大国如马尔代夫、巴西、美国、泰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十分重视滨海、海岛旅游的发展。位于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以其优质的空气、阳光和海水浴场资源为旅游资本,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体验,其境内最重要的四大旅游区都位于滨海地区。意大利国土面积较小但已开辟7100多个海滨浴场、900多个滨海服务中心和180多个观光港口。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数据,滨海旅游游客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滨海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强劲。

2.2 我国概况

我国滨海海岛地区景观资源丰富独特,资源占比位于世界前列,在旅游业整体结构中有重要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2005年5月,我国公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国内第一份针对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内容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区域布局、海洋资源开发等6个方面,同时提出滨海旅游业要进一步重视海洋环境资源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发掘与保护,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我国沿海地区整顿修复近500个景点,包括5处国家海岸带自然保护区、31处国家重点风景区、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7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等,还有1 200多个待开发的滨海景点[1]。

由于区位条件、滨海资源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我国滨海旅游空间布局被分为5个发展带[7]:(1)环渤海湾滨海旅游带,范围包括渤海湾、山东/辽东半岛,中心城市有大连、青岛、秦皇岛,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区域联系紧密、客源市场广,堪称我国北方黄金海岸;(2)长三角滨海旅游带,范围包括江、浙、沪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有上海、杭州、舟山、连云港,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发达、濒临东海岛屿众多,受经济及区位条件影响更侧重于滨海都市和商业旅游发展;(3)海峡西岸滨海旅游带,范围包括福建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有福州、厦门,区位优势明显、气候宜人、海域辽阔,拥有众多优良港湾,天然沙滩、海岛资源丰富,宗教信仰多元、人文民俗特色突出,有巨大开发潜力;(4)珠三角滨海旅游带,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北海,地理区位佳、区域经济发达、有众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目前我国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滨海旅游区之一;(5)海南滨海旅游带,范围包括海南岛,中心城市有三亚、海口,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时间长,自然风貌景观丰富,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净土”。

3 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1 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为满足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者的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在滨海旅游区内建造大量的酒店、餐厅、俱乐部等公共设施,每天产生大量垃圾和污水;由于大多数滨海旅游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欠缺,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直排入海,对海水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游船、水上运动、潜水等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对水体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旅游旺季,大批旅游者集中涌入滨海旅游带,过量垃圾残留堆积导致海水自净能力急剧下降,受洋流影响垃圾又漂向更远的海面,清理难度大、成本高。

3.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滨海旅游活动污染水体还会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因水体中残留的垃圾废弃物不易分解,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其死亡;一些可被消化的垃圾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经生物链循环可能会回到餐桌,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此外,旅游开发项目和建设活动对生物生境和濒危物种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3.3 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巨大的“海景”市场需求加剧开发的速度和力度,为获取经济收益,在滨海旅游带内建设大量酒店客栈、临海别墅、餐厅等建筑物,对滨海海岸景观带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由于不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有些沙滩景观资源已不复存在,大面积人为景观建筑的出现使滨海海岸失去原有魅力。

4 滨海旅游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4.1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滨海旅游环境资源是较为典型的公共物品,在多数情况下被商家或游客免费使用,而旅游产品的市场价格只反映劳动力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环境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商家所交相关税款和游客支付相关费用远远达不到环境资源内在价值;滨海旅游环境资源被污染和破坏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表现为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引起市场失灵。

以完全竞争市场为例(其余市场形式同理),若滨海旅游开发带来的边际收益为MR,其社会边际成本为SMC,商家私人边际成本为PMC,由商家对环境资源开发和破坏引起的外部边际成本为XC,那么SMC=PMC+XC(图1)。而每个商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把本应自己承担的社会成本让整个社会承担,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偏离造成市场失灵。

4.2 滞后效应与政府失灵

因滨海旅游开发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在短期内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反应的过程和时间的积累,即具有滞后性;如一些滨海地区进行围填海活动,短期迅速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围填海所造成的影响却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逐渐显现。由于存在滞后效应,在个人利益最大化面前破坏和污染问题会被忽视,同时当前的生态环保建设也未必立刻产生显著效果,导致人们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府管制的政策缺位、规范缺位和服务缺位等,最后导致政府失灵,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3 行业分散与资金不足

从旅游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来看,收益分属交通、餐饮、酒店、旅行社等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可能会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但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转嫁到政府管理部门。与此同时,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权力分散且有限,很难集中各方力量对滨海环境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加上目前财政划拨用于保护旅游环境资源的专项资金严重不足,使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根治。

4.4 明显的季节性致使资源环境阶段性“超载”

滨海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6—9月因气候适宜、节假日集中而成为旅游活动旺季,大批游客集中涌入滨海旅游区,滨海资源被不断消耗,海水自净能力降低,产生的垃圾因清理难度大而大面积堆积,大量海洋生物作为食品或纪念品被消耗,严重超出滨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样的阶段性“超载”使滨海生态环境资源受到难以修复的不可逆的破坏。

4.5 旅游活动各方参与者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在目前滨海旅游活动中,管理者、开发者、规划者、从业者和旅游者对于海洋环境资源的认知度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图2)。大多数仅停留在亲近享受海洋环境的层面,因处于这一感性认识基本层次者基数较大,虽然一部分人通过认识学习其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整体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薄弱,与上升至保护海洋环境资源的专门层次还有很大距离。

5 对策建议

5.1 征收相应环境税

针对海洋资源环境破坏负外部效应引起的市场失灵,商家进行滨海旅游开发付出的只是生产、建设、劳动、管理等私人成本,而开发过程中的排污、废气、废渣、资源破坏消耗等则是社会成本,如果仅计算私人成本,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对此,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政府出面干预,把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旅游产品市场价格和商家私人生产成本中;由于环境税使整体成本升高,一定程度上会减小商家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和破坏力度[8]。此外,所有建设项目需交纳一定额度的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资金,同时必须修建配套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系统等;将建项目需交纳一定额度的环境保证金,项目验收评定达标后予以返还,不达标则不予返还。

5.2 建立旅游项目开发准入机制

要降低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可划定滨海旅游服务区范围,在一定海岸范围内不得开发建设酒店、餐厅等公共建筑设施。同时建立项目开发准入机制,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关键影响因素设立相应指标,参照准入机制中的各项指标,对已建、在建及将建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审计。对于已建和在建项目未达标的,要求其进行改造整顿,严重超标的需进行清除;对于将建项目,达标的可作为重点项目推进建设,未达标但有发展潜质的可列为储备项目进行优化酝酿,待成熟之后再推进,严重超标的不得批准建设。

5.3 社会协同治理

要实现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持权力和权利的平衡与协调,使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商家、旅游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管共治、协同行动,以实现公共选择和公共博弈的有效性。针对滨海旅游行业分散、管理部门治理碎片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特性,可引入社会协同治理理念,形成政府主导、社会集体调节管理、居民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或组织协助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鼓励当地社区及居民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兴趣,提升社会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及责任感[9]。

政府部门可定期对所有项目进行审核评估,综合商家资质、环保、诚信、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绿色等级”评定,对旅游者信息公开。等级高者可享受管理委员会或协会组织的优先宣传推广、资源优先对接等待遇,等级低者因竞争力降低形成劣势,不达标者将直接被淘汰,以此刺激商家自发进行项目优化和环境资源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5.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海洋环保意识

除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外,提高滨海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海洋环保意识也尤为重要。可在景区内树立环保标志,增设垃圾箱等设施;通过管理委员会招募环保志愿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由于在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从而逐步提升大众海洋环保意识。

通过上述分析,滨海旅游开发动态管理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6 结论

滨海旅游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对于海洋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已日渐显现。正确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所在,及时规范市场、加强政府管制、严格市场准入,通过政策引导滨海旅游的合理开发,实行多层面监管,结合各区域滨海旅游带发展实际形成一种新型动态管理运行模式,防止外部不经济行为,尽可能减小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对于滨海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魏敏.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及保护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3):78-83.

[2]张广海,田纪鹏.国内外滨海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9.

[3]李鑫,孙云鹏.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105-107.

[4]董丽媛.环境承载力对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旅游纵览,2015(5):238.

[5]王芳,朱大奎.全球变化背景下可持续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1-16.

[6]郑伟民,杨秋梅.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分析与对策:以福建省泉州湾北岸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3):67-68.

[7]马勇,何彪.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102-107.

[8]潘华丽.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下一篇:与日全食的作文:震撼人心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