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应急预案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陕西省应急预案范文

陕西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

2010年12月16日 省应急办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 总则

1.1 目的及依据

为了保证财政部门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提供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各项处置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设区市、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分级成立财政应急保障工作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财政应急保障工作。

(2)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部署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落实各自的应急保障责任,并与各相关部门相互支持、协调联动。切实保障应急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3)反应及时,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预警监测和前瞻性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财政部门应按统一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各项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的财政应急保障事项。 2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省级

2.1.1省财政厅作为全省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综合协调主管部门,负责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进展情况,加强与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财政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并组织落实。

2.1.2 省财政厅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由主管预算的厅长负责。厅内成员单位包括办公室、综合处、预算处、国库处、税政处、行政处、政法处、教科文处、经济建设处、农业处、社保处、企业处、国际合作处、监督检查处等;厅外联系单位包括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及其他相关部门。

2.1.3 省财政厅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由预算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以业务主管处为基础,组建相应的财政应急保障协调指挥机构。各有关处室根据厅领导部署,在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规定的应急保障任务。 2.2 省以下 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比照省财政厅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定,省财政厅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预警监测和报告 3.1预警监测

省财政厅要建立与省政府各部门应急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系统的有效衔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加强应急保障措施和决策机制的超前研究,提高处置效率。 3.2 报告

3.2.1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省财政给予应急保障的,相关省级部门或各设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应及时向省财政厅报告。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应急保障的,省财政厅或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向财政部报告。

3.2.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已采取的主要措施、事态发展预测及控制程度;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需要省财政和中央财政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3.2.3 报告一般应为纸质文件。紧急情况下也可先电话报告,随后报送纸质报告。

3.2.4 财政厅内部处理程序:报告统一由省财政厅办公室承接,值班电话为029--87613953;财政厅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按厅内职责分工,通知到相关处室负责人或省财政厅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联络员。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程序

4.1.1省财政厅业务主管处室接到相关的省级部门或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报告后,立即着手进行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价和判断,研究提出具体建议报厅领导。

4.1.2省财政厅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启动本预案。

4.2 启动标准

4.2.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分为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类。 4.2.2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同时采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对造成局部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只采取部分财政支出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

4.2.3相关省级部门或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根据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省财政或中央财政应急保障的事项。省财政厅研究提出应急保障措施建议,按规定程序报批。紧急情况下,省财政厅可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先采取安排支出或拨付资金等措施,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4.3 财政收入政策

4.3.1 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个人,省财政厅会同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及时研究提出税收优惠政策建议,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

4.3.2 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省财政厅应及时拟定临时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建议。其中,属于国务院及财政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项目,由省财政厅提出减免政策建议,经省政府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属于中央和省人民政府及省财政厅、省物价局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省财政厅、省物价局提出减免政策建议,报省政府审批。

4.3.3 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到期后,突发公共事件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仍然较大的,按原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优惠(减免)政策期限。

4.3.4 因执行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而减少的财政收入,原则上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负担。对减收影响重大的财政困难地区,上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 4.4 财政支出政策

4.4.1 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个人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机构,省财政厅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建议,报省政府审批。各设区市财政部门根据省级财政支出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本地区财政支出政策,报本级政府审批。

4.4.2 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个人、行业、企业、单位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给予补偿,没有直接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政府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救助和支持;在一定时期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其他财政支出政策。

4.4.3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属于省级事权的,经费由省财政负担;属于市县事权的,经费由市县财政负担。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省财政适当给予帮助和支持。

4.4.4 军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参加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以及军队自身处置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军队应地方政府请求,奉命支援地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由当地政府负担。

4.4.5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已在年度预算中专项安排的,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资金;需要由部门预算进行调剂的,各级财政部门在保证人员工资和必要支出外,可要求各预算单位调整部门预算支出结构。部门预算调剂工作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4.4.6 年度预算安排和调剂不能满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需要时,财政部门可提出动支预备费、超收使用安排以及动员多、双边国际组织优惠资金等方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及时追加相关部门的预算和对困难地区的补助资金。紧急情况下,财政部门可根据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先安排资金,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4.5预算调整

突发公共事件对财政经济影响特别严重、年度预算难以平衡时,财政部门可提出压缩财政支出以及调整财政预算的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 4.6资金拨付

4.6.1各级财政安排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拨款。 4.6.2对同级主管部门的拨款,应在接到拨款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审核和拨款手续。 4.6.3对下级财政的资金拨付和调度,原则上应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审核、拨款和调度手续。 4.6.4紧急情况下,省财政厅可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先办理拨款,再补办相关手续。 5 后期处置 5.1监督检查

5.1.1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1.2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应接受审计部门和财政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

5.1.3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2总结评估

5.2.1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应及时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进行清算,对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

5.2.2 各设区市财政部门应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及时将本地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拨付情况等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及时对应急响应过程、应急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5.3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措施及实施情况等信息的发布,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具体按照《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6 附则

6.1预案管理与更新

6.1.1本预案依据有关法律规章要求和应急工作实际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或者每3年,由省财政厅组织一次内部评审、补充、修订和调整相关内容,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经厅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报省政府审查批准后实行。

6.1.2 各设区市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或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6.2 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财政厅制定并负责解释。 6.3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陕西省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2010年12月16日省应急办【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总则

1.1目的

为了全面、迅速、有序地对草原火灾进行应急处理,控制和扑救草原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草原资源,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加强协调,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科学扑火。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防火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农业部<草原防火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陕西省境内草原(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但是,林区和城市市区除外。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由陕西省草原防火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和督导组组成。

2.2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

总 指 挥:陕西省农业厅厅长

副总指挥: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

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成员单位:省畜牧兽医局、厅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科技教育处,省农机局、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厅后勤服务中心、厅信息宣传中心。

主要职责:批准启动或停止本预案;根据火情,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报告;研究、协调、解决扑火救灾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受灾市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扑火需要,指挥调动扑火急需的人员、物资和装备,指导、监督地方政府尽快扑灭草原火灾;根据防火需要,协调解决重点草原防火区、受灾地区草原防火设施建设和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各职责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扑救草原火灾的各项工作。

2.3办公室人员组成及职责

办公室设在陕西省畜牧兽医局

主任: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副 主 任: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省草原工作站站长

成员单位:省畜牧兽医局、厅办公室、厅政策法规处、厅科技教育处、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省草原工作站。

主要职责:办公室是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接受省卫星遥感中心卫星监测的火点信息;进行火灾动态监测和信息分析,了解火场前线指挥部的扑火方案、扑火力量部署、火场地理信息和气象情况;根据火情,及时向指导挥部总指挥报告,并传达有关领导的批示和指示精神;根据扑火需要和指挥部决定,联系调动草原防火急需物资;组织对火情和扑火救灾情况的新闻发布;负责文件收发、情况汇总和建档,起草指挥部总结报告。

2.4后勤保障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组长:省农业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处长

副 组 长:省农业厅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单位: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厅市场信息处、省草原站、厅后勤服务中心、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

主要职责:研究解决受灾地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时筹措和拨付救灾资金;协调组织扑火人员和物资的快速供应;确保与受灾地区的信息传递畅通;为应急指挥系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5督导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人员组成:由指挥部领导根据火情决定。

主要职责:赴火场协助指导“前指”扑火救灾;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火场信息;传达并监督落实领导指示精神。

2.6应急联动机制

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宣布启动省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火灾现场,检查督导应急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做好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草原火情信息监测与报告

草原火情信息主要来源于省气象局遥感中心观测、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卫星遥感观测和地方报告。

防火办公室是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机构。进入防火期(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设值班室,进行 24小时值班,办公室领导带班。值班室负责接收卫星监测的火点信息,及时通知火点所在市草原防火值班室或当地畜牧行主管部门,并要求地方迅速进行核实,及时反馈信息。值班室对反馈信息进行核实,必要时向防火办公室带班领导报告。

3.2预警预防行动

重点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划定草原防火责任区,建立草原防火责任制度和联防制度,加强草原防火设施建设。应组织经常性的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草原防火意识。

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和气象机构应当联合建立草原火险监测制度,做好草原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

作。

3.3预警支持系统

重点草原防火地区要加强草原防火指挥系统建设,确保草原火情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指挥有力。4应急响应

4.1火灾级别

草原火灾分为四个级别:

4.1.1Ⅰ级特别重大草原火灾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明火尚未扑灭的。

(2)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伤亡20人以上的。

(3)距离重要军事目标和大型军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足1公里的草原火灾。

(4)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

4.1.2Ⅱ级重大草原火灾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2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明火尚未扑灭的。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伤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

(3)省、(区、市)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草原火灾。

(4)距省界5公里以内的省(区、市)草原燃烧面积蔓延500公里以上,或连续燃烧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的草原火灾。

4.1.3Ⅲ级较大草原火灾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害草原面积100公顷以上2000公顷以下。

(2)造成死亡3人以下的草原火灾。

(3)超过24小时尚未扑灭的。

4.1.4Ⅳ级一般草原火灾

(1)受害草原的面积100公顷以下。

(2)无人员死亡的草原火灾。

(3)Ⅰ、Ⅱ、Ⅲ级草原火灾之外的。

本条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4.2响应程序及等级

各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对Ⅰ、Ⅱ、Ⅲ、Ⅳ级草原火灾立即报告省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省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对Ⅰ、Ⅱ、Ⅲ级草原火灾,立即报告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Ⅰ、Ⅱ级草原火灾由省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根据草原火灾的级别申请农业部启动不同的等级响应,Ⅲ级草原火灾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根据火灾情况,启动响应,Ⅳ级草原火灾由地方草原防火指挥部根据火灾情况,启动响应。发生Ⅰ、Ⅱ、Ⅲ级草原火灾,各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立即启动本级草原防火预案制定相应的等级响应。

4.2.1Ⅰ级响应

发生Ⅰ级草原火灾,立即向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报告。由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批准后,启动Ⅰ级响应程序。

(1)应急机构各组工作人员立即到位。

(2)省草原防火指挥部迅速对火情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估,对扑火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3)派督导组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4)根据火情及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申请,批准调用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物资的品种和数量。

(5)必要时建议省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火灾扑救的紧急措施,调动扑火人员,调拨扑火经费和物资。

(6)必要时建议由省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扑救草原火灾。

4.2.2Ⅱ级响应

发生Ⅱ级草原火灾,立即向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报告。由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批准后,启动Ⅱ级响应程序。

(1)根据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指示,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对火情做出分析和评估,对协助地方做好扑火工作做出部署。

(2)根据火情,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决定是否派督导组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帮好扑火工作。

(3)根据火情及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申请,批准调用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物资的品种和数量。

(4)必要时建议由省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扑救草原火灾

4.2.3Ⅲ级响应

发生Ⅲ级草原火灾,立即向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报告。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向指挥部领导提出处置建议,经省草原防火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后,启动Ⅲ级响应程序。

(1)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立即与省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联系,做好火情监测,掌握火情动态,及时将火情信息通报地方。

(2)与地方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火场前线扑火力量部署、火场地理信息和气象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协助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3)传达落实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4.2.4Ⅳ级响应

Ⅳ级草原火灾由市级地方人民政府或草原防火主管部门作出响应。

4.3信息报送和处理

信息报送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地名、经纬度)、过火估测面积、火场地理状况、火场气象状况(温度、风力、风向)、扑救力量(人员、车辆、主要扑火设备数量)、火情发展趋势、火灾级别、人员伤亡、威胁居民点和重要设施情况。

信息报送时间: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接到Ⅰ、Ⅱ、Ⅲ级草原火灾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接到Ⅰ、Ⅱ级草原火灾报告后,起草《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值班信息》,4小时内报告省政府、农业部草原防火办公室。

发生Ⅰ、Ⅱ、Ⅲ级草原火灾时,及时报告省政府后,通报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安全监管局、省林业厅、省气象局。威胁林区的草原火灾,通报省林业厅;省边界附近的草原火灾,通报相关省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涉及重、特大人员伤亡的草原火灾,通报卫生厅和民政厅。

4.4通讯

省草原防火办公室准确掌握各市及重点县(区)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值班电话、主要负责人电话;掌握农业部及相关部门联系方式。

督导组执行督导任务时,携带卫星电话,保持与指挥部信息畅通。

必要时,指挥部设立草原防火指挥专线电话。

4.5前线指挥

草原火灾扑救的“前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组建,督导组根据指挥部领导的指示,协助指导“前指”进行扑火工作。

4.6救护医疗和安全防护

火灾现场救护、后方支援及应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4.7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接到火灾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

扑救草原火灾,不得动用未成年人、孕妇和残疾人参加。

需要国家派遣部队参与扑火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4.8新闻报道

国家级新闻媒体的采访由指挥部综合组负责,新闻报道内容由综合组提供,指挥部领导审定。必要时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确定新闻发言人。

地方新闻报道制度在当地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中规定。

4.9应急结束

火灾被扑灭、人员撤离火场后,由市、县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Ⅰ、Ⅱ级草原火灾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申请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批准应急响应结束;Ⅲ级草原火灾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批准应急响应结束。

5应急保障

5.1物资保障

全省现建有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2个。根据草原防火的实际需要,继续加强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重点储备风力灭火机、防火服、指挥车、消防车、运兵车、拖拉机、野外生存设备等。

5.2资金保障

处置草原火灾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按财政厅《财政应急保证预案》执行。

草原火灾应急专项经费专帐存储,专款专用。

5.3技术保障

建立并完善草原火情预测预报系统,制定草原火险等级预测预报技术规程;制定和完善草原火

灾扑救技术规程;建立地形及草原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建立和完善通讯调度指挥系统,草原防火预警预报系统。

5.4宣传、培训和演习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草原防火宣传,提高群众对草原火灾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

加强对草原防火指挥人员、草原防火专职人员,以及草原防火半专业扑火队伍和群众扑火队伍的培训,定期举行扑火实战演练,提高科学扑火能力。

6后期处置

6.l善后处置

灾后重建、有关人员的补偿和奖励、扑救火灾中牺牲人员的抚恤和褒扬、受伤人员的救治、社会救济等善后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防火条例》等有关规定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6.2火灾调查和总结

火灾调查、火灾案件查处由当地草原防火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负责办理。

火灾结束后,由省、市草原防火主管部门进行总结,建立专门档案,并报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政府。

6.3表彰和奖励

火灾扑灭后,指挥部对在火灾扑救中作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7附则

7.1预案的更新与管理

1.本预案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草原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随时更新。

2.本预案制定或更新后报省政府审批,农业部备案。

3.各市、县(区、市)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参照本预案,制定本地区的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2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省草原防火指挥部制定,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联系电话:029—87344000

7.3 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附录

8.1Ⅲ级草原火灾应急响应启动及结束报签

第三篇:陕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011年1月4日省应急办【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及时控制、快速处置本省生产加工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下简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机制,规范、指导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减少和降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陕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本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发生的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事故,以及通过监督检查、风险监测、上级及有关部门通报、媒体曝光等形式发现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及人身健康,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4工作原则

各级质监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工协作,系统联动,快速反应的原则,积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应急处置。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做好事故的处置及整改督查工作。

2机构及职责

2.1省局应急指挥部

2.1.1机构

省局设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局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产品质量督监处、食品生产监管处、稽查局、财务与内审处、监察室、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及各市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若干应急工作小组,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

2.1.2职责

(1)确定事故应急处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原则,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2)研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

(3)调动本系统有关技术力量和相关资源,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4)检查督导局属有关单位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

(5)向局属有关单位传达、布置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工作要求。

(6)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7)按照有关规定通报情况。

2.2省局应急工作小组

2.2.1机构

省局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组、执法检查组、媒体联络组、后勤接待组、保障组、质量鉴定组、专家咨询组。各工作小组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2.2.2职责

(1)综合组: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和协调省局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检查督促各地区、各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向国家质检总局、省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食品生产监管处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2)执法检查组: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对事故食品生产企业依法查处。必要时,联系公安部门对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稽查局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3)媒体联络组:及时了解和掌握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及进展情况;负责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必要时根据政府的委托参与新闻发布工作。(政策法规处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4)后勤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机关领导及督导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车辆保障、人员调配及相关物资筹集及其他后勤保障;接待事故受害人及相关来访人员的事宜。(局办公室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5)保障组:负责应急处置救援工作经费的保障(财务与内审处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6)质量鉴定组:组织食品检验专家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相关技术鉴定和调查,负责对涉嫌问题食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添加剂和产成品质量检验及鉴定工作,进行质量分析,为事故定性和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牵头,相关技术机构配合)。

(7)专家咨询组: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确定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援助,分析事故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应对措施,必要时配合媒体联络组答疑解惑(食品生产监管处牵头,其他处室配合)。

(8)其他成员单位及处室按照指挥部临时交办的任务,做好相关工作。

2.3市县局应急机构

各市、县质监局及相关技术机构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3事故分级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重大、一般重大四级。

3.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Ⅰ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省级质监部门处置能力水平的;

(3)省人民政府或国家质检总局启动Ⅰ级响应,涉及我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

3.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Ⅱ)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设区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食品疑似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其处置涉及我省生产加工企业的,需要省级质监部门统一组织协调的。

(5)省人民政府启动Ⅱ级响应涉及我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

3.3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Ⅲ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设区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设区市人民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4一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重大(Ⅳ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对大众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在30至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应急响应

4.1报告制度

4.1.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报告

发生(发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生产加工企业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4.1.2层级报告及时限

(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发生地县(区)质监局应在获悉事故情况后昼间40分钟(夜间60分钟)内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卫生部门及市质监局作出初次报告。对预判断为需启动Ⅰ级、Ⅱ级应急响应的,应在2小时内向省质监局报告。此后,根据事故处置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

(2)市质监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经判断认为需启动Ⅰ级、Ⅱ级、III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在向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报告的同时,2小时内向省质监局报告。

(3)省质监局根据事故的性质及危害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缓报、漏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慌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1.3报告内容

(1)初级报告:应尽可能详尽的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食品品种、数量、批次、流向、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

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

(2)阶段报告:除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外,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的建议。

4.2通报制度

4.2.1省质监局接到生产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发生事故有关市质监局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各级质监部门通报,以便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4.2.2省局在处置应急事故时,必要时可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省质监局和相关单位。

4.3分级响应

4.3.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省质监局接到Ⅰ级、Ⅱ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在省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议,协调有关工作小组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指导、部署市、县质监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督导。市质监局应急领导小组应积极配合,并指导基层县区局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区质监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3.2较重大(III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市质监局接到III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在市政府负责组织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启动市局应急预案,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议与措施,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县质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省质监局加强对市质监局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困难。

4.3.3一般重大(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县质监局接到Ⅳ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在县政府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调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将应急处置情况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通报。

市质监局应对县质监局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给与指导监督和有关方面的支持。

4.4快速反应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质监部门应按照省局或当地政府的要求,立即做出反应。

4.4.1第一时间做出初步反应:

(1)向局领导汇报获知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

(2)提出处置措施;

(3)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

4.4.2启动应急预案

(1)确定事故等级:根据应急预案规定和专家分析评估事态发展趋势,确定事故等级。

(2)召开应急会议:由局主要领导主持,局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

(3)启动相应等级响应:经局主要领导批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

4.4.3采取措施:

(1)质监局按照相应事故等级进行响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调查处置工作;

(2)指导相关市、县质监局开展事故处置工作,了解问题产品生产、销售情况;

(3)必要时请求政府协调公安机关,控制现场,维持秩序;

(4)通报相关部门,排除农药污染及人为破坏等因素,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5)各应急组进入工作状态(综合组、执法检查组、媒体联络组、后勤接待组、保障组、质量鉴定组、专家咨询组);

(6)需要其他省(市)协查的,向相关省(市)质监局通报情况或向质检总局报告,寻求事故处置的配合与援助。

(7)向省政府、国家质检总局及相关部门报告和通报有关情况。

4.5现场处置

4.5.1控制现场。

(1)依法检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生产企业;

(2)责令事发企业停止生产销售,暂扣食品生产许可证;

(3)对事故涉及生产企业的采购验证记录、生产记录、出厂检验记录、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等进行有效控制;

(4)查清进货和销售台帐、添加剂管理使用、生产工艺、出厂检验、库存情况,明确货源渠道、销售数量和流向。

4.5.2查封问题食品。

查封、扣押涉嫌违法生产加工的问题食品、原辅材料及企业出厂前检验后保留的样品,并进行检验;

4.5.3召回问题食品。

对已销售的涉及事故的问题食品,责令生产者全部召回,并通报有关部门协查。及时有效地遏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4.5.4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

4.5信息发布

4.5.1依照《食品安全法》由各级政府、卫生部门或当地政府委托的相关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信息,未经许可,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或公布。

4.52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或卫生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消除社会恐慌心理,形成良性互动,防止事态人为扩大。

4.6响应终止

当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得到控制、缓解、消除后,确定应急响应终止。

(1)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各工作小组汇报情况,决定响应终止。

(2)省局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5后续措施

5.1依法处置: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并向省局领导报告对案件处理的情况,对问题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就此事件,举一反三,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

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2责任追究:对不依法履行法律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5.3总结报告: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报送省政府、国家质检总局、省食安委。6附则

6.1名词术语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危害的事故。

生产环节食品安全:指通过生产领域加工出来的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食品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本预案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质量卫生安全。

6.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6.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预案》(陕质监函〔2005〕2号)文件同时作废。

第四篇:陕西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12月16日省应急办【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总则

1.1 目的

为做好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 树立农业自然灾害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1.2.2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2.3 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3 编制依据

制定本预案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突发性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和风雹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自然灾害发生区涉及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按照省级相应突发灾情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2.1 组织机构

农业厅设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灾害工作的副厅长担任组长,厅办公室、发展计划处、种植业管理处、省农机局、省畜牧兽医局、省果业局等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种植业管理处。

2.2 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协调、指导全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

2.3 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与省直有部门、各市农业部门联系协调,及时收集、核查灾情,督导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并报告灾情动态。

3预防、预警

3.1 预警信息

省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厅的水情、汛情信息,各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3.2 信息采集

3.2.1 采集途径。省农业厅与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等部门稳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定期、不定期的会商;农业厅与各市农牧业局的农业自然灾害信息网络系统。

3.2.2 采集内容。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水文、汛情等水文资料;农业自然灾害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农作物、畜禽、饲草、水产品损失程度,农田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电设备、基层农业事业单位和农牧三场损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3.3 信息报送

3.3.1 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造成重大农业损失的突发事件,可直接上报,并同时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3.2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应立即上报。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掌握详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3日内补报详情。

3.3.3 一般性农业自然灾害信息,定期逐级上报。

3.4 灾情信息发布

农业厅协助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民政厅做好自然灾害信息的发布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核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需对外发布的,交由当地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自行发布。

3.5 预警报告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发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

3.5.1 收到气象、水文等部门以及流域管理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

3.5.2 易受风雹影响的地区,当接到气象部门发出的可能受影响的信息。

3.5.3 干旱等进行性自然灾害趋重。

3.5.4 其它突发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

3.6 预防控制

3.6.1 组织、思想准备。不断完善农业防灾减灾组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3.6.2 工程准备。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设施、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业机电设备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并配合水利等部门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改造,增强农田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6.3 预案准备。根据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修订完善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确定防御重点;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抗灾能力。

3.6.4 物资、技术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种子(种畜禽)、饲草等救灾物资。积极培训、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攻关。督导各级农机行业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机设备、配件及救灾用油的贮备和供应。

3.6.5 适时防控

及时组织抢收已成熟的农作物;对没有成熟和来不及抢收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护。风雹、洪涝灾害前,协助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设备转移,通知农户做好应急准备。各级农业部门建议本级政府并协助当地气象部门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和防雹作业。

接到低温冻害、干热风等灾害预报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立即组织、指导农民采取熏烟、喷施植物抗寒剂、覆盖以及喷灌等相应防范措施。

4灾害分级和应急响应

农业厅在主汛期(6—8月),安排人员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并根据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强度和受灾面积,分三级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抢救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4.1 农业厅一级应急响应

4.1.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5%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一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1.2 一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会商,厅内各成员参加。及时将情况报告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及有关部门。重大问题报请省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2)密切监视灾情动态,主动提出救灾意见和措施。及时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省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必要时动用省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市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2 农业厅二级应急响应

4.2.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5%—20%,且受灾面积达到400-600万亩。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0%—25%,且受灾面积达到200—300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二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2.2 二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会商,部署应急工作,及时将情况报告省政府、农业部及有关部门。

(2)加强灾情调度,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派出救灾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省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及时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市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3 农业厅三级应急响应

4.3.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0%—15%,且受灾面积达到200—400万亩。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5%—20%,且受灾面积达到100—200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三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3.2 三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加强灾情调度,及时向省政府和农业部报告灾情,并通报有关部门和厅内各成员单位。

(2)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要求,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财政厅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救灾备荒种子。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省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4 应急解除

当自然灾害结束,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农业厅宣布应急解除。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理

5.1.1 加强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及时调动机电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堵口复堤、农田排涝,疏浚渠道、渔塘淤泥,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

5.1.2 督促、帮助、指导灾区农民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及时抢种、补种、改种各类应时农作

物。

5.2 协商救助

5.2.1 根据灾区需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程序及时组织区域间种子、种畜禽、化肥、地膜、农药、饲草料、柴油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调拨。

5.2.2 积极与银行、信用社协商,落实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所需贷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业损失、农业设施装备财产损失的保险赔付。

6应急保障

6.1 资金保障

处置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按《陕西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6.2 物资保障

在自然灾害易发期,相应级别的农资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业抗灾救灾物资。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单位应优先保证各类农业救灾资金的落实和农业救灾应急物资的供应。

6.3 信息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灾情信息体系建设,实现上下畅通,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加强通讯设施建设与维护,保障自然灾害应急工作中的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畅通。

6.4 职责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完善内部责任制,保证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有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培训救灾应急工作专门技术人员。

6.5 宣传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7.1.1 本预案所称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果业及相关农业行业基础设施,不包含林业。

7.1.2 本预案中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干旱(含高温热害、干热风)、洪涝(含因暴雨造成的洪水、渍涝、泥石流、滑坡等)、低温冻害(含冷害、霜冻、雪灾等)和风雹(含龙卷风、沙尘暴等风灾及冰雹)等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7.2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陕西省农业厅负责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本预案评审。由农业厅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评审,并作相应修改,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7.3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陕西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7.4 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联网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网络规模日趋庞大,系统结构日益复杂,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突发事件对联网系统及车辆通行安全的影响,迅速恢复公路畅通,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联网管理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路法》、《交通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与公路交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最大限度保障交通畅通、正常收费,尽可能减少由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响应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分级负责制度,充分发挥联网各级应急机构的作用。

整合资源、协同处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其整合规划,实现人力、物资、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合理配臵,形成联动机制,统一调度、资源共享。

1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系统发生的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健全全省联网管理应急机制,各级管理单位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由其单位主要领导组建,成员应包括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各级职责如下:

(1)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省联网中心”)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省交通厅的指示和有关指令并将其传达到各相关单位;收集、汇总全路网范围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预警级别,以便启动相应级别预案,并制定解决方案,指导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理;指导全省范围内各路段经营管理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督促其实施,并定期抽查;必要时应调集全中心的力量协助所发生应急事件的单位进行应急处理;发生Ⅲ级以上突发事件后,做好总结、报告和损失评估等后期工作。

(2)路段主管单位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省交通厅的指示和有关指令并将其传达到各相关单位;负责收集、汇总所管辖的路段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指导下属路段经营管理单位及下辖收费站编制应急预案,并督促实施,敦促其定期检查各收费站应急物资准备工作(收费站应急物资详见附件三);协调所管辖路段的人员,调配车辆、备品备件等应急设备,必要时应向其它收费管理主管单位提供人力、物力上的帮助;发生Ⅲ级以上突发事件后,做好总结、报告和损失评估等后期工作。

(3)路段经营管理单位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认真执行省

2 联网中心及其主管单位的有关指令;收集、汇总本路段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协调本路段的人员,调配车辆、备品备件等应急设备;发生Ⅲ级以上突发事件后,做好总结、报告和损失评估等后期工作。

(4)收费站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认真执行省联网中心及其主管单位的有关指令;收集、初步分析、上报、核实收费系统突发事件的信息;为参与应急处理的人员、车辆提供方便;必要时负责向当地交警、公安等相关部门请求帮助;发生突发事件后,做好总结、报告和损失评估等后期工作。

各级应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见附件三。

3、预防预警

各联网管理单位要建立对联网系统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和水平。 3.1 预测与预防

各联网管理单位要依托网络的优势,及时沟通,拓宽渠道,加大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作好预防工作。

(1)要加强对联网系统现有危险源的检测,及时掌握危险源动态及变化趋势;

(2)省联网中心和路段经营管理单位要定期检查各站软件和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可能诱发突发事件的问题;

(3)与公安、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准确掌握天气、自然灾害等信息。 3.2 预警级别

按照联网系统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

3 势态,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

Ⅰ级(红色)特别严重:导致(或可能导致)全路网不能正常收费、交通堵塞、交通中断的突发事件(如计算机病毒大规模爆发、系统受到恶意攻击等)。

Ⅱ级(橙色)严重:导致(或可能导致)两个以上路段不能正常收费、交通堵塞、交通中断的突发事件(如计算机病毒爆发、系统受到恶意攻击等)。

Ⅲ级(黄色)较重:导致(或可能导致)某个路段内多个收费站不能正常收费、交通堵塞、交通中断的突发事件(如计算机病毒小范围爆发、或气象灾害导致电力中断、系统瘫痪等)。

Ⅳ级(蓝色)一般:导致(或可能导致)个别收费站不能正常收费、交通堵塞、交通中断的突发事件(如气象灾害导致电力中断、系统瘫痪等)。

4、应急响应 4.1 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区域各收费经营管理单位应急机构应将相关信息立即向省联网中心和上级管理单位报告,并根据突发事件情况与当地交警和政府取得联系,请求支援。当发生Ⅰ级(红色)、Ⅱ级(橙色)以上的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省交通厅报告。信息报告原则上采用逐级报告方式,每级报告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4.2 分级响应

(1)当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事发区域的收费站应立即与收费站领导、收费班长、收费站系统管理员等取得联系,在5分

4 钟内到达现场,及时了解情况并逐级上报省联网中心及其主管单位,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按照《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问题处臵办法》(详见附件一)开展应急处臵工作,在此期间各级单位应作好记录,收费站应确定与联网中心、路段分中心的联系人员及其联系方式,确保应急工作能在联网中心及路段分中心的指导下顺利开展,若整个收费站的车道收费系统瘫痪,无法正常收费,应与路政、交警联系,引导车辆绕行,甚至关闭本收费站;对于到达收费广场的车辆,实行全人工收费:即入口发预编码卡或纸卡,出口根据《江西省高速公路区间费率表》按最短路径、车型进行收费,开具定额票(手工票),并做好详细记录。

(2)当发生Ⅲ级突发事件时,事发区域的单位应立即与路段分管领导及路段系统管理员、收费站领导、收费班长、收费站系统管理员等取得联系,站级人员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及时了解情况并逐级上报省联网中心及其主管单位,由事发区域的路段经营管理单位应急机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按照《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问题处臵办法》开展应急处臵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处臵工作,充分利用各级的技术人员开展应急工作,若整个收费站的车道收费系统瘫痪,无法正常收费,应与路政、交警联系,引导车辆绕行,甚至关闭本收费站;对于到达收费广场的车辆,实行全人工收费。

(3)发生Ⅰ、Ⅱ级突发事件时,由省联网中心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应急处臵工作,必要时应向交通厅请求帮助。路段分管领导、路段系统管理员应迅速响应,收费站领导、收费班长、收费站系统管理员应在5分钟内到场,必要时联网中心应

5 派技术人员到场,协助开展应急处臵工作,若整个收费站的车道收费系统瘫痪,无法正常收费,应与路政、交警联系,引导车辆绕行,甚至关闭本收费站;对于到达收费广场的车辆,实行全人工收费。

(4)各级联网管理应急机构接到预案启动指令后,相关人员手机应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保持通信畅通。 4.3 现场保护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保护,一些敏感数据应备份,以备事后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4.4 应急解除

应急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突发事件结束后,按突发事件的等级由最高层次的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5、后期处臵

(1)当联网系统设备受到严重损坏时,受影响的单位在应急解除后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损毁情况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在应急解除后迅速组成调查小组,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造成损失、经验教训进行调查总结,对可利用资源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评估,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单位。

(3)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收费站和个人,应书面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方案,报上级领导审批。

6、应急保障

6.1 宣传、培训和演练

各级联网应急管理机构要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 6.2 物资保障

各联网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对交通设施、设备零备件等物资进行统计,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6.3 交通运输保障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要按照有关应急需要,保证紧急情况下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必要时,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确保相关技术人员能安全迅速到场。 6.4 通信保障

以高速公路通信专网为基础,并建立联网收费备份链路,确保收费业务顺利开展;明确职责和联络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信息畅通,充分保障应急信息有效及时地传送。

7、附则 7.1 奖励与惩处

在突发事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或在应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部门和人员,应按相关法规追究相应责任,依法对有关

7 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 制定和解释

本应急预案由江西省交通厅制定并负责解释。 7.3 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经省交通厅批准后,自下发之日起组织实施。

8、附件

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 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问题处臵办法 江西省高速公路收费站联网收费系统应急物资 联网管理单位通讯录(另附) 江西省高速公路区间费率表(另附)

附件一

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问题处置办法

1、车道部分

1.1 车道IC卡读写器故障

当入口车道IC卡读写器发生故障时,若判定为IC卡读写器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IC卡读写器;若判定为PSAM卡损坏应与省联网中心取得联系,申请新的PSAM卡,在更换新的PSAM卡之前,使用备用IC卡读写器。若收费站无备件,应根据当时交通状况,经路段分中心批准后发放预编码卡,并报省联网中心备案;若预编码卡用完,收费站又无条件及时制作,应根据当时交通状况,经路段分中心批准后发放纸卡,并报省联网中心备案。

当出口车道IC卡读写器发生故障时,若判定为IC卡读写器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IC卡读写器;若判定为PSAM卡损坏应立即更换备用PSAM卡。若收费站无备件,有便携式收费机的应启用便携式收费机,否则报路段分中心,由分中心调配备件。 1.2 收费键盘故障

当入口车道收费键盘发生故障时,若有备用键盘应立即更换,若无备用键盘,启用便携式收费机,并报路段分中心,由分中心调配备件。

当出口车道收费键盘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更换备用键盘,若收费站无备件,按键盘键位损坏情况(键盘的入口发卡须按的键必须正常)可以考虑和入口车道更换键盘,否则启用便携式收费 9 机,并报路段分中心,由分中心调配备件。 1.3 票据打印机故障

当票据打印机发生故障时,应立即修复或用备件更换,若无法修复或无备件,应启用便携式收费机。必要时经路段收费管理部门批准后启用手工票,并做好详细记录。 1.4 车道计算机故障

当入口车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若为收费软件故障,应立即报省联网中心修复;若为Windows系统故障或工控机硬件故障,收费站应立即报修,有空闲车道则立刻换道发卡,此时根据交通状况,经路段分中心批准后发放预编码卡,并报省联网中心备案。

当出口车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若为收费软件故障,应立即报省联网中心修复;若为Windows系统故障或工控机硬件故障,收费站应立即报修,有空闲车道则立刻换道收费,没有空闲车道的应启用便携式收费机或立即报修。 1.5 线圈损坏

当线圈损坏时,应立即报修,若前线圈损坏,车道软件不会自动抓拍车牌,此时收费员应按相应键强制抓拍识别车牌,若后线圈损坏,栏杆机不会自动落杆,此时收费员应按相应键强制落杆。

1.6 计重设备硬件故障处理 1.6.1 光栅损坏

当光栅发生故障时,影响车辆判别。此时应立即报修;打开备用车道收费。如果没有备用车道可以使用,但是有备用线圈时,则:人工疏导车辆,保持车距2米以上,使用线圈收尾。

10 1.6.2 光栅和线圈同时损坏

光栅和线圈同时损坏时,称重设备不能对车辆收尾,无法向车道计算机提供称重数据。此时应立即报修,使用备用车道收费,当没有备用车道可以使用时,若称重设备具有强制分车功能,则人工引导车辆强制分车收费;若称重设备没有强制分车功能,则按照原车型分类标准收费。 1.6.3 轮轴检测器损坏

轮轴检测器损坏时,称重设备无法正确判断轴型,应立即报修,使用备用车道收费。若无备用车道,经授权后,由收费员人工修改轴型,并做好登记。 1.6.4 称台损坏

称台损坏时,无法提供称重数据。应立即报修,打开备用车道收费。当没有备用车道可以使用时,应按照原车型分类标准收费,报路段分中心和省联网中心备案。 1.6.5 通讯错误

立即检查工控机串口接口是否连接正常或多串口卡是否工作正常,如果有备用车道则使用备用车道,如果没有备用车道,且问题没有解决,应按照原车型分类标准收费,报路段分中心和省联网中心备案。 1.7 ETC车道相关设备

ETC车道天线、工控机、栏杆机、费额显示器、线圈等设备故障,应关闭ETC车道,所有ETC车辆转MTC车道处理,通知相关维护单位进行维修,并上报省联网中心。

11 2 收费站及分中心部分 2.1 收费站与车道网络不通

检查交换机是否工作正常、网线是否插好、网线是否完好,岗亭光纤设备是否正常。若自己不能解决应向相关专业维护单位报修。

2.2 收费站与分中心、省联网中心网络不通

先检查站交换机工作是否正常,再检查内线电话是否能够打通,如果内线电话也不通,则是光纤或光传输设备故障;如果内线电话可接通,则检查路由器等上行网络设备。若自己不能解决应向相关专业维护单位报修。 2.3 收费站UPS故障

收费站UPS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相应维修部门,暂时切换到市电工作,如果市电停电则所有收费系统设备断电,可能会导致Ⅳ级突发事件,此时应立即发电,在发电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关闭其它所有与收费无关的设备,确保车道正常收费。 2.4 业务软件问题 2.4.1 软件无法连接数据库

检查本机网络是否通畅,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是否有异常,数据库SQL服务是否启动,若无以上问题,则立即上报省联网中心。

2.4.2 流水不上传

检查流水不上传的车道的IP设臵是否正确,检查是否网络问题,检查服务器SQL服务、数据采集服务是否在正常运行,检查服务器磁盘空间是否足够,如无以上问题,则立即上报省联

12 网中心。 2.5 服务器问题

先排查是否为硬件故障,确定为硬件故障时应及时联系相应维护部门,硬件故障多为磁盘故障,如磁盘满,磁盘损坏,如果磁盘满则考虑磁盘扩容,如果磁盘损坏,应更换磁盘并保存好损坏的磁盘,尽量恢复磁盘中的数据。如果为操作系统级的故障时,应通知相关维护单位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同时应保护好数据,切勿对数据盘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等操作,系统级别软件装好后上报省联网中心,省联网中心负责安装站级收费软件。 2.6 IC卡读卡器不能读卡

IC卡读卡器不能读卡时,检查连接线是否正常,检查PSAM卡是否安装到位,如果不是读写器的问题时,应检查是否为计算机的串口的问题,可以考虑换一台计算机,若问题查不出或不能解决,上报省联网中心。

2.7 内线电话与内网其它单位电话不通

通过外线电话(0791-6130046)上报省联网中心,如果为光纤问题则通知相关维护单位进行维修。

3、网络安全部分 3.1 病毒相关处臵办法 3.1.1 防病毒软件安装

对于网内没有安装防病毒软件的计算机,在IE浏览器地址栏输入“10.36.0.17/officescan”进入网络安装界面进行安装,确保联网收费系统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安装了由省联网中心授权的网络版杀毒软件。

13 3.1.2 病毒爆发时处理办方法

A、单个车道计算机发现病毒时,该车道立即停止收费,断开网络,使用由省联网中心授权的网络版杀毒软件扫描整个硬盘,查杀病毒。同时立即向分中心报告。查杀成功后方可接通网络,正常收费。如病毒不能被清除,应立即上报省联网中心,在省联网中心确认该车道数据已上传完整的情况下,收费站可以采取重装系统,格式化硬盘等紧急措施修复该计算机。

B、服务器或单个后台计算机发现病毒时,断开网络,使用由省联网中心授权的网络版杀毒软件扫描整个硬盘,查杀病毒。同时立即向分中心报告。查杀成功后方可接通网络。如病毒不能被清除,应立即上报省联网中心,在省联网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查杀病毒。

C、多个车道计算机发现病毒时,立即断开所有车道的网络。未发现病毒的车道可以脱网正常收费。检查收费站服务器和收费管理计算机等后台计算机的病毒情况。如发现病毒,则断开收费站网络,查杀病毒,并立即上报分中心。如未发现病毒,则按照方法A处理。(优先处理出口车道)。

D、大部分车道或者全部车道发现病毒时,立即上报分中心。并断开收费站网络,同时断开车道计算机网络。未发现病毒的计算机可以脱网正常收费。其他车道按方法A处理。同时做好发放预编码卡和使用手工票的准备,在省联网中心确认短时间内不能修复且影响到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预编码卡和手工票。

14 3.1.3 各级接到病毒报告的处理方法

分中心在接到收费站的病毒报告时,接到C或D两种情况下应及时向省联网中心报告,并做好记录。接到A或B情况的报告应做好记录。3天内多站如2个站以上(包括2个站)发生A或B情况或者该站发生2次A或B情况,也应及时向省联网中心报告,省联网中心值班人员在接到报告时应及时记录并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处理。 3.2 网络安全

各级应参照机房信息安全相关规定来规范员工行为,杜绝安全隐患,若发现服务器或车道有人恶意操作或入侵,应立即上报路段分中心和省联网中心。

15 附件二

江西省高速公路收费站联网收费系统应急物资

1、车道设备的备件

车道计算机、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收费键盘等关键设备要有足够的备件。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机、收费键盘每站配臵1~2套备件,车道计算机(包括设备控制器、视频捕捉卡、字符叠加器、多串口卡等)每个路段配臵10%的备件。每个路段应配臵适量的便携式收费机,便携式收费机应定期连接收费网络更新车道最新版本并及时充电,确保能正常使用。

2、UPS 定期维护,确保收费站收费系统在断电情况下能连续供电1小时。

3、发电机

每个收费站必须配有发电机,并配有充足的燃油,保证收费系统能持续工作1天。每个路段应有1~2套便携式发电机作为备件,并定期进行检修,确保市电中断后能迅速发电。

4、预编码卡

每个收费站应准备适量的预编码卡,一般准备正常情况下入口车道半个班次的用量。根据实际情况可即时制作。

5、纸质通行卡

每个收费站应准备适量的纸质通行卡,一般准备3天的用量。纸质通行卡由省联网中心制定统一的格式,各路段单位自行

16 印制。

6、定额票

每个收费站应储备适量的定额票(手工票),一般准备3天的用量。

7、费率表

联网中心将准备区间费率表,收费站应将其张贴在收费岗亭内,供全人工查询使用。

8、全人工收费记录表

供全人工收费使用。记录信息:入口站编号、入口站名、出口站名、车型、通行费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陕西省应急预案范文】相关文章:

陕西省燃气应急预案08-26

陕西环境应急预案07-16

应急预案范文05-23

应急预案范文06-06

冰雪应急预案范文05-24

处突应急预案范文05-24

倒塌应急预案范文05-25

吊装应急预案范文05-25

防疫应急预案范文05-25

防涝应急预案范文05-25

上一篇:升学宴经典贺词范文下一篇:授信业务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