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2023-03-03

第一篇: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

(1999年10月23日江西省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保护矿产资源和环境,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经批准并办理登记,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后才能开采。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的制度。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抵押。

开采矿产资源、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地区行政公署,下同)应当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依法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维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区的生产、工作秩序。

第五条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统一规范、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原则。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保护资源,节约用地,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安全生产。

第六条 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征求省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根据国家分配给本省的矿产资源编制作出统筹安排,合理划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开发矿产资源的范围。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采的审批登记

第八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一)国务院《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矿产资源;

(二)钛、钒、铋、汞、宝石、玉石;

(三)矿区范围跨地(市)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

前款第

(三)项不包括依法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第九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一)本条例第八条规定以外的,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资源;

(二)矿区范围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

(三)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前款第

(一)项不包括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第

(三)项不包括依法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第十条 开采本行政区域内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由县级人民政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审批发证后,应当逐级报上一级第十二条 采矿权申请人在提出采矿权申请前,应当持经批准的地质勘查储量报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告,按审批权限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登记占用储量。矿区范围划定后,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新的采矿权申请。

矿区范围预留期为:大型矿山不超过3年,中型矿山不超过2年,小型矿山不超过1年。

第十三条 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矿山建设项目立项和企业设立手续,并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采矿权申请人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不能完成前款规定事项,并办理采矿权申请登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采矿权申请,原划定的矿区范围不再保留。

第十四条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登记书;

(二)矿区范围图;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个体营业执照;

(五)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源、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六)申请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还应提供采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材料;

(七)经批准的矿山企业占用储量登记表;

(八)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水土保持方案;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开采经营性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砂、石、粘土,只需提供前款第

(一)、

(二)、

(四)、

(七)、

(八)项规定的资料和相应的开采方案。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淘金和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的,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办理采矿审批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采矿权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准予登记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登记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逾期不办理的,视为放弃申请。不予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向采矿权申请人说明理由。

采矿权使用费、采矿登记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和管理。

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的减缴或者免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以上的不超过30年;中型的不超过20年;小型的不超过10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未办理延续登记继续采矿的,按无证采矿处理。

第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采矿许可证后,应当通知矿区范围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90日内,对矿区范围予以公告,并可以根据采矿权人的申请,组织埋设界桩或者设置地面标志。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

第十八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和占用矿产储量变更登记手续,并依照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变更登记手续: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

(三)变更开采方式的;

(四)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

(五)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

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矿山改建、扩建项目,如发生前款第

(一)、

(二)、

(三)项内容变更的,应当按新建项目进行采矿登记。

第十九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或者有效期届满,停办、关闭矿山的,应当自决定停办或者关闭矿山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一)矿产储量注销报告及储量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二)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采掘工程进行情况及不安全隐患的说明;

(三)尾矿处理、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情况。 第二十条 采矿权可以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有偿取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权限确定招标的矿区范围,发布招标公告,提出投标要求和截止日期。

负责招标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评标,采取择优原则确定中标人。中标人按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缴纳费用后,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并履行标书中承诺的义务。

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开发

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人领取采矿许可证后,中型以上矿产在2年内,小型矿山在1年内,应当进行建设或者生产。逾期不进行建设或者生产的,原发证机关有权收回采矿许可证;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建设或者生产的,可以在期满30日前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准予延期或者不予延期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采矿权人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开采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 第二十三条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开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矿区范围内采矿。

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矿山设计要求,无矿山设计要求的,应当达到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核定的指标。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回收;对暂不能综合回收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禁止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

第二十四条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土地管理、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矿山生产污染环境,毁坏土地、水土保持设施的,采矿权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地回填复垦、植树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负责恢复和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损失。

禁止采用小混汞碾、水氰化池、水冶炼等严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产矿产品。禁止开采或者毁坏预留的安全矿柱、岩柱。

第二十五条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保持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因采矿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引发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及时向当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负责恢复和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十六条 采矿权人因故需中途歇业6个月以上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办理歇业手续。但歇业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年。歇业期间采矿权人保留采矿权并承担保护矿产资源等相应义务。歇业时间满1年又不提出开业申请的,按停办矿山处理。

第四章 采矿权的转让、抵押及矿山企业的承包、租赁经营

第二十七条 采矿权的转让,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办理转让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采矿权抵押应当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双方当事人应当在签订抵押合同之日起30日内,凭采矿许可证和抵押合同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采矿权抵押登记手续。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采矿权抵押时,其矿区范围内的采矿设施和相关地质资料随之抵押。

抵押人到期未能清偿债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有效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按照国家有产在规定拍卖、变卖采矿权,抵押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抵押权人符合采矿权申请人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采矿权转让的规定,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成为采矿权人。

第二十九条 采矿权人将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给他人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并投入采矿生产满3年;

(二)采矿权属无争议;

(三)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具有与采矿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条件;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等各项费用;

(五)按采矿审批登记的矿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和生产;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应当报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承包或者租赁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复。

第三十条 承包人、承租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开采矿产资源,违反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包人、承租人不得转包、转租。

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人未经批准采用承包、租赁经营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视为擅自转让采矿权。

采矿权人不得在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矿区范围内将矿山企业承包或者租赁给两个以上主体经营。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贫化的管理,建立矿产储量管理台账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矿产储量变动情况,按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权限分别报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有关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后,再报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采矿权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以及履行其他法定义务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采矿权人应当接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并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和阻挠。

采矿权人应当填报统计资料,按时将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情况统计报表和报告送当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采矿权人在停办、关闭矿山时,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采矿权人不按规定完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逾期未完成或者达不到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所需费用由采矿权人承担。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向重点矿山企业或者矿山企业集中的地区派出矿产督察员。矿产督察员有权向采矿权人了解有关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进入现场进行检查。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有关情况,提交有关资料。

矿产督察员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

禁止无证开采的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销售矿产品的矿山企业,应当持有采矿许可证。无采矿许可证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其产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权在矿区对无采矿许可证销售矿产品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开采者不得向非指定单位销售。

第三十七条 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城市水源地、输油管道、输电线路、通讯线路、高速公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未经依法批准,建设项目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无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20%至50%的罚款。

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封闭井口、查封采矿设备和工具的强制措施。

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罚。

将无证开采的矿产品运出矿区的,没收矿产品,可以并处运出的矿产品价值50%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至30%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条 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连续3年达不到矿山设计要求或者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核定的指标,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10%至50%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引发地质灾害未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和进行恢复、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 未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给他人开采矿产资源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法决定,但其中吊销采矿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依法决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三款,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职责范围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 依照本条例应当由有关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而不给予行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诉讼,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逾期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有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的矿山地质环境,是指因开发矿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层构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造、岩石、土壤、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要素的总体。

发布部门:江西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9年10月23日 实施日期:2000年01月01日 (地方法规)

第二篇:江西省金溪县水资源管理保护的考察报告(精)

我县水资源现状和管理保护考察报告 ——以高坊水库和马街水库为例 金溪县老科协

摘要: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淡水资源面临的两大问题,也是我县所面临的问题,其必然严重制约我县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为了了解这一现状,金溪老科协深入我县马街水库和高坊水库进行认真的调研,从中发现水资源管理保护存在的问题,在细致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 高坊水库 马街水库 管理 保护

水是人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源。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贯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的必然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对水资源进行更有力的节约和保护,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属严重缺水国家,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吨,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差不多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吨的1.2倍。

同样,我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几年,全县的居民用水和农业灌溉一直是全县人民谈论最多的话题之 一,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我县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现状到底怎样,存在什么纰漏,要从哪些方面给予改进,带着这些问题,金溪县老科协组织全体理事于11月4日到高坊水库和马街水库进行实

地考察,这次考察活动得到县建设局、林业局和自来水公司的大力支持,得到高坊水库管理局和马街水库管理局积极配合,尤其是县委乐启文副书记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亲临现场指导,使考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现将情况报告而下:

一、关于马街水库和高坊水库

我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人口28万。属鄱阳湖平原与武夷山的过渡地带,县城所在地秀谷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世纪70年代以前,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基本上取自并不丰足的地下水,居民生活举步维艰,城市发展裹足不前。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所供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在全县人民和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在国家银根紧缩时期的1978年10月,国家扶持在信江水系相距县城较近的支流源头,投资750万元兴建了马街水库。这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为一体的多年调节型中型水库,集雨面积37平方公里,有效库容36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3.7万亩。同时,以马街水库水源为取水点,成立了隶属金溪县建设局的自来水公司。1982年蓄水运行至今,承担着县城用水和陆坊、秀谷、左坊华侨农场四个乡镇(场)的农田灌溉任务。

高坊水库位于金溪县黄通、陆坊两乡交界处,距县城约15公里。始建于1958年,196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库容为6700万立方米,年灌溉用水约4000万吨,担负着全县8个乡镇场近8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是我县最大的水利骨干工各,现有总装机1760千瓦水电发电机组4 台,近几年平均发电量为300万度左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这两座水库为金溪全县近50%的农田提供了灌溉用水,其中马街水库还为金溪县城居民和县城工业用水提供保障,我们到那里,只见不少工人正在对马街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等工程改造。可以这样说,水库的建成和自来水公司的运行为金溪的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工业增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县的发展不断提速,城镇的扩容,人口的增多,使我县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显得相对滞后。

1、水资源匮乏

这不是危言耸听。金溪县城座落于丘陵山岗之上,二十公里内无河流,城市用水只能来源山区建库引调地表水或开采地下水。金溪县陆坊水流域面积为193.16平方公里,只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22%。我县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一年中汛期与非汛期的来水量差别较大,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0%-80% ,因此每遇干旱枯水年份或枯水期,全县的生活、生产用水就显得紧张,水事纠纷时有发生。

我们以2005年为例来进行分析,该年城镇人口5.62万人,按每人用水为40吨计算,年耗水227万吨,县城区域内年工业总产值5.2亿元,按每万元产值耗水量110吨计算,则年耗水为571.6万吨。两项合计为798.6万吨。而金溪县自来水公司设计供水规模为日供水量1.5万吨,年供水量为547.5万吨。缺口为251.1万吨。为什么没有出现用水危机呢?因为有些单位以及居民户自行开挖水井,机关单位一般设机泵水塔集中供水,部分居民则各家各户自设微型水泵或用手压井汲水,这是城市居民用水的重要补充。同时,还有部分企业部分自行开采地下水使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量地开采地下水则容易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

随着县委、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发展迅猛,城市框架扩大,人口增长加快,水资源匮乏之势必然加剧。下面我们以2005年为基数,对2020年的用水情况进行预测:

2005年工业总产值 5.2亿元(县城区域内工业),按8%的发展速度递增,至2020年工业总产值为16.5亿元,供水保证率按95%,每年工业用水量为 1723万吨。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预测到2020年金溪县城区范围将扩大到1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达到10万人。城镇人口用水定额按165升/人,用水保证率

按98%计算,则城镇人口年用水量为590万吨。再加上城镇生态、消防等用水按城镇人口用水的20%计算,则全年用水量为118万吨。城镇工业及居民用水等合计为2431万吨。秀谷、左坊两镇2.2万亩农田的农业灌溉用水,合计为1608万吨。预测2020年需水总量为4039万吨。而马街水库的存水仅为3600万吨,除去死库容,可正常使用的水量只有2000万吨,缺水2039万吨。

2、水资源污染

马街水库是城镇生命之水,虽然马街水库管理局成立了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整套水库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为保证水质的洁净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使水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一是水库周围有6000多亩山林,其中5000多亩归私人属有,他们乱砍乱伐,造成库区植被破坏,水地流失严重;二是周围不少村庄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不时流入库区,给饮水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得患;三是一些垂钓爱好者钓鱼对水库的污染,虽然水库管理人员反复驱赶,但仍屡禁不止。同时,供水管道严重老化,仍是铁管,在输送过程中又受到第二次污染,致使用水混浊不洁。而高坊水库则由于上游引进的一些企业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库内,使水库水质变坏,除威胁水库的水产养殖外,还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我县废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率偏低的现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县城快速的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我县将面临着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3、水资源浪费

我县浪费水资源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严重老化且大多不配套,并逐步进入老化阶段,由于工程维修费用不足,供水工程因老化失修等达不到原有设计能力,严重影响了供水效益的发挥,供水管道“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二是农田灌溉方式较为落后,一直是采用大水漫灌,进入田间的水由于采用大水漫灌,

造成一半渗漏、蒸发,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是灌溉总水量的1/3左右,不少地方,得不到灌溉用水,这也是造成收水费困难的原因;三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四是公众的节水自觉性差,单位、家庭及公用场所普遍未使用节水用具,浪费水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水利设施老化

这两座水库分别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也没有想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快,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导致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如高坊水库渠系灌溉工程已运行几十年,现百孔千疮,高坊水库集雨面积为102 平方公里,总库容656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083万立方米。从高坊水库1988年~2007年共20年统计的降雨、入库、弃水量表数据分析,高坊水库年平均泄洪量为1668.45万立方米,闸门漏水平均每年损失 344.98万立方米,说明平均每年有 2013.43万立方米水白白浪费了。今年受强降雨重创,运行毛病百出,需大量资金维修,可自身无法解决。虽争取了一些资金,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同时发电机组和自供区输电设备陈旧,远远超出使用年限,没有资金更新改造。

2、水、电价格偏低

马街水库作为县城唯一的供水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水源价格为0.07元/吨。近几年,由于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成倍增长,该水库将送水标准由最初的每秒0.1立方流量提升到0.3立方流量,每年向自来水公司提供了950吨水,2009年9月,经县政府协调,源水价调整为0.10元/吨,本应收95万元,但实收30万元,缺口达65万元。高坊水库上网的电价为0.25元/度,未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同时,农业水费是水库经济的重要来源,而目前不但灌溉水费价格偏低,而且收缴困难,没有办法,只得由县财政扣缴,这样一来,就大大的缩水,高坊水库的

水费收入由2002年前每年70余万元萎缩至现在每年只有30万元。马街水库近两年的灌区水费收入只有8万元左右。

3、职工素质不高

水库管理局职工多为近亲繁衍,自然增长及退伍安臵等。大、中专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职工素质总体不强,管理科学含量低,再加上水库管理区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编制紧,职工工资低,难以发挥职工的积极性。

4、人们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造成我县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重要因素。有的企业长期使用耗水大的工艺和设备,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实行节水技改。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基本上是原始的方法,即串流慢灌,浪费严重。在农业上还存在着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造成比较严重的土壤污染,水污染。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人畜粪便是人人争要的农家肥,现在却成了人人不要的污秽物,加上含磷洗涤剂的广泛应用,生活污水未经集中处理造成污染,有些人把渠道作为固定垃圾的堆放场所,甚至把动物尸体抛弃在渠道里,根本没有环保意识。

5、管理体制分割

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长期以来,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经济体制上,我们只把水利作为农业的一个方面,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我县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表现为条块分割,由水利、建设、环保、市政等多个部门分别承担,即水利部门管水源,建设部门管供水,环保部门管水质。由于管理体制上和经济效益方面等原因,管理职能存在着交叉分割,缺乏统一监督管理,这种多部门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互相扯皮,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权属不清,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

回用,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我们认为,这种“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建议

1、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水资源联动管理机制。建议县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水法赋予的职责,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全县水资源。完善体制,优化配制,深入开展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等途径,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有限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水资源优化配制及科学调控,给水资源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2、加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一个研究探索、不断实践的长期目标,更是一个用水观念日益提升,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要更加广泛向全社会宣传我县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水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掌握科学的节水、用水知识,让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参与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3、加强饮用水源点的保护

马街水库是我县县城饮用水源地,要进行重点保护,职能部门要做好马街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划定水资源保护区,制定《马街水库水源、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并经政府批准实施,以专项法规的形式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要在水源区兴建污水处理池,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源,尽快增设和改进供水设备,提升制水工艺水平,提高供水能力。水库周围有6000多亩山林,其中5000多亩已分给村民,为此我们建议在所有权归村民的前提下,林业部门要统一

管理,把马街水库水源区周边山林全部纳入公益林管理范畴,加大对乱砍乱伐行为打击和监管力度,尽快解决水源区植被遭破坏的问题,与村民协商,有计划、科学地分批限量采伐林木,加强宣传,采取措施,引导村民种植阔叶林,使之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对马街水库的发电站,我们也希望停办。与此同时,环保部门要做好水源保护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从严格建设环保审批,消除源头污染;水利部门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做好水质监测,发现水质污染要及时报告,在水源保护区上游不审批电站及其它取水项目,避免水资源被污染或截流。

4、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把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口前移。凡是在现有水源保护区上游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论证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以审查审批,从源头上防止水资源的无序开发,预防水土流失,杜绝对水质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上马。针对高坊水库上游引进的一些企业生产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库内的现状,建议及时处理,否则影响水库的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水的质量。要强化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认真核实用水的田亩,加强水费的收取力度,落实水价和电价政策,以公正、公平促使效益的提高,从而激发两个水库职工的积极性。要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科学管理。

5、积极争取项目基金,加大投入,更新设施

马街水库的水源基本上还可以,而居民在用水时却感到混浊,原因是自来水输送管道老化,锈迹斑斑,而且经常漏水。目前已有不少居民自备水桶到十里路外的上幕岭取泉水,由此可见,更新设施迫在眉睫。为解决经费问题,除积极争取项目基金外,还要有造血功能,我们建议发挥高坊水库的优势,进行科学认证,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

6、切实解决供水与城镇用水的矛盾

随着我县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工业的发展,供水与用水的矛盾愈来愈明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建议: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高坊、马街两座中型水库的效益,引高坊水库流域之水补充马街水库水量,解决金溪县经济发展之用水瓶颈问题。我们提出这个建议的依据是高坊水库每年平均有两千多万立方米水量白白流走,而且今后廖坊水库东干渠的建成,又减轻了本来水量就比较充沛的高坊水库灌溉用水负担;二是兴建第二自来水厂,由水利部门自行投资、建设、管理金溪第二自来水厂,实行建管一体的管理体制,供应工业园区用水及白马大道等新城区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耐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物资基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根本保障,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为此,我们提出以上的看法和建议,提供有关决策部门的参考。如果我们对即将到来的缺水危机熟视无睹的话,若干年后,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也许就是自己的眼泪。

参考文献

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2,《金溪县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探索》 作者 赖志彬

第三篇: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DOC)

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06号)

《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6月24日第6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鹿心社

2013年7月8日

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江西省水资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凡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本办法第四条 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依法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前款所称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和管理权限,负责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日取地表水10立方米、地下水5立方米以下的;

(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四)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

第五条 申请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取水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材料。申请利用多种水源,且各种水源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不同的,应当向其中最高一级取水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取水并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申请人应当在办理取水申请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并向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第六条 取水许可实行分级审批。

(一)下列取水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发放取水许可证:

1.跨省河流、省际边界河流日取水量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流域管理机构审批限额以下、3万立方米以上的;

2.工业和城镇生活日取用地表水10万立方米以上、农业灌溉设计取用地表水流量每秒10立方米以上、水库设计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

3.取用地下水,日取水量5000立方米或者年设计取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取用矿泉水、地热水日取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设计取水量40万立方米以上的;

4.水电站总装机6万千瓦以上、火力(含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30万千瓦以上的;

5.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取水或设区的市之间有争议的取水。

(二)省管权限以下的下列取水,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发放取水许可证:

1.跨设区的市河流、市际边界河流日取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

2.工业和城镇生活日取用地表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农业灌溉设计取用地表水流量每秒5立方米以上、水库设计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

3.取用地下水,日取水量2000立方米以上或年设计取水量40万立方米以上的,其中取用矿泉水、地热水日取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设计取水量20万立方米以上的;

4.水电站总装机1.2万千瓦以上、火力(含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5万千瓦以上的;

5.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取水或县(市、区)之间有争议的取水。

(三)除本条第

(一)、

(二)项规定范围的取水外,其他取水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发放取水许可证。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取用水情况,对取水许可审批分级管理权限进行调整,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取水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批及取水许可证的核发程序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取水许可,应当报送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不按规定发放取水许可证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调查核实、督促改正。

第八条 建设项目取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

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中,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者水资源论证未通过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

第九条 取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省内主要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取用水总量控制。

经批准的设区的市、县(市、区)的水量分配方案是用水总量控制的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取水总量不得超过分配给本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取水许可总量达到水量分配总量90%的行政区域,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达到或超过水量分配总量的行政区域,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地下水超采地区,禁止农业、工业建设项目和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

第十条 行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制度。

经批准的本省行业用水定额是取水许可审批的主要依据。取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的取水许可申请,必须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者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淘汰类的行业项目,以及用水超过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产品,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

本省用水定额中未制定标准的行业或者产品的用水量,可参照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水功能区域实行限制纳污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科学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水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域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取水项目和新设入河排污口,并向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

对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采取限制排污的措施。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用水实际情况,建立重点用水单位名录,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加强监控管理。

第十三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取用水计量设施,并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本年度的取水情况和下一年度取用水计划建议。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的1月31日前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当年取水计划。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开始取水前30日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该年度的取水计划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及时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年度取水计划。

第十六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由审批发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省征收标准负责征收,也可以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发证的,水资源费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第十七条 水资源费缴纳数额根据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或者发电量确定。除水力发电、城市供水企业取水外,对超计划取水的取水单位和个人实行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凡超过年度批准取水量20%以内取水的,其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一倍征收;超过20%-50%取水的,其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二倍征收;超过50%以上取水的,其超过部分按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三倍征收。

第十八条 农业生产取水在限额内的不征收水资源费,超出限额的暂缓缴纳水资源费。

鼓励水资源回收利用,对取用中水的单位和个人,免征水资源费。

第十九条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价格、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二十条 水资源费按月征收。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月5日前向征收水资源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月的取用水报表,发电企业还必须同时报送当月的发电量,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报表,按月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款通知书。缴费人应当按照通知规定的期限和缴款数额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计入生产成本。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缴纳的水资源费不计入政府定价成本。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水资源费的,可以自收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书面向发出缴款通知书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缓缴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期满未作决定的,视为同意。水资源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二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收水资源费时应当持有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发放的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的专用收费票据。水资源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结余部分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二十二条 水资源费主要使用范围:

(一)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水量分配及相关标准制定;

(二)取水许可的监督实施和水资源调度;

(三)江河湖库及水源地保护和管理;

(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水资源信息采集与发布;

(五)节约用水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科研、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推广;

(六)节水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

(七)水资源应急事件处置工作补助;

(八)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和奖励;

(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三条 取用地热水、矿泉水的,凭取水许可证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办理相应的采矿许可证,并由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征收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已缴纳地热水、矿泉水的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不再缴纳水资源费。

对地热水、矿泉水的管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取水许可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执行本办法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安装不合格计量设施或者计量设施运行不正常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更换或修复;逾期不更换或修复的,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不按照规定报送年度取水情况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审批权限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发放取水许可证的;

(二)对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建设项目,擅自审批、核准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收水资源费,或者违法减免水资源费的;

(四)审批的取水量超过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可供本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的;

(五)侵占、截留、挪用水资源费的;

(六)不履行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31日省人民政府第60号令公布、2001年11月8日省人民政府第107号令修正的《江西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作者:admin 发布:2007-06-13

【标题】

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有效 山西省政府 19941108 19941108

【有效性】 【颁布单位】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文号】 【名称】 【题注】 第一条

地质矿产

晋政发第 58 号 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全文 为实施国务院发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结合本

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补偿费。 经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

划拨方式上缴中央 金库;未在银行开设帐户的,以现金方式直接上缴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自收汇缴方式 上缴中央金库。 第十条 第十一条 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当及时全额就地上缴中央金库,通过财政逐级返还,年终结算。 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地方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省与市(地)按 4.5:

5.5 分成;市(地)与县按 2:8 分成。 第十二条 补偿费。 第十三条 采矿权人要求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在每年的 10 月底前,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因执行国家定价而形成政策性亏损的采矿权人,其自行销售的矿产品不予减征矿产资源

提交下一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申请及有关资料。 第十四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收到采矿权人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申请书后,应当在 15 日内

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并逐级报送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查。省地质矿产主管部 门应当在 30 日内会同省财政部门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并书面通知征收部门,抄送采矿权人。 第十五条 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地方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并适当用于矿产资源保护和管理。 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有权对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征收和使用 各级公安、工商、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 向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报送征收和使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有关报表及资料。 第十八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权检查、取录采矿权人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所使用的原始凭证、票

据、会计帐目、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有权进入生产现场获取有关数据及资料。采矿权人应当接受地质矿 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检查,反映真实情况,提供有关资料。第十九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征收矿产资源

补偿费和加收滞纳金,必须使用矿产资源补偿费专用缴款书或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收汇缴专用发票。 不按前款规定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加收滞纳金的,采矿权人可以拒绝缴纳。 第二十条 采矿权人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规定》予以处罚:

(一)在规定期限内末足额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滞纳金的;

(二)采取伪报矿种,隐匿产量、销售数量,或者伪报销售价格、实际开采回采率等手段,不缴或 者少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

(三)未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 第二十一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

部门违反有关规定,越权免征、减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省地质矿产

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人员,采用伪造、涂改票据或其他非法手段截留、挪用、坐

支、私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在征收中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询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给予 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拒绝、干扰、阻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执行公务或侮辱、诽谤、殴打征收工作人员的,

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对于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单位与个人,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本办法由山西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1 年 10 月 12 日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

地质矿产局制定的《山西省征收矿产资源管理费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1、各类林地面积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918.5万hm2,疏林地面积11.2万hm2,灌木林地面积104.2万hm2,未成林地面积23.0万hm2,苗圃地0.3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7万hm2,宜林地6.1万hm2,辅助生产林地0.04万hm2

按权属划分。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全省非规划林地上乔木林面积8.9万hm2,竹林面积0.4万hm2,经济林面积5.8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

在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中,乔木林蓄积40971.4万m3,疏林蓄积87.1万m3,散生木蓄积2351.6万m3,四旁树蓄积1120.4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4、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毛竹总株数190870.5万株,其中林分竹179454.1万根,散生竹11416.4万株。

5、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81.5万hm2。按三级林种划分,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料林54.8万hm2,林化工业原料林0.4万hm2,药用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济林0.3万hm2。

6、设区市森林资源概况

⑴森林覆盖率。南昌市21.96%,景德镇市65.07%,萍乡市66.02%,九江市54.92%,新余市56.49%,鹰潭市57.38%,赣州市76.24%,宜春市56.97%,上饶市61.67%,吉安市67.61%,抚州市64.54%。

⑵林业用地面积。南昌市13.9万hm2,景德镇市35.2万hm2,萍乡市24.9万hm2,九江市106.2万hm2,新余市18.4万hm2,鹰潭市20.2万hm2,赣州市303.9万hm2,宜春市106.8万hm2,上饶市137.2万hm2,吉安市175.6万hm2,抚州市129.7万hm2。 ⑶活立木蓄积。南昌市522.1万m3,景德镇市1788.9万m3,萍乡市841.0万m3,九江市4454.6万m3,新余市670.4万m3,鹰潭市785.5万m3,赣州市11921.6万m3,宜春市5132.4万m3,上饶市5202.6万m3,吉安市8238.4万m3,抚州市4972.7万m3。

上一篇:三学三增三促心得体会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