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报告

2024-04-17

尿液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尿液分析报告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马骏龙 主任医师 丛玉隆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其他疾病类项目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3.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尿亚硝酸盐(nit)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尿常规检查是医生用来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还可以用于追踪观察病情的演变情况。现将尿常规检查主要项目的生理病理情况介绍如下: 葡萄糖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用定性方法不能测出。如糖量增高,用定性方法可以测出时,则称糖尿。糖尿按轻重可分为十~十4个等级。出现糖尿原因有:①生理性:因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类引起;②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胰腺炎以及肾脏疾病。

酮体正常尿液为阴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为阳性,其他如妊娠剧吐、重症少食或废食者,均可因体内糖类缺乏。大量分解脂肪而致尿酮阳性。

比重正常人尿比重为1.003-1.030。病理性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时,因尿量少而比重高。糖尿病时因尿内含有大量糖,尿量多而比重高,可达1.040以上。病理性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者、尿崩症等。ph值这是用来测量尿酸碱度用的。正常尿液为弱酸性,ph值约为6.0。进肉类食物的尿液常呈酸性;进素食可呈或弱碱性;饭后多为碱性。在酸中毒、发热或服用氯化钱等药物时,尿液可呈较强的酸性;服用碳酸氢钠类药物或碱中毒时,可呈碱性。

蛋白根据尿中蛋白的多少分为十~十4个等级。生理性蛋白尿,可由于剧烈活动、严重受寒、吃大量肉类食物引起;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孟肾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红细胞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尿内发现红细胞,除月经污染或导尿损伤尿道引起者外均属不正常。尿内出现红细胞一般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胧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白细胞正常尿内可出现少数白细胞。高倍镜下,每个视野一般不超过0-5个。泌尿系统各种炎症及出血时,尿中均可出现白细胞。

管型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的园柱形物体,分非细胞性和细胞性两种。非细胞性管型包括透明、蜡样管型,均提示肾脏有严重病变。细胞性管型包括白细胞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盂肾炎;红细胞管型见于慢性肾炎。

尿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与正确留取尿样有关。因此,留尿时要注意:①留取新鲜尿液最好是晨尿;②放尿液的瓶子要清洁;③成年女性留尿时,应避开月经期;④留尿时还须冲洗外阴,以免白带污染。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 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

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9、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10、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1、亚硝酸盐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2、酮体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13、隐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篇二: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骏龙主任医师丛玉隆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项目: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3.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尿亚硝酸盐(nit)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臵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

为何两家医院化验结果不一样

有些人总希望通过对多个医疗单位的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自己是否健康。但是,有时会出现在一家医院化验正常,可在另一个医院却不正常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是体检者未仔细阅读“体检须知”,留取标本不当,以致使同一个人两次检测的标本实际上并不相同。例如,抽血前是否禁食,空腹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如血糖、血脂等);抽血前是否处于安静状态,因有些项目,如转氨酶等在剧烈运动后会升高;留取的尿液是否是晨尿,因清晨第一次尿与平时的随机尿检查结果相差较大。

其次,体检者两次体检时的身体状况不一致。如体检者是否服用了药物,有些药物会影响测定项目(如转氨酶、肌酐等),或女性体检者是否处于月经期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两家医院的测定方法不同,使用的仪器不同造成结果有差异。另一种可能就是医务工作者责任心不强,张冠李戴,弄错了标本。

如果出现两家医院的检验结果不一致时,体检者不必惊慌,可要求医务人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留取标本,配合他们找出原因,还自己身体状况的本来面目。

有炎症的时候,血液,尿液里面的白细胞就会增加。还有一些血液病的白细胞也会增加。此外医生常常要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一般来讲感染会引起白细胞增高。但某些白细胞增高不一定就是存在感染。

许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比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在冬季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之后;饱餐、淋浴后也常有白细胞轻微增高。生理性白细胞增高还见于情绪紧张,饥饿时低血糖等。但生理性白细胞增多是暂时的,去除影响因素则很快恢复。产生机制可能是与各种生理因素刺激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边缘白细胞进入循环所致。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比如: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赛曲等;还有儿茶酚胺类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抗精神病药碳酸锂也可以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

总之,血常规中白细胞增高不一定是感染,很可能是由于上述生理因素或药物所致.血液病的白细胞也会增加。

本病的潜伏期较难确定,尤其是性伴侣较多或无症状病原体携带者。典型的症状是尿道刺痒、轻重不一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尿道口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症状较淋病为轻。少量的分泌物,易见于较长时间不排尿或夜间没有排尿至晨起排

尿前,有的表现为痂膜封口或见内裤有淡黄色污秽。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排尿时间间隔较短者,尿道分泌物易被尿液冲失。检查见尿道口轻度水肿或潮红、轻度外翻,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沿阴茎根部至尿道口方向挤压尿道,可挤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偶有轻微触痛。患者自觉排尿频繁、尿痛剧烈或排尿终末烧灼性疼痛。

淋病后尿道炎常见,表现为淋病经系统规则治疗后,尿道炎症状和体征仍持续不退,或治愈后一段时间因酗酒、劳累、性生活过度等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篇三: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马骏龙 主任医师 丛玉隆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其他疾病类项目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 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3.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尿亚硝酸盐(nit)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尿常规检查是医生用来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还可以用于追踪观察病情的演变情况。现将尿常规检查主要项目的生理病理情况介绍如下: 葡萄糖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用定性方法不能测出。如糖量增高,用定性方法可以测出时,则称糖尿。糖尿按轻重可分为十~十4个等级。出现糖尿原因有:①生理性:因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类引起;②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胰腺炎以及肾脏疾病。

酮体正常尿液为阴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为阳性,其他如妊娠剧吐、重症少食或废食者,均可因体内糖类缺乏。大量分解脂肪而致尿酮阳性。

比重正常人尿比重为1.003-1.030。病理性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时,因尿量少而比重高。糖尿病时因尿内含有大量糖,尿量多而比重高,可达1.040以上。病理性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者、尿崩症等。ph值这是用来测量尿酸碱度用的。正常尿液为弱酸性,ph值约为6.0。进肉类食物的尿液常呈酸性;进素食可呈或弱碱性;饭后多为碱性。在酸中毒、发热或服用氯化钱等药物时,尿液可呈较强的酸性;服用碳酸氢钠类药物或碱中毒时,可呈碱性。蛋白根据尿中蛋白的多少分为十~十4个等级。生理性蛋白尿,可由于剧烈活动、严重受寒、吃大量肉类食物引起;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孟肾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红细胞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尿内发现红细胞,除月经污染或导尿损伤尿道引起者外均属不正常。尿内出现红细胞一般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胧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白细胞正常尿内可出现少数白细胞。高倍镜下,每个视野一般不超过0-5个。泌尿系统各种炎症及出血时,尿中均可出现白细胞。

管型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的园柱形物体,分非细胞性和细胞性两种。非细胞性管型包括透明、蜡样管型,均提示肾脏有严重病变。细胞性管型包括白细胞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盂肾炎;红细胞管型见于慢性肾炎。

尿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与正确留取尿样有关。因此,留尿时要注意:①留取新鲜尿液最好是晨尿;②放尿液的瓶子要清洁;③成年女性留尿时,应避开月经期;④留尿时还须冲洗外阴,以免白带污染。篇四: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

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

南京454医院体检中心专家告诉您,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一、尿常规及相关试验(一)尿常规检查

尿液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1.尿量(vol)【参考值】 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①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②病理性: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高热、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2)尿量增多:①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②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2.颜色(col)【参考值】 透明无色,淡黄色或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

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3.相对密度(sg)密度原称尿比重,主要用于了解肾脏浓缩能力。

【参考值】 成人随机尿液:1.003~1.035。晨尿:>1.020。新生儿随机尿液:1.002~1.004。

【临床意义】(1)密度升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①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②病理性:蛋白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障碍及使用造影剂等。(2)尿密度降低: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①生理性:如大量饮水。②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肾炎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营养不良等。等张尿:肾实质有严重损害时,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主要见于尿毒症。4.尿蛋白(pro)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为(80±24)mg,如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 50 mg,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或一过性出现蛋白质。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尿中蛋白质持续超过l 50 mg/24 h’。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可靠依据。

【参考值】 定性:阴性。定量:10~150 mg/24 h尿。

【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件蛋白尿:剧烈运动、高热、寒冷、神经紧张等引起的蛋白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一个“+,多由于肾缺血、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致。②体位性蛋白尿:脊柱前凸或长时间站立时,在肾静脉受压导致肾静脉压升高.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吸收不良引起,体位性蛋白尿定性试验有时高达“++”,此种蛋白尿经卧床休息后可消失,多见与儿童和青年。部分病例是早期肾炎的反映。③摄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一次食人大量蛋白质。(2)病理性蛋白尿:

①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②肾小管疾病:如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金属(汞、镉、铋。中毒及应用某些药物等。③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尿中低分子和高分子蛋白质均大量增多,是肾功能不全的指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④严重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5.尿糖(glu)生理情况下,正常人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浓度为0.3~0.8 mmol/l,由于肾小管近曲小管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晨尿或空腹尿定性试验阴性,尿糖定性阳性称为糖尿,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参考值】 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减少所致,见于一次摄人大量糖类,静脉注射葡萄糖、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妊娠等。(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③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

出现尿糖阳性.尿糖检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尿液被强氧化剂、双氧水等污染时可产生尿糖假阳性c大量水杨酸盐、高比重尿、尿酮体>400 mg/l或久置的标本可引起尿糖假阴性,应特别注意高浓度维生素c对葡萄糖造成的假阴性。6.尿酮体(ket)酮体是脂肪酸的分解产物,包括丙酮、乙酰乙酸、p一羟丁酸。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少,一般定性试验为阴性。

【参考值】 尿酮体定性:阴性。定量:丙酮3 mg/24 h。

【临床意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于血酮,故尿酮检查对诊断重症糖尿病极为重要。(2)非糖尿性疾病:严重饥饿、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子痫、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全身麻醉、肾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碱质丢失过多、有机酸相对增多,可大量缩合成酮体,由尿中排出,使酮体呈阳性。‘ 7.尿胆红素(bil)胆红素为橙黄色化合物,血浆中有3种: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δ-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排出。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滤过量极少。

【参考值】 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或阻塞性黄疸病。8.尿胆原(ubg)’

结合性胆红素排入肠腔转化为尿胆原,从粪便排出为粪胆原。大部分尿胆原从肠道重吸收经肝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再排人肠腔,小部分尿胆原从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排出后即为尿胆原。

【参考值】 定性: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定量:1~4 mg/24 h。

【临床意义】(1)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

(2)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疸等。9.隐血试验(bld)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b ld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和(或)红细胞变形裂解后溢出的血红蛋白,因此bld报告的阳性程度往往高于显微镜检查的红细胞数。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极少量陈旧红细胞,偶尔引起b ld的微弱阳性,成年女性由于白带污染常引起b ld的弱阳性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尿bld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而有些情况的bld阳性,显微镜多查不到红细胞,称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疟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临床上,对于一些临床无症状而bld阳性者,应注意定期复查。10.酸碱性(ph)即尿液ph值。

【参考值】 尿ph值(酸碱性)为5.5~7.4,一般情况下为6.5左右.【临床意义】(1)生理因素对ph的影响:①饮食:摄食大量肉类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摄食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②剧烈运动、大汗、应激状态、饥饿时,ph降低。,(2)病理变化:①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坏血病等。②ph升高见于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膀胱炎等。11.尿液显微镜检查

尿液及其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主要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及尿液中的各种结晶等,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值】 红细胞:<3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肾小管上皮细胞:偶见(但在新生儿较多见)/高倍视野;鳞状或移行上皮细胞:偶见/高倍视野;透明管型:<或等于1个/低倍镜视野;其他管型:无;结晶:少量(非病理性结晶,如磷酸盐、尿酸、草酸钙等结晶)。

【临床意义】(1)红细胞:>3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血尿。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结石等。如以形态异常的红细胞为主,提示肾性疾病,但也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女性病人月经期及月经期前后的几天中,都可出现红细胞,此为生理性,应注意排除。(2)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脓尿。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3)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实质损害时,如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出现与肾小管坏死及肾移植排斥反应和间质肾炎有关。泌尿系统炎症时,还可见较多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4)管型:出现管型表示肾实质损害,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出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性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出血、急性肾小球坏死、肾梗死、恶性高血压等。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等,特别有助于肾盂肾炎与膀胱炎鉴别,后者为阴性。颗粒管型,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可偶见于运动后,颗粒管型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表明肾疾病的恶化或进入晚期。蜡样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出现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如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征.(5)结晶:生理性结晶,如草酸钙、尿酸、磷酸铵结晶;病理性结晶,如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放射性结晶、磺胺类药物结晶等.表3-1 尿液分析仪检查项目及参考值

常用检查项目 ph 相对密度(sg)蛋白质(pro)葡萄糖(glu)酮体(ket)胆红素(bil)亚硝酸盐(nit)白细胞(leu/wbc)红细胞/隐血(rbc/ery/ bld)维生素c(vitc)(二)健康体检指导 参考值 5~7 1.015~1.025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20~100mg/l 1.采集尿液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无杂质。2.尿液必须新鲜,最好收集中段尿,可用任何时段的尿液,但晨尿为首选,因晨尿浓缩程度高,化学成分恒定,便于对比。3.女性体检者尿液标本中应避免混入经血和阴道分泌物;男性体检者如同时进行前列腺液和精液检查,必须先收集尿液标本。4.勿将大便混于尿中,以防大便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尿液变质。5.饭后尿液,饭后2小时留取的尿液,易于检测出糖和蛋白质。对隐性糖尿及疑有蛋白尿者较为适宜。6.午后尿液:在下午2~4点钟之间收集的尿液标本,最易检出尿胆原,因此对肝病和溶血性贫血者较为适宜。7.检查尿钾、氯、钙、1 7羟类固醇、肌酐、肌酸、尿糖定量或尿蛋白定量等,应采集24小时尿液。8.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如高浓度维生素c可影响尿中葡萄糖、隐血、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对蛋白尿者使用青霉素6小时内不宜做尿液检查,可出现假阴性,而应用氧哌嗪青霉素后,可产生类似蛋白尿的强阳性反应,短期内蛋白定性可高达“++++”。篇五: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肾内科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1.尿蛋白(pro)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蛋白尿。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病因。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监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3.尿红细胞(rbc)

离心尿镜检每高倍镜下超过3个红细胞,为镜下血尿。但近年来由于自动化的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微镜视野下红细胞数量的正常值各家医院就有所不同了。大量红细胞,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以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已明确血尿的部位与原因。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6.尿管型(klg)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尿潜血也有假阳性时候,应结合尿沉渣检查明确真假,必要时做尿红细胞位相检查。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有时也有假阳性,需结合血清胆红素的化验来判断。9.尿亚硝酸盐(nit)

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

篇2:尿液分析报告

报 告

中 心 领 导 总务设备科:

职业性健康监护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查出就业禁忌征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明显。我科室是承担全县职业病健康监护检查的唯一义务科室,2011年全县共检查19152例,今年1-5月份已经检查10950例,随着健康监护检查的普及,法律的规范,预计职业健康检查义务还会逐步上升。尿液分析仪属实验室常规仪器之一,使用率高,检查普及。但本室原有尿液分析仪,功能单一,设备陈旧老化虽经精心维修,但还是不能满足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查需求,科室工作一定程度上受限。因此,我室急需购买所申报的一台优利特500型尿液分析仪。该设备价格适中,性能优良,是确保实验室常规检查必备设备。特此申请报告,望领导批复。为盼!

预防保健门诊检验科

篇3:尿液分析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使用优利特Uritest-300尿液分析仪,载玻片,双筒显微镜,原装配套试纸。

1.2 标本来源

检测对象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 000例,全部留取合格的尿液标本,无年龄限制,有随机尿和晨尿,标本在2 h内检测完毕。

1.3 方法

1.3.1 尿液分析仪检测方法

每份标本用一次性试管取10 ml尿液标本,将试纸条浸入尿中1~2 s后取出,在滤纸垫上轻弹一下使其去除多余尿液,置于优利特Uritest-300尿液分析仪进行分析。

1.3.2 尿液沉渣镜检法

从离心好的0.2 ml沉渣中用吸管吸出少量,冲入计数板中,在高倍镜下计数各有形成分。取平均值[白细胞正常值范围为(0~4)个/HP,红细胞正常值范围(0~1)个/HP]。

2 结果

白细胞:(1)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452例(占22.60%);(2)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 63例(占3.15%);(3)二者结果符合1 485例,占74.25%;(4)二者结果不符合515例,占25.75%。

红细胞:(1)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239例,占11.95%;(2)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 73例,占3.65%;(3)二者结果符合1 688例,占84.40%;(4)二者结果不符合312例,占15.60%。

另外,可见管型1~3个/LP 81例,约占4.05%;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及磺胺类结晶345例,约占17.25%。

3 讨论

随着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检验结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尿液成分复杂、干化学项目繁多,其检测原理各不相同,任何外源性物质对标本或试剂模块的干扰都能引起检验结果的误差,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从表1、2中可看出尿液分析仪与镜检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尿液分析仪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尿中有形成分的实际数量,红细胞和白细胞镜检结果与尿液分析仪上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值,这是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是化学检测法[4],而显微镜检查是物理检测法,方法学的不同,对同一尿样的检测结果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镜检必不可少,对沉渣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结果显示,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测定结果有较大差异,干化学试纸条容易受药物及其他物质干扰[5,6],可造成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而镜检只能检测未被破坏的红细胞[7]。尽管尿液分析仪法操作迅速、省力,这是由于仪器法灵敏度过高所致。据钟毓琼等[8]报道,电脑分析仪检测尿隐血的敏感度高于手工法,但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除红、白细胞外,笔者还可以在镜检中发现磺胺类等病理性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寄生虫等,这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之间结果的分析,找出最佳的检测尿液方法。方法: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2 00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占22.60%,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白细胞数<5个/HP占3.15%,二者结果符合占74.25%,二者结果不符合占25.75%;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阴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占11.95%,尿液分析仪结果为阳性,镜检红细胞数<3个/HP占3.65%,二者结果符合占84.40%,二者结果不符合占15.60%;另外,可见管型1~3个/LP约占4.05%;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及磺胺类结晶约占17.25%。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尿液分析仪,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涤升,陈宏础,万自明,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8.

[2]丛玉隆.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4):249-250.

[3]谢湘峰.尿液分析仪与离心法测定WBC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3(5):242.

[4]李永红.尿干化学法分析替代显微镜检查的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1999,28(4):183.

[5]陈红兵.尿液分析仪检测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2,4(12):950.

[6]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4,189.

[7]张晓东.三种方法检测尿隐血和红细胞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2.

篇4: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关键词】尿培养;检出率;病原菌分布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9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随着抗生素和生物化学药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国家卫生部门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微生物室及时提供准确耐药信息。现将我院今年的尿液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标本来源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疑为尿路感染住院病人的尿液。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细菌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鉴定仪。

1.2 方法一是采集样本接种,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如果是男病人,可以告诉他,先用清水及肥皂把阴茎洗干净,然后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泡洗阴茎10~15分钟(1:1000新洁尔灭给病人带走),然后留中段尿液。女病人留尿培养,首先用清水及肥皂把外阴洗干净,用1:1000的新洁尔灭把手消毒后再用1:1O00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尿道口,然后留中段尿,采集中段尿夜及时送检,将尿液用定量接种环定量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5度孵箱培养18-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若有细菌生长,立即涂片染色,细菌计数。二是分纯、细菌鉴定。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335份尿液培养结果。335份标本检出72株细菌,检出率为21.5%.

2.2 72株病原菌的分布为大肠埃希氏菌4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8株,变形杆菌6株,阴沟肠杆菌3株,肠球菌3株,葡萄球菌2株,枸橼酸杆菌2株,假单胞菌2株。

2.3 检出病原菌的科室,泌尿外科44/199(检出病原菌数/送检样本数),内分泌科8/29,肾病内科6/28,神经内科4/9,心血管内科2/8,内科综合一2/6,骨科1/3,内科综合三1/3.儿科2/3,妇产科3/9,呼吸内科1/3.

2.4 检出细菌的72份标本中,53份尿液常规检验中检出白细胞.

3 讨论

3.1 我院尿液细菌检出率仅为21.5%,而国内文献报道可高达63%,差距很大,原因為我院未做L型细菌检测,而且L菌常规培养阳性率不高。现在知道L菌也存在于红细胞内,当红细胞裂解时此菌就大量释入于血中,故有学者就把采得的血标本用溶血法把红细胞溶解来培养L菌,结果常规培养检出率为1.4%(3/210份),溶血培养检出率为48.5%(102/210份),检出率明显提高[1]。

3.2 白细胞是机体抵抗内外环境中,有害因子的机构之一。 它对入侵的微生物和小颗粒的异物,有着吞噬作用,故有预防感染、对抗炎症和修复损伤组织的功能。中性粒细胞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菌和异物。一般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死亡后的白细胞集团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因此当泌尿系统有细菌感染时,尿液中就会出现白细胞。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其中一项就是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我统计我院的尿路感染中有73%的尿液中有白细胞。

3.3 我院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国内某些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4 尿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生成,再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外。送检标本科室以泌尿外科为主,送检标本越多,更能反应病原菌真实的分布情况,以便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这也是专科专治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我院的尿液培养结果与国内的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缩短和国内的差距,为了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增加尿液L型细菌检测,和国内检验水平接轨。

参考文献:

[1] 马宗东,503例尿液标本细菌L型培养结果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2.7.15-16.

篇5:尿液分析报告

通过对用ELISA法检测畜禽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讨论影响样品检测结果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并量化,求出其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得出样品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为u(X)=0.81ppb、U(p=95%)=2×u(X)==1.62ppb,对检测结果进行了表述:1.4±1.62ppb,如实反映了检测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作 者:范万东 张端平蒋玉明 陈长银 作者单位:范万东,陈长银(南京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南京,210012)

张端平(南京市谷里街道畜牧兽医站,江苏南京,211164)

蒋玉明(南京市江宁区畜牧兽医站,江苏南京,211100)

篇6:尿液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泄的概念,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 2.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察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1.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 2.训练自主学习,分析资料及交流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学生回答。

二、新课 1.排泄

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提问: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总结: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三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的?要想知道答案,必须先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泌尿系统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

过渡:肾脏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3.肾脏

(1)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2)认识肾单位。通过观察肾单位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a.肾小球是由什么构成的?

b.肾小球壁有什么特点,薄还是厚,一层还是多层? c.肾小管有什么特点?它周围存在哪种血管? d.血液是怎样流经肾单位的呢?

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及讨论使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及特点。过渡: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是如何形成尿液的? 4.尿液的形成

(1)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血液中的物质透过肾小球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形成尿液;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回忆以前学过的毛细血管的作用。总结:肾单位有两处毛细血管分布,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结合毛细血管的作用,推测这两处发生了物质交换。(2)分析课本23页小资料

学生思考讨论:血浆到原尿,直至形成尿液,成分有没有变化?哪些变化?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资料的方法。

分析资料中的数据:得出排尿主要是排出无机盐和尿素,还有多余的水;a.比较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引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比较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变化,引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观看肾单位中尿液形成的动画,加深印象

(4)联系实际:医生在检验病人尿液时发现了蛋白质,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如果发现的是葡萄糖呢?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

一、排泄

二、泌尿系统

三、肾脏 1.肾脏结构 2.肾单位

四、尿的形成:

上一篇:频率计设计实训报告范文下一篇:伪造自己公司公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