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活动计划

2024-04-10

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共9篇)

篇1:班级教育活动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我班共有学生28人,男生11位,女生17位。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继续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积极配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中考作好最关键的准备。

二、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初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1)制定严明的班规、班风。(2)布置教室环境。(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指导培养学生干部

班级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干部。第一,帮助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篇2:班级教育活动计划

为了使学生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现将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日常礼仪训练,引领学生形成习惯

利用班队课、思品课进行动员宣传,传贯彻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并以此为主题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理解《行规》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

1、寓行规训练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常规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我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先开展简单的问好,不讲粗脏话及“整洁一天”等活动,到主动帮助别人,“为他人做一件事”等活动和“大家来评文明生,学文明生”的活动,点深面广,既做到了不知不觉中的提高,又能把《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另外,对个别行为习惯差的“行为问题生”进行严格教育,提高他们的规范意识,以促进全体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2、寓行规训练于各项活动之中

本学期至少要开展五次以上的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开展“我做一天礼仪师范员”等活动、开展“校园中美的寻访”调查活动、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我来画”绘画比赛、开展“文明游戏在课间”活动、开展“与爱同行,文明相伴”主题系列活动、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现问题,树立榜样,找到了可以追赶的方向和目标。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全身地心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行为在不知学觉中趋于规范化。

二、以五个一为切入点,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在活动中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讲究小、细、实。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五个一”: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一句道歉、一次帮助。“五个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最核心的内容,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三、开展评选“校园小天使”活动。方法:班里评出10名学生为“校园礼仪小天使”,并予以表彰。

班级文明礼仪活动计划

一、活动意义:

“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一民族精神代代传承,为深入贯彻《小学生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文明的行为举止,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系列活动,并定9月份为我校文明礼仪活动月,并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使学生们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人人争当“礼仪之星”,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

3、通过文明礼仪测评活动,全方位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组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班级洋溢文明之风。

三、活动主题 :

学文明礼仪创和谐校园做文明使者

四、活动的主要内容:

1、学习、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

2、重点治理的内容

1)上下楼梯拥挤推搡,抢道不排队,不右侧通行。

2)校园内高声喧哗,打口哨,发怪音,课间追逐打闹。

3)语言粗俗,恶语伤人,侮辱人格,伤人自尊。

4)遇见老师不问好,看到上级领导或外校老师进教室礼数不到,回答问题扭捏作态,吞吞吐吐或闭口不答。

5)随手乱抛纸片,饮料袋,随处乱扔垃圾及高空抛物等。

6)集会交头接耳,看闲杂书刊,喧哗吃东西,破坏会场卫生。

7)攀爬栏杆,恶作剧,置他人于危险境地。

8)损坏公物,乱泼污水,污损墙壁,浪费粮食,浪费水电,“课桌文化”,损及常青树等。

9)打架、骂人、不团结同学、上网吧;翻越围墙出入校园。

五、活动安排:

1.宣传学习阶段(第二周)

A、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达标要求和《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B、利用晨会、班会、课堂、课余、黑板报等,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C、通过召开家长会、校讯通,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D、班级内设立固定的文明礼仪宣传阵地。

2.行动实施阶段(第3、4周)班级结合学校方案,开展有关活动。

(1)利用课堂、晨会、班队对学生“课堂礼仪、行进礼仪、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进行强化训练。

(2)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如课前课后起立,进入办公

室称谓等)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讲身边的礼仪小故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

(4)学生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专题的黑板报,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5)召开文明礼仪主题队会。

(6)平时扎实开展各类文明礼仪教育,如从“坐、站、行”、排队出教室、礼貌用语、行为习惯等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养成文明的举止。

(7)积极开展“文明小书包”、“文明小课桌”活动。倡导少年儿童规范使用自己的小书包、小书桌,拒绝不文明物品进校园,学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椅,爱护自己的课桌椅。

3.考核评比表彰阶段(第5周)

(1)利用《我的文明礼仪评价表》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根据测评得分对达到要求的同学授予本学期“文明礼仪之星”称号。

(3)根据班级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优秀学生。

六、活动总结:

1.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2.在月底表彰文明礼仪之星。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通过此次活动,让全班学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学生的文明意识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3:活用班级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在集体活动中, 学生之间能增进了解、产生友谊,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集体活动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能更亲密、更融洽;在集体活动中, 学生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使班级成员能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在集体活动中, 学生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道德认识, 实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下, 最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而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又正是青少年学生所感兴趣的, 活动中他们往往最积极、最活跃。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学生的教育会远远超过那些干巴巴的说教。学生在活动中的热情是极其高涨的, 尤其是参加符合他们身心特征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活动。这些活动最能体现学生对集体的关心与热爱, 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力量, 最能体现诚挚的感情, 也最容易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进而形成集体强大的凝聚力。

一校园常规活动促德育

小学阶段, 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多数以文体活动为主。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锻炼身体、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我们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同样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竞争。

1. 体育运动展英姿

这类活动有两大特点, 一是集体性, 每位学生都参加并扮演一定的角色;二是亲近性, 这些活动范围较小, 发生在学生身边, 活动内容也是普及型的,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 这类活动气氛一般都较热烈、和谐, 是增强学生们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育活动为许多学生所喜爱, 而集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更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校的体育比赛和运动会, 认真组织选拔、训练、后勤服务等工作。我校经常开展的红旗接力、跳绳接力、运球接力、篮球赛等, 这些体育活动不但给班上的“体育明星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还可以在竞争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弘扬团队精神, 让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感染, 滋养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精神, 形成勇敢顽强、勇于进取的品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不知不觉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 文艺活动展才艺

这类活动持续时间较短, 每次活动由几个骨干唱主角, 这类活动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 有其欣赏、娱乐功能。

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 他们的才华需要有机会来显示。学校每年组织的“三独比赛”、艺术团演出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天地。知识竞赛、书画展示、文艺汇演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自信心。开展文艺活动尤其对一些学困生具有极为特殊的催化作用, 平时这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被轻视, 从而压抑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聪明才智。而开展文艺活动, 能启动他们的智力潜质, 在活动中他们的某些爱好、特长、兴趣往往被激活、被唤醒, 在某些方面他们变为佼佼者, 使他们树立了信心, 进而提高了智力。

3. 科技活动比智慧

科技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教育, 随着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科技周活动已实现制度化、经常化, 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同时也把品德养成教育融入科技活动中。在活动中, 我们营造了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促进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开展了讲科学家的故事、读一本科普读物、做一个小实验、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等活动, 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与思索、学会了分析与总结、学会了交流与合作, 达到了学习科学、关心国事、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目的。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学生们借助于学校科技节活动这个平台, 充分展示自我。他们或是活动的组织者, 或是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或是展现个人风采, 或是展示小组智慧, 体现了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

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 其他同学就会主动帮助, 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和现象时, 会问为什么了, 并想办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科学, 更发现了同学身上最美的品德。

4. 少先队活动展风采

结合学校的德育主题和育人理念, 通过主题队活动, 大力宣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 让每一位队员都有深刻的感受。

二班级特色活动促德育

班级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班级活动有助于实现班级目标,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与完善。班集体是在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而组织相应的具体活动则是班集体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重要形式。一个班级除了参加学校的活动之外, 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活动。

1.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生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理解他人, 更不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让学生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人, 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低年级班会课上让学生齐声朗读一篇文章《学会感恩》。通过这篇文章, 告诉学生从他们呱呱落地的第一天起, 他们身边就有许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的人, 他们要学会对这一切心存感激。每天都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 告诉自己要学会感恩自然、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对手、感恩同伴、感恩生活……“今天你感恩了吗?”从学生写的反思当中, 我看出他们对“感恩”有了自己的领悟。

学会感恩, 学会理解爱、给予爱, 学会用宽阔的胸襟包容生活。我们不能摒弃任何一种包含真善美的情怀, 就像我们无法抛弃生活一样。正因为我们学会了感恩, 才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感人之处;正因为生活要求我们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才知道生活的意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感恩之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感恩教育也任重而道远。

2. 故事沙龙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其教育效果就越大。”作为班主任, 单一空洞的说教确实太枯燥乏味, 很难唤醒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共鸣。故事往往能触及一个人的心灵, 启发人深思, 每周根据周记中学生反映的情况, 来选定一个故事, 放在下周的晨会课上来讲述, 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促使他们在学习之路上加足马力前行, 同时也给班级树立了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导向。

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上有所懈怠、停滞不前时, 我给他们讲“天道酬勤”的故事。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 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 日积月累, 从少到多, 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你努力了, 就会得到回报;你勤奋着, 就会取得进步;而一旦你懈怠了, 就会裹足不前, 原地踏步, 不能再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

作为班主任,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情景时, 要经常给学生讲故事, 用人去感染人, 用事件去引导事件;学生们聆听故事, 收获的是于一点一滴中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用故事育人, 润物无声!

3. 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是活动中与学生相伴的“亲历实践”和“深度探究”。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在学习中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实践, 并通过实践深化道德认识, 丰富道德体验, 使道德品质内化于心, 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

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而且还可以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这些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并且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其效果达到顶峰。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们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而不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 它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 出门在外, 他们学会了互相照顾和关怀。整个班级就像一大家子亲人, 彼此相亲相爱, 其乐融融。

三优化活动设计促德育

做好班级活动,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活动时间

班级活动不可开展得过于频繁, 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如果说学习是主食, 那么活动则应当是调料, 没有调料的饭菜是没有滋味的, 但是调料过多也会失去原有的味道。“过犹不及”, 为此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规划地组织班级活动, 发挥活动应有的作用。

2. 优化活动主题

活动前, 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确定活动主题。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围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确定主题;中年级的学生结合学习方法、同学相处之道、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确定活动主题;高年级学生可围绕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意志力等方面的内容确定活动主题。活动前要有合理的分工, 活动后要有总结表彰, 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3. 优化活动创意

班级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创新, 既要依照一般的规律, 又不限于固定的模式, 只有我们的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不断创新, 我们的班级活动才会永远充满活力, 永远受人青睐。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和个别培养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 活动搞得多, 内容丰富多彩, 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在活动中寻找快乐, 获得知识,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 更多的是留在学生脑海里的记忆, 而活动既是美好的回忆, 更是宝贵的成长经历。

校园活动是启迪人灵魂的最有魅力的德育方式。通过这些校园活动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良好风气。

篇4:班级教育“三大活动”

一、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学习,这是班级教育活动体系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质量教学活动,对目标、人际关系、组织机构、规范(舆论和纪律)等班集体的各项结构要素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

劳动,特别是集体劳动在形成班级集体和发展学生个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的统一目标将学生团结起来,形成共同的目标,在劳动中将个人目标和集体的共同目标进行整合。班级组织机构在劳动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民主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集体的健康舆论和自觉的纪律。同时,在劳动中有利于调动后进生建设班集体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的向心力。

三、游戏

游戏是班级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形成和提高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游戏以其自身的吸引力而迅速把大家团结起来;游戏中,大家为争取优胜所做出的努力使集体趋向团结,由此实现了有效、稳固的交往;游戏中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产生积极分子和领袖,从中出现责任依从关系;游戏中,各人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从中产生角色体验;与学习相比,游戏中的舆论成熟得更为迅速,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积极有效,学生也更乐于遵守规范和纪律。

学习、劳动、游戏三大活动组成了魏书生班级教育活动体系,在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中,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人一生的不同阶段,学习、游戏、劳动三大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它们是动态的、变化的,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依照上述内容,笔者形成了“魏书生班级教育三大活动图”(见图):

婴儿期:游戏、学习、劳动(混沌期)

幼儿期:游戏、学习、劳动(开始分化)

学龄前期:学习、游戏、劳动

学龄后期:学习、劳动、游戏

工作期:劳动、学习、游戏

退休前期:游戏、劳动、学习(混沌萌芽期)

退休后期:游戏、学习、劳动(疑似混沌期)

从婴儿期的游戏、学习、劳动(混沌期)到退休后期的游戏、学习、劳动(疑似混沌期)构成了一个“轮回”。由此可见,学习、游戏、劳动三大活动造就了人,人的一生是在学习、劳动、游戏中度过的,这一认识也体现了魏书生班级教育活动的科学和远见卓识。

这真是:

人类在学习、游戏、劳动中形成了人,似神工鬼斧

教育于学习、游戏、劳动里发展了人,尽精雕细刻

篇5:班级安全教育计划

薛秉超

一.指导思想

安全就是生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本学期,我们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根据学生的特点,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了进一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把“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特拟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教育。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三、具体教育内容与措施

1、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

2、开展上放学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下上学,坚决不准乘坐违规车辆。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路上车辆穿梭,街上人多拥挤,要提高警惕,及时避让,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打闹玩耍。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三轮车、摩托车)应注意交通安全,给孩子做好榜样。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次序的进出教室;不攀爬篮球杆等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教育好身体有不适的同学,要及时和老师请假。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和开关。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钢笔等,不用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尽量不多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9、餐厅就餐问题。及时认真引导学生文明就餐,维持盛饭排队秩序,提醒学生们讲卫生,讲安全。

10、凡大型活动,督促学生注意安全。平时教育孩子离开教室要及时关灯,放学还要及时关好门窗。

11.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工作,尤其要教育学生讲好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饮食健康,确保不出问题。

12.认真做好通风工作,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篇6:小学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

一、活动意义: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文明的行为举止,构建和谐校园。结合我校良好习惯培养活动的开展,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班级学生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声有色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2.通过文明礼仪测价活动,提高班级学生的文明修养,让班级洋溢文明之风。

三、组织机构: 组 长:班主任

副组长:班长阿克力 副班长布拉克 组 员:各组组长

四、活动安排: 1.组织学习阶段

A、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B、利用主题班会、晨会、班级板报、课前三分钟等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

C、让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D、班级内设立文明礼仪宣传阵地。2.行动实施阶段

(1)利用课堂、晨会、班队对学生“课堂礼仪、行进礼仪、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进行强化训练。

(2)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如课前课后起立,进入办公室称谓等)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4)开展以“文明礼仪教育”的诵读活动。

班级要以《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为教育读本,《弟子规》读本,扎实开展各类文明礼仪教育图书诵读活动,要从“坐、站、行”、排队出教室、礼貌用语、行为习惯等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养成文明的举止,高雅的语言。

(5)班级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周末开展“今天我当家”、“寻找我身边的礼仪细节”活动等等。我和爸妈比文明、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6)积极开展“文明小书包”、“文明小课桌”活动。鼓励少年儿童规范使用自己的小书包、小书桌,拒绝不文明物品进校园,学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椅,爱护自己的课桌椅。

3.考核评比表彰阶段。

(1)利用“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根据测评得分对达到要求的同学授予“文明礼仪之星”。(3)根据班级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学生。

篇7:初中班级安全教育计划

杨应学

一、指导思想

安全工作是保护国家财产和学校财产的安全,保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在工作中,我注重把安全工作纳入班级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做好安全工作,就必须有章可循,确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定期出版墙报、专栏,传播安全知识,利用班会课开展安全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我将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制度。每天都要组织值日队对校门口、校园等地方的巡逻,节假日都要做好防盗、防火等工作,每天放学都组织值日队维持好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发现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3、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

学期开始对班级每个角落进行地毯式的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供电等更要定期检查,对较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

4、总结经验

定期对班级安全工作进行总结,积累经验,找出差距,不断完善措施,改进工作方法。

三、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及分工:

(一)组织与制度:

1.构建班级安全管理网络健全。

2.制订本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工作预案。

3.制订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

(二)宣传教育:

1.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的工作。

2.综合学科教学,渗透安全知识教育,使安全教育内容真正进课堂。

(三)交通安全

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交通事故。

1.消防安全工作

2.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四)活动安全:

1、杜绝学生课间奔跑,打闹现象。

2、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对教室以及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学生用电,用水以及其他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3、杜绝学生携带刀具,棍棒,爆炸品等物品进入学校。

4.组织参加集体活动,都必须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安全负责人。

篇8:浅析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1 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内涵

班级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班级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组织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组织程序,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班级体育活动具有以下内涵:

1.1 班级体育活动是一种培育“健康第一”观念的教育活动

班级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体育课、体育教学的有力补充,是落实“阳光体育”工程,培育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载体。在班级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把健身知识与方法转化为健身意识与能力,能起到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并能巩固、发展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故班级体育活动是一个更能够满足学生各项需求、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培育健康第一观念的教育活动。

1.2 班级体育活动是一种培养“集体与合作”意识的教育活动[1]

班级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说教的方式是很难培养出集体精神、团结合作意识的,但通过班级体育则可以达到,因为各种班级体育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频繁地进行合作。比如在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赛,一个游戏活动中,如果队员间、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就很难取得胜利。另外,体育活动严密的组织性和严格的纪律要求,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作风。总之,班体育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加深友谊,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集体精神、团队意识、协作品质的教育活动。

1.3 班级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教育活动

班级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更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活动追求“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体育竞赛活动讲求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能增强其社会适性的动力;体育游戏的协作要求本身就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规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义务感有显著的效果。可见,班级体育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

2 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表现[2]

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性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要以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和有力的促进为目的。教育性原则不只是要求教育者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出于一个良好的教育愿望,更主要的是通过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切实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教育,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或增长了知识,或陶冶了情感,或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因此,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性体现在:

2.1 活动目的的教育性

班级体育活动是指要根据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条件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不只是简单的玩玩而已,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班级体育活动的目的有多方面的表现:它既可以表现在发展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方面,还可以表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又可以表现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强身健体等方面。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包含着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发展,而不只是体现在片面的、单一的思想教育。如在球类活动过程中,学生就能体会到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在健美操活动中能使学生体会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等。

2.2 活动内容的教育性

活动内容的教育性是体育教育性最重要的体现。班级体育活动作为班级活动内容之一,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首先,在教育内容表现的意义上,常规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规范教育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内容有环境教育、和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围绕这些主题内容开发、设计相关的活动,能挖掘出不同项目所蕴藏的教育性;其次,就内容表现的形式上,有拔河、跳绳、棋牌等等传统体育项目,还有球类、体操、舞蹈等现代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趣味性、娱乐性很强,非常吸引学生。举办这些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使以前体育场边的“看客”变成了体育场上的主角,教育性也随之体现。

2.3 活动过程的教育性

活动过程是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具体体现。班级体育活动能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整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统一。在活动策划、实施、反思的整个过程中,处处都存在着教育契机。就某一次具体活动过程来分析,如果从设计、准备、组织与实施等阶段广泛地发动班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使得本来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也能成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就能增加他们投身体育活动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在活动实施时的激情,教育性也就随之蕴含其中了;就具体活动策划环节来讲,学生参与策划,学会运用合适的体育活动方式呈现活动、提炼教育资源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2.4 活动环境氛围的教育性[3]

心理学证明:如果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愉快的、精力充沛的,那么他的感受性就高;如果情绪低沉,疲劳不堪,他的感受就会降低。班级体育活动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一个具有融洽的关系和谐的气氛。首先,班级体育活动准备的环境具有教育氛围,即活动场地中宣传横幅的悬挂、宣传标语的粘贴、宣传板的摆放等布置设计能体现教育情境、活动气氛,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和发展才能的愿望;其次,班级体育活动的过程环境具有教育性,即活动进行中,丰富的活动内容、多彩的活动形式,既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积极的感情体验,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之中,亲身体验活动积极、团结、拼博的氛围,并从中受到教育。

3 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特点

班级体育活动有别于单纯的体育比赛,其主要特点应是融德育、智育、体育为一体。这种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群体性和个体性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班级体育活动中,有趣味的内容吸引班级成员参加,同时考虑到适宜各种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身体现状,从而使既要有喜闻乐见的个人体育活动,又要有群体之间的交流的体育竞赛,要尽量体现集体的力量。

3.1 针对性与目的性:教育性的前提

班级体育活动并非只是玩玩而已,应具有鲜明的教育倾向,要有针对生。班级体育活动的针对性是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在设计班级体育活动时,要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来组织活动。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身体条件还稚嫩的小学生尤其要注意活动恰当、适量。例如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女生可以增加一些艺术体操、舞蹈和体育游戏等以便她们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柔韧性的锻炼,发展女生的形体美。

班级体育活动的目的性主要是考虑到班级建设的需要,在制定体育活动目标的同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寻找活动与教育的结合处。为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和开展活动时,一定要克服两种偏向:一是为了一味地追求活动的“教育性”或“塑造性”,不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而无变化;另一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因此,在制定班级体育活动目标时,活动目标必须与国家体育教育方针相一致、必须与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相一致、必须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4]

3.2 整体性与连贯性:教育性的基础

整体性是指班级体育活动目的的设计、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教育力量的整合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活动目标的整体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有机结合。因此,班级体育活动应当具有指向明确、整体性系列的特点,只有作出整体的安排,才能避免班级活动无目的的缺陷,发挥整体教育的功能。即在活动的设计时首先要着眼于全局,确定不同年级班级活动的总体目标,活动之间也应有一个整体性的安排。

连贯性是因为体育锻炼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活动,而技能形成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练习和巩固。并且技能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切忌心急气躁,急于求成,在没有相应的技能基础时,不可强行提高运动水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从活动的时间安排上也要有连贯性,这就要求指导者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班队活动做系统的考虑和总体的规划,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不仅要考虑全体学生共有的一般年龄特征,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以保证活动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

3.3 现实性与操作性:教育性的保障

现实性要求班级体育活动要扎根生活,深入实际,使活动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味生活、体验人生,以达到对学生的自然而然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要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切忌远离实际、远离生活,忽视活动对学生的自然启发性。换言之,班级体育活动的现实性要求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要切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活动的形式的选择上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

操作性指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班级实际、贴近班组学生,使活动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班级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既要考虑到学校能为活动提供的基础,也要考虑到班级具备的现有条件。简言之,班级体育活动的操作性,不仅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考虑,还要从时间、地点、环境等多角度进行思量。总之,组织和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乐于参加,使班级活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趣育人,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班级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文章从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内涵、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表现、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关键词: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内涵,表现,特点

参考文献

[1]王玉七.浅谈班级体育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12).

[2]岑万国.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J].科教文汇,2008(3).

[3]张建宏.班级活动的五个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4(9).

篇9: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

【摘要】班级管理的任务很艰辛、很繁重、很繁琐、很操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趣味性和富有艺术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沟通、服务和引领。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心上,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班级 管理 学生

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艰巨。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现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下在班级管理中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多给学生一份爱

师生关系,犹如母子关系,师生感情是十分密切的,是非常细腻和真挚的。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在学生成功时,要给予学生赞许的爱;在学生失败时,要给予学生理解、鼓励、宽容的爱。可以说,师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你的爱就是学生的信心和力量,如果学生能经常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真诚和热切的爱,他们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他们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激发,灵魂将会得到净化。只有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才能相信你,在班级管理中,你才有更强的感召力。班上有位女同学,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她的父亲又病逝了。得知情况后,我一方面找她谈话,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在经济上帮她争取困难补助。通过做工作,这位同学的思想很快安定下来,学习也更刻苦。班里有同学生病,只要我知道,就去问候,并安排同学照顾,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投入学习中,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抓住并利用好“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成功的教育艺术,应该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下功夫,通过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充分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困生”在班内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可轻视。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心里压力大,学习成绩差,继而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成为班级前的阻力,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如转化不好,势必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天资聪明,但后天教育不足所致。他们也渴望进步、被尊重、渴望好成绩、渴望被老师喜爱。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我经常找个别“学困生”谈心,采用情感激励的手段,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不歧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好,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班级工作,在特定场所有意安排他们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稍有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自尊和自信,用真心去浇灌每一棵干枯的禾苗,施展好思想教育的轮回战术。

三、讲究语言的艺术

班主任每天都要与学生接触,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运用恰当,能使师生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赖,还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信心,言之有情的语言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班主任如果以单调乏味、高高在上的语气不停地训诫学生,往往会使学生反感,更谈不上影响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观察、体验和总结学生心灵世界,在谈话中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言语要温和质朴,让学生感到的一片真情。态度和经蔼,要善于启发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与学生谈话不能只是批评和说教,要善于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给学生以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架起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桥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小干部,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

作为一个班集体决不可能缺少“领头雁”。假如我们班主任每天事无大小均一一过问,一定会身心俱疲,这样既不利于班集体的成长壮大,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因此,当班级一切趋于正常后,必须着手培养班级干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把班级中有能力、责任感强、成绩突出、能使人信服的学生选拔到小干部的领导岗位上,建立起一支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干部队伍,使所有的学生都在这些高素质的“领头雁”的感召下,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进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最佳效果。针对我们班实际情况,我在班上设立了以下几种干部类型:中队委、中队委助理、小队委、四人小组长。每个干部分管到位,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我们还实行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方法,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对那些差的同学进行帮助,也切实取得了很大效果。

五、“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中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人师,首先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诚挚的爱心、渊博的知识、文雅的仪容风度、哲理性的语言,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在工作中有了错误要敢于承认,这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相反还会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同时,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以上就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所总结出的一套班级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班主任更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民主的学生观、全面的教育观、综合的发展观。创造条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明天的社会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毛丽英.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2]王剑.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6(34).

上一篇:市场营销的跟随者定位的企业竞争策略下一篇:九峰水库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