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安全教育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班级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农村学校班级安全问题,是农村学校常抓不懈的重头戏,平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身边的事例也可了解到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因为车多、人多,而相对家庭来说孩子少了,抚养的方法变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了。虽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小学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

第一篇:班级安全教育论文

中学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设计与研究

【摘 要】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学校的安全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义不容辞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安全教育也应该从班级的常规教育中抓起。提高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注重教育活动模式方式的设计,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意识,自觉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学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得更深入、更扎实、更到位。

【关键词】中学校园 安全教育 班级教学 教育活动 设计与研究

安全教育一直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没有人身安全的保障,是没有教育而言。在当前的社会教育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有某些不安定因素而出现,不安全问题而发生,危害到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为此,学校安全教育必须作为学校教育的长期重中之重的内容,常抓不懈。而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单位,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把安全教育做的深入人心,扎实有效。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学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得更深入、更扎实、更到位。怎样才能使安全教育做到有效呢?

一、找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捕捉中学生的好奇心,全面普及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他们对社会发生的各种事实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并且,他们的情绪更加敏锐丰富,容易被感染。针对中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班级安全教育大有可为,只要遵循让学生自己发现、观察、探索的原则,大力普及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一)注重实事,提高学生感知

中学生对时事政治有着普遍的关注,结合某些有关安全的实事事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全事故、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利用实事的新鲜感和高度关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认知。具体方法上,可以将重大安全新闻整理编纂,在班会上具体讲述,让学生开眼看世界,产生了解和讨论的欲望,再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从此类安全事件中获得的教训和启示。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以老师随意的聊天,告知大家今天的重点新闻,引起学生自发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结合最近地震、冰雹、台风等灾害事例,展开安全或自然灾害安全的专项探讨,以地震、冰雹、台风中的严重损失和感人事例做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知,自然更能听进去、努力学。

(二)关注周边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安全不止在大事大灾,更在于每个人身边。收集学生及家人身边关于安全的种种事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从身边的环境入手,细查不安全隐患。学生宿舍的用电、用水安全,教室里的门窗管理安全等。可以以故事形式讲述身边同学因为安全意识疏忽引发的事故,例如在宿舍睡觉疏忽掉下床铺、没有注意生产日期引发身体不适、不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引发财产被骗等身边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到问题在身边,平时要谨慎。

(三)系统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认知

学生的安全问题复杂多样,囊括的种类方方面面,靠着亡羊补牢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有预见性地防备。班级内可以围绕《中小学公共安全指导纲要》将与中学生相关的安全问题总结,在本班的安全教育周期中进行全面学习。

班主任结合班委,将安全问题分类罗列后,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全班同学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来,找出自己关注重点学习的内容交由班主任带领做成主题学习;其余内容由班委组织,通过小组学习、板报学习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二、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中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初中以后学生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有迅速发展,果断自控能力也随之增强。这一时期的学生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产生了较强的荣辱感和责任心。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班级安全教育中可以采取责任分化、安全承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其对集体公共安全、个人人身安全的关心负责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思想和水平。

(一)划分安全责任区,设立专项的负责人

在班级安全教学中,仅凭口头教学、集体案例学习往往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并且效果不够持久。如何才能真正把安全教育牢记在心,起到应有的成效呢?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在每次集中学习安全专项内容后,设定一些相关安全方面的委员,分管不同的安全内容,再由这些责任委员去主动监管,使每个学生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培养出对安全的敏锐感知和应有的责任心。

(二)签订安全承诺书,让中学生人人肩上有责任

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不仅是学校和班级的责任,更是学生本人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因此,班级安全教育可以进行责任承诺制,学习安全相关内容后,由安全责任组书写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在校、在家的安全问题归属,在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安全责任问题,做到事事有管,人人有责。

在游戏、体育活动时,与组织教师、负责学生明确职责,并加强组织管理,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每位学生签名安全责任书,做好应有的安全承诺,注意在校、在家、在外的安全,不做危险动作,不到危险地方,不与危险分子接触,规范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三、常抓不懈,建立起规范的环境和良好的习惯

效果好不好,还要看持久。安全教育要做到位,关键是建立起规范的环境和良好的习惯。根据《班级安全工作日志》,定期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居安思危,防忠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各个安全责任人,长期坚持职责,各项安全活动化为日常习惯,安全就能真正长留身边。

负责安全的学生每日记录安全工作日志,记录本班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疾病和安全问题、请假情况及时登记。每月组织学生负责人对班级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并向班主任及时汇报。如,发现室内设备、玻璃窗、天花板、电源、课桌椅等有损坏、脱落,及时向后勤汇报,尽快修理,以免发生事故;运动器具如有损坏,立刻停止使用;凡学生经过或游戏的场地应经常检查,不乱放杂物,创设安全环境。有岗有责,有人有心,把安全的环境建设好,安全的习惯坚持好,才是真正落实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作者:杨秀君

第二篇:谈谈农村小学班级安全教育与管理

【摘 要】农村学校班级安全问题,是农村学校常抓不懈的重头戏,平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身边的事例也可了解到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因为车多、人多,而相对家庭来说孩子少了,抚养的方法变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了。虽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小学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这样不仅对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校园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学校如何采取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话题。作者结合自己从事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经验,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应急能力;安全管理

一、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管理现状

(1)上、放学路上的安全。随着撤校并点的实施,农村小学相对集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孩子上学的路途越来越远。每天早上和下午,学校的大门口都聚满了接送学生众多的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然而,承载着众多学生人身安全的车辆,大多都不符合载客的标准,有的车辆没有牌照,有的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有的为了能够多拉几名学生,便严重超限超载,一辆小小的电动三轮车竟然搭载六七名学生,有的甚至搭载十多名学生。且司机多为六十岁以上的老头、五十多岁的妇女。学校三令五申,无济于事。这些并不具备载客标准的一辆辆三轮车,鼓囊囊地塞满了一个个学生在公路上飞奔而去。学生乘坐三无车辆没有安全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发生事故,将会酿成惨痛的悲剧。即使不座车的同学在上、放学的路上也同样存在安全危险。

(2)农村水利设施看管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在农村遍布了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渠,长期无人看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每年夏季全国都有不少学生因此丧命,酿成了不必要的家庭惨剧。

(3)学校内部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教育发展需要。这几年政府虽加大力度进行危房改造,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学校安全管理得到了改善。但部分学校还是存在教学设施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拆除所带来的安全威胁。

(4)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求广、求新却不求深入,虽然从教育局到中心校、学校都强调安全管理,但也有部分师生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把学校安全依赖在校园监控上,缺乏责任意识,总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什么事故,拿别人的生命做赌注。

(5)流动小摊小贩乱摆乱放,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眼睛盯着“便宜”二字不放,造成食用不卫生食品,影响学生健康,食品危害防不胜防。由于食品卫生监管不到位,农村食品卫生监督不力,导致群体中毒和传染病的散播。

(6)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增多。近年来,个别学校对安全隐患排查的不力,校園欺凌现象处理不当,各方矛盾解决不彻底,引发安全事故。

(7)空白时段学生早到校,学校为保障安全,开门时间严格,学生在校门口逗留时间较长,大量学生聚集校门口,往往导致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学生的调皮追逐打闹,自制力差,安全意识淡薄,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或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自我防护能力比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导致低年级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8)小学生受社会、家庭、环境影响,成熟的比较早、自尊心较强,但心理适应能力很低,遇到挫折、误会无法自拔,伤心欲绝。加之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烈,稍有不順心的地方就会实行自我伤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9)家庭成分多元,学生间暴力行为增多。由于农村有一部分学生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成为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违法犯罪造成的问题家庭众多,造成学生安全意识缺失、校园欺凌行为多发。留守儿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教育方法不当,隔代教育形式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多数家长认为只要从物质上满足就是对子女的爱,所以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些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严重缺失父爱、母爱,缺少沟通与交流,这样就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任性,甚至产生心灵阴影,稍遇有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冲动,影响学校安全。

(10)农村学校安全演练不到位。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快速疏散,遇到危险时如何有效防范,像这样的一些安全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本来应该是广大师生耳熟能详的,但是却被学校的一些管理者和教育者给漠视了、给淡忘了,安全教育在一些学校成了查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事情。安全演练流于形式,应引起广大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够切切实实地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1)大力宣传,让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形成安全制度。措施具体,常抓不懈,事事讲安全,时时抓安全,要讲的到位,要抓到关键处,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督查与考核结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2)在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落实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把安全知识融入班会教育和晨会活动中。也可以编成游戏、宣传资料或校本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习。针对低年级学生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引导高低年级结对子,使他们尽快、尽早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上下学可组织安全路队形成值周领导、值班教师、与路队管护组长相结合的长效监管制度,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3)对于交通、食品安全,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定期或不定时抽查,并形成有效可行的督促机制。

(4)定期不定期的与公安、交通、消防部门联系组织安全教育系列讲座,营造安全氛围,让学生在课下都能得到安全教育。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

(5)注重对学生的体验教育,常态化地进行演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切实的感觉到安全的重要性,亲身体会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例如,教师将耳闻目睹的有关孩子踩踏、实物中毒等事件讲给孩子听,可以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话时,请幼儿记住一些特别的号码。如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等,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是求助。还可配合教学进行“失火了”、“摔伤了”等情景表演,给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加强幼儿的防护技能练习,以便在遇到类似的事件时能应对自如,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的能力。家校联系,沟通交流是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好家长会,经常性进行家访,有针对性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如下发小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温馨提示卡,发送安全短信、微信提示语,家校联手达到有效防范的结果。

总而言之,保障学生安全应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学校安全应是教育者自觉积极、持之以恒的行动。我们在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就大力施行“四个主题”措施(每周一升旗仪式下的安全主题讲话,周一下午班会的安全主题讨论,放学时学校广播的安全主题教育,每月一次督查安全演练排查主题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教育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地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作者:金柱

第三篇:班主任对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探究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而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在实践中要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认识安全教育工作的规律,消除麻痹大意思想,制定合理可行的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升班级安全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安全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发生安全问题会干扰一切教育目标的实现,给教学中心任务带来巨大的影响。安全职责重千斤,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四两”拨千斤,提高班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一、“两种责任”,内外贯通保成效

安全教育要做到责任心和责任制的内外贯通。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开展相关工作,自身严格要求并落实相关规定。班主任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直接关系到班级安全管理的成效。但班主任不能凭一己之力每时每刻监管每一位同学,因而作为学生在校园生活的主要安全责任人,在自身高度负责的同时还需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学生参与对自身的安全管理,和老师一起承担安全责任。

首先,班主任需教授学生预防安全事故的知识,以提高学生主动防范和规避各种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提前告知学生违反安全规则需要承担的后果,比如会造成自己或他人身体上的伤害以及心理上的压力与不安,促使学生重视安全防范。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形成以班委为主体的监督反馈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各司其职,层层压实,共同负责,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责任体系,共同监督并维护班级秩序。在互相监督之下学生更愿意遵守提前约定好的规则,降低安全风险。并定期开展安全讲评活动,对前一阶段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提示说明,以示警醒,筑起安全防线。

二、“两个多样”,形式丰富范围广

注重安全教育种类和方式的多样性。从火灾、地震、诈骗、交通、溺水、触电等安全事故的预防,到常规的饮食、游戏、运动等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如何从自身出发进行防范,以及一旦发生自身无法控制的事故,如何紧急处理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同时教育形式尽可能丰富,不仅要充分利用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鉴别能力,还可针对学生特点做好特定研究,利用主题班会、晨会、讲座、安全演习、随机教育等时机,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哪些行为容易造成危险的后果,需要警惕避免。

例如,在开展安全教育时请相关工作的家长来校为学生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讲座、模拟饮食安全实验、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大队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小学生兴趣,加深他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将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两个区域”,里应外合有保障

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明显时段与区域界限,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注意学生的校外安全。在校园内班主任要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关心爱护学生,留心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同时,建立与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沟通并做好互补工作,定期互通相关情况,共同抵御各类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安定因素。例如节假日期間的安全,要做好节前安全教育提醒,通过制作安全风险提示卡、定期发送安全提醒信息并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实时掌握学生安全情况,及时把住安全关口。

四、“两个重点”,稳中有序抓预防

班级安全管理不仅要从“面”出发对全体同学进行教育,还要抓住主要矛盾,看到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物。对学校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要了如指掌,对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要有防范重点,尤其是教师难以直接监管的盲区,更要采取措施及时规避风险。同时应重点关注班级中经常漠视规则的学生以及行为和状态反常的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防范未然,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给予疏导和帮助,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小学生在卫生间容易发生推搡打闹,且由于性别原因教师不方便进行直接监管,因而可设置每日卫生间管理员组织学生排队如厕,帮助同学们维护良好的秩序。部分活跃的学生在楼道里时奔跑时常撞上同学,在阳台上撑着栏杆探出身体,背过老师进行一些危险的游戏……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身体、财产安全造成不良的后果。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就要留心观察,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与习惯,才能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进行重点区域与重点人物的筛查,做到安全教育因材施教。

没有安全这个“1”作为保障,其他工作再多的“0”,最终结果也都是“0”。因此班主任要提高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认识,遵循正确的原则,执行严格的制度,采取科学的方法策略,制定实际可行的措施,把发生概率与事故等级降到最低,发挥安全教育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翟元玲,王芳.开展课堂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安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8):40-42.

[2]王伟伟.略谈班主任在班级安全教育中作用的发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6(10):51-52.

编辑 赵飞飞

作者:陈悦

上一篇:大学音乐毕业论文下一篇:教育教学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