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2024-04-07

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通用7篇)

篇1: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一、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及时的、切实的,我是坚决拥护与支持的。连续数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之后,06年我之所以坚决要求回到高一来,就是出于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满腔热情,因为从中我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的希望。

很多多权威人士对“新课标”做了很是详尽的解读,但解说纷纭、仁智各见,有中的之论,也有一家之言。作为始终站在高中语文(乡村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对“新课标”也有自己的解读,尽管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是肤浅的,有的甚至可能还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行为很可能还是理想化的甚或是不够科学的,但既然有这样的一个让我表述的机会,我还是十分珍惜的,极愿意在这里把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更没有系统的想法与做法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二、我的思想认识

我以为“新课标”是在对我国既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对既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因有革,绝对不是推翻既往的一切的“另起炉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因革”、“中庸”之道,这是规律,同样也应该是我们这些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标”进行认识和定位的指针。

纵观“新课标”,条目林林种种,我以为其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条是彰显突出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另一条是“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提升。具体一点说就是:

1、克服(消除)既往一段时期内因为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中学语文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的错误倾向。“新课标”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促使学生“知”与“能”的双重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引导与培养。一个“智”、“能”双全而情感、态度与值值观不健康的人是很危险的。

2、贯彻落实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百年”意识,懂得从学生现在的心身特点及未来其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并以此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略、设计我们的操作行为。让对民族负责的“远虑”取代只顾眼前利益的“近忧”。

3、克服既往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建立起极其紧密的联系,一切教育都应该是出于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现实与未来的人类所有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学生个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整体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

4、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你怎么改,也不管你走什么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既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我个人以为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为了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生成,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致力促使学生这样几个方面的健全发展:

1、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走向完善。

2、设法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形成。

3、加强训练,不断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接受信息与反馈信息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则贯穿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绝对不是两张皮,而是一只钱币的正反面,准确一点说“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表一里,互为因果,交互为用的,积极健康的语文教学总是能够保证让两者同生共长,并行发展的。

三、我的教学尝试

(一)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知识的匮乏、生活经验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与语文能力迅速形成的瓶颈。要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拓展、引带是绝对不够的,这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课外阅读进行补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做必要的顺势拓展和触类引带而外,更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学生求知增知的热情,设法让学生产生求知增知的内需。这种热情和内需一旦产生,必然会形成学生求知增知的驱动力,紧跟其后的一个任务,就是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什么和怎样读。实践告诉我们:缺少指导引领的课外阅读所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很低的。现在有人主张读经典,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最近我在一篇《读经典·厚德行·创新知》的小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这个的问题。)现在流行的很多书,思想平庸、趣味低下、知识含量很少,但对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的又往往极容易形成诱惑,听任学生读这样的书,我个人以为除了挥霍学生的时间外,对学生几乎没有其他的补益,起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投资低收益的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在每周有限的语文时中,特辟出一节来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主要是教师推介(也有学生推介的),从孔子到现当代学人陈寅恪,从《苏格拉底对话录》到西方政治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都向我们学生进行介绍(我们并不注重系统性),除了介绍这些学人或他们著作的主要内容,更介绍这些著作或作者在人类社会思想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教师以生动浅近的语言介绍并加鼓吹,让学生心里除了有影视明星、球星之外,更升起几颗璀璨的学术明星、思想明星、文学明星,(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影视明星、球星等的热情渐渐淡退之后,不至于心理空空如也,精神上没有依归)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读书档次是一个人的品味高低的标志。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开拓学生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读书品位。

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新华书店或在家里爸妈的书柜中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估计自己能够看懂的,有一定档次的图书自行阅读。(开始阅读一定要让学生从他自己比较喜欢的入手,教师可以提供书目供学生选择,但绝对不要指定)规定他们每天阅读不少于5页,用自己认定的一种色笔,涂出认为要识记的那些知识(我们有一句口号——“对语文学习而言,世上没有绝对没有用的知识”),用“g”标出自认为精彩的段落,用浪线标出自认为写得特别好或自己特别有感觉的语句,用圆圈圈出自己觉得用得特别精当巧妙的字词,并要求学生在自己有感觉的地方用蓝色的笔随文作出适当的批注。第一步我们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与以及在阅读时是否做标记、批注。第二步我们就检查批注的字迹是否工整,批注的语句是否通顺。第三步我们就寻找出批注得相对精妙的正面案例进行表扬,在给批注个体鼓励的同时也给全班学生示范。第四步个别整顿批注不甚理想的学生。(注意:我们特别强调“个别”整顿,维护学生颜面,保护学生自尊,很是重要)在一本读完之后,我们鼓励学生再回头读两遍,并分别用红笔和黑笔作出第二次和第三次阅读的批注,然后请学生交流再三阅读之后的感觉认识较第一次阅读有了什么不同。这就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所谓“三遍阅读法”的要求。

就这样我们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知识的增长、经验的补充这个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办法越俎代庖的,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所以我在高一年级引领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上作了较大的精力投入。到去年11月30日止,我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统计,除看报刊杂志以外,最少的学生也已经看过了两本书,多的学生已经看到了五本书(包括正在阅读中的)。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大约有75%的学生都主动地配备了一至三部经典性名著,坚持每天往前“啃”。

这一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开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的书了,通过鼓励学生的阅读趣味基本养成了,经过过去一学期的具有相当训练量的“三遍阅读”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咬文嚼字”的习惯和功夫。学期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做出一个个人阅读规划,可以是一学期的,也可以是一年的,各人列出自己打算阅读的图书目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并制定出阅读进度,然后由我统一收录登记,各人自己一份留存。我对一些阅读规划制定不合理的学生(贪多的、内容过于偏远的)提出修订建议,然后我再按照他们的阅读计划进行必要的抽查。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一个学生阅读沙龙,给学生创建一个交流所读书籍内容及心得体会的平台,如果这种交流平台得以创建起来的话其积极作用非止一端。

不过在让学生正式进入自主性课外阅读之前,教师还必须有一个示范引导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利用课本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文章演绎得妙趣横生,在浅近处发现其

精深,在平淡处看到其神奇,并告诉学生教者之所以看得如此深透的思维方式方法,并也适时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一些局部赏析的“尝试”,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树立学生对教师的崇信心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为“师严而后道尊”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不容置疑。

其次、教师与学生同读一篇文章,教师告诉学生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性自主阅读尝试,然后教师向学生宣读自己的阅读心得——主要是批注内容(从篇章结构到语句含义,从标点符号到修辞手法„„),教师宣读完之后让学生对教师宣读的所谓“心得”进行质疑与补充,这是一个示范性的引导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宣读“心得”之后的质疑补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表扬鼓励激发赏识学生的大好机会。

最后,就进入学生自主性阅读交流的阶段,让学生各自同时阅读一篇相同的文章,让他们依据前阶段教给他们的方法去进行,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让学生对他人的评点进行评判,教师适时予以补充、评价、指点、引导。

这就是我的“三步导读法”,我就是这样在教学动态中让学生感受、认识并学会运用评注圈点阅读法的,这个方法的关键不在这种阅读的形式本身,而是利用这种方法养成了学生阅读时的耐心、细心、深入体会的阅读习惯和善于挖掘、发现的敏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才放手让学生进入到完全自主性的阅读阶段。当然,就目前状况看,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不是个个的表现都是尽如人意的。不管怎么样,我都将致力于帮助我的学生闯过阅读中的“啃”的关,把他们带向“品”的境界,并争取将一部分学生渐渐带进“玩”的境界。

有人说 “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有效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句话是需要牢牢记取和认真思考的。学生知识的缺失、经验的匮乏,往往成为制约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生成与提升的瓶颈,对此我们除了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而外,就只有设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去多读书、读好书,其他无路可走。

当然除了促进广泛阅读外,我还要求学生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要把对文本阅读的那种特有敏感用于观察身边的种种现象,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是:身边处处皆有益,你留心,你在意,你就会有收获。为此,我提倡我的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学生的自主性课外阅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说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不过我以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时课外的,但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等等,一开始还是需要在课堂设法帮助他们养成。按:关于学生阅读与知识积累的一些思考可以参阅我的几则日记,日记作为附件另行发送在后。

(二)为了有效地落实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为了积极有效地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实践能动地结合起来,我努力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子,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把对语文课文的解读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并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为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处理好这样的一些关系:

一、注意摆正师生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认识到我们是利用教学来成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借助于教学来成就教师自己的。因此我不会为了应付某一次考试而赶进度,我不会为表演一堂公开课而私下跟学生做背离常规的沟通,我不会为哪个学生因为考差了人为他拖了整体的后腿而去责罚他,我不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了我的意见或“揭了我的短”而恼羞成怒„„总之我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我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不仅尊重了学生,而且在很多方面真正的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与师生间的友好。

二、注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父,亦兄亦友”的师生伦理关系,极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良好氛围,努力为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因此,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学生都能跟我和睦友好相处,只要是学生想说的都基本上能够愿意跟我说,从学习到生活、从对别人的评价到自己的情感纠葛„„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亲近与彼此信任的良好心态。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是师生平等伦理观在课堂上的落实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以权威、法官、裁判、尊长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动者加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在课堂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表扬、欣赏、鼓励、引导等,从没有那种智者的语气、先知的神情„„我很注意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评判时的措词用语、态度与神情„„不是真诚恳切的,就是协商讨论的„„除必要时宁可贬损自己,也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不故作的一种状态,而是从心底里生发出来的一种认识。

四、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不管它是切题还是不切题的、有效还是无效的、积极还是消极的,我都认真而有区别的对待。这既尊重了我的学生,又可保证紧扣住教学的“主题”。(如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我以为学生只要开了口,他的思维就得到了一次训练,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提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其思维的结果,好的教师就应该因“势”取材,尽可能的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而这些问题对整个学生群体往往更具有刺激性,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唯我所用”思想的体现)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我是可以突破原定教学课时的限制,我可以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也因为此同样教学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教学程序的轻重详略的处理甚至呈现的方法方式也多有不同。

五、注意处理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努力使我的评价恰到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保证的。对学生的思考意见当中存在的欠缺是必须在这个前提下予以指出的——或委婉的指出、或巧妙的引导他做深入的或换角度去思考、或踢给其他学生讨论„„另外,还可以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获得新的发现,有时这种评价还可能成为我搭桥过渡、煽风点火、别开生面的契机„„学习最能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最能体现你的师生伦理观,也最能体现你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注意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我努力做到“三维延展”:促进学生对文本表层知识的理解接受,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中“渑池之会”这一节,其中如何断句朗读、其中有哪些虚词实词的用法意义需要掌握、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需要了解,以至于这里的哪些文句进行现代文的翻译转换时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在我看来全属于浅层平面的静态性的知识与技巧。在完成了这样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主观上更其重视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内容,一个是以最大的同情向文本的深处拓展,深入理解文本所展示内容的认识价值,比如秦王约会赵王这本身就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行为,秦王十分狡猾,赵王不赴约表明赵国“弱且怯”,“弱”无力,“怯”则无志,于是秦王就可能放心大胆的采取下一步大规模的侵略赵国的行动。所以赵王赴会之意义非同一般。在酒会上蔺相如“前”请秦王奏缶的两个“前”不仅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蔺相如步步占据威胁秦王优势的考虑,一旦占据了这个优势就占据了说话的主动权,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的课文里处处皆是,在平静而有限的文字中实质上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情境,我以为必须引导学生向文本的这个维度挺进,进得越深,趣味就浓厚,给学生的启发就越大。再一个维度,就是促使文本内容向学生灵魂深处延伸,把这些历史生活中展示给我们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可能有的生活糅合起来,在学生内心深处内化生成建构。比如这一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投石问路”的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由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中连带介绍毛泽东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六字外交方针及其普适性,让学生懂得“外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可以在对由蔺相如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措辞分析中,让学生明晓什么叫做说话得体,学语文的真正意义的归结点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蔺相如还是烛之武都应该成为我们跟他人交往时说话措辞的榜样„„我的课触类旁通的穿插引带的内容很多,与既往生活、现实生活、未来可能有的生活情境的联系特别多。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一直是支配着我语文教学思路的一个难以改易的灵魂,我总想努力避免韩愈在《师说》里批评的那种“童子之师”引导学生习其句读不问道的“小学而大遗”的教学失误,高中的学生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探究体悟能力了,他们也该明晓社会生存的一些“明规则”与“潜规则”了,“明”和“潜”他们都应该且也必须了解,太极图的阴阳构图的原理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做完全、怎样才叫完善„„

七、注意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的形上思考。在教学上我没有定法,我并不认为过去人们创设运用的教学法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存在的总是合理的,关键在我们的审时取用上,就如同中药铺里的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用处,关键看你用得是否在点子、是否在时候,对一个教学方法好坏优劣的评价,应该是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做动态的审视,才能得出符合“彼一时”的公正评价。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运用的是什么教法,是否入流是否归属哪个派别,我从来没有费这个心思去想,我到是以为无门无派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当然,最容易出问题的也这种状态,关键要看使用者驾驭者自己心里是否别具乾坤,有天地则生,无天地则亡)。如果实在要说我教学中有什么方法的话,现在想起来最明显突出的恐怕就是“东扯西拉,随机穿插”,注意是“随机穿插”不是“随意穿插”,为了保证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能动的联系在一起,我在课堂上的引带是很多的,常常采用“情境描述辅助法”、“切实经验置换法”、“生活矛盾设例法”、“文本情境演义法”等等„„这不仅我引带穿插,我更极力怂恿我的学生也要学会这种触类旁通式的引带穿插„„我这样做不仅就是为了获得文本与生活的广泛性的联系,也是育人的用心所在,活生生的“事实”更容易感染一个人的心灵,也更易在一个人心里产生共鸣从而在学生内心实现有效建构,(感悟、感悟,有感而后才有悟。切实的动态的才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感”作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想象、联想与推理)和听说的有机训练。为了让我的课堂教学既充满生机又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我同样一直不追求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总是“因材施教”“因时而化”的,这里的“材”指教材,这里的“时”是指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态势。我以为一个人果真确立了一个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的话,我就以为他距离僵化可能就不远了。如果一定要说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什么模式的话,那么恐怕就只有叫做“随机模式”,这就如同武术当中的“自然门”一样,无门无派,没有固定的程式或套路,一切随机,自己使什么招完全取决于对方出什么招。在这个问题上我十分信从《周易》“君子随时”和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周易》就讲的一个“变”字,而水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善变,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完全因势赋形,也正因为此,它无所不能至,无所不能存。不过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要防止“随机”在不知觉中变成“随意”。

八、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良好的思维品格的培养。就中学语文学习而言,我个人以为学生最最需要的就是:想像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既有知识的优化整合,还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发明、创新,都离不开这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思维元”,其他许多的思维变式——如什么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都是以这三个思维元为基础的。就思维品格而论,我以为想象必须“丰富”、联想必须“自然”,推理则必须“严密”,但不管是想象、联想,还是推理,都必须力求“敏捷”,所谓“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等,都是因为思维不敏捷造成的遗憾。这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与推理思维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但不管怎样的思维训练,都是以思维品格的训练为前提的。比如,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有深入、细致、全面思考的习惯,要有怀疑与探究的意识,要有怀疑与探究的热情,要有求异求新的冲动,要有怀疑、批判、提出个人见解或主张、观点的勇气。当然,怀疑与探究的意识和热情,是推动我们思考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我们思维、健全我们思维的驱动器。一切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思维,即一切有价值的思维莫不是从“怀疑与探究”起步或生发的。

我以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就要千方百计的促使学生思维(思考)意识的形成,思维勇气的成长,思维热情的(冲动)的产生,当然思维的方法的教育也就在其中了,至于思维的结果却在其次,可以暂时不去计较。我以为作为高中教育思维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思维意识、思维热情和思维品格的培养上,对方法与结果的要求应该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高中的基础教育毕竟与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有所区别。比如要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创新热情(冲动)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件之后,他自然就会想要谋求创新成果,他有了谋求创新成果的念想,就自然会能动地去寻求排比种种创新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得以健康的成长,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处理好以上所说的若干问题外,更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课上我注意平抑自己过多的主观发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此,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到在课堂上连续讲授最多不得超过五分钟,整堂课总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五分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矫正既往自己主观发挥过多、牵制学生过多的毛病,我在力求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课堂上每一个生成性问题。(这不意味着对每一个生成性问题都得给予圆满的解决,但决不可以充耳不闻,必须给予合适的评价)在课堂上我常常是“踢皮球”的,把自己预设的问题与从学生中来的问题,尽量都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我认为教师自己不妨懒一点,装得傻一点,我相信俗语说的“懒婆娘生巧女”的道理,我们相信老子的“大巧若拙”“有所不为始能有所为”(教师有所不为,学生就可能有所为了)的处事哲学,我们相信先天太极图喻示我们的阴阳消长的动态运行规律。课堂上学生动口多了,他们得到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也就多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格也就容易在这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

给学生机会是一个方面,我还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我试行采用了“课堂学生学习动态评价方法”。每堂语文课,我都会带去一本学生花名册。课堂上不管是哪位学生,只要他主动站起来发一次言,不管对错,有无道理,我们都给他记一个“○”;如果问题的回答正确,或语言组织又好,就给他记一个“△”;如果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创意,与一般学生不同,或该生主动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提出了教材上的一个可商榷之处,或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补充等,统统给记一个“☆”;对那些有创意但又存在明显缺陷的问题、意见,我们就给他一个“◇”;对那些作业态度、听课态度明显不端正的学生,发现一次则给他们一个“×”。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可抵消一个“×”。对一周下来课上都没有作过一次建设性发言的学生,教者则个别予以关心、鼓励,可以让他们利用其他时间的提问作弥补。不管怎么样,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最起码是十分有效的改变了既往高中学生课堂上总是被动发言的局面,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程度大大提高。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维持这种评价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即时评价机智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渴望创新的个性就可以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阅读习惯,而且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是大有补益的。

这样学生们的“知”就有可能能动地渐渐转化为“识”,于是学生的思想也就会日益走向深刻和成熟。同样,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也就自然渗透在这教学过程的始终了。自然新课改的精神也就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三)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说主要表现在表达上——说和写上,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又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更具有较好的想象、联想、推理的思维品格与能力,我就不必担心他的表达“言之无物”了。我以为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高中学生表达能力形成过程的主要矛盾。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下的工夫是引进水源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形成就是水渠。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说明阅读的学习是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上源。不过,茶壶里下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表达时“言之无序”“辞不达意”这类的现象还是会有的。这不要紧,对于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表达上有问题也绝大多数是个语言驾驭能力或表达技巧欠缺的问题,这类学生的表达(作文)上的毛病是属于单纯轻浅型的,与那种因知识亏乏、经验不足、思想平庸、思维混乱、语言能力又差造成的表达疾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后者是属于教师没抓好“过程教学”,或者是学生没抓好“过程性学习”,长期的积贫积弱渐渐遗留下来的复合型的疑难杂症,一时半时是无法治疗见效的。而对那些仅因为语言驾驭能力障碍,或表达技巧欠缺造成表达不佳的学生,只要假以适当的训练和老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很快的收到良好效果。“点石成金”他们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石头,就等我们教师去“点化”让他成“金”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个人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四个疗程——“合理”、“合法”、“得体”、“充分”的诱导,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姑且就把它叫做“四步疗法”吧。

第一步帮助他们解决的是篇章结构上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学生把文理理顺,使他的行文符合一定的章法,其他方面暂且不计,这就是我所说的“合理”。至于评价标准,即给分标准另拟,不采用班上一般同学通用的评分标准。(以下各项与此同)第二步则是帮助他们解决作文的语言问题。文理顺了,我们就帮助他克服语病,引导他们把话说通顺、说规范,并力求把话说简洁。这就是所谓的“合法”治疗。

如果说前两个疗程尚属于消极的保守疗法的话,那么从第三疗程开始就进入积极的治疗阶段了。我们帮助他们把每句话都说得符合具体的场合,切合那时那地的人情,即要求并设法引导他们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要求说话,力求做到“得体”。

最后,引领他们进一步学会修辞润饰,让他们懂得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这便是所谓的“充分”。

我们以为到这个时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形成了。我们以为一个真正的有知识、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既能说又会道、既善读又能写的学生,应该算是一位有着较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这样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说也就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也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四、新课改与高考

这里我想顺便就新的课程改革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把“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人才选拔”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是只要“高考选拔”制度存在“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能真的得到落实,于是在那里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发感慨,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一些学校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的头脑也根深蒂固的存有这样的认识。但我始终以为高考与课改不存在矛盾,高考存在竞争,如果我们的新课改会削弱我们学生的高考竞争能力,我们还要这个课改干吗?我坚信我们的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其他学科我不知道)果真能够得到落实的话的,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是完全可以应对高考这样的考验的(有个别的平时的语文学习表现可能很不错,但在高考中却不能顺利过关的现象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们要看主流,看整个面)。我还坚信我们的高考模式、考试试题的制作设计上也会顺应并渗透这种新的课改精神的。在这里望洋兴叹的主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四魔”在作祟:一是观念陈旧,没有能够适时更新。二是既有的操作行为习惯的干扰,对新的事物不肯或就不敢积极的去尝试去探索。三是对语文学科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充分,缺少自主精神也缺少足够的自信。而新课改又是极其讲究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的——于是这些人在行为能力上有了局限性。四是过于“功利”,对自我的价值定位过低,抵挡不住一些具体的蝇头小利的诱惑,始终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他人的标准下衡量,患得患失,测不深浅。于是对新课改在心里上排斥、在感情上抵触、在行为上因循守旧。我个人以为最关键的还是第四种素对新课改推进影响最大,缺少远见又难破“私欲”的人必然会他对新理念、新方法、新环境的认可接受。对这类人我想去读一读马南村写的《放下即实地》恐怕应该有些好处,真正的卸下包袱放心的下水试一试(要是至真至诚的,心诚则灵)你就会感受到这里面的无限生机与无穷乐趣。我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的发言时说就说过:

“那么如何应对08年的江苏新高考呢?我们学校要求我们的教师把眼光放远一点,心胸放开阔一点,不要把眼睛总是盯在脚尖上斤斤计较,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我们要有点老子无欲无求的意识,要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的在过程上下了功夫,抓住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质,良好的高考结局必然是不招而自致的,用我们学校领导的话说:一个真正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的学生,是不可能应付不了语文高考的这场考验的。所以我们学校领导针对江苏新高考提出了这样十六点的应对策略:研究课标,淡忘高考,重视过程,自有良效。”

篇2: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点认识与尝试

当听说有机会去临沂学习,参加山东省初中地理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暨第三届项目式研学现场会议的时候,内心还是蛮激动的,感谢学校提供的机会。但考虑到班里的事情,一开始内心也有点小顾虑。外出这几天,马上就期中考试了,课怎么办,六班怎么办。好在还有时间提前做安排。所以,在外出前,我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绞尽脑汁去思考地理课干什么,六班还有啥事情,能提前安排的尽量提前安排好。

就这样,度过了将近一周的时间。16号上午上完四节课,中午一个人收拾行李便急匆匆踏上了去临沂的路。几经辗转,历时七小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还算按时报到了,就是到的时间有点晚。

令人感动的是,还没进门,保安大叔就跟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开会报到的,我说是,他接着打电话叫来了摆渡车,说摆渡车会拉着我去报到。尽管这举动很小,但作为一个身在异乡的我来说,给我了温暖和感动。

穿过路边树枝挂满小灯笼的林荫小道,直奔服务大厅,温馨地服务让人无可挑剔,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转了转园区,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一片生机。吃过早餐,来到了会议厅,开始聆听一场精神盛宴。

下面,我将结合当时用记的笔记,把听会、研学、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和生成的内容,简单整理如下:

第一个出场给我们做报告的是张祖陆教授,尽管今年已七十岁高龄,但身板还是硬朗的很。

他给我们分享的题目是《沂蒙山区研学旅行》,他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他对研学的认识,他认为研学不仅要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1、从素质教育谈起:何为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特长培养。素质教育是各方面素质均衡培养教育。如同人成长,吃饭讲求营养均衡。其中,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食。主食必须要吃,其他配合搭配。要让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就要食物调剂,要翻新吃的花样,让学生爱吃,多吃,这就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2、项目教学与研学旅行:地理科学的研究、教学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对人文社会生活的体验。

研学旅行是新近提出的适宜于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而非创新的教学模式,是继承我国历史上“游学”的教育形式,继承和发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论与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只是更强调了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生活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以及如何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和情意。

3、研学旅游的形式可以多样,如第二课堂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等,但我们现在的做法过多了在地理学科知识教学方面的探索。今后需要的是开拓思路,更科学合理地策划,设计研学基地和旅行线路,深化游学集体生活中的学生体验过程和引导,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意教育。

4、项目教学:

项目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之内,依据规范完成的某项工作或活动。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对项目所做的定义是“项目是为创 造独特产品、服务或某种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对于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部门而言,项目则是指有明确目标或目的、创造完成独特的学科专业研究或教学研究的课题或专项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比如,探究日照绿茶的种植条件,从宏观上来讲日照自然条件不适宜绿茶的种植,但微观区域上又适宜绿茶的种植,这就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5、研学准备:选择适宜研学线路,科学安排学习内容,细化研学过程中的集体生活安排、保障安全、保证活跃的集体生活方式、增进交流的途径与方式,做好研学旅行导师的培训与聘用。

6、沂蒙山区研学旅行简介:整个沂蒙山山地是一条极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线路,完全可以与经典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研学旅行路线相媲美。一山主要指泰山,一水主要指泉水,一圣人主要指孔子。

研学内容、价值与意义:独特的地理环境、地理景观,丰富而又极其价值的地址遗迹,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震撼心灵的红色革命传统基地,朴实真诚的乡土人情与民俗民俗。以上各方面均可拓展为研学的内容,连接组合可成为十分理想的研学路线。

7、介绍与我们地理课堂研学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24亿年前开始形成,目前仍在活动,其中,中生代白垩纪最为活跃。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构造地震活动一直比较活跃。断裂带内多表现为挤压抬升和局部陷落,纵观区内南北的马陵山即为新构造抬升挤压活动的产物。

在听会的过程中,我就明显感觉到,张教授的这些思想无疑和我们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张教授用他丰富的学术研究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我也不例外。

当天中午我利用休息的间隙匆匆忙忙记录了以下文字:

1、当前研学随意性较大,应上升到课程角度,研学要有主题,进行项目式研学。研学任务要有选择性,列举很多,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

2、在研学的前期、中间、后期,要坚持学生主体论。研学前调查,确定研学观察点,而不是通过设想和百度去编订方案。研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提意见,研学方案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拿来主义的,而是基于学生实际的与时俱进。研学文本后面加研学后思考问题和实际践行。

3、研学过程中,处处有教育契机,契机的把握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我们教师应当扮演研学导师的角色,设计如何区别开旅行社旅行的研学课程,思考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研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4、加强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如何将乡土资源和教材结合起来。资源多的情况下,先挖掘,再甄选。目前,个人认为,我校的研学性质还相对单一,研学资源可以将人文环境纳入,涉及工业、农业等领域,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

下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黄河水文局张荣刚工程师,他给我们汇报的主题是《黄河水文特征及相关项目研究》。不愧是工程师,对黄河的研究非常的透彻,很是佩服。光顾着拍照和佩服了,愈发感觉自己专业知识的浅薄,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但仍然学到了许多关于黄河的深层次的东西。

第二天,我们依次参观了沂蒙水利馆、东夷博物馆、亚洲第一橡胶坝、马陵山地质公园。

令人惊喜的是,张教授也出现在了第二天对马陵山的研学现场。平日里不经意的画面也有被历史抚摸的痕迹,等着我们去解读。此时的我们像些学生。他给我们讲解了郯庐大断裂的形成与表现,解答了岩石物质循环理解上的诸多误区,深入浅出,发人深思,不愧是地质研究界的大咖级人物。

我不禁联想到,研学要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简单玩玩,不是照照片,而是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去研学。研学问题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要渗透人文问题。通俗来讲,研学,不仅要会玩,还要玩会。

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太少。比如山谷里发育河流。我也不由得想起去年班里一学生,在初二地生中考备考前问了一个问题,他问道“老师,什么是公筷?”一个在我们看来,看似人人皆知很简单的常识,在孩子那里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主张教学一定要基于孩子的原有认识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我想问,我们对孩子的原有认识水平了解多少,我们又有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构建的方法?想当然的教学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向科学?

我们不仅仅让孩子们学一点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孩子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很显然,知识的记忆已不再是学习的中心,充其量只能说是学习的基础,当今的学习应该是借助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过程。

说句实在话,研学真的很辛苦,但收获还是满满的。

在会议的最后一上午,很有幸听到了山东省地理教研室主任兼山东省研学主要负责人甄鸿启教授的精彩点评。如果把前两天的会议与实地考察比作一条龙,那么甄教授的演讲则是画龙点睛的神笔。因为时间原因,尽管甄教授没展开阐述,但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的温暖亲切,那么的有分量,可谓功底深厚、字字珠玑,不愧是大家。他从再回首、再认识、再思考、再出发、再建议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对研学的认识。

再回首:从2018年上半年滨州西纸坊,到2018年下半年烟台龙口,再到今年上半年临沂拓普,对研学的探索经历了由知,到智,再到制的过程。第四届为成果展评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还没定下来。

再认识:研学,尽管课堂搬到室外,但仍然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不是导师和导生的关系。要实现研学,教师要实现角色的变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从前期培训、乘坐车辆开始,其实就开始了研学,这就是研学前课程。下车后,老师就说,同学们站好,这便是教师身份。再比如,在昨天的研学现场,某同学生成了一个问题,问土壤肥不肥沃,老师回复说可能肥沃,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体现了老师的不专业,何谈用我们严谨的职业人格感染引领学生。

再思考:研学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只要真体验了,学习便发生了。

再出发:我们开发的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什么区别?从教师走向导师。研学平台的搭建,研学要走向跨学科(如政治历史等学科)。甄教授致力建设山东省研学课程资源,并计划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再建议:中国教育不缺新名词。教育理论一片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与理论。

不跟风,不盲从,我们就做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真事,做户外地理真教育。他反复提到的“干点实事”深深触动了我。

为什么不研学?通常的顾虑是安全、考试无关、课时不够、资金紧张等。俗话说,一件事如果想做,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同时,作为省地理教研员,他很客观地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地理教师中非地理专业占七成。将来,国家计划要出台一个非地理专业的培训,山东省将积极申请成为第一个试点省份。

人称“被地理学科耽误的诗人”的甄教授也指出,地理人,一定要幸福生活。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在不爱惜自己的前提下,无私奉献给学生是非人性理念。

其实,甄教授对研学的认识与赵校长对研学的解读是共通的、一致的。我想,他们作为大家,经历的多了,一定比我们认识深刻,我们只需要紧跟他们的脚步去落实就好。

外出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二七一教育理念的先进性,而且这种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就拿研学来讲,我校的研学课程已开展多年,而且已经成体系。

除了理论和研学的学习之外,专家们的研究精神和专业水平也深深感染了我。心里无数次给自己暗示,在专家面前我们像个学生,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做专家,我一定要加强研究,要做学生面前的专家,严谨又博学。

篇3:我对实施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认识

1.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否定传统。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虽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由学生自主或合作性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出的许多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激疑式等仍然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更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的是什么?答案是明确的,即改革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转变“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 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必须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和课文课程同步发展。当今的学生,即使生活在农村,也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如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在开始讲解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对刘和珍的死就很漠然,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又沐浴改革的春风,是家中的小皇帝与小公主,没受过苦,不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积极地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中转变过来,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要贯穿历史知识、文学精粹、爱国主义、时代风云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去积极地探索语言文化知识。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农村高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和英语较差,因此,学习语文特别是选修语文的较多,要想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也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3. 吃透教材,再度开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搞好教学,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内容的传递者,教材教案的复述者。新课程要求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教材和教学参考所承载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语文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内,考查的在课外。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语文教师除了用好教材,自己也要开发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等,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分析和建构并生成新知识。

4. 精心设问,引领课堂。

篇4: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认识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

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

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已知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篇5:我对管理的一点认识

就管理一词谈起,可以说范畴很大,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管理无时无处不在,并且每个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管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己见。今天我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企业员工,也想滥芋充数,发表一下自己对管理的认识,以贻笑大家。

一、管理的严肃性

管理管理你不管他不理,就某些方面来说,管理有其不平等性,一方必然要强迫另一方,因此管理必然是上级对下级的行为,他要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制定的工作标准和制度,不容商量,并且可以根据管理者的要求和需要不断调整,所以说管理本身是严肃的和不平等的。

二、管理的方法1、2、3、4、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管辖区域; 管理者一定要有清晰的管理目标;

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管理者必须指定得当的措施; 管理者必须认真落实管理制度,并且要考核到位,赏罚分明。

三、管理和领导的区划

真正的管理高手能把领导和管理的尺度把握的恰如其分,令常人望尘莫及,他能做到“有情领导,无情管理,绝情制度”,达到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平衡,使每一名下属既能感受到制度的威严,很好地遵守,又能产生昂扬向上的斗志,激发整个团队团结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士气。

四、管理者价值的实现

每一名管理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团队团结高效,员工爱岗敬业,自己的管理理念能被员工接纳,形成厚重的企业文化,但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一名基层管理者,首先要用心工作,不怕吃苦,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其次,要为实现工作的目标全力以赴,不达目的势不罢休;最后,管理者要抓住机遇,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篇6:我对人教版语文新教材的一点思考

本人是语文新教材的首批执教者, 六年来, 面对新教改, 自己深有感触, 看到了语文教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收效, 但其间存在的问题, 也令一线教师感到困惑。

一、新教材课后问题的设定是新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

新教材的课后问题很不具体, 不象旧教材那样, 在每一课, 每一单元后设定此课或单元学后, 掌握应会的基础知识, 如通过哪篇文章或单元学习, 得掌握哪些同义词、反义词, 通过哪一课或哪一单元的学习, 掌握标点的使用及其作用, 哪些地方安排常用的句式等, 学生掌握清晰明了, 教者也有的放矢。

然而现在的课后问题, 就不那样具体了, 比如在讲读课文一般设有感情的朗读一题, 学生看了则感司空见惯, 一看则无所谓了, 会与不会, 练与不练, 好与不好, 有很大的伸缩性, 学习语文的惰性, 随之而产生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 大部分课文均设有找重点句子, 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寓意) , 就这类问题而言, 教师就很苦恼, 找都不一定找恰当, 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又谈何容易。至于说体会,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感受不一, 不同的看法, 观点就全盘显现, 但面对一纸测试的如今, 无论你平时训练到位, 如果不做出统一答案, 统考出现此类型试题, 学生还是手足无措, 与没学无大区别, 学生的答题惧怕心里也出现了, 更谈不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 如果把每一课的习题都做统一答案, 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自然又回到语文教学的老路上去了。

另外, 课后问题经常设有:“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编者往往把事物理想化, 人有惰性, 当然包括学生, 一见这样的问题, 学生只会选短的段落去背, 任凭别段 (长段) 怎样精彩, 一但试卷出现此题, 如果对不上号, 就产生碰运气心里, 被动考试;如果不出现上述现象, 又只能通背全文, 与问题不符不说, 势必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产生厌学。

这里还要提到, 二类课文没设课后问题, 教师更加挠头, 就得自设问题。少了, 测试有漏洞;多了, 时间不够 (一般二类课文, 只设一课时) 。学生烦, 如按新教材标准去教学二类课文, 学生对当今的测试题还是驾驭不了, 看似简单的二类课文, 消耗了老师更多的精力。

二、课文下移, 下压量太大, 也是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打开小学的课本,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成人作品, 被选入课本, 实际上这些作品, 不能与儿童经验世界相连接, 也不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动力, 而成为一种教学工具, 这种成人化倾向, 也是新教材的一大弊端, 课文篇目的量也很大, 一般中高年级为28—32课, 再加上口语交际, 日积月累, 习作等项的综合性园地8个, 学生在仅有的八九十天里要学完、学会、学好很难。与当今提出的给学生减压、减负相悖。叶圣陶曾指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 需要的是举一反三。笔者认为, 教材无需课文太多太杂, 应该少而精, 腾出大量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能力的形成靠的是学生在语文读书实践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很好地体会编者的意图, 往往认为只要是教材上的就要教会学生, 不敢放手。这样下去, 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课后问题的不具体、不系统, 给小学阶段的复习带来困扰

在短短的六年级下学期的两个月的时间内, 若搞好复习, 非常困难, 抓什么, 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棘手的很, 现在的测试以什么为重点, 出题者都能说出个所以然, 我们老师呢?每天都在堵漏、缝圆, 分不了主次的工作, 真可谓每一天都在冥思苦想, 在痛苦中煎熬。

在现行的教师、学生评价中, 又是一纸定乾坤, 没有顾及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评价, 至使教学只能沉陷在几个文字的答案之中。“新课改”“新教材”我们已耳熟能详, 但考试不改, 语文的课改, 又能向前走出多远。

四、习作的安排与旧教材相比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篇7:我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64-01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处在新课改的前沿,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应义不容辞的配合课程改革。我认为,首要任务应是对语文课“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稿)的简称》要有一定认识、了解。“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沿用已久的、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以全新的视觉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疗向,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三重”之一的位置,对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历届大纲相比,人文性是“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与整个“课程标准”之中。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过程和方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l、它遵循了人的“道德修养”的发展规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习领会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个人道德修养。“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长期性、复杂性,在每个阶段都给予学习帮助和支持,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它遵循了人“思维品质”的发展规律。语文在对人的感性思维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以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品质。“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过程,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3、它遵循了人“行为习惯”的发展规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让学生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利用好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做个文明人。“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真抓好每个环节,反复抓,抓反复,真正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做出应尽之力。

二、关注“过程和方法”,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1、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过程和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语文学习的特点,用心钻研语文学习的方法,积极研究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正确运用合理的方法,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要遵循这一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就是提醒我们,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老师只做学习点拨、方法的指导,绝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成为简单的接受器。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语文学习是长期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拔高要求。因为欲速则不达。

三、关注“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

“课程标准”把它们列为“三重”之一,就是要强化观念,坚决落实,以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

1、它能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把视觉中心转到学生身上,要认真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考虑给他创造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

其次,“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法向学法转向。过去,老师们设计的教案,研究的教法,中心点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即使老师们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效率,学生大多还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的东西。现在,“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就促使老师要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即要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法的指导上。为此,“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要搞一刀切,要求老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它能促进教学途径的拓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思想告诉我们,要大力拓展教学途径,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课程标准”提升“过程和方法”的地位,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突破了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要求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不能简单的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水平的高低。因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加强是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课程标准”的这些思想,正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出发,让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予支持,使得评价起来更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成现代社会所需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定作课程目标的“三重”之一,正是处于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这一高度,让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教养,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走在素养过程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宽阔镇中心学校2013年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总结下一篇:致—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