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24-04-18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通用8篇)

篇1:《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高媛媛

教学内容:新沂市特教中心语文校本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课

教学理念:

1、以“课前积累-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合作理解-探究拓展”为主要环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残疾学生进行感官统合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补偿,有目的的进行美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结构美;

2、学习生动、准确、简洁的语言,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语言美;

3、挖掘课文所蕴涵的环境资源因素,体味人文景观的深厚博大;

4、加强口语和语文的交际功能训练,拓展聋校语文内涵,实现多元化发展。

教学重点:

1、如何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2、严谨的结构,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知苏州园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园林的知识

教学步骤:

【课前积累】

利用书籍或网络等课程资源,了解苏州园林概况,增强感性认识,同时预习生字词,根据《中国手语》自学手语。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风景。

2、谈话: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能说说你对江南的初步印象吗?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请问你了解哪些关于苏州的诗词或文章?

4、过渡: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苏州园林》,感受林园艺术那博大精深的美。

二、自主感悟

作者及写作背景: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教育家”之称。原籍苏州,对园林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即:TheClassicalGardensofSuzhou(苏州古典园林)。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等。

2、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有趣的语言。

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文字,向同学介绍,并养成好词好句积累习惯。

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小组讨论:苏州园林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那么叶老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总体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都或多或少地受了苏州园林的影响。分析“标本”:用比较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样本。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先后多次提到“图画”,细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与课文插图结合,体会苏州园林所蕴涵的美。

谈话: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了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的美和布局的美,体现出园艺家们的独具匠心。分小组进行讨论,哪几句是写整体的,哪几句是写局部的,哪几句是写细部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2、苏州园林是美的,可美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播放视频,请学生当做小记者,带领大家欣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对这些句段进行品读。

3、作者在这里总说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特别是“图画”两个字,贯穿全篇,文章从图画开始,又到图画终止,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课文中四个“讲究”,也是对以下章节的概括。

具体讲解: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思考:用什么方法突出本节中心的?--以古代宫殿特点与苏州园林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思考:文中哪一部分与这一句话相对应?章后半部分介绍池沼,是分几层写的?--指生回答,突出一个“活”字,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趣。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学生自学,本节是紧扣哪几个字来描述的,从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自然美,本节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例如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应用?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叙述层次的远近。

过渡:苏州园林的设计们在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不但从大处着眼“讲究……讲究……讲究……讲究……”,而且也注意细小处,哪些细小处?引导:建筑、门和窗的雕刻、建筑的颜色。

自读课文,找出7、8、9节的中心句,及介绍的中心。

小组讨论:本文是规范的说明文,你能根据《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中所介绍的说明方法,说说文中用什么方法介绍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

4、指导朗读:朗读全文,在脑海中感受苏州园林的层次之美,自然之趣,用语言表达对苏州园林的美的感叹,对园林设计者智慧的感叹。

5、引申:用我觉得“苏州园林”真美,美在句式练习说话。

思想教育:苏州园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杰作,虽然你们有耳听不见,有口不能说,但是同样有对美的感受,同样可以创造出让人震撼的艺术作品,比如陈聪艳的美术、周亚伟的书法,只要用心,持之以恒,你们也一定可以成功!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发放练习纸)

1.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修建一直期望B.修建一致唯愿

C.修建一致为使D.修建一直唯愿

2.在文中a、b、c、d处依次填进的一组词应是()

A.布局映衬层次配合

B.布局映衬配合层次

C.布局配合层次映衬

D.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3.这段文字在课文中是总括性说明,其作用是()

A.概括苏州园林的概貌

B.概括苏州园林的修建情况

C.概括苏州园林的分布情况

D.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B.分类别C.打比方D.作比较

5.文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一句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

B.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C.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D.设计中“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6.根据下面的释意,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1)花木的掩映衬托。()

(2)出于自心的创新和裁断。()

(3)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4)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7.文中“布局”的含义是指________。“层次”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

8.这段文字几次用到“图画”一词,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外练习

苏州园林美吗?不仅是园林的建筑美,叙述者的语言也美,用《苏州园林》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介绍一下你的校园。

六、课终总结

苏州园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彰显着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希望大家既能引以为豪,也要引以为鉴,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克服残疾障碍,你们的人生也定会有所成就!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讲究……讲究……讲究……

惜缘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2:《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

2.体会课文语言又严密又生动的多样性特点。

(二)教学重点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揣摩的读书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课题、作者]

1、导语:同学们:苏州园林是苏州人的骄傲。苏州人写苏州园林,苏州人游苏州园林,都会觉得特别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苏州园林》,相信也会有新的感受。

2、指导读书的方法:现在,让我们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关键的语句划出来。读完后我们来交流。读的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请同学们交流)

二、[标本,鉴赏]

1、以“标本”和“鉴赏”总领全文。在课文第一段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是“标本”,一个是“鉴赏”。

(1)什么是“标本”?(课文注释)“有代表性经过加工或保持实物原形,可供人们学习、研究用的样本。”如: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实验标本……

(2)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因为苏州园林“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那么在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亭马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还有角落、门窗、色彩等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把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

三、[板书,构图] 亭马轩榭 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 艺术 花草树木 画意 花墙廊子 画意至于其他每个角落、细微之处,都能注意到画的效果。让学生具体感受苏州园林的特点。

(出示画册)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本摄影集,里面每一张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可见,苏州园林的特点确实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只是平时我们不注意罢了。我想:这就是标本,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特征。我们读说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

4、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词语“鉴赏”。同义词比较,体现语文课特色。初中语文“鉴赏”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和“欣赏”、“玩赏”比较一下。

(同学发言后,老师归纳)

[板书:欣赏、玩赏、鉴赏]

[欣赏]:用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赏音乐,很欣赏这幅作品,很欣赏他的做法。

[玩赏]:观看欣赏。“玩”不同于“玩耍”中的“玩”,它是观看的意思。[鉴赏]:鉴别和欣赏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哪段文字写得最好”,一问,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课文,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自由地发表意见。可见,作者写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他会看到一幅幅画。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请同学们交流)……下面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第4段挺好。为什么呢?四、[分析,探究]

第一,层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两个层次来对第一句话进行说明,先说假山,后说池沼。这样,文中总说、分说清清楚楚。你们再看,在写假山时,也是按总说、分说的顺序写的。(老师参与到讨论之中,与学生共同探究)

第二,从多角度来说。譬如假山这部分:首先正面写假山,写假山“重峦叠幛,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的角度来写,就是“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画。

最后,从游客的角度写。游客攀登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间”。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幛,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因为从正面写,是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了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以把苏州园林假山的美都表现出来了。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

五、[鱼戏莲叶间]

(一)、概括性强。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了画意,这就是艺术。

(二)、精练而形象。如这段的结尾一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这中间“鱼戏莲叶间”就是一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都表现出来了。其中这个“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将鱼儿那种调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而画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把这景色的画意写出来了,它强调的是画,是画中之景。还有一个“又”字特别要注意,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画中的一幅,一个“又”字,里面涵盖了多少内容啊。大家看,仅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了画意。我想,这与文章的内容是吻合的。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读第4段。

同学们:鉴赏课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今天,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鉴赏的: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语言。下边,请一位同学也像老师那样,从这两个角度来鉴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会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我们读书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步是初读课文,是了解;第二步再读课文(即精读课文),是鉴赏,是品味。我们读书就该这样读。同学们,我们刚才跟着作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苏州园林还有很多美的地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这里,老师给你们作个提示:譬如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楹联?楹联就是挂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对联。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六、[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大家看看: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与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图。楹联与景是相互映衬的,这就是苏州园林美的另一个方面。这个课题是值得研究的。好,今天的课到这儿结束了。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解各部分的说明重点。

2、完成课文相关练习。

谭义专

篇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篇4:《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篇5:《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该课获年云南省女教师技能竞赛(初中语文)第一名

郑丽/执教、整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师:同学们,咱们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

生(齐):苏州和杭州。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

生(齐):苏州有许多的园林。

师:是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

(屏显。)

注音:

池沼()轩榭()丘壑()嶙峋()

镂空()蔓延()着眼()蔷薇()

败笔()斟酌()

释义:

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

师:谁先来拿第一张门票呢?(一男生踊跃举手。)

师:你真勇敢,请你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哦!

(生读,其中“镂空”的“镂”读成了一声,“着眼”的“着”读成了zháo。)

师:有些遗憾啊,未能完全读

对!谁来给他纠正错误呢?(生朗读字词。)

师:完全正确,恭喜你已经获得入园的第一张门票。请大家标注字音并把字词齐读两遍。

(生齐读。)

师:下面来解释文中的几个字词。

生:重峦叠嶂,形容山峰层层叠叠像屏障一样。

生:俯仰生姿,形容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在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师:解释得很好!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词,一个形容山姿,一个形容树态,让人联想到美好的自然景象。文中有两个意思非常接近的词,是哪两个呢?

生:“自出心裁”和“别具匠心”意思相近,都是指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出自内心的巧妙构思和设计。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因地制宜”这个成语的意思呢?

生: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宜,适当。

师:很好,抓住关键词“因”便能准确理解词义了。在我们学过的字词里还有没有把“因”字解释为“根据”之义的词语呢?

生:还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师:嗯,还有“因势利导”。同学们,积累词语就应该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字词已经过关,我们成功领到了“游览”《苏州园林》的门票。请大家跟随叶圣陶先生的引导,信步走进苏州的园林,去欣赏那醉人的风光。

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师: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生:我感觉眼前看到的园林景致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生:古典优雅,静谧清幽,给人一种闲适的感受。这都是建造者们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的结果。

生:我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说“如在图画中”。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也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字,“美”!

生:看了视频心生向往,真是“人间天堂,风光无限”啊!

师: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生(齐):苏州园林。

师: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那么苏州园林具有什么特征呢?它的艺术之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谋篇布局

(一)默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屏显。)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并作指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老师把课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配上了相应的图画,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现场删减出中心句。

(屏显反映课文各段内容的图文并茂的画面。)

生:第一段的中心句是:“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还可以再删减掉几个字,让语言更简洁吗?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提炼得很好,这样显得更加精练了!

生:第二段的中心句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三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第四段的中心句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师:同学们注意,第四段不仅介绍了假山的堆叠还介绍了池沼。那么苏州园林里的池沼有什么特点呢?

生: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师:是的,这样概括才算完整准确。接着往下找中心句。

生:第五段的中心句应该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第六段中心句是“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第七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师:完美的概括,接着提炼后面几段。

生:第八段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第九段的是“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提炼,是否发现说明文中心句的特点了呢?

生:中心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大多出现在句首,起总括段意的作用。

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是的,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下面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屏显课文主要内容。生齐读。)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师:我们跟着叶老不仅欣赏了优美的园林风光,还学会了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二)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

师:同学们,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总说,介绍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和影响。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中间八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师:非常明显,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重点是如何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清楚。

生:第二自然段为一层,其余为一层。因为第二自然段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师:你能不能把写苏州园林总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呢?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这是文中很关键的一个句子,后面的介绍都紧扣这一特征。请大家齐读此句。

(生齐读。)

师:那后面几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一特点的呢?

生:后面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所以还是“总-分”的关系。

师:这里也是明显的“总-分”结构。请大家想一想,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呢?

生:不能,因为后面的四个自然段,分别照应了第二段中总特点后面写到的四个方面,不能调换。

师:观察很仔细,那么后面第七至第九自然段是从哪个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呢?

生:后面三个自然段是从苏州园林的局部、细处介绍了苏州园林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是紧紧围绕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特征突出。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屏显课文结构图。)

师:跟叶圣陶学说明文的谋篇布局,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假如明天我们写一篇说明文,该如何安排结构?

生:我学到了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写,可以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出层次,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照应。

师:写说明文谋篇布局很重要,请大家记住要“抓特征,明层次”。在梳理结构时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说说你对此结尾的看法。(屏显。)

你对这篇课文的结尾部分有什

么看法?

生:感觉收尾有些草率。

生:我觉得这是故意给文章留出让读者品味的余地,可以说的还有很多,但又不说完,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和了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叶圣陶先生曾经也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屏显。一生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五四”前夕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师:读了这则材料,大家说叶圣陶这一结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这是一本摄影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自己去看吧!

师:作为一篇序文,《苏州园林》已经非常成功了!结尾简单的一笔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四、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

师:叶圣陶先生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本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堪称说明文的典范。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去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吧。

(屏显文中5个重要的句子,学生自主品析。)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5.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从这5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写出赏析文字。

生:我品析第一句。“标本”在句中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师:一个词就把苏州园林的地位和影响概括了,可见语言之精练和简洁!

生:第二句中的“一切”和“决不”两个词语不能删掉,表示语气的坚定,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点。

生:第三句,我认为句子中的“技术”侧重于实效,可以大量复制,而“艺术”则讲究独创,无法被复制。

师:是的,“艺术”强调个人独创,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两个词词义同中有异,既赞美夸赞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又强调了园林设计独具匠心的艺术性,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用词准确又严谨!

生:我喜欢文中描写藤萝的句子,“珠光宝气”“盘曲嶙峋”两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出了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和沁人心脾。

师:叶圣陶先生的语言不仅准确严谨,而且生动典雅。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句子,感受说明文生动而优美的语言特色。

(生齐读句子,反复品味语言之妙。)

生:我想问一问,文中说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的特点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该怎么理解?

师:此句的意思是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同学们,《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可以说既准确又生动,既严谨又优美。借用叶圣陶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我们可以说《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标本,谁如果要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就不可以错过!

五、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苏州的山水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屏显。)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师:这些语句中都提到了图画,请问指的是什么画?

生:美术画!工笔画!

生:国画中的水墨画!

师: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在座的诸位有没有学习中国画的?

生:有。

师:那请学过中国画的同学来说一说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生:中国画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韵,如果是画山水那就讲究自然之趣,还会有许多留白的地方,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师:感谢这位同学让我们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的,中国的绘画、建筑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讲究浑然天成。苏州园林曲曲折折的回廊,近景远景的层次,都体现出中国古人“曲径通幽”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而这种审美观,也慢慢地积淀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就是文化。

(屏显。)

中式审美

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来学习,也要把它当作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学习。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更美地生活。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

生:因为生活在喧嚣城市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放松心情,调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步伐。

生:城市中的园林是我们置身于世俗之外的一个栖息之所,它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也能拥有一份闲适悠然,走进自然之中,忘掉一切生活中的烦恼。

师: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我们要记住: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座园林?因为--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下课!

篇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和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

2.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出示课题。

3.请学生谈谈感受。 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发表意见。

三、知识要点讲解 1.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选择、提炼、概括、改造等艺术加工。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要真实生动地表现外部特征,还要表现对象的精神、性格和气质。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情动人,再现性美术作品也是如此。

4.老师讲述并板书:1.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形神兼备3.“情”的感受“美”的体现 欣赏并谈感受,使学生主动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并在一开始就通过讨论营造出一种氛围。

四、分析和讨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特征及艺术效果 1.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蒋兆和的《流民图》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流民图》是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再现形体、质感,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该作品创作于1942年到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的苦难激发了画家创作这幅中国画长卷。《开国大典》是油画,以丰富的色彩层次,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通过课件展示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让学生来谈体会。 学生可以就课件上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共同探讨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

五、学生讨论研究 要求学生把握再现性美术作品和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及再现性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解。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并融入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思想感情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而成。

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谈一谈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 自主探索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篇7:《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923年上半年,为缓解父子矛盾,朱自清一度回到家乡扬州教书。由于他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很让他的父亲失望,加上当时朱自清父亲失业在家,缺少了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心中十分郁闷不快。朱自清教书的收入也不多,还有自己的家庭负担比较重,给父亲的钱就少了些。于是,他就臆测是儿子变心,还有后妻的撺掇,就把自己内心不快都发泄到儿子身上。发生了父亲通过校长把儿子朱自清薪水全部给支走的事情,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如此一来,朱自清自己一家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他不得不靠向朋友举债度日。从此,父子反目成仇,形同路人。其时,朱自清正好接到清华大学的邀他去任教的信函,学期一结束,他就辟下妻儿,独自一人动身北上北京就职。这便是《背影》开头讲到两年余里和父亲不相见的原由。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主要代表作品:《背影》《儿女》《悼亡妇》

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佳作:《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是丰富的。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和杂感,有对现实社会片断的描写,有对人生无情的揭露,有对个人生活际遇的诚挚抒说。他的散文既展示了朱自清的主观精神世界,又描绘了客观社会现实;既显示了他曲折的创作道程,又体现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朴实、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朱自清散文谨严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记实散文。《背影》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父子送别的小题材,着力于叮咛、嘱托、买水果等细节,没有重大的主题和宏伟的结构,没有华丽的文字和刻意的雕饰,但却极其生动地抒写了纯真圣洁的骨肉之情,再现了人伦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确是一篇叙写实境、抒发真情的文艺珍品。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感激之情。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由此可见,《背影》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写真情和实境。《背影》就是紧扣生活细节,加以着重渲染和深刻发挥,通过“爬月台买桔子”作为文章核心,对父亲背影的简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把深厚的抒情和具体事件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篇散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开头破题--点题(背影);事情开端--引出;望父买橘--刻画;父子分手--惜别;结尾抒怀--照应。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简洁,又非常典雅文质。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

文中文白夹杂,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像“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文中详略得当,也是《背影》的一大特点。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一笔带过。

文章中一共用了六次双引号,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有五处,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送别时的这四句话足以表达出其对儿子的爱。首先是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几番踌躇,终究还是不放心,决定还是自己送儿子去,这句话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其次是,临别前,父亲不辞辛苦的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他说:“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步履蹒跚,但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还不在乎。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何等的关怀,而且父亲知道去买橘子很艰难,他就叫自己的儿子在原地等他,不让他去,也叮嘱他不要乱跑。这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再次是父亲买来橘子上车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去到北京生活的担心,于是叮嘱他要写信回来。父亲对儿子依依不舍,因此说:“进去吧,里边没有。”这里更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要离开的不舍和无奈,感情真挚也隽永。父亲的这四句话都很平淡很普通,同时也带点命令的口吻在里面,看似严肃、冷漠,却是从另一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私的关心和爱

二、学前分析: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亲情的理解远不如作者深刻,教学过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来感知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3、学习文章中的白描手法并学会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仔细揣摩文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表达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爱亲情,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四、重难点:

重点: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但背影不仅是父亲的形与行;要深刻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不能不顾及父亲所说的话。因此,我把父亲的形、行、言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初二学生,他们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背影?学生还无能为力。因此,我把此当作本文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置学生于现实的阅读情境中,教会学生质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设计对课文阅读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六、教学媒介: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环境,。

七、教学课时:2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一首熟悉的老歌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些默默操劳,默默关心我们的父亲。那是怎样让人心动的一份父爱呀。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曾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亲情感动了几代人。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

2、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背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①、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答案: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②、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主要写了我的父亲反映了父爱这个主题)

③、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3、文本分析

1.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分手)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为什么?

买橘送别。因为作者用白描记叙事实,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3.父亲爬月台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4.关于“买桔子”与“紫毛大衣”,可以读出父亲对“我”的疼爱吗?

如果是,你是如何读出的?

(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当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在文中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我”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在那时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我”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我”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这样足见父亲对“我”的疼爱。)

4、主题概括: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感激之情。

5、鉴赏:⑴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进行赏析: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⑵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感伤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伤心之泪

6、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九、作业布置:

1、回报爱:回家后为父母亲做一件他需要的事。

2、描写爱:回忆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片段,学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细节描写。写完后念给父亲听听。

韦媛元

篇8:《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五级写作目标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 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写作是语言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 (教育部2012) 。写作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没有有效的阅读, 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写作。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增强语感, 而且能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 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 写作是信息自内而外的输出过程 (屈丹梅2013) 。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为写作提供了大到语篇结构、语篇模式, 小到主题信息与语言素材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能够为作文结构条理性、内容丰富性和语言多样性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主题描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更好地优化“以读促写”的效果。

下面, 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Section B 3a的读写教学课, 具体阐述思维导图在以读促写教学中的运用。Section B 3a的这篇文章是一份关于Jane个人习惯的报告, 本单元的话题是“讨论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频率”。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 是指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 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等, 利用图示的方法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 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示化、可视化, 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 (托尼·巴赞2004)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和思维模式, 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促进他们整合知识, 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思维导图还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它在课堂中的运用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对知识框架的构建的理念。当学生完成阅读或知识学习后,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组织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二、阅读前 (pre-reading) ———思维导图“导学”, 初步感知文本, 激活写作素材

思维导图有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并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 冗长繁琐的语篇往往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使阅读教学陷入乏味被动的局面。事实上,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以主题为中心的头脑风暴, 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 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在读前环节, 笔者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了两张自己的照片:一张是身材较胖的照片, 一张是身材较瘦的照片, 并向学生提问:Who is she?学生回答:Lucy (笔者的英文名) 。接着, 笔者引导学生找出两张照片中人物的不同之处, 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师生对话如下:

T:Five years ago, I used to be fat, but now I am thin.Do you know why I was fat five years ago?

S:Maybe you used to eat too much junk food.

T:You’re right.It’s not only because I eat a lot of junk food, but also because I had a lot of other bad habits.

S:Maybe you used to drink coffee or cola.

S:Maybe you used to eat a lot of hamburgers.

S:...

对话结束后, 笔者向学生呈现了思维导 (见图1) 。通过这样的导入, 学生既可以关注到主题living habits, 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好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个导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刺激和诱发语言知识的材料, 用已学的知识引出新授知识, 从而为接下来的阅读和阅读后的写作练习奠定了基础。

二、阅读中 (while-reading) ———思维导图“助学”, 深刻认识文本, 储备写作知识

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整体理解。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快速寻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并与学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其次, 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的主体部分设计不同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重要细节, 从而完成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剔除冗余信息, 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廖秀慧2013) 。

在读中环节, 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Section B 3a的文本, 并借助文本引出写作话题———habits。然后, 笔者指导学生以略读的形式快速浏览文章的每一段, 并完成段落大意的配对。通过这个练习, 学生已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也完成了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最后, 笔者让学生观看一张汉堡图片 (见图2) , 启发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学生通过比较发现, 文章可以像汉堡一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背景介绍, 包括Jane的年龄、所在国家、哪家杂志社采访了她等。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分别阐述了好习惯和坏习惯, 它就像是汉堡的中间部分, 是最丰富、也是最能体现汉堡价值的地方。当然, 一个汉堡还需要底层的一片面包作为整个汉堡的支撑以达到与顶层的呼应。笔者指导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 并做到首尾呼应, 使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在语篇意义的表达上更加有层次。

笔者还通过表格填空和问答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寻读 (scanning) 、细读 (careful reading) , 找出Jane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标出相应的频率副词, 并完成思维导图二级分支 (见图3) 。

通过寻读、细读活动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学生在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 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理解。在此基础上, 笔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文思维导图 (见图4) 。

通过完成课文思维导图, 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文章谋篇布局的理解, 而且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框架, 同时提高了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有这样一份设计详细的思维导图, 学生对课文的复述也变得十分容易。

三、阅读后 (post-reading) ———思维导图“研学”, 轻松创新文本, 提高写作能力

在学生基本掌握文本篇章结构、主题信息和语言表达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布置读后仿写活动。思维导图在“以读促写”教学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能帮助学生利用图形和符号建构文本结构、梳理文本内容和信息, 能为仿写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使学生的作文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多样。

(一) 写作素材准备

完成以上环节后, 学生虽然对于如何写一篇关于习惯的报告有了整体感知, 但要写出一篇类似的文章, 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学生在写作中不能完全套用文章中的词汇, 而必须要有一些反映他们自己生活习惯的词汇。在这一环节, 笔者设计了两个头脑风暴活动:一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一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有关好习惯的词汇;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一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有关坏习惯的词汇。在每一个头脑风暴活动结束后, 笔者会让一组或两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 (见图5) , 并给予评价。

(二) 连接词的准备

写作的基本词汇准备好后, 笔者先引导学生将这些零散的词块按照“词—句—段”的顺序有序组合起来。然后, 笔者让学生回到文章中, 寻找其中的连接词。学生通过阅读, 找出以下连接词:also, and, too, either, but, however, though, because, so等。最后, 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些连接词进行分类 (见表1) 。

(三) 写作拓展

在写作素材和连接词的准备完成后, 笔者在拓展环节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你的笔友写一封信, 即A letter to my pen friend, 向你的笔友介绍自己的习惯。在写作前, 笔者要求学生先设计好文章的思维导图, 然后再进行写作。

以下是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作文思维导图 (见图6) :

从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不但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结构, 了解了好习惯与坏习惯的表达方法, 而且掌握了频率副词的用法。

(四) 写后评价

在学生完成课堂写作后, 教师应运用评价表实施评价活动, 可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本篇写作任务, 笔者设计了写作评价表 (见表2) 。笔者先指导学生互评, 引导学生从篇章结构、组织结构、语言表达和语言使用规范四个维度进行评价。然后, 笔者给予评价, 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进一步完善语言和行文逻辑,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经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后, 学生根据项目核查表中的提问逐一检查不足, 并进行修改。下面是学生修改后的优秀作文:

Dear Jane,

I am glad to hear from you.I am a 15-year-old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China.I have short black hair.And I am medium height.In my free time, I like playing the piano.That’s my favorite hobby.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abits.I have a lot of good habits.I get up early and exercise every day.Also, I like eating vegetables and fruit.When I am free, I often help my mom do the housework.However, I have some bad habits, too.For example, I usually spend more than two hours watching TV.And I also like junk food.I drink cola three times a week.I know it’s really bad for my health, but I can’t help drinking it.It usually makes my parents really angry.Because they think drinking a lot of cola makes me fatter and fatter.What should I do?

I am very happy to share my habits with you.I hope we will be good friends forever.

Best wishes!

Yours,

Jon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不但能有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文本, 结合寻读、细读等阅读技能了解文本的篇章结构, 提取相关主题的关键信息, 而且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还能给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总之,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真正实现“以读促写”的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廖秀慧.201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

屈丹梅.2013.以读促写, 以读促读——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双向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2) .

上一篇:冬·雪作文下一篇:住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