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

2024-05-19

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精选8篇)

篇1: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

一、环境成本概述

(一)环境成本概念

环境成本又称为绿色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曾就环境成本的定义提出,“环境成本是指,本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二)环境成本界定

国外研究。各企业在环境管理的会计实践中一般参考美国环保署(EPA)的《全球环境管理动议》的权威分类方法,环境成本的范围按会计确认的`难度分成以下四种:

(1)常规运营环境成本;

(2)隐藏成本;

这类费用以前一般在管理费用中集中列示,不能给管理机构提供足够的环境成本信息。包括:

第一,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它是指依据有关法律约束而必须发生的成本。

第二,生产运营前发生的前置成本,它是指由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而发生的选址费用,生产现场准备费用,达标费用,研发费用,环境工程和执行费用,环保设备安装费用。

第三,生产运营后发生的后置成本,它是指关闭及退出费用,存货环境处理费用,关闭后续关注费用,厂址后续监测费用。

(3)未来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费用;

(4)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成本。

二、国内研究。

王立彦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的时间范围以及不同的功能来界定环境成本。从空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从时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划分为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和未来环境成本;从不同功能的角度将环境成本划分为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的成本、维护环境现状和预防将来可能出现不利的成本。花爱梅()和张国健()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因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而采取相应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应包括弥补性环境支出、维护性环境支出、预防性环境支出三大类。

此外,根据环境成本的定义或企业价值链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如根据价值链,环境成本可分为设计阶段环境成本、制造阶段环境成本和售后服务环境成本。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涉及环境成本,从价值链出发分析环境成本的形成,能够实现环境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篇2: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

环境成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看。狭义的环境成本是指内部环境成本,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广义的环境成本不仅包括内部环境成本还包括外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不能精确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转嫁给社会,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后果。

1.1内部环境成本对企业来说,内部环境成本目前支出的形式有以下几种:重置成本,在被评价环境质量低于环境标准要求时,假如无法治理环境污染,则只能用其他方式来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以便使环境质量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标准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

预防成本,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用采取上述措施所需费用来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

市场价值影响成本,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相应的商品市场产出水平有影响,因此可以用产出水平的变化导致的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来衡量环境价值。如果环境质量变动影响到的商品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销售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人力资本损失成本,环境质量脱离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有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而给生产直接带来的损失或收益f可用前述市场价值法加以估算),而且还表现为医疗费开支的变化等,该方法就是专门评估反映在人身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

1.2外部环境成本所谓外部环境成本又称为社会环境成本,指成本的发生与某一主体的环境影响有关,但却由发生成本或获得利益以外的主体承担的成本。这些外部环境成本由企业经济活动造成的,并应由企业承担不良环境后果。但通常情况是,由于某种原因,这类支出尚不能确切计量,并未由企业承担,因此便转嫁给了社会,由社会整体来承担。由于存在政府对环境的治理和监督,所以外部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社会环境成本和政府的外部监督成本。环境成本的优化分析

2.1企业污染程度对环境成本的影响随着企业污染程度的加大,企业的预防成本将会加大,而恢复成本,市场价值影响成本和人力资本损失成本将会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大大增加,且增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因为企业增大了排污量,就不需要在预防污染上投资过多成本了,然而企业对环境将来的恢复成本却大大增加了,并且由于污染环境而使企业形象大大受损,企业的市场价值将降低,并且企业的人力资源由于环境污染而受到部分损害,使得

企业的医疗保险等的支出增加。总体来讲,企业环境成本会由于污染的加大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前期,由于污染程度较轻,企业的恢复成本,市场价值影响成本和人力资本损失成本并不会有较大的增加,但随着污染的加大,这种增加的速度便会大大加快。

2.2政府监管力度对环境成本的影响政府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减少社会环境成本,但却也会增部监督成本,对企业来说会减少企业的恢复成本、市场价值影响成本、人力资本损失,增加企业的预防成本,从短期来讲尚难以量化,但就长期来讲,却是大大减少环境总成本的。

2.3企业环境控制程度对环境成本的影响企业自身对环境控制的重视程度极大的影响着环境成本。对内,由于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控制制度的愈发完善,企业对自身行为承担的责任加大,使得企业的预防成本逐渐增加,虽然其他三个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但并不能抵消预防企业成本的增加,这是因为企业较之不重视环境时更多的把成本留摊于内部消化,而没有将其转移到社会。而由于企业重视环境控制,则社会环境成本会大大减少,并且,由于企业的自觉性增强,则政府可大大的缩减外部监督成本。而总成本是外部与内部环境成本之和,故必然存在均衡点使得总成本最低。加强环境成本管理

3.1企业内部环境成本控制应与外部监管结合随着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程度的增加,外部环境成本在下降,内部环境成本在逐渐上升,当两者达到均衡时,环境总成本才会最小。所以,搞好环境监管除了要进行外部监管,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企业应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建立起内部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树立其正面形象,为其自身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实现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资源的主要力量,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和责任,为企业,为社会,为人们服务的同时能够公正的监督企业的行为,为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而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因此,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总成本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作,内外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建立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就是要将环境成本计量会计化。既然如此,若要将环境成本的核算真正量化就必须按照会计的基本要素及原则等对环境成本进行规定,制定相关标准及制度,以此达到将环境会计成本准则化的目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环境控制,减少污染,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伟目标。环境会计的目标是环境成本会计体系的核心,只有在确立了企业环境会计的目标之后,才能对其他要素进行一系列的规范设定。按照会计的基本要素等,环境会计在目标的指导下设定基本前提,并由基本前提设定环境会计的总体性原则和信息质量要求。有了上述的基础便可以根据原则和要求对环境会计的各项要素进行规范,确定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范围及内容等。环境成本会计计量的意义

4.1环境成本会计计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口增加,社会需求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这种不计环境成本的掠夺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环境与资源的恶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巨大影Ⅱ向,也使人类自以为通过剥夺资源来推动的经济最终尝到非持续的恶果。我国企业对资源的肆意开采和消耗与我国对资源的无偿耗费和对环境污染与防治的不加计量有着必然的联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强对自然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循环的全面控制。在控制方式上,定量控制是一种重要手段。要实现定量控制就需要大量定量化的综合信息,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同时提供环境成本会计信息。

4.2环境成本会计计量是我国正确衡量宏观经济指标的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视经济利益为最高标准,而完全忽略了环境成本在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运行中的重要性。同样的,国家在计量统计经济数据时,也往往容易忽略环境成本的计量。

然而现在付出的隐形环境成本在未来的某一天是迟早会还给人类的,这也同样不符合收益与支出相匹配的原则。因此,在这种不纳入环境成本的宏观经济计量指标是不可信的,是失真的,这种统计数据虚增了收入,虚减了支出,是不能正确衡量社会真正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所以,为了保护资源环境,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应该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3环境成本会计计量是企业自身经营决策的需要环境问题不仅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使企业成本增加,环境风险增大。企业在衡量自身经济成本时不应忽略环境成本的存在,因为对环境成本的关注也是企业评价自身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必要条件。当企业肆意污染环境,攫取资源时,其环境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如由于破坏环境而造成的恢复或重置成本,企业形象受损成本和职工的医疗增加成本等。所以,在企业做出各种决策时,企业管理者应从长远考虑,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财务部门也需要通过环境会计的核算来获取完整的产品成本信息,以实现决策的优化,使企业能够走上一条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4环境成本会计计量是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者要真正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长期盈利能力,回避投资风险,就必须有环境成本信息。另外,由于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们已认识到污染严重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对债券人来说,污染环境的债务人给人们得出的评价只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那么这样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对债权人也自然不会有责任感,在其做出各种决策时,也更不会替债权人着想。并且大力污染环境的企业,其环境风险也是非常大的,一旦环境问题爆发,不关注环境的企业必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届时债权人也必定无所收获。另外,公众中对环境格外重视的环境主义者及其形成的环境组织会特别关注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他们会通过种种方式将企业的环境形象公诸于众,这会影响一个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由此可见,对环境成本正确的核算及对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正确恰当的披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问题引发了会计界的一场“绿色革命”。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过于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环境成本会计化存在着成本收益的权衡问题,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环境成本。将环境成本按照会计模式量化能够有效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企业树立正面形象,减少恢复成本,市场价值成本和人力资本损失成本,并能大大减少社会环境成本和外部监督成本。从长远来看,环境成本会计量化计量有助于促进国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能督促企业的权益和责任相匹配,最终建设和谐的环境

篇3:企业成本会计控制与分析

一、企业成本费用控制面临的困境

(一) 没有全面认识内部会计控制

大多数企业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没有正确的认识, 只是在追求经营效益, 忽略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对企业活动的规划和人员的投入等都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 这就导致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企业在员工的个人工作规划上也没有合理的规划, 造成工作效益低下。有些员工在付出了较多的努力之后, 却还是无法达到企业的预期的经济效益, 这就造成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造成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 没有全面执行内部会计控制

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 有关的责任人本身没有正确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这就造成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的大多数领导人都是在为企业的经营效益而殚精竭虑, 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 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 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制度的混乱, 会计管理工作人员也就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 进行财务管理时责任心较差,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功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三) 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时有着较大的难度

一般来说,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 产品的更替会很快, 产品的种类和产品的质量等都会出现问题, 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增加。与此同时, 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对于企业的预算编制和财务预算等都无法实现, 这就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很难进行, 或者说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较大的问题。

二、完善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相应对策

(一) 加大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力度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 要有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力度逐渐加大, 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结合相关的规定科学有效的进行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时, 对于保护企业的财产、防止企业的漏洞、防伪查询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有着明确的界定, 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费用的控制, 对于企业得发展来说是最基本的工作。除此之外, 企业对于成本控制部门应有明确的划分, 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 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二) 加大材料成本内部会计控制的力度

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在这其中企业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 所以说, 企业在进行材料合作商的选择时需要特别的注意, 尽量将材料的价格降到最低, 这对以企业成本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 要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控制, 避免材料的浪费, 这样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 严格授权批准相关制度

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时, 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 要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在进行企业内部资金的处理, 以及材料的分配工作时, 都要有严格的授权才可以进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以及自身内部需求, 制定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免出现有内部工作人员直接控制的情况出现, 企业在制定制度之后, 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制度来进行, 在授权方面需要得到领导的批准。此外企业还应设立严格的监督机构进行权利的监督。

(四) 开展企业内部控制银行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银行主要是将信贷管理职能、理念以及结算商业银行等工作嫁接到企业的工作中, 采用对资金全面调剂、融通等处理方式, 设立银行于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企业来说, 除了外在的各种交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 企业构建内部银行可有效的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内部的资金管控, 可以将资金进行有效的把控, 将资金运用到各个最重要的部分, 同时还具有降低占用资金的作用, 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率。企业内部构建信贷管理职能和结算管理职能, 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资本的积累, 同时企业也可以采用杠杆原理进行利息的调节, 进而在进行资金周转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偏移, 促进企业内部的均衡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 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 科学的规划管理, 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 在企业活动进行之前就通过成本费用的控制手段对活动进行规划,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公司的效益,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并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内部运营有了更高的要求, 进行企业成本会计控制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会计控制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此, 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成本会计控制与分析进行简单的探讨, 并针对在进行企业成本会计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为企业在进行企业的成本会计控制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本费用

参考文献

[1]田俊丽.管理会计工具在A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张曦文.荣信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改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5.

[3]刘捷.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操作设计[J].内江科技, 2006, 06:16-17.

篇4:企业中非会计成本问题分析

【关键词】非会计成本;成本核算;企业管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消耗的资源日益增加,成本核算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受到货币计量、信息可靠程度以及财务人员的主观意识等因素影响,忽略了企业对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隐性成本因素的考虑。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对经济学意义上的非会计成本等隐性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进而对企业非会计成本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一、企业非会计成本的主要内容

企业的非会计成本主要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成本进行控制,主要的含义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内部资源消耗、时间消耗等隐性信息的计量和核算,即根据货币的计量、历史投入成本、信息可靠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内部审议和核算。非会计成本在经济学上的内容主要包括机会成本、企业内部因沟通问题成本、重复性活动成本、制度漏洞成本等方面。由于非会计成本既没有实际的发生,又不能具有可靠性来加以系统性的统计和核算,因此很多时候被忽视。但是它的存在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核算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机会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对企业经济投资和日常运营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二、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成本核算监督管理机制,很多时候企业的成本核算受企业的主观意识影响较大,甚至有时候完全忽视非会计成本的因素,最终严重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二)企业成本核算范围存在局限性

企业成本核算必须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原则,要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四大因素为前提,同时要求成本核算的信息必须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较性、谨慎性等主要的质量要求。而在企业成本核算范围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时候在货币计量、可靠性质量以及会计人员本身主观局限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货币计量假设有利于不同企业在统一标准下,通过共同的标准反省和考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事实上,由于企业内部存在很多货币计量不到的资源,例如企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备情况、员工的素质情况、客户满意度情况等反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隐性资源。由于这些资源无法通过货币数字进行考核,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确性、系统性和完善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真实、内容完整,即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满足可靠性原则。而这一原则没能涉及到非会计成本相关的概念,虽然机会成本等非会计成本不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但非会计成本对企业未来的决策及资源利用率的最优化影响巨大。在成本核算中忽视非会计成本因素,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决策,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中,有些数据只能根据会计人员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计进行相关的核算工作,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平衡和选择等,很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产生影响。而且很多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的影响下,很容易形成定向思维,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制度的完备情况等无形资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进一步受到影响和限制,严重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三)会计人员财物核算流程问题颇多,监督流于形式

根据有关的数据分析来看,在很多非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中,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拥有的知识体系与新时代下的非会计成本运算的要求有所脱节,导致某些时候非会计核算流程出现不规范和不安全的隐患,这正是非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不规范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同时由于相关监督机构的不全面和监督过程的流于形式,导致非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

(四)工作人员非会计成本相关专业素养不足

在新时代下,由于非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相关的会计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非会计核算过程中也存在欠缺。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对非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识缺失和专业素养不足,因此在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由于很多会计核算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处理非会计成本问题和应对一些专业的紧急问题时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三、解决企业中非会计成本问题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日益发挥出作用和效果。非会计成本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企业的战略决策、选择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对企业是否加大投资和融资等关键性的考虑、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对企业整体经营的系统规划等关键性因素的考量和审议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加强对企业非会计因素的重视程度,能够使公司在各个方面的财务收支情况通过财务核算工作一目了然,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非会计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决策、分析、选择,确保公司在非会计成本上能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对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四、针对企业中非会计成本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管理能力、增强先进管理意识的培养工作,是实现施企业会计管理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各个管理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进行交流活动、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和辅导工作,使非会计因素核算向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树立正确和先进的财务会计知识意识

要加强企业在非会计成本问题的核算工作,就要在观念上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观念,做好全体员工的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否则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要求企业从上到下时刻树立强烈的财务核算意识,将非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时时处处做好企业非会计核算工作的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因为忽略非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使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

加强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除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制度规范主要指的是在实际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形成的特有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起到了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调节各方面关系的作用。制定令行禁止的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财务工作能否系统运行的根本所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能有效保证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集体之上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将制度建设融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设中去。

(四)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机构和体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机构,是保证更高质量的财务核算工作的条件,也是检验各项财务核算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就要求相关企业成立相关的财务核算机构,通过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指导,明确非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使下属各部门各司其职,全面保障非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落实和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管理者都能明确非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企业公司的重要性,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这对企业的更快更强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中非会计成本问题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及营运安全管理等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都被企业所忽视。本文通过对企业中的非会计成本进行简要的概括,强调非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作用,进而指出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概述,引起相关企业对非会计成本问题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审计和统计工作的不足和束缚,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升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斌.企业“非会计成本”问题初探[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6).

[2]邹利芬.论企业中非会计成本问题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篇5: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重点论文

1、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

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种的费用支出,也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期间的费用。现代成本会计职能是一种行为职能,将企业的成本核算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同时,再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以及核算、分析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劳动耗费进行一系列的价值管理。在坚持合法性原则、受益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的基础上,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在为企业的计划制定提供良好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收益方面,起到了具足轻重的作用。

2、当下我国成本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落后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

如今,企业成本管理手段的落后,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求,成本控制能力差,企业财务数据精确程度低,成本会计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我国的一些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大量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了企业效益和企业成本的亏损,企业成本的利用程度无法得到正确有效的反映,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2、不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对于成本管理办法,企业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创新和改变,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受到制约。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中立足,同时,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办法中的问题,对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某些企业的采购部分,因为个人经济利益问题,不正规成本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会购买低价、低质量的材料,造成企业成本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及时的处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2.3、不足的市场环境适应能力

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企业制造工艺和环境的改变,成本会计管理日趋国际化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需要在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中创新,更要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成本会计的影响。科学技术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支柱,对于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企业的各种先进的生产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模式上,企业如果想对市场中宏观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对策,就必须不断改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鉴有效的生产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水平。

3、现代化成本会计发展的工作重点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善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也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素,解放思想,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是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同时,更应该坚持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不断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了更好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研究者更应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大量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于此同时,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理论研究应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2、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作为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长时间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是不合理的,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如果片面的强调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实践工作中,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地挫伤,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会因此停下来。

3.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化程度上也远远领先我们,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结语

篇6:试论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重点

【摘要】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发展自身增强市场竞争力之外,更要加强自身的企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本文就面对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我国成本会计工作在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时,应结合国情,引进、吸收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对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管理能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企业发展;成本会计;工作重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环境随之改变。企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内外因素的强化,才能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竞争归根到至底是产品的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对当前成本会计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重点。

1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

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种的费用支出,也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期间的费用。现代成本会计职能是一种行为职能,将企业的成本核算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同时,再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以及核算、分析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劳动耗费进行一系列的价值管理。在坚持合法性原则、受益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的基础上,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在为企业的计划制定提供良好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收益方面,起到了具足轻重的作用。

2当下我国成本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成本会计工作暴露出来,成本会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2.1落后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

如今,企业成本管理手段的落后,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求,成本控制能力差,企业财务数据精确程度低,成本会计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我国的一些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大量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了企业效益和企业成本的亏损,企业成本的利用程度无法得到正确有效的反映,阻碍了企业的发展。2.2不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对于成本管理办法,企业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创新和改变,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受到制约。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中立足,同时,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办法中的问题,对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某些企业的采购部分,因为个人经济利益问题,不正规成本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会购买低价、低质量的材料,造成企业成本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及时的处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2.3不足的市场环境适应能力

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企业制造工艺和环境的改变,成本会计管理日趋国际化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需要在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中创新,更要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成本会计的影响。科学技术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支柱,对于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企业的各种先进的生产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模式上,企业如果想对市场中宏观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对策,就必须不断改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鉴有效的生产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水平。

3现代化成本会计发展的工作重点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善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也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素,解放思想,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是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同时,更应该坚持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不断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了更好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研究者更应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大量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于此同时,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理论研究应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2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作为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长时间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是不合理的,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如果片面的强调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实践工作中,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地挫伤,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会因此停下来。

3.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化程度上也远远领先我们,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企业的发展要注重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从而全面推动企业成本会计制度的创新。【参考文献】

篇7:企业会计工作成本分析论文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会计人员对相关会计活动进行记录、计量、报告、分析等来产生企业会计信息,这其中企业成本会计信息是重要内容,成本会计信息包含了企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统一。正是在日常的成本会计信息管理中,会计人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制度要求对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各项成本要素进行计量,并定期产生会计报告,整理分析相应的成本信息,以此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一、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成本构成分析

成本会计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企业成本,通过企业成本分析研究企业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一般来讲,企业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成本会计信息中,其成本的构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要素:

1.企业成本会计信息的生成成本。企业的成本会计信息源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相关会计活动中会计要素的收集、汇总、记录、计量、确认以及报告、分析等相关流程步骤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最终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转化为成本会计信息,这个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必然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产生相应的信息生成成本。这其中就需要会计人员人力费用、相应的办公设施及办公软件等来作为物力支撑,产生成本。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会计报表的审计活动所产生的审计费等也属于成本会计信息的生成成本。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其相应的会计生成成本会更高些,总的来讲,这些会计信息生成成本都具有可计量性的特点。

2.会计信息传递成本。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产生的,但同时会计成本信息的使用者往往是企业管理层、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成本会计信息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传递,才能真正实现为他们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就是会计报告的披露过程,这其中需要相关财务软件、人工传递等费用成本,产生期间待摊费用或者人工费用,这些都属于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成本构成要素。

3.管理机会成本。企业的会计报告按照信息使用者不同区分为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后者主要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属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它一般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信息需要来设定会计计量的方法和模式,相关会计信息因为不需要对外发布,管理层可以根据主观意愿来解释相应的成本信息,对于公认会计原则不需要完全符合。正是由于管理会计的定位,企业管理层可以依据主观意愿来解释相应会计信息,这就会造成管理者选择其中某一解释方式时形成管理的机会成本。同时,企业一般设置相应预算对企业成本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实际会计数值与预算会计信息之间的比较分析,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措施,促进企业目标实现。正是在管理层计划管理过程中,出于对相关计量方法和模式的主观选择,可能会对管理产生不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这就会造成企业管理中的机会成本,这也属于企业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成本构成因素。

4.其他相关成本因素。当前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例如企业在管理经营中可能会面临诉讼、谈判、信息技术培训等相关活动,这些都需要企业为之付出成本代价,通过诉讼成本来为企业生产管理铺平道路,通过谈判成本来降低企业成本,获得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培训费用来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等,这些费用成本的产生都增多了企业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成本。

二、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效益构成分析

效益分析是企业成本会计分析中的另外一个方面,一般来讲,效益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成本的降低。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可以直接提升企业利润,增强企业效益。降低企业成本主要有下面方式,一是在不改变原先的技术手段、经济规模以及相应的产品质量等情况下,通过积极实施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组织企业生产以及降低企业日常消耗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企业成本降低的目的。

2.积极改变原有的成本发生基础。企业成本要素之间的管理联关系构成了企业成本发生的基础,因此基于对相关基础的分析研究改变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产品工艺及以产品流程等诸多方面有效改善成本发生基础。

3.提高企业利润。一般情况下,降低成本对于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还需要通过积极增加企业的利润。通过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数量、价格、市场份额等一系列指标来扩大企业利润水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4.在企业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通过积极运用企业成本会计信息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成本会计的重要应用,通过企业成本会计信息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有效管理企业薄弱环节,解决约束瓶颈,实现企业顺利发展。

篇8:企业作业会计与成本控制分析

(一) 动态成本和固定成本

传统的成本的划分是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的, 这种划分方式如果在间接成本比较低时还可以实施, 但是如果间接成本比较高的时候, 就会对成本的可变性产生影响, 致使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 弱化了成本的控制。如果在企业会计下对成本性态进行划分, 不仅可以使原有的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不变, 而且其他一系列成本动因, 比如消费者数量、供应商的数量、服务的次数等作为依据, 明确地揭示出了间接成本的可变性, 使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清晰化, 从而强化了成本控制。

(二) 责任中心

传统的责任中心主要是根据组织机构的职能和目标来进行划分, 并根据这个进行责任的预算、控制和考核。它的缺陷就在于忽视了一些费用的归属问题, 这些费用不属于单一的部门但是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作业会计下的责任中心划分改变了这个缺陷, 冲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桎梏, 以同质的作业为基础进行责任中心的确认和划分,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费用得到了管理, 而且规范了责任、权利和利益三者之间的对等关系。

(三)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控制的成本, 不可控制成本则相反。作业会计下责任中心的划分, 引起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之间的相对变化, 拓宽了可控成本的面积, 而且增强了主体与被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由于上述作业会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使得作业会计对传统成本的控制渗透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中。

二、如何实现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

作业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的改进。

现在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是囊括制定、执行和考核在内的成本控制方法, 而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上。在制定标准成本和预算制度时, 成本浓缩度太高, 比较单一, 在执行的过程中责任中心划分具有局限性, 导致控制与被控制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细微, 而且很多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引入作业会计则会改变这一现象。在进行标准或预算的制定时, 作业会计观念把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依据两者不同的性质考虑定量。在变动成本这个部分中, 以作业中心为单位, 进行标准成本和预算的制定。另外, 在执行过程中, 打破各组织结构之间的界限来划分责任中心, 以作业中心为基础, 从而展开责任控制工作。最后就是在考核阶段, 以责任中心为评估单位, 分析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的合理性, 并加以改进。

三、 企业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控制法主要就是以作业为基础, 以提高企业作业基础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来计算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一种成本统计方法, 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作业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动者劳力, 产品的生产都是由作业来完成的。企业作业成本可以划分为单位水平生产成本、生产批次水平成本和产品维系成本, 作业成本控制法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一个新型发展方式, 重构了企业的发展框架, 改善了企业的发展资源, 实现了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 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以及程序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在于对产品生产增值作业的提高, 而要加强产品的增值价值, 就要建立高效的作业机制, 加强企业成本的控制, 尤其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 改善企业成本统计机制。作业价值分析必须是将作业识别与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以产出为重点, 加强企业成本的控制, 提高企业作业效率。产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 才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使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满意。企业的产出价值对作业效率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作业量、资源消耗和产出功能。

作业基础成本控制虽然与传统的成本控制在多数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还是要遵循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其程序基本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 建立作业并划分作业中心, 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的工业流程, 在此基础上作出作业识别。有的企业包括几十种作业种类, 甚至是上百种, 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控制标准, 让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 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 构成作业中心。

第二, 进行作业价值分析是作业基础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作业价值分析的目的就是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 以及“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 以此来发现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法,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 改善成本目标, 建立作业成本和控制标准。想要树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 就要在企业员工每个人的心中树立起责任观念, 保证每个人的责任到位, 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要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改变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

第四, 计算实际成本, 作业成本控制计算成本的路径要与计算实际成本相一致, 企业中的资源要合理分配到作业中心上去。

第五, 计算作业成本差异, 并且分析成本差异数据, 管理者要注重企业的实际发展, 了解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为了改善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 要做到三点, 其一, 计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找到措施去解决问题;其二, 深入分析差异, 找到造成差异的因素;其三, 认真分析数据结果, 改进控制成本的方法。

第六, 考核评价作业要根据原有的作业中心划分来进行考核分配, 并且对分析出的考核差异来进行分析, 详细分析控制业绩的数据, 根据作业中心业绩的指标, 来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 采取积极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巩固现在的成本控制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五、 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控制的突破

(一) 将单一标准的分配方式变成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

作业会计的成本控制包括产品与市场消耗作业、资源生产消耗作业和环境生产下的作业消耗, 将这些汇集在一起, 按照产品生产实际消耗的作业量, 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 按照有效地成本控制方法, 对短期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改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所占的比例, 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企业要发展流水线的量化生产,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要丢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进行更新, 将资源分配制度改为成本动因的标准化分配制度, 加强分配的准确性。

(二) 强调企业成本控制, 实施成本全程控制

强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树立成本控制认识观念, 打破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实现产品的价值比产品价值形态更加重要, 应对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 并严格对生产流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

(三) 强调决策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强调决策成本的相关性就是对相关成本决策法的辅助, 相关成本决策法是会计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决策方法, 只考虑变动成本, 不考虑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一项决策的实施, 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带来的影响, 还要考虑到后期对于企业的危害, 掌握成本控制方法的技巧, 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四) 按作业建立责任中心

企业降低成本就是想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在对产品成本的统计时, 还要考虑到企业员工人为因素的干扰, 所以要按作业建立责任中心。明确企业中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调查, 找到失责的人, 并找到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要在每个员工的心中树立起责任意识, 使他们时时刻刻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 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使企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五) 对期间费用进行重新界定

作业成本控制中, 期间费用是一项重要的成本负担,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不必要支出的费用。期间费用是对无效资源与作业价值资源的总和, 企业要控制成本的支出,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要严格成本管理制度, 把不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删除。

企业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是一项新的成本控制方法, 对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来说, 在成本控制有效性上和准确性上来说, 企业作业会计下的成本控制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企业想要严格成本控制制度, 减少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就要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不断地更新。

参考文献

[1]王凯.浅谈作业成本控制法在现代企业中的研究和运用[J].民营科技, 2010 (9) .

[2]何成利, 陈云.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作业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 2010 (4) .

上一篇:期中考试周记参考下一篇:畜产品整治阶段安全自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