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26

【摘要】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有时甚至决定企业的成败。成本控制不仅从建厂、设计开始,而且在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均需要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是企业成本中发生频繁,项目复杂,金额巨大的部分,也是工业企业中费用要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因而生产费用的控制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与核算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论文 篇1:

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常要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因此在我国实行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实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保证企业信息统计的准确高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本控制 会计核算 应用

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在会计工作领域引入成本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面对当前我国会计工作领域的诸多问题,将成本控制有效运用于会计核算领域,制定科学的会计核算问题解决方案使成本控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成本控制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的专业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较短,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这些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导致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及时完成。另外,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缺乏有效的道德约束,很多企业对会计核算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使得会计核算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从而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层缺乏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对企业会计核算领域的成本控制认识不足,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控制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程度。

(二)会计核算中成本控制的数据统计不准确

很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仅仅局限在原材料的采购和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忽视了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成本控制不全面,产品定价不准确,进而影响企业业绩预算和实际经营效益;另外,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仅仅对发生问题的会计核算领域进行后期调整,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清醒的认识,在问题的总结中也不能准确地对成本控制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控制难以得到保证。

二、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提高成本核算的专业能力

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准确程度,加快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要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企业要及时组建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科学的方式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使企业真正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目的,要保证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企业的领导者将企业成本控制当做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保障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及时获得企业权力机构的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二)提高会计核算中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核算内容的范围,不能仅仅将会计核算工作局限于采购环节和生产环节,还要重视研发、设计、销售、售后等有关部门的成本控制,要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扩大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范围,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机构,要提高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问题的认识程度,不能仅仅在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发生问题之后进行简单的补救调整,也要在问题发生前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具应对方案,企业的领导者要全面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所涉及的主要范畴,及时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对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会计部门的专业能力水平,保证其专业水平达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相关要求,确保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三、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

(一)合理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范围

企业要对成本控制的范围进行合理的设定,以保证成本控制有效的运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方式来确定成本控制的范围。会计核算的方式多种多样,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不同的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企业在设计成本控制的范围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式,在设计企业成本控制方案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确保成本控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企业要把握好成本控制的具体对象,使成本控制工作不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成本控制核算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我国各行各业,因此,企业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企业各阶段的成本进行核算,[1]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可以保证企业成本信息核算的范围更广,数据更准确,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不断更新完善企业的经营核算信息系统,定期对会计部门员工进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企业要赋予会计工作领域更多的独立自主权,以确保会计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工作统计数据的来源范围更加广阔,会计工作领域要对高科技手段获取的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认真的统计研究,使企业对会计核算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价值,更加充分的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进一步规划设计,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计划中来。

(三)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机制

建立高水平的会计核算机制是企业增强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2],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的工作质量,才能够保证企业领导者与决策层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领导者与决策机构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会计考核工作的工作质量,使企业在发展方案的制定中,能够及时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更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具备充分的了解,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机制,[3]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企业会计工作更具规范性,避免企业会计部门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和工作疏忽而造成的企业经济效益受损,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成本核算工作要与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完成经营发展任务,增强企业的经营实力,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许多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成本控制,因此,将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有机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为了使成本控制能够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经济条件和企业长期发展要求,对企业会计核算领域的成本控制的范围进行划定,会计部门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进行划定,然后,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统计研究,最终实现科学的企业成本信息核算范围的确定,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目的的实现。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层要加强对企業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联合企业多个部门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来,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减少,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徐涛.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34(32)23-24.

[2]刘启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1(11)22-23.

[3]王驰.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2-13.

作者:姚美霞

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论文 篇2:

成本控制方法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摘要】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有时甚至决定企业的成败。成本控制不仅从建厂、设计开始,而且在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均需要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是企业成本中发生频繁,项目复杂,金额巨大的部分,也是工业企业中费用要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因而生产费用的控制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与核算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文就从工业企业中生产费用的控制方法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方面来简单探讨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关键词】成本控制及方法作业成本法生产费用

现代企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使得企业只有将管理时刻保持在战略水平上,才能获取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成本控制作为一项应用会计资料和会计技术对各项成本实行系统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日益扩大到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有效的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完善经营责任制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就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构成成本的各种要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加以严格监督,发现差异就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拟定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1、制订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是由于成本计划中有一些指标比较综合,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需要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具体的标准大致有三种方法。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较为综合的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单位、部门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就是用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是根据一个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短期内(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要一定注意从实际出发。

(3)定额法。就是制定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在企业里,尽可能地把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建立起定额,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使得成本控制更为具体可行。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如果有必要,还应设计多种方案然后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

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形成成本的各个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还要检查和监督能够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因此,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以下方面。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严格监督是否是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人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的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的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规格、种类、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的执行情况。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如果企业是一级核算,车间没有设置核算员的,财务材料核算人员应经常去车间收集材料消耗等相关资料。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相关指标进行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并找出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繁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都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项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还要让费用发生的执行者进行自我控制。并且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

针对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查明责任,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并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如下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出标准的原因中提出需要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可行性强并受各方关注的项目。提出的课题应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召集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在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方案实施以后,还要及时检查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的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是企业成本中发生最为频繁,项目繁多,金额相对巨大的部分,也是工业企业中构成费用要素的重要部分,因而控制生产费用对控制与核算企业成本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资金流的角度看主要是从各项支出开始的,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经历了一个具体的确认与核算过程直到归集为当期的费用要素,这实际上是一系列的数据加工过程,所以整个成本费用数据流转过程在会计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采用作业成本法加强生产费用核算与控制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生产经营中各现场的各项业务、作业链为对象,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及费用分类计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费用归集、分配、考核方法。加强生产费用的核算与控制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生产现场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各种直接费用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生产过程中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生产现场发生的间接费用种类多、地点分散、金额较大,笼统分配主观性太大,核算与控制相对困难。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生产成本中各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方面,能够加强对车间制造费用的控制。在生产现场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当密切联系实际。

(1)按部门进行责任核算时,还应进一步按生产部门内的生产线、准备工作环节、维修工作环节、技术与质检工作环节、计划管理工作环节等组织责任核算。

(2)对生产现场的制造费用的核算可以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具体做法主要有:在组织机构上,应更进一步划细责任中心,即在设置车间责任中心的同时,再按作业中各个环节设置下一级责任中心。在会计科目上,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按车间设置一级明细账,并进而按作业中心设置二级明细账,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作业成本法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核算程序上,所有间接生产费用支出除计入制造费用总分类科目外,必须同时在其一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中平行登记。一级明细账归集数据作为车间责任核算备查资料。二级明细账归集的数据作为各作业中心责任核算资料,用于各作业中心的责任考核,并为按作业量分配间接费用做好准备;所有间接生产费用在作业中心归集到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账上后,再按各种作业量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原始记录可以打破以前按车间设置电表、气表等的原始记录模式,针对作业中心设置各种原始记录,配备计量衡器具,以便配合根据作业环节进行的责任核算。在计划管理上,应当按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预算,并分解落实为作业中心的责任预算。通过这样的具体运作使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方式得到创新。

建立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系统,还可对生产现场的各项直接费用实行以业务核算为基础的责任核算,并对各生产车间实施车间责任核算。这样,生产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责任考核,各项直接费用使用业务核算进行责任考核,整个车间的各种生产费用进行统一的车间责任核算,可以形成一个全车间的分层考核、针对性核算与控制的体系。为了做好这一工作,还应设置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组成的三级成本账户体系,并拟定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与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平行登记、定期稽核方面的配套措施。

2、对经营费用实行全面的责任核算

对物资供应环节实行责任核算时,针对材料采购费用与仓储保管费之间相互制约的情况,按事权统一加强控制的原则。可以统一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供应工作和责任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按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作业安排针对性更强、更加细化的责任核算。其主要措施是:

(1)物资供应部门设置为一级责任中心,在此基础上设置下一级的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

(2)专门设置“采购保管费”总分类账户,在该账户之下再按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设置明细账,将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明细账汇集的数据作为责任考核的依据。并在考核后分别结转材料采购、管理费用等账户,将按作业成本的责任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3)增加一段核算程序。除购买价直接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外,所有采购间接费用均通过采购保管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材料采购账户,所有库房存货中的材料保管费用支出均通过采购保管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管理费用账户核算。

(4)还应当根据企业物资供应工作的新的责任核算方式进行适当的配套改革。即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落实物资供应预算,再分解为采购预算、储备预算。特别要注意材料物资与产成品物资等的分库、分点管理,落实相应的责任预算,并与管理费用的责任核算结合起来。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以全面控制企业成本为宗旨,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按作业成本法原理进行责任中心建设,会计账户设置、核算程序创新等,可使责任核算得到细化和升级,使得费用要素的确定与经营费用、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提高企业成本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福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9).

[2] 杨公遂、崔伟:新商业环境下的成本控制[J].齐鲁珠坛,2006(1).

[3] 张涛:管理成本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戴树平:论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作者:朱丽君

企业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论文 篇3:

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王云英,(1982.04.22),女,中共党员,汉族,出生于山东烟台,中级会计师,本科,管理学学士。

摘要:本文从企业成本控制中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的对策。将管理会计运用于企业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业务和财务部门共同优化成本。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尚未实现成本的全员控制,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成果不易量化,ERP 尚未满足需求,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为了加强成本控制,企业要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完善业绩考核,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并强化营运资金管理能力。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1引言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后,我国企业面对生产物资采购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的环境,在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愈来愈关注成本管理问题。无论是对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来说,如何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财务管理要效益,将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成本控制中。管理会计源自于财务管理,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管理会计作为当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企业的关注和运用。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企业能够分析哪些成本增加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加强成本控制,比单一的成本管理更为有效。

2企业成本控制中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必要性

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不少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应当将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成本控制领域,以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发挥降本增效的作用。

2.1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当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管理水平也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不少产业在全球市场上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企业。过去,我国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规模和更多的效益,形成了大量消耗资源、持续增加环境成本的低效率发展模式。显然,此种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质量经济增长阶段的要求,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在转型时期,企业已经失去了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应当实施新的战略,及时转型升级。因而,我国企业应当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通过技术研发手段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为了改变旧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我国企业应当有效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以改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转型升级才能获得优势。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应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对落后的管理機制进行改革,改进管理效率,以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工具已经得到了推广,但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水平并不高,应用效果仍然有限。我国企业应当认识到管理会计工具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完整的管理会计组织架构,增强成本控制能力。

2.2推动业务和财务部门共同优化成本

对于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而言,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均有助于优化企业的管理架构,实现产品成本核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企业能够科学地计算和预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投入的资源以及生产销售过程中成本的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方法。财务人员在合理预测市场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及时向产品设计和研发人员提供收入和成本信息,以有效控制产品成本,改善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在资源价格上升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加强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成本具有新的优势,对企业各方面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显著增强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3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将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整体来看,由于管理层对这方面工作缺乏重视、应用成果不易量化等原因,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状况仍有待改善。成本控制被认为是个别部门的职责,未能实现全员控制。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较为有限,其成效难以通过量化方式得到反映。再加上企业的ERP系统不完善、资金运营管理能力薄弱等原因,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3.1未实现全员控制

目前,我国不少的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重视不够,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成本控制仍未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次。企业内部的一些部门往往认为,成本控制由财务部门牵头负责,属于财务工作的范畴。而另一些部门则认为,产品成本控制属于企业生产部门的职责。这些观点都是不公平和不完整的。部分成本控制策略可以由企业的生产部门负责实施,但有些策略不能完全依靠生产部门,而是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尤其是产品研发部门的参与。由于成本控制属于一种全员控制,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除了生产部门之外,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都需要为此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在合作中交易产生争议甚至误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认为,财务工作不再是对企业业务的支持和服务,而是在企业内部造成摩擦。企业的业务部门也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企业产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采取成本控制的手段,对企业业务的拓展是不利的。而且,某些部门的成本降低空间有限,事实上已经不能继续采取削减成本的方法。

3.2应用成果不易量化

近年来,我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运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包括成本控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整体上看,企业对这些工具的使用具有零散性的特点,还没有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这对工具的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工具的使用是零散性的,在各个工具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较为有限,尚未形成控制成本的有效体系。从成本费用的有关指标来看,企业应用工具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造成工具的效果不能直观地体现出来。而在全面预算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对工具的运用也较为有限,其成果难以通过量化的指标得到体现。

3.3ERP 系统尚未满足需求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指的是以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前提,强调系统化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数据的管理平台。ERP的运用已经摆脱了传统企业的范畴,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供应链上,从供应链角度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助于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我国部分企业目前所使用的ERP系统尚未达到管理会计工具运用的需求。例如,有的企业有下设了不少子公司,分布在全国不同区域,涉及较多的资本运营,存在收购、新设以及股权转让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子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存在差异,模块功能各不相同,在数据信息方面难以做到有效对接,对企业开展业务和做出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再如,企业的预算系统每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更新调整,各部门人员对系统运行不熟悉,这就对预算编制工作造成了障碍,明显增加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由于ERP 系统的不完善,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较为繁琐,未能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交换。而且,企业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较易产生失真现象,其准确性、可靠性难以获得保障。有的企业所采用的业务审批系统较为复杂和繁琐,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必要调整有可能出现延误,这就有可能对成本控制的及时性造成不利影响。财务部门对成本控制状况难以进行即时跟踪,影响了财务部门对业务工作的监管。

3.4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与客户来往时,由于对客户信用信息等数据的调查不全面,对其特征的分析不到位,客户在交易环节享有更高的自由,但这就有可能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入账回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甚至可能面临营运资金严重不足乃至资金链断裂等风险此时,企业往往被迫采用外部融资的手段以增加营运资金,对外暴露出企业资金的统筹和周转障碍等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控制领域的应用。

4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4.1管理层高度重视

管理会计工具是企业财务部门履行职责的利器,亦是企业经营者和各个业务部门改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管理的成果需要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企业管理者应当从全局层面推广管理会计工具在本企业的运用,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具的推广。财务部门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其他的业务部门深入运用这些工具,并将之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并非仅仅是成本和财务部门的职责,企业要有效利用考核评价传递成本控制压力,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降本增效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中。企业总部应向分支机构宣传和实施成本管理理念,并通过规章制度对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进行指导,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4.2完善业绩考核机制

企业要强化绩效管理观念,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和绩效考核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求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企业要持续加强预算管理,并严格执行到位,稳步改善预算执行状况,为成本控制提供充分的支持。企业还要充分利用预算考核指标,紧密围绕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切实发挥考核指标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还应将费用与效益的增减联系起来,严格规范和执行费用报销审批流程,杜绝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需要控制的关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企业要从节税、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运营资金使用效率、减少采购成本、加强库存管理等具体环节出发,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4.3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

为了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企业应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核算水平,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确保企业内部同一业务在财务处理上的一致性,并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工作規范,及时、准确、有效地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实现定期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按时上报、应急报告和财务报告要及时报告的数据。企业要以财务分析和业务分析为主要手段,加强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在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更深入地参与到业务环节中,包括客户资源管理以及合同审查等方面。这有助于改善企业财务部门对业务工作的监督,而且也突出了业务工作对财务工作所具有的指导作用。财务工作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服务性工作,不但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而且对于企业各个业务领域都具有服务职能。因而,企业只有积极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才能保证财务工作贴近业务实际,有效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4.4强化营运资金管理能力

一是企业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状况的研究和判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按照资金“安全、流动、稳定”的原则,制定统一投放相结合的资金管理策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首先负责营运资金的保障,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营运资金的合理使用,提升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还要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有效控制自身的资金成本和负债规模,完善企业的资本预算管理,改善资金使用状况,对企业的贷款规模进行规范,科学置换高成本资金,合理减少财务费用。企业应当应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金配置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资金解决方案。

二是要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以信用管理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客户和供应商信用管理。在这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强化销售链和供应链的营运资金控制。企业要充分利用供应商信用,加强对无息债务的利用。同时,企业要增强货款的催收力度,将货款催收情况和期限与相应销售人员的业绩挂钩起来,明确应收账款的催收制度和人员责任。企业要采用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方法,包括差异化减值计提方法,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是要加强采购管理,规范供应商信用评级、分类和信用资源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供应商信用。企业应当加强安全库存和订货点管理,科学控制库存规模,借助内部管理报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比如建立采购计划与资金计划的滚动月报对接机制。企业还要拟定并严格落实规范化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合理增加招标采购的比例,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要供应商的选择程序进行规范,持续加强供应商队伍建设,加大培育企业战略合作供应商的力度。完善供应商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订单比例进行挂钩,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以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企业要深入研究不同产品线的供应链特点,对上游供应商进行规范管理,增加主要物资采购的供应商数量,保证关键物资能够得到充足供应。要拓展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范围,提高公开采购在采购总额中所占比例,以控制采购成本,减少采购领域的风险。

四是要加速处置低效资产。企业要意识到,盘活存量比善用增量更为重要。即使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和贷款压缩百分之三十,也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增量。企业应当做好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减少资金占用、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加强现金安全,并尽一切可能控制资金成本,全面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确保整个资金链的安全,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企业还要在内部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全面盘活存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点是在控制资本占用总量的同时,持续优化企业资本占用的结构和质量。企业要按照存货类型分解存货资金占用指标,分别制定原材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控制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最终实现存货周转加速,存货资金占用合理。同时,搭建应收管理机制,健全业务主人责任制,将应收账款落实到人,加强应收账款的清欠力度,降低应收账款资金占用。

5结语

将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成本控制中,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企业与财务部门共同优化成本。同时,加强ERP管理工具的应用,延申到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有利于实现企业运营管理,全面成本控制,提高营运资金管理能力。企业应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最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满,王艺璇.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和启示[J]. 财务与会计,2018(1):68-70.

[2]姚文冬.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6):132-133.

[3]温素彬,张海琳.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价值链成本管理及应用[J].会计之友, 2016(24):85-87.

[4]丁逸璇.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152-154.

[5]白薇.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纳税,2021,15(04):85-86.

作者:王云英

上一篇:现代作曲技法民族音乐论文下一篇: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