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现代成本会计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成本会计的范围越来越广,内涵也在深化。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在重要性原则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并指出运用重要性原则需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增强信息披露。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1: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方法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在较早之前就已完成起步,那些老旧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和运营机制顺理成章地影响着企业的前进和提升。本文首先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在治理时要遵循的原则入手,仔细钻研目前在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滋生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工业成本会计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是企业敢于接受挑战,化风险为利益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和收益;成本会计管理

成本会计管理这一工作,其概念是指工业企业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合理分配企业生产所要用到的原料、设备、人力等精细原料,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某一时间段内的企业生产实际净消费,最后对此期内企业的成本使用加以分析考核,此时还要对以后工作中的成本运用提出宝贵的控制措施。而这些工作恰恰贯穿在企业运营和企业生产过程中。

一、在成本会计管理中有哪些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一)具体到次要生产资金分配

1.进行顺序性分配。此种分配需要工业企业参考重要性和资金效益顺序完成资金分配工作。在较多情况下,先对收益相对较少的资金进行支配,然后以此类推,将收益较大的资金放在最后进行支配。可以有效的简化计算的程序是此分配方法最大的有点。2.进行直接性分配。运用直接分配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好处。是指工业企业内部生产的辅助车间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生产费用。,正常情况下这种方法适用于提供较少产品的工业企业,因为此方法存在严重的计算精度粗糙的漏洞。

(二)具体到账户设置

企业在支出成本之前必须要进行详尽的把关,制造费用主要出现在企业生产的基层部门中,。因此在基层的工业生产车间中,就必须按照账户设置的重要性原则来执行,有设置的专门账户的帮助,可以核算出车间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做的是要根据会计核算的标准将之前核算好的成本资金打入到车间特有的账户中,以用来维持生产的运行工业企业在日常的运营。

二、常见的问题

(一)缺乏控制意识

第一点,许多工业企业对成本控制和管理還没有做到全面认识,不仅仅是这样,部门的管理层人员和企业内部职工对基本成本控制也不会认真分析。有了各部门财务信息的支撑,财务人员才可以进行各项核算,以此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因此,如果企业其他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紧密的联系很容易造成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产生差错。第二点,鉴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起步不早,许多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完善没有加以重视,甚至认为成本管理只在公司财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第三点,一些企业不能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良性运行,而还有一些工业企业由于对成本会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的认识,最终造成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畸形的后果。

(二)缺乏成本管理监督体系

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常有发生。动态的管理体系的建立非常有必要,同时巩固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企业管理经验水平。对于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来说,这一措施也同样适用。我们现在市场环境和环境中的信息不断变化,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的良性周转运营,如果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不能和市场发展一起动态变化。综上所述,工业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和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恒定的发展过程。

(三)成本核算出现问题

工业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实现生产的运转。促使成本投入项目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上,成本核算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不科学、不规范问题则是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首要问题。首先就是对成本支出项目核算不完整。存在少摊、多摊和不摊以及少记或者多记问题。例如在核算中贷款利息的核算资金和固定资产折旧资金少提的问题。再比如在成本核算中没有实际的将已经产生的成本记录到核算中,或者出现少记和多记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最佳成本收益发展理念

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是当前企业市场强有力的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策略可以快速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点是要提高生产服务两方面的质量,第二点是是要加强企业日常生产中成本资金的优化使用。因为最佳的成本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企业的成本运用。另外当前市场需求以差异性扩大为背景,一味地节约成本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市场竞争力发展的趋势,由此得知,企业应该树立成本效益发展的观念,需要企业站在投入产出比的角度上,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

(二)注重成本核算

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问题就是成本核算的问题,工业企业应该极力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抛弃传统的手写记账的工作方法,最好在内部建立一整套比较详尽完备的成本核算体系,最大化地利用现代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建立起自家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平台。合理利用计算机信息计算的快速性和信息存储的大量性等优势,提高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工业企业应该从公司发展的实际为起点,做好准备工作,总结出当前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出现的共同问题,注重策略的执行力度,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要可以改变之前固有的成本管理措施,消除老旧传统的成本会计管理的思想,应用积极创新的发展理念。当前一些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机制并不完善,企业只有合理的分析问题,并及时改进。方可逐渐的提高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余正琼.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5(4):123.

作者:王为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现代成本会计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成本会计的范围越来越广,内涵也在深化。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在重要性原则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并指出运用重要性原则需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增强信息披露。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成本核算;节约成本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平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服务的目标

1.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之一,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成本费用。因此,一方面,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了解各产品的生产耗费金额及其结构,从中检测各项技术改造措施、专有技术与专利权的应用效果,考核各项降低成本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分析评价成本费用的升降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实施工作奖惩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还要掌握期间费用的支出情况,尤其是管理费用的支出金额及其结构,了解其发展趋势,为加强人员管理、节约经费开支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包装费等也是行政管理部门关心的 重要内容[1]。

2.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包括工厂、车间等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部门。这些部门处于产品生产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第 一线,对产品生产的耗费内容、耗费方式最为了解并对产品的制造成本具有控制能力,是企业最高层的责任成本中心。因此,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耗费最为关心。成本会计向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提供制造成本的详细信息,也是其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

3.企业基层生产单位。工段、班组是产品生产的最基层单位,是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的发生地,是最基本的责任成本中心。企业的班组核算内容,主要是成本核算,班组是成本考核对象之一,成本会计也要向这些单位提供有关成本会计信息。

4.企业内部员工。在经济责任制的约束下,职工必将关心其生产耗费情况,因为生产耗费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成本会计有义务向职工报告成本会计信息(一般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5.其他有关会计分支。财务会计虽然向成本会计提供资产价值、负债状况等资料,以便于成本核算,但在计量资产和利润过程中,则需要成本会计为其提供在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等资料,以便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此外,在管理会计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过程中,也需要成本会计为之提供基础成本会计信息。

二、重要性原则在工业企业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账户设置

对于制造费用,如果发生在基本生产车 间,必须先通过专门的账户“制造费用”进行核算,月末再根据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进入“生产成本”账户,而如果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则可以不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进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原因是相对而言,基本生产是重要的必须详细反映,辅助生产是 次要的可以简化反映[2]。

在给生产成本账户设置成本项目时可根据重要性原则调整,一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专栏,但若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很多,可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成本项目;若企业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较多,可增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等。再如,若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使得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低,则可不单设“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只设置“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两个成本项目。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均体现了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1.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由于不考虑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导致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因此主要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的企业。这是因为当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时,不考虑它们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对成本分配结果的影响较小,这时既不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又可简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则[3]。

2.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及其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为各车间、部门提供服务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应分配的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由于对成本计算影响较小,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摊,而直接增加或冲减管理费用。

3.顺序分配法,是指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这里的排序就考虑了重要性原则,本质就是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只计算影响大的费用,不计算影响小的费用,受益少的(即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多的)在前面,向所有受益对象分配费用,包括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的(即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少的)在后序分配,不向前序分配费用,因其提供给前序的费用少显得不重要,所以只需将该辅助生产车间原来的费用加上前序分来的费用向后序及外部的受益对象分配费用。这种方法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明显差距时采用,此时充分体现出了重要性原则的思想。

三、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应大力推行作业成本法

尽管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推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作业成本法作为现代化生产的产物,随着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本管理越来越重视,企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深入及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作业成本法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开展推行工作。

1.兼顾成本—效益原则,适度实施。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越好,除了考虑其适用范围外,还须考虑其实施的成本和效益。作业成本法需要对大量的作业进行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成本动因的确定、作业成本库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等额外工作,其实施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中国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从作业成本法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看出,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作业成本法,如果一个企业制造费用只占用一小部分,或者企业只 有单一产品,则作业成本法并不比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2.协调管理当局,纳入企业竞争战略。 作业成本法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就能完成的工作,它尤其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要想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全员成本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为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与管理当局的协调工作,让管理当局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是成功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先决条件。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3.树立成本管理思想,科学认识作业成本法。应用作业成本法,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企业更新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由于任何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容纳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所以在理解话语时往往需要激活认知语境中的相关信息来帮助理解话语意义。” [4] 在应用作业管理思想解决一些问题时,像建立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因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的信誉损失是无法用金额来计算的,只能依靠估计。因此,作业成本法不应局限于一种机械的成本计算手段,而应更多地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这样才能体现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意义,也才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一种模式。

4.正确地认识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针对中国企业中制造费用比重较大,应该强化成本意识,加强管理和控制。中国一些现代高科技生产企业,以及具备高额的制造费用、产品种类繁多、各产品需要的技术服务的程度不同、各生产运行数量相关很大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随时间推移作业变化很大但会计系统变化较小,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这类企业都非常适合应用作业成本法。实施作业成本法将为符合以上条件的制造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提供更为精确的产品成本,为定价策略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加强对成本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不适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盲目上的现象发生。

5.加大人员培训。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

总之,虽然目前在中国企业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法时机还不成熟,但在个别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践,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在局部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奕明.ABC、ABM在中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1,(3).

[2]陈通,宫立新,任明.作业成本法应用困境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6).

[3]王志敏.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2006,(6).

[4]王雪玲.认知语境对英语阅读效果的制约和促进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刘索柱,钱 锐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论文 篇3:

试析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成本投入与企业盈利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是否能够稳定运行,与相关部门是否能够准确核算成本挂钩。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在成本控制方面下功夫,因此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主要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产品质量有所提高,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表现

要想提高成本会计管理水平,就必须先提高成本会计核算质量。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生产方向都离不开工业成本会计核算。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解决策略的制定也与成本会计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因为核算与管理不可分割,所以会计核算工作在工业企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表现为:多记或少记收入项、贷款利息的核算约定较模糊、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确定导致的折旧金额计列、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成本未及时足额登记或多计等,成本核算未能真实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就是因为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我国的工业企业不够重视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工作视作单纯地记录收支款项,而没有重视分析资金使用情况的重要性,致使管理人员无法清楚地了解企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情况,在下达决策时也就无法合理地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并非仅仅是领导层和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部门都应该将自己部门的资金流动和使用情况记录在册,并将使用记录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以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正确下达决策。

(三)成本管理缺乏动态监管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进程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实施动态的监管,动态的监管形式能够使管理人员及时、清晰、精准地把握成本的变化。如果不能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的方式,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化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

工业企业尤其是集团规模的工业企业,须建立健全集团内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企业在制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时,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得盲目,不得闭门造车,否则新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也只是“空中楼阁”,起不到实际作用。科学化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能够使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使管理层能够全面掌握企业收入情况、成本费用等,从而下达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工业企业,尤其是电力生产企业就更加需要科学化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作为约束和规范,从而确保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质量。

(二)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观念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的阶段。除了科学化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制度外,企业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正确的成本会计管理观念也是极为重要的。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培养工业企业人员的成本会计管理观念,这里以电力生产企业为例。首先可通过邀请电力成本管理的专家来进行专业培训讲座,提高电力生产企业的领导层人员的成本会计管理观念。其次可通过外部培训的方式派遣财务部门的人员参加封闭式成本会计管理观念培训,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最后在电力生产企业内部宣贯、正确的成本会计管理观念,使每个部门的职工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在实际工作中互相监督,从而提高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管制度

针对成本管理缺乏动态监管的问题,电力生产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监管制度,使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使某些企图作乱、从中谋取私利的小人无缝可钻,最终实现电力生产企业的高效运行。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管制度还能使企业的管理层在对成本的核算过程进行动态监管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成本的变化,及时调整存在错漏的方案,下达正确的决策,另外也能避免在方案的實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错误,致使企业经济受损。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建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企业需全面掌握预算状况才能下达正确的决策,否则在方案实施的后期很有可能会遇到预算不足的状况,致使方案无法正常实施。

(四)加强内控管理

由于企业内部监管不严,有可能会出现经济贪污腐败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电力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就必须重视内控管理。企业可通过完善监督制和奖惩制度来加强内部监管,只有内控问题解决了,才能使成本会计管理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四、结语

以电力生产企业为例,要想使电力生产企业尽快解决成本会计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制度的建设和成本会计管理观念的培养,成本管理并非仅仅是领导层和财务部门的职责,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作者单位: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

作者:董燕

上一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论文下一篇:作业基础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