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控管理

2024-05-05

金融风控管理(共8篇)

篇1:金融风控管理

互联网金融走向理性繁荣,通通理财升级风控管理

互联网金融合规后繁荣行业趋理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0月份,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6万亿元,并且实现了单月突破3000亿元的成交量,保守估计至年底,行业累计交易量将突破10万亿元。交易量已说明一切,即使行业降息也无法阻挡投资者的热情。

通通理财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打造安全透明的理财平台,坚持合规化运营。平台累计交易额超6亿,累计注册用户8万+,并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10月份累计成交额近8千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33.9%!

银监会出台网贷存管指引,加强网贷资金监管的同时,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众望所归,银监会再提推进互联网金融,明确行业的合法地位及现状。据统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正在飙升,1月份它们的存款规模12.83万亿元,而7月份已达14.5万亿元,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理财。

通通理财强化风控保障投资者利益

通通理财在此背景下,自成立以来采取了系列积极行动,包括完成ICP备案、与盈科律师事务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携手法大大使用电子合同,不断升级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完成民泰银行资金存管上线,坚持合规化运营。目前,通通理财将陆续获得上市公司入股和百亿基金的强势助阵,意味着平台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和多样化的服务,标志着通通理财的资金管理更加保障化。

而此次通通理财升级风险控制管理能力,考核平台的信用评级体系包括60多个大维度,200多个小维度,以安全保障这个大维度为例,就包括了平台的风控流程等十几个维度。这是通通理财的风控团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而成。以类银行机构的风控标准对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对借款人资质和还款能力进行审核,确保借款人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达到平台标准;对借款人进行尽职调研、人工审核,并开展定期跟踪回访;通通理财对接大数据反欺诈系统,强化平台的防御能力,严控风险,最大程度防范逾期和坏账的产生。

秉承着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通通理财平台每月定期发布运营报告,将平台报告期内成交数据、注册数据、收益数据等重要信息公开透明地披露于官网及APP渠道上,力争实现信息对称。而且,通通理财接下来将积极开展投资人风险教育,实施信息共享,举办线上线下的会员培训及活动,让投资人在平台上更好的了解到投资理财系统知识与相关的风险提示,让用户更放心。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经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过程后,将逐步迎来发展高峰。未来通通理财将持续发力,一方面持续提高资产端的质量,降低投资人风险;一方面从提升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着手,做好运营,实现服务创新;一方面持续提升风控体系,严格做好多重把控;同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系列合规工作,与互金行业共发展。

篇2:金融风控管理

〖招聘数量〗1人

〖岗位薪资〗底薪+补贴+绩效提成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草拟各项风险控制和业务流程,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2)建立业务风险追偿制度,对风险追偿措施与办法的合法性、有效性负责,组织实施债权追偿及资产处置;

3)寻找优质的融资项目,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独立的分析、评估意见;

4)掌控信贷资金的试用情况,掌握客户资信状况,发现不正常情况并发出预警并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

5)定期整理公司操作规则,根据操作规则对业务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

6)对公司的决策和主要业务活动进行合规审核,组织协调和督导个部门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政策的要求;对日常的合规风险进行识别、检查和报告;

7)负责业务的分先管理、审查审批等,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前的风险咨询及评估,出具书面风险评估意见,项目中期审查风险控制,后期跟进管理以及风险预警等工作。

篇3:金融风控管理

一、发现管理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为更好地开展单证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保险公司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主要精力会集中在扩大业务规模、丰富保险品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获取成本等显性工作方面, 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内控风险管理。特别是由于单证内控管理具有管理流程复杂、涉及环节繁多、风险显现后置等特性而更容易被忽视。从中小保险公司所显现的众多案例中可以将单证风险归结为以下问题:

(一) 单证风控意识淡漠, 后果估计严重不足。

中小保险公司一般处于业务发展的成长阶段, 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预算经营目标是其重点内容, 对于公司内控管理工作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单证风险管控更难引起应有的关注, 导致出现系统外套打单证、谎称单证遗失而继续流转使用、名义上销毁但单证实物继续流转使用、私印单证等重大问题。

(二) 管理人员经验有限, 规范管理能力不足。

中小保险公司一般启用新人从事单证管理工作, 其管理经验相对欠缺, 而且人员更迭频繁, 很难预见和规避单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单证管理工作需要经验沉淀和方法积累, 如果没有一支稳定、成熟的管理队伍, 则很难依法合规地开展单证管理工作。

(三) 管理职责有待明确, 内控管理要求杂乱。

中小保险公司一般存在组织架构和岗位人员不稳定等现实问题, 无法形成完整的单证管理架构, 往往根据各职能部门需要和意愿对单证实行差异化管理。此种模式容易造成公司内部没有统一的管理流程和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证管理的复杂程度, 甚至处于发生问题无法准确追责和改进的窘境。

(四) 系统建设投入不足, 自动风控功能缺失。

中小保险公司各类资源相对有限, 用于单证管理操作系统的开发投入相对较少。单证呈现品种多、数量大、流动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 故全流程管理不可能完全依靠人为监控就可以实现, 需要借助稳定、高效的操作平台实现流程化、自动化管理。简言之, 操作管理系统平台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公司单证管理水平的高低。

(五) 单证管理流程粗放, 细节要求模糊不清。

受人员配置、系统功能、管理模式等条件所限, 粗放管理是中小保险公司单证管理的主要模式, 忽视了单证细节管理的有效衔接要求, 导致发放与回销手续缺失、单证未完全纳入管理系统、单证使用不规范、回销档案和核对环节失效等混乱局面, 直接造成单证帐实不符, 甚至无法核查到底存在多少盘盈、盘亏、遗失的情况, 以及使用过的单证是否帐实相符、单证核销状态是否准确等严重后果, 为公司经营埋下重大风险隐患。

二、明确工作目标、探索管理模式, 利用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加强单证风险的规范管理

做好单证管理工作必须确立科学的单证管理流程, 既要保证单证管理流程的有序、高效、科学和规范, 又要满足公司一线业务需要, 统筹兼顾, 确保单证供给;既要打好管理根基, 切实防范风险, 又要通过规范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由此, 健全单证内控管理机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

(一) 理清管理层级, 明确人员关系, 构建完整和清晰的分层级管理人员架构模式。

单证管理人员是单证管理工作的具体推动者和执行者, 所以建立一支专业技能精、组织执行能力强、人员较为稳定的管理队伍是单证内控管理机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中小保险公司可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建设要求和人员配备状况对单证管理员岗位实行三级管理模式, 即总公司层级、分公司层级和地市级机构层级 (县市级机构由于业务规模和人员编制有限, 其单证管理职能可由其上级机构承担) ;同时在每层级实行单证管理岗位与单证使用岗位分设模式, 以体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设置”的内控要求, 避免徇私舞弊情况发生。如果业务相对集中, 且出单地点的物理距离较近的分公司 (比如:北京、上海) , 可以适当考虑只在分公司层级实现系统操作岗和实物管理岗分设模式, 所辖下级机构不设单证管理岗人员, 以节省人力成本。

(二) 健全管理制度, 理顺操作流程, 逐步实现单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

做好单证管理工作, 需要保险公司制定完善、有效、符合公司管理实际的制度和规范, 以指导公司各级机构依法合规地开展单证管理工作。

中小保险公司一般处于业务发展的成长阶段, 且由于股东背景和资源优势不同, 其业务模式和产品构成处于不稳定期。在此期间的单证管理制度模式宜采用以单证基本管理制度为核心, 根据不同阶段发现的不同问题以各类通知、管理要求等临时性规范加以针对性的调整;同时要求各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监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逐层建立适合本地区管控要求的实施细则, 旨在通过“自上而下, 总分结合、不断创新”的制度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全司健全、实用的理论规范基础, 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单证管理制度建设。

(三) 提出系统需求, 增设风控功能, 将单证管理系统和单证报表打造成具备一定风控能力的自动化管理工具。

单证管理内控管理机制仅仅拥有相关管理制度作为理论约束是不够的, 还需要高效的系统操作平台和统计分析报表作为风控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工具支持。

中小保险公司的单证管理操作系统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录单证流转使用情况的初级阶段, 还需在单证的收、发、存等各个流转环节增加风控和统计功能, 加强单证风险的及时预警与有效管控, 最大程度上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代替人为道德性约束, 既能减少事务性重复劳动, 又能尽量规避人为舞弊的操作风险;不但能够减少管理成本, 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四) 继承传统模式, 研究新式方法, 创建形式多样且卓有成效的培训模式。

有了明确的管理人员、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效的管理工具还不足以快速提高单证管理水平。怎样使明确的管理人员运用高效的管理工具推动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单证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落实显得尤为关键, 这样有机的结合才是提高整体单证管理水平的有效保证。这就需要在理顺人员关系、制定完善制度和开发实用工具的基础上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

中小保险公司需要建立以培训班对疑难工作进行直接宣导;以发布通知和问题解答进行间接规范;以创建交流群对日常问题进行实时解答的模式实现对单证管理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交流。通过对各层级单证管理人员的强化培训, 使之树立“不能满足于做单证保管员, 要做一名真正的单证管理员”的成长目标, 进一步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提升单证风险管控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 引导关注重点, 搭建互助平台, 通过管理质量评比的方式实现对单证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后评价。

考核与评比是现代企业管理后评价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单证风控管理, 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各层级单证管理状况, 督促、引导各级机构积极、主动地做好单证管理工作, 可以考虑在公司全辖搭建互动、互助平台, 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 及时查漏补缺, 推广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 达到快速提升公司整体单证管理水平的目的。

中小保险公司可以由总公司发起, 逐层以管理质量评比等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的后评价。考虑从关键指标、日常工作和报送质量三个部分出发, 设置超期未回销率、单证遗失率、超期未确认率等定量指标;日常管理工作自评与简析、合理化建议等定性指标;私印单证、流转使用未实际销毁单证、谎称单遗失而流转使用单证等一票否决约束指标为主体的监控指标, 引导各层级单证管理人员关注风控重点, 并了解其机构在全辖单证管理质量工作中所处的位置, 掌握公司整体单证管理水平和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以及未来单证管理的重点和方向等信息。通过后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各级公司主管领导对单证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而且还激发了单证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荣誉感, 实现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研究的心态转变。

(六) 关注基层问题, 汇总各级建议, 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各类合理化建议。

做好一项系统性管理工作, 不能仅仅依靠单一途径和个人能力完成全流程工作。对于既要满足监管和公司风控管理要求, 又要切合工作实际需要的全辖性单证管理工作而言, 势必需要群策群力, 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所以, 中小保险公司需要建立一条收集基层机构和一线部门的需求和建议, 进一步研究后提出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合理化建议的稳定渠道, 本着“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的原则, 实现“不断完善、勇于创新”的管理目标。

三、结论

随着保险主体的逐渐增加和营销模式的不断翻新, 势必会造成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 但公司面对激烈竞争环境的同时, 理顺内部流程和防控经营风险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 在“偿二代”风险管理主导思想的影响下, 单证管理的风险防控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 只有建立和完善以“人员架构清晰、制度规范完善、管理工具实用、培训形式多样、考核评价客观、建议途径合理”为特点的单证内控管理机制, 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单证风险, 实现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运营模式, 保证公司向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可持续发展。

篇4:试论如何加强医院内控管理

【關键词】医院 内控管理 意义

一、医院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模式

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对原有固定制度的创新,特别是对于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财务管理漏洞方面,同时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运营能够提高对财经制度的维护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而这也是市场化运作的内在需求。只有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并取得真实、有效的会计资料,并对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加以全面的把握,才能对医院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的进价管理、质量控制、设备要求等形成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整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能够实现医院能够规范化实施各项管理活动这一目标,并在最大限度上防范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各种风险,以确保医院的资产更加完整、各项财务数据更加安全、真实,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同时,在监管过程中,还能够发现医院在经营活动中的不合理行为,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在推行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对其他各项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二、医院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国内许多医院的领导对于内控工作并未能给予足够的认识,而导致内控的执行力度不足,内控机制形同虚设,没有按照事先制定的规范执行,从而不能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导致内控机制无效。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国内医院的内控管理现状,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发展,因此急需解决。

(二)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医院内控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当前,医院还未能对财务风险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大量的缺陷与不足,而导致医院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首先,国内医院严重存在着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给医院呆了了较大的筹资风险。在医院资金结构当中,债务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所占的份额较大,严重增加了医院的债务利息负担,医院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而偿还能力就会想要减弱。其次,医院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金的使用状况,有些医院为了降低药品的购置成本,而一次性购买大量的药品,而出现药品大量积压的情况,而这部分资金也占用了较大比例的流动资金,并且提高了药品的储存成本。如果医院的流动资金不足,将极易导致资金流断裂,而给医院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存在不足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加强企业进行财务监督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审计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医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现阶段,从国内大部分医院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因而阻碍了医院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医院财务部门对审计工作的目标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不够了解,而造成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纠错层面上,而没有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考虑问题,与医院的发展实际相背离,使得审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其次,有些医院尽管设置了审计部门,但由于医院领导的过多干预与控制,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指示执行,而难以取得预期得到独立监督效果。另外,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只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审计方面,而忽视了医院的其他工作,如固定资产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影响医院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

三、加强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为了提高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全面灌输内控管理意识,使得每一位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尽快建立起符合医院实际情况,而且具有可行性的财务内控制度,同时作为医院的管理层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并对财务内控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内控制度,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提供大力支持。其次,尽量建立起评价监督机制,全面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并建立起权责明确的岗位制度,确保分工明确。最后,尽快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及培训力度,并组织专门的财务知识学习与讲座,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而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作为财务人员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业务培训课程,有意识地全面提升自我。

(二)全盘规划每一个需求点

在医院财务内控的实施过程中,从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并围绕财务管理的环节,实行全盘的成本控制,深入管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促使每一笔账都能落到实处,并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要全盘规划医院内控中的每一项环节,在对项目实行财务控制的同时注入规划的参考,并以对资源需求的分析和识别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资源供应计划的项目造价管理活动。建立原始记录要注意准确及时、简便易行,符合医院的实际管理需要。为了降低成本,医院可以实行定额管理,以切实落实成本控制,实现最佳的运营模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阳光考核评析体系

考评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实行多维评价、阳光考评,确保考核评析结果公正、透明。首先,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全程监控的监督机制,设立举报专用信箱、专线电话等,以实现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通过多渠道鼓励群众与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建立考核评析公示制度,以使得考评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确保考核评析体系的每个环节之间都能够形成高效地衔接关系,从而实现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建立内部审计自身的价值评估机制,检讨内部审计的策略和成像的有效性是否与价值推动力保持一致,然后以检讨结果作为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予以解决,实现内审价值创造相关流程的不断完善,并与此同时找到新的价值创造机会,从而发挥内审价值创造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医院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内控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医院应当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特征,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向炎珍.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0(58).

[2]刘亮菊.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10(01).

[3]林芳.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36).

[4]潘焕喜.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篇5:P2P网贷风控管理

1、平台的风控能力是平台做强的根本保证,而投融资两端用户的获取则是平台做大的关键。个人比较认可模式还是O2O的模式即理财用户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获取,借款人可以是线下也可以是线上获取,但是线上获取的借款用户必须要放在线下审核。因为验证借款用户的资料的真实性线下比较靠谱。对于无抵押信用贷款征信系统和贷前管理是重点,考验的是平台的的风控模型、平台对借款人借款信息和借款资料的真实有效性的把控,因为如果对借款人的资料的真实性都不能保证的话再好的风控模型再好的风险管理体系都是无用的;而对于抵押贷款更考验平台的是代后的管理能力,金融没有100%的安全,金融的风险都具有滞后性。所以质押权非常重要,对不良资产处置能力是必要的。

2、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其他事情目标定位至关重要,在做推广和营销之前首先要深入了解市场,对用户群进行细分然后再做市场定位。我们把有的人分为p2p投资人,知道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的投资人,有理财需求的人;像知道余额宝的这部分用户已经被余额宝教育的相对成熟了,转化起来相对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理财的简单,而且余额宝用户有一个亿的用户体量很大,他们对余额宝的收益不是很满意,如果能把这部分用户切换过来也是了不起的。

3、P2P获客渠道,大类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下比如线下活动、公交地铁广告、会议、社区、会展、讲座等,其优点是更容易建立信任、投资会员的转化率高、转化时间短,缺点是会员数量增长慢、人力成本高、受区域限制;线上主要有微博、微信、EDM邮件营销、SEO、SEM、网络广告、视频、线上活动、软文等,优势是传播快、全国覆盖会员数量增长快、人力成本低,劣势是投资会员的转化率低,转化时间长。

4、目前,各大平台获取用户的行销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平台发展前期通过口碑传播,种子用户的培养,种子用户可以是公司的员工也可以是行业的意见领袖,种子用户在平台运营过程中非常关键,积累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种子用户之后他们会自动将平台迅速的传播给身边的每个人,而这种传播的效果要比通过广告投放或搞活动获取来的用户质量好很多,个人比较倾向于此种方法,小米正是通过此渠道迅速积累了一大批粉丝才发展起来的.粉丝营销的核心,除了优秀的产品之外,粉丝文化(粉丝氛围)的培养及打造是重中之重,通过让用户参与到内容或活动中,促使他们感到存在感,并通过指向性强且层次分明的内容栏目唤起他们的共鸣。再通过对UGC等行为的鼓励让他们感到平台及其他会员对他们尊重及认可,逐渐形成归属感。而对于那些积极的有贡献的会员,在获得的奖励(物质,积分,精神,排名等)以及其他权益(限量活动名额,如贵宾)后将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优越感),粉丝不断聚集,将逐渐形成粉丝围墙的效应——围墙内,对其他新客做积极的引导及帮助,围墙外,对负面的声音做先行的隔绝及反击;二是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就像所有快消品所采用的方式一样——集中式的重复轰炸,如地铁、电视等受众集中度极高的地方;二是通过精准营销手段直达用户,如百度关键词购买、注册即送现金券等方式。

5、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愿意把钱放到互联网平台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理财人群来源大致分为几种类型:朋友介绍、在网站和论坛上看到、百度关键词搜索、线下活动引流到网络平台。这些渠道引导用户注册后,只有一部分人转化为真正的投资人,而通过种子用户介绍的高净值用户是平台重点服务的对象。

6、对于最大的引流渠道百度,以往通过搜索引擎导入其他行业网站的一个注册成本通常为20-30元不等,而P2P平台的注册成本已经高达60-200元不等。从P2P运营成本来看,市场费用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日益高增的关键词搜索上。通常通过关键词热词搜索到达一家P2P平台的,该平台要每次为网民的点击付费成本约在2.5元,更为核心且热门的关键词,其成本约为4元左右。一个平台需做规模越大,他付出的成本越多。

7、真正能降低获客成本的方式有两种:a、载体选择,降低获客成本的载体就是移动端,移动互联网金融一定会瓜分互联网金融的获客份额,据陆金所统计2015年理财端移动端过来的流量能占据整体的50%预计明年会达到70%。另外,目前移动端的流量增长持续攀高,而P2P行业的广告主投放偏少,加强移动端的流量争夺,会是不错的选择,移动广告的单价相较于PC端而言也更低;b、多元化资源集聚将成为未来整合营销的主流。”

8、什么是多元化的整合营销:首先做好金融端产品的风控、信息披露、产品结构等,增强用户体验,做口碑营销;其次呼吁监管政策出台,迫使部分不规范平台放弃不良竞争带来的额外成本;另外,加强对于用户画像的精准描述,增强增加精准广告的投放;最后,开辟新渠道的同时,让专业人员来精细化管理账户。

9、用户信任在做互联网金融是非常重要,所以平台运营的核心工作就是围绕建立用户的信任来进行;p2p的非标产品认知门槛高产品存续感高等属性相对于电商的运营要难得多,单个金融用户价值的深挖,核心是提高用户黏性,避免用户流失,其最大障碍就是P2P投资者对市场了解的不成熟,投资人惧怕风险,不敢在P2P平台上进行尝试。虽然目前很多平台都宣称自身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用户量,但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P2P真正活跃的投资人数量仅为160万,未来市场的培育是网贷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步骤。

10、P2P平台的运营和推广,应该是现阶段的痛点。从长远来看,未来的瓶颈在于优质资产的争夺,如何获取优质的投资人,也即资金端的问题。

11、获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存量,用户对网贷就有一定的理解,这部分用户可能忠实层度比较低,因为他什么平台都投,而且倾向于那种高利息的民营平台,这类用户量是不多的。包括鼎鼎大名的平台,像人人贷、宜信这类用户的存量都非常小,P2P还是一片蓝海;二是存量之外的增量,增量更在于挖掘投资率,以及活跃用户的维护。以上两部分也是对于获取投资人(客户)两个问题的思考:a、到达;b、如何留住这些客户。

篇6:银行内控管理

⑪账户管理。①开立各类结算账户是否按规定审批或报备;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是否自开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②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是否符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是否存在超范围开立和使用账户现象,是否存在多头开户现象。③是否存在为一般存款账户提取现金现象。④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是否只收不付;注册验资资金的汇激人应与出资人的名称是否一致;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是否存在超过2年的现象。⑤银行对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否通知单位办理销户;自发出通知之日起30日后未到银行办理销户手续的视同自愿销户,未划转款项是否列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⑥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是否存在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偷逃税款、逃废债务、套取现金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⑦银行是否明确专人负责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撤销的审查和管理,是否专人负责对存款人开户申请资料的审查,并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报送存款人开销户信息资料,建立健全开销户登记制度,建立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档案,按会计档案进行管理。⑧销户管理是否合规,销户时是否收回未使用的空白凭证,存款人未按规定交回各种重要空白票据及结算凭证的,是否出具有关证明。⑨银行是否定期对账户开立、变更和撤销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存款人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的行为。⑩对账户资料变更、密码更改、挂失、解挂等特殊柜台业务,是否建立了并严格执行了授权审批或复核制度,并进行了完整记录。

⑫大额资金汇划业务。大额资金出账、走账联系查证制度是否完善;大额汇划前是否与汇款单位核实,核实是否留有记录;是否建立了大额资金汇划分级审批制度并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大额存单签发、大额存款支取是否执行分级授权与双签;是否有效控制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是否对频繁办理大额存款业务的企业及其经办人员进行行为排查;对大额现金支取是否按规定进行记录,并报人民银行审批或备案;单位结算账户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用途是否符合规定。

⑬单位存款业务。①检查大额活期存款情况。分析存款资金来源合法性、合理性,检查存款办理手续的合法性、合规性。②检查单位定期存款情况。开户证实书及单位定期存单业务:重点检查单位定期存款是否实行账户管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除外),分析存款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理,单位定期存款办理手续是否合规,换开单位定期存单手续办理是否合规、严密,经办行(存款行)是否按有关规定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证实书、承诺函和委托书,是否对预留印鉴或提供的密码的一致性进行确认,针对辖区单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存在的风险,是否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手续,加强了防范能力,如开立存款证实书在客户提交印鉴的基础上追加密码等防范措施。

⑭对账管理。重点检查银企对账制度及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对重点客户是否加强对账;对账与记账岗位是否分离,是否明确岗位职责,对账单上是否有存款状态、是否及时收回,手续是否合规,是否进行印鉴核对。是否加强了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是否严格做到了对未达账和账款差错的查核工作不返原岗处理。是否坚持双人上门对账、交叉、换人对账。对开户后短期内有大额资金入账又很快划出的可疑账户,银行是否主动与客户对账或上门对账。

⑮现金(含有价单证)、库房管理:重点检查库房钥匙、密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现金调拨管理制度执行是否到位;营业前及营业终了现金出库、入库交接手续是否齐全;查库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⑯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重点检查重要空白凭证的领取、使用、保管、销毁、登记等环节管理是否到位;从上级行领用重要空白凭证入库是否填制记账凭证及时入账,入库单数额与入库的重要空白凭证实物是否一致,是否按要求设立表外科目进行核算;柜员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及时作相关交易处理;营业终了,柜员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入箱上锁入库保管,是否对实物按规定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是否指定专人管理库存凭证;是否存在预先盖好印章备用问题,是否存在携带空白凭证外出办理业务问题;凭证的作废与销毁是否符合规定,凭证作废时是否按要求加盖“作废”戳记并剪角后作凭证的附件,对大批量作废凭证是否按规定审批后集中销毁,是否存在擅自批量作废空白凭证问题;系统不能自动销号的,是否建立了登记簿手工控制销号;业务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的检查频率和范围对库房和柜员尾箱进行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检查记录是否齐全。

⑰业务印章保管、使用和交接登记制度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印、押、证”三分管制度和岗位分离、相互牵制制度;专用印章、电子印章的管理、使用是否规范;实地查看是否有停用、作废印章,查看停用、作废印章登记簿,看其是否按程序上缴、清理和销毁。

⑱会计岗位设置情况。重点检查会计岗位设置是否符合可控、相互制约的原则,是否按照重要岗位分离原则配备会计人员,是否存在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业务一手清等问题;是否实行会计主管上级行派驻制度,前台会计主管是否实行坐班制度,是否按规定履行岗位职责,监督检查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按规定执行轮岗制度,请休假或临时离岗期间,是否由上级行书面指定专人并经派驻行行长确认后代其行使职责。

⑲抵、质押品的管理。重点检查抵(质)押品保管情况和出入库情况,会计部门是否按规定与信贷管理部门和出纳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对,检查质押物核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内控检查自查对于封袋保管的质押物是否按规定开封检查。

篇7:物控管理流程

目的:有效控制各车间收料,领料,退料规范化,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资金,降低营运费用。

(一)原材料入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供应商送货通知单,采购订单,入库单,三单齐全后逐一核实,原材料数量,规格,型号,颜色,包装完整无损,外检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外检判定不合格直接退回供应商,填报公司不合格产品退货单,外检,采购审核后方可放行,保安室接到物品放行单要核实物品种类是否相符。

(二)原材料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车间原材料领料单必须车间主任或者生产经理审核后备料,并逐一核实生产指令单要求,数量,型号,规格,颜色备料。

(三)外购零部件入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供应商送货通知单,采购订单,入库单,三单齐全后逐一核实,生产指令单数量,规格,型号,颜色,包装完整无损,外检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外检判断不合格放入不合格品区等待退货,填报公司不合格产品退货单,外检,采购审核后方可放行,保安室接到物品放行单要核实物品种类是否相符。

(四)外购零部件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车间审核后生产领料单,逐一核实生产指令单数量,型号,规格,颜色提前备料,按照线别放入备料区,等待领料员签收。

(五)自制物料入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自制物料入库单,逐一核实指令单数量,名称,颜色,型号,检验员签字后产品合格标识(√),然后办理入库登记及产品归位。

(六)自制物料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车间审核后生产领料单,逐一核实生产指令单数量,型号,规格,颜色提前备料,按照线别放入备料区,等待领料员签收。

(七)生产辅料(办公用品)入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供应商送货通知单,零星采购单,入库单,三单齐全后,逐一核实数量,规格,型号,名称,包装完整无损,外检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外检判断不合格放入不合格品区等待退货,填报公司不合格产品退货单,外检,采购审核后方可放行,保安室接到物品放行单要核实物品种类是否相符。

(八)生产辅料(办公用品)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车间辅助材料出库单,经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审核后发料。(五金件,办公桌,办公椅,手套,以旧换新)

(九)成品入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车间成品入库单,逐一核实指令单数量,型号,包装完整无损,检验员判定合格后办理入库归位。

(十)成品出库流程

1仓库管理员收到销售主管和物控主管审核后的成品出货通知单逐一核实指令单数量,型号,包装完整无损后发货。(销售部要提前一个工作日打印出发货通知单)

(十一)退补料流程

1生产部各车间提出补料申请,来料不良,作业不良,需要补料时,采取一退一补方法,由车间退料的同时直接开具补料单,经车间主任,品质部,物料部,仓库主管确认签名之后向仓库直接领料。2车间退料要做到三好,一个原则。一是整理好,二是清点好,三是包装好,用原包装包好。

3仓库管理员在发料时必须严格按照退料单,补料单数量进行收,补料。

4异常领料(超领料)车间负责人必须以业务联络单的形式提出书面补料申请,同时开具补料单,经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物控部确认签名之后交给采购部,补料单向仓库直接领料。并做出改善预防措施,防止在后续的订单生产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批准

审核

篇8:公务卡支付结算的风控管理研究

1.背景与进程

中国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逐步建立起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财政资金使用逐渐规范,但现金结算仍然缺乏有效监控。为了推进预算制度改革、降低资金安全风险,通过制度机制和技术创新,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增强财政透明度,促进反腐倡廉,2001 年国务院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确要采用银行卡作为新的支付结算工具。2007 年财政部、人民银行印发《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是公务卡改革正式启动的显著标志。2008 年开始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掀起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高潮。2010 年建立起覆盖全国、完善的公务卡体系。2012 年开始,中央预算单位的公务接待、车辆维护、物业管理、差旅、会议、水电、零星购买等16 项费用均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

2.概念与目标

中国现行的公务卡制度是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以公务卡为载体的一种新型财务结算制度。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人员持有且在公务支出、财务报销业务时使用的信用卡。其具有一般信用卡的属性,也有财政管理的独特属性,主要体现为强制性、二重性、便捷性、时效性、可监控性。公务卡的使用有助于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加强公务支出流程与数据的管理及对财政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有助于预算单位用款方便,为财政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使用公务卡的目的就是把银行卡这种新结算手段,引入预算单位公务支出领域,借助银行卡的快捷、透明等特征,创新制度和管理工具,促进现金使用下降,切实提升公务消费的透明度,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使财务监督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3.成效与问题

作为现代支付结算工具与财政财务管理手段,推行公务卡业务在宏观方面加快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了政府源头防治腐败工作、加强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银行卡业务发展、提高了财政国库的总体社会效益;同时,在微观方面单位公务卡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现金流,简化了财务流程,免除了现金预支、开具支票等烦琐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传统现金支付中出现的虚假问题,规范透明的支付体系减小了黑洞和腐败的产生空间,提升了单位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加强了队伍建设。总之,建立科学系统的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打造廉洁高效的公务环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信用体系是财政管理的总体方向。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进程中会不断出现问题和困难,公务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必须强化对公务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确保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风险必然存在,在实际运行中风控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二、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的风险分析

1.透支信用的风险

为符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求,使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到收款人之前最大限度保留在国库中,公务卡必须是具有信用支付功能的信用卡。由于信用卡比借记卡风险高,而目前信用卡风险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同时公务卡又可用于个人非公务性支出,这就使公务卡不仅存在一般银行信用卡普遍存在的过度透支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存在个人将非公务性支出转变为公务性支出的道德失信风险;由于持卡人或财务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或报销审批手续烦琐,使得公务卡消费报销还款时间超过了信用期限,不但要收取罚息还会记录个人不良信用,增加了持卡人的信用风险;部分人员利用单位作为担保,任意刷卡消费,但又不及时偿还,预算单位要协助代理银行对持卡人进行追偿,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特别是预算单位对持卡人调动、离职或其他特殊原因离开本单位时,没有及时通知代理银行维护相关信息,预算单位公务卡信息系统一直保留这些持卡人信息,若这些透支公务卡没有及时偿还,预算单位必须协助代理银行对持卡人进行追偿,单位会承担一部分连带责任,影响单位在银行方面的声誉,加大了单位的信誉风险。

2.滋生腐败的风险

现行的法规制度尚缺乏对公务消费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更缺乏对违纪违章行为的处罚和纠正机制,且公务卡结算的监督方式单一且仅限于事后控制,只有在支付清算时才可将公务卡消费明细信息反馈到国库支付系统进行事后审核,无法对公务消费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也无法完全避免“虚开发票”、“多列发票”等行为的发生。财务人员对公务卡开支的审核方法简单,只能核对POS机打印的支付凭条上的数额和商家开具的销售发票内容、金额,实际支出无法掌握。因为公务卡刷卡属于准现金交易,在实行公务卡消费时,仍可与供应商价格协调后,要求经营者为自己开具超出实际支付额度的小票与发票,将超过真实消费部分当场以现金返还,回到单位按照公务卡支付额进行报销后还入银行卡账户,虽然公务卡账户体现的是收支平衡,但过程中的溢出现金的做法是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某些商家为刺激商品销售,鼓励提高公务卡消费额度,达到一定金额后持卡人能够得到商家提供的一定比例现金返还,产生公务消费吃回扣问题。在使用支票或现金支付公务开支的时期,都必须提前申领并依据具体事件进行限额,而公务卡的灵活性使得有些公务开支无法事前限额,容易滋生高消费等腐败行为。

3.监管失控的风险

一是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法律制度,使得公务卡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制约束。二是支付目标不可控。利用公务卡的免息时长和信用额度进行个人投资无法控制,目前的民间小额借贷公司和网络金融借贷平台发展迅速,存在违规允许用信用卡投资现象,持卡人利用公务卡进行短期循环投资,因不需要核销,单位财务部门就无法发现,只要按期还款,开卡银行也无法发现,支付的目标无法控制。三是存在着监管的真空。公务卡能较好地约束预算单位的预算内支出,但目前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规模相当大,一些单位的小金库也颇为富有,来自这些渠道的支出仍是公务卡制度监管的真空。四是现金支付与公务卡使用的双轨制加大了监控的难度。目前,很多地区并未建立起全面的刷卡支付电子货币系统,很多公务卡制度约束范围内的支付也无法选择刷卡消费,这些消费项目仍可能依赖现金支付。五是监管主体的错位降低了公务卡的使用效果。目前对公务人员的监控是由管理层来完成的,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如果公务卡的使用者是管理层人员,就会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这样就使公务卡的功能大打折扣。

4.数据灾难的风险

公务卡支付结算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任何漏洞都将形成数据灾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真实的信用卡资料,复制系统数据,批量制造假卡,贩卖假卡,利用假卡大肆作案,侵吞银行资金,给银行造成巨额的资金损失。这对单位公务卡来说也同样是一个潜在的风险。目前,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务卡网上交易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许多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持卡人可以在网上进行自由转账、网上交易等业务。但这些交易都不是面对面的,其安全性相对较低,如果单位公务卡的卡号、密码等数据资料被不法分子窃取,就会被冒用,给持卡人造成损失。据统计,国际上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有60% 以上是变造和伪造信用卡诈骗。网络黑客攻击的风险更具有随机性,损失的主体可能是银行、可能是单位也可能是持卡人。

5.矛盾衍生的风险

由于安装成本、手续费的存在,部分商家处于经济利益考虑不愿意安装POS机,甚至有些商家出于逃税目的不愿意刷卡结账,只能用现金结账。一些材料、办公用品和服务供应商并不具备POS刷卡设备,不支持公务卡消费,难以满足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需要,一些小型商场和边远地区就更不具备刷卡条件,只能个人先垫付现金。一方面是公务事项必须办理,一方面是财务结算核销必须用公务卡,使得具体公务消费人员只能使用现金,待报销金额划转到公务卡账户内再到银行或ATM机上取出,此举不仅占用个人资金,而且增加了提取现金的机会,安全风险扩大到了所有持卡人,无形中也增加行政成本的风险。

三、公务卡支付结算工作的风险控制

1.公务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好防腐与诚信源头关

公务卡使用单位一是要完善现行公务卡制度,明确公务卡相关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规范持卡人的信用行为,尽可能地减少制度真空地带;要规范公务卡的使用范围,根据本单位开支情况细化公务卡管理办法,并制定出相应标准,实行包干货币化管理,规范报销操作流程和用卡行为,严格界定延期报销与超期还款的经济责任;要严格公务卡结算强制目录,从严控制非公务卡结算支出事项,加强非公务卡支出报销审批管理,增强公务卡结算的刚性;要建立公务卡支出报告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卡支出分析,确保公务卡制度执行到位、监督到位。二是要建立人员信用档案,根据每月报销、结算中是否出现违反规定,对持卡人进行考评,形成信用等级,年终汇总后通过预算单位财务部门重新核准信用额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额度调整,以降低风险。三是要在工作人员退休、退役、离职、调动时应及时清理公务卡下的债权债务后办理公务卡停止使用手续,并通知发卡行做好公务卡支付系统信息更新,维护好公务卡支持系统信息准确完整。四是要增设风险提示,将支付结算系统与本单位的所有公务卡绑定,随时了解账户资金动向,财务部门要对预测到的公务卡风险隐患事件及时通报单位主管领导,避免损失扩大;定期给信用低的持卡人以警示,增强其责任感。

2.代理银行要加强环境建设,健全公务卡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代理银行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诚信评估管理机制。对消费单位设立诚信档案,实施公务消费供应商招标制度,规范公务消费供应商行为。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帮助使用者树立信用卡还款的时间概念,发卡行与公务卡持卡人签订协议,以同一发卡行的另一账户作为自动还款账户,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一天,在没有完成财务报销手续、无法及时还款的情况下,由自动还款账户向公务卡账户还款,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务卡持卡人的权益,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第二,代理银行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信用评估系统。利用这一系统确定持卡人的信用额度、还款周期、透支利率、最低还款额、呆账比率和欠款催收等指标。在公务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依据申请人的职务、学历、年龄、收入、存款及信誉等级、用卡纪录、还款信息等基本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权重得分高者,核批的信用额度就会高,反之则低。第三,代理银行要把握好市场与风险的平衡关系,加强信用额度管理,限制不良信用行为。发卡行风险管理部门应结合发卡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在有效控制风险敞口,市场部门在对公务用卡客户的筛选基础上,听取风险管理部门意见,对客户的还款意识、还款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对那些逾期不还款、还款不足、取现或者消费后超过免息期还没有还款等个人征信系统记录中的信用状况不佳者不予办理公务卡。第四,代理银行要将保证持卡人安全使用银行卡作为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从技术手段、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商户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提高风险防范和反欺诈能力。要不断地完善公务卡信息系统功能,确保及时准确将有关公务卡信息纳入财政监控系统。加大公务卡业务宣传和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对现有ATM机更新换代,通过开发或者引进新的技术,加强对现金投放过程的监控,保证持卡人存、取款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范信用卡各个环节上的风险,提高自助交易信誉度和人们使用银行卡的积极性。第五,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发卡银行应该通过系统内储存的持卡人的各项资料,包括用款频率、信贷额度、提现金额和签账记录、还款时间等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持卡人的情况,并对所面临的风险做出有效的预测和警示,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防范,健全一套动态、实用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实时动态监控。

3.持卡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持卡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反腐和廉正建设意识,注重财务法规的学习,遵守公务开支和公务卡使用的各项制度,做到公私分明、勤俭节约、安全守纪,将个人消费行为与公务消费行为完全区分开来。持卡人要尽量采用个性化签名,密码应注意避免使用电话号码、生日、门牌号码等易于破译的数字。公务卡卡号及密码等信息不可以轻易示人,以防被不法分子窃取后制作伪卡。公务卡丢失后要及时挂失。POS消费时收银员刷卡或压印签购单应在本人视线范围之内,以防公务卡误用或被盗用等。为防范公务卡使用过程中非人为因素,如透支消费后因遗忘、到期未还款产生透支利息和滞纳金,或卡片丢失等产生的风险,公务卡申请人应认真领会掌握个人用卡知识和技巧,规避风险

4.社会各界要形成联动机制,降低国家行政成本

一是各级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监察等部门要相互协作,加强对公务支付的监督,采取各种制度措施修补公务卡结算漏洞,建立完善的公务消费监督机制,使公务消费的监管更加有效。针对公务消费出现的不良风气、虚开发票等腐败现象,必须加强各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审查制度、监督制度、审计制度,对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将公务卡使用和管理纳入年度财务审计范围。二是公安部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外汇局、银联和商业银行等部门,建立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情报信息交流机制和案件合作机制,坚持防范和打击并重,努力从源头上预防银行卡犯罪的发生。三是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要强化自身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银行卡技术风险管理体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防范银行卡伪冒和欺诈交易。建立健全与公务卡改革相关的配套制度,用制度控制代理银行的业务服务行为,将财政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使业务办理在制度的框架内操作。四是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办等管理部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务卡结算环境。促进和推动各银行机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公务卡受理环境建设步伐,扩大银行卡结算的覆盖面,增加POS刷卡结算网点,为公务卡结算创造方便、快捷、顺畅的支付环境。引导银行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公务卡支付系统功能,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增强公务卡安全性,提高公务卡结算透明度。同时,鼓励代理银行多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公务卡结算交易成本,提高商户POS机设置与使用的积极性。五是银联要配合公务卡制度改革做好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加强有关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电子支付系统,确保公务卡信息系统安全,特别是对公务卡专用BIN号段的维护,确保公务卡消费畅通,明确各方面责任,确保预算单位可以及时、准确、便捷地调取公务消费信息。六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加大对公务卡支付结算的行政管理力度。要避免出现现金结算和公务卡结算“双轨制”,凡具备刷卡条件的必须使用公务卡,否则财务不予报销;要严格执行预算单位库存现金审核制度,控制预算单位超额提取现金和扩大现金结算范围;要推行公务消费公开,让纳税人监督公务消费中的每一个过程,遏制公务消费腐败,提高公务效益。

四、总结与展望

建立阳光财政并从源头上遏止公务腐败现象,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杜绝黑洞和浪费,是创建廉洁高效政府的本质要求。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力度,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国库财政制度改革的中远期目标。实践已经证明,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是完成要求、达到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为确保公务卡支付和结算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用法规、制度、技术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并将风险控制作为管理核心。

摘要:伴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公务银行卡以其灵活方便的支付功能、透明高效的运作方式,在公务消费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产生的社会效益显著,但在制度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由于体制设计和系统技术的冗余不够足,社会环境和主观意志的改变不可控,使得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的整体运转产生一定风险,研究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控制问题,对完善制度建设、保障资金安全、推进源头防腐、提高公务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上一篇:假期作文指导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