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改革管理

2024-05-21

金融体系改革管理(精选十篇)

金融体系改革管理 篇1

中国金融改革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如果我们的改革事先没有一个模式的勾画, 那么改革的方向将会不清晰, 政策也会出现摇摆。我们现在有责任也有能力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应当追求的战略目标。中国的金融改革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之后开始进行了20多年, 这20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达到我们追求的战略目标。在这20多年改革中, 对于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 有多种表述, 比如教科书上说, 金融体系应当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但问题是, 这样一种模式是不是中国金融改革未来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做一些修改, 甚至是重大的修改。

金融体系的分类标准非常多, 有一种分类得到全球金融学家的认可, 即从功能的角度分类。我们把金融体系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今天传统的商业银行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未发生质的变化。我国当前的这种金融体系能不能持续存在下去?能不能保证中国金融的安全而有效率?能不能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去?能不能使居民、投资者以及市场主体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我国当前的这个金融体系恐怕难以实现这些功能。

金融功能决定金融体系。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 金融功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提供支付清算。贸易活动发达之后, 支付清算非常重要, 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必须提供支付清算的功能以提高全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实质上, 商业银行形成之后这个功能已经具备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二功能是媒介资源配置, 这是因为市场中信息不对称, 风险无法分散等原因, 所以市场需要一个中介来完成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早期金融体系受技术的限制, 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地域发展, 工业社会后原来的金融制度满足不了要求, 所以现代股份制银行开始出现。上述两个功能是金融体系必须具备的。今天, 金融功能升级了, 上述两个功能仍然存在, 但它们不是最核心的功能。最核心的功能应当是成长性最好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功能。经济发展到今天, 经济活动不但要具有支付清算及资源配置的简单媒介功能, 而且更需要分散风险、对冲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 以使整个经济体系能够安全运转。这是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具有的一个新功能。第二个新功能是将经济增长的财富通过金融体系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证券化处理的金融市场才有可能与整个经济增长保持动态的联动关系。

简言之, 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 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具备这两种功能, 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非常微弱, 因此, 我们所要选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金融体系三元素

自2004年起, 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正进入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前的20年中, 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具有自我循环的特征, 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显然, 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平台上的, 离开这个平台, 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不会成功。从2005年起, 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在境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必须的, 同时, 商业银行需要一个很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改制以社会主义市场为平台, 它的股权通过证券化的处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相对接, 进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一个重要的投资产品。

商业银行还面临另一个更严重的挑战是公司债券市场。短期融资券是一年期以内的, 公司债券是一年期以上的。它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主体业务会产生正面的冲击。按照1983年企业债券发行有关条例, 企业债券的发行当时是由现在的国务院发改委来审批的, 所以在中国, 发行公司债需要很高级别的领导来审批, 比发行股票难得多。从目前看, 政府主要是让国有大型企业发行公司债, 这显然是极其落后的管理办法, 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股票市场, 它还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有厚度的债券市场, 这个债券市场主要品种应是公司债券。没有一个公司债市场,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就是残缺不全的, 它就无法进行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 也很难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优。所以公司债市场一旦放开, 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的挑战就更加巨大。如果所有优质的企业都能够发行公司债, 5年就能达到5万亿元的规模。5万亿元公司债加1万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就将“穷途末路”了, 没有客户了, 没有利润来源了。对于投资者来说, 商业银行从中间拿走的那部分利差太多, 投资成本太高, 所以投资者更愿意供需双方直接见面, 把商业银行截留的利差交给投资者。

可是我们现在还没能做到这些, 其中有很多理由。有人说, 股票市场发展了15年, 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再把公司债市场发展起来, 问题将会更多, 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一个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 风险控制的主体是投资者, 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 就是提供信息披露的标准, 制定提供虚假信息披露的惩罚机制, 而不是由政府来具体过滤市场风险, 谁来过滤风险呢?谁把真正的信息给投资者呢?不是政府, 而是专业性中介机构。政府的出发点很好, 致力于使投资者、老百姓不受损失, 所以基本对每家上市公司都要进行审查, 但实际上, 这不是政府的职能。应该把过滤虚假信息的功能交给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到位, 社会中介也缺乏应有的诚信。我们很多中介的理念是为客户服务, 实质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介的天职是为社会服务, 为投资者服务, 代表全体的投资者, 审查投资对象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是虚假的, 中介就要提示。而我国的中介机构往往参与作假, 把一个明明能看出来的虚假, 通过专业技术做成很难看出来的虚假。所以, 如何发展客观、公正、尽责的中介机构, 包括会计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等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合格的资信评估机构, 公司债市场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公司债市场的价格与信用高度相关。公司和公司之间的资产价格和筹资成本应有根本差别。

商业银行的确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一个没有商业银行体系支持的社会主义市场一定是弱小的。

其弱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这并不是说要商业银行通过提供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而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转型, 把原来储蓄客户变成代客理财的客户, 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中国商业银行有很好的信用, 并且愿意通过其信用帮助顾客理财。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发现, 商业银行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成为社会的资产管理公司, 在锁定风险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投资者的收益。金融服务是分等级的, 资产管理是金融服务链条中最高端的服务。未来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提供的最主要的服务应该是资产管理。到那时, 我们的市场有足够的宽度和足够的厚度, 市场上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可供组合, 它可以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三、发展市场必须翻越三座大山与股权分置改革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没有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 金融体系会出现很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要发挥功能, 必须要有规范的制度安排。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难以发挥基本功能, 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有制度层面的, 有文化层面的, 有政策层面的, 等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必须翻过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但是我们的信用文化严重缺失了, 甚至到处存在作假。在这种文化下, 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因为没信誉, 从而不可能建立起发达的委托-代理制度。没有发达的委托-代理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另外, 我们有点钱就存进银行, 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当然我不相信“文化决定论”。我确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文化会逐渐发展起来。第二座大山是我们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 一般而论, 大陆法系更强调公权力, 对市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我们法律制度的架构虽然还是大陆法系, 但在微观之处也在逐渐吸收英美法系的某些内容, 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第三座大山就是我们强大的商业银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只是一只小猫, 旁边站着却是商业银行这只老虎。社会主义市场受到了强大的商业银行的压抑。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 从20世纪90年代, 我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 我们终于发现存在缺陷的制度设计, 即股权分置。从理论上说, 股份公司的股东是有共同的利益取向的, 是平等的, 都是按自己的股份取得权利。但是股权分置却把股东之间的利益取向变成股东之间的利益对抗。在这种制度下, 大股东的利益来源于对中小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剥夺。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 大股东有巨大的收益却没有相应的风险, 而中小股东有巨大的风险却只有较小的收益, 违背了收益与风险匹配性原则, 从而使上市公司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市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我们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我们从2005年4月29日开始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最初有人反对这项改革, 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会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这是一个误区, 甚至有些危言耸听。在这里, 我们要理解:第一, 在市场上, 资产是升值还是贬值, 是亏损还是盈利, 不在于其所有者是谁。市场不看身份, 只看经营能力,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第二, 购买权利必须要付出成本。当然公权力是不能买卖的, 市场上的私权是可以转让的, 原来一些资产是不流动的, 现在要它拥有和流通股一样的权利, 包括差价收益的享有权, 也包括市场上买卖的权利, 那么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价格。这种权利是有价值的, 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权利。

摘要:传统的金融体系具有支付清算和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 而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构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平台之上;要发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功能, 需要克服法律制度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政策层面的不利因素的制约, 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

关键词:金融体系,社会主义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佚名.论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J].2006 (8) .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篇2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社区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社区金融小额贷款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探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需求行为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投资行为研究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相关性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

农村小额信贷研究

上市公司研究

我国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地方债券发展研究

湖北金融控股公司建设与风险控制研究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思路与途径

“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效果分析

农村金融信贷体制的现状分析

湖北村镇银行的绩效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财政金融惠农政策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银行业信贷风险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金融监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惠农政策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汽车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其监管研究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案例分析及启示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对××地区的调查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运作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与城乡金融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特征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县域金融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更迫切的金融体系改革 篇3

金融体系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体制和经济基本面的限制。在中国现行财经体系中,数量型工具效果明显好于价格型工具,过度依赖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资本流入的巨大压力,中国在短期内放开资本以及外汇管制也显得处处掣肘。

国内银行及金融体系中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现象,不仅对现行金融体制改革产生压力,也表现了市场本身存在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倒逼金融体制改革。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第一,银行表外资产大幅度扩张,集中体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发售上。由于存款利率受管制,实际负利率盛行,很多银行推出了高于监管利率的理财产品。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售的理财产品数量达到了7万亿,目前存量大约4万亿。相对于目前存款存量来说,占比似乎不大,但从趋势看,对管制利率体系产生极大冲击和挑战。

银行目前吸收的很多定期存款,是作为贷款质押的形式存在的。如果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这些定期存款还能否留在银行体系内将成疑。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表外资产形式被定向交付给企业,这是一种新型银行信贷形式,但却不占用银行贷款额度,定价和期限相对灵活,某种程度上规避了利率管制,从而倒逼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银行普遍青睐大型国企,中小企业在信贷紧缩环境下融资存在障碍。中小企业被迫向民间资本寻求融资,变相促进了“影子金融”体系发展。该体系受到监管较少,实行相对市场化定价模式。如果无法推进银行体系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化以及制度化,任由“影子金融”体系发展,将造成监管漏洞以及监管套利。这很大程度上倒逼中国垄断银行体系的改革。

第三,地方债务发酵。地方债务问题本身不存在太多偿付问题,但地方融资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将导致“风险过度集中”在未来数年内爆发,并可能造成银行体系中薄弱环节崩裂,引发被动的清偿以及相应的改革。从风险分散的角度出发,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取得直接融资,可能是更好的做法。

最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高速发展也使宏观调控大打折扣。人民币国际化令中国企业在香港离岸市场融资更加容易,也能规避国内宏观调控约束。从短期看,这是一种看似无风险套利。但从中长期看,会增加货币和贷款期限不匹配风险。在当下汇率制度和人民币缓步升值预期下,中国企业对离岸金融中心依赖越来越大,不仅会使宏观紧缩政策大打折扣,也会使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负债率和汇率风险提高。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泰国、韩国和印尼的企业和银行也是通过离岸金融中心大幅借贷,造成严重的货币与贷款期限的错配。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不是一日之寒。中国货币体系中的过度流动性和实际负利率,是其根本原因。流动性像水一样,流向监管薄弱以及高收益的区域。这些都倒逼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已有很好的制度性基础,如中国银行业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接下来顺应市场需求,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应成为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基石,这不仅有利于缓解眼下银行存款“活期化”和“理财化”趋势,减少银行体系面临“期限错配”,在未来金融国际化过程中,也有利于中国银行体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配套的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的重点应是债券市场。债券市场要纳入地方债市场,这既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面临的企业融资过度集中的风险,也有利于为国内外资本流动提供“减压阀”的功能,并为过度的市场流动性提供一个有效的“资产池”。债券市场的深度以及广度,将决定中国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允许人民币波动区间不断有效扩大,将是题中应有之义。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篇4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党根据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我国的实体经济主要包括两个群体, 一是建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壮大的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金融市场对这两个群体支持的力度、规模均有本质的区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状况相对良好, 这种情况下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 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间接的金融渠道获得。中小企业中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其特点是抵押量不足, 但未来有很好的成长预期, 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是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目前, 我国的创业投资基金还处于成长期, 远未形成投资规模。关于小微企业, 特别是企业本身无高新技术的小微企业, 没有足够的抵押品, 但其产品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 他们融资渠道的取得相对困难, 融资难度较大。

现阶段, 根据我国国情,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有3种思路。第一种思路, 利用小型金融机构来服务于小微企业, 比如, 目前我国正在探索和推进的村镇银行。小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有限, 需要经过对企业严格的调研, 在确定合理的回报情况下, 实现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第二种思路, 发展对小微企业的担保体系。由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 通过商业银行获得相应的融资。第三种思路, 小微企业之间相互担保, 集体向大型金融机构争取贷款机会。通过调查统计, 第三种思路是目前困境下小微企业能够最大限度获得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全会决定突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对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总体定位是, “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一方面, 十八大报告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体系”的前缀, 重新提及实体经济发展, 实际上是要全社会 (包括金融业) 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立足我国国情, 当前实体经济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的。金融业必须明确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切勿反客为主。另一方面, 十八大报告又将“现代”作为“金融体系”的前缀, 但是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后位, 即是要求金融业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上, 还应当注重通过创新稳步推进金融体系自身业务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历程, 作为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必将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之一。比如, 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的金融业GDP占比在8%~10%左右, 这组数字充分说明了发达的金融业对它所服务和支持的实体经济的贡献。而我国金融业GDP的占比目前仅仅达到5%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业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连带它所服务和支持的实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会决定提出,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前, 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包括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

在我国, 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主要包括四大类:

(1) 股票交易市场。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又包括通常所说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他们与场外交易的不同体现在:一级市场采用IPO发行、二级市场采用连续竞价交易。股票交易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直接融资环境。

(2) 债券交易市场。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我国最近推出的一连串举措, 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证监会) 债券办公室的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实施细则》的发布等, 旨在促进债券交易市场的发展, 为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3) 期货交易市场。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品种包括大豆 (大连) 、铜 (上海) 、铝 (上海) 、小麦 (郑州) 及股指期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等。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能够争取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从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长远更稳定的收益。

(4) 外汇交易市场。我国的外汇交易市场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目前, 交易中心正积极加快金融产品、工具创新, 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产品, 推动外币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 倾力打造全新外汇交易系统等, 努力提升交易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能够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安全更方便的投资渠道。

2.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我国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有三大主体, 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包括三板和新三板) 、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及天津股权交易所。但中国证监会管理层已倾向于依托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简单地说, 代办股份转让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 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企业挂牌和采用的交易方式都和主板有所不同。

3.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2012]20号文件《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 (试行) 》,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将定位为“为本省级行政区划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 原则上不得跨区域开展业务, 也是采用场外交易的方式。首批试点包括深圳市和浙江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 但后来因为政策导向, 走向衰退。近几年, 在中国证监会默许的态度下又逐步兴起。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股权转让的平台, 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总而言之, 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算起, 资本市场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在过去的20年当中, 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从最初的“老八股”到如今近2000家的上市公司, 从市值区区几千亿到如今接近25万亿居全球第三的市值规模。我国资本市场用了仅仅20年, 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路程。历经20年的风雨洗礼, 我国跨入了资本大国之行列。当前,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21世纪大国金融博弈的核心平台, 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 我国尚未建成适合不同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风险投资业、特别是本土投资发展不足, 使得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制约了企业发展。作为一个资本大国, 如何完成向资本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是我国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全会决定提出, 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最主要方法是扩大汇率双向波动浮动, 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根据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同志表述, 接下来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分3个步骤:

第一步, 人民币跟其他国家的货币实现双边货币互换, 逐步脱离美元。例如, 人民币跟其他国家货币互换。两个国家通过签署一个汇率协议, 保证在1年之内按协议里商定的比率进行贸易外汇结算。自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签订首份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以来, 截至2012年底, 我国已经与20多个经济体达成货币互换协议, 这些经济体对华双边贸易额约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0%, 达成的本币互换额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

第二步, 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过程中, 鼓励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2009年7月6日在上海启动, 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2012年7—8月, 人民币结算的我国贸易占比达到12.3%。渣打银行认为, 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方面,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表现欠佳。该机构预计人民币将继续更快地被新兴市场的企业所采用, 尤其是在亚洲, 然后是欧洲。目前, 大约有3.5万亿人民币没在我国内地流动, 这3.5万亿人民币当中有2.5万亿人民币是在香港市场上流动的。

第三步, 在香港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既然在香港市场上流动的人民币数量较多, 那么我国可以在香港建立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 在海外发行人民币的债券和股票, 使我国以人民币为标的的金融产品流通到海外市场, 形成一个金融产品的合理价格, 为未来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奠定基础。作为首批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内地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自2007年以来, 截至2012年底, 已累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120亿元人民币, 不仅拓宽了自身融资渠道, 也为深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来看, 我国已经走到了第三步。尽管当前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还比较低, 即使与同在东亚区的日元相比, 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正在加速推进。风险与收益共存, 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但长远看利大于弊。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成为全球经济中关键的货币之一, 最终真正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2.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即放松对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波动幅度。换句话说, 存款利率可以向上走, 贷款利率可以向下走, 大幅度压低存贷款利率差。这种情况下, 来自于金融机构传统表内业务的收入会大幅度下降, 从而促进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拓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我国现在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就像一个挺着巨大肚腩的肥胖症患者, 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减肥药, 还是个健身器, 督促患者成长为一个健康美丽充满活力的个体。我国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成长模式的详细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根据我国国情,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产品, 从而稳步推动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 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 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三: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全会决定提出, 在加强监管前提下,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1.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 受世界经济低迷之势一时难以扭转的影响, 我国国内银行系统普遍收紧银根, 企业通过大型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增加, 迫使企业更多的选择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实现融资。目前, 民间借贷在我国部分地区异常活跃, 它在部分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 导致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脱离监管在商业银行体系外运行, 引发出民间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一系列问题。民间借贷最大的问题是高风险, 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高收益的诱惑将导致民间借贷的疯狂扩张, 最终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大型金融机构, 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之内, 依然问题频出。而民间金融机构基本脱离金融监管, 它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风险到底有多大。

2.民营金融机构的改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银监会) 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强调:联合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完善协作机制, 加强对非法集资、高利贷、骗贷等案件的防范和处理, 严控外部风险传染。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省泉州市的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立, 就是探索一种思路, 即堵和防并不能真正解决风险问题, 而是应让民间金融公开化、合法化, 在阳光下运作, 这样金融监管的各种规则才能发挥作用, 才能最终保证民营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以温州的民间金融改革为例。自2012年3月28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历经8个月, 备受瞩目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近日出台, 12条金融综合改革细则主要包括规范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等。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无疑是《方案》的最大亮点。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 (也称“温州指数”) 的出台, 在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的同时, 将使得温州民间借贷实际利率浮出水面, 不再半遮半掩, 从而成为民间借贷利率明确的风向标。此外, 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一方面为大笔的民间资金找到了更多出路, 另一方面也能让温州人的商业思维在内地以外的地方得以发挥。实践证明, 温州金改确实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它既收到了切实的效果, 又存在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区域性金融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民间金融业的大发展, 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其中,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手段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本文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措施谈点初步的认识。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方向 篇5

11级政治经济学 杨丽丽

S110038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机构含义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

金融机构体系,又称之为金融体系,是一个包括经营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整体系统。金融机构体系是一种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各种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种金融中介机构并存的格局。

中央银行处于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特殊功能。多数国家只设有一家中央银行,也有个别国家设有多家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

2、作用

第一:改善资金转移质量的服务

(1)改善金融资产的期限限制。

金融机构可以同时向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不同到期期限的金融产品,因此,在金融机构的参与下,短期的资金供给有可能间接地支持长期的资金需求。

(2)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分割性。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出售金额不等的金融商品,可以达到吸引零散的资金供给来满足巨额资金需求的目的。

(3)分散金融资产的风险。

为了减少风险,金融中介机构可以直接对资金需求方的市场行为、财务状况、经营运作等方面加以监督。并且,金融中介机构还可以通过对不同风险资产的组合来降低资金风险。

(4)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当一部分金融产品具有高度的市场流动性,因而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第二:提供经纪人服务

交易服务,金融咨询服务,资信评估、资金筹集的组织、投资项目的推销、保险和信托服务等等。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概况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

1、中央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3、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4、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了我国金融的决策及执行、业务经营及监管机构体系。

二、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及演变

(一)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途径实现的。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为标志。

(二)演变 1、1948——1978年,“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

在此阶段,学习前苏联的经验,经济、财政管理体系和金融体系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从而形成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那时的唯一一家银行;它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普设于全国各地,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金融网,此称其为“大”;“统”则是指银行实行了“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2、1979——1983年,“多元混合型”金融体系。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迅速发展,金融体系包括的内容不断丰富,但我国在当时没有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形成了“四龙治水,群龙无首”的局面。3、1984——1993年,“新型金融体系”。

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一般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办理信贷业务,其业务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原有业务将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来办理,至此我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新型金融体系。4、1994年至今,“现代金融体系”。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以专业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第一:组建政策性银行。

第二:国有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

第三:综合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第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改革。199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撤销了原31家分支机构,成立了9家跨省区分行,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设立金融监管办事处,撤销在同一城市重复设置的分支机构,并明确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利和责任。

第五:建立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先后建立了四家由国家投资的特定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建行)、华融(工行)、长城(农行)、东方(中行),负责收购、经营、管理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部分不良债权。

(三)改革具体过程

1、建立独立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专业银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

1979年2月,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振兴农村经济和金融,再次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承办的农村金融业务全部移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经营。

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社出来完全独立经营。1979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分设出来。

1983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是经济实体,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除继续负担拨款任务外,可大量开展一般银行业务。

1984年1月,成了中国工商银行,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原来所办理的全部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

2、建立中央银行体制

随着“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向多类型、多层次金融体制格局的演变,金融机构不断增多,是的金融领域中协调、疏导、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中国人民银行既要承担占全国银行业务比重最大的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还要担负对整个金融业的调控和管理工作,不仅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中国人民银行集剧透业务和管理于一身,也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3、在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组建其他商业银行 1986年交通银行重新组建,随后又陆续成立了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的产生,对于加强金融业的合理竞争,促进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支持经济均衡发展起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4、组建政策性银行

1994年以后,一方面,为了解决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5、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

建立包括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引进大批外国金融机构。

6、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

1990年和1991年组建的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得正式营业,标志着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4年顺利实现了汇率并轨,从这时开始,我国人民币官价汇率与调剂价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此,我国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市场靠拢,人民币的汇率将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

1996年12月1日又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都标志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也标志着我国的货币市场及利率及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我国金融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题,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格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国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二是经营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

(一)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 1.混业经营的概况

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化业务分工,开始走上综合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道路,即混业经营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放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或资产组合的限制,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实现相互之间的业务融合,特别是允许商业银行在经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的同时,经营证券、信托甚至保险业务,以减少对传统业务领域的依赖。此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使其能够为一般公众提供全面和完善的服务。

其次,专业化分工的突破还表现在同类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侵入对方“领地”。

2、混业经营的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务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不是偶然的,有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原因。

(1)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向成熟,使资金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国债市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资金分流。

(3)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的传统界限。面对激烈的竞 争,各金融机构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又要避开限制,不得不设计出新的金融工具。

(4)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个人和企业的金融应变能力,直接导致了新型金融工具出现,为金融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对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银行机构的并购浪潮 1.银行并购的含义及特征(1)银行并购的含义

指商业银行(金融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失去法人资格(即被吞并)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即使其成为并购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银行。并购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合并、兼并和收购。

银行合并一般指一家银行与另外一家或几家银行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会计实体,其中一家因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银行兼并是指一家银行采取各种形式有偿接受其他银行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

银行收购是指一家银行通过在股票市场上有偿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商业银行的经营控制权的方式,而使该银行的经营决策权改变的经济交易行为。(2)银行并购的特征

①从并购的目标来看,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并购

为了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收人来源、扩大生存空间以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除了合并、收购和兼并其他的商业银行之外,还向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展开并购。②从并购的形式来看,是由收购向合并发展。

③从并购的目的来看,是以获取控制权及新技术从而增加收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④从并购的规模来看,是强强合并组成超级银行。⑤从并购的区域看,是以美国银行为中心的辐射。⑥从并购的联系来看,银行业并购与工业并购相互促进。⑦从并购的结果看,是银行大型化、综合化和产融结合。2.银行业并购原因(1)规模经济

①可以增强公众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②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越的技术优势 ③可以产生业务范围广泛的规模经济 ④其他方面的规模经济(2)规避风险

(3)银行业务全球化的客观需要(4)银行业务范围全能化的客观要求 3.银行并购的利弊

银行并购这种市场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1)银行并购对自身发展的利益 ①突破进入壁垒,拓展经营边界 ②获得高新技术,发挥技术垄断优势

③实现高效率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及规模经济 ④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成本,分散风险(2)银行并购对社会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资产存量合理流通,提高资源整体的配置效率 ②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社会 ③产融结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④拯救低效银行,保持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3)银行并购的负面效应

①银行并购可能导致过度垄断,从而降低效率 ②银行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益 ③银行并购增加了风险及失业人数 4.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利益的驱动下,那些有条件并购但没有完成并购的银行会继续执行其并购计划。但是,由于并购后又存在着诸多对银行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这种并购的进程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不经济

(2)规模过大会带来经营风险

(3)金融监管困难,需要更多的国际协调

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需要中美合力 篇6

今年9月,应奥巴马总统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意义重大,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也会有力促进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框架体系的调整完善。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也存在诸多差异和分歧。正是着眼于中美关系日益具备的全球性影响,着眼于管控彼此矛盾、推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美之间已建立起90多个对话机制,两国元首间的不定期年度会晤更是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成果铺垫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以创新的形式举行“不打领带”的长时间单独会晤,所达成共识中包括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开展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非正式会议期间,两国元首又在中南海瀛台进行了长时间的夜话,所达成共识中包括发表《中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联合声明》,切实加强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这些表明,双方都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期冀将两国合作推升至新的更高水平。

随着中美经济融合越来越紧密,两国关系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美经济政策协调对两国各自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日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然也已成为增进两国战略和政治互信、促进两国人民沟通和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积极因素。

经过多次重要会面和坦诚对话,两国元首已经建立起对对方国家、双边关系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相互理解。双方都确认,对方的顺利、成功发展符合本国的利益。中国希望美国经济增长更加强劲,美国希望中国的发展更加可持续。双方也都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两个最大经济体惟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發展。

太平洋足够宽广,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要在两国元首共识的基础上,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相互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中美经济关系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推进器”的作用,并确立起新的舒适度和合作点。

2015年6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奥巴马总统的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华盛顿共同主持了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本次对话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为习主席访美做准备,在强化经济政策合作、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支持金融稳定和改革、提升全球合作和国际规则这四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做出新的相关机制性安排,同时明确了28个具体合作领域。

这次对话中,中美双方认识到双边经济关系不断得到拓展,特别是中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和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增强,为中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决心继续努力取得务实进展,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这次对话中,双方就一系列宏观的、战略性的经济问题进行了坦诚沟通并相互作出承诺。中方承诺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汇率灵活性,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美方承诺推动构建以更高的投资和国民储蓄为特点的强劲、可持续和更平衡的增长方式,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根据其法定职责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中方承诺采取重要措施增加家庭财富和收入,促进强劲、可持续和更加平衡的增长方式,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美方认识到可预期性在预算程序以及更为广泛的联邦财政路径中的重要性,承诺致力于实现财政中期可持续,同时促进强劲、可持续和更加平衡的增长。

这次对话中,双方重申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是两国经贸关系的最重要事项,对迄已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双方认为,在第19轮谈判中交换负面清单是谈判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双方承诺于今年9月早期交换各自的改进出价。改进出价应体现双方营造更开放投资环境的共识。双方决心继续积极推进谈判,以达成一个互利共赢、高水平的BIT协定。

这次对话中,双方强调全面履行在历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做出的承诺非常重要。美方重申,继续促进和便利商用高技术产品对华民用最终用户和民用最终用途出口。双方重申,继续通过中美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工作组深入并详细讨论共同关心的出口管制问题。

这次对话中,双方讨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相关问题,包括经济政策协调、国际规则、全球经济治理、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的重要性等。两国誓言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支持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强化和支持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

可以说,这次对话在经济范畴加深了相互了解,推进了一些议程、解开一些疙瘩、打通了一些障碍,为习主席成功访美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展望

即将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必将为推进中美合作提供新的战略机遇。我们期待在经济议程方面推动BIT谈判取得关键的阶段性成果,最好能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完成BIT谈判。

气候变化方面,基于双方已取得的成就,中美要能携手为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做出重大积极贡献。两国在20国集团框架下开展的关于化石能源补贴的同行审议,以及围绕清洁能源开展的合作也很重要,前景令人感到乐观。

同时应看到,中美经济合作已经远远超越了两国国界,奠定了全新的合作基础。两国合作已延伸到第三方,比如非洲,希望类似合作能够取得新进展。双方也可就促进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开展合作。

至于中美在国际金融框架和贸易体系中的协调合作,必须指出目前的情况仍无法令人满意。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中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尽管1972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机制已不复存在,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并且尊重这一事实,进而通过共同努力来改进和提升两机构的能力。中国是IMF和世行的重要股东,所以这两个机制也是我们自己的机构,中国必须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此番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新借贷协议(NAB)以及双边借贷协议为IMF和世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更具代表性,拥有更大声音,这是维护和完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真正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希望美国尽早兑现其支持IMF2010年改革方案的承诺。拖延IMF改革方案的落实是短视的,损害了IMF信誉,也损害了美国的形象,破坏了美国的领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领导作用。我们尊重这一历史事实,也仍然相信二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另一个正在发生且同样应获尊重的客观事实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经济规模已超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包括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在内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的利益和声音必须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多体现。

我们致力于提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不是要抛开现有体系另起炉灶,而是要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就此增进相互理解和配合。

提升现有体系的作用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需要。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改革变为现实。中美双方应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从更高的战略高度审看两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备更加宏伟的框架和更为扎实的内涵。

金融体系改革管理 篇7

(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各金融机构间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既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也比较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在监管和政府参与的程度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A.美国:多元化体系职能分层明确,独立监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架构层次分明,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型金融并存,被称作“复合信用模型”,是真正的职能协调的有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

私营产权的农村信贷机构产权明晰,商业化的操作手段并没有使其完全舍弃农村市场,而是利用商业性金融的管理优势,向具有相应资金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如大型农场主等提供资金支持,充分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本需要。

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除了专门负责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信贷以外,还向一般农户或其它相对弱势的金融需求主体提供资金。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政策性金融机构又进一步细化服务,如有专门针对农户生活性信贷的农户家庭署(Farmer Home Administration),主要向无法从商业金融借贷的农户提供数额相对较小的信贷,也为有意给农户贷款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则针对信贷数额较小的涉农小型企业。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独到的设计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健全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这4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各自独立、职能各异、但目标一致,形成共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具有信贷金额小、风险大等特点,将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分离,能保证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监管措施,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B.日本、德国和法国:政府适度指导,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

日本、法国和德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共同之处是三国政府都主导或参与了其农村金融机构的初期建设,但在这些机构日益发展成熟后,政府都逐步退出或减少干预,使得其产权归属明晰。例如,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分为中央到地方三层,在创办初期,政府输入了大量政策性资金,但政府与各级金融机构之间并无隶属关系,中央农村金融机构只是对基层金融机构给予窗口指导,其内部仍然是独立运行的资金系统。

和日本一样,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分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三层,但政府对各金融机构的干预更少,除了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体系由中央合作银行掌管,其他均由各省级和地方金融机构独立执行,各农村金融机构性质上是合作金融组织,但在管理上借鉴的是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合作性质的信贷互助银行为主,其产权清晰的原因是政府少有干预,政府将合作金融的经营与信贷政策的参与分离,一方面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成立全国农业信贷联合会作为省级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国家级代表,该联合会不从事任何银行和金融活动,只参与农业信贷政策的决策,这样就平衡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要求和自主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在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基础上由下而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内生性的制度变迁也是其产权明晰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也普遍不成熟,因此,不具有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各国均针对本国农村金融的特点开展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较为典型的有孟加拉和赞比亚。

A.孟加拉:小额信贷

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是小额信贷的成功典型,该银行深刻了解孟加拉农村社会的特性,抓住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经济的特点,从而创造了独特的经营方式,满足了孟加拉的农村金融需求。其主要特点包括:1)相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组成信贷小组,每人存入少量资金(每周大约3美分),以此为基础贷给需要的农户,并根据其还款情况决定今后的信贷额度,这样既解决了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也确保了信贷小组的正常运作;2)为农户提供培训服务和保险,从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且利率较低,需要政府补贴。

小额信贷这种农村金融的形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适应传统小农经济环境,早在正规金融机构引入之前民间的小额资金融通就已存在,其掌握的信息优于正规金融机构,具有先天的适应性(Bouman Houtman,1998;Jain,1998)。而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又极力抑制甚至打压民间金融机构,则是出于期待挤出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便更好地使正规金融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而Siamwalla(1993),Bell(1993)等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对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案例研究证明这种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他们认为小额信贷是适应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的,非正规金融的介入是必要的,而且其利率定价机制也不会影响正规金融机构。

B.赞比亚:业务创新

赞比亚以金融自由化来改善金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最主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实行利率市场化和解除外汇管制。更为突出的是,考虑到本国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赞比亚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广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扩大商业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例如,推出“Mzansi账户”,这是一种缩小功能的存款账户,只提供较少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所以办理的手续费等交易成本低,符合农户的实际支付能力,吸引了大量农户。据统计,在开办“Mzansi账户”服务的第一周,就增加了180,000新用户,预期到2008年,这一服务可以使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中贫困人群的账户比例由32%增加到80%。其他业务创新还包括:商业银行利用邮政储蓄作代理,减少了其在农村设立分支的成本;改变原有繁琐的存款账户认证方法,成立第三方信贷担保,扩大了农户信贷的可获性,(Joséde Luna Martínez,2006)。

孟加拉的小额信贷适应于小农经济社会,赞比亚的商业化业务创新可以用于较为发达的农区,两国的经验恰好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农村金融模式,不论是民间金融还是商业金融,都有其用武之地,这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我国来说尤为有意义。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

借鉴外国经验必须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从我国三次农村金融改革中,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成形的,只有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才能更好的借鉴国外的经验。

1、第一轮农村金融改革(1979年——1993年)

这一时期是形成农村金融体系雏形的阶段,从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开始,直到国家农业投资公司、国家林业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等农业金融企业相继成立,基本构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架,即以农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基层金融机构。这一体系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农村生产的压抑,适合了当时农村金融的需求。

2、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这一宗旨,农业银行完全撤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体系的分层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了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职能,解决了农业银行以往商业性和政策性业务交叉的问题,也使得农村信用社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但是,信用社在商业银行撤出农村后也逐步商业化,虽有合作之名,却长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与农业银行竞争的局面,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大量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更加快了信用社商业化的发展倾向。同时政府对民间信贷组织进行了整顿,限制了他们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政策性的农发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转变,只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不再与农户直接发生关系,使得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远离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成为了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效应,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难以满足农村实际的金融需求。

3、第三轮农村金融改革(1996年以后至今)

1996年后的改革是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在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逐步退出或远离农村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身兼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三种支农任务,故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主要针对其资本金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问题。例如,政府放宽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运用财政资金解决其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

对于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学术界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三种产权模式:纯粹的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全的股份制。政府根据这些研究提供的政策方案,在不同地区开展了实质性的改革:2000年,在江苏等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试点,在县市联社入股的基础上,组建省联社;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扩大了改革试点的范围;2007年初,吉林省成立了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至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了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多元化产权模式的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治理问题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但从上述改革历程回顾来看,目前的改革仍然是针对某个单一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信用社)进行的,至今,民间金融组织仍然受到压制,虽然有些地区政府对民间信贷持有默许的态度,但依旧没有给予法律上的认可。因此,以上几轮改革仅仅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问题,但单靠农村信用社一种金融机构可能难以满足现今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尤其是考虑到我国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这一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此外,几轮改革的主导权都不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手中,改革自始至终都是自上而下的,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外生性”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中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1、承认并允许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现象明显,这是与我国整体经济的二元性吻合的,因此在传统贫困农区,非正规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适应性,不应用正规金融来取代非正规金融,而应促成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与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孟加拉的案例也证明了其可行性。提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间的“互动”方案: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银行)可以选择一名农村社员作为代理(村代理)为其筛选潜在的借款者并负责收回贷款,通过村代理收集借款者的信息以及进入村级合同执行机制(如社会惩罚),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解决信息和贷款收回问题。

因此,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给予其合法地位,是解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信用社等正规金融难以覆盖的地区和人群的最佳解决方案,其具体的经营之道,则可以借鉴赞比亚的特色业务的经验,针对特殊的农村人群设计存贷款业务,这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构架。

2、减少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

从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看,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创立初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农村金融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资金瓶颈,但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家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在各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所有权,减少对其业务的干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指导应控制在保证其日常经营不受到过多干预的前提下,若企图让农村信用社等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起政府的相关政策指令,必然会使其陷入经营定位的困境中。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趋向探析 篇8

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监管,换言之,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督与管控,客观存在于事实上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之中,其既包括国家专门机关对金融机构所实行的监督管制,也涵盖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是对市场正常营运秩序的维护。

金融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实践本质上是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诞生之处的西方学者对金融监管理论做出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降,西方学界内最主流的是以下两类学说。

(一)货币监管论

持货币监管论的金融学者认为,政府机构对商业银行所施加的监管控制可以划分为:货币监管(monetary regulation)与谨慎监管(pr udential r egulation)。货币监管目的是控制货币与信贷的膨胀率,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谨慎监管则着重考虑到银行业本身的稳健与安全运行。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货币监管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日渐式微,市场创新与汇率控制弱化使得货币监管更多地处于发挥负面效应的地位,许多国家开始采纳自由放任政策。但纵然货币监管论弊端种种,但彻底放弃货币监管,在目前各国金融监管实践中难以操作,尤其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而言,货币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不可或缺的强力工具之一。

(二)审慎监管论

审慎监管论渊源自货币监管论中的谨慎监管论,被誉为对银行监管最有说服力的理论。谨慎监管包含两大目的:一是对作为银行服务对象之消费者的储户个人实行保护,以预防因银行倒闭给银行储户带来的利益损失风险;二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整个银行体系予以保护,防范重点落在金融危机传染性风险上。针对该两大目的,审慎监管论学者分别提出了排斥储蓄风险的谨慎性控制,以及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公共措施,如最后贷款(lending of last resort)与存款保险(deposit insurance)。概括而言,审慎监管论主要以宏观视角从政府订立监管政策的角度阐述了监管体系建立公共安全网络之利弊,在现实实践中存款保险制度的广泛运用即是该理论的具现。

二、全球视野下各国金融业监管体系变革分析

在全球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大势中,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最为深远。借鉴西方诸国———下文以美英两国为例———在变革中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建立与完善混业监管模式具有前瞻性之意义。

(一)美国金融业监管体系变革新趋势概述

美国金融业监管模式又可被称为“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其一,“双重”即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都对金融机构有一定的监管权力。其中,美国联邦储备系统(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为美国最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与管理在各个州注册的联邦储备会员银行,拥有类似中央银行的一般监管权限。然而,各个州亦设有属于州本身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在其本州注册的非联邦储备会员银行,与此同时此类银行也需要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督。其二,“多头”则指美国存有多个具有金融监管职能的政府机构,最主要的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RS)、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简称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 ion,简称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等,美联储具有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双重职能,通过联邦储备银行对其会员银行的监督管理以履行金融监管职责。其他监管机构分别依专业偏向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交叉监管,例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关注未加入联邦储备体系的投保银行的风险防控状况等。

自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开始向功能性监管转轨。为提升美国金融业的行业竞争力,美国金融制度设计者提出三点变革导向。其一,扩张联邦监管权力,金融监管由机构导向型向业务导向型转变,强化美联储的监管职责,美联储得以拥有综合、跨业、从整体上协调监管的权限,从而可对金融系统进行整体风险防控,最大限度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其二,由局部性风险防控向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转向。尽可能地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跨市场、跨系统扩散。其三,由规范导向监管向目标导向监管的转型,以灵活的目标导向平衡维持金融市场稳定与促进金融创新二者之间的取舍。

(二)英国金融业监管体系变革新趋势概述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英国政府根据本国金融行业发展情况,一直奉行分业监管模式,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逐步开展监管体制转向混业监管模式的改革,通过整合国内固有的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统一监管职能的金融服务管理局,以实现从单一分业监管向统一混业监管的转型。

至1998年,英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机制已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建立了单一、综合、全面的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简称FSA),从宏观层面调控金融行业发展,防控体系内潜在的金融风险。1999年,英国议会通过《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从法律意义上确立金融业混业监管模式在英国的建立。整体而言,英国金融业监管体系的变革,适应了其国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对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提升了监管效率,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

三、我国金融业监管体系沿革及问题探究

(一)我国金融业监管体系沿革概述

回溯我国金融业监管体制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实际上实施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式金融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大陆范围内唯一的一家银行,且中国人民银行事实上作为一类国家机构直接对财政部负责,其职能更多地偏向国库管理,故并没有一类中立单独的监管机构以监督银行行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继成立,自198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独立的央行,负责监管上述四大专业银行,而1984年至1993年间,我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下,央行拥有制定货币政策与实施金融监管两种智能。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政府监管亦步亦趋,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相继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以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为主体的分业监管模式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该模式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维系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过有效的作用。

(二)我国现阶段金融业监管机制之问题审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面对国际市场内诸多庞大金融机构的竞争,国内金融业亦正朝混业经营的道路渐行渐远,然而我国固有的分业监管机制对此的应对较为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较为典型的缺憾总结如下。

1. 多个机构监管易导致机构间难以协调,监管低效化。

分业经营模式下,多个机构按专业业务分头监管较为合理高效。但当金融市场内金融控股公司等混业经营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出现后,分业监管模式即暴露出多重监管的弊病。金融控股公司以其自身设置,既可经营银行信贷业务,亦有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如此,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都有权对该公司进行监管,而该三机构依循不同的监管目标,且均为平级,故在具体的监管实践中,三大机构容易各执一词,相互监管协调难度大,管理效率低。

2. 存有监管盲区。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内部主要有两类金融控股公司,一类为纯粹意义上之金融控股公司,此类公司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然而同部分信贷、证券、金融服务公司存在所有或控股关系。此类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总公司一般不直接经营金融业务,而由其所属子公司独立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如光大集团、香港融通集团等。另一类则是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总公司一般为商业银行,亦同部分信贷、证券、保险、财务、金融服务公司存在所有或控股关系。此类公司的特点在于总公司开展银行业务,受控的子公司则从事各类非银行金融业务,这类公司典型代表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此类金融控股公司下属各机构交叉持股,法人结构复杂,所从事的各项金融业务亦互有交融。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监管信息并非同步,容易为控股公司发现疏漏以规避法律,故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式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较为困难,监管过程中易出现监管盲区。

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完善之策略建议

对制度的变更并非朝夕可一蹴而就之业,而应当循序而进,以混业监管模式为制度的长远改良目标,在中短期内的最优策略为以本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鉴,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防控金融危机与促进金融创新之间寻求平衡,对此,针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之不足,为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完善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一部基本金融监管法律对各监管机构进行协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降,金融监管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完备的过程。然而,就整体而言,相较于我国金融市场动辄瞬息万变的实践,其时滞性过于明显,且以行政法规、部委规章的形式对金融市场进行规制,权威性较为不足。故有必要逐步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在法律层面整合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对我国目前零散制定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中规定的金融监管条文予以整合,以一部作为金融监管基本法的《金融系统监管法》统领全局,着重强调对跨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原则,确立各金融监管机构对同一市场行为监管存在重叠时的协调原则,同时明确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系统内部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行为联动机制,保证在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时各监管机构得以以协调一致的行为避免损失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当前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方以监管联席会议之机制对监管进行协调,其虽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先前的监管空缺或是重复监管之情状。然而,三方联席会议并不能解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部门之间在出现当金融危机时的部门损益责任分配,仅仅提供了协商、对话的平台。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方法律地位平等,当其各自部门利益冲突之时,联席会议的决议往往不能真正从规避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而是三方监管机构相互协商、妥协的结果。故有必要明确一个上级权威机构进行超然于单一部门利益上的统一监管,目前而言,过渡的做法是引入级别更高的中国人民银行派员列席联席会议进行整体控制,同时,联席会议纪要有必要向央行报备。但前瞻而言,随着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跨行业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一行”下设立的“三会”有着统一化、合并化的趋势。

(三)规范金融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对孕育于市场内部的金融风险的防控,居于外部的政府监管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触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其专业性相对较强,故往往得以在金融创新之势头已起、金融风险方兴未艾之际,及时在市场内部进行防控,避免损失的出现或进一步扩大。但针对我国金融行业协会依行业、依区域而相互隔离的现状,有必要一方面确立全国性的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体系,将各个金融行业协会纳入,依各个地区分层次建立体系,同时,完善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联动网,力求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对各个分散金融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与控制,在行业协会内部逐步建立起形象体系、评估体系、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等体系化运作方法,同时建立对部分内部成员的惩罚机制,包括强制退出行业、交易禁止等措施,强化内部约束。从而以内部规范联动外部,营造高效有序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生态圈和消费者保护环境。

摘要:观新世纪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发展趋向,混业经营在西方诸国金融业内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在此类变化趋势的影响作用下,大多发达国家选择混业监管模式以防控潜在的金融风险,部分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之压力亦步亦趋,存有类似的改革倾向。国内学者就我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适应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已成理之必然这一观点,已达成共识。我国当据国内具体发展情形,同时借鉴相关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变革之经验,逐步对金融监管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并构建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操作制度,以维系国内金融体系之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之开放繁荣。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混业经营,制度演进

参考文献

[1]雷永健,张含鹏.《对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兼谈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载《西南金融》2001年第7期.

[2]刘隆亨.《银行金融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刘毅,杨德勇.《金融业风险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4]廖凡,张怡.《英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载《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2期.

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改革探索 篇9

一、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的发展一直是辽宁省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2004年开始,中央将辽宁省列为第二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单位后,辽宁农村经历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改革措施,辽宁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正日益凸显。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为核心,以村镇银行作为补充,以保险公司、资金担保公司等机构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省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已经超过3千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幅比上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93个百分点,同时,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期增幅则比上年末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农村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金融支持“三农”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由于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发展处于起步,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主要是向工业集中,这是资金的逐利性决定的。这种突出的矛盾仅仅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共同起作用才能解决。

(二)机制僵化与金融需求不够灵活

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准入门槛高、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这与农户及民营企业贷款“急、频、少、活”的特点不相适应,不利于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力量不足

从存贷额占比看,农信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各商业银行为了减低经营成本撤并、重组,在服务功能、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趋于弱化。同时,农村的其它商业银行,主要发挥的是吸收农村储蓄向城市贷款的功能,加剧了农村资金的抽离。

(四)高利率与农业的低效益的矛盾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生产效益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投资的整体回报率和收益率都很低,再加上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向收益低、风险高的产业。农业理应成为金融机构扶持的重点,而目前的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的执行上比较机械,上浮比例过大,高额的利息负担将直接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完善辽宁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建议

农村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缩小辽宁地区城乡差距,提升综合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如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完善辽宁省金融创新体系,从而有效发挥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以创新推动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只有金融创新。具体措施有:第一,金融产品的创新。要密切结合辽宁农村金融的客观需求,设计和开发适合辽宁本地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第二,服务方式的创新。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改进账户系统与结算网络,鼓励结算产品的创新,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贸易服务,尤其是贸易融资、农民理财、现金管理与账户服务等产品,逐步获取更大份额的市场与利益空间。第三,监管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创新。要积极探索一种能够在监管模式与管理方法上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有效方法,实现监管和指导的有效保障作用。

(二)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产品

一是积极探索开展以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林权、农副产品储备、机构设备、农机具、应收账款等为抵 ( 质 ) 押品的贷款,扩大抵押物的范围,发展订单贷款、信用贷款,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抵押难的问题;二是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为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及农业生态园、农业生产加工专业村镇提供保费低廉、保障全面的保险服务;三是加强信贷与保险业务的联动,研究保险项下的信贷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险和信贷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建立农村投融资体制

要逐步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基金和农业高科技投资基金,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贷款贴息,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放宽新兴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在辽宁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逐步发展和开放农村资本市场;要着力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资金对外净流出问题;要提高农民的信誉程度,建立担保合作基金组织,加大国有金融组织及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投入;要充分发挥农民自身投入的主体作用,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四)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辽宁省农村金融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管理分散,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收益较低,商业性金融在农村开展业务缺乏收益激励。要积极研究如何建立起辽宁省农村金融政策的贴息制度,辽宁农村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以及对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发放农业信贷时对符合贴息条件的予以政策性补贴,提高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增强农民参保意愿。提高给予农业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和政府鼓励支持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完善“三农”贷款业务的担保机制,鼓励农业企业上市融资。

四、研究结论

云南省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浅议 篇10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金融体系,困难,对策

一、引言

农村金融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于2014年就如何建设、发展现代化农村金融制度作了明确部署。主要包括: (1)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2) 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确立; (3) 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的确认; (4) 新型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策略的确定; (5) 农业保险补贴力度的加大等。

随着广大农民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 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在农村地区, 存在着金融服务与硬软件配套严重滞后的问题, 导致其需求得不到满足, 阻碍建设云南新农村经济策略的实施。

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显著。

“三农”生产发展中, 金融的支撑作用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现象。第一, 处于建设起步阶段的新农村, 其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第二, 由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资金逐利性等各方面综合复杂的因素导致资金外流。这需要政府与市场进行协调, 明确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这种显著的矛盾。

(二) 机制僵化以及金融供需不平衡。

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 各家金融机构将贷款准入门槛提高, 贷款审批环节增多, 使得审批时间延长, 导致农户和民营企业贷款困难, 使农产业得不到有效的政府及资金扶持, 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 农信社储蓄微薄。

根据存贷额比分析可知, 农信社已发展成为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为了降低经营成本, 各商业银行进行了拆撤并重组, 但其在服务功能、资金实力以及风险抵抗能力等方面都逐渐趋于弱化。与此同时, 农村里面其他的商业银行部门主要发展战略是将从农村吸收得到的资金向城市进行贷款, 这就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的现象。

三、云南省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改革建议

(一) 对农信社进行改革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就要进行金融创新, 从而使农信社能够有效发挥在“三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 金融产品的创新。要与云南省农村金融现状的客观需求相适应, 设计、开发符合云南当地农村及乡县区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其次, 服务方式的创新。对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进行完善, 账户系统与结算网络进行改进, 鼓励支持产品创新, 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贸易服务, 特别是现金管理、农民理财、贸易融资以及账户服务等产品, 从而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获取更高的利益;最后, 监管方式的创新。要有效保障监管和指导作用, 就要积极探索开拓一种有效方法, 实现对管理方法与监管模式的分类指导与管理。

(二) 开发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第一, 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抵 (质) 押品贷款, 如土地使用权、林权等, 增大抵押物的范畴, 建立发展信用贷款, 实行订单贷款, 从而有效解决农户贷款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存在的抵押难的问题;第二, 努力引导保险机构去积极设计、开发具有特色的保险产品, 为致力于农业生产加工专业的村镇、合作组织以及相关涉农龙头企业提供具有低廉保费、全面保障的保险服务;第三, 逐步加强信贷与保险业务之间的关联, 认真研究位于保险项下的各个信贷产品, 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卓越有效的保险和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信贷金融服务。

(三) 构建农村投融资体系。

第一, 要逐步成立土地流转补偿基金以及农业高科技投资基金, 使政府针对农村投资贷款贴息政策得以优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得到发展;第二, 要成立担保合作基金组织, 努力提升农民的信誉使之与其积极配合, 加大农村信用社及国有金融组织对农村经济的投入;第三, 要使农民自身投入发挥主体作用, 建立一种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四) 强化农村金融政策。

农村金融逐步演变为现代农村经济中的核心力量, 支撑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合理的云南农村相关金融政策的贴息体系、风险补偿机制, 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业务, 并且农业信贷时, 对其中符合贴息条件的予以适当的政策性补贴发放, 从而使得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得以完善, 力度得以加大。

四、结论

随着金融逐步全球化,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化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主心骨, 发挥着绝无仅有的作用。要实现云南农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省政府要更加致力于金融市场中各项改革与创新服务的推动与完善, 创造出相对安全有利的融资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早日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海娣, 李海珊.关于加快云南省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路[J].当代经济, 2010.10.

上一篇:职称管理信息系统下一篇:高能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