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2024-05-01

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精选10篇)

篇1: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6.最后的姿势

主备人: 陈莉 主备研讨人: 陈国胜 洪文杰 审核人: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审核时间: 【教材分析】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生的无私大爱。课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除了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漱”的字形和“凹”的笔顺。联系语境理解“诠释、绘声绘色、生死攸关”等词语。

3.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法。4.品读语言文字,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并学习这种写法。【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资料链接】

资料一: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资料二:谭千秋

谭千秋,四川绵竹东汽中学教师,被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中,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谭千秋在危急时刻用双臂将四名学生掩护在身下成功获救,自己献出了51岁的生命。资料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

正面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作用:

一、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二、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三、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森林原野等。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表现人物身份、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读通通顺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读音和字形,掌握“漱”的字形和“凹”的笔顺。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初读课文,从正面描写中感知谭千秋对家人关爱、恪尽职守、对学生有无私大爱的品质。【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读课文。

(1)课文已读 遍(做到正确、通顺。)家长签字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学字词。

(1)选择正确读音。

洗漱(sù shù)

吱吱(zī zhī)声 坍(dān tān)塌 着(zháo zhuó)想 深凹(āo ào)(2)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课堂助学】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设置情景。

“2008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地抽搐的一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充斥着汶川。那一刻,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 2.进入情境

地震是一场灾难,但灾难是一场大考试。在考试中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选择。我们必须记住这样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谭千秋,他用自己的行动给这个问题做了最响亮的回答。(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谭千秋老师介绍。

二、预习反馈

1.读一读下列词语。

洗漱 穿戴 价值 尘埃 坍塌 塌陷 废墟 震撼 凹下去 诠释 血肉模糊 誓死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幽默感 姿势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2.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提醒大家注意?

漱(右边不是反文旁)释(左下部分是“米”字)凹(关注笔顺)

3.请同学读读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2.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节):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到学校上班。第二段(第2-7节):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用身体护住学生的经过。第三段(第8-10节):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第11-12节):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3.理解课文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四、合作探究之一:文章的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课文第二段就已经把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写得很详实了,那为什么还要写第三段呢?可不可以把第三段去掉?为什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的二、三两段,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文中三人分别说了什么?能否删掉?为什么?(语言中体会到他们眼中谭老师无私的形象及震撼,从侧面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壮举,伟大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

五、合作探究之二:初步感知谭千秋的形象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认识了()的谭老师,你是怎么感知到的? 【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漱()撼()诠()凹()嗽()憾()栓()凸()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本片段描写中,“立即”和谭老师“ ”三个动作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谭老师 ;文中“整栋楼房摇晃”之际,我们还从谭老师当机立断的语言“ ”感受到他的。这些都是人物的正面描写,是通过、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巩固训练】

1.片段描写。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那一幕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在眼前

(要求: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100字以上。)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体会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理解命题意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过程】 【温故导学】

1.根据拼音写词语。

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ǐ shù(),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āo xiàn()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âi xū()。

2.读故事。

搜集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读一读、讲一讲。【课堂助学】

一、导入。

二、预习反馈。

三、合作探究一: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最后的姿势)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2.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3.出示地震场景描写,体会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的作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地震了,情况万分危急,作者通过对危急环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谭老师沉着镇定、奋不顾身、无私大爱„„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学生。

(三)交流第二次(最后的姿势)

1.过渡: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震撼)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请你自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3.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请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

4.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9、10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5.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导出第三自然段,出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这就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是呀,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现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

6.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在行动里的。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四)交流第三次(最后的姿势)

1.引读十一自然段,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音乐起),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同学们,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还是

的姿势。

(英勇的姿势

顽强的姿势

爱的姿势

师德崇高的姿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读(张开„„)。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读(„„)。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读(„„)

3.交流、小结: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不仅震撼了获救的四个学生,不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国人,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4.难怪人们会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五)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

最能反映人物品质,是谭老师形象的定格,更是谭老师精神的诠释,是对谭老师的歌颂与赞扬。

四、总结

1.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图片、音乐)

2.欣赏时,师解说。

3.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满怀感动,再一次读课题:最后的姿势。【当堂训练】

1.读句子,体会含义。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展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这段话说明谭老师。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提示:抓住关键词“护住”、“最后的姿势”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巩固训练】

1.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很多,例如“瞬间”等。请再写四个。

2.补充习题第四题。

【教学反思】

篇2: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最后的姿势》这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课中能够让学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就应该围绕着这个重点,提出自学提示: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话中你体会出谭老师怎样的形象?

2、围绕“在生与死之间,谭老师选择了怎样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也是谭老师怎样的姿势?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一个怎样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抓住三个动作,突出撑,这是怎样的撑啊,撑在桌上,弓着身子,意味着谭老师将用他的血肉之躯去挡住纷纷砸下的一切,撑在桌上,谭老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撑在桌上,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再结合下面一节,反复读这个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这节课我还运用了图片、音乐、有渲染力的语言进行评价和过渡,这一切都是为了引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情中走进文,在文中读出人,实现人文性的目标。

篇3:“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及简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直奔重点

1.《最后的姿势》讲的是谁?找出课文中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用______画出, 有感情地读一读。

2. 交流 (共三处)

3. 这个姿势概括一下就是——?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二、紧扣重点, 品味文本

1. 出示最后的姿势第一处: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指名读。

2. 语言文字要去细细品味, 这句话你会抓住哪些词品味呢?你又品到了什么呢?

3. 学生交流, 教师要求学生把品味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 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请用~~画出第一段中描写环境及地震场面的句子。读一读, 品一品, 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推动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形象)

(1) 天空阴沉沉的。 (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 忽然, 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情况危急)

(3)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 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 (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4) 地动山摇, 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楼房塌陷了…… (暗示着谭老师牺牲了)

5. 生死攸关的一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像谭老师那样抉择。 (补充“范跑跑”事件) 你可以不高尚, 但不可以无耻。

6. 谭老师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再读第一段, 去寻找背后的原因。 (平常、早早地、人生的价值……)

小结:这里的描写似乎与课文重点无关, 实际上为人物形象做了铺垫。

7.出示最后的姿势第二处描写:“我们发现他的时候,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住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指名读。

8. 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词?为什么?学生说后, 请他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

9. 这是谁说的?还写了哪些人的话?

1 0. 谁读学生的话?你想品一品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

1 1. 谁读老师的话?你想品一品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

1 2. 作者为什么选这三个人说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段是正面描写, 这里是侧面烘托。)

1 3. 在学生眼里, 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从教26年来, 他不仅教学成绩卓著, 被评为特级教师, 而且他非常爱学生, 在校园里看到一块石头都要捡起来, 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 被同事誉为“最爱学生的人”。然而——— (学生读下去)

14.这是第三处描写最后的姿势。谭老师,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学生读: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1 5.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三、拓展延伸, 升华中心

1.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这是谭老师最后的姿势。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 还有很多老师, 尽管姿势不同, 但都用生命中的最后姿势守护着他们的学生。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 完成下列句子填空。

______, _______, 这是______生命最后的姿势。

2. 老师诵读《我该想到》。

我该想到

刘肖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啊

昨天晚上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迹已经开始发黑了

昨晚被运到操场时, 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 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

3. 这是诗人刘肖以谭老师爱人的口吻写给谭老师的话。现在, 你有什么话想对谭老师说吗?请写下来, 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四、板书

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恪尽职守 无私大爱

【设计简析】

1. 合理重组教材, 构建灵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是师生互动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愿望生成与合作发展。因此, 新课程里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根据学情和教材安排特点、顺序可做一定的取舍和调整, 不能把教学内容定得太窄、太死, 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

上课伊始, 我紧扣课题《最后的姿势》, 直奔重点, 请同学们画出课文中三处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读一读。然后, 从这三处入手, 展开教学。第一处在第一段, 这是全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我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种选择的、谭老师为什么能这样选择”带动全段的教学, 干净利索, 思路清晰。第二处、第三处教学则相对简略。这样的重组不仅仅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现, 自我探究, 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 鼓励自读自悟, 培养生命的个体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 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 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 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同样, 学生的学习只能自己去学, 不能由别人代学, 这就彻底宣判了“灌输式”教学有违真理性。

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 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 必要时做适当指导,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整个课堂活力四射。例如, 在理解“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时, 我一改以往常规的教法, 说:“语言文字是要去品味的, 读了这句话, 你觉得哪个词值得你去品味呢?你又品出了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他们抓住了“立即”“拉、撑、护”等词, 品得头头是道, 我只在关键处画龙点睛, 或只是锦上添花。尤其一个同学品到了“用自己的身体”这个词组, 说到“谭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四个学生”, 说实在话, 我备课时没备到这个词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只有为他喝彩了。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后, 我又对学生说:“那就把你的感悟读出来。”学生仿佛一下子会读书了, 情感、逻辑重音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使基础较差的, 你也只需稍稍提醒便可点石成金。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了语文素养, 学会了学习, 培养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目标呀!

3. 沟通课堂内外, 激发创造的活力

教学资源应该扩展、整合。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学习的知识、获得的体验是在原有经验上的建构, 脱离了旧的“积累”, 学习就是一件困难极大的事情。因此, 教学资源要突破原来的教材、课堂设备的狭窄范围的限制, 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纳入教学资源并加以整合。

这课教学要求学生搜集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的动人事迹, 我在课堂上不是简单地处理, 而是用一道填空, 巧妙地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做了一次创造性再加工。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谭千秋老师生命最后的姿势。

________, 成了_______生命最后的姿势。

学生的创造欲望被逐渐激发, 英雄的形象一一定格, 组成了一座巨大的群雕像, 给学生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憾, 语言文字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课堂充满了创造的活力。

4. 创设合理氛围, 滋润自然的生命

提到课堂氛围, 我们马上会想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民主、和谐、融洽等这一类词汇, 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但我以为, 我们的每一篇课文也都是有个性的, 我们应该创设合理的课堂氛围, 才能滋润自然的生命, 而不至于扭曲。自然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所谓合理的氛围, 我认为是能顺应课文的特点创设与之相符合的课堂气氛。

我清楚地记得一位老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使用的一个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老师大概也是想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一个学生读完之后, 她说:“来, 我们大家给这位同学的朗读打打分。”学生很踊跃, 纷纷打分, 课堂里欢声笑语。我如坐针毡。要知道, 这是一篇悲剧性童话, 充斥着悲美的情怀。被教者这样一搞, 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全被打乱了。该笑的时候不笑, 该哭的时候不哭, 长此以往, 情感世界不是要扭曲了吗?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悲剧里的一个悲壮的故事, 轻松愉快的氛围是无论如何都不合适的。所以, 从课的一开始, 我就是表情很凝重的。这种凝重当然很快传递给了学生。当我提到那个“范跑跑”时, 我是愤懑的, 学生也被感染了。最后, 当我哽咽着朗读诗人刘肖以谭老师爱人的口吻写给谭老师的诗时, 我看到有学生的眼里也闪烁着泪花。学生始终浸润在这种凝重而合理的氛围中, 情感投入, 感悟透彻, 课堂对话精彩纷呈。当我要求大家写“谭老师, 我想对您说……”, 学生的感情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喷涌口, 洋洋洒洒, 连平时不会写的同学也文思如泉。

篇4: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1出示废墟罔片,描述:2008年5月12日,8级强震猝然袭击四川汶川,大地颤抖,山河移位!

2引读第2自然段:天空阴沉沉的。

3六个字单独成为一段,你读出了什么?

4阴沉沉的天让我们心巾涌起不祥的感觉,环境描写巧妙地为下文作了铺垫。

【设计意图】回忆2008年的5月12日,阴沉的天空,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是灾难的阴霾。“一切景语皆情语”,留意“阴沉沉”这个词,感受情境渲染的效果,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5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灾难的发生,读读第2~7自然段,哪些句子显出了灾难的可怕。

6出示句子,抓住重点词感悟。

①从“忽然”“摇晃”和三个“!”,体会灾难突如其来,情况危急。

②从“刺耳的吱吱声”“尘埃腾空而起”中,你仿佛看到什么?想到了哪些?

③抓住“砸”字,想象地震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弱小的生命不堪一击。

7紧扣重点词,指导朗读,感受地震的可怕。

【设计意图】抓住场景描写,对关键词句的朗读、想象、体验,唤醒了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画面,学生恍若置身其中。有效的情境创设,训练了学生读中想象的能力,也为理解谭老师的临危不惧、大爱无私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品读言行,感悟“大爱”

1恐惧让我们惊惶失措。谭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读第2~7自然段,圈画句子,联系当时的环境,细细地读谭老师的言行,批注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把谭老师的言行放在“地震”这个特定的场景中进行默读感受,让学生学会联系环境读懂人物的一言一行,读出人物的品质。批注阅读感受,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去读、思、悟、写,使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潜心会文、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2出示句子: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灾难来临,逃生是人的本能,但谭老师却只想到了他的学生。从这个省略号里,读懂了什么?急促的命令,敲击着同学的心,传递着勇气和力量,齐读句子。

(2)关注重点词:

“立即”:即使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谭老师还是那样沉着、当机立断。

“拉”:动作是这样的迅速,谭老师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撑”:做这个动作,思考:如果谭老师不撑在课桌上,会出现怎样的后果?楼房摇摇欲坠,谭老师抬头看看松动的水泥板,低头看着破旧的课桌,毅然做出怎样的决定?

③(师引读)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纷纷砸下来,你依旧——(学生读)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你仍然——(学生读)轰!楼房塌陷了,你还是——(学生读)

3一定有很多的词涌上心头,这是怎样的谭老师?

【设计意图】一言一行,胜过千言万语。抓住一个“撑”字,让学生做动作谈感受,努力读透这“撑”字的背后,是谭老师用呈拱形的身体护住课桌下的学生,是谭老师用血肉之躯挡住砸下的楼板、砖块……这就是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咬文嚼字,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机教的动作蕴含的伟大崇高的精神。文在这里停顿,情在此处喷薄,叩击心灵。

4小结:仅仅是一瞬间,带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震撼。再读第2-8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环境与场景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使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更清晰、高大。

【设计意图】体会环境和场面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环境场景描写感悟人物的动作、语言。通过朗读体会表迭效果,最后小结写作方法,层层递进,落实教学目标。

三、诵读话语,定格“大爱”

1时间在一分分流逝,一次次的山崩地裂之后,留下的是死一般的沉寂。美丽的校园已成一片废墟。只留下一只求生的手在无声地呼喊。

2(出示图片:废墟上散落的书包、一只从废墟中伸出的手)看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3让我们来读第8-10自然段,悲伤中你更读出了什么?

4(出示救援人员的话)“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

(1)读着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砖块、水泥板砸下来,即使在最后一刻,谭老师还是趴在桌子上,用生命护卫着他的学生。这就是恪尽职守,这就是坚持、坚强、坚韧。)

(2)谭老师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恪尽职守!带着这份感动读。

4(出示学生的话)“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1)你读懂了哪些词?(“飞身、扑”:大灾来临时,谭老师毫不犹豫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

(2)谭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临危不惧!带着这份坚定读。

5(出示老师的话)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1)“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这一刻,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2)谭老师用抉择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伟大!带着这份崇敬读。

6人在灾难面前是那么渺小,但谭老师张开的双臂却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坚强、勇敢、责任……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

7小结写法:文章引用了救援人员、学生和老师的话,这种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让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

【设计意图】无须逐词逐句地繁琐分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朗读中语言勾勒人物,精神洗礼心灵,“大爱”在心中定格,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也在读中习得。

四、拓展延伸。升华“大爱”

1谭老师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但他似乎没走,从来都没走。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我们仿佛回到了谭老师的课堂,他的谆谆教诲在耳边响起。谭老师,你用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引读第3自然段: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3补充资料:

谭老师,这位普通的老师,从教26年来,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他还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在玩耍时受伤,我们都笑着说他是“最疼爱学生的人”。

4(师引读)然而现在,我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5小练笔,理解“最后的姿势”。

(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也是谭老师——的姿势1

6交流练笔,体味结尾。坍塌的是房屋,矗立的是千秋丰碑!这正如您的名字——谭千秋,精神千秋!

【设计意图】回忆的美好,现实的悲壮,情感在回旋激荡,用文字表达心声,理解“最后的姿势”的意思,有效突破了难点。在资料补充和练笔交流中,谭老师的形象镌刻在学生心中,课堂洋溢着丰富的人文滋养。

7钢筋水泥压垮了脊梁,挺起的是一位教师崇高的天职。在这场大地震中,一个个可亲可敬的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内涵。介绍张米亚、袁文婷、瞿万容三位老师,升华“大爱”。

课件出示照片及文字资料:

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爱唱歌的张老师用生命诠释了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守住了生命之门。

袁文婷

灾难发生时,很多孩子都吓得不知所措。袁老师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时,楼房塌了。为了孩子。你的青春定格在26岁。

瞿万容地震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孩子。孩子获救了,但21岁的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8让我们记住这些恪尽职守的双臂,记住这些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这最后的姿势!(再读课题)

9布置作业

①阅读三位老师的事迹报道并写下读后感。

②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请搜集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和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是“迁移运用,练习表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学生感受着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也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拓展介绍三位老师的事迹,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更多的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提炼教学主旨,升华“责任、大爱”的主题,打通了课内外阅读的通道,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实践中迁移运用,练习表达,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篇5:6、《最后的姿势》作业单

一、形近字组词。

虚()感()覃()   墟()撼()潭()

二、照样子,写词语。

(1)含有“生”和“死”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情况紧急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现人高贵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2)人们赞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短暂的几秒钟,容不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换个说法,让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3日22点12分,当搜救人员从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1.用“_______”画出谭老师被发现后的姿态。

2.所有抢险队员都被震撼了,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谭千秋老师有怎么样的优秀的品质?

篇6: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主旨。

2、通过人物的行为来理解人物的可贵品质,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可贵情感,体悟人间大爱,无私奉献自己的爱。

3、了解汶川地震的情况,深切哀悼地震中逝去的人们,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激动心情,从而激发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主旨。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是“怎样的姿势”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看。(出示课件)。

2、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记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动

精读课文地震前、地震时,说说课文中谭老师的哪些语言、动作等行为最让你感动?(学生在读中理解,抓住谭老师上课、语言、动作等)

四、再读课文,追忆谭老师 救援人员————— 获救的学生———— 一位老师————— 学生的眼中————(你的心目中————)

过渡:是的,从教26年来,谭千秋老师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然而—————(接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谭老师说什么?(谭老师我想对您说……)你还想对灾区小朋友说些什么?(灾区小朋友,我想对你说……)

2、你还知道抗震救灾时的哪些英雄人物,简单说说。

六、总结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百年不遇的灾难,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之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感人故事。谭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记住他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他令世人永生难忘的————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七、作业

继续搜集2008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或者你身边的英雄人物,相互交流,召开英雄故事演讲会。

八、结束语

让我们凝聚每份爱,共建美好家园,祈祷平安四川,平安中国!让我们在《凝聚每份爱》的歌曲中结束我们这节课。(播放音乐)

九、板书

6、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英 爱和责任 精 雄 神 不 千 死 秋 教学反思:

篇7: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文章的主人公是谭千秋老师,对于文章的主人公,学生都是只知其名,对他的英雄事迹不是很了解。课前,我搜集了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大爱无言:英雄父亲谭千秋的承诺》,这是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的真实回忆,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这份材料的补充加深了学生对谭千秋其人的了解和认识,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第二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作为父亲,谭千秋关爱家人;作为老师,谭千秋对工作尽职尽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谭千秋在危难面前显示了他的大无畏的无私奉献精神……课文的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了谭老师的高贵品质。可以说,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心灵受到了震撼。

篇8: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关键词:教学设计,切入口,纲举目张,升华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老师很容易陷入繁琐的训练中, 一问一答, 不停地追问, 深的、浅的、有思考价值的、没思考价值的问题充斥着整个课堂, 喋喋不休, 让学生感到精神紧张而身心疲惫, 久而久之, 便对阅读失去了兴趣。老师们对此亦是烦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找到上阅读课的切入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按照这样的理念, 我设计了《最后的姿势》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板块一:找准总的切入口, 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 揭题, 板书:最后的姿势。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的姿势》, 大家齐读课题。

2. 听写词语。谭千秋地震坍塌废墟震撼生死攸关誓死护卫诠释

3.用上听写的词语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时, 誓死护卫学生的事迹。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4.从课题切入, 整体感知。 (1) 课题“最后的姿势”是讲谭千秋老师怎样的姿势, 课文哪一句概括描写的? (板书:“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是本节课的切入口) (2) 这个姿势震撼着你我, 同学们, 你们从中感受到谭千秋老师的高大形象了吗? (舍己为人、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板块二:纲举目张, 从不同角度切入, 品析人物形象

1.学习正面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将直接描写谭千秋老师的语句画下来, 想一想, 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2) 学生自主学习。 (3) 出示写谭千秋老师的语句, 品析人物形象:Ⅰ.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 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 什么也不要拿!快……”Ⅱ.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Ⅲ.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A.让学生自由品析, 老师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加以点拨即可。B.引导学生认知:这些描写主人公谭老师的句子在写作方法上称之为“正面描写”, 其作用是突出谭老师恪尽职守、誓死护卫学生的高大形象。 (4) 指导朗读, 在读中再次品味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小结:谭千秋老师他以“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挽救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他诠释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这怎能不让我们敬佩? (老师指着板书) 请同学们用敬佩的语气读“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学习环境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指名读环境描写的语句, 品析其表达作用。A.学生谈谈读了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的感受。说说三个“!”和一个“……”的表达作用。B.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描写, 有何用意。如果不写环境, 可不可以? (4) 指导学生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读出地震来临时的危急与险恶。 (5) 小结:地震是可怕而无情, 然而, 愈是可怕, 愈能体现谭老师那伟大的精神———牺牲自己, 保护学生;愈是无情, 愈能反衬谭老师心中的大爱。让我们再以崇高的敬意读 (老师指着板书)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3. 学习侧面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画出描写人们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 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在旁边加上批注。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指名读一读, 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4) 老师引导学生认知:这些写别人表现的语句, 在写作上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其作用是让读者更全面地感知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从侧面衬托主人公谭老师的精神。 (5)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出救援人员的敬意、学生的感动、同事的怀念之情。 (6) 出示语句:“在学生眼里, 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 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指导学生理解:“然而”一词起到转折作用, 把人们从对往事的追忆中拉回令人悲痛的现实中;“再也听不到”“再也见不到”这两个词语, 表达了人们对谭老师的怀念与不舍。应该读得缓慢、低沉、深情。) (7) 小结:多好的一位老师啊!他幽默风趣, 他充满活力, 他把大爱无私地献给了学生, 他 (老师指着板书, 学生深情地读)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板块三:升华主题, 弘扬人物精神

1.出示最后一节, 理解“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引导学生抓住“千秋”这个重点词理解 (“千秋”意思是说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奋不顾身、恪尽职守、誓死保护学生的精神将永垂史册。其次也暗含了谭老师的名字, 一语双关)

篇9:6《最后的姿势》教学案

1设置情境。CAI播放地震视频,配读"2008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地抽搐的一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撕心裂肺的哭喊充斥着汶川。那一刻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

2进人情境。(课件映示图片)

(1)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2)幸存者在搜寻生命迹象;(3)在地震中遇难的老师和学生的尸体;(4)谭老师的妻子在擦拭已经离开人世的丈夫手上的血迹;(5)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救出了四名学生,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下的是这最后的姿势。

3揭示课题——“最后的姿势”。

[设计意图]地震带来的灾难离我们的学生实际比较远,学生所了解的也只是从电视画面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课的开始就营造出一个震撼学生心灵的场景,为“感动”染上底色,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有利于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的画面,走近细节、走近人物。

二、品昧细节。感悟谭老师的一言一行

1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画出四处场景描写的句子,用“——”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2这些场景描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如果说场景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灾害来临时令人窒息的气氛,那么课文中对谭老师言行的细节描写则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与敬仰。

4从“课桌摇晃”到“楼房倒塌”,这人间惨剧共用了多长时间?短短的几秒钟,看看我们的谭老师做了什么?(引读两处细节描写)

5灾难来得太突然,也来得太快了,快得让谭老师只留下了三句话和三个动作,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从三个动作中你能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6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谭老师仅仅是通过言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吗?

[设计意图]设计以“感受——感悟——感染——感动”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情感主线,以四处“环境和场景描写”及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文字为切入口,在对细节的品读中悟情品文,理解谭老师一言一行的内在含义,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声音撞击,丰满谭老师的人物形象

1地震摧毁汶川东汽中学,只用了短短的几秒钟。当13日22点12分,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读一读课文第8~10自然段,那是什么样的情景?救援人员、被救学生和谭老师的同事都说了些什么?从他们的谈话中你读懂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2课件映示救援人员的话:“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你能想象当时救援人员是什么心情吗?

3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景,默读想象当时的画面,从话语中你感受到什么?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哪怕是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4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这一段文字?

5如果救援人员描述谭老师遇难后的情景让我们悲痛欲绝,那么亲眼目睹谭老师遇难时的学生又会说些什么呢?

6课件映示被救学生的话:“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获救的学生当时只说了一句话?

7从楼房倒塌那一刻到救援人员发现了谭老师和他的四个学生,大约过去了34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刘丽红、赵刚、张松林、黄婷婷四位同学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会想到什么?

8补白:获救的学生后来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二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当时我们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刘丽红她们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在鼓励他们。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9指名朗读老师的话。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补白再现了获救学生回忆的一个片段,引领学生接触鲜活的人物形象,进入情境,走进人物内心,与教材对话,与人物对话,再通过探究、交流、想象、朗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事理感受,熏染学生柔软的情感,寻找真诚的感动,为学生打造强壮的精神骨架。

四、情境渲染,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1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常常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同时他也是最疼爱学生的人,在校园中哪怕看到一块小小的石头他都要捡起来,原因是生怕学生们在玩耍中受伤。然而,同学们再也(引读)“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引读)“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谭老师用对学生的爱、对职责的恪守,换来了四位同学的生命,但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只有一岁半的女儿……

3通过映示字幕,设计情境,引领学生朗读:

(1)当他不满两岁的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喊着要爸爸时,(引读)“他的女儿再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2)当救援人员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引读)“人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如今,校园里、教室里再也(引读)“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4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配音朗读是打动学生心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引读对学生内心形成强烈的撞击,唤起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和潜能,生成厚重的体验。顺着学生的情感发展,再转入“诉说应答”,必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五、缅怀英雄,送谭老师一路走好

1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谭千秋老师走了,可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永远感动着人们。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用爱与责任无私地关爱我们,在我们享受着他们无私的爱与责任的同时,让我们用感恩的心,用我们的爱与努力去回报他们。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英雄深深的敬仰之情加入到送别的队伍中……

2教师朗读送别资料。(配乐《血染的风采》)

篇10: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二)三个月前我还坐在聊大的教室里听老师上课,而三个月后的今天,我已站在了刘官营小学的讲台上,台下是我的24名学生,更有教研员李道平老师、指导老师乔红霞老师和其他的前辈教师们。站在讲台上,我平复心绪,回忆昨天和其他支教大学生一起在八甲刘联校聆听的由乔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一课,思考其中的授课方法、技巧,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昨晚修改后的教案,希望能够顺利的讲完这节课。还没有打上课铃,我准备等一下,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学生们,我没有过于紧张。然而新近上任的班长却似乎有些着急,他对着我张张口,又指指自己,询问我是不是该喊起立了,然而,我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是在确认等下需要他来喊起立,我便冲他点了点头。看到我点头,他紧接着就喊了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的“起立”,一堂课就此开始。课正式开始,根据乔老师的课前指导和对于示范课的学习,我首先带领学生们一起书写并朗读课题,然后就课题提出问题:“什么姿势?”,“为什么是最后的?”。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标注自然段、生词。读完课文后,我先找了几名学生朗读生词,紧接着板书了生字“凹”并拓展了生词“凹凸不平”,在强调生字的笔顺后,又找了两名学生上黑板上练写。最后由学生解读课题,使用课文原文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完课题和生字词后,我们回到课文,从第一段开始细读整篇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如“第二段天气描写的作用?”,“第三段具体讲谭老师课堂内容的作用?”。希望通过带领学生逐段的分析课文,来达到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并能自主总结全文的目的。课文分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看了下时间,猛然发觉我有些偏离了轨道,回想并对比乔老师的示范课,我这节课所剩的时间不足。那么,应该就是前面的教学里出现了多余、累赘的地方,但已经讲到这一步了,只能继续,压缩各步骤时间,然而最后我还是未能避免拖堂的发生。下课后,乔老师告诉我先休息下,等下再对我的课进行点评。回到办公室,我惴惴不安,回想课堂教学步骤:

一、交流解读课题;

二、交流字词;

三、交流阅读;

四、交流阅读体会;

五、交流练笔。我在第一课时里进行了第二课时的内容,分析讲解过多,使得第一课时的阅读“缩水”,同时又因为时间太紧张,也没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将阅读和分析两部分同时进行,却又都没有进行完。短暂休息后,教研员李老师、指导老师乔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一起对我的课进行了交流点评。首先,我简要介绍了我的教学思路,然后我将我下课后所想的说出来:讲解过多,朗读不够。我说完后,乔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她先肯定了我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提出了她的看法意见。她认为在我的这节课中,有些教学内容本该属于第二课时的,是多余的。她具体指出,像“第二段天气描写的作用?”“第三段具体讲谭老师课堂内容的作用?”,两个问题,属于第二课时的内容,完全可以去掉。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而非具体讲解,应以朗读为主,并指出因为讲解过多而使得时间紧张以致原本计划的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没有进行。紧接着其他听课老师依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他们从新型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朗读、整体把握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主任对比自己的数学教学,提出的关于明确教学目标的观点。他在每册数学教学前,会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分析每节课的课题,明确每一课、每一单元以及整本教科书的教学目标。而他在听我的课时感觉我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其他老师们点评结束后,教研员李道平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李老师首先对我进行了鼓励,他赞同了其他听课老师的观点,认为作为一名刚刚转变身份的支教大学生,能“在讲台上站得住”已经不错了。这句鼓励让我原本忐忑的心里有了些许的欣喜,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李老师首先说在我的教学中看到了“乔老师的影子”,无论是从我带领学生一起书写(用手比划)并朗读课题中,或是从让学生通读课文后找出并读出生字所在的词中,还是从我示范书写并让学生练写生词中都能看出乔老师的指导。但这又只是影子,因为我只学到了皮毛:在交流课题中,带领学生一起比划的同时还要注意放慢书写速度;引出学生对于课题的思考的同时又要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交流生字中,示范书写生字的同时需要挑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字示范书写;找同学练写生字的同时还要注意修改学生练写的字,使其美观。在交流生词中,让学生找出生字所在词语的同时还要读出所在句子。只有深入理解了交流解读课题、交流字词的细节,并能够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后,才能呈现出新型语文课堂的教学之美。回想乔老师的示范课,再对比我的课,我在课题和字词的交流确实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没有学到五步教学法中交流解读课题、交流字词的精髓之处。然后,李老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整体把握课文,应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多读课文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在我进行的第一课时中,加入了过多的讲解分析,它们占用了大量时间,使得阅读时间不足。而且过于细致的逐段讲解将课文拆散,使得课文内容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感知,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相悖。仔细思考课上学生的反映,我也感觉我的引导分析确实过于详细,对于我提出的关于分析课文的问题,学生们较难回答。这让我想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个层次的理论:学生们理解能力较弱,“看山是山”,只能整体感知课文;我的分析能力较学生要强,“看山不是山”,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而李老师他们则进入了“看山还是山”的第三个层次,他们能够分析课文,并且能够在细致分析后进行重新整合,最后再将完整的课文展现给学生。这是缺乏教学经验的我还没有掌握而且也较为复杂的教学技巧,幸运的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发现并认识了这个教学方法,这将帮助我更快的融入角色,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最后,李老师说,应注意教学中的细节之美。在乔老师的示范课上,处处体现了新课堂的细节之美:书写课题时放慢速度,并讲解课题中字的笔顺、笔划;在交流生字词时,教学生如何修改,使得字体美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站在学生身边,纠正他们读错的字音,鼓励他们多读几遍,从读错到读对再到读通、读顺;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时,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交流等等。又指出我教学中的不恰当之处:指名读课文时不宜点名读,应给予学生同等的关照,如按照一定的座次顺序让学生依次读,避免“挑肥拣瘦”;在交流阅读中,应与学生一起朗读,不只要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还要范读课文并由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情况,真正达到师生间交流阅读;在分析、总结课文时,不必做特定词语的引导,不应明确答案,应肯定学生的答案。还具体举例指出在对于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的分析时,因为我在课前的总结是“地震过程”,便没有明确肯定一名学生所总结的“地震开始到结束”,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说出“过程”一词。李老师说,想到“过程”一词的学生并不一定比想到“开始到结束”的学生思考了更多,而我仅仅肯定了说出“过程”一词的学生是不合适的。聆听了各位老师的听课感受以及李老师的总结评价,我受益良多,心中十分感激各位老师能够无私的给予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也被各位前辈老师们完善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折服,他们对教学手法理解深刻、应用娴熟,对于教学中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突发情况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这次评课交流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明确十分重要,让我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由衷地感谢李道平老师、乔红霞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们,他们在这次听课评课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我将尽最大努力去实践这种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相信在诸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会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上一篇:审计局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计划怎么写下一篇:看马戏表演三年级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