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走路姿势图解

2022-09-13

第一篇:正确的走路姿势图解

正确的走路姿势

以下内容非原创,仅为提供帮助,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必删除,谢谢

正确走路的姿势

步骤/方法

正确地走路,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心情舒畅,步伐轻松,飒爽英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五个要点。重要的是五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五个动作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走这个动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弯,就不能恰当地支撑体重,上体也不能直立。其他五个要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这样,脊柱伸直,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用这种姿势走,你会觉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为走的时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这种姿势与那种直通通像个棍似的直立姿势不同,它要求上体稍向前倾,走起来飒飒有声。这样走,不但看起来看,还有一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头,气力充实。这时就像头顶有根绳吊着上体似的,而且好像线头有几米长。这样专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点上,精力自然旺盛。其次,两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由此点出发,可以看出走是一项可持续时间长的运动,这么说毫无勉强,由于两肩向后拉,两手才可大幅度摆动。需要指出,即使说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脊柱伸直后,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无论用多大劲走,都要采用这种姿势。轻微呼吸时,腹部略有起伏。这说明腹部处于轻度紧张状态。这样可减轻腹腔内的脏器对腰的负担。最后一点,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这样有利于迈大步,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易于坚持。

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伸直膝盖有个窍门。伸直膝盖走时,上体稍向前倾,好像要倒下来似的。后腿蹬,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也迈得大了。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腰与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时候要大腿带动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膝盖伸展开,上体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来。这就是伸直膝盖的理由。如果走的时候膝盖是弯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这样易觉疲劳,腿部很快会没劲儿。 脚跟先着地,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然后,身体重心由脚跟通过脚掌向脚尖方向“滚转”,最后到达脚尖。实际上,有人走路时,身体重心是由脚跟马上移到脚尖。也有人用脚尖着地,这么走,属芭蕾舞等特殊情况。关于身体重心从脚跟到脚尖的滚转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脚跟着地,不等于脚跟承受全部体重,也不意味着脚跟使劲儿踏地,使劲踏会震脑袋。

练习时,不抬胯,后腿膝关节弯曲,然后向前自然摆出。这样,只有前脚脚跟着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属于现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需强调的是,脚跟不承受全部体重,身体重心移动是流畅地在整个脚底下进行。前脚着地瞬间,后脚尖同时蹬出。身体重心移动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支撑体重的点不是脚跟,而是后脚大拇脚趾趾根附近区域。 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一般人们总觉得脚尖多少有点向外撇。有时为追求速度,向外撇点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时也脚尖外撇,俗称八字脚,这样走较稳定。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脚跟着地,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由脚跟移向脚尖,后脚以第

一、第二和第三脚趾为中心踢出,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脚掌的其余部分发挥弹力的作用,使步行圆滑、流畅。步子迈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韵律走的要领了。顺便说一下“螃蟹步”的走法。这是脚尖向外撇,脚跟外侧着地,大拇脚趾内侧踢地。此外,它的特征是弯腰、屈膝、驼背,并且脚不要向正前方迈。 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这种走法不对。这样走两肩收拢,走起来松松垮垮。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手与脚,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胳膊与腿的动作也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左手向前摆。其中,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如果摆的比肩还宽,膝盖易弯曲。摆动时,大拇手指似触非触衣服为佳,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最近美国流行一种训练方式,叫做“运动式走”。这股风也传到了日本。其特点是胳膊要摆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摆动,精神要饱满。我倒认为自然摆动更好些。美国的“运动式走”可能适宜训练,但人为因素较多。估且不论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码这种走法不是到处可行的。因而,还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来吧。 以上把正确走的动作分解成五个方面,并逐一加以说明。关键在于把五个动作集中统一成一个走的动作。按此说明去走,就会走得正确,走的健康。

如何维持正确的走路姿势

(像上图跑步姿势一样,走路其实要有下肢和足趾蹬地将自己向前推出的动作,并且在腰椎稳定的前提下,让肩和髋出现相对旋转。这两点是我认为走路相当关键的部分!)

我通过跑酷结识了很多“老”朋友,35到45岁的很多,最大的一个今年59岁了。第1次见他的时候他的耐力让我很吃惊,我教了他定点和猫挂2个动作,连续练了1个半小时没有1秒钟休息,要知道这两个动作都在不停地跳。他一直很高兴,说这些动作很好,可以让人专注,要教给孩子们。

后来这老叔和我聊天,知道他是医学世家,很多年前出过一次车祸,不过对他来说是一次重生。他说“以前有些瞎活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受伤之后才知道原来什么都不简单,就是走路也是件很费神的事情。要知道怎么转头,怎么单脚站立,怎么迈步保持平衡,更难的是过马路还要一边注意汽车一边走路,有时候没走多远就一身汗,太累了。小时候都是看解剖书长大的,但是伤一次之后才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体。“后来他跑马拉松去了,我忘了其中的原因。再后来他说不跑全程了,去当了”兔子“,兔子就是马拉松过程中陪跑的人,帮助别人坚持下去。

婴儿在学会站立之后需要开始学习行走,行走学习过程中需要双足来控制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且接受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会跌倒的可能性,直到某一天跌倒突然被终止,行走这项技能就此稳定,就像修行人悟道一样,持续和反复之后,突然一天奇迹充满了整个生命。 行走是实现个体自由的需要和保证,行走使得人类可以探索或征服各种环境,即使人类发明了飞机和汽车,行走依然是不可缺少的方式。可悲的是一旦学会行走,便很少有人专注于行走,甚至由于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引起了身体众多问题产生。这些果的因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专注,缺乏对行走这个动作的细节认识。于此缺乏,细节便会在不经意见改变而不自知,比如很多人因为扁平足烦恼,其实不知道根本原因是足底肌肉萎缩,很长时间没有光脚跑步而已。

一、错误走路姿势及相应问题(很多问题,列几个常见的,知道得太多也纠结) 1. 胸椎靠后,脚后跟落地重或蹭地 这部分可能是我见到最多的问题,简单说就是顶着肚子头往前探的姿势走路,整个重心在脚后方,这都是长期坐姿的上班族典型姿态,这类姿态实际上是腹部和臀部缺乏力量引起,而下肢腓肠肌和深层趾屈肌力量薄弱。这种走路姿态会引起腰痛,大腿一直很粗减不下来,屁股又怎么练都找不到肌肉感觉。另外还会形成足底疼痛。 2. 一脚深一脚浅

所谓长短腿,其实不是长短腿,一般是骨盆侧倾引起,如果提着重物走路可能感觉更明显。我以前自己走路没发现这个问题,有一段时间背着我老婆在植物园走路时老会出现这个问题,她笑过我好几次。后来发现是因为左腰有一处老伤一直没好,左侧大腿后侧肌肉也跟着紧张,骨盆也跟着歪斜了,结果走路就是一脚深一脚浅。(对老婆好一些可以发现自己更多不足:D)

真正意义的长短腿很少,大概只占5-10%,一般都是肌肉不平衡导致骨盆侧倾。这个走路姿势也是引起腰痛的一个原因,或者说本身就是骨盆有问题才这么走路。 3. 骨盆过度侧移

一般走路在单腿站立过程中存在骨盆侧移,为了让重心偏向另一侧更好重新启动而自然出现的。但是有段时间抱着小孩儿去公园玩儿,发现很多妈妈走路的时候喜欢身体往一侧旋转,转向抱着孩子那侧,同时屁股会向对侧过度移动,而另外一侧基本不动。骨盆过度侧移的原因是臀中肌过弱,臀中肌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肌肉,它的薄弱会造成膝盖疼痛。 4. 旋转失衡

自己做个小实验,双脚站立面向正前方,然后闭眼,尽量放松身体,做有力的原地大踏步动作30次,尽量大摆臂和提膝,做完睁开眼睛。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冲正前方,如果转向了右侧就是骨盆向右旋转,转向了左侧就是骨盆向左旋转。也就是说步行的时候会出现相应的旋转过度,过度旋转会引起腰痛,膝盖疼痛,两侧肢体力量不平衡,一腿粗一腿细,一边屁股大一边屁股小。

关于旋转失衡,遇到过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有几次赶上了地铁高峰,排队进站时很多人走路都是往一侧旋转更多,而一侧旋转明显不够。更有意思的是旋转过度倾向左侧,大部分人如此。按我个人经验,向左侧旋转的人过于自我,而没有办法很好关心和照顾其他人,说好听点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我想这种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在天通苑和回龙观当地设立更多工作岗位,免除更多人的奔波劳苦,每个人有更多时间和他们相处,这个旋转问题才能更好缓解。

5. 还有一些走路膝盖晃动的,也有走路习惯磨脚后跟外侧或内侧的,那些大都是X型腿或O型腿,问题根源在日常坐姿和站姿错误,至少要从腹部开始,整体处理。更多不良走路姿势不做说明了。

二、人是如何走路的?

首先你应该了解足弓的特点,正是这种足弓才形成了人类的行走方式。

足弓有3个,见上图分别为:横足弓,内足弓,外足弓

从脚跟落地到脚掌离开地面,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依次是“外足弓—〉横足弓—〉纵足弓 见下图:

也就是说走路时并非走的是直线,而是充分利用3个足弓缓震和变速。

因为足底的这个路线变化,从而引起了全身都发生类似变化,整个人的身体在 行走过程中其实充满了旋转与起伏,真正平衡的行走姿态会像水一样流过障碍,像猫一样安静。下图描述得比较直观

三、走路的具体步骤说明:

1)单腿站立引导肢向前阶段:

下腹部收紧保持躯干稳定,髂腰肌收缩屈髋,膕绳肌与小腿收缩屈膝,胫骨前肌和腓骨肌收缩出现踝屈(勾脚动作),引导肢向前时,对侧肩关节向该侧髋关节靠拢 足趾的伸肌收缩出现勾脚尖动作(趾部伸展), 2)足跟与地面接触

屈髋终止,股四头肌收缩伸膝,踝屈和趾伸动作终止 3)重心前移,单腿支撑阶段

股四头肌收紧,臀部肌肉开始收缩 4)重心继续前移,向前跌倒倾向 臀部收缩伸髋,其他地方维持稳定,小腿及足部肌肉收缩明显(很多人是在这里控制不恰当,出现各种问题,往往都是臀部力量缺乏与腿部前后侧力量不平衡引起) 5)推动阶段:

臀部继续收紧伸髋,股四头肌继续发力伸膝盖,该侧支撑肢会完全伸展到摆动肢即将着地, 摆动过程中,对侧肩会向摆动肢髋关节靠拢,这个阶段的末段是趾长屈肌发力,也就是走路的时候脚趾头也得发力,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点。 6)摆动肢接触地面时,新的周期开始。

7)走路的过程中头始终看正前方。不过很多人都不是看正前方,要检查也简单:眼睛盯着前方20米左右一个固定的点自然走过去,你会发现头在不停地左右转动而且向一个方向多一个方向转动少,也就说很多人走路的过程中头一直在来回晃,很多人走路容易崴脚和头部晃动过大有关系,头颈是维持平衡极其重要的地方。 实际上走路这动作也许能写一本书出来。 上面写的比较简单,大家简单看看,也许看起来也复杂,但是只要知道里边的关键字:足底,小腿,股四头肌,膕绳肌,臀部,髂腰肌,对侧肩向摆动/引导肢靠拢,头看正前方 说明一下:对侧肩向摆动/引导肢靠拢,这个其实简单说就是左肩右髋相对旋转, 右肩左髋相对旋转

相对旋转的概念也极其重要,它意味着控制重心变化的能力,很多人协调性不好和这个走路时基本的旋转没有做好很大关系。

这里所出现的力学连接就是筋膜链中提到的前功能和后功能链

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胸腹背,大腿内侧也在发力。这些关键字连接起来其实就是说走路过程中其实全身都在动,如果你感觉不到其中某一部分的存在,那就是已经有肌肉不平衡出现,一部分肌肉感觉不到,一部分肌肉必然过度负荷而出现所谓的局部粗大(大腿粗,小腿粗等等),以及很多关节疼痛都是由此而来。 想起个悲催的故事:一位练跑酷的朋友,10年前就知道跑酷,那时候觉得危险一直不敢练,后来有小部分人开始练,那小部分人告诉他真的很危险,于是他放弃了,直到4年前我说我经常带40岁以上的人练,告诉他为什么,他才开始练跑酷,他说那几年他一直想着跑酷,但就是不敢练,他认定了跑酷就是很危险。

(我上面讲了如何局部瘦身哦,不要粗心跳过了) 四.如何纠正错误走路姿势

婴儿通过1年才会如何走路,你若不视它的存在,现在身体所遭受的各种困境便是警告,下面是一些有利用行走的简单练习 1)单腿站控制:

单腿站立,抬平对侧上肢,眼睛看大拇指。手臂随意上下左右摆动,例如上摆到头顶,或摆到侧面,眼睛一直跟着大拇指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要点是臀部和大腿内侧,以及腰腹部收紧,这个动作可以纠正前面提到的骨盆侧移过度,一侧练习3分钟。 2)单腿支撑摆动练习:

练的不是摆动腿,练得是支持腿,看下图,当你重心前移时,保证摆动腿脚轻轻触 地,而后侧支撑腿脚后跟不离地面,每侧练习30-50次,注意支撑腿足趾抓地 这个动作可以一定程度上纠正你的扁平足。 3)强化你的腹横肌:起始位置是屈膝抱腿膝盖贴近胸,然后慢慢伸腿,保持腰椎始终贴地,控制不了时把腿收回来,一共30次,可以分5-6组完成。这个动作是走路和跑步的基础,维持躯干稳定。

4)完全拉开髂腰肌:

其实这里拉伸的是髂腰肌在内的肌肉筋膜链,图片是拉左侧:左脚向左侧翻,左侧腹部臀部用力收紧,左臂顺着躯干向上延伸,左手外旋掌心向后或向左,保持抬头抬下巴。这个动作帮你建立一些链条的概念,然后拉伸拉伸过紧的体前肌肉。每侧3组,每组维持30秒 5)骨盆旋转纠正:

和上面那动作有点像,是个瑜伽动作,忘了叫什么名字,大家知道的说说,这个动作可以用来纠正我前面说的骨盆过度旋转,拉伸的实际上是包括髂胫束和腹斜肌在内的螺旋链。

每侧3组,每组维持30秒

6)长短腿纠正:

多多练习上面2个静态,特别是紧张的一侧,长短腿多与一侧膕绳肌还有腰部肌肉紧张有关,以后有机会详细说。每个动作3组,每组维持6-9次深呼吸。注意,上面几个动作都同样适用于跑步或者适用于绝大部分需要足部支撑的动作。

五、

最后说,走路真的自己很难通过练习找到流畅的感觉,原因是它很自然天成,后天纠正太复杂,也许真的可以写本书,像跑步一样。我练跑酷第6年的时候才明显感觉整体的运动,走路时会感觉身体像很多条橡皮筋在相互拉着走。上面的练习你要坚持要量力而行,总有一天会出现好的变化。还有走路的姿态问题深受心态影响,和站姿及坐姿一样,其实是动作必然受心理影响。心理又要受生活环境,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影响,所以你要走好路得向孩子学习,保持好奇心并接纳一切,内心不受影响。多练练多体会,不要死宅家里一直看理论的东西意淫,就在当下用身体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是每个人都能做的,这比等待科学验证结果再认真活着来的实在。也许有一天奇迹就会充满你的生命。 “如果奇迹真的出现?我们会是怎么样?

“你问那块儿石头,它知道。”

------- 最近补充:每次发这种贴都收到很多问题反馈,我没有太多时间回复,每发一个贴子,私信+邮件可能超过100封来问个人问题。实在地说,在网络这个交流层面上,我最大限度地把能写出来的都写了,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收高价上课。我把一些很重要的基本的方法每次都已经详尽的写出来了。我之所以每篇写这么多,就是希望提供参考,让大家自己能进行些基础训练,这样虽然保守,但是不会出错,一些不在北京的朋友也照顾得到。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反馈我当时就回复,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个人问题,网上其实已经难以解决了,很多时候需要体态分析和现场评估,建议线下来上我的公开课或加入我的健康管理项目。我的微信/电话:15110224996,公开课链接:2014年“动中觉醒”系列公开课说明 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

编辑于 2016-01-05 224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作者保留权利收起

923 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小白,Live Young & Have Fun 苏娜、王鹭、CHEEEEERY 等人赞同

如何维持正确的走路姿势,首先要知道正确和错误的姿势。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看你是不是能走的快,或者走快一段时间大腿、小腿会不会酸。

比如以下这几种最常见的走不快法:

1. 插兜耍帅式

这种姿势只适合拍照,是绝对走不快的。

插兜习惯了的人,手放在外面的时候感觉跟裸奔一样不自在!完全不知道往哪放啊。

类似的还有背着手的、抓着包带的,喂那个拎着裤腰带的请走开!„

当限制了手臂的自然摆动时,也就强迫了整个上肢无法很好的参与走路的运动过程,这个姿势下不管是走还是跑都快不起来来

2. 摩擦摩擦式

摩擦式就是蹭着走路,主要有2种:踮着脚往前蹭着摩擦的,和拖着脚趿拉着鞋摩擦的。

通常摩擦走路是比较招人烦的,因为会产生噪音,显得很没教养。对于这种姿势小白我想说,摩擦摩擦真的是魔鬼的步伐哦,大腿粗就是因为他!听妈妈的话吧,抬起脚走路吧

3. 我最摇摆企鹅式

可爱吗?摔的也会很可爱

这种姿势走路重心不是向前移动而是跟着走路的脚左右来回晃,通常是由于屁股力量弱、肌肉不平衡引起的。

类似的还有内

八、外八走法,一深一浅走法,很多都是肌肉问题引起的代偿。

还有些人并没有以上问题,但就是喜欢晃着走,走路自带BGM!通常由头部晃动带节奏,有时候会结合插兜和摩擦式。

以上这些走不快法,可不只是走不快而已。 还特别容易让你吃土!因为费鞋„

不正确的发力是导致大腿粗、小腿粗的主要凶手,甚至还会容易崴脚、拌着自己、扑街„

而问题没这么严重的朋友,走快的时候就会自觉调整姿势,手不插兜了身体也不晃了。所以快速行走也是可以帮助找到正确走路感觉的好方法!

也许有一千种走不快的猥琐姿势,但帅气的其实就一种套路 要保持好的走路姿势,准备姿势就很重要:挺胸,收腹,抬头,收下巴!听一百遍都没尝试过小白我真的也救不了你„

别小看这个古老的口令!

挺胸,身体挺起来,打开胸腔,呼吸都更顺畅。

收腹,不是憋气,是腰腹屁股都自然的收紧。光挺胸人可能还是散的,一收腹整个人才真的精神了!

抬头,喂喂还在看手机那个说你呢,别低头,智商会掉!抬头的意思并不是仰着头,而是把头抬起来目视前方。

收下巴,就是头向后收,挤出双下巴的姿势。此处划重点了,一定要记住!要知道头不但是我们最重要的部位,而且真的很重„是身体平衡的关键。伸着脖子会让头部重心前移,容易让身体不稳定更容易摇头晃脑,带着身体不协调。

从美的角度上来说,一千种猥琐姿势里面最难看的莫过于伸着脖子!收下巴能让颈椎回到中立位,看上去优雅高贵的重点都在这个小动作。

这套准备姿势也适用于走台步、开演唱会、分手、上市路演等多种场合,不用太感谢我

既然准备好了,那现在开始走向人生巅峰吧。

1. 先抬起屁股

走路可不是脚先迈出去的,迈出去的是腿,而让腿迈出去的,是屁股。

站起来,身体放松,用力拎着自己一条大腿上的裤子,就是这个感觉:

支撑腿感觉用力踩地,

被拎起来的那个屁股提高了,大腿抬起来了,带动小腿和脚离开地面。

走路的时候也一样,屁股是轴也是力量的源泉,是屁股用力抬起腿让他们交替向前摆动。

除了屁股用力以外,能迈多大步、走多快,还得看档有多大

上面这两个动作可以让你体会一下“裆”的感觉,感受从小腹到大腿的拉伸感。这个主要拉伸的位置叫髂腰肌,拉开让它不紧张,髋关节(屁股和腿的连接处)的灵活才不会被他限制,走路就能更顺畅更轻快。

2. 脚跟着地,脚尖用力

迈出去的脚由脚跟先着地,然后通过足弓滚到到脚趾,最后由大拇指用力踮起脚尖送出我们的下一步。

从脚跟到脚掌这个三角形是足弓,是我们能够直立行走的关键。下次小白讲扁平足的时候再详细讲,现在你只需要知道走路时脚的受力过程是由足弓参与再交给大脚拇指发力让我们完成行走的。

很多人踮脚是用前脚掌而不是用脚趾,这就会使大腿前侧累、容易粗,而用大脚拇趾发力可以感受到屁股发力的感觉,还能让很多人比较弱、平时运动不到的大腿内侧在走路过程中参与发力。

可以光脚在地面上试试这个落地过程,抬起脚,从脚跟通过足弓到大脚拇指落下,有没有感觉到腿在由外到内的旋转?

3. 身体的对侧旋转

感受到神奇的世界了吗?走路才不只是向前那么简单!

正确的落脚位置感受到的腿向内旋转,实际上是由屁股(骨盆和髋关节)这个轴的向内旋转带动的。但并不只有屁股和腿是旋转运动的,别忘了手也在摆动呢。

带动腿旋转的是屁股,带动手的就是肩了。如果不看重心的向前移动,走路就是一个身体旋转交替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设计和日常生活中都是对侧发力运动的(对侧就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走路的时候左腿左髋就会自然的和右手右肩一起向前向内摆动。

好像这部分开始有点难懂了?那我们就此打住吧。只要记住,走路摆臂很重要,不然这个运动就不完整了。

4. 不晃,才不会被撞到地上

手臂晃起来,但是身体一定要保持稳定,走起路来才优雅帅气,轻盈又有力量。

不晃的重点其实在前期准备姿势中已经都提到了,一个是头,收下巴,目视前方,带好节奏

另一个就是腰腹。其实在走路过程中腰腹是不怎么参与发力的,只需要矜持的保持自然收紧,稳定着骨盆和腰椎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屁股了,记得走路主要是用屁股走的!

相比一般训练礼仪小姐用的头顶书走路法,小白更喜欢头顶天走路法。意思就是感觉头顶尽量向上去感觉顶着天,如果找不到感觉可以找个人抓着你的头发往上提,一下整个人就都挺拔了加上微微的紧张感刚好帮你收紧核心,连屁股都会用力抬起腿了呢! 此方法注意适度,小心秃顶。

如果根据上面的练习还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感觉的话,那只能来试试这个了。

第二篇:正确的走路姿势

A

看鞋底知自己的步态

如何知道自己的步态情况?张国兴介绍说,可以通过对比两边鞋底的磨损情况来获知。

如果两边的磨损程度不一致,说明脚的受力是有问题的。正常来讲外侧的受力会比较多,如果两边鞋子磨损的情况不一样,这样的步态肯定有问题。如果是足内侧磨损得比较多,说明受力主要集中在足内侧,可能是由于扁平足或小腿内旋,容易引起髋部或膝盖甚至是足部疼痛。排除扁平足或高弓足的因素,一般来说如果两边磨损的情况比较对称,没有症状的,一般没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到专门的机构去做专门的足底压力测试,配置鞋垫。有的人鞋子刚买不久就磨损得很厉害,也有可能跟其本人拖地走路有关系,但这样可能会使脚与鞋的摩擦较大,也会导致足部疼痛。

B

不良步态提示身体问题

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没有完美的走路姿势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走路时都会有很细微的差距,这种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走路的时候步姿不正确可能提示有某些疾病或身体的缺陷。张国兴举例说,比如走路的时候动作很夸张,有可能步子非常大或非常小;或者是走不了直线多与小脑有关,小脑控制不好会平衡不好,协调也不好。如走路时是鸭步,即走路的时候上半身在左右摇晃,很多时候是由于臀中肌力量不足导致的;排除肌肉的问题,有可能是两边脚的长度不对等。

C

不正确步态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不正确的走路姿势还可能给身体带来损伤,比如:低头,或者头抬得过高、弓背导致身体后仰。这两种姿势都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让背部下方肌肉受到过大压力,从而可能拉伤和疼痛。经常穿高跟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走路的时候重心和正常的力线会改变。站的时候非常高,身体会往前倾,重心落在更前方。穿高跟鞋的人可能会造成膝关节、脚趾和腰部疼痛。

步态不正提示你的健康问题:

●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正常走路时,左腿向前迈,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向前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或脊柱出现疼痛,导致手臂没有相应地摆动。

●脚掌先拍打地面

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

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小腿前方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神经肌肉控制障碍。

●步幅小

预警:膝盖骨骼退化

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关节的伸直活动度不足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

●踮着脚尖走路

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跳跃着走路

预警:小腿肌肉绷太紧

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这是因为她们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或缩短,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建议还是少穿高跟鞋为妙。

●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大部分人误以为这一表现是下肢或关节出了差错,其实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高抬腿步态

走动时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门槛之状,又称跨越步态。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小腿前面肌肉瘫痪,足不能背伸而呈下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所致。此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摇摆步态

走路时患者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躯干都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在行走,又称鸭步。这种步态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者。

D

正常步态怎么走?

一般来说,步态在医学上是有严格定义的。张国兴说:“从专业上来讲,我们是没有对日常走路姿势进行规定和分类的,但在走路的过程中我们是有严格定义的,我们一般会使用步态周期来分析步行问题。从一侧脚跟着地到同侧脚跟再次着地即为一个周期,其实就是跨了两步。”

在步态周期中,主要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刚触地的时候是足跟先着地,踝关节的角度大概为0度位(即我们所讲的90度位),然后全足着地,这是一个支撑期的开始;摆动期的时候脚尖离地再摆出去。一般来讲,一个人正常步行,一步的距离大概是35-41厘米,两足是稍稍分开(5-10厘米)左右,并且足是稍向外成角的。步速大概是1.2米/秒。

E

善用镜子矫正步态

人在走路的时候是有惯性的,习惯了这样的步态后,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步态好不好,更不要说矫正了。张国兴建议,可以使用健身房或跳舞房类似的镜子作为反馈,这样会使自己看得清楚些,主要看自己在走路中存在哪些问题,比如头的位置、躯干的生理弯曲、下肢各关节对称的情况等。

正常步行时,头要位于正中位,不能太前、太后、太左或太右;同时也要保持身体躯干的正常的生理曲度变化;还要挺胸收腹,收腹可以使后面的脊柱更加稳定,同时可以减少腰痛的发生。

如果因为不正确的步行而导致伤害,并且伤害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尽快找相关医生诊治,当然如果症状较轻的话,可自行矫正,方法可以使用镜子,利用镜子作为反馈的物体,将自己那些不当的姿势纠正过来,并且注意在日常步行中也要纠正过来,因为有的人已经习惯那种不良姿势了,要改过来还要平常坚持不懈地改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建议还是尽快找相关医生进行诊治。

第三篇:正确的走路姿势总结

正确的走路姿势是这样

头部: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而是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发,把你往上提拉。这样可以让颈椎合理支撑头部的重量,舒缓颈部肌肉的压力,而且颈部线条也能更流畅和优美。

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能让全身线条收紧,女性的S曲线自然显现出来。

手臂:不管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装酷,走路时都不要让手臂一直闲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让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塌。如果想要检测一下效果,可以让朋友从侧面看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让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

呼吸:走路时注意呼吸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呼吸会影响人的体态。当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较浅时,上半身就会比较紧张,容易导致驼背和耸肩,所以走路时可以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

髋部:走路时,不要指望让腰部承担所有的重量,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髋部,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挺拔的身姿,也可以减轻腰部的负担,毕竟天生柔软的它还是不太适宜干重活的。

正确地走,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心情舒畅,步伐轻松,飒爽英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五个要点。重要的是五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五个动作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走这个动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弯,就不能恰当地支撑体重,上体也不能直立。其他五个要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这样,脊柱伸直,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

用这种姿势走,你会觉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为走的时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这种姿势与那种直通通像个棍似的直立姿势不同,它要求上体稍向前倾,走起来飒飒有声。这样走,不但看起来好看,还有一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头,气力充实。这时就像头顶有根绳吊着上体似的,而且好像线头有几米长。这样专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点上,精力自然旺盛。

其次,两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由此点出发,可以看出走是一项可持续时间长的运动,这么说毫无勉强,由于两肩向后拉,两手才可大幅度摆动。需要指出,即使说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脊柱伸直后,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无论用多大劲走,都要采用这种姿势。

轻微呼吸时,腹部略有起伏。这说明腹部处于轻度紧张状态。这样可减轻腹腔内的脏器对腰的负担。

最后一点,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这样有利于迈大步,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易于坚持。

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伸直膝盖走时,上体稍向前倾,好像要倒下来似的。后腿蹬,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也迈得大了。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腰与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时候要大腿带动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

膝盖伸展开,上体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来。这就是伸直膝盖的理由。如果走的时候膝盖是弯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这样易觉疲劳,腿部很快会没劲儿。

脚跟先着地,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然后,身体重心由脚跟通过脚掌向脚尖方向“滚转”,最后到达脚尖。实际上,有人走路时,身体重心是由脚跟马上移到脚尖。也有人用脚尖着地,这么走,属芭蕾舞等特殊情况。

关于身体重心从脚跟到脚尖的滚转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脚跟着地,不等于脚跟承受全部体重,也不意味着脚跟使劲儿踏地,使劲踏会震脑袋。

练习时,不抬胯,后腿膝关节弯曲,然后向前自然摆出。这样,只有前脚脚跟着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属于现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需强调的是,脚跟不承受全部体重,身体重心移动是流畅地在整个脚底下进行。前脚着地瞬间,后脚尖同时蹬出。身体重心移动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支撑体重的点不是脚跟,而是后脚大拇脚趾趾根附近区域。

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

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一般人们总觉得脚尖多少有点向外撇。有时为追求速度,向外撇点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时也脚尖外撇,俗称八字脚,这样走较稳定。

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脚跟着地,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由脚跟移向脚尖,后脚以第

一、第二和第三脚趾为中心踢出,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

脚掌的其余部分发挥弹力的作用,使步行圆滑、流畅。步子迈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韵律走的要领了。

顺便说一下“螃蟹步”的走法。这是脚尖向外撇,脚跟外侧着地,大拇脚趾内侧踢地。此外,它的特征是弯腰、屈膝、驼背,并且脚不要向正前方迈。

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这种走法不对。这样走两肩收拢,走起来松松垮垮。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手与脚,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胳膊与腿的动作也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左手向前摆。其中,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

如果摆的比肩还宽,膝盖易弯曲。摆动时,大拇手指似触非触衣服为佳,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

最近美国流行一种训练方式,叫做“运动式走”。这股风也传到了日本。其特点是胳膊要摆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摆动,精神要饱满。我倒认为自然摆动更好些。美国的“运动式走”可能适宜训练,但人为因素较多。估且不论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码这种走法不是到处可行的。 因而,还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来吧。

以上把正确走的动作分解成五个方面,并逐一加以说明。关键在于把五个动作集中统一成一个走的动作。按此说明去走,就会走得正确,走得健康。

走,同坐、站一样,是与仪态美密切相关的。人们的走路姿势各有不同,有的步伐矫健、动作敏捷、给人以健壮、活泼、精神抖擞之感;有的步居轻盈、体态端庄,使人感到斯文、优美而庄重,有的则相反,走起路来上下摆动,左右摇晃。眼若鼠目,左顾右盼,给人以庸俗、轻薄、猥琐的感觉;有的弓腰腆肚,两手在身后象鸭子一样划来划去;有的俯首驼背,八字脚、罗圈腿,使人看了不舒服。 良好的步态,应该是自如、轻盈、矫健、敏捷。那么,良好的步态怎样形成呢 ? ① 要掌握好适当的速度 走路,是节奏美的体现。我们知道,客观事物的反复或相似的等时空出现,就可以获得节奏。人的双脚一前一后的反复出现,就可以给人以节奏的美感。走路时,速度不可太快或太慢 ( 散步除外 ) ,太快,就形成“碎步”.这种步子会使全身出现摇摆,尤其以女性更为显著。身体的前后摆动太大,或周身肌肉的抖动太大,都会使人的空间视觉形象失去平衡;太慢也不好,那会使你全身肌肉出现松驰,从而失去生活的节奏与力度,给人一种疏懒与精神不振的感觉,更谈不上和谐美感。② 要注意重心的稳定 走路时,应微微收腹。收腹与挺胸的动作是自然连在一起的,只有当人体的重心略微向前靠,使其正好落在脊柱的前方,才能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前进感。 走路时,应抬头挺胸,千万不要向前搭拉着脑袋,也不要向后仰。上半身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摆。手的摆动幅度也应与速度相宜,如果头前倾或后仰,身体左右摆动过大,手的摆动幅度过大等,就可能造成“重心位移”,走路的姿态变成摇摇摆摆,很不稳定。最后,走路时不要扭动臀部 ( 不是指自然扭动,而是人为的扭动 ) ,尤其是女性。因为臀部向左右过大的扭,与走路的前进感恰恰构成了心理上的“异向差”,从而肢解了人体走路时的和谐美感。因此,多余的、矫揉造作的动作,都会形响步态的优美。 一个人的良好站态、行态、坐态,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商务人员良好的举止,会给公众留下一种造型的美。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出现频率很高的形体动作“筛选”出来,那么.这些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的动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风度。

走路是纤腿的一大有效方法,每天尽量腾出30分钟的时间走路,(上下班或买东西),走路时,背部挺直、放松,膝盖伸直,将重心由腿移向脚尖,这样能增加小腿的活动量,令腿部更结实修长。正确走姿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上半身不摆动过大的弧度,利用腰部及腿部的力量,迈出步伐使身体向前挺。以有点喘又不至于流汗的速度前进,可以达到运动的效果。 走路,是每个人一生中一直在做的事,你现在的走路方式正确吗?人们平均每天会走3000至4000步,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走路方式并不正确。事实上,正确的步行方式并非来自人的本能。正如英国健康专家汤尼·加拉格尔解释的那样:“8岁左右的孩子会模仿他们父母的步行方式。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很多家庭的街头漫步中发现这一点。而一旦孩子们模仿的是家长不健康的走路方式,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弊端乃至伤害。”

怎样才是正确的步行方式呢?英国手足病与足科协会医师理查德·汉德福德说:“这并不像仅仅掌握正确的姿势那样简单。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在步行时胳膊应弯曲,但你知道胳膊应弯曲90度吗?要想改掉坏习惯需要足够的实践。”

健康专家总结了正确的步行方式:

1、放松肩膀,并随身体摆动;

2、 站得笔直,胸部微微挺起,同时背部要直;

3、选择能够把重量均匀分担给两个肩膀的背包;

4、 以胳膊肘为轴弯曲胳膊90度,并与腿一起摆动,这种姿势可以平衡我们的身体;

5、 拉下下巴,保证脖子处在一种自然的位置上,这有助于支撑头部并可以预防脖子疼痛;

6、 检查臀部是否水平,膝盖指向前方,骨盆收拢于躯干的下方;

7、检查步子是否均衡用力;

8、 不要让头偏向一边,要让它挺直;

9、肩膀不能松垮下来;

10、不能脚趾先着地,应先让脚后跟着地,然后感受地面对自己脚的压力,进而脚趾落地。

根据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资料,规律性的快走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新陈代谢速度、改善骨骼密度,从而减少罹患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风险。健康专家汤尼·加拉格尔认为:“如果想要达到减肥目标,可以采取每星期快走3到4次、每次30分钟至45分钟的办法,快走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当我们步伐正确时,我们能够感觉到有些轻微的喘不过气,但还能说话。此外,快走还能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以及减少我们的碳足迹。”

第四篇:正确的走路姿势确保腰椎健康

-------------------------

编辑整理::http:/// 编辑:王鹏 来源:护椎网-腰突社区新浪

有些人走路时习惯低着脑袋、弯腰弓背,重心后移,两脚尖内旋或外旋,致使腰肌用力失衡,容易形成驼背,严重时会使腹肌松弛,胸廓不能扩展,影响心肺功能,还可影响青春期少女乳房发育。若走路时重心习惯向单侧倾斜,则容易导致脊柱侧弯。

第五篇:走路姿势判断健康状况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走路姿势,有的人在走路时喜欢大幅度甩开手臂,而有的人在走路时手臂却并不摆动。当你改变走路姿势,你可能不以为然,熟知,这些走路姿势却能反映出你的健康状况,一起来看看吧。

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专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觉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刻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内八字

预警: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炎症会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非常与众不同,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踮着脚尖走路

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上一篇: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下一篇:征求申报书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