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

2024-05-06

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

篇一: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案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在河南商业学校作了一节语文展示课,现将他的课堂实录传上,供大家学习借鉴。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 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

生1读。

生2读。

生3读。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第二课时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师:还意味着什么?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

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篇二: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

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

东阳市白云昆溪小学 许情怡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因人而异,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关键词]教学风格;教学理念;评价方法;语感;诗意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间接创造者,继承和传递着人类文化。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就要看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能让其学生接受,是否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与自己产生共鸣。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学生。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除了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以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

(一)诗意语文

呢?可能等我们什么时候真把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所以我们不需要钻牛角尖,我们需要回归课堂,去真正地感受和体会。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是一种感性存在的存在。语文不是知识体,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断的逻辑序列展开其内容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他主张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

在王崧舟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开始,在第一环节中,老师就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课题,并且强调“毁灭”这个词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把毁灭圆明园的人说成是鬼子、畜生、禽兽、连禽兽都不如。全场包括听课的老师都笑了,他们或许是在笑这些学生的表达让他们不可思议,或许是在笑学生在课堂上竟然可以如此真实,如此肆无忌惮。这正是王老师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在他的影响下,你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某种状态,让你十分享受。

老师们,慢慢体会,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语文是如此美丽!自己的课堂是如此美丽!自己的职业是如此美丽!自己的人生是如此魅力!这是作为人民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二)语感教学法

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他说每句话的语气都是恰到好处的,不多也不少。他不是在表演,也不是在朗诵,他在讲课。正是因为他自身丰富的情感,所以他的每句话都吸引着听课的人。

运用语感教学的方法,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体会文章的主旨。在课堂上运用语感教学,现在比较实用的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法、语言品读法、语言积累法等。实用的语感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的理解能力,都有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比如美读感染法。根据文章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朗读出来。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朗读指导,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过程。

二、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风格的精华及可学习和借鉴之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在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教学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在沈老师看来,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镜的超越。在他看来,王崧舟既是一位超越者,又是一位被超越者。王崧舟超越着王崧舟,他在超越中死去,也在超越中获得新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在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教学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在沈老师看来,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镜的超越。

例如《万里长城》的教学片段:

师: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你的眼睛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地位崇高的国家元首;有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也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学生按照联系要求写话,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当中,你看到的是——

生:(读话)一位双腿残疾、饱经风霜的八旬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登上了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写得好!你再想像一下,八旬老人,白发苍苍、饱经风霜,他会用怎样的口气赞叹长城?他的那些话该怎么读?

生:(读话)一位双腿残疾、饱经风霜的八旬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像个老人了。

生:(读话)一位环游世界的领导人,带着他的家人,随着人群满怀激情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像一位领导人!还有不一样的吗?有说外国人的吗?

生:(读话)一群美国人跟着我国的导游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奇怪?美国人的汉语怎么这么好?(众笑)模仿模仿美国人说汉语的口气!《万里长城》是王崧舟老师的成名作,据他回忆,此课的创作数易其稿,涉及伤筋动骨的构思调整就不下七八次,这个典型的片段正是他数易其稿的产物。我认为讲文中的“成千上万”一词读出画面,是此课的一大亮点。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语言文字的训练依然是这节课构思的基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到课文的整个情境中,每个环节下来,都有种趁胜追击的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激情很需要老师的带动,才能较久地持续,才能让课堂变得“唯美”。

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参考文献:

[3]于漪,刘远.名师讲语文之王崧舟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8.[4]王崧舟.看名师上课:王崧舟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法[m].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2008—5.篇三: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作业)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

万州区汶罗小学 沈继平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候,业务领导无论大会小会都会与我们谈到一个词,那就是?教学风格?。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间接创造者,继承和传递着人类文化。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就要看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能让其学生接受,是否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与自己产生共鸣。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审视自己的课堂与同事的课堂,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不同的人,教学风格真的不一样。?名师风格?这几个字,让我想起了现在中国小语界的一个名师------王崧舟。王崧舟这个名字在中国小语界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诗意语文?是他最闪亮的?名片?。2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慢慢地也磨砺出王崧舟老师?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课堂教学风格。

(一)关于诗意语文

什么是诗意语文?或许大多数人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王崧舟老师现在的答案是一句话,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或许我们会觉得很奇怪,这不是在玩循环定义吗?没错,就是循环定义。其实,当我们对一个问题刨根究底问?是什么?时候,会发现我们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问?语文是什么?呢?可能等我们什么时候真把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所以我们不需要钻牛角尖,我们需要回归课堂,去真正地感受和体会。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是一种感性存在的存在。语文不是知识体,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断的逻辑序列展开其内容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在王崧舟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开始,在第一环节中,老师就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课题,并且强调?毁灭?这个词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把毁灭圆明园的人说成是鬼子、畜生、禽兽、连禽兽都不如。全场包括听课的老师都笑了,他们或许是在笑这些学生的表达让他们不可思议,或许是在笑学生在课堂上竟然可以如此真实,如此肆无忌惮。这正是王老师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在他的影响下,你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某种状态,让你十分享受。这就是诗意语文的魅力。

老师们,慢慢体会,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语文是如此美丽!自己的课堂是如此美丽!自己的职业是如此美丽!自己的人生是如此魅力!这是作为人民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境界——

(二)关于语感教学法

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他说每句话的语气都是恰到好处的,不多也不少。他不是在表演,也不是在朗诵,他在讲课。正是因为他自身丰富的情感,所以他的每句话都吸引着听课的人。

语感教学的方法,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王老师让学生们不断地读,反复地读,有感情地读。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感性的认识,体会文章的主旨。在课堂上运用语感教学,现在比较实用的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法、语言品读法、语言积累法等。实用的语感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的理解能力,都有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比如美读感染法。根据文章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朗读出来。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朗读指导,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过程。

在一次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时,我就迷上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回来后,只要教学刊物上有关于他老人家的教学实录或者是教学设计,我是必须翻来覆去的看。

篇2: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是“不求甚解”,还是“力求甚解”?――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教学片段赏析

作者/林志明

在古诗教学中,对诗意的理解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小学生究竟该如何解诗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为他们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所以提倡“兴趣为先、不求甚解”: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诗是最精炼的语言,也是最美的语言,学习古诗切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应当“沉入语言、力求甚解”。

两种观点一直各据其理、各执一端,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窃以为,古诗以其典雅的语言、悠远的意境、博大的思想,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依然弥散着迷人的芳香。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更大的意义在于了解、传承、弘扬这一文化瑰宝,并从中感受其独特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提倡“不求甚解”,其实是将更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尽情享受古诗带来的精神快感和审美愉悦。

然而,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分支,古诗教学自然也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与体味之外,“亲近语言、品味语言、咀嚼语言”同样是古诗教学的应有之义。加之古诗语言凝练传神,其中蕴含着的文化意象和作者的情意表达都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所以教师更当紧扣其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诗性的语言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

其实,“不求甚解”与“力求甚解”看似对立,实则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教案大全 )诚如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那么,如何在“不求甚解”与“力求甚解”之间寻求合适的“度”,让古诗教学既情意盎然,又扎实厚重呢7

请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的片段。

师:这首诗你读出了什么感觉、什么情绪?

生:忧愁、凄凉、悲哀、孤独……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一边读一边看插图、看注释,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这首诗在哪些地方向你传递这样的情绪?

(生默读,圈画批注)

师:老师提一个问题考考各位:这个夜晚,诗人张继睡着了没有?

生:没有。

师:何以见得?诗中哪个词儿告诉我们张继根本就睡不着?

生:“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找一个近义词。

生:失眠、无眠、难眠、不眠……

师: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江枫、渔火。

师:因为愁眠,诗人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乌啼。

师:因为愁眠,诗人还感到了什么?

生:感到霜满天。

师:霜应该在地上,所以李白才有这样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可能满天呢?是不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其实,身体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

生:冷。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很孤独。

生: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生:因为他思念亲人了。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霜满天。

师:“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 “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对愁眠”。

师:“对”是什么意思?词典里有这些解释。(大屏幕出示)在这四种意思中,你会选择哪种?(生思考后举手)

师:有选2的,有选4的,都有道理。但词语理解不是这样死板的。有人说这里的.“对”是指“伴”,咱们把这个字换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感受,此时此刻,背井离乡的张继,最希望谁来陪他?(师范读)

生:母亲、家人、妻子、朋友……

师:但是,漫漫长夜,没有亲朋好友的相陪作伴,只有月落乌啼相对,只有江枫渔火相对。大家想一想,这一“对”,对出的是张继心中的无限――

生:悲伤、忧愁、寂寞、孤独……

师:于是情动于衷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

(生齐读全诗)

对于《枫桥夜泊》一诗,有人经过考证认为,诗中的“江枫”并非指江边的枫树,而是指“江村桥”和“枫桥”;“愁眠”亦非指因愁失眠,而是一座山的名称。所以“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指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笔者无意于这些考证的可靠性与科学性,然而,这诗如若这般教学,那么,诗中那空灵的意境、隽永的情味也就荡然无存了。

上例中,王老师以“这个夜晚,诗人张继睡着了没有?”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圈出诗眼“愁眠”,然后让他们说说“在‘愁眠’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大意、感悟诗情。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对”字上,让他们感受诗人无人可陪、无人可伴的寂寥与落寞。

纵观整个环节,王老师既没有刻意强调诗意的理解,也没有一味放任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着重围绕“愁眠”和“对”这两个语言生发点,引导学生晶味其中的美妙之言,感受其中的深襻之意,体悟其中的悠远之境。这种“从整体着眼,朋细节着手”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篇3:小议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由王崧舟老师提出并非偶然。它源于王崧舟老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众所周知, 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的文化靠语文来传承,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王崧舟老师甚爱书, 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雅之人。在他的身上, 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如何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得到沉淀和传承的。作为一个文化人, 他摆脱不了千百年来儒、佛、道的影响。

首先, 我们来看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是他用以自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语文教学方面, 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他的中庸智慧。他说:“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应是语文哲学的大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 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感悟与理解、感性与理性、自主与引导、接受与发现、吸收与表达、文面与文里、诵读体验与默读静思、潜心会文与广泛涉猎、尊重文本与拓展 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 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1]由此可见, 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一种中庸的语文智慧, 它并非是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 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追求的是一方心灵的净土。

其次, 我们来看佛、道思想对王崧舟老师的影响。之所以将此二者一并叙说, 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佛、道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 甚至有一些中国人佛、道不分。论说此二者对王老师的影响, 不得不追溯到王老师的祖辈。王崧舟老师是绍兴上虞人, 他的身上遗留着王羲之那个时代的魏晋名士所特有的风骨, 他的祖父是一个算命先生。算命, 是一种比较玄妙的职业。王老师从小耳濡目染, 这也促成了他长大后偏好禅宗。禅宗是佛教思想在道家影响下的中国化。具体来看王老师的课堂教学, 便能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他所特有的禅宗艺术——虚实相生。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 有这么一个片段:王老师让学生把“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句话反复诵读, 指导朗读。然后不断煽情, 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的图片电影, 当学生深深地沉醉其中的时候, 王老师看着大家微笑的脸, 停顿了一会儿, 然后充满愤怒和激情地说:“但是, 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然后是将近二十秒钟的可怕静谧!在这个时间里, 学生脸上的微笑全部凝固了, 都难过地低下了头, 甚至还有一个女生在悄悄地擦眼泪。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课堂艺术, 使课堂气氛达到了悲剧的极美境界。

更巧妙的是王老师板书上的虚实相生。在课堂临近结束时, 王老师会一步一步缓缓地擦去黑板上的板书。如《只有一个地球》《枫桥夜泊》都是典型。以《枫桥夜泊》为例, 在王老师轻缓的动作、反复的吟诵中, 板书被一点一点擦去。最后一片空白, 而漫天的白霜、悠远的钟声、无眠的惆怅却永远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上。这些“留白”的艺术, “虚实相生”的艺术, 正是王老师禅宗思想的体现, 也是“诗意语文”之所以诗意的原因所在。

那么, “诗意语文”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呢?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 很好地展现了这个过程。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的表现过程, 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因此, “诗意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教学践行中, 表现为王崧舟老师对朗读的重视, 由朗读而感悟、而想象、而造境、而体验。

(一) 朗读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 朗读是最主要的。之所以朗读, 是为了求气。所谓求气, 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 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2]气是一种生命的能量——语言的张力。王崧舟老师通过朗读, 在朗朗书声中, 在一唱三叹中, 让文字的声气流动、交汇, 让学生的情感激荡、碰撞。他不需要学生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 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读懂了什么。对于朗读, 他常用“用心”“静下心来”这样的词来对学生提出要求。他极善于通过在音乐中朗读,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如《长相思》中的《琵琶语》, 《二泉映月》中哀婉的二胡独奏, 《慈母情深》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插曲……音乐, 让课堂充满美感, 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情境。王老师的朗读具有诗歌的复沓美。他常在时间、内容、语气上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 如《万里长城》中“五百年”“一千年”“一千五百年”时间的递进, 《圆明园的毁灭》中从“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到“有玲珑剔透的楼阁”到“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直到“有西洋景观”内容的递进, 《一夜的工作》中“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作风”“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修养”“一种极其不简单的精神”三句话用近义词的方式逐层加强语气。尤为精彩的是王老师的范读, 配上或激昂或舒缓的曲子, 使课堂达到高潮。动人之处, 师生总是不免流下感动的眼泪。

(二) 感悟

“诗意语文”认为, 语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原点。语文这一学科, 是以作为生命意识冲动的产物的语言为基本元素。汉字是语言的载体, 与其他文字不同, 汉字具有浓郁的人文性、感受性。从这点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一如其最基本的元素一样, 主要是为了实用, 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它的本质内涵却是人文性。汉语, 是贵族的语言, 是享受情感的语言。这一点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丰富的情感活动过程, 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感悟。感悟二字, 有两层含义。先感后悟, 因感而悟。感即感受、感知, 悟则是跳出情感场后的回味, 是回味后的大彻大悟。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这样解释感受和回味:“在感受时, 悲欢怨爱, 两两相反;在回味时, 欢爱固然可欣, 悲怨亦复有趣。从感受到回味, 是从现实世界跳到诗的境界, 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感是能入, 回味情感是能出。”[3]由此可见, 由感到悟, 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美感的诗意世界。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 王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哪些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 “尖利”“啄食”“尽头”“吃光”……每个词都道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的深重, 学生因为心疼普罗米修斯而不断地质问宙斯、谴责宙斯、控诉宙斯。在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 学生沉浸在对普罗米修斯的心疼与对宙斯的怨恨之中, 这即是“感”。然而“诗意语文”的真正魅力在于由“感”带来的“悟”。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最后, 王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定, 跳出时空的约束, 提出了“如果大力神没有解救普罗米修斯, 那么, 普罗米修斯还有获救的可能和希望吗?”因为有了课堂前半部分的身临其境, 有了对普罗米修斯悲天悯人情怀的感同身受, 此时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坚信“普罗米修斯最终一定会得到拯救”, 因为他是爱的化身, 因为“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这就是“诗意语文”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 更重要的是感受文本之后跳出文本,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反观自己的存在, 去审视文本中传达出来的永恒的人类主题。

(三) 想象

感悟这个过程, 是人超脱世俗后, 精神与精神的相遇, 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然而, 千万层的隔阂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地域产生的横向距离, 时间产生的纵向距离, 成为学生进入文本的巨大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带领学生自由地翱翔于精神的天空, 超越一切物质, 超越一切客观的阻碍。王崧舟老师有句名言:“儿童写诗, 诗写儿童。儿童是诗, 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 是诗一样的生活。诗写下的, 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4]只有儿童才会把《江雪》中老翁的钓鱼想象为“他在钓一个春天”, 也只有儿童才会说“雪融化后是春天”。“太阳公公”“风婆婆”“春姑娘”……在儿童的眼里, 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一切都诗意盎然。儿童的万物有灵论, 使他们习惯把自然物体和事物人格化。因此, 王老师主张举象, 即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让孩子学会看。把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语言文字, 一次又一次放大, 一次又一次做细, 看到这些字后面的种种不曾言说、但是形象和内涵却非常丰富的东西。在王老师的课堂中, 他总会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从而进入文本的世界。

(四) 造境

想象的激发、情感的调动需要具体的场景, 除了老师的态度以外, 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情境。如王老师善于通过音乐激发情感, 通过语言构筑形象, 通过画面再现形象, 通过想象创造形象。使学生在一种诗情画意中享受学习, 享受语言带来的快乐。这是从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来说的。而从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个角度来说, 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造境, 即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己主动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世界, 也就是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情境、意境、心境。如果说想象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画面, 那么创造出的情境则应该是这些画面的叠加, 是这些画面的连续体。它不是静止的, 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视觉的欣赏。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生动的世界, 我们的五官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五) 体验

在想象的世界里, 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体验, 就是唤起那些沉睡的、尘封的记忆, 带着它们一起重新去经历新的感受, 获得自我实现。这种体验, 是学生以自己为中心的“二度创作”, 它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这时, 学生与作者对话, 与文本对话, 每一个细胞都专注地投入、敏锐地感知, 不知“人之为文, 我之为文”。在王老师的课堂中, 他力图创设情境, 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 使之转变为自己的真实体验。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 让学生扮演青年画家旁边的围观群众;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 和学生一起进入两小儿的角色, 进行辩日。这种体验, 是学生自身生命发展的需要。

“诗意语文”是生命化的语文, 它的生命化体验不仅属于学生, 也属于老师。有的老师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 教书之于他们, 只是糊口的营生;而有的老师恰恰相反, 三尺讲台不仅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还圆满了他们的人生。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这个时候, 我意识到, 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 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 达成了一片。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 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5]人即是课, 课即是人, 人课合一便是教师生命化体验的最高境界。

有人反对“诗意语文”, 担心孩子们习惯了象牙塔内的美好以后, 就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现实的人生。然而想象力不断被扼杀的成人世界, 逐渐丧失诗意的成人世界, 多么需要儿童的纯真、儿童的诗意来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古希腊神话被人们视为“人类的童年”。受其影响, 希腊人至今过的依然是闲适、自在的生活。在每年, 有一段时间, 旅游者会惊奇地发现希腊这座城市空空荡荡。那是大家都外出旅游了。偶然地路过一个人, 你会发现他戴着帽子, 手里拿着报纸, 穿着短裤, 悠闲地从你身边晃过, 充满阳光、大海的气息。多么充满诗意, 为什么我们不呢?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童年”, 一个可以让我们自由栖息的精神世界, 我们需要“诗意语文”来让世界、生活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318.

[2]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0.

[3]朱光潜.诗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67.

[4]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162.

篇4:小议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由王崧舟老师提出并非偶然。它源于王崧舟老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的文化靠语文来传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王崧舟老师甚爱书,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雅之人。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如何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得到沉淀和传承的。作为一个文化人,他摆脱不了千百年来儒、佛、道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用以自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语文教学方面,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他的中庸智慧。他说:“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应是语文哲学的大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感悟与理解、感性与理性、自主与引导、接受与发现、吸收与表达、文面与文里、诵读体验与默读静思、潜心会文与广泛涉猎、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1]由此可见,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一种中庸的语文智慧,它并非是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追求的是一方心灵的净土。

其次,我们来看佛、道思想对王崧舟老师的影响。之所以将此二者一并叙说,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佛、道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甚至有一些中国人佛、道不分。论说此二者对王老师的影响,不得不追溯到王老师的祖辈。王崧舟老师是绍兴上虞人,他的身上遗留着王羲之那个时代的魏晋名士所特有的风骨,他的祖父是一个算命先生。算命,是一种比较玄妙的职业。王老师从小耳濡目染,这也促成了他长大后偏好禅宗。禅宗是佛教思想在道家影响下的中国化。具体来看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便能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他所特有的禅宗艺术——虚实相生。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王老师让学生把“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句话反复诵读,指导朗读。然后不断煽情,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的图片电影,当学生深深地沉醉其中的时候,王老师看着大家微笑的脸,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充满愤怒和激情地说:“但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然后是将近二十秒钟的可怕静谧!在这个时间里,学生脸上的微笑全部凝固了,都难过地低下了头,甚至还有一个女生在悄悄地擦眼泪。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课堂艺术,使课堂气氛达到了悲剧的极美境界。

更巧妙的是王老师板书上的虚实相生。在课堂临近结束时,王老师会一步一步缓缓地擦去黑板上的板书。如《只有一个地球》《枫桥夜泊》都是典型。以《枫桥夜泊》为例,在王老师轻缓的动作、反复的吟诵中,板书被一点一点擦去。最后一片空白,而漫天的白霜、悠远的钟声、无眠的惆怅却永远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上。这些“留白”的艺术,“虚实相生”的艺术,正是王老师禅宗思想的体现,也是“诗意语文”之所以诗意的原因所在。

那么,“诗意语文”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呢?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展现了这个过程。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的表现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因此,“诗意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教学践行中,表现为王崧舟老师对朗读的重视,由朗读而感悟、而想象、而造境、而体验。

(一)朗读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朗读是最主要的。之所以朗读,是为了求气。所谓求气,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2]气是一种生命的能量——语言的张力。王崧舟老师通过朗读,在朗朗书声中,在一唱三叹中,让文字的声气流动、交汇,让学生的情感激荡、碰撞。他不需要学生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读懂了什么。对于朗读,他常用“用心”“静下心来”这样的词来对学生提出要求。他极善于通过在音乐中朗读,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如《长相思》中的《琵琶语》,《二泉映月》中哀婉的二胡独奏,《慈母情深》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插曲……音乐,让课堂充满美感,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情境。王老师的朗读具有诗歌的复沓美。他常在时间、内容、语气上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如《万里长城》中“五百年”“一千年”“一千五百年”时间的递进,《圆明园的毁灭》中从“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到“有玲珑剔透的楼阁”到“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直到“有西洋景观”内容的递进,《一夜的工作》中“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作风”“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修养”“一种极其不简单的精神”三句话用近义词的方式逐层加强语气。尤为精彩的是王老师的范读,配上或激昂或舒缓的曲子,使课堂达到高潮。动人之处,师生总是不免流下感动的眼泪。

(二)感悟

“诗意语文”认为,语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原点。语文这一学科,是以作为生命意识冲动的产物的语言为基本元素。汉字是语言的载体,与其他文字不同,汉字具有浓郁的人文性、感受性。从这点可以看出,语文学科一如其最基本的元素一样,主要是为了实用,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它的本质内涵却是人文性。汉语,是贵族的语言,是享受情感的语言。这一点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丰富的情感活动过程,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感悟。感悟二字,有两层含义。先感后悟,因感而悟。感即感受、感知,悟则是跳出情感场后的回味,是回味后的大彻大悟。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这样解释感受和回味:“在感受时,悲欢怨爱,两两相反;在回味时,欢爱固然可欣,悲怨亦复有趣。从感受到回味,是从现实世界跳到诗的境界,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感是能入,回味情感是能出。”[3]由此可见,由感到悟,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美感的诗意世界。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王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哪些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尖利”“啄食”“尽头”“吃光”……每个词都道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的深重,学生因为心疼普罗米修斯而不断地质问宙斯、谴责宙斯、控诉宙斯。在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沉浸在对普罗米修斯的心疼与对宙斯的怨恨之中,这即是“感”。然而“诗意语文”的真正魅力在于由“感”带来的“悟”。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最后,王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定,跳出时空的约束,提出了“如果大力神没有解救普罗米修斯,那么,普罗米修斯还有获救的可能和希望吗?”因为有了课堂前半部分的身临其境,有了对普罗米修斯悲天悯人情怀的感同身受,此时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坚信“普罗米修斯最终一定会得到拯救”,因为他是爱的化身,因为“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这就是“诗意语文”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更重要的是感受文本之后跳出文本,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反观自己的存在,去审视文本中传达出来的永恒的人类主题。

(三)想象

感悟这个过程,是人超脱世俗后,精神与精神的相遇,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然而,千万层的隔阂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地域产生的横向距离,时间产生的纵向距离,成为学生进入文本的巨大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地翱翔于精神的天空,超越一切物质,超越一切客观的阻碍。王崧舟老师有句名言:“儿童写诗,诗写儿童。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生活。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4]只有儿童才会把《江雪》中老翁的钓鱼想象为“他在钓一个春天”,也只有儿童才会说“雪融化后是春天”。“太阳公公”“风婆婆”“春姑娘”……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切都诗意盎然。儿童的万物有灵论,使他们习惯把自然物体和事物人格化。因此,王老师主张举象,即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让孩子学会看。把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语言文字,一次又一次放大,一次又一次做细,看到这些字后面的种种不曾言说、但是形象和内涵却非常丰富的东西。在王老师的课堂中,他总会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从而进入文本的世界。

(四)造境

想象的激发、情感的调动需要具体的场景,除了老师的态度以外,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情境。如王老师善于通过音乐激发情感,通过语言构筑形象,通过画面再现形象,通过想象创造形象。使学生在一种诗情画意中享受学习,享受语言带来的快乐。这是从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来说的。而从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造境,即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世界,也就是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情境、意境、心境。如果说想象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画面,那么创造出的情境则应该是这些画面的叠加,是这些画面的连续体。它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视觉的欣赏。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生动的世界,我们的五官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五)体验

在想象的世界里,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体验,就是唤起那些沉睡的、尘封的记忆,带着它们一起重新去经历新的感受,获得自我实现。这种体验,是学生以自己为中心的“二度创作”,它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这时,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每一个细胞都专注地投入、敏锐地感知,不知“人之为文,我之为文”。在王老师的课堂中,他力图创设情境,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使之转变为自己的真实体验。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让学生扮演青年画家旁边的围观群众;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和学生一起进入两小儿的角色,进行辩日。这种体验,是学生自身生命发展的需要。

“诗意语文”是生命化的语文,它的生命化体验不仅属于学生,也属于老师。有的老师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教书之于他们,只是糊口的营生;而有的老师恰恰相反,三尺讲台不仅成就了他们的事业,还圆满了他们的人生。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达成了一片。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5]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课合一便是教师生命化体验的最高境界。

有人反对“诗意语文”,担心孩子们习惯了象牙塔内的美好以后,就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现实的人生。然而想象力不断被扼杀的成人世界,逐渐丧失诗意的成人世界,多么需要儿童的纯真、儿童的诗意来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古希腊神话被人们视为“人类的童年”。受其影响,希腊人至今过的依然是闲适、自在的生活。在每年,有一段时间,旅游者会惊奇地发现希腊这座城市空空荡荡。那是大家都外出旅游了。偶然地路过一个人,你会发现他戴着帽子,手里拿着报纸,穿着短裤,悠闲地从你身边晃过,充满阳光、大海的气息。多么充满诗意,为什么我们不呢?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童年”,一个可以让我们自由栖息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诗意语文”来让世界、生活充满诗意。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21000)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18.

[2]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

[3]朱光潜.诗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7.

[4]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62.

篇5:王崧舟老师的课、讲座

一、第一个片段(生病)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很长3500字,这么长的课文其实就写了一件事。生:参加毕业典礼 师:时间是 生:昨天 师:地点是 生:学校礼堂

这件事的开头,小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这件事继续往下是这样写的 生读

这件事再往下是这样写的,谁继续 生读

这个骊歌读得非常有味道。这个离歌往往出现在毕业典礼上,往往是五年级的学生唱歌毕业生听的

生读:长亭外,古道边„„

师:是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小说到了最后是这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什么事情,3500字,就写了一件事 毕业典礼 时间是在 今天 地点是在 学校礼堂

小说里写了爸爸的几件事,一起来看 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件事,时间 昨天 地点 医院

谁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生读

这是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个片段,发生的诗时间是 昨天 地点是 医院

我想大家不会忘记,这时英子的爸爸已经 病了 他的嗓子是 哑的 身体是

病得很重很重的爸爸用他沙哑的嗓子这样鼓励女儿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听得出来,你已经把自己放进去了,仿佛这一刻你不是你,你是英子。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讲给女儿听了,于是那叮嘱又一次从爸爸沙哑的喉咙发出来。生读 当你知道女儿是最后一次读小学,你可能会这样倾述 生读

最后一天,可不能迟到。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他知道自己可能说的是最后的一次话。他这样说道 生读

你们听,这就是英子的爸爸。假如你就是英子,你就在现场。在你的心中会冒出怎样的字眼来形容你的爸爸? 疑惑 为什么?

爸爸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觉得这时英子是感到疑惑的,好这是你的体会。

在这样的时间里,用这样的口吻在说的,是怎样的爸爸。爸爸的病很重,想象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的爸爸 伟大

伟大这个词何出,也许在英子的心目中,伟大就是最好的词。你们知道吗?其实所有的词对于英子来说,知道吗?就在昨天,爸爸讲的每一件事。她上台发言的时候,爸爸曾用他发哑的嗓子,这样读。生读

爸爸何尝不知道这是女儿上学的最后一天,所以他用他沙哑的声音说: 生读

当她再一次告别的时候,爸爸用这样沙哑的声音读 生读

这是留在英子记忆里的爸爸,却在英子离开的今天,去世了。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第二个片段(上学)师:生读,其余同学勾画,把所有英子爸爸打她的词勾画出来 生读

师:读得很好,把我们都带进去了。发现了吗?满屏幕的都是圈。你们都知道所有的这些圈都是英子的爸爸打英子的动词。

想想看,爸爸这样打英子厉不厉害。如果你就是英子,想想这样被爸爸打,你是什么心理?

委屈 难受 憎恨 痛苦 伤心 不舒服

五味杂陈啊,孩子们所有的情绪都散发出来,反过来,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当英子的爸爸打完英子,他的心会不会痛?

会 为什么

我从后文了解到,他打了英子后,他还送他去学校 会

英子毕竟是他的亲身骨肉

会痛,当然会痛,明明会痛为什么会打,为什么会打,为什么 因为他想让英子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她不要逃学。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益。养成坏习惯就可能终身受害。这就是英子的爸爸。这个爸爸却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走了。

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第三个片段(寄钱)时间:小学时 地点:家里

讲的是:爸爸叫我去寄钱 生读

这就是英子脑海中清清楚楚的记得爸爸让他去银行。在英子的爸爸讲的话中,有一个字的频率非常高,这个字就是“闯”

谁能为闯组个词? 走南闯北 闯关 闯天下 闯荡 闯入 闯一闯

还有更多的闯,你们听,所有的闯都需要靠什么? 勇气 还需要什么 勇敢的心 还需要什么 自信 还需要什么 胆量

闯是需要勇气的,自信的,是需要胆量的。想想英子去存钱,我们都来做一次英子。从这一刻开始你不是你,你是英子,你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去银行干什么 取钱

你穿过第一条街,那是你熟悉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完全陌生了。看到陌生的人来人往,她的心会怎么样?

害怕

想想,爸爸跟你说了什么?

找到台子上了,可是你怎么也找不到该怎么寄。你就会 紧张 找不到就会 挤不出去

这时,你就会想起爸爸的话 生读

现在的你,有信心。当你有信心的时候,你会想,台子的后边就是那个小日本 再来给英子一点信心和力量。这时的你会 有信心

于是你镇静的把手伸了进去,当你回来的时候,你对自己说 闯过来啦 闯过来啦 你闯了什么啊?

锻炼了自己的勇气,闯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可能是当时的 害怕 可能是当时的 紧张

闯过来了,是的,谁给了你这样的勇气,谁让你学会了这样的坚持,谁让你在困难面前保持了这样的信心 爸爸

爸爸走了。永远的走了 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读着读着好像有点不对劲。3500,80个自然段的小说其实是写的这件事 我参加毕业典礼

对啊,既然写的是我参加毕业典礼,那怎么会与昨天的事儿联系在一起? 这是英子的回忆,插叙 没错。

这篇3500字的小说,真正写毕业典礼的不到三分之一,而过去的回忆超过了三分之二。是不是很奇怪,其实还有更奇怪的。

这些在小说的开头有没有出现?没有。小说的结尾有没有出现?没有

出现在小说的中间。来打开作业纸,想想看,刚才这些片段,分别出现在哪些部分? 生完成作业纸

请一位孩子来分享一下你的思考 生 生

知道吗?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是我们这篇小说最棒的秘密。是什么秘密? 这就是我们这篇小说最大的秘密,就是小说的插叙。

四、插叙以前听说过吗? 完全按照今天时间的顺序,写的是我参加毕业典礼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插入这样一件事,这就是叫插叙。在我们插入回忆的事儿,我去寄钱。正是有了这些插叙,我们才一次又一次的走近了谁?

英子的爸爸 出音乐《长亭外》 就在今天,小学毕业的今天 读

爸爸知道,明天就是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天,他不断的叮嘱女儿 读

不久于人世的爸爸想到今天讲的话就是对英子最后说的话,他说的是 读

其实这也是小说的插叙,因为有了这样一次插叙,我们知道了爸爸的严格、严厉。在我小学的时候,爸爸曾经让我去寄钱,我当时很紧张,我想起

闯练闯练

是爸爸的话给我勇气,我把钱给了柜台后的小日本,我想起的是爸爸的话 闯练闯练

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严格 这就是

就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 生:爸爸的花儿落了 师: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些插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假如刚才的这些插叙都没有了,小说只能发生在那天? 今天

如果回去了,可以发生在昨天。如果有插叙

可以回到昨天,六年前。就是这些插叙打破了时间的界限。

于是我们就可以回到家里,可以回到银行,可以回到医院,因为插叙的出现,小说地点的限制已被打破。这就是插叙的美。他可以带来叙事的自由。

就是他的叙事自由,自由的叙事。就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永远的走了。再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真的落了吗?

请快速阅读,爸爸的影子好像倒映在英子的心上,爸爸的花没有落 英子以前经常会赖床,但在爸爸的教导下她就不会赖床了 读

那是刚读一年级的时候的英子,请继续

从那一刻之后,英子迟到过吗?谁让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谁让她学会了这样的坚持? 爸爸

谁还有别的发现,你发现爸爸的花儿其实已经开在英子的心上 50自然段和66自然段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去。第六十六自然段,我从来没有这样 我长大了变得十分镇定。

大家发现没有,他的跨度非常大,结尾写了英子的表现,孩子们你们注意到这两个词了吗?

镇定

当时英子碰到了什么事情,她会如此的镇定? 爸爸去世了 那是英子多少岁? 12岁

想想看,一个12岁的小女孩知道爸爸走了,他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是 哭 伤心 谁能用一次词来形容 泪如雨下 失声痛哭 嚎啕大哭

这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遇到爸爸走后最本能的反应。她哭了吗? 她的反应是 镇定安静

是谁让她学会了这个本领 爸爸。

爸爸的花儿落了,镇定安静地开在了英子的心里 谁还发现到英子去寄钱的时候,谁还有发现? 爸爸的花开到了英子的哪里? 心里

英子寄钱的时候,有几个人? 一个人

他有没有陪着英子去寄钱,为什么他不陪着英子去 因为英子的爸爸想锻炼英子的能力

这个词我觉得可以记下来。孩子们知道什么叫成长吗?成长就是学会独立。

五、写话

爸爸虽然走了,夹竹桃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经过了清明雨纷纷,我把红色的夹竹桃轻轻地放在爸爸的窗前。往事开始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拿起笔来,请你写一件事,就写一件事,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你的中学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你大学的时候,在生活上,学习上,你又一次遇到了什么困难,又一次遇到了什么挫折。但是爸爸的话又回响在你身上,让你又一次有勇气去挑战自己。你是不是又一次闯过来了。现在请你把这件事记下来,告诉你的爸爸。在这个清明节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

生习作 师:不管你写没写完,写了多少,重要的是你在提笔的时候,你是谁? 英子

让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清明,当你把粉红色的夹竹桃放在父亲的坟前的时候,你想到: 生读自己的文章,入职介绍

当又一次把那封信投出去的时候,不仅是个人简历,是自信勇气,是爸爸对你永远的期待

还记得,中学的时候,我„„

孩子你记住的不但是爸爸对你的话,而是爸爸对你永远的爱 其实爸爸从来没有离开你,爸爸就在你的深厚深情的望着你 真好,斯人已逝,生读

虽然没有写完,但是我知道那次夏令营永远让你难忘,因为在夏令营中 这个是大大的梦啊!

王崧舟老师的讲座

现代文学有这样的说法,林海音成就了民国的北京。爸爸的花落的时候。课文中选了她城南旧事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 大会的主题,语文的核心素养

现在为什么会提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对未来中国语文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为了什么,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可能有感触

最早是在2014年,神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的讨论稿中,语文核心素养被描述为四个基本的模块。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四个模块第一次明确的指出语文素养本体的模块是什么

语文素质到素养是更科学的表述。现在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的战略的调整。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年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语文素养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

生活没有外延,语文也没有外延。语文教师什么都可以教,什么都可以教,后来会发现孩子的语言基本的表达和表现没有了,这是十年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最沉重的压力

语文有边界,语文的外延不能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核心素养不仅是事实的陈述 核心是中心,只有打中靶心才会实现

课标研制已经告诉我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 我想说的是这四个模块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会有很大的问题 至少有两个新的 问题 各自为政

思维就是思维、审美就是审美、文化就是文化 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语文思维审美、文化、你以为你一样重,肯定不是

基础是寓言,在语言之上才会有文化审美。最后的出口还是语言 基于语言、通过语言最后实现语言

语文的核心素养不是四个模块,而是一个核心,就是语言 语文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的建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主题指向的就是这个核心 有了语言的铺垫,我们来说一说我们的课程

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落到了实处。将语言的基本核心贯穿到各个方面。怎么才能做到对立点呢?

在我们的课中有三个核心 第一个核心,核心内容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最核心的是文本,文本文章之本,离开文本我们没有办法教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68个自然段,3500字,这么多的头绪,它的核心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是语文老师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长文短教,但是核心是什么? 寻找并确定核心内容

这篇小说可以学 的内容非常多

语言的形式可以转换为学习内容的东西都很多 有非常鲜明的线索 知道线索是什么吗? 爸爸的花儿 题目是爸爸的花儿

文章开始写的就是我胸前别的粉红色的夹竹桃 一次次出现爸爸是多么爱她

当我结束毕业典礼,回到家里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爸爸的花 这个线索本身有可能让我们知道怎么去写,这是第一

第二,大量的伏笔,后又照应,是这篇小说的用词非常的精妙 伏笔。一开头就出现了。妈妈的眼睛是红红的

然后写英子的回忆,回忆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昨天在医院。当毕业典礼快要结束的时候,又一次出现

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又是伏笔 所有的伏笔就像一条线一样出现 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就呈现了出现

这个小说都没有出现爸爸死了,但是都出来了。用了象征的说法 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是这篇小说最重要的伏笔。原来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爸爸走了。老师们有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出现在课堂的某个内容中啊? 没有 删掉伏笔

比如精准的动作描写 比如深情的话语 表达

比如可能涉及到的英子的内心独白

我只有一个目的,我要确定这篇小说的核心内容 老师们应该能听出来,我想教的核心内容是插叙

一个老师说,你的课可以分成四步: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插叙 我实话跟您说,我不是这样备课的

我的备课只有两个版块,一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一个是爸爸的花儿没有落

我筛选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所谓内容的维度,小说要学的就是人物。大家都知道,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

宝玉什么样,宝钗什么样,黛玉什么样

读爸爸的话落了,人物这里最核心的人物肯定不是“我 ”,是爸爸,人物的核心内容是小说内容的核心

第二点,是形式密码。小说就是小小的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比较专业一点的就是叙事。小说要学的就是叙事的方式

线索是叙事的方式之一。伏笔是叙事方式之一。在林海英的这一张中,叙事方式最大的特征是使用插叙。你再也找不出第二篇小说有那么多插叙。

插叙的分量和比重简直就是让人想不到 写插叙的内容超过了3分之2 从一年级到高中,插叙所占的篇幅很大。这篇小说中的插叙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方式和类型

一个紧接着另一个插叙 引发联想进入插叙

插叙的进入和离开的方式都是很典型的 第三

因为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

这节课的核心人物是爸爸,核心内容是插叙 一课一得,得什么。要学会把握文本的核心

有了核心的内容后,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样的内容到底要怎么学? 有时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迷失。忘了目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插叙作为最核心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确定核心素养。这堂课的核心策略,通俗说,这样的小说,这样的插叙怎么带着孩子学。物品选择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进去

这是读小说的策略,也是感受插叙的策略

读小说最怕研究小说。所谓研究就是,跳出来,你是主体、小说是客体。小说情节的叙事方式是什么,你一边有条理的分析,一遍观察,作文文学的小说一定不能这样

这样你读到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字 小说是文学 文学是人学 文学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人变得更好

读小说怎样才能让人变得更好呢? 把自己放进去

让自己在小说当中出生入死 让自己对小说中的人物、话题刚兴趣

你是英子,你是爸爸,我忘记了你的存在,只有这样读小说,你才能更好地吸收文学的力量

篇6: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

今天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慈母情深》两课,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王老师非常善于运用引导性评价。评价是一种艺术,如果能正确使用评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评价产生的作用,将会远远超出评价本身,它不但是对“当事”学生进行评判,更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引导。尤其是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能够把比较生涩的方法指导不露痕迹地融合在对学生生动的评价中,学生非常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轻而易举地学会了朗读的方法。这样的引导,怕是要比直接的方法说教效果好多了。

二是王老师的课堂整体感觉素、朴、真。没有任何花哨形式的东西,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没有多余的教具,没有看似花哨的表演形式,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有它的实效性。朴朴实实、真真实实的课堂,却给了孩子真正的提高。

三是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一个优秀的老师总是如此,不是为赶课堂的进度,不是为表演自己的设计,而是真正关注孩子知识的达成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四是课堂充满激情,非常投入。课堂需要激情,尤其是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投入,只有老师自己能够走进文章,投入情感,充满激情,孩子才能受到感染,才能跟随老师进入文本,用心体悟。名师的课堂总是如此,无论是于永正老师、王崧舟老师,还是窦桂梅老师,都是如此,或许他们的讲课思路不同,观点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不仅是上课的孩子们,就连听课的老师们也往往被他们的激情感染。

五是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常说,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应该怎么发挥?王老师的课堂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这个主导作用,要适时体现,出现在最需要的时机,这个主导作用,要因地制宜,要善于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引导他们。唯如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起到他的点播调控引导作用。

——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

上一篇:论文1:县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下一篇:寒假里一件高兴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