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2024-04-27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通用10篇)

篇1: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育人必先育己

张琨

知道王崧舟,是在本学期参加大兴区民办教师进修学习,这是我在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学习归来,我购买了王崧舟老师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以及他的十年课谱,读完这几本书,就如同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让我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让我重新定位语文老师的标准,同时也让我重新找到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也让我看到我未来职业生涯中要走的路之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真的应该“上下而求索”!

按照王老师的十年课谱,我找到了所有他的教学视频,看每一堂课都如同在品尝不同美味的大餐,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同时也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汗颜。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语文老师,我还远远不够!王老师身上的那种书卷气,那种文人气质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在他的一举一动之间,在他的一颦一笑之中散发出来的。这样的底蕴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培养出来的。我想,作文语文老师,这样的气质是必要的。

王崧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教学语言、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把控、教学技巧、教学机智„„都是我要学习的。现在单说一点,王老师对文本的把握,他钻研和吃透文本的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在于它是一门感性多余理性的学科,这意味着,做为语文老师,情商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咱们的情商是通过上一篇篇的课文传递给学生的,如何传递积极美好而深刻的情感就在于老师对于文本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幸与王老师不谋而合。看了王老师不下十节的教学视频,都是在不同省市的不同学校上的,然而,不管哪所学校的学生,都会在他的点拨引导中提问思考。王老师上课不拿语文书,然而,文章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烂熟于心。刚开始没注意这一点,后来看多了,发现了这一特点。心里暗暗佩服他的记忆力,可是后来看了王老师《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我才知道,不是他的记忆力好,而是他在上每堂课前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去研究文本吃透文本,他会为一篇短短的文章一首短短的诗去翻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再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最适合教学的部分和最容易被学生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录,而提取信息这一步往往是最难且最关键的一步。他在《七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他在讲五年级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前,好几天吃睡不香,因为这首短短的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很复杂,他查阅了好多资料,他脑子里充塞着太多太多的信息,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传达给学生呢?如果讲历史背景太多,就变成历史课了,不讲,学生就不能理解词中的情感,为此,王老师伤透脑筋。苦恼了好几天,王老师干脆放下这些驳杂的信息不管,他腾空脑子,索性大声朗读这首词无数遍,读着读着,他豁然开朗,一下子知道该选用哪些信息了。我看到他写到这里,心想,既然多读就能解决问题,那查阅那么多资料不是白费功夫吗?看到后面,我发现我错了,正是因为有前面大量资料的铺垫,对老师而言,文本已经吃透了,只是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而“读”这个环节恰恰是“理顺”的过程,差点忘了提一点,王老师读书还不只是“读”,而是圈圈点点地去读,就是说,他在读文本的时候,会适时旁批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刚开始很不理解这一点,自己的理解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呀,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看了他举的另一个例子后我理解了,他在讲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之前,做了大量的旁批工作,最后他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篇课文,读完之后,他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就是带着这样的感动和感悟走上讲坛,在教学的过程中,他的语言很少,而他的那份情感却在他精妙的引导词中和范读中以及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中传递给了学生,是的,教授一篇动情的文章,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换句话说,只有自己吃透文本,理解文本,才能游刃有余地去教学。回到之前那个问题,旁批上自己的理解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语文是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科目,在教学中,必然也是有感性的成分的,而一个语文老师要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要提升学生的情商,培养他们崇高的情愫,只有我们具有了美好的情愫,我们才能有效地教学,所以,不用担心老师教学前最“自我”的解读会左右学生的理解。

总结一下,王老师的备课包含五个阶段:初读、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再读、旁批。在完成了这五个阶段后,文本几乎烂熟于心,再走上讲坛,文本已经印在脑子里,如果允许,都可以不用带教本了。读了他的《七讲》,我更是汗颜,我是如何备课,而王老师又如何备课的。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尚且如此,我又有何理由不踏踏实实地做足教前功夫呢?

我按照王老师备课的方式备了一节四年级的古诗《游山西村》,上完课,我觉得我和此前完全是两位不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把控我从容多了也自信多了,我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诗歌饱满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一堂课下来,全班学生已经能完全流利地有感情背诵这首诗了。

通过学习王崧舟老师,我深深受到了启发,我从内心里体会到,育人者必先育己。

篇2: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怀柔区九渡河镇中心小学 刘福春

9月18日,我有幸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聆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听王崧舟老师讲当代著名作家王丽宏笔下的散文《望月》一课,听着听着自己仿佛进入到了诗情画意之中,感叹散文原来也可以这样教。

上课起始,学生齐读课题,王老师就提出了读的要求,“柔柔地读,再柔一点”,老师的语言,同样柔柔的、充满深情的,学生立刻进入了诗的情境中,即使是我们听课的人,也不禁深受感染。这是我听这堂课先入为主的感受。讲授课文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就像一个先登上高山的人,为下面的孩子准备好了爬山的阶梯,孩子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攀上知识的顶峰。既不是很费力,又需要自己的努力。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就是那一步步阶梯,孩子每爬上一级,老师都不忘适时表扬鼓励:“多敏感的孩子!”“你将自己的感受交给了文化”等。

老师又用简练文字把本文的主要内容加以提炼——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然后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各有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学习目标明了,学生们的阅读有了目标,就有了明显的收获——很快就清楚了文章的脉络,为细读课文做好了铺垫。

接着,抓重点段细细品读“江中月”片段,反复品味,要求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或默读思考,或大声朗读,或畅谈体会。这还不够,再抓住关键词语,指名再读,师生接读,相机穿插着老师的示范朗读,读中理解,读中思考,读后谈体会。随着朗读的推进,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逐步往纵深方向发展,逐步感悟“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一妙不可言的意境。

然后是对“诗中月”的欣赏和对“心中月”的理解。抓住关键字来理解各位诗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心情。随着教师的巧妙点拨,学生们朗读诗句的韵味越来越有个性,并能通过朗读时语气、速度等来表达出自己对各位诗人心情的体会,表达出对机灵的小外甥的欣赏,最终抽取出“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一引申含义——每一位诗人赏月时的心情各不相同,写出的诗句也不尽相同。

老师的语言充满魅力,充满诗意。加上恰到好处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了诗意的散文中。

听完课后,感觉意犹未尽,我仍在陶醉着„„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欣赏中收获着„„

听王崧舟《与象共舞》有感 九渡河镇中心小学 刘福春

9月18日,听完王崧舟老师讲的《望月》之后又听了他讲的《与象共舞》,听后感受颇深。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从容镇定,挥洒自如

我认为王老师在课堂上从容镇定、挥洒自如。我被他那种不急不躁的魅力打动了。他的语调、神态、动作那么舒缓自然,没有一点的牵强附会,没有强迫学生学习的痕迹。“从容镇定”是一种理念。在老师的心中,只有从容,才能彰显对学生的尊重;只有从容,才能让学生愿意听其声;只有从容,才能感染学生,从而让他们冷静地思考,而不是让学生在浮躁的气氛中匆忙地、肤浅地应答老师的问题。

二、大教无痕、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王老师的课,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自然舒展,各环节之间过渡那么自然,不露痕迹。在平静的聊天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激活,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他很讲究教学艺术。他没有将此课作为宣讲式的政治说理,也没有把环保理念和生态意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依托文本,引领学生在文字中体味。

三:“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王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他把朗读作为训练目标和突破口,在读“与象共舞”一段时,王老师把文中的“我”分别换成了 “自己、观众、大象”,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反复复地朗读,真可谓读到了文字中,读到了情境中。人与动物的那种和谐,在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比生硬灌输要高明的多。他通过读,打开了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多种感觉通道,使文字如涓涓细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读得越来越有节奏、有韵律、有味道、有情绪。

四:朗读能力应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王老师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读。他真是朗读的高手,一个“熟视无睹”,让他读来,就颇有“亲密无间”之感;围绕一个 “节奏”,在他读来,就有了长短、强弱、快慢的变化;围绕一个“拥”字,他就能读出人多、急切、热烈。正因为自身的朗读素质,才能让学生爱听、爱读、爱想。所以,朗读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范读更应该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目标明确、训练扎实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回归。纵观王老师的 两节课,他都是先提炼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第二节课提炼 了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目共睹等,并扩充语境,达到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目的。整体感知课文时,王老师又教给了同学们如何提炼中心句方法,方法新颖、灵活、有趣。感受精彩段落的描写时通过对比体会到句子长长短短,快快慢慢的好处。王老师还通过角色置换体会了人们与大象的亲密无间。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一切都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学习中才能获得。

篇3: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今年三月, 笔者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市参加了“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践行课程标准理念”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讲授的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去年的树》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之后, 王崧舟老师就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待充分肯定学生的朗读后, 王老师直接要求学生读第一小节课文, 并在读书中把“一棵树和一只鸟可能在什么时候唱歌”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是有话可说的。

此时, 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天天”这个词的出现, 创设出一个又一个的画面, 感悟大树和小鸟的深厚情感, 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当王老师出示“树长得 () , 鸟长得 () ”的小练笔时, 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王老师一边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练笔, 一边把学生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高大、粗壮、美丽、小巧……我感叹在这里王老师把句子的拓展落到了实处, 这种拓展文中语句的方法我也可以学会。

接下来, 王老师的做法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让学生把自己的拓展课文片段和原文对比, 在对比中看出原文中并没有学生笔下的修饰语, 王老师果断地擦去了刚刚写上的板书后, 留给学生一个问题, 即作者为什么不写外貌?我觉察到, 在课文开头部分的教学王老师是下足功夫的, 但现在结果好像又回归到了原点。这是王老师指导学生的第一次练笔。

第二次练笔出现在角色对话的修饰语部分。王老师把本组课文中《巨人的花园》中有感情描写的旁白拿出来做例子, 指导学生写出本课中有感情、有心情的旁白出来, 这样才能读出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次学生做得更好, 想到了“依依不舍地说、心急如焚地说、难过地说、焦急地说”如此等等。王老师再次把学生的练笔写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朗读感悟, 可以看出尽管是四年级的小学生, 都能清清楚楚体会到大树和小鸟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着, 王老师要求学生走进课文, 他问学生:是作者不会在课文中写表情吗?为什么不写表情呢?王老师又一次擦去了自己的板书。

王老师指导学生的第三次练笔在课文的结尾处, 引导学生写出小鸟看着灯火会说出什么话语。王老师耐心地写出学生的扩展词句, 体验此时小鸟自责、伤感、思念、疼爱的复杂心理。还是如同前两次一样, 王老师认真写出学生的练笔作业又一一擦去, 让学生体会作者是不是写不好心理活动。

课文讲到最后, 我们看到尽管王崧舟老师一节课没有停止写字, 但是黑板上只剩下除课题之外的“不写外貌, 不写表情, 不写心情”这几个字了。王老师告诉学生课文中不写外貌, 不写表情, 不写心情, 并不是作者不会写, 而是这种平淡的课文恰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王老师最后又把这几个字也擦掉了。王崧舟老师告诉学生, 读童话, 不能陈腐于文字的局限, 要放飞想象的翅膀, 走到文字背后, 这才是最可贵的。

王崧舟老师把当下语文老师教学中为了语言的运用而生硬地运用的现象称为“语用焦虑”, 强调老师要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学要基于语境, 在语境中, 为了语境, 还原到课文的语境里, 把学法指导放到语境中。听王崧舟老师的讲课和讲座, 我懂得了语文教师要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把握好“准确”这个底线之后, 把教材变成自己的教材是可以做到的, 超越教材而不是远离教材地重新建构新的教学内容。

篇4:听王崧舟《去年的树》有感

听王崧舟《去年的树》有感

上周很高兴地参加了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领略了许多名师的风采。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王崧舟的《去年的树》,薛法根的《我选我》……都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其中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后,让我感受颇深。

《去年的树》讲述了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写出了鸟儿的执着与诚恳。王崧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教学历程中的一个鞭策。下面就谈一下我感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一篇童

话,谁来给我们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直截了当的开场和他的笑容一般淡淡。我惊讶于四年级孩子们满含感情的声音和端正整齐的坐姿,在一遍遍的诵读中,王老师带领孩子们找出关键词“天天”,配上柔和的音乐,变化不同情境的图片,让孩子们接起火车不停地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反复——是王老师这节课里点击率最高的一道程序。不同的情境下,孩子们在王老师抑扬顿挫的提示语声中自如变换感情,变换读法。

“你能从刚才的朗读中体会到什么?”是的,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读,就能让孩子们纷纷举起手说出自己的体会,无论是对“鸟儿”与“树”之间关系的体会,对它们之间感情的体会,对人物表情的体会,对人物心理的体会……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学习内容,老师的“教”固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的“学”却是更应得到锻炼的。王

老师在让孩子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之后,要求他们自主完成句子,如:“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让孩子去想象人物的外貌,让孩子去开发自己的词库,但王老师在这里又着重提醒孩子们在仿写时加上“特别”一词。配着和缓的音乐,孩子们的练习本沙沙作响,不一会,音乐结束,孩子们也端正了坐姿,这种恰到好处的情景配合体现在整堂课中。

“千万树中,只为这一棵唱;千万鸟中,只听这一只唱。”一句简单的话,一片深邃的情,我忽然感受到王崧舟老师那淡淡中蕴含着的某种浪漫,孩子们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的,于是他们便更加卖力地感受着文字中的深情。

质疑,是解读文章的又一法宝。在带领孩子们感受深情之后,王老师突地话锋一转,“刚才所说的鸟儿的外貌也好,树的外貌也好,都是同学们写出来的,课文中写了吗?”课文根本没有提及任何与“鸟儿”、“树”外貌有关的句子,在

得到学生的认同后,王老师擦去了之前写的第一自然段“写外貌”的板书,这里作者写得非常“浅近”,可我们却都能想象出它们的模样,这种感受不也又是“深厚”的吗?

对话,是体会文章思想,理清脉络的重要线索。在分角色朗读的分配中,我感动于王老师的课堂用语“你愿意吗?老师也一起读可以吗?现在可以读了吗?”他低沉的声音吐出这些语句令人有种被充分尊重的感觉。朗读过后,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刚才的对话时有一个人读得不好,他是谁呢?”就在大家都稍有紧张的时候,王老师却说:“老师读得不好。”学生们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老师读的提示语太平淡了,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怎么样读才能有意思一些呢?”

“怎么样才能有意思一些呢?”——再自然不过的一句转折,也同样自然地将孩子们再次领到了“语用”训练中,请同学们给提示语加上些形容词来形容人物说话时的心情。然而王老师也并不是

直接就让孩子们放手去写,而是带着孩子们再一次沉浸在音乐中,沉浸在“鸟儿”和“树”的亲密中。

“这是鸟儿和树的一个春天的约定,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又是一份令人遐想的温情,王老师不断用他浑厚的声音为故事营造一种静谧也带点忧伤的气氛。在和孩子们共同寻找结果的过程中,他再一次否定了之前自己写的板书,文章中也没有写到人物对话时的表情啊!这里依然是“浅近”的,可它们的表情似乎就是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是那么那么的“深厚”。

“鸟儿”的寻找一路又一路,“树”的凄凉遭遇一波又一波,当鸟儿看着灯中跳跃的火花,那个“春天的约定”还被记在心中吗?音乐声再次响起,然而这一次却与之前的悠然欢快不同,显得那么悲伤,那么惋惜。王老师依然与学生们一起,用鸟儿的眼睛“看”着灯火,它在回忆,它思绪万千,轻轻地,反复地诵读着同一句话:“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

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唱……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无论日起日落,潮起潮退,夏阳白雪,春华秋实……听到这里,我听到了孩子们哽咽的声音,也发现自己早已不觉湿了眼眶。

学习一篇文章,与其倒背如流,倒不如在课文里实实在在地走一回。王老师带着学生在这篇短短的,浅近的童话里漫步着,用他独特的淡淡和隐藏着的浪漫给了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梦。他的课,也如同这篇课文一样,浅近中蕴藏着深厚,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王老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着力培养。他在课后也对与会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老师们都能够在教学中落实“三个融合”:

一、学习语用与情感体会融合;

二、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融合;

三、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融合。他认为如果可以很好的创设语用情境,扩充语用内容,提升学生的语用品位,对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

课堂最后,王老师又问,为什么文章里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呢?是作者写不好吗?孩子们都已心领神会,这是为了给我们的想象空间留下一片天地。其实,王老师的课又何尝不是为我们教师的课堂撒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呢?好的课堂,好的学生,不是平白摆在那里等你来教的,好的语用能力也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语用的品位,学生需要提升,教师就更需要精益求精。

篇5: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于今天上午八点二十准时拉开了序幕,作为观众席中的一员,无疑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终于可以一览教育名家的教学风采,从中汲取经验,汲取理念,汲取心得。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首先登场。

《去年的树》我曾在杭州任教时也教过,当时自认为自己对这类童话故事教的还不错,表情丰富、表演也到位,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了上课的四十分钟。今天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方理解“闭门造车”的真正含义,他提出的“诗意语文”着实让我感受颇深,一整节课下来我几乎被打动地快流泪了。“全文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用浅近的语言体现了小鸟与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我给王老师板书总结的一句话,他让学生写外貌、写表情、写心理,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既让学生领悟了文本内在隐藏的诗意,又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此举甚妙,一举两得。教学看的是成果,现场立竿见影,听着孩子们的一次次朗读,看着他们的一次次进步,我从内心就断定了这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通常在教学设计中,我也会经常的设计情境设置环节,现在方知我的设计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是课文的第一段,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上课的流程,我和王老师一样抓住了友谊,也抓住了显示友谊的词语“天天”,看似我牢牢抓住重点,可实际上今天我知道了,我只涉及了最表层。王老师设计了好多情境,抓住“天天”体会友谊的深厚,如:“当桃红柳绿,阳光明媚,鸟儿站在树上天天,树呢,天天 ;当星空点点,微风四起,鸟儿站在书上天天,树呢,天天

;当细雨蒙蒙,秋风吹过,鸟儿站在树上天天,树呢,天天 ……”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设置,孩子们立刻不由自主地根据老师的导语说出下言,在一次次的配乐中朗读着文本,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大树与小鸟之间友谊的深厚,不得不由衷地佩服。

“语文要回家,语文课上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语言文字的表达。”这是王老师在上完课后给我们全场听课老师总结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度。2011版新课标中就说明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自然不能机械化地训练,每一次都需要浓浓的场景氛围,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情境,不能把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只放到习作课,只放到口语交际课,要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中,要学会创设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境,尽量扩大语言运用的容量,因为语言运用的频率很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语言运用的品位。文章自身就有语言美,而孩子们的语言运用也要做到美,在课堂上要有相应的评价,有明确的要求,把握好语言环境的基调、语言环境使用的节奏。

王老师还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得落实三个融合:

一、要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情感的熏陶联系在一起;

二、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内容理解融合在一起;

三、把学习语言运用和思想的梳理融合在一起。王老师谈的这三个融合仔细想来非常正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两者孤立,文章有文章自己的主线,我们创设的语言文字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本内在情感的领悟或熏陶,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完成我们设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为了让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深。所以必须做到这三个相融,不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诗意语文”是这次教育培训中我新接受的教育名词。王老师的课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情中有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场面?”“你想说些什么?”“你能写下来吗?请记住用„树啊树……‟的句式”,他把小鸟与大树的约定变成了春天的约定,变成了心心相印的约定,超越时间,超越语言,让在坐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体会了生命无常的哀歌,感动人,温暖人……王老师的每一句导语就是一句诗;学生的每一次回答就是一句诗;文本的每一个小情节就是一句诗……把这一句句诗汇集,整堂语文课就是一首完美的诗,“诗意语文”没错的!

篇6: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

李 艳 茹

一本《王崧舟讲语文》在手,我随意翻开浏览,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倒不是书名有多别出新裁,也不是装帧如何精美考究,王崧舟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对语文进行了诗意地讲解,看似矛盾的两种语言风格,被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深深吸引了如我一般的读者,更是体现了王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从字里行间,你就能想象到他在做讲座时的从容潇洒,上课时的文采恣肆。王崧舟老师在他在《我的语文人生》第三讲中告诉我们:“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他的底蕴、他的境界、他的淡定和信念是最为根本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书教的是底蕴,底蕴则来自于书,‘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王老师认为,上课如果缺乏底蕴,就好像是“花拳绣腿”,经不起一点儿推敲。他在此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老师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改诗(改“绿”字),辩诗,和疑诗。一堂课下来,非常流畅,也很自然,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就是缺少了点什么,细品之下就能发现,这位老师上课时一直紧紧围绕的是这首诗的语言——语文本体,改学生认为更好的字,这首诗的内容哪里出了问题,改成什么样更好。但事实上,一首古诗,需要教的内容不止这些,还有诗人、朝代、诗歌的背景以及一些特殊字词所隐含的时代意义。王老师就把诗中的“春风”与时代背景——王安石被二度征召实行变法一事联系起来,得出“春风”的潜台词是“皇恩”,还举了李白、孟郊诗中的“春风”之意来解说。还有该诗中的“明月”意象,也具有其独特的意蕴。

看看名人,反思自己,颇有感触。

底蕴从何处来?用王崧舟老师的话就是“‘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语文老师不读书,就像砍柴不磨刀一个样。就上例,如果你平时不读书,你怎么能知道这些?你怎么能了解这些文化内涵,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价值传承之后形成的文化”?如果你仅仅是泛泛的讲将这首诗的意思、语言等教给学生,你的课堂可以活跃,但活跃之后却是无所思。而小小的一字一词,在王老师眼里,似乎都蕴藏着深厚的内蕴,都可以挖掘出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当然,我们上语文课不只是诗歌,还有其它的内容,而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你去挖掘,然后阐述给学生。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与文化之间最直接的导体了,而要成为这名副其实的中间体,我们自身就必须要有资本。此时,书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

回想从参加工作以来,书离我似乎已越来越远。被逼着读的,是那些枯燥乏味、令人头痛的混证书的书。乐意捧起的,是那些消遣类的报纸杂志。时常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有一种浮躁中难以沉静的漂浮,找不到塌实的感觉。苦闷着却又一时找不准理由,日子就在这样的自寻烦恼中紧张而散漫的消逝着,无从依托。

但最近几年,我的读书观似乎在不经意中悄悄发生着变化,虽然起先大多还是学校要求读的,但心底时不时地会泛起一股思绪:不读书不行,不读书就不会写,就不会说,就不会教。于是,我也就经常翻阅着《给教师的建议》、《我的探索——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设计》、《中国师德手册》、《王崧舟讲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等,虽记不住什么精深道理,但日后再见也有一种熟悉之感。

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很迫切地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提高,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改实践更需要前沿性的理论支持。这需要我们每时每刻去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诚如新课程标准列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你自己没读过,你又何以去指导学生?你又何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这些学生?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们是不是该尽最大努力地追寻胸罗万象呢?因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

篇7: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整个课堂质朴自然、真情涌动, 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撼。震撼于王崧舟老师平平淡淡却又令人荡气回肠的教学语言。上课前, 我和学生都很紧张。我怕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怯场, 而学生对王老师也有距离感和畏惧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教学。王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说开场白, 而是直接把学生带入课文中。“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在王老师充满磁性的语言中, 我和学生听出了他的淡定, 感受到了他的平实, 紧张的情绪渐渐平复。

在课堂上, 王老师没有刻意进行朗读指导, 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他自然无痕的教学。或是俯身凑上话筒, 或是轻轻抚摸学生的头, 或是淡淡一句“读得真好”, 没有激情澎湃的表扬鼓励, 也没有轻重缓急的技巧指导。学生在王老师清新质朴的教学中, 不需多加指点, 却已能入情入境了。在课堂上, 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王老师带领学生品词析句时的大气和厚重, 他会将一个不经意的词演绎成一句话、一组排比句, 将学生带入诗意般的想象中。“鸟儿站在树上, 天天给树唱歌。”这一句平淡的话, 却成为贯穿课堂情感的主旋律。“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学生答:“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当冰山融化的时候……”“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迎着风迎着雨的时候……”王老师娓娓叙述, 低低沉吟, 语言平和自然却极富魔力, 将这些话演绎得荡气回肠, 把学生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带入这个秋天的故事中, 这个树和鸟的故事中。

在王老师诗意的语言中, 我和学生已不再紧张, 也说不清心底涌起了多少次的感动, 更压制不住想和学生一起朗读的冲动。总之, 自然平和、情真意切, 这就是王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语言魅力,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 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细细揣摩学习。

如果说语言文字是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直接的感官冲击, 那么课堂上王老师的循循善诱, 将文本、作者与读者多种情感完全融合, 形成“人文合一”的气场, 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才是语文课堂真正的魅力所在。

综观整堂课, 没有矫揉造作, 没有刻意渲染, 看似简简单单地教, 实为真真切切地教。在课堂上, 王老师总是能够抓住文本的某一处细节, 带给学生无尽的思考。在这一节课中, 王老师前后设置了三个环节的练笔。综观这三次练笔, 不难发现王老师的独具匠心。无论是首次练笔的外貌描写训练, 还是第二次练笔的提示语训练, 都让学生浸润在故事情境中。第三次练笔———在静止的烛光中, 在大树消逝的生命中, 在小鸟忧伤的眼神里, 学生静静地写下小鸟想要说的话, 笔下流泻而出的是学生自我心灵深处与文本语言、文本人物最真诚的对话。此情此景, 让我和所有老师一起感动, 感动的并不是作者的文字魅力, 而是课堂上学生流露出的真切的情感、真实的人性。这样的语文教学, 才是学生需要的, 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应追求的。

篇8:读王崧舟《好课的境界》有感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读书有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同样,王崧舟老师在他的《好课的境界》一文中,也提出了三种境界说,只不过是关于上课的境界。王崧舟老师说,‘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可见这三种境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且境界越高,人与课的关系就越紧密。

“人在课中、课在人中”指的是,上课不仅是指人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上的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属于自己的课。是啊,上课不仅仅是把教案上的内容照搬照抄的讲给学生听,也不是机械地模仿他人的课去上,而是所讲之课得让学生能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多花点时间去考虑教案上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抛开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假思索地将教案上的东西呈现出来,学生有时会接受不了,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所以,上课一定是要上经过自己思考的课,这样才能进入佳境。我想,对于我们教师来讲,这是首先要确立的教学理念。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所侧重的是教师依照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案的话,那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则是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对于我们刚踏入教师行业的人来说,由于经验欠缺,很有可能不自觉地陷入“模仿”他人的境地,这种模仿对于新老师的成长是有利的,模仿的过程会逐渐使教师找到教学自信,会使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熟手。但教师在熟悉教学后,不能就安于现状,以为模仿的方法已经很适合自己就不再需要改变了,殊不知一味模仿他人会埋没自己个性,而且也会限制自己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看其是否有新意,是否有自己的个性,是否有改善的空间,当有了这些意识后就会促使自己去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中含有自己的个性,从而达到第二重佳境。

篇9: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2014年的12月,我们一行四人去济南历城小学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幸与王崧舟老师邂逅。

对于王崧舟老师我在大学时候就有所了解,对他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过硬的基本功也早有耳闻。可以说,对其高山仰止,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这次的不期而遇,算得上是我人生中之大幸。听了他一上午的课,我如饥似渴,诸多的感触和激情在涌动。

还是从他的课说起吧大屏幕刚一出现,就让你感受到大师的风范,扑面而来:蓝净的背景“桃花心木”四个大字,赫然打印在中间,一颗绿得叫你一下就能想到“生命”的大树,矗立在画面中,感觉是那样大气,清新,仿佛刚刚被雨水淋刷完,连呼吸的空气都感觉到凉爽了许多,心胸也开阔了许多,好像面对着大海,又好像矗立在山巅。

王崧舟老师出现在学生们和听课的老师面前,那样睿智,文质彬彬,谈吐儒雅。我最关注的是他想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于是,快速地翻阅手中的“资料”——“学情视角下的语用教学”什么是学情视角?为什么叫语用教学?心中疑惑顿生。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观摩,有了一些浅显地认识。发现王崧舟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做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调查,了解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后,再进行上课,上课的内容完全取决于课前的调查,这大概就是他要体现的思想——“学情视角下的语用教学”,对于调查的过程,他强调真实性,老师不要提示、引导。其实,我们在备课时,也强调了解学情——备学生。然而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我们备学生,大多是一种猜测,多做几种预设,假如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假如学生出现那种情况怎么办。那些大家他们为什么是在借班上课的前提下也会把课上得行云流水、荡气回肠呢?因为就在于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力,了解学生的共性,而在课前和课上又通过各种手段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个性,所以就会出现居高临下,厚积薄发的教学情境了。而如果对学情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深,备课当然也就在“猜”过程中进行了。课堂自然就会强拉硬拽地牵着学生走,结果是老师累,学生累,课堂不高效。而王崧舟老师强调的“学情视角下的语用教学”,是建立在真实的调查基础上的,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为我们这些无法准确了解学情的教师提供了一种方法。记得丛志芳老师说过,如果你想走近孩子的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儿童读物,读它二百本、三百本......如果这样我们还不了解儿童,王崧舟老师的学前调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王崧舟老师上的是《桃花心木》一课。上课伊始,王崧舟老师就带领学直奔主题,作者林清玄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呢?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展开教学,王崧舟老师对重难点的处理破解,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删减——提炼——填空——朗读,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不知不觉间,道理已经烂熟于学生心中。可是王老师还是没有满足,他相信学生一定会有疑问,接下来给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在老师的启发引领下,学生的疑问既有价值,又与全文的重点、前文的学习环环相扣:“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能努力成长”?......学生的疑问都与不确定有关,于是,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时,强调:只要理解了“不确定”,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征求学生意见:怎样理解“不确定”?学生建议一是回到课文;二是联系实际。

根据学生的建议回到课文,于是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哪些语句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

揭示写法——层层设置悬念时,更是令人佩服,他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引读三遍),在文中理解不确定,至此已经水到渠成。

根据学生的建议联系生活理解“不确定”,这一部分的学习本以为和我们的做法大同小异,没想到王老师在让学生列举完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情后,又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从林清玄佩服的三个人的命运讲开去,理解“不确定”,他说,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听着听着,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那个环节感染的一定不是我一个,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同学都会有此感受,这大概就是上课的至高境界——上到心境,我在本子上写下“深刻无比”几个简单又不简单的字!那时会场安静极了,用一句老掉牙的比喻就是,掉一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声音。确实如此,每个人都被感动着,我也坚信每一个感动的人的内心,也一定像我一样,都是思绪万千翻江倒海„„接下来的拓展堪称一绝,居然与佛禅联系起来,让我们这些与“佛”不识的人,既感到遥不可及,又觉得近在咫尺!确实是那么回事!“心美,一切皆美”是在《林清玄〈菩提十书.云散〉》中,他让学生明白的“不确定”与心态的关系,深奥吗?可他讲起来是那样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诗意盎然。在《林清玄〈菩提十书.云散〉》中,更是将“不确定”进行了巧妙地转化——心。(3处说话练习完成)

课文的小结更是语出惊人,传递了佛家的一个知见:无常!不确定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要醒来!播放的类似佛家唱经的歌曲《醒来》,清新别致,意蕴悠长,耐人寻味。

王崧舟老师的课从文学到文化的转折、提升,踏雪无痕,浮萍渐开!

篇10: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的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

【感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王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师:王老师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周瑜想暗害他,我的根据是课文中写道“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要超过周瑜,而周瑜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对他很妒忌,恨不得杀害他。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三天后必有大雾,我的根据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因为如果没有大雾,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那么他一定会落在周瑜的圈套之中。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会想到鲁肃一定会借船给他,课文中说“鲁肃私自拨了20只快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候诸葛亮调度。”“私自”是偷偷地干,说明鲁肃没有把借船的事报告周瑜;“照诸葛亮说的”“等候诸葛亮调度”说明鲁肃很听诸葛亮的话,他是不会为难诸葛亮的。

生: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在大雾漫天的天气下,曹操一定不会派兵出来。课文中写了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师:可见,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想得那么周到、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感想】这部分教学是探究性阅读课的关键,王老师的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确立了高质量的探究性阅读专题。这个专题具有四个特点:集中性,因为它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深广性,因为它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开放性,因为它答案多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逆向性,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2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如引导学生选择解决专题的方法,对小组合作研究的分工建议,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的巡视、点拨、参与以及要求学生按照规则来交流汇报等等,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专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为对于探究性阅读来说,探究过程往往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3汇报交流中,王老师运用精妙的“片言只语”,或以引导,或以点拨,或以矫正,或以碰撞,或以激励,或以启迪,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化,探究不断深入,信心不断增强。



三、巧问妙点,深化探究

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写后交流)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

上一篇:停车免费申请书下一篇:与雷锋精神相约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