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医疗改革

2024-05-13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通用6篇)

篇1:我国农村医疗改革

非典过后看我国农村医疗改革

SARS病魔的侵袭,加剧了我们对农村医疗改革的紧迫感.多视角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医疗现状是: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施简陋、高水平医务人员奇缺;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收入低且不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为: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对地方医疗人员的培养;建立新型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抗病能力等.

作 者:公维才 王秀芬 作者单位:公维才(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王秀芬(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分类号:B822.9关键词:SARS 农村医疗现状 解决途径

篇2:我国农村医疗改革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已达到13亿,而农村人口数量则占6亿之多,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团结稳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不但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前提,而且还是全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的体现。

自20世界80年代起,我国就把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提上了议程,从“市场化”到“新农合”制度的发展,都说明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既有成功的典型,又有凸显的矛盾。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不仅要辩证全面分析的看待,而且还要科学求实的落实,着力打造一套既科学合理、统筹层次高,又体现问需于民、以民为本的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已是大势所趋。

强化体制建设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首要任务。“新农合”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改革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新农合”在发展过程中方向不明、定位不准、责任不清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医改,首先要加快完善

具有我国特色的医疗改革体系,和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律保障的主体地位,提高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把体制的完善与法律的健全作为改革的重要基石;其次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区域服务性制度建设,重点打造特色专科,增强服务的功能与辐射能力,逐步建立乡镇医疗机构的首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最后是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健全城乡医务人员“人才交流”、“下移制度”,从而提高农村群众的看病质量,提升对疑难病的研究水平。

完善资金投入和加强监管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然要求。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因此,要实施积极地财政投入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主体地位,完善投入标准和细则,做到定期、定额投入,确保投入的稳定性,避免“虹吸效应”的发生。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加大监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真正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的长效监管机制。

提高农村医改宣传力度,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有力措施。在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不断发展中,由于各县市帮扶机制差异很大,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使农村群众对医改重视不够全面。因此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等媒介加强对医改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化宣传程度,不

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要让农民不断加强风险意识,提高推进医改工作发展的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推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3:我国农村医疗改革

(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各金融机构间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既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也比较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在监管和政府参与的程度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A.美国:多元化体系职能分层明确,独立监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架构层次分明,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型金融并存,被称作“复合信用模型”,是真正的职能协调的有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

私营产权的农村信贷机构产权明晰,商业化的操作手段并没有使其完全舍弃农村市场,而是利用商业性金融的管理优势,向具有相应资金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如大型农场主等提供资金支持,充分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本需要。

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除了专门负责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信贷以外,还向一般农户或其它相对弱势的金融需求主体提供资金。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政策性金融机构又进一步细化服务,如有专门针对农户生活性信贷的农户家庭署(Farmer Home Administration),主要向无法从商业金融借贷的农户提供数额相对较小的信贷,也为有意给农户贷款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则针对信贷数额较小的涉农小型企业。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独到的设计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健全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这4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各自独立、职能各异、但目标一致,形成共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的管理服务体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具有信贷金额小、风险大等特点,将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分离,能保证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监管措施,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B.日本、德国和法国:政府适度指导,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

日本、法国和德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共同之处是三国政府都主导或参与了其农村金融机构的初期建设,但在这些机构日益发展成熟后,政府都逐步退出或减少干预,使得其产权归属明晰。例如,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分为中央到地方三层,在创办初期,政府输入了大量政策性资金,但政府与各级金融机构之间并无隶属关系,中央农村金融机构只是对基层金融机构给予窗口指导,其内部仍然是独立运行的资金系统。

和日本一样,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分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三层,但政府对各金融机构的干预更少,除了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体系由中央合作银行掌管,其他均由各省级和地方金融机构独立执行,各农村金融机构性质上是合作金融组织,但在管理上借鉴的是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合作性质的信贷互助银行为主,其产权清晰的原因是政府少有干预,政府将合作金融的经营与信贷政策的参与分离,一方面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成立全国农业信贷联合会作为省级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国家级代表,该联合会不从事任何银行和金融活动,只参与农业信贷政策的决策,这样就平衡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要求和自主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在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基础上由下而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内生性的制度变迁也是其产权明晰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也普遍不成熟,因此,不具有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各国均针对本国农村金融的特点开展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较为典型的有孟加拉和赞比亚。

A.孟加拉:小额信贷

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是小额信贷的成功典型,该银行深刻了解孟加拉农村社会的特性,抓住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经济的特点,从而创造了独特的经营方式,满足了孟加拉的农村金融需求。其主要特点包括:1)相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组成信贷小组,每人存入少量资金(每周大约3美分),以此为基础贷给需要的农户,并根据其还款情况决定今后的信贷额度,这样既解决了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也确保了信贷小组的正常运作;2)为农户提供培训服务和保险,从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且利率较低,需要政府补贴。

小额信贷这种农村金融的形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适应传统小农经济环境,早在正规金融机构引入之前民间的小额资金融通就已存在,其掌握的信息优于正规金融机构,具有先天的适应性(Bouman Houtman,1998;Jain,1998)。而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又极力抑制甚至打压民间金融机构,则是出于期待挤出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便更好地使正规金融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而Siamwalla(1993),Bell(1993)等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对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案例研究证明这种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他们认为小额信贷是适应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的,非正规金融的介入是必要的,而且其利率定价机制也不会影响正规金融机构。

B.赞比亚:业务创新

赞比亚以金融自由化来改善金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最主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实行利率市场化和解除外汇管制。更为突出的是,考虑到本国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赞比亚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广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扩大商业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例如,推出“Mzansi账户”,这是一种缩小功能的存款账户,只提供较少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所以办理的手续费等交易成本低,符合农户的实际支付能力,吸引了大量农户。据统计,在开办“Mzansi账户”服务的第一周,就增加了180,000新用户,预期到2008年,这一服务可以使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中贫困人群的账户比例由32%增加到80%。其他业务创新还包括:商业银行利用邮政储蓄作代理,减少了其在农村设立分支的成本;改变原有繁琐的存款账户认证方法,成立第三方信贷担保,扩大了农户信贷的可获性,(Joséde Luna Martínez,2006)。

孟加拉的小额信贷适应于小农经济社会,赞比亚的商业化业务创新可以用于较为发达的农区,两国的经验恰好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农村金融模式,不论是民间金融还是商业金融,都有其用武之地,这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我国来说尤为有意义。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

借鉴外国经验必须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从我国三次农村金融改革中,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成形的,只有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才能更好的借鉴国外的经验。

1、第一轮农村金融改革(1979年——1993年)

这一时期是形成农村金融体系雏形的阶段,从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开始,直到国家农业投资公司、国家林业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等农业金融企业相继成立,基本构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架,即以农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基层金融机构。这一体系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农村生产的压抑,适合了当时农村金融的需求。

2、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这一宗旨,农业银行完全撤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体系的分层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了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职能,解决了农业银行以往商业性和政策性业务交叉的问题,也使得农村信用社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但是,信用社在商业银行撤出农村后也逐步商业化,虽有合作之名,却长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与农业银行竞争的局面,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大量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更加快了信用社商业化的发展倾向。同时政府对民间信贷组织进行了整顿,限制了他们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政策性的农发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转变,只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不再与农户直接发生关系,使得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远离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成为了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效应,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难以满足农村实际的金融需求。

3、第三轮农村金融改革(1996年以后至今)

1996年后的改革是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在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逐步退出或远离农村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身兼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三种支农任务,故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主要针对其资本金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问题。例如,政府放宽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运用财政资金解决其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

对于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学术界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三种产权模式:纯粹的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全的股份制。政府根据这些研究提供的政策方案,在不同地区开展了实质性的改革:2000年,在江苏等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试点,在县市联社入股的基础上,组建省联社;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扩大了改革试点的范围;2007年初,吉林省成立了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至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了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多元化产权模式的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治理问题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但从上述改革历程回顾来看,目前的改革仍然是针对某个单一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信用社)进行的,至今,民间金融组织仍然受到压制,虽然有些地区政府对民间信贷持有默许的态度,但依旧没有给予法律上的认可。因此,以上几轮改革仅仅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问题,但单靠农村信用社一种金融机构可能难以满足现今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尤其是考虑到我国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这一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此外,几轮改革的主导权都不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手中,改革自始至终都是自上而下的,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外生性”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中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1、承认并允许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现象明显,这是与我国整体经济的二元性吻合的,因此在传统贫困农区,非正规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适应性,不应用正规金融来取代非正规金融,而应促成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与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孟加拉的案例也证明了其可行性。提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间的“互动”方案: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银行)可以选择一名农村社员作为代理(村代理)为其筛选潜在的借款者并负责收回贷款,通过村代理收集借款者的信息以及进入村级合同执行机制(如社会惩罚),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解决信息和贷款收回问题。

因此,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给予其合法地位,是解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信用社等正规金融难以覆盖的地区和人群的最佳解决方案,其具体的经营之道,则可以借鉴赞比亚的特色业务的经验,针对特殊的农村人群设计存贷款业务,这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构架。

2、减少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

从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看,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创立初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农村金融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资金瓶颈,但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家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在各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所有权,减少对其业务的干预。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指导应控制在保证其日常经营不受到过多干预的前提下,若企图让农村信用社等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起政府的相关政策指令,必然会使其陷入经营定位的困境中。

篇4: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关键词:城乡发展;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在2003年——2005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始加大力度,同时加快了进度。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将从试点阶段转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覆盖面达到80%,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为8.14亿,参保率为91.5%,新农合筹资规模达到710.02亿元,支出429.10亿元。

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绩与问题共存

(一)“医疗大餐”缺油少料,调不起农民的“胃口”

目前我国还缺乏具体的筹资政策。我国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举办合作医疗,要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其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虽然政府规定了合作医疗筹资三个方面,但却没有明确医疗合作在乡、村两级的合法筹资渠道以及政府的资助情况,这使得合作医疗的集体扶持无法正式列入乡、村收入开支中。同时,支付的比例也缺乏规范。

(二)“医疗套餐”样式单一,满足不了农民的胃口

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为8.14亿,参保率为91.5%。但现阶段的农村医疗保障的方式依然比较单一,也即局限于“掏小钱、包小病”的“温饱式”的单纯合作医疗制度。而随着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只保“小病”的合作医疗对农民群众吸引力越来越小。而那种突发的、大额的、致贫返贫的医疗风险使得患大病家庭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时,又很难得到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救助。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医疗保障制度对患病农民的保障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进程。健康要求和对医疗水平的要求均迅速提升,他们对合作医疗提供的低水平医疗服务已不再满意。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立法:完善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先行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通过立法建立,由国家和社会具体实施的一种着力于提供经济保障的体系。无法可依的医疗保障必然是带有非法持续和非稳定性的。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特殊性,过去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长期以来通过行政命令等手段强制推行,还能够在特殊的政治影响力下进行有效的运转。但自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行政命令的效果大不如前,由于国家还没有把合作医疗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合作医疗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认,因而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在形式上,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摆脱低水平低层次上运行的局面;而且,其主观随意性大,容易形成“一紧二松三垮台”局面。缺乏法律规规范是导致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公平,是指由于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因而形成一种机会公平的保障;又由于医疗保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成员不至于因遭受疾病的侵入而陷入生活困境,这就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提供了一种过程的平等;医疗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发挥,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使社会成员能享有一定程度的结果平等权利。医疗保障的效率,表现在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消除其后顾之忧,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供人才支持。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取决于制度的制定者的价值目标对公平的关注程度,由于我国特殊的现实状况,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较大,要求作出再分配调节手段之一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至少在现阶段应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

(二)多层次医疗保障模式:扩充医疗保障的“军种”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但是也呈现了严重的地区差异性,这也导致全国各地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迥异,因此不可能用一种医疗保障模式,而因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建立于生产力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和分配制度相适应的医疗保障模式。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曾创造过举世瞩目的成就,它的重构面临严峻挑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脱离农村的实际情况。政府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从设施、人员、资金等基金要素抓起,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篇5:再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洪芳 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济南250100)

摘要: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农地集中,建立现代农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关键。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经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民喜欢并希望土地归自己所有。农地私有化能保证农民对土地拥有排他性的产权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权利,能够造就农民对农业进行长期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

关键词: 农民

集体所有

承包经营

私有化

改革

十多年前民法学界就在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争论不休,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目的在于解决土地的流转问题。从而使中国再次走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十字路口,而如何改革再次成为改革者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尽管农村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为重要的依然是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不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就难以集中,就难以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都将难以实现。

一、我国现行的农业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以下的弊端:

(一)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虚化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从现行立法来看,对“集体”的解释主要是指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有时也指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规定缺乏排他性,并且尚无立法对集体成员加以明确。实践中往往因出生或迁入而成为集体的一员,因死亡或搬迁而失去集体成员的资格,进入集体或离开集体均无任何代价,集体成员处于不断地变动中。这样实际上就导致了集体所有权的虚化。

按目前的法律与政策规定,农地的所有权与处分权归村集体,农户只有收益权即承包经营权,而且收益权让渡给农户也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期限、一定的租金(表现为村提留)。农户得不到完整的的产权,有以下弊端:首先农地经营收入的一部分要分割给村集体,村集体在处置这部分收入的时候容易发生无效率的现象。其次,由于没有所有权,收益权容易遭到侵犯(表现为承包关系的破坏),农户没有稳定的预期,短期行为严重。最后农民没有土地的处置权,不利于农地的流转与集中,不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农地的配置效率。

(三)土地流转缓慢,利用率低,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的是均田制,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意义较大。集体没有选择农户的权利,因而不能体现效率高的农户多承包,效率低的农户少承包或不承包的经济效益原则,由此导致土地的细碎化。在人多地少和社会保障措施缺乏的矛盾中,农业经营的兼业化就不可避免。如此以来,一方面外出打工的人荒芜了土地,想种地的人却找不到土地种。对不少农民来说,土地 已经不再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却是其养老的保障。由此不仅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不仅将农民固定在小块地块上,而且阻碍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土地不能集中还导致了现代化的机械无法得以充分的利用,粗放经营在所难免。对多数农民而言,生产首先是为了满足自给,因此农产品的商品化较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再者,因土地的取得无需任何代价,因而,农民有种不要白不要,要了还想要的心理,造成土地荒芜,利用率低的结果。尤其是宅基地,在城市化进程快的地方,大片住宅空闲,不能复垦,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四)城乡二元土地权利结构和管理体制,影响了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

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实行土地的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但作为拥有所有权的集体,也不享有土地的处分权。农业用地要想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必须通过国家征用。由此以来国家垄断了土地的一级市场。据有资料显示:1987-2001年间,全国非农占用耕地3394.4万亩,其中70%是以征用的方式实现的。据推算,目前全国失地农民至少在4000万人以上。在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征地给农民的补偿,每亩只有1.3-2.5万元,但政府却每亩高达30万-7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开发商,差额是给予农民补偿的几十倍,政府成了倒卖土地的中间商。在利益的趋动下,土地征用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出让与征地补偿的差额主要用于城市建设,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并且据调查,国家付给农民的各种征地补偿费用经过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各种钟的提取和截留,实际分配给农民的每亩补偿款大约只在2000-3000元以下。1如此以来一方面导致耕地的迅速下降,威胁着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失地农民生活状况恶化,只能不断地上访以寻求解决或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因缺乏收入来源所引发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

民法学界的一致认识是,农地流转困难,农地粗放式经营甚至撂荒,农地纠纷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但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意见分岐较大。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三种。

(一)实行农地国有制

主张实行农民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国有化基础上的土地经营制度。在具体的经营制度上又主要有两种观点:(1)实行国有租赁制,即宣布全部农村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由收取地租来体现。(2)实行国有永佃制,即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实行永佃制,使农民获得永久性的土地使用权。2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避免国有租赁下因农民预期不稳定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永佃权的商品化,在保证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前提下,承认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则可以形成受国家调节的土地流通市场。

(二)实行农地集体所有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当前实现土地的流转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改造现有的集体所有制,可以节约改革成本,并且不触动农民的既得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具体做法上,又有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主张建立集体农业土地产权合作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对村集体的土地拥有所有权,农民以其土地使用权入股。由股份公司来实行统一经营。农民按股份分享收益。3

2、主张农村土地所有权按照民法之“按份共有”的制度模式进行改革,使农村土地使用权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按份共有的目的就是将土地所有权与每个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及其附属权利的变化都必须征得每个按份共有人的同意。

3.制定土地财产法,强化承包经营权的物权特性。

(三)主张实行农地私有制

农村土地私有化模式是主张将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使农民对土地拥有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从而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农民通过对土地所有权的处分如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实现土地流转和集中,从而建立现代农业。

三、各种改革思路的评析

(一)农地国有化改革思路的评析

实行农地国有化,国家可以利用经济、行政手段对农地使用权进行管理,促进农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并且实行土地国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管理混乱、土地资源浪费和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提高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效能。

但农地国有化改革思路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1)从我国国情看,国家没有相当的财力购买归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人们逐渐对于法治有着明显要求的背景下如果无偿剥夺农民的土地,是不明智的举措,有可能造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大震荡。(2)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将年复一年地面对着上亿农户,按市场机制出租土地,支出费用过高,净效益低。何况我们也不可能把耕地只租给少数种田能手,而置多数农民于不顾,再由国家救济这部分租不到地的农民,这显然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3)土地国有化意味着把土地资源配置权,完全集中于政府手中,这无异于把农民的就业压力等等社会矛盾,统统由政府包起来,政府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处境。因此不宜将农地国有制作为改革的方向。

(二)农地集体所有制改革思路的评析

延续农地集体所有制并不断探索土地流转方案的改良思路,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减少改革的成本。但就目前学者们提出的改革方案来看,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所有权主体虚化,土地交易费用过高,农民权益易受侵犯的问题。

1、笔者认为实行农民对集体土地按份共有的改革思路实则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因为按份共有 的共有人得请求分割自己的财产份额。

2、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并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改革思路,尽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村委会任意改变承包经营期限侵犯农民承包经营权的行为,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过高和不效率问题。有学者主张确立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许能够解决农民的短期行为问题。但须知我国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如承包人死亡或全家迁出,则承包的土地也就意味着收归集体。再由集体发包,但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在人口变动较大的地方,经常性地调整土地就不可避免。

3、实行农业产权股份制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但农业产权股份制不宜通过立法予以确认。是否以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资应属于农民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强制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出资。因此通过立法予以确认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股份合作制只能成为农民自己选择经营的思路,却无法成为制度改革的方案。其次,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出资,作为股份合作制的公司其所拥有的是农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因此,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再次,认为股份合作制有多种优点的学者,其立论的前提是建立在股份合作公司必有盈利的前提下的。既然采用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则既可能有盈利也可能有亏损。当亏损巨大时要求抽回出资的意愿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再次,股份合作制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土地征用中的不效率行为,并且公司中大股东坑害中小股东的事情也会时有发生,农民的权益依然无法得以保障。最后,因土地不属于自己所有,无论土地最终是通过出租还是发包的方式都无法改变短期经营的行为,影响土地肥力的提高。

4、在集体所有制框架中解决土地的细碎化和流转不畅的问题,会造成改革的不彻底。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差别较大。在城市化进程快的地方,未来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土地不能集中的问题,制约现代农业建立的恰恰是缺乏农业劳动者。据笔者的家乡威海市各地农村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的50岁以下的农民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5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设想,十年、二十年后,如果坚持现有的户籍制度不变,集体的概念恐怕就将代之以少数个人。尽管这种情况目前只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类似情况的地区会逐渐增多,最终依然需要解决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因此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现行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应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农地私有化改革思路的评析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农地私有化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土地的公有制。实行农地私有化改革是与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的。土地私有化必然引发农村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必然导致农民的两极分化出现剥削。(2)土地私有化将把农民凝固在小块土地上,阻碍土地的流动与集中,势必导致农业经营的副业化与兼业化,阻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3)农村土地私有化会导致大量卖掉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4 笔者认为在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是可行的,也会为农民所接受,符合建立现代农地制度的阶段性特征。其理由如下:

(1)从世界各国农村制度演变的情况来看,每一个国家农地制度的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耕者有其田阶段和农地规模经营阶段。耕者有其田阶段就是建立起以农民的自耕农制度占主导地位的农地制度。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我国尚未建立起现代农地制度。因而经历第一个阶段即农民土地私有制是必要的。

(2)农地国有还是私有并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性质。从世界各国来看,现代农地所有制度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实行土地私人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属于这种类型。二是以地方政府所有占大头的农地所有权制度。属于这种类型的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也有资本主义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全部土地中,40%为联邦政府所有,50%为州政府所有,只有10%为私人所有;三是实行国有加集体所有如我国。由此可见,土地国有并不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3)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在广阔的田野上进行,而且劳动成果不能立即得到反映,因此农业劳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比较困难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在组织形式与工业生产有很大的不同,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民喜欢并希望土地归自己所有。在土地集体经营时期,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都比集体土地耕种得好。就是在家庭承包制的现阶段,农民一再关心“政策”变不变无疑也是希望土地能尽可能长期和归自己经营。长期的承包大部分农户已将土地视为已有。在这种既成事实面前,捅破土地所有权这层窗户纸,直接明确的把土地产权划归农民个体所有,已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私有制能保证农民对土地拥有排他性的产权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权利,能够造就农民对农业进行长期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

(5)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土地的流动和集中也便自然。并且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少,不适宜搞大规模经营,宜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作为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走了一条小规模经营,注重单位面积的投入,实行精耕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的道路,与美国、加拿大等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人力投入较多。也正是由于土地的集中不会无限制的发展,那种担心在农村会出现少数剥削者和大多数的雇农是多余的。当然实行土地私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剥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完备完全消灭剥削的条件。如果因担心剥削的存在而拒绝改革,那我们是不是又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呢?对于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国家应通过宏观调控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加以解决。

四、农地私有制改革的方案

1、集体成员的确定。考虑到我国由土地的私有转为公有主要依靠户籍来确定归属。而且农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依据也是户籍,因此在确定集体成员时,凡拥有本集体户籍的为集体成员。其次,因农地承包经营权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对于曾经拥有本集体户籍且在本集体参加农业生产多年(10年以上),现已转为非农业户口,但既没有工作岗位也没有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的可以视为集体成员,有权参与集体土地的分割。

2、可供分割的土地包括集体所有的耕地、宅基地、建设用地、草原、荒山、荒地、林地、鱼塘及其他土地。

3、分割的办法。笔者认为对于耕地,应按集体成员的人数平均分配,原则上同属于一户的土地应尽可能在一起以避免土地的进一步碎化。对于宅基地,以分割时已经取得的宅基地为限,宅基地上建筑物的所有者取得宅基地的所有权,对于没有批准的不再批准,对于农民因住房建设需要土地,通过宅基地流转而取得。对于主要以畜牧业为生的地区,在分割草原时宜平均分配。对于荒山、荒地、林地、鱼塘,宜通过拍卖的方式,确定土地的归属,但禁止企业等经济组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集体成员有优先购买权。对于建设用地笔者认为宜采用国家所有方式,由国家购买,用于发展农村企业以及兴办公益性事业。对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道路、水利设施,任何人不得主张所有权,应为村民共有,共同使用。

4、实行土地登记制度。对于农民所拥有的每一块土地应详细登记其所有人、地点、使用用途、数量,并发放权属证明,以明析产权便于监管。

五、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无疑非常重要,但若没有相关配套制度的辅助,改革很难成功。笔者认为实行农地私有化改革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农地自由流转与土地用途不变的原则

当人们为中国人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时,我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那就是拥有世界人口22%的中国却只拥有占世界7%的土地。在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境下,实行粮食主要依靠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就成为中国农业首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扩展,必将使可耕地越来越少。在粮食产量不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与耕地不断减少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据有学者预测,中国2030年粮食生产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20%,只有2.63亿吨。即使需求按现有人均占有量水平来计算,自给率也只有54.9%。5如果粮食主要依靠进口,则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受制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而且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也会受到重大影响。一旦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短缺必将引起国内物价的大幅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保持和提高,而且会引起社会的巨大震荡。因此,在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时,应严格限制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2、土地集中程度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原则

尽管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但在当前,在整个社会就业压 力比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集中的规模不宜过大过快。土地集中的程度应与工业化、城市化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进程相适应。只有将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的集中和农民增收的问题。

3、改革与社会保障措施同步进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其目的都是要建立现代农业,按照市场的规律来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生产率。按照效率观念,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农地产权制度就是好制度,土地应尽可能地集中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而美国学者罗尔斯则认为,“一个社会无论效率多高,如果它缺乏公平,则就不能认为它比效率低但比较公平的社会更理想。”6因此在我们强调通过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时,必须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农村,使农地不再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农民才能彻底放心地离开农村,从而有利于农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

3、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同步进行的原则

土地制度改革应有利于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取决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之外,还受制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一方面,目前我国人口的流动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市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农民难以获得城市户籍成为城市市民,也难以享受与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城市对民工权益的歧视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只能作为候鸟存在,这在客观上阻碍着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7在就业形势严峻时期,农民们越发感觉到土地的重要性,越发地重土难迁。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取得以是否具有该社区的户籍为依据。并且农民没有迁徙的自由,从而使得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农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也阻碍了富余的劳动力由人均耕地少的农村向城市化进程发展快人均耕地多的农村转移。因而导致了在城市化进程快的地方,土地集中程度较高的地区,因缺乏青壮劳动力,而只能进行粗放式经营;而人均可耕地少的农村,农民因无地可种,而不得不转投其他行业,同样无心进行经营。笔者认为,应改革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取消城乡户籍的差异,彻底贯彻同工同酬的原则,在教育、医疗、福利分配等方面一视同仁。同时应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和农村之间的流动。

4、农地产权改革与土地所有权征用制度改革同步进行的原则

首先应从宪法的高度直接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予以确认。宪法所确认的财产权是公民对抗政府侵犯的权利。但为公益目的,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公民的财产权进行征用。正如曼彻斯特大学法学教授安东尼.奥格斯指出:“从来没有哪个制度否认政府的征用权,重要的是征用的法律限制。”8遍观世界各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无不强调征用应以公益为目的。立法应明确地规定公益征用的范围,不 可作扩大理解。对于企业和私人经济开发用地的取得只能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绝不可以借助政府征用的强制手段。同时应对征地作程序上的限制,各级政府因公益性目的征用土地,应就征用土地的规模、用途、补偿方案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审查,最后应大幅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减少农民因财产所有权的丧失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23张作云:《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缺陷及改革的思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吴义军:《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社会成本问题》[J],《经济观察》2007年第2期。

冯琳:《对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新路径的探索-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指导》[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3期。4武永花:《探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5 杨万江:《危机与出路中国粮食结构与农业发展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6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72页。7 林 哲、柯 迪:《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动因、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7期。8[美]路易斯.亨金等:《宪政与权利》[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6页。

作者简介:洪芳,女,(1972-),山东文登人,汉族,硕士,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讲师。通讯地址:济南市桑园路60号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劳动关系系。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

篇6:浅议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继农村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它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和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农村分配关系。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因此,对这一改革的认识和推进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2000年安徽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来,现在全国农村已全面推开这项改革。但是,不少地方上阵仍显仓促,人们的思想准备仍然不足,不仅对改革的实质和要达到的政治目的认识不够,而且对改革的复杂性和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也缺乏深入了解。从近几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看,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因为其重点总在治理乡镇的“三乱”问题上做文章,因而改革力度不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为此需要更好地理解、推进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努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根据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方针,2000年,国务院决定在安徽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全省和其他省市区的102个县(市)也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2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国务院决定将这项改革试点的扩大到河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浙江和上海等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各省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总体运行平稳,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1、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初步遏制住了农村的“三乱”。

从目前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执行情况来看,农民负担确实大大减轻。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试点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亩均负担为53.6元,比改革前减少34.1元,减负率一般在30%左右。农民从改革中得到的好处一年在300亿元以上,如果再考虑治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和各种摊派因素,实际减负效果更加明显[1]。例如,改革后山西省五个试点县的农业税及其附加金额为7768万元,比改革前的12784万元减少5016万元,减少39%,加上屠宰税和教育集资等收费的取消,农民负担总额减少了11252万元,减幅达59%。人均负担由126.8元减少到51.8元,人均减少75元,农民减负效果明显[2]。另据有关部门对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个县80个乡镇160个村八百的农户的问卷调查,农民满意率在98.7%以上[1]。

2、确立了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框架,初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

长期以来,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减负后出现反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项目繁多,地方、部门和单位都可以随意向农民伸手。这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贯彻实施“四取消、一调整、一改革”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三个确保”。这次改革试点基本确立了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框架,运用法制手段,逐步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逐步将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促进了农村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农民负担沉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基层政权机构膨胀,冗员过多问题十分突出。这次农村税费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上层建筑变革。试点地区为了切实做好乡村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工作,加快了乡镇机构改革、村级组织改革步伐,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村级撤并工作,降低村级运行成本。这次试点工作将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制度。

同时,税费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推进了农村政务、村务公开,建立健全了“一事一议”制度和财务等各项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4、推动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在这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还有效地推动了两项改革: 一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这次改革,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依靠向农民收费集资办学的不规范做法。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要求,试点地区积极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完善村级收入管理。对乡村财力缺口,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补助,从制度上保证了乡村公益事业正常发展所需经费。

5、改革了农业税征管机制,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这次试点工作通过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业税征管办法。试点地区初步形成了农业税征机关负责征税,聘请协税员协税的农业税收征收管理机制,征收期比过去大大缩短。减少了乡村干部的工作量及干群之间的直接摩擦,使农民的纳税意识明显增强。乡村干部只是协助做好征管基础工作,但不行使执法权。这从制度上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减少了干群矛盾。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6、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相对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种养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三是历史遗留的占地不公、有地无税和有税无地现象进行了纠正,农民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巩固了基层政权,摸清了农村基本情况,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地方财源打下了基础。

二、后应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已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各试点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政策选择不深入,执行政策不到位,配套改革力度不平衡等问题。特别重要的是,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1、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改革力度不够大

现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依然没有改变城市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留着城乡税收负担的不公平。根据现行税制规定,城镇居民年收入在9600元以下不纳税;城镇居民工薪阶层年收入在15600元以下,个体工商户年收入在14600元以下,其税收负担率不超过2%。而在农村,即使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农业税及其附加综合负担的大体为8.4%[],而且农民不管收入多少,不管男女老少一律纳税,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相差四倍以上。况且农民税收负担的8.4%,是以农业总收入作为计税依据,若以纯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则农民实际负担率将要更高。由此可见,在现行税制规定下,城乡税收负担严重不公平、不合理。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并不彻底,城乡分配关系和工农分配关系依然扭曲。

2、农民种田积极性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现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以土地作为唯一的税收负担依据,农业税收由改革前的按田亩和按人口双重承担改变为单纯按土地负担后,农业税直接与田亩挂钩,使税收负担由不种田b的农户向种田的农户,由种田少的农户和向种田多的农户转移,种田越多负担越重。农业税完全以田亩多少来确定税收任务不仅不公平,而且会降低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阻碍农业规模经营、甚至导致土地抛荒。农村税费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然而在当前种植业收入低于林牧渔业、更明显低于其它非农产业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安排会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导致部分农户将土地抛荒来减轻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农户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流转困难,制约了农业规模经营,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此外,对农业特产税只进行政策调整,没有取消,这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3、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向农民乱收费和减负反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加重了乡村两级债务和财力缺口,使农村组织运转困难增大,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受到影响。资料显示,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目前我国乡村两级债务总额超过2000亿元,再加上县级负债,整个基层总负债保守估计在6000亿元---8000亿元[3]。另一方面,农村财政收支缺口突出,由于“三提五统”的取消和税费项目的减少,导致乡村可用财力进一步缩小,农村原来依靠“三提五统”支持的事业,如五保护赡养、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设等基本上都转移到乡镇政府的预算开支中,加剧了收支的矛盾。税费改革减少了乡村财源,基层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农村教育和公益事业因缺少资金发展受阻。缺口资金在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现实的情况下,基层政府为正常运转,很有可能将现有的财政收支困难问题及历史债务包袱转移给种田农户,或巧立名目,或乱集资、乱摊派,出现减负反弹现象,无法完成税收改革的既定目标。

三、农民负担过重原因的理性分析

尽管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有了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被凸现出来,减轻农民负担成为当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不在乡镇政府部门乱收费,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

第一、农民负担重就重在城市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上。表面上看,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乡镇政府乱收费侵犯了农民合法权益,实际上却是国家实行城市偏向的歧视农业和农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结果[4]。现行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是显而易见的。如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拨款,城市和乡村有着天壤之别。乡村的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道路建设等公共事业全由乡镇政府税外收费自筹资金安排支付,甚至连工作人员的部分工资也要自筹解决。实事上,农村公用事业的资金十分匮乏,难以满足乡村公共部门的基本需要,乡镇政府只好将应由财政预算内资金举办的公共事业经费转移到农民头上。此外,乡镇政府“搭车”收费现象屡见不鲜,再一次加重农民负担。乡镇政府的乱收费直接原因主要是乡镇政府的财政资金不足,但本质上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政策所造成的。

第二、农民负担重就重在负担不合理上,表现为国家过度提取农业剩余,农民承受着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对等的沉重负担。一方面,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农业收费的方式,使得大量的农业剩余从农业农村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利润和城市居民福利补贴。如1979--1994年,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取得了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征税1755亿元,各项农业支出3769亿元,国家提取农业剩余净值约12986亿元,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出资金净额811亿元[5]。1994---2000年,国家向农业投入5986亿元,农业交纳税金和地方费用9733亿元。[6]另一方面,国家对乡村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对乡村两级教育以及其他农村公共事业的投资和公共物品和劳务的提供与政府提取的农业剩余不成比例,国家财政支出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

第三、农民负担重就重在城乡居民之间负担不公平上。目前,城市居民月收入超过800元的部分才交税,而农民不管收入多少都要交税,而且税率高。在农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情况下,农民反而承受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费负担。建国初期,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推行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国家一方面实行占有工农劳动者全部剩余价值,并将其投入以重工业为主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积累资本和对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这一时期的城乡二元税制结构就是政府实行这两种政策的具体制度安排。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二元税制到现行工商税制为一元、农村传统税制为另一元的新的城乡二元税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并越来越有利于城市工商业和城市居民,而对农业和农村居民确实越来越不利。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由1985年的1.8扩大到2001年的2.9,其中西部12省(区、市)2001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达到3.5,部分省份高达4.5以上[7]。

四、深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建议

整体而言,目前主张通过“费改税”的制度改革来制止农村乱收费以减轻农民负担是远远不够,其改革思路局限在农村税费制度之内,其性质只能是改良性的并非改革。税费改革的预期设计,只是想在保留现有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及土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这一项制度变迁来代替所有制度的变迁,以此来减轻农民的负担,缓解干群矛盾,保持农村的稳定。同时税费改革只是税收体制内部的一种改革,并没有改变目前市场存在的城乡二元税收体制和分配体制,也没有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税收和分配格局的愿望。因此当前中国农村的税费改革只能仅仅看作是一个初步的开始,我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和更高的追求,应该为税费改革的未来方向作进一步的规划和准备。

令人可喜的是,温家宝总理2003年4月3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取消农业特产税应该成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这些地区可以取消农业特产税。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温家宝总理再次承诺:到明年底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这些论述明确地强调了农村税费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深入认识农村税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科学地分析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探寻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首先,重新构建农村税费体系

1、调整税费改革的目标,建立税费改革的前期、中期和远期三级目标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税费改革的前期目标和当前目标,从各地税费改革的实践看已初步实现;税费改革的中期目标是对前期改革的成果进行巩固,对改革措施进行完善,对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税费改革的远期目标即最高目标是在全国最终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这一制度应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具有一致性,到2010年这种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应初步建立起来。建立税费改革的中长期动态目标体系,一方面可以避免政策实施的短期效应,从根本上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不至于使税费改革游离于整个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系统之外,使之成为规范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制度。

2、积极推行城乡统一税制改革。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和政治平等原则,从均衡城乡负担、国民平等纳税角度出发,积极推行城乡统一税制改革,使城乡居民的税收权力与义务平等,消除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负份额,让农民享受到应该享有的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居民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税费制度改革设计的社会使用效率和制度收益。

现阶段,我国农业税制的改革方向应是取消单独设立农业税制,将其并入国家整个税制体系之中。从世界农业税制的设置来看,像我国这样单独设立农业税制的情况是罕见的。国外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是这样的:一是在流转税方面,主要是商品说,包括关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二是在收益税方面,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三是在财产税方面,主要有土地税、遗产税、赠与税及对个人和公司专门征收的财产税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农业税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来设立的,而是将其分解为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依次进行征税。并且,绝大多数国家在对农业进行征税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保护和促进本国的农业发展。比如,绝大多数国家为了促进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欧洲有的国家对于自己不生产的农产品,关税可以为零,而自己能生产特别是有优势的农产品,关税则高达百分之几百。又如,美国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征收的遗产与赠予税,也给予以下两方面优惠:一方面农业生产者过世时,其拥有的土地按该土地的农业价格而非标准市价(后者大大高于前者)计算遗产税;另一方面土地继承者在满十年后出售继承土地交纳所得税时,还可按照标准市价而非接受遗产或赠与时计算遗产税的农业用途价格计算成本。

一般国家对农业与其他行业征纳税对象一样,征收同样的税,只是在税率与减免方面与其他纳税有一定区别。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各国税制建设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趋同性影响。我国农业税制的设计要全方位地适应开放经济环境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趋势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旧经济结构的打破与调整,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面向整个国民经济领域,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的税制体系。农业税制长期游离于整个税制体系之外是不符合公平税负的税制建设要求的。统一城乡税制不仅为各级政府与农民之间形成规范的分配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彻底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统一城乡税制的具体设想是:(1)普遍征收土地资源税,取消现行的耕地占用税和城乡土地使用税及农业税。对于土地资源占有和使用者,根据不同用途采取差别税率。对农用土地征土地资源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土地产权关系、调节土地级差收入、缓解土地资源分配矛盾、实行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最佳形式,它不仅合法而且是国际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2)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对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普遍在销售环节征收增值税,税率可从低确定,而且比较城市个体工商户交纳增值税的做法,规定起征点。这样一般收入低的农户都达不到起征点,无须缴纳增值税。(3)适当调整高收入农户的个人所得税。这些设想将使我国农业税制完全与国际接轨,同时又达到公平税负,、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

3、完善征管措施,规范征管行为。现行农村税费体制需要的是一次根本的革新。但就目前现实而言,统一城乡税制、均等化赋税的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征管,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一是对税改中所造成的计税土地不实、计税常年过高、计税价格过高等问题积极加以纠正。二是建立规范的征管制度,实行纳税通知制度、纳税登记制度、纳税公示制度、纳税期限制度、完税凭证制度等,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应建立惩罚机制。三是应规范征管行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对所征税费应实行归口管理,杜绝一切变相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第二,实行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

目前中国的五级政府在财政职能分配上有一个明显异于发达国家的特性,即越低级的政府所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越沉重。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财权的不断上移和事权的不断下移,县乡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弱化和农民负担累年加重的重要制度原因。目前税费改革的最大矛盾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地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面临严重困难。从表面上看,地方基层政府正常运转的困难是忽视农村税费改革直接造成,但从深层次上看到,恰恰反映了基层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不合理状况。到县乡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的弊端是导致其运转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民负担不断加强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将农村税费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因此,应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精简政府级次,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范围,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归并过多过散的事业单位,压减乡镇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坚决清理编外和临时招聘人员。甚至可以考虑将乡级政府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以求大量精简非必要的机构和人员。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开辟乡镇财源。应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植优势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增加乡镇可用财力。

第三、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的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最大障碍。税费改革通过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使农民较大幅度减轻负担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其他利益主体受损。一方面,县乡财政增长无望,平衡困难。另一方面,县乡财政支出却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近几年,国家关于财政支付人员的工资增长和福利改善的政策不断出台,客观上加大了财政平衡的难度,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民负担反弹的可能性就会存在,减轻农民负担就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财政缺口,客观上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要求转移支付最重要理由是外部性的存在。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例如义务教育的外溢性极强,很多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孩子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落后的环境背景,进入发达省市就业生活,使得地方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的成本却无法获取相应的教育收益。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切断了县乡政府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财政压力剧增,使得本已脆弱的义务教育更是难以为继。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极大的责任,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

第四,切实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一是要严格规范农村税费征管行为;二是强化专项治理,如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收费,禁止报刊摊派等;三是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的程序,明确村内议事程序、管理方式、监督措施,严格控制筹资筹劳的上限,严防村内“一事一议”成为新的乱收费口子;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并严格执行对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及搭车收费等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处分规定;五是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的情况监测、信访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工作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和工作程序;六是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和队伍,从组织上保证执法有力,防止农民负担的反弹。

第五,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妥善解决乡村不良债务。解决乡村不良债务问题应从以下四点出发: 一是要核实情况,全面清理核实债权、债务,搞清债权、债务的数额及形成原因;二是要界定责任,分清债务责任界限,将债务具体落实到债务人;三是划分类型,根据债务形成的不同性质,明确划分出哪些是由乡镇形成的债务,哪些是由村和农民形成的债务;四是分类处置,对不同性质的债务要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对由乡镇负担的债务,可根据乡镇财力状况,分年逐步还清;对该由村负担的债务,可由村集体经济收入分期、分批偿还。如果是因为公益事业建设所形成的、又确实没有偿还的债务,建议由国家和资金投放单位承担,以减轻村级压力;对于该由农户承担的债务,应根据农户的不同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有能力偿还的,应加大催收力度,对偿还确实有困难,可视情况分年收取;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应按规定核销。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村兴办公益事业,必须考虑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防止新的债务产生。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