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七:领导

2024-05-14

组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七:领导(共3篇)

篇1:组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七:领导

领导

一、领导的概念和功能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大家所熟悉而常用的一词。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管理学家的解释却很不统一。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解释:孔兹认为,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腔热情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

泰瑞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坦宁鲍姆认为,“领导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经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现出来的一种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影响力。”

赖特认为,“领导是不凭借特权、组织权力或外在形势而说服和指挥他人。” 戴维斯认为“,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

施考特认为,“领导是在某种情况下,影响个人或群体达到目标行动的过程。” 上述种种解释,虽不尽相同,但包含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取其共性,人们认为领导的含义是: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接受引导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在组织中,领导者的使命就是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做好本职工作,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这种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就是领导行为。由此可见,领导和领 导者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概念。在日常工作中,通常把领导者与领导混为一谈,其实领导和领导者是有区别的。在英语中,领导(Lead)与领导者(Leader)是两个词,在德语中,也是两个词,很容易区别。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而领导者是指行为主体的人。因此二者有区别的。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领导行为必须以领导者的存在为前提,领导行为是通过领导者的活动得以实现,离开领导者,领导行为将不复存在;领导对下属施以影响,达成组织目标,又必须通过领导行为。所以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领导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由于人们在组织中各自处于不同的地位,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关系。领导人与被领导人是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形式。领导就是通过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二、领导的功能

领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前者是属于一般管理科学的范畴;后者则是管理心理研究的课题。

管理科学认为,实现组织目标是领导的最终目的。围绕这个目的,领导者必须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制定目标与作出决策;合理地使用人、财、物;建立起科学管理系统。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组织功能。

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也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果一个领导者组织功能缺乏,借助他人的知识和能力,仍可建立起一套科学管理系统,以实现领导的组织功能。但是领导者的激励功能却是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实现的。事实证明,即使目标订得再好,组织再合理,管理再科学,如果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激励功能,也是难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因此,在培训领导干部时,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激励职工积极性的能力。

激励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目标的自觉性

前面已经提到,个人的行为是由需要与动机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个人目标(即满足个人需要的对象)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程度对个人行为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越一致,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把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满足职工的需要统一起来。创造一种组织环境,使职工意识到努力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实现个人目标,从而提高职工接受和执行组织目标的自觉程度。

2.激发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

人力资源的发挥固然依赖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吻合性与一致性,但职工工作热情的发挥与持续不断,还有赖于领导者本人的影响能力和感染能力。领导者的积极的有效的心理影响力,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完成组织目标的重要条件。

3.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

被领导者行为效率,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贡献的大小或能力的发挥程度。它也是鉴定领导行为水平的直接依据。激发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热情,虽然都与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有关,但认识与态度不等于有效的行为,它们只是有效行为的必要条件。要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还要涉及影响其行为效率的其他因素,如: 被领导者的需要结构、所具有的技术技能水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群体内部人与人关系状况、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及合理性、管理方式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领导行为得到改变。为被领导者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

篇2:组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七:领导

从一般规律出发,当人们更加开放自己的时候,人际关系会得到增强。在群体中,如果一个人过于经常地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就会减弱交流的进程和深度。在群体中人与人交流,进行适当的自我表露,有助于互相了解与信任。而管理者懂得这一方法,将有助于引导下属去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群体效益。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综 里斯和人 合工业学院的巴里尔力资源开发专家郎达 布郎特合著的《企业中的有效人际关系》一书中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这一方法。

自我表露是一个人有意地自愿地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告诉他人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人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感受或需求的过程。

当一个人向其他人公开自己的思想、感受或需求时,可以得到四种报偿。

1.增进交流中的准确度:进行自我表露能够免去交流中的猜测,使得双方的交流更加准确。当一个部门领导人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工作时,不仅用一大堆数据、表格,而且同时也谈谈自己对这些工作的看法,那么最高领导人就能更准确地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情况,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部门领导人的工作、感情、责任和信心等问题。

2.减轻压力:如果过分强调自己感情的独处与隐匿,会在人的内心产生压力,导致相当大的心理紧张状态。与他人直接交流自己的情感和尽可能让他人了解你的感受,心理压力就会得到减轻,甚至消除,有 “一吐为快” 之感。

3.增进自我意识:自我表露后,他人对你的表露有反馈,这种反馈就增进了自我意识。因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和别人交往中形成的,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中逐渐形成的。当我们进行积极的表露时,会产生自卑心,从而促使自己去追求优越,超越自我。自信与自卑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适当的自信与自卑都是不可少的。

4.人际关系得到增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的心理联系。当两个人真正坦率地交换看法时,通常都高度重视对方的意见,为加深理解与信任奠定基础。若没有自我表露,把心中的大门关闭起来,就无法与他人产生心理联系,即无人际关系。正如西德尼 儒拉德所说 “ :一个自我疏远的人,不懂得真正地和充分地表露自己,从来不会去爱别人或被人爱„„深刻的爱是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之上的„„我怎么去爱一个我不了解的人?不了解我的人又怎么会爱我自我表露有以上四点好处,但不等于想说就说,说得越多越好。要想使自我表露达到使人际关系发展的目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表露量的对等性原则。在表露的速度、大小上要与对方相等,因为表露太快或太早往往会引起对方的防卫反应。或者对方已有自我表露的表示,而自己仍然没有反应,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没有交流的诚意,双方的心理距离就会扩大。所以,自我表露要在对等性原则上进行。

第二,自我表露性质的适度原则。自我表露有两类性质:一类是积极性质的表露,如对自己的赞扬。一类是消极性质的表露,如对自己的贬低、批评。过分的积极或消极表露都不太好,而应适度。一般来说,当对方是陌生人,自我表露按“+→0→—”进行,即先表露正面的,接着是中性的,最后是消极的。相反,若对方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就要按 “—→+→0”方式进行。

第三,自我表露时间的非均匀原则。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里,自我表露的进度应有所不同,在初次见面时,可多表露自己,在交往的中间阶段则表露较少;在交往的亲密阶段,表露又会增加。

第四,自我表露的安全性原则。对不同的对象,自我表露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与自己

休戚相关并能体贴入微的人可以作为表露对象;关系不深但仍在发展的可以适当进行表露;刚刚开始互相熟悉的人尽量少表露;素不相识的人不宜自我表露。

恰如其分的自我表露要注意:

第一,避免指责的态度。真正的理解和互相的尊重是通过“同等效力”交流的过程而得以发展的。“同等效力”就是感情上的开放与真诚中绝对不能含有相互间的指责的态度。坦率的交流并不需要指责手段。事实上,只要有指责的态度出现,交流就将中断。

第二,发现问题就进行讨论。

如果交流双方发生争端,那么就应当在争端发生后尽快地表示自己的感受,与对方进行交谈,以避免时间过久因记忆误差带来歪曲。这样,自我表露就能得到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准确表达思想与情绪。

篇3:组织管理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七:领导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一个大型群体中,必然包含着许多个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人际关系而自然形成的联合体,它的产生无法定程度,无明文规定,而是以个人间的好感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既是相对的、又是有密切联系的。就以某个体而言,既是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又有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正式群体的发展对组织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大影响,作为群体的领导者必须对它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一)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成员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我们知道,正式群体的组成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组织目标而存在的。成员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上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如得到报酬、发挥能力、自我成长等。但是,人的需要不仅仅限于此,还有其他方面的,人要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又不可能全部得到,于是就要寻求别的途径——组合非正式群体。

1.满足支配控制他人的需要。如有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支配欲,喜欢去领导别人,喜欢做带头人,可是他在正式群体中不是负责人,没有地位,他的支配欲得不到满足,于是他只好施展各种交往手段,“招兵买马”,把一些能力次于自己的人吸引到身边,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头儿,在业余时间里,在适当的场合,发号施令,以满足他的支配欲望。

2.满足显示力量的需要。每个人在群体中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普通成员,他的行动,他的意见不大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重视,结成群体后,大家可以互相呼应,互相声援和支持,就可以显示出较强的力量。

3.宣泄的需要。个体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行为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受到上级的批评,觉得不公正,很委屈,闷在心里难受,需要寻找对象,把苦恼倾诉出来,也需要他人的安慰、理解、同情,或者道义上的支持,结成小群体后,就能满足这些需要。

4.满足生活上互助的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有需要他人相帮的时候,遇到大困难正式群体会以一定的方式考虑解决,但不可能彻底解决,更不可能把细小的日常生活困难包下来,于是成员间自然达成体力上互相借助,物质上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的过程也是相互交往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必须渗透情感生活,情感加深,互相信任,于是也就形成了小群体。形成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条件是交往。

非正式群体是以感情为纽带的,感情的建立离不开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互相认识,互相选择,互相吸引,互相信任,互相依靠,进而形成小群体。怎样的情景最容易建立交往呢?

1.工作环境。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空间接近,地位相同,比如,同一个车间的工友,同一个办公室的职员,同班同学,彼此联系接触多,双方产生好感,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形成小群体。

2.生活环境。如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同一幢楼房,天天见面,问寒问暖,个体之间互相照顾,互相帮忙,也就容易形成小群体。

3.心理因素。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相同,对问题的看法,对是非的评价,对行为的取舍有相似态度,说话投机,也容易形成小群体; 性格相近或相容,有共同的爱好,有类似的经历等等,也会形成小群体。如喜欢文学创作的青年会聚在一起谈论创作的甘苦体会;爱好打牌的人会经常相约聚玩;爱喝酒的人会轮流做东,举杯豪饮;品质低下者会物以类聚,图谋追求低级趣味,进行危害社会的勾当,结成盗窃团伙,猎色团伙等破坏性小群体。

4.人缘关系。有亲戚、同乡、同学、师生、老同事(老上级)等人际关系,原

来彼此就比较了解,感情亲近,交往方便,有的荣辱得失相关,就容易发展成为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比较,具有下列特征:

1.凝聚力强。非正式群体的组成不带任何强制性,是自觉自愿结合的。成员之间意气相投,互相信任,具有较深的情感基础,因此不易分离。群体内的某些行为习惯、行为标准,都没有明文规定,是“约定俗成”得到各成员的内心认同,因此更具有约束力。如果某成员,擅自超越规矩,必然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并通过劝阻、批评、指责、冷漠、抛弃等方式施加压力,迫使该成员作出从众行为,从而保持群体成员的信念和行为的高度一致性。

2.心理相容。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往往有相似的情趣,有的性格倾向相似,也有的性格类型不同,但能互相接受,互相补偿,感情融洽,彼此之间真诚相待,配合默契,和谐相处。

3.信息畅通。小群体内部没有固定的信息传递程序,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的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呈链状形式一个传一个,也可以用辐射形式同时向各个成员传播。由于彼此接触频繁,加上感情上的信任,可以随时地,毫无保留地传播,所以传播速度非常之快。

4.明显的自卫性。小群体内的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的归属,感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存在。成员能自觉维护小群体的利益。如果某成员受到外人的伤害,其他成员会为之抱不平,甚至在言行上保护他。当小群体受到外来威胁时,成员会自觉站出来抵抗。较稳定的小群体,其他人很难介入。

5.有隐性的首领。非正式群体虽然是自然形成,但也有核心人物,它不是经过选举产生,而是成员的推崇,心理上的向往而形成。一般来说,首领总有某方面的超群之处,如胆识、能力、资历等方面足以使其他成员佩服。该首领在该群体内的号召力往往会比正式群体领导者的号召力更加强有力。

(三)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一定规模的单位中都普遍存在。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对个人都必须要发生作用,它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管理者必须重视它的存在,充分认识它的多重作用,根据各种类型非正式群体的特性,加以充分利用、积极引导和努力改造。

1.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和利用

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行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方向基本一致,所从事的活动总体上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这种群体是正式组织力量的组成部分,它的活动是组织活动的有益补充,管理者不应把这类非正式群体视为异己,应鼓励它开展活动,以利用它的特殊功能为正式群体服务。

·促进成员间开展帮教活动。

非正式群体成员们感情融洽,讲究情谊。管理者据此可以让他们开展比学赶帮活动,让有技术特长的成员在他们的群体中加以推广,他们之间保守很少,会将技能特长乐意地传授给其他成员,让能者为师,带动其他成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当个别成员存在某种缺点时,正式群体的管理者去做思想工作,不一定很深细致、及时周到,有时候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可以请该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去帮助做工作,他们彼此之间没有戒心,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对立情绪,对个体的脾性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做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就比较强。再说,非正式群体内部凝聚力强,有不成文的规范,如果某成员与群体的规范标准不相符,就会受到压力。他们中的首领是成员的推崇者,享有很大威信,通过他去做成员的说服工作,极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满足成员的多种需要,促进个性发展。

正式群体以达成组织目标为宗旨,以工作为中心内容,讲究工作质量,强调纪律性、统一性,不可能全部照顾到成员工作之外的其他需要,其他非正式性质的活动也极为有限,这样各成员工作之余的生活就比较枯燥单调,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高明的领导者会把非正式群体引入管理视野之内,在工作之余让成员在非正式群体中找到乐趣,增长见识满足其他需要,发展各自的爱好特长,促进个性的发展,丰富业余生活,从而使成员以愉快的身心投入工作。

·沟通信息

非正式群体内信息渠道畅通无阻,成员之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正式群体确定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措施等应当尽可能让全体成员都理解,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发动教育激励工作,如果利用得当,非正式群体是一条自我宣传教育的理想渠道,可以利用它制造舆论,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另外,组织的管理工作不可能十全十美,顾此失彼的事情总是难免的,非正式群体最能反映正式群体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收集他们的意见和他们的动态信息,就能较好地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为改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促进组织任务的完成。

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从众行为强,工作互相配合,不大会斤斤计较,管理者在分配任务指标时,可以将标准适当地提高,可以将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他们会发挥整体的优势,形成合力,不怕困难,出色地完成所交给的任务。

·使非正式群体正式化。

对活动效果带有明显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使之正式化,即把他们纳入正式群体的轨道。比如,企业中面对某技术难题,有志的中青年们,攻关的强烈愿望,由于担心难题解决不了失面子,怕人讥笑,可能会在暗地里琢磨钻研,管理者掌握情况后,可以把攻关难题明确交给他们,也可以以他们为基础成立攻关小组,在他们工作活动中予以支持关心,在物质上,精神上予以帮助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钻研精神,让他们尽心尽力地为组织服务。非正式群体的头头往往是有一定的号召力,魄力大,说话灵,组织在考虑基层领导人选的时候,只要该头头品行端正,就可以委以职务,由他带动成员为正式组织作出贡献。

·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和引导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实现组织目标,既没有大的损害,也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成员理智感较强,避免与正式群体相抵触,在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他们一般都能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这种群体从表面上看好像与组织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因此,最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其实,非正式群体中,中间型的占多数。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平衡发展时,该群体不大显示积极作用或消极影响。一旦组织出现重大问题,或内部矛盾冲突激烈时,绝大部分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决不会无动于衷,任其事态的发展。他们必然会作出倾向性行为,要么起正向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因此,作为群体的管理者平时一定要重视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潜在的作用,切实做好积极引导工作,引导他们有利于往正式群体的方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影响。具体措施主要有:

首先要加强组织目标导向的吸引力。找准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联点,使之对每个成员都有意义。使他们感受到个人需要可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其次是注意做好首领人物的工作。非正式群体首领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左右成员的倾向,争取他的支持,可以带动一批人,获得许多人的赞同。

再次,要加强感情联络,平时,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对他们轻视冷淡,应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行潜移默化的诱导影响工作,必要时还要拉一把,让他们逐步地朝组织提倡的方向靠拢,产生积极的作用。

2.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和改造

非正式群体中完全属于消极型的数量不多,但毕竟也是存在的,它是正式群体发展的不利因素,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群体内部规范畸形强化。成员之间讲究“哥们”义气,是非观念模糊,一人有难,大家共担。当某个成员因受到组织批评心怀不满时,其他成员会为之盲目抱不平,显示江湖义气,大家结成团或消极对待,或无理取闹,给领导难堪。当他们觉得生活无聊时,不是从事业上倾注精力,积极进取,而是去追求低级趣味,追求刺激。严重的还会互相怂恿,互相串通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来。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还会影响工作效率。这类群体的行为必然有与正式群体的要求不相符之处,当他们的行为受到限制,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满腹怨恨,满口牢骚,几个人凑在一起,互相发泄,互相鼓励,觉得自己很理直气壮,产生逆反心理,把精力和兴趣用于工作之外的事情上,严重影响效率。有的还会拉帮结派、闹磨擦、生是非,造谣言,扰乱视听、伤害他人,如此等等,都会给正式群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必须有个渐变的过程,是各个因素促成的结果。他们的结合除了个体成员的道德品质因素之外,还跟他们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关,如居住条件,活动场所,首领人物的倡导等,管理者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处理,应慎重对待,进行综合性的教育改造,才能取得效果。

·加强思想教育。小群体的消极行为,刚刚发生时,总是表现在一些小事上,大都属“不慎”或认识上的问题。管理者要见微知著,认真对待及时地施加教育,指出其行为的消极性及发展下去的危害性,使之自觉改过。在教育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教育方法,个别成员发生某种不良行为时,应突出“个别性”,事先做好他身边人员的工作,请他们协助做教育工作。当他们普遍存在某些失当行为时,应分清主次,分别对待,逐个做工作,不可打击面太大,批评时不能使用“你们这帮人”等词句,以免客观上起到促使他们抱成团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群体当受到外部威胁时,会促使群体增强凝聚力,如果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产生“一致对外”的心理意识,教育和改造他们的难度就会加大。管理者对他们的正确态度是 “拉一把”,而不是把他们推到对立面去。

·强化正式群体。积极健康的正式群体能对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性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正式群体本身如果组织松散、目标不明,对成员没有吸引力,成员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领导者能力低下、威信不高、管理混乱、纪律不严、赏罚不公,成员怨声四起等等会导致部分非正式群体向消极方向发展,走向正式群体的对立面。因此,要从根本上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必须正式群体的自身建设,壮大组织的力量,建立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理顺各种关系,弘扬正气,调动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大家齐心协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勤奋工作。

·兴趣诱导。消极型群体刚形成时也同其他群体一样,大家在一起聚谈而已,以后逐步向消极方向发展,乃至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比如,由相识到朋友,由朋友到牌友,由牌友到赌友,产生质的变化。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考虑到成员兴趣爱好的广泛性,要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把成员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正当的活动上来,如组织各项体育比赛、棋牌类比赛、智力比赛等等,这样既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成员们无“事”生非,又可促进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和情操的陶冶。

·改变环境。小群体的形成与相应的环境密切相关,管理者在优化群体环境,创建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之外,还可以从改善物理环境入手,如对成员的住宿安排,工作岗位的分配尽量对可能发生的消极行为有所监督,有所制约。如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分散工作,分散住宿,错开工作时间,使他们不致过多的聚集。也可以在人事安排上,用 “掺沙子” 的办法,配以先进成员与他们搭档共事,施以优良影响,带动他们朝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靠

拢。

上一篇:仙人掌叶子之谜作文下一篇: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