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4-04-25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通用14篇)

篇1:《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四章 下定决心——决策心理学

首先,潜意识刺激对人们的决策没有影响。人的名字对一个人的职业、居住地、死亡地、婚姻有影响(感觉这个有点牵强,估计只是国外这样吧)。在酒吧,听古典音乐的人更容易点昂贵的酒品。在媒体披露自杀事件后的两周内,当地的自杀人数会增加30%左右,如果媒体报道的是名人自杀事件,这个比例还要更高。所有这些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名字影响了我们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职业的选择。仅仅读一个句子就能影响我们对自身年龄的感觉和对常识的记忆。一个轻轻的微笑或轻微的触摸就能决定我们在酒吧和餐厅会给服务生多少小费。商店里播放的音乐会偷偷的溜进我们的脑海,并影响我们花钱的数量。

一个有趣的话题,问题:一男一女分别在两座桥上见面,一座是吊桥,很高、很危险;另一座是普通的桥,很低、很坚固,那么两人在那座桥上更容易产生恋情呢?答案是在吊桥上。解释:当人们看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时,他们的身体会准备随时采取可能的行动,所以心跳会随之加速。和较低的桥相比,高高的吊桥那摇摇晃晃的特点会让采取这种方式过桥的人心跳加速。当两人在高高的吊桥上相遇时,他们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的心跳加快是因对方而起,结果他们的身体会传递给大脑一个虚假的信号,让他们觉得对方很有吸引力。所以,这个问题的寓意是:如果你想让一个人爱上你,在约会的时候最好避开新世纪音乐、乡间散步和风铃,因为它们只会让人变得更加心平气和。相反,如果你选择了和心仪的人一起去听摇滚音乐会、玩过山车或者看恐怖片,那么你成功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作者还就男女搭讪方式做了一些研究,成果有:

不同的聊天话题会带来不同的约会成功率,这是因为对于某一个话题男女的品味可能差异很大,因而也就没什么话题了。。

最佳搭讪语。在搭讪时更有技巧的人会鼓励对方以奇特、有趣或搞怪的方式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有效呢?作者用一个关于吸管和滑稽声音的实验回答了,这个实验说明的是:彼此分享过搞笑经历的人会觉得更为亲近一些,也会发现对方更有吸引力。

征婚广告如果将“描述自己”和“描述对方”的字数控制在7:3的比例,就有可能吸引到最多的回应。

篇2:《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这一章作者探讨了”迷信“思想,列举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多个实验论证了“各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可信的”,继而提出疑问:“既然不可信,为什么它还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它呢?”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有:

为了应付不确定性,许多人变得迷信了。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时期,人们会迫切地寻求一种确定感,这种需求会促使他们支持强大的领导机制,并相信各种号称可以确定他们命运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迷信和巫术。作者用德国经济危机和以色列遭受轰炸期间人们的心理变化实验解释了这一点。

人们经常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奇思妙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历了一些看似诡异的事情。巧合的概念让同时发生的事情看起来不仅别有寓意而且绝不仅仅是凑巧那么简单。但正是某些鲜为人知的统计法则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意外成真,其中之一就是大数法则,所以如果有什么看似很巧合的事情发生,可能仅仅是由于人太多(样本很大,虽然发生概率很小)。还有一个人们最常碰到的巧合是“小世界”现象,比如两个陌生人在派对上偶遇,结果却发现他们有共同认识的熟人。这个现象可以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传递包裹实验来解释:一个人要想传递包裹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

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和适当的背景信息。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联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且,如果事先给一些地点或物件添加适当的背景信息(灵异、古怪的信息)也可能使人诱使人产生迷信思想。

次声波的作用。次声波无法被人听到,却拥有巨大的能量,地震、原子弹爆炸都能产生次声波。试验显示:次声波可能引起胸腔震动、影响呼吸,并让人产生作呕、头疼和咳嗽等现象,特定频率的声波还可能引起眼球的震动,从而让视觉出现扭曲。这些声波能够移动小的物体,甚至还可以让烛光诡异的闪烁不停。

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是个数学与统计学的概念,意指数量越多,则其平均就越趋近期望值。

篇3:《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家庭暴力

提到欧茨就不能不提到“暴力”二字。在大多数作品中, 欧茨更多地关注美国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和两性关系, 并以此为切入点反射人性的阴暗面, 她的作品中充斥强奸、乱伦、谋杀、虐待儿童、堕胎、自杀等悲剧且暴力的故事。虽擅长描写暴力, 但欧茨并不沉迷于暴力本身, 她更关注暴力背后的社会原因。她想告诉读者, 当今美国社会的现实对普通人来说是悲惨的, 暴力往往作为一种极端的手段发泄人们心中被现实所压抑的情感和受创的心灵。

《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的十六个故事中, 有四个是描写家庭暴力的, 认真研究后不难发现这四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女性通常是家庭暴力的牺牲者, 身心俱损, 万念俱灰, 绝望的她们只能诉诸暴力找到出口。

在短篇小说《模特》中, 女主角希比尔是一位17岁的少女, 从小就失去父母, 两岁零八个月开始就和姨妈居住。一天, 一位素未谋面的斯泰尔提议她做他的模特。斯泰尔先生对希比尔非常慈祥和慷慨, 等他们彼此熟悉之后, 斯泰尔先生开始询问她家里的事情, 这引起希比尔的怀疑, 她感觉到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回来了。当她把她的疑问告知姨妈时, 得到的答复是她的父母因为酗酒驾驶的游艇翻船了, 双双遇难。而希比尔却不相信, 她决定自己找到答案。希比尔趁着姨妈不在家翻找了她的私人文件, 结果发现了一张新闻简报。原来她的亲生父亲在快艇上开枪打死了她的母亲, 把她的尸体扔到了湖里, 他自己企图开枪自杀未遂, 只是头部严重受伤, 被定为二级谋杀罪, 被判处监禁十二至十九年, 这个发现对希比尔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希比尔满怀孩子的愤怒, 无法形容的哀伤, 作为女儿, 她想不通———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名叫乔治·康特的人要使用暴力, 把一切都毁了”。第二天, 她瞒着姨妈, 拿上她父亲送给她的羊羔皮坤包, 装进一把磨得最锋利的尖刀, 上了那辆她称为“灵车”的黑色豪华轿车。“一时间她的脑海一片空白。她也许是站在高高的跳台上准备纵身往水里跳, 不知道会跳到哪里去。但她不能后退”。故事到这里结束了, 但读者都能猜到结局如何。作者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对斯泰尔先生的身份留有悬念, 随着希比尔对自己身世调查的深入, 斯泰尔先生的真实身份和她尘封已久的家庭悲剧也一一得以解答。

年轻的希比尔是家庭暴力的牺牲者, 她父亲的妒火在酒精的影响下导致无法挽回的家庭悲剧, 她憎恨父亲, 是他的暴力行为剥夺了她原本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强烈的爱与恨情感的驱使下, 希比尔做出的行为便不足为奇, 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往往以家庭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故事中, 欧茨并没有描述任何暴力的场面, 她使用新闻剪报这种相对客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这一家庭悲剧的主要经过。

《预兆》是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故事。帕克森家的长子奎恩是在当地是个有钱有地位的人, 可是私底下他暴虐成性, 经常殴打妻子和孩子。他的弟弟维特尼虽不如哥哥成功但心地善良, 十分同情嫂子艾伦。维特尼从不敢贸然登门拜访, 但是在圣诞节前的星期四, 他有个不祥的预兆, 一整天都惶恐不安。他担心奎恩可能失去控制, 将艾伦打成重伤, 甚至连他那几个女儿都不能幸免。于是他鼓起勇气开车前往哥哥的豪宅, 惊奇地发现哥哥不在家, 嫂子和几个侄女神色异常。空气中一股“潮湿、酸甜、倒胃的气味”, 使他联想到小时候露营时见到过的杀鸡的情景。“厨房里凡是空着的地方, 包括厨房中间那块切肉的案板, 都堆满了大包小包和礼物包装纸、彩带、地址标签”。她们欢快地告诉他, 明天全家就要出国旅行, 今晚正忙着为大家包装圣诞礼物。最后维特尼带着她们给的圣诞礼物放心地离开, 她们嘱咐他千万不要在圣诞节前打开。故事就这样结束, 但留给读者无数个恐怖的悬念:到底奎恩在哪儿?那些圣诞礼物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当奎恩的家人打开盒子的时候, 等待他们的是惊喜还是恐惧?所有疑问只能留给读者想象。

小说中希比尔和艾伦的遭遇在当今美国社会已不算新闻, 家庭暴力使女性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 除了像沉默羔羊般默默忍受外别无他法, 逐渐丧失追求自由和自我的动力。可人的忍耐终究是有限度的, 受害者转变成为施暴者。欧茨独特的天才在于她准确无误地忠实地传达人物的心理状态, 并她笔下人物极其私人化的经历与更广泛的美国生活的现实联系起来。通过作者对人物内心的剖析, 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对受害者的同情, 同时也反思悲剧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

二、现代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也是欧茨偏爱的主题之一。《宾果老板》中的女主角没有朋友、没有社交生活、毫无异性经验, 为了得到一点点的爱和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玩偶》里的成功的女知识分子为了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无意识地将自己分割成“私下的自我”和“公众的自我”, 导致人性的扭曲。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 无论你事业上多么成功、物质上多么富裕, 你永远都无法摆脱现代人最大的噩梦———孤独。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寂这一主题在短篇小说《失明》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与朋友格格不入、对丈夫满腹牢骚、离群索居、孤独无助的老太太, 她与丈夫的关系不佳, 很久都没有用正眼瞧过彼此。他们当初卖掉房子, 搬到偏僻的乡下, 与其说是让丈夫有一个研究学问的安静环境, 不如说是她想逃离现实中不顺心的种种:烦心的朋友、不孝顺的子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家里停电, 丈夫突然去世。此时屋内一片漆黑, 到处潜伏着危险, 外面世界也没有光明, 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失明。陷入孤立无援的绝望之中, 老太太把自己锁在黑暗的地窖中, 平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作者平静地叙述生活的细节, 却给读者一种不可名状的窒息感。风雨交加的夜晚, 突然发现自己的老伴死在床边, 无依无靠、周围漆黑一片, 光是想象这个场景就已经叫人毛骨悚然。老太太说自己的生活比这夜晚还要漆黑, 作为一名强壮、务实、有见识的家庭妇女, 她为家庭付出了一切, 结果却换来了什么?丈夫是个顽固的老学究, 自私自利地要求卖掉学院的房子搬到偏僻的农场;女儿们很少来往, 对老太太的苦衷常常持不理解的态度;仅有的几个朋友也相处不好, 搬家之后更是断绝往来。故事主人公的种种遭遇告诉我们, 在物质极端丰富、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疏离, 孤独感如同噩梦一般笼罩着每一个人。

三、父权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困境

虽然欧茨本人声称对女性主义不感兴趣, 她的作品里却大量反映当今美国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生活悲剧。欧茨的作品侧重反映美国中下层人的生活, 善于以女性的审美角度, 表现对弱小人物、尤其是受尽苦难和屈辱的迷途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切。通过探索她们精神蜕变的社会原因, 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重压, 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 并对迫害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

《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16个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天真无邪、涉世未深的少女;单身、成功的女性知识分子;饱经磨难的单身妈妈;受过良好教育、受制于传统观念的郁郁寡欢的贤妻良母。欧茨指出, 除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沉重的家庭压力之外, 美国的女性还要面对来自男性的家庭暴力的威胁。如《预兆》里的女主人公艾伦, 一位美丽、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 为了扮演好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 自愿放弃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 成为丈夫的附属品。欧茨强调, 女性若想摆脱困境、追求自我实现, 必须独立自主、追求事业、不做男性的附属品。单身妈妈的坎坷命运是欧茨偏爱的主题, 她们被男性抛弃, 饱受社会的歧视, 承受着独自抚养孩子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 所有这些对一个单身妈妈来说都太沉重。欧茨指出, 除了自身的弱点之外, 她们的悲惨命运都是由男性的不负责任和残忍造成的。欧茨笔下的另一种女性与前面的两类女性完全不同, 她们是独立、成功的知识分子, 对男性毫无兴趣, 婚姻也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类, 换句话说, 就是当代独立女性的典范。没有家庭的和男性的束缚, 她们的生活就过得无忧无虑了吗?《玩偶》里的女主角弗洛伦斯是一个文科学校的校长,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她必须比一般男性更努力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公众场合, 她是自信、成功的完美女性;在私底下, 她犹豫不决、精神脆弱、容易陷入恐慌之中。她的遭遇告诉读者, 无论表面上多么成功, 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女性仍然很难立足。社会的偏见和激烈的竞争使得女性很难发挥自身的能力, 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要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欧茨通过塑造以上几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反映女性在父权社会在的生存困境。她指出女性的不幸主要来自对女性抱有根深蒂固偏见的社会、来自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来自父权社会体制下的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除了指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迫害之外, 欧茨还不忘对女性自身进行分析并指出她们的弱点和缺陷, 旨在激励女性同胞们自信、自尊、自强, 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

摘要: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有“哥特小说女王”之称, 她的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获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 里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 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极少, 有的只是节选其中一两篇对其主题进行简单阐释。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出发探讨这部小说中反映的当今美国社会的“心理现实”。

关键词:欧茨短篇小说,心理现实主义,《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

参考文献

[1]蒋慰慧.欧美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及其技巧.小说艺术谈, 2005 (1) 76-80.

[2]李伟.“哥特小说女王”笔下的当代众生相.外国文学, 2009 (1) 94-97.

[3]刘飞兵, 杨华.欧茨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4 (121-124) .

[4]乔伊斯·卡洛尔·欧茨.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

篇4:雷剧怪诞心理学

雷州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不知道从何时

起它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语,被观众们广泛

运用在国产电视剧的风评中。为什么电视

剧会与“雷”联系到一起?也许是来源于

一种通感:打雷时人们惊诧、害怕,但又

明白,一般的雷并不会致命,仅限于给人

一种心理上的震撼而已。“雷剧”正是基

于这种心理相似性而被命名。但是为什么

人们会被某些剧“雷倒”,同时又甘愿冒

着被雷得“外焦里嫩”的危险,义无反顾

地去看去骂去起哄,以至于最终为雷剧推

波助澜,使雷神大行其道呢?本文试图分

别从观众个体心理及群体无意识角度窥探

雷剧观众的怪诞心理。

雷剧一词最初诞生于网上,和席丝、

萌、二货一样是网络文化席卷而来时捎带

脚儿送来的礼物。到底最初出自哪里,已

经无从可考。只是它今日的盛行,已经足

以让人滔滔江水地敬仰了。除了网上那些

每年都会盘点的雷剧贴,在百度贴吧里还

专门有一个“雷剧吧”,观众在此可以尽

情对电视剧的雷情节、雷造型等各种雷点

吐槽,跟帖之踊跃,是其他严肃电视剧评

论所不能比拟的。

有多少个雷点才算雷剧?有哪些特

征才算雷?这个是雷者见雷的问题。雷

剧贴吧里的观众发表的评论并不是严肃

的,即使有时候楼主故意以严肃的形式

来表现,但是到后来总是会变形走味,

稀释成为纯娱乐。

“雷剧吧”有两条“吧规”如是

说:为了保持版面整洁美观,发贴前缀

为统一为【天雷滚滚】+标题;本着有

爱的原则希望大家来吐槽的时候不要人

身攻击,可以对演员的服装造型演技等

等进行评价,但是不希望有各种辱骂各

种攻击;适当水,不希望全是水贴;最

后,欢迎所有未的这个贴吧的人们,希

望大家能够在这里玩的开心。

于是贴吧里每一条帖子标题都整

齐地加上【天雷滚滚】四字,避免了跑

题,奠定了贴吧不以人身攻击为乐趣,

以吐槽雷剧为己任,营造欢乐祥和的气

氛的主基调。

在《【天雷滚滚】我只看了10分钟

就忍不住想吐槽的新洛神》里面网友吐

槽了十一条关于洛神的“雷”,比如:

曹丕居然被龙卷风追赶!?他的马有多

快能跑得过龙卷风?衣服都烧的一千二

净了,头发和皮肤完好无损。好吧她是

神,我原谅她的无敌……最后一句:

“看到这里我就已经看不下去了。我决

定关了网页,洗洗睡了。”戏谑地完成

了一次关于雷剧的吐槽,心满意足地去

见周公了。

在网络上观众对雷剧的吐槽心理

首先是一种放松方式,是茶余饭后的谈

资,就如鲁迅笔下的看客,伸长了脖子

对某件极其无聊的事情也会投入相当大

的热情,这在鲁迅看来是中国某种国民

性的体现。当没有其他公共事件能够吸

引人的注意力,雷剧无疑给“无聊”的

看客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消费客体,让人

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从这种角度来说,观众看雷剧并吐

槽之的心理,不仅仅是个体的休闲方式,

当看雷剧成为一种“潮流”,人人都看雷

剧的时候,这种观看就成了一种集体狂欢

方式,这种狂欢可以是认同,更有可能是

“两军对垒”。在“雷剧吧”上,另一篇

关于《甄嫘传》的吐槽贴,就遭到了甄嫘

粉的攻击,作者自爆是研究清史的,对剧

中不符合史实之处予以纠正:“看甄嬛第

一集我发现我弱爆了:我居然不知道钮钴

禄氏是在雍正当上皇帝才进宫的!我也不

知道钮钴禄氏是从常在做起的!还有,这

个皇太后……不是很快就挂了么?为神马

现在还活着!”

反方意见不以为然:“你太较真

了,若是这样,我觉得你应该去看央视

十套的百家讲坛。”紧接着另一自称作

者同学的网友天黑闭眼回复:“不是较

真,算了,楼主被封禁了我替他回答你

的问题:请你注意一下华丽丽的大型史

诗剧,尼玛我就想拍死电视了,而且楼

主是我同学额,她就是专门研究清史

的,你觉得她会放过这种雷剧?”后

来这位楼主的同学因骂捧甄嫘的是脑

残粉,遭到了甄嫘粉的围攻:“楼主

是在找骂呢照你怎么说你还看个什么

电视剧啊你给我找个不脑残的电视剧

出来啊?”“这话说的好像自己不脑残

一样”的回击。并且有理性派的网友回

复:“甄嬛传最起码是按照正规的后宫

规矩、礼仪、服装来拍的,细节也处理

的非常到位,就连晋升的位分也非常规

范,总比于妈脑残剧看见相等位份的人

就直接说话,喜欢上宫女就直接封妃封

nlc202309040242

嫔,后宫那么多人一人住一个宫,皇后

朝服居然还有凤凰等等脑残情节要强,

甄嬛传就是宫斗剧里最好的,顶!!”

一场关于《甄嬛传》是否有雷点,是否

是雷剧的网络论战持续了一年多,共56

楼,几百个回复,至今还在持续。观众

在这种互掐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兴奋

点。近来一些主流官方媒体似乎也受到

了“雷剧吧”的感染,开始了对《甄嬛

传》的负面评论。

“当人们感到自身的优越感是就会发

笑”,英国大众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

曼教授写的《怪诞心理学》一书指出了人

们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产生了优越感,观

看雷剧的观众也包括同样的心理动机,人

们通过对雷剧的一部分心理需求,很多人

对演员的服装造型、演技、故事情节等进

行评价,为电视剧挑错的过程中产生了某

种优越感。

1962年,三名就读于坦桑尼亚一所教

会寄宿学校的少女开始发笑。他们的笑声出

现了传奇般的感染力,全校竟然有一半以上

的人被感染,有些学生笑起来无法停止,竟

然持续几个小时,两个月之后,学校被迫停

课,停课后学生们返回家乡,又带动了当地

某个小镇爆发了“笑的传染病”。这也解释

了为什么雷剧观看如此快速地变成一种集体

行为——雷剧观看的个体心理也会滚雪球般

地传染。笔者调查了解到中学生中看雷剧的

比例特别高,谈论雷剧是他们的重要话题来

源之一,如果他们昨晚不跟某部雷剧,那么

他们就失去今天谈论这个话题的话语权,所

以,观众雷剧并不只是观看本身,更多地已

经成为某群体的一种沟通方式,是个体融人

集体的一种方式。你说雷,我说雷,于是雷

剧吐槽成为一种群体无意识,一种时尚。

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说,观看

“雷剧”的心理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缩

影。在现代文化盛行的时期,人们的审美

观是建立一种崇高、优美、秩序的理想姿

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渐渐式

微,后现代文化渐渐由非主流变为主流。

后现代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蔑视权威、

打破秩序、解构理想。雷剧本身的特点包

括削平意义、解构、混搭、黑色幽默,这

些正迎合了后现代文化这一解构思潮,给

观众一种压力的消解与释放。在喜剧缺乏

的国度,雷剧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解压的一

种娱乐方式。比如雷剧里的穿越,台词、

服装不何逻辑,与观众心理中对权威的蔑

视、消解是暗合的,他们也在边看边挑

错、吐槽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这种

优越感带来了心理满足。而这种美好的感

觉最终互相传染,从个体心理行为变成集

体无意识的时间非常快,只需要一夜之

间,第二天人们会在学校、公司等公共场

所谈起昨夜经历的雷剧场景,共同体味一

次雷的释放。当从个体心理变成集体吐槽

行为,观赏雷剧就成了一种狂欢派对。

伽达默尔指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

介,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语言的世界,而

影视已经成为现代的语言必不可少的一部

分。现代影视艺术试图建构一种理想,一

种史诗般的理性框架,后现代特质的影视

作品则在语言上寻求一种突破与创新。和

维特根斯坦与伽达默尔先后提到的“语言游

戏”同样,影视语言的突破首先表现在游

戏、解构、戏仿、混搭。变成了没有主体、

没有终极目的的游戏,创作者与观众更多是

沉浸在语言的交流过程里,娱乐其中。所以

雷剧的狂欢并不是创作者们的独舞,更多观

众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了雷剧的创造。

篇5: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入门级的心理学研究书籍,通过透析大众的心理花园,展现了人类面对问题时的许多共性,为人类更好的了解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列举了不同的章节,诸如占星术,决策,灵异等等,通过大数据来论证一些观点。许多事情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实验,逐步的打破了大众的以往的认知,从更真实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古怪之处以及隐藏在人生各个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

读完后,回想一下全书的内容,感觉大众的心理被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如果被不正当的人加以控制和诱导,也是一件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古往今来,也不乏此事)。正如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一样,利用好了,会促进人类的团结与发展,反之,则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与痛苦。

篇6: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不道德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虽然绝大部分的人都号称自己是诚实正直的公民,但在有机可乘的情况下,我们中很多人都是不诚实的。(这一点我倒是没想到,原来那些欧美国家的人的素质也没好到哪去嘛,看了作者做的各种实验后我有点开始相信人性本恶的观点了。。所以关键还是要搞法制,三权分立,用法律来制约人,像天朝这样完全靠领导自觉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心理。我们会帮助与我们相似的人,当需要帮助的人跟自己在年龄、背景和品味上都非常类似时,人们最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人们通常认为神职人员是最诚实的,而汽车销售员是最不令人信任的。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两者半斤八落,在实际行动中的诚实表现没有多大区别。

篇7: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 相信别人,不过别忘了切牌–撒谎与欺骗心理学

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更可靠的是根据人们说话的语气和他们不经意间的遣词造句。说谎者的描述通常缺少细节;说话停顿和犹豫不决的情况比较多;为了与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会尽量避免使用指向自己的词语,比如“我”;此外,他们也不会谈及自己的感受。对于说真话者可能忘记的琐碎细节他们却记得一清二楚。(通常,我们都会以为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否说谎,比如目光接触和手势等。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说谎者倾向于避免目光接触,会紧张地挥手,而且在座位上会坐立不安。作者指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作者还探讨了“暗示”的奇妙作用,即通过操控人的记忆,竟可以让他们回忆起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研究工作显示,人类记忆的可塑性要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更为惊人。一旦某位权威人士指出我们有过某种经历,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难否认,随后就会设想填补记忆中的空缺。经过一段时间后,事实和虚构情节之间的界限就变得难以区分了,于是我们开始相信谎言。

篇8:《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相对论的真相,富人嫉妒更富的人

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内部价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几何。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我们不但喜欢拿事物和事物作比较,还喜欢吧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做比较——避免把不容易比较的事物作比较。

人心不足蛇吞象,唯一的加爵办法是打破相对论怪圈。

第二章:供求关系的谬误,为什么珍珠无价?

一旦参与者愿意出价购买某物,他们此后购买同类产品也会参照他们第一次的出价意愿。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过去我们遇到的任意的锚在形成初次决定之后仍会长久存在,伴随我们左右。

自我羊群效应

我们在过去的某一时间做出了任意的决定,并且以后把我们的生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最初的决定是明智的。

现实生活中,锚来自厂家的建议零售价格、广告价格、促销、产品推介等因素。市场价格本身反过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是基于偏好而是基于记忆。

第三章:零成本的成本,为什么免费的东西让我们花更多的钱

免费的最大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引诱你在它和另一件商品之间挣扎——并引导我们作出不明智的决定。

多数交易都有有力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是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以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他的真实价值。人类本能地恐惧损失,免费的真正有活力是和这中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

零造成的价格效应非常特别,这是其他数字无法与之相比的。

消费者面对免费这一诱惑的反应就像恶汉来到了自助餐柜台。

免费同样适用于时间领域。

第四章:社会规范的成本,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

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世界由社会规范主导,另一个由市场规范俩制定法则。社会规范包括人们之间相互的有好请求。你能帮我办一下沙发吗?你能帮我换一下轮胎吗?社会规范包藏在我们的社会本性和共同需要里。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及时的报偿。你可以帮助邻居搬沙发,但这不是说他必须马上过来帮你搬,就好像帮人开一下门——它为你们双方都带来愉悦,并不要求立即的、对等的回报。另一个世界——与此截然不同——为市场规范所统治。这里不存在友情,而且界限十分清楚。而且这里的交换是黑白分明的:工资、价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盈利。这种关系未必是邪恶和卑俗的——事实上它同时包括了自理、创新,以及个人主义——但是它们明确意味着利益比较和及时偿付。如果你处在市场规范统治的世界里,你按劳取酬——它从来就是这样的。

一旦市场规范进入我们的考虑,社会规范就随之而去了。

如果要让市场规范起作用,提钱就够了。

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以社会交换为特征,另一个以市场交换而特征。我们对这两个世界实行不同规范。不仅如此,把市场规范引入社会交换,就违反了社会规范并伤害了社会关系。一旦发生这样的错误,社会关系就难以恢复。

一旦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就会推出。换言之,社会规范很难重建。

能有效激励我们的还有其他形式的社会奖赏——其中有一种方式最少为公司所采用,那就是鼓励,社会性的鼓励和荣誉上的鼓励。

社会规范(如共同创业的兴奋)强于市场规范(例如薪金随晋升而增加)时,员工能为公司(特别是那些刚起步的公司)创造的价值的确令人瞩目。

如果企业开始从社会规范角度思考,实际上,他们会认识到社会规范可以建立忠诚,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自我发展,达到如今企业的要求:实行弹性工作制,关心公司,并且积极参与公司事务。这正是社会性关系带来的。

金钱,到头来经常是最昂贵的激励方式。社会规范不仅成本较低,并且往往更有效。

第五章:性兴奋的影响,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第六章:拖沓的恶习和自我控制,为什么我们想做的事情却老是做不到

学生们的确有拖沓习惯,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是治疗拖沓病最有效的手段。

第七章:所有权的高昂代价,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一切

三大非理性怪癖:

1、我们对已拥有的东西迷恋不能自拔

2、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倒自己

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

3、我们常假定别人看到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所有权还包含“独特个性”的东西。其一,我们在某种事物上投入的劳动越多,对它的感情越深。其二,我们在实际拥有所有权之前就对某物产生了拥有的幻觉。这种“部分所有权”感觉是拍卖中拍价螺旋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拍卖时间拖得越久,虚拟所有权对竞拍者的支配就越紧,他们花的钱就越多。那些出价最高,参与时间最长的竞拍者,也是虚拟所有权感觉最强烈的人。一旦他们自认为已经是所有者,就强迫自己一再出高价以防止自己失去这一地位。

所有权不止局限于物质的东西,它对人的观点、看法也同样适用。

第八章:让门都开着,为什么多种选择使我们迷失主要目标?

我们的一种冲动,驱使我们去追逐毫无价值的选择——那些几乎消逝的或者对我们不再有价值的机会

给自己设置一个内在的警钟,在一些最重要的“门”即将关闭时提醒我们。

手忙脚乱地去保持所有选择是愚人的游戏,它不仅耗尽我们的热情,还掏空我们的钱包。

人们在关注两种选择之间的细微异同的时候,往往忽略迟疑不决的后果。

第九章:期望的效应,为什么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你们可以预料到的教训是,你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某种东西可能味道不好,结果十有八九他们会跟着你走——他们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体验,而是因为预期。

如果我们事先相信某种东西好,于是,它一般就会好。

预期还可以形成成见。

对于成见的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对某一群体的人抱有成见,不仅我们对他们的反应不同,而且当他们认识到强加给他们的标记时,他们自己的反应也不同。

成见还可能影响该群体以外的成员的行为。

第十章:价格的魔力,为什么50美分的阿司匹林管用,1美分的不管用

安慰疗法和安慰剂的作用靠的是暗示的力量,它起作用是因为人们的信任。

关于疼痛,良好的预期能够释放荷尔蒙和神经传递素,诸如提内啡肽和镇静素,不仅能抑制疼痛,还能产生强烈的快感。

价格与安慰疗效的关系因人而异,最近一段时间备受疼痛折磨的人,对价格与安慰疗效的关联有特别深刻的体会。人们受疼痛这么越多,对止痛药品的依赖也越大这种关联感也就越强烈。价格越低他们感觉受益就越少。在医药方面,我们发现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你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价格能够改变体验。

价格与信息相加的威力会更大。

第十一章: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我们的确看重诚实,想做诚实的人。但问题在于,我们内心的诚实尺度只有在考虑重大越轨行为时才被激活。没有超我对诚实进行帮助和监督,我们抵御这种越轨行为的防线,就只剩下成本收益的理性分析了。

如果我们没有了一切道德规范的意识,就会滑向不诚实一边。但是如果在受到诱惑的瞬间得到有关道德的提醒,我们可能保持诚实。

第十二章:性本恶还是性本善,为什么现金能使我们更诚实?

离现金一步之遥的作弊最容易发生。

我们善于把自己细微的不诚实想法和做法合理化,所以我们通常很难清楚地确定非金钱事物对作弊的影响。

象征货币不仅能给人们的某些道德约束松绑,还能使相当一部分人松绑得非常彻底,竟然到了肆意作弊,毫无顾忌的地步。

第十三章:啤酒与免费午餐,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篇9:《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心得

今天是“英国脱欧”投票的一天,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投票的民主最后产生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每个人做出的决定都与自己的经验有关,但是好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经验是与实际的理论模型矛盾的,并不能带来我们自以为的好处。就比如我们认为某人技能一直增强工资就能增高,但是实际上决定工资在一定层级后就主要是供需关系决定,这用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就能解决,我们自己思考明白就需要很长时间。

《怪诞行为学》是一本行为经济学读物,从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出发,分析了生活中种种和传统经济学中完全理性或者线性效用假设相悖的行为。非理性行为也有一套可以用理性来分析的逻辑,可以用人性解释:如趋利避害,攀比心理等等。

重点根据谈话涉及到书中阐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引述与总结,以便学以致用。

1、免费、降价,各种明显的购物占便宜宣传总是容易吸引我们眼球,但是当我们遇到此类活动需要购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先不要被便宜所蒙蔽,我们在购买之前要先思考下,这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吗?购买后使用频率多少?我们购买的理由只是因为它们免费或者有其他便宜?当博物馆或者什么景点或者什么餐厅进行免费开放或者免费试吃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下要不要因为贪免费而去那边排队等候?等候免费过程当中浪费的时间价值是否和免费带来的价值能抵扣,是否有其他的机会成本?人头攒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你能看到的估计只是很多很多的人,而无法静下心来细细欣赏,贪便宜有时候还真是得不偿失,所以还真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2、锚定效应。当我们对一个物体有预期后就形成了一个锚,第一个锚不仅影响到我们当时的购买决定,而且影响后来的许多决定。我们经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或者是不自觉的购买价格很高昂的东西,或者是有些不经意的习惯。当我们意识到有这些行为的时候,不妨首先从质疑这种行为开始,它是怎么开始的?同时问下自己从中能获取多大的快感,这一快感真的就如同你预期的那么大?你能不能把预算压低一点,更好的把省下的钱用在别处?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我们所做的首次决定,它的长期效应会渗透到未来我们所做的很多决定里。即使它们在某个时间合理,现在仍然合理吗?

3、评价富人。富人钱难赚,因为他们吝啬;富人钱好赚,因为他们花钱金额很大。评价富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富人跟穷人在比,而没有放到他们自己的圈子里面。我们分析事物的时候一定不能孤立分析,需要加上不同的环境。吴伯凡老师说:“富人吝啬是在他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他对于金钱,对于财富的一个逻辑,不管金钱、财富的大小,他都是喜欢玩那个游戏,一旦是进入到这个游戏里头,他就按照他的规则去玩儿,而且得到一种快乐。”要想分析富人,成为富人就先从思想上变成富人,建立一套匹配的自我财富逻辑,完善改进。

篇10:《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领悟

读完《怪诞行为学》后,我才明白当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完全成为市场规范下的产物时,社会规范就会永远退场。换句话说,公司与员工的关系符合理性经济学所谓的“成本—收益”原则,双方都拼命想从对方那里多捞一点“好处”。如果双方关系在市场规范下,那么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公司付给员工相应的报酬,这是“在商言商”。而在社会规范下,公司会给员工提供子女“日托”服务、免费午餐、给予生病时的照顾和在经济萧条时不裁员的承诺。在市场规范下,雇员很难对公司保持较高的忠诚度,而社会规范是激励员工保持忠诚的最好办法。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创新远比制造重要,人力资源也比机器更有价值。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和雇员建立社会规范的优势。如果要将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单纯依靠交换原则下的市场规范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曾一度是社会规范的“化身”,它的终身雇佣制、良好的福利都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如何建立一套更为优化的制度,在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使组织既能保持高效运作,又能促进企业与人的和谐发展,这是今天许多国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会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来进行决策。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大量用理性经济学原理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富人会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为什么别人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偏好?为什么我们会疯抢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为什么面对非现金资产我们更容易不诚实?诸如此类。行为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些问题。

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行为,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同时,它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因此又被称为“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颠覆了传统的理性经济学假设,更加符合现实世界中人类的思维模式。它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发读者对习惯性事物的反思,并把这种反思引向市场机制的选择、社会道德重建以及民族矛盾冲突等关乎人类福祉的主题上。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结合对于我们研究发展出一套更加有效的社会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很有帮助。

该书的作者丹·艾瑞里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最终却因他个人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成就了他独特的世界观,使他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思考人类决策背后的非理性因素。正如艾瑞里所言,他写作该书的目的是“使人们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我们和周围其他人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什么,影响人们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它能帮助我们看到某些错误的发生是有系统、有规律的,看到我们一错再错的原因,从而设计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来避免重复失误。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现象,尤其在不确定的转型时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如房价暴涨暴跌、自杀人数的增加、仇富和拜金、与渎职等等。因此,行为经济学对转型中的中国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更多现实意义。

篇11:怪诞心理学读书心得

这些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怪诞心理学》这本书共分为怪诞决策心理学、怪诞情绪心理学、怪诞行为心理学、怪诞职场心理学和怪诞爱情心理学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论的角度阐释主题,另一方面是解读生活中的各类囧人囧事,其中不乏当下流行的社会现象。

每个章节都很有趣,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路西法效应”。20世纪出西方曾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100名儿童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同一份测试,然后对其中50名说他们是天才儿童,而对另外50名儿童说他们资质平平,以后勉强在社会生计就不错了。过去了,跟踪小组惊奇地发现,当年那50名“天才儿童”中的大部分果然成了社会精英分子,而另外50名儿童则大多干着加油、洗车、跑腿的工作,其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有过蹲牢房的经历。这就是路西法效应——既可以让一个人由天堂坠落进地域变成撒旦,又有能力让一个人由地域直上九天变成天使。

我们总是很难定位身边的人是“天使”还是“撒旦”,然而让他们成为“路西法”的可能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善待周围的家人、朋友、同事,给予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给予更多的信任而不是怀疑、给予更多的安慰而不是抱怨。

篇12:《怪诞心理学》读后感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社会生活中的人》

什么是怪诞心理学?这门学问的意义何在

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泡茶的奥秘、祈祷的力量、水果的个性和人浪的形成。

长久以来,人类行为的古怪面一直都在撩拨着我那充满好奇的神经。

在大学里读心理系时,我曾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当成心理实验室,在那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我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刚刚见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车的人。在他们深情相拥的那一刻,我会立即走上前去,同时启动藏在口袋里的秒表,然后对他们说:“打扰了,你们不介意做个心理实验吧?从我刚说’打扰了’这几个字到现在,你们觉得已经过了几秒钟?”研究结果显示,沉醉在爱河之中的人会大大低估时间的流逝速度,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上一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如果你在一个热火炉上坐了一分钟,你却会觉得仿佛坐了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对心理学中不同寻常的方面心存好奇。当然,我并不是第一个对这种行为测量法感兴趣的人。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几位致力于探索稀奇古怪事物的研究人员。

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很可能也是这种行为测量法的创始人,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不寻常的主题上。他曾偷偷衡量同事演讲时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听众烦躁不安的程度,由此来客观评判同事的演讲是不是很枯燥乏味。他曾在口袋里放着计数器,在英国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游走,暗中记录和他擦身而过的人是貌美如花、相对丑陋或是相貌平平,并由此绘制出了英国的“美女地图”(伦敦的美女最多,阿伯丁的情况最为糟糕)。

高尔顿对祈祷效果的研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他做了一个假设,如果祈祷真的有效,那么神职人员应该比大部分人更为长寿才对,理由很简单,他们祈祷的时间显然更长,态度也更为虔诚。他对各种人物辞典中收录的成百上千名人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分析,结果发现神职人员的寿命其实远没有律师和医生那么长,这让极为虔诚的高尔顿开始质疑祈祷的力量。

甚至连泡茶这件事也引起了高尔顿的注意,为了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泡杯好茶的完美之道,他花费了数月的时间,还做了一个特殊的温度计,让他可以随时测量茶壶里的水温。经过严谨的测试后,高尔顿得出了如下结论:

当茶壶内的水温维持在180~190华氏度之间,而且茶叶浸泡时间达到8分钟时,泡出的茶味道最醇,喝起来最香,而且绝对不会太苦,也不会太淡。

能够对泡茶进行如此彻底的研究,高尔顿很是得意,于是骄傲地宣称:“茶壶里再也没有什么秘密了。”

从表面上看,高尔顿对无聊、美貌、祈祷和泡茶的研究可能显得比较分散。不过,这些都是同一种人类行为研究方法的早期绝佳案例,我把这种方法称为“怪诞心理学”。

篇13:怪诞心理学读后感

世界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能知道人在想什么的读心术,当看着对方的时候。有位有天赋的读心表演者毕晓普,在他的舞台上,观众经常会见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会在观众中随机抽取一人,并读懂这位观众的在想什么,比如他会要求观众将一颗纽扣交给观众席中的.某个人,在这一过程中,毕晓普会和另外一名作为监督的观众退到幕后,等一切完毕,他会走出来,拉着那位藏好了纽扣的观众的手,先示意他不要紧张,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移动的方向上。接着,毕晓铺就用自己的胳膊拖着观众的手,在观众席下快速走动,很快便找到了纽扣。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很诡异的,怎么能在那么多人中找到纽扣,真的很不可思议。然而,答案是在他牵手的放纽扣人的身上。他只要是根据他的紧张程度和面部表情去找,当他走在拿着纽扣的观众的大概位置的时候,放纽扣人变得紧张起来,在确定位置时看当事人的表情变化确定具体位置,这样很快能找到答案,经过这么解释之后觉得一切合情合理了。

黑色星期天是很奇异的事件了,当我次听的时候就很迷惑,很好奇想去听听,然而是没有机会的,这首歌是已经被禁起来了。但是很迷惑为什么那么多人能被一首歌迷住了呢,选择轻生结束呢?据了解制作这首曲的作者是匈牙利的音乐家鲁兰斯.查理斯,这首曲是他在和他女友分手后在极度悲恸的心情下创作出来,这首曲是带着抑郁的色彩,能令人想起悲伤的事情,这就是这首曲的特点“心理暗示”,所有听这首曲的人不禁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抑郁难以排解,往往做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再加上当时是处于战争时期,生活所迫,物质贫乏,所以那时听这首歌的人会选择死亡,也就是心理在作祟。

篇14:怪诞心理学-读后感

孙鹏图

近期看了好几本之前一直想看的书,选了这本来写读后感,是因为这本的学术味不浓,而且研究的问题还是蛮有趣的实例,是本茶余饭后居家旅行必备好书。

当然,公众不会要求气象台每天公布计算的公式和预报数据。所以这本书,比起其他心理学的书,每个案例都少了几十页的数据统计表、计算公式等一堆专业的东西。或许看客们会觉得这些东西枯燥,但没有了这些,心理学还剩什么呢?虽然的确令看客们更能集中精力关注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细节包含的涵义。但前提还是那个前提——你的接受能力够好。

心理学总给我一种荒凉感和无奈感。

人类文明只有7、8千年的历史,人的一生不过100多年,一生之中又有多少时间思考自己自身呢?每秒的思考,都承载着人类在这星球上700万年的记忆和本能。让你放弃喜欢了十几年的东西都难,何况是700万年呢?每步都如向喜马拉雅山顶攀爬,步履维艰。

这本书不过提醒了你,不要忘了思考。为什么这个笑话好笑?为什么你觉得星座预测的准?为什么你会喜欢这件礼物?为什么你要结婚?为什么你渴望公平?为什么你觉得这些情况是正常的?为什么你觉得这种事是幸运呢?为什么你觉得这个逻辑是可行的呢?为什么?为什么?……

以上问题你认真想了么?觉得步履维艰么?如果有人负气地说,这样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啊?想那么多干嘛,要追寻自己的内心。那你的内心是什么?是什么构成的?你怎么证明这个内心是你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的?……是不是想想都纠结呢?

有的人很排斥心理方面的书籍,排斥是怕被绕进去,应该说这本身就是心理脆弱的表现。以开放的心态读书,无论是哪一类书,哪怕是圣经或者释迦摩尼传,你都只会体会不同宗教和文化给你带来的氛围和感受,学习其中的精华要义,转化为思想和力量,不会盲从和迷信,最终是为了现实意义中的开解和提升。

上一篇:泸县教育局下一篇:舞起生命的活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