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读书笔记

2022-07-15

第一篇:时间管理读书笔记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

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

——马歇尔 库克《时间管理》 就像马歇尔 库克多次在《时间管理》中提到的那样:时间无外乎是一种支配生命的方式。而我的暑假则是习惯于让这种方式趋于混乱:有点无节制的在网络中搜寻大量无意义的数据或者放任自己在床上躺着亦或是做一个完美的“沙发土豆”。却不知,时间已悄悄的从我指间流过。看着这本书我常在想:去用不一样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时间,我的生活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计划,然后做一件简单的事:管好自己。弄明白,什么是紧急,什么是重要,然后确定下管理时间的四个基本问题:需要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去做;完成需要付出的代价。”(《时间管理》

第二章)库克的道理阐述的特别简单,完成它却需要巨大的毅力和勇气。我们每个人都在每天享有24小时,有的人虽然没做多少事,依然会说自己的时间不够用。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如果做不到早点起床,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去弥补。同时,善于把每天浪费的细小时间集中起来——瞬时管理——对问题立即作出决定,不要随波逐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立即作出反应——也很重要。

而对待每一个问题,就可以作为我们每天必需去面对的选择。我们每天会遇到无数次选择,从采取哪种方式去对待讨厌的闹钟到准备用哪个姿势睡着。当然,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花费时间,有的或许已经成为了本能,而我们则会不知不觉的浪费时间在这些本能上。重新审视这些习惯时,着眼于去简化或者消除某些做法,同时可能的将其他有价值的行为结合起来,(《时间管理》第四章)所以学会怎样有效地选择比教会你具体的一项工作按什么顺序去完成更有价值。关于对待反应,我们则要做到库克说的那样:审时度势,看清选择,果断行动。我们难免有错误的选择,如果我们的选择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不要失望,不要害怕,更不应该气馁,去主动承认这个错误,去接受批评和结果,尽可能地改正它,然后继续前行。我们还应该明白,“每个决定都会拥有风险和利益,痛苦和欢乐,成长和学习。”(《时间管理》第四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决定是完全痛苦的,而浪费时间在做什么决定中则是不明智的了。

除了瞬时管理的法则外,库克还提到了“优先安排”原则,让事情变得有条理。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好像到达一个目标,把长期目标分成效步骤,把每一个小步骤分化为行动,然后去执行。另外,在制定日程表的时候,在忙碌的行程中安排缓冲空隙也很重要,我们无法预测下一秒钟会有什么发生,有效地时间空隙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更好的好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时间管理中的80/20法则——大量的满意来自于相对少量的行为。(《时间管理》第十章)它指的其实是多做有益的事。此外,我们还要努力从完美主义中释放自我,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忽视的地方,而库克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允许自己去冒险,试一试各种可能性,如果不这样,我们就很难完成新的任务,因为我们害怕不够完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我们很痛苦。对自己宽容一点,你会逐渐发现自己已经渐渐的被解放出来了,进入了更有效率,更有成效的空间,而不再是极端的完美主义。(《时间管理》第二十五章)

同时,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健全的头脑和健全的身体在时间管理中也很重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饮食,睡眠和运动,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坚持下去却也是困难的。我们需要保持与工作,学习相互和有规律的节律,在感觉最佳的时候克服心理障碍去做最害怕或最困难的事;在压力的重负中找到积极释放的方法。就像我们无法消除等待,但我们可以把它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方法就是坦然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时间管理》二十三章)我们应该渐渐地承认并顺从自己的感觉,用合理的方式宣泄感情,将那些常常影响我们工作效率的消极情绪扼杀在摇篮里。

马歇尔 库克让我们学着像福尔摩斯那样努力里的发现问题,想哥伦布那样多问些“愚蠢”的问题,像哈塞尔 伯格那样刨根问底。好奇,永远是打开奇迹的钥匙。我们的“无知”表现会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但他的智慧远远超过了这里,时间管理是一门伟大的学问,而我们要做的是不在时间长河中迷失自我。

时间的长河还在流淌,就像我们无法遏制历史前进那样,我们也无法遏制住时间的消逝。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如何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可能就是我以后要想的,并要努力做得。依然记得《士兵突击》上许三多说的那句话: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大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彭文浩

2013年8月12日

第二篇:《班级管理》读书笔记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人的心理健康的11条标淮

①适度的安全感;②恰当地评价自己;③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和目标;④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⑥有自知之明;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⑧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⑨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⑩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⑩在不违背团体利益的原则下,保持自己的个性。

我国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

⑪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⑫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⑬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⑭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

⑮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⑯人格和谐完整。

⑰智力正常。

⑱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一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就是说,思想、品德、知识、美感等地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当前,班主任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用的策略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情感关爱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侧重给予情感上的关心、理解,或给予情绪上的照顾。如厌学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关心他,用感情打动他”。退缩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关心他的生活小事”,“在班上给他过生日”。攻击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理解他,真诚地关心、帮助他,消除敌意,取得信任”。在考试焦虑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在班上不要进行考试成绩排名”

行为疏导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侧重从行为上加以影响,或对行为进行正强化,或给其行为改善创造条件。如在厌学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学习上降低要求,区别对待”,“着重纠正不良学习习惯,从最简单行为做起,严格要求”。在退缩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有意接近他,和他交谈”,“平时上课多提问他”。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让他与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共事,认识自己的不足”。攻击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低起点要求,让他逐步改正不良行为”等。

言语疏导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借助谈话、劝说等方式从认知上施加影响。如在考试焦虑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要他正确对待考试”,“让他不要担心考试结果”。在厌学情境中,班主任提出“与他交流、谈心,讲道理”。在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要他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责任转移型: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转交给重要的他人,或借助空间环境的迁移以改善学

生现状。如,在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和攻击行为等情境中,班主任都提出“与家长联系”、“交政教处处理”或“让他转学换换环境”等。

惩罚约束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规章制度约束,或进行情境性批评,或限制条件阻止其滋长。如在厌学情境中,班主任可提出“采取严厉手段”。在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让他自己感受行为的影响”等。

这些策略都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具有生活化、具体化、常规化等特点。这些策略有的缺乏理论性,要在具体环境中,有针性的选用,并不断完善。

第三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插图版)简介、目录及读书笔记 简介:尽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极为清晰而机智,有些读者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复杂的概念。为了使读者加深理解,《时间简史》插图版增加了240多幅彩色插图,包括卫星图像和照片。作为一本飨以读者宇宙学的最新理解的经典著作,《时间简史》插图本是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图像 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 第三章 膨胀的宇宙 第四章 不确定性原理

第五章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第六章 黑洞

第七章 黑洞不是这么黑的 第八章 宇宙的起源和命运 第九章 时间箭头

第十章 虫洞和时间旅行 第十一章 物理学的统一 第十二章 结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伽利略·伽利雷 艾萨克·牛顿 小辞典 感谢

读书笔记1 我们的宇宙

从荒谬的无限乌龟塔理论到1929年哈勃里程碑式的观测揭示出的红移定律。霍老在这一部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宇宙演化的已知规律: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宇宙的开端是什么。宇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物理实验场,对它的观测是我们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巨大的窗口。它的起源、命运、运动、大小都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哈勃的观测暗示我们,宇宙正处于不断的膨胀运动中,所以宇宙起源应是一点,在大约一两百亿年之间宇宙开始膨胀,这个时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爆炸时刻,由于大爆炸是过去发生的,我们是不可能回到过去,去直接或间接观测来断定我们现有的理论对宇宙的起点是否正确,只能通过现在的一些空间、时间残留的信息和现有的物理理论去推导宇宙的起点应该具有的形态。

在这一部分有几段有趣的描述:“在只是一个假设的意义上来讲,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证明它。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个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和它矛盾。一蹴而就地设计一种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相反,我们将整个问题分成许多小块,并发明许多部分理论,每一部分理论描述和预言一定有限范围内的观测。用隔离法研究问题也许不可能逼近其完全的答案,但不失为一种取得进展的好方法。”仔细品味,滋味无穷。从古代百科全书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科学巨人牛顿再到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无论前者的理论在当时多么受到认可与追捧,但在新的问题和科学探索道路上都不可避免的被后者的新理论所取代,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和范围下运用前者的理论以及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隔离法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我想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其他领域的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拓宽思路带来启迪。 分享:

1、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2、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

3、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4、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5、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6、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7、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8、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9、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10、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

11、大学里绝不会教你如何生存;同样道理,大学教授也和我们一样,简直对这事一无所知。

12、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

13、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4、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15、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16、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读书笔记2 黑洞不黑

关于黑洞的解说是我在本书中最喜欢的部分。黑洞最开始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书中作出的一个预测,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那么物体的逃逸速度会非常快,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于是,这样的空间被称之为“黑洞”。爱因斯坦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掏出这样的空间,那么我们就无法观测到它,它也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非常黑的洞了。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那么“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还有很高的温度。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相互湮灭,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从一个奇点发生强烈的爆炸,并在宇宙中消亡。

黑洞只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也存在于宇宙,那宇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宇宙开始于大爆炸,在这个从密度、空间曲率无限大的奇点通过的大爆炸中,物质的温度非常高。在随后过去的一秒钟内,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下降到大约100亿摄氏度,与此同时仍在不断的膨胀,就使得正电子和反电子相互碰撞从此湮灭,并释放出大量光粒子,来维护宇宙的平衡。到了后来,得以有强力的作用从而使物质不断聚拢、聚拢,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际物质。我们的地球,也就是通过这样的物质聚拢才形成的。

《时间简史》从1988年问世以来一直雄踞于各大畅销图书榜,在全世界的销量创下了一个奇迹。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了物理学中著名的黑洞、宇宙起源、时间旅行等概念,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所生活着的浩瀚宇宙。

读书笔记3 霍金的魅力

一本好书,一段故事;一个人物,一段历程。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副令人叹为观止的宇宙世界,描绘了几百年来物理大厦的构成,严谨的描述了各个时代著名科学家的理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物理巨人们的智慧被清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尽量让没有科学基础的最普通人群能够看懂。

其实,除了科普性、知识性,《时间简史》一直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霍金本人。除了是本书的作者,他还是一名物理学家,一名本世纪最杰出的科学人物,而同时,他却是一个不能说话、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的病人!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是真正的空前绝后。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霍金的经历无疑证明了一句经典励志的语录——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吴忠超(现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霍金的华人学生)先生曾描述过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坚强的内心和卓绝的智慧,在病痛折磨下,就连生存都变成了一种奢侈品,更别提什么科学研究了。然而,如果我们选择唉声叹气,那命运不会留下丝毫的眷顾,默默地消亡就是必然的结局。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他被世人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宇宙之王”。

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霍金本人曾说过:“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到霍金那份乐观的坚强。

第四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在这本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事件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时间及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对于《时间简史》的认识和了解,我个人觉得《时间简史》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史蒂芬霍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有关黑洞的知识,他在该作品中删除了纯粹技术性的概念,诸如混沌的边界条件的数学等等。相反,包括相对论、弯曲空间以及量子论的课题,它们虽然有点难懂,但是他们却充满了乐趣,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所以,《时间简史》很值得一读。

该书中的第二章“空间和时间”给我的印象最深。空间和时间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时间用以描述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空间和时间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它们与物体运动的各种联系而表现出来。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而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的“太阳的质量引起空间——时间的弯曲,使得在四维 的空间——时间中地球虽然沿着直线的轨迹,它却让我们在三维空间中看起来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光线也必须沿着空间——时间的测地线走”。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优势相互依存的,谁不不能离开谁而单独的从。

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时间是一种过于复杂的概念。也许你可以抽象地把它说成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物质,尽管它无从捕捉,却又确实存在。也可以实化成身边的一切物质,也许你发现不了,但世界确实在被时间改变。这是否与生活在二维世界的蚂蚁看三维世界一样呢?明知肯定有东西在周围影响我们的生活,却终究看不清究竟是什么。而时间是自身存在的。时间是会扭曲的,光也会扭曲,这在以前也许不可思议,可现在却已经慢慢的让人接受了。“太阳的质量引起时空的弯曲,使得在四维的时空中地球虽然沿着直线的轨迹,它却让我们在三维空间中看起来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这是引力在作祟的原因。一切的一切都联系着时间,当没有了时间,物质是否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呢?光线必须沿着时空的测地线走。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我们回到过去的时间。因为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这有意义吗,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如果它们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话,那意味着每一个时刻都象照片一样静止,并且是绝对静止在一个地方。这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你的外祖母就没有你的母亲,如果没有你的母亲也就没有你,如果没有你,你怎么“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这就是“外祖母悖论”。霍金把“外祖母悖论”的结论置放在“不能干预物理律”,即不能干预历史的层面上,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他不明白一个更为深层的理论,那就是顺向的逻辑顺序的物理衍生并不是理论上的逻辑定义。因为,那种线性的逻辑思维的顺序,恰恰是一个狭隘的三维空间的思维顺序,是人们在一般状态下的人类的思维顺序,这种思维的基础是建立在三维空间的地球引力之上的线性思维,而不是宇宙思维,不是超出了引力场之后的,摆脱了线性思维的局限性的空间思维。

“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最受启发的一句话了,我理解这句话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永远不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一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推断就错了。正如马克思用理论捆绑人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进步,不然,面临的结果只会是停滞不前。

第五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早在初二的时候就买过了史蒂芬霍金的最著名的两部著作,《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不过当时买这本两本书多少是跟由于风或者完全是对于他生平以及理论的崇敬,买来只是为了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经典的科普读物。虽然作为科普读物这两本书写的并不是特别晦涩难懂,甚至霍金本人在《时间简史》里通篇只放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E=MC^2的质能方程来尽量让大家都能看懂,不过鉴于初中时有限的物理知识以及各方面知识的匮乏,这两本书在被自己草草翻阅之后不久就被束置高阁。几年里虽也屡次翻起来看看,但却从未再从头仔细的将其研读一遍。直到大学有了足够的空闲时间才得以重新拾起《时间简史》这本被尘封好久的经典著作。

相信这本书大家都不陌生。《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但他本人的经历却十分坎坷,当他在剑桥就读时诊断患上罕见的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症"的疾病,这种病至今仍不能治愈乃至于控制它,至此之后他便一直坐在轮椅之上。然而这位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却依靠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关于大爆炸和黑洞的理论,对量子物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宇宙伟大而神秘的背景展现给世人。被人称之为“轮椅上的勇士”,他也被广泛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

《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销售了几千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当时登陆中国的时候书店里甚至引发购买热潮。其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出版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险者的最新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离宇宙创生的几十万年之内,显露了霍金不同寻常的时空感知能力。主要向人们介绍了什么是宇宙论,以及宇宙论最新的发展状况。霍金曾说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知,这包括宇宙为什么是它现在的样子,以及宇宙为什么会存在。”这也就是他撰写时间简史这部希望能让大众理解的宇宙科普读物的初衷。

尽管看的朦朦胧胧,似懂非懂。但这几年下来多多少少对时间简史这本书有所收获。我觉得这本书其实不能简单的当成一本科普读物来看待,很多东西是要经过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有所体会的。我认为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原理是:不要迷信,尤其不要迷信科学。很多人说科学现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我认为很有道理。那些很多打击伪科学的斗士们比如方舟子,司马南,何祚庥院士等等所谓科学家们,顶着科学的帽子去拿着竿子四处拍人实在令人厌恶,依我看这和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欧洲教会没什么区别。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规范的条条框框。爱因斯坦就是因为相对论的问题引用宇宙常量而错失发现宇宙大爆炸的机会,不过这是和他所信奉的信仰是有关的,并不能怪他。从古希腊开始各种哲学以及物理的思想就不断被后继来着所颠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曾是人类的革命者与探路者。而现在的量子力学又不断推翻前人的研究而使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包括霍金本人在04年也宣布他关于黑洞的理论存在错误。他说: “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对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食”,事实上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实际上可能会在某个时候释放出来:信息守恒。原因是先前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把黑洞热辐射也想得太理想化了。”可见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

过去认识上的错误。我们要承认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假说,是既定条件下适用的既定真理。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每个阶段的真理连接起来,形成真理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其实是很正确的。

关于时间简史所描述的物理内容我不想赘述太多,虫洞黑洞弦理论等等也不适合在这里讨论。我想说的是,宇宙中蕴含着太多的秘密,纵然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但我们仍然是越思考越迷茫。其实霍金他也并未想过要为我们普及什么科学知识,他只是狡黠地动了动一下他的手指,将我们推向秘密的边缘,让我们越迷茫越思考。他也并没有做出具体结论,只是把他所知道的用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把问题留给我们自己。有个悖论说的好:学得越多,知道得越少。知道的越少或许是因为你知道了更多事情而迷惑了你曾固有的价值观,或许是由于发现世界太大你来不及探窥全部。科学、哲学、宗教,这三者有其各自的领地,也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如果能把三者结合起来看,相信问题会更加简单明了的多,其实都是共通的,只不过概念被人为的分离了罢了。看了这本书之后最后懂得的仿佛不仅是宇宙,时空存在原理,而是明确了我们自己的宇宙观,以及生命与宇宙的关系。而与一般哲学书所不同的是,它提供给我们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世界。说到这里你就应该发现,与其这本书说其完全是一本科普读物,倒不如说是哲学性的或者可以启迪内心的科学读本或许更为妥当。或许,霍金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心中所存在的宇宙,而是将我们引入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宇宙同样的也存在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如此精彩,如此绚烂,如此让我们着迷。

上一篇: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下一篇:数据分析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