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2024-04-11

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通用8篇)

篇1: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从青葱的大一新生成为了大三的一名学姐。回顾这将近三年的大学生活,收获很大,但也有很多不足。

一、收获

㈠学习上:在大学,学习仍然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与高中不同的是,大学需要更多的钻研和自学能力,我能够较好地适应这种改变,接受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后,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完成各科学习任务。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平时会去图书馆看一些相关书籍或查阅一些资料,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㈡生活中:我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平时有时间的话会参加一些兼职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宿舍里,能比较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能够与寝室同学很好地相处。在班级里,我担任过组织委员,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等职务,积极协助班长团支书管理班级事务,和同学融洽相处,共同进步,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不足与改进

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我在学习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花费时间较多,而不感兴趣的科目到临近考试才会系统学习,这样只为考试的学习收获很小。例如,这大二时期由于准备英语专四考试,花在这个上的时间较多,影响了期末考试时的的复习。今后要合理分配用在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专业课上要多下功夫,对于不感兴趣的科目也要在平时逐步积累,培养兴趣。

㈡加强体育锻炼:每学期我的体育成绩都是我所有科目中最低的,一方面说明了我对体育的不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平时缺乏锻炼。因此,今后平时一定要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㈢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平时我的闲暇时间多数是在图书馆看书或休息,大一的时候参加了一些社团,但后来到大二时,学业负担加重,就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了。我还是希望今后适当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大学是各种文化知识的交汇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各种口味和性格放在一起,调出来的味道五花八门。大学又是一个趣人趣事多的地方,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让人感叹生活的多姿多彩。大学时代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恋的回忆,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回味大学生活,在大学里,把正常的学习安排好后,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课本之外的东西,所历就是收获,所经就是财富,这应该是大学时代的精神所在。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虽然给你一些建议,但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你自己。因此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切勿因一时冲动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生活中不要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再过一年,我的大学生活就将结束,同学们都在商量着或考研或找工作,或出国或考公务员,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学的结束只不过是人生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不管选择怎样的道路,以后在工作、学习和感情上都难免遇到挫折失意,我们必须学会克服。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坚韧的意志,也要学会朋友寻求帮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历经磨练,我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困难,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踏实认真去做就足以对得起自己了。其实我的心中一直都有疑问,做一件事到底是过程中要还是结果重要,我也曾向老师同学请教过这个问题,他们都无法给我明确的回答。的确,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有许多类似矛盾的问题。我现在已经不再执着与这个问题的答案,端正自己的心态,尽力而为即可。总结起来,我的这三年大学生活应该是平平淡淡的,没有所谓的疯狂,但也算生活的有滋有味。未来有几点打算: 第一,在最后一年努力学习,该考的职称什么的尽早考,该做的事绝对不能松懈。

第二,保持平和的心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很难做到,但尽自己所能。

第三,少上点网多做点实事,多出去走走,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第四,朋友贵精不贵多,在与朋友相处时要有自己的原则与主见,避免正面冲突与情绪化。

第五,学会理财。给自己列一个财务支出表,该花的要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第五,对父母好一点,对亲人更要感恩。第六,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最后我想把这段话送给我自己,当做勉励:

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大学象一座宝矿山,想挖到宝藏的人总会不断的付出,从而不断的采挖、收获。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社会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我们只有把自己打造成金子,才能经得住生活的考验、社会的考验。在大学里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人生目标。失败没什么,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颗不屈服的心,让自己在失败之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没有人会永远帮助你(包括你的父母),永远依靠的人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一旦认定了的就一定要坚持。挫折也好,苦闷也好,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没有谁能够逃脱,没有痛苦就没有新生,就没有进步,我不期望成为一个“伟人”,但是渴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篇2: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时间从指缝间悄悄溜走,留不住,挽不回。

大一的生活即将结束,学管会生活部的工作也将随着时光的过去而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庸庸碌碌,工作中规中矩,较之上学期而言并无太大突破,手指在键盘上敲动,写好的总结删掉一片又一片,总是不敢自夸成绩。没有明显的成绩,却占在这个位置上去,尸餐素位,这本身就是一大过失。越是想着,心中越是惶恐,不断地自我反省,好像是做了什么大恶不赦的事情似的。

当时入学之初,承蒙诸位老师和上届学长的厚爱、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用尽全身的能力,做上了生活部头羊的位置。幸甚至哉!

一年了,特别是本学期,除了日常工作,仅有的几次活动也只是配合其他部门,在活动中出点人力帮忙而已。并没有什么拿到的出手的成绩,想来,是辜负了诸位老师的厚望。

本学期的总结中,最值得一提的工作,便是发现了生活部存在的问题,并初步解决。

生活部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员懒散、工作懈怠,毫无斗志。仔细一瞧,嗬,全是内部出现的问题!当时他们给我的感觉,就像一群吸了大烟的烟鬼。发现问题后,我第一时间觉得这是我管理能力的问题,便想着借鉴一下其他兄弟部门的经验。虽然各部之间算是竞争关系,但闭户塞意,死人之徒也哉。我这样做,也算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了。没想到,我部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个例,而是学管会的通病。据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户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确实是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苦思问题的原因,并最终想到了一条解决方法。

生活部出现的问题,表面上的原因是工作没有考核到个人,导致干事做好做坏是一样,做多做少是一样,做与不做是一样。如此,致使干事做事积极心下降,平时工作不尽心。其他干事也跟风学样。恶性循环下,最终大部分干事都失去了活力,团队失去了凝聚力,也失去了战斗力。

我为此,特别抽调富有责任心的数名干事,组成生活部特别行动大队,简称别动队。别动队不设组长,所有成员由部长直接管辖。工作时,巡察所在区域所有干事,对干事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期末考评。尽最大程度做到考核到每一位干事。试行了一段时间,干事积极性明显提高,形势一片大好。

生活部的问题,较之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一种团队文化的缺失。我觉得,学管会要想突破、要想再发展必须着力于团队文化的建设。团队文化是团队是否成功的被赋予强大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学管会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既能支持干事积极开发自身业务能力,建立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自信心,又能接受来自同学们对学管会制定的战略方案、管理模式的种种质疑,进而达到干事创造性潜能的最大释放。

团队文化的构成要素为:人、共同目标、团队的定位、权限、计划。

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这是最根本的,要学会运用。对于用人,我们或许做不到像古龙那样以无招胜有招的洒脱、随心、不逾矩,不能做到如绝世高手一样无需名贵宝剑,飞花摘叶即可伤人。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个人的力量总有穷尽的时候。生活部有61人,学管会有200多人,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这就需要一种团队凝聚力,而团队凝聚力又是源自团队文化。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这句歌词就是团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充满了魔力,每每吟唱到时,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学习、进步,不断前进、壮大。

我瑕疵颇多,要是因为懒惰不思进取,又或是自暴自弃,就是很大的问题。以后,一定会严于律己,涅槃图新,追求进步,努力工作,不辜负诸位老师和同学的厚爱。

篇3: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一、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学风建设作为综合性大学文化建设的层面之一, 在时代的冲击下, 在市场的牵制下, 在网络的影响下逐渐出现新问题、新情况, 与此同时引发新的冲突与矛盾, 严重干扰了高校的教学开展。

(一)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引发的厌学情绪

在经历高考洗礼后, 新生很难适应自由宽松的大学环境。低年级新生自我控制力低, 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从自我角度出发, 忽视群体利益与学校利益。当自己的随性与高校的规章制度产生冲突, 往往引发高校学生的逆反情绪, 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挫伤感与落差感。

(二) 学习环境的巨大差异造成心理挫败

综合性大学因为综合性的特点使其专业繁多, 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也更加综合与全面。从高中单一的学习环境中走出的低年级新生往往在宽松自由而又学习层次更高的大学校园中产生迷茫情绪, 以往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可能不能实现与大学生活的完全匹配, 引发新生成绩的下滑与综合技能缺陷的暴露, 这种突然降临的挑战与压力让低年级新生无所适从, 从而引发心理挫败感, 进而引发情绪的低落与沮丧。

(三) 缺乏有效监督学习缺乏规划与坚持

综合性大学中的学生在脱离高中枯燥简单的教学环境后, 长期建立起来的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荡然无存在带来其心理放松的同时也引发了学习秩序的混乱, 并表现为高校学生学习做事规划性、坚持性不足。

(四) 过分热衷于社会实践忽视理论学习

综合性大学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综合性要求, 使得高校学生将自我发展寄托在社会实践锻炼上。

(五) 自由宽松的环境造成学习过度松懈

综合性大学自由宽松的校园环境与氛围也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松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部分高校学生无故迟到、旷课, 不思进取。在考试期间弄虚作假, 违法乱纪等。适度的松懈可以做到劳逸结合, 而过度的松懈往往造成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者引发厌学、逃学。

(六) 学习态度不端正带有较大功利色彩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折射为综合性大学学生学习功利性浓重。部分高校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往往选择对自己就业有明确辅助作用的课程, 而对于自己未来社会竞争影响不大的课程直接忽略或者敷衍对待。部分学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各种等级考试上, 专注于各种资格证的获取, 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增加竞争优势;还有部分学生忽视道德建设与思政学习, 只专注专业课程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把握, 这种扭曲的学习动机其实是综合性大学功利性教学趋向的折射与反映。

二、综合性的大学学风建设未来良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 基于高校学生层面的学风建设策略分析

做好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与引导必须从建设主体的教育与引导入手, 因此基于学生层面的高校学生建设提上议程。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与教育, 增强学生的思政意识, 提升其道德素质与水平,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做好高校优良学风的树立。具体开展需要从三个层面着手。首先抓住新生可塑黄金期, 形成其对学风建设的正确认识。新生入学初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期, 该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塑造性, 利用新生教育的契机进行专业教育的引导与优良学风的介绍, 让学生在增强学风建设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对综合性大学学风的认同感, 在获取其心理认同基础上根据新生具体情况开展学风建设专业教育课程, 让高校学风建设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其次做好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思政党建教育。思政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具有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最后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外部监督考核。

(二) 基于综合大学自身层面学风建设策略分析

作为大学学风建设的真正实施者, 高校本身应借助有效的管理实现优良学风的建设。一方面综合性大学要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关注, 建立成熟完善的管理体系, 为大学学风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在制度建设与完善上要重点加大奖惩比例, 对于考试作弊、违法乱纪、学习松懈、政治觉悟低、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严厉处罚, 增强其对错误的认识深刻性。对于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代表要予以表彰与鼓励, 以期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要做好优良校园学风的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为高校学生参与学风建设提供机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锻炼, 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 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优良学风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的过程也是开拓眼界、强化学习动力的过程,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学习兴趣与热情的调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学校在组织开展校园活动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诉求, 基于学生与学风建设的双重角度针对性地开展。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考核的同时也加强对理论技能的关注, 充分发挥校园活动对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两方面的努力, 为综合性大学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奠定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学习的环境基础。

结束语

综合性大学的教育任务具有复杂与多样性, 除了基本的教学开展还需要兼顾学风建设与学生道德培养。本文在分析当前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从学生与学校两大基础层面提出了解决思路与策略, 以期对今后综合性大学的学风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扩张趋势日趋明朗, 综合性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而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间接影响也使得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不甚理想。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进行分析, 探讨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实现综合性大学学风未来建设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学风建设,现状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郑世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风建设现状与思考——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 2015, 03:30-32+29.

[2]李伟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优化方式——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5, 04:32-33.

篇4: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三城市污水处理整体状况

(一)南宁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广西城区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市。目前南宁市共有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琅东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三期)、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为6.8×105m3/d,整体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在全国大中型中心城市中居于领先行列。总投资分别为7612万元和9000万元的南宁三塘、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三塘、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分别为0.2×105m3/d和0.5×105m3/d。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南宁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能提高到8.0×105m3/d左右,污水处理率接近100%,不仅能基本满足目前城市排污的需要,而且给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环境空间。

(二)桂林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

作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一直很重视以漓江水系为主的水环境保护,从1982年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桂林不但开创了广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事业的先河,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2012年底,桂林市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其中七里店污水处理厂1.6×105m3/d,北冲污水处理厂0.35×105m3/d,上窑污水处理厂0.45×105m3/d,第四污水处理厂1.0×105m3/d,西城污水处理厂0.6×105m3/d,雁山区污水处理厂0.2×105m3/d。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约8.2×105m3/d。总处理率已超过90%。近期将建设临桂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0.3×105m3/d。该厂在设计上也预留了提升空间,远期可达到1.8×105m3/d的建设规模。

(三)柳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2009年的工业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占广西全区工业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近年来,柳州市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短短7、8年时间,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由一片空白发展到目前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约5.0×105m3/d。除已建成的白沙污水处理1.0×105m3/d厂、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一、二期)2.5×105m3/d、拉堡污水处理厂0.25×105m3/d、阳和污水处理厂1.25×105m3/d外,在建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三期)预计处理能力在0.5-1.0×105m3/d之间。全部完成后,可日处理污水55万吨,使60%以上的城市污水得到处理。

现状分析

(一)工艺选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回顾近30年我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变化情况,与国内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轨迹几乎是同步的。八十年代初是我区城市污水处理起步期,其代表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八十年代末氧化沟工艺较为流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些运行指标及处理效果更具竞争优势的工艺如SBR、A/0、A2/0等逐步成为主流[6]。进入21世纪后,不但要求处理后出水排放水质常规项目达标,更是向大型化、集约化、自动化、深度处理方向发展。桂林北冲污水处理厂(老厂)、桂林七里店污水处理厂、桂林第四污水处理厂、南宁琅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正是这四个时期的典型代表。

(二)污水处理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南宁琅东污水处理厂为例,2000年投产之初,其主要功能是对流入南湖及竹排冲流域的污水进行截留、治理并回补。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要求以及南宁城市定位的不断提高,南湖与竹排冲已不仅仅只定位于城市污水受纳水体,而是满足城市居民亲水、乐水的休闲娱乐场所,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南宁提出创建“中国水城”的城市理念后,在竹排冲出水口下游仅约1公里处兴建一个开放式的大型城市滨水休闲公园。琅东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作为此公园的主要补水来源,势必对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微生物指标进行更加严格的治理。所以该厂于2004年10月底增建了低压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系统,处理工艺由二级处理提升至接近三级处理的水平。

(三)社会及政府高度重视、多方筹资建设治污工程

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中最为紧迫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决心治理城市水污染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政府积极寻求中央拨款、地方财政支出、国外贷(赠)款等多渠道筹集治污资金,加大了治污的力度,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以南宁、柳州、桂林为例,近十年来,在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方面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四)运营体制仍以政府行为为主

虽然各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已初步成型,而且污水处理费不断增加,使得行业毛利润率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由前些年的“赔本买卖”逐步变成“香饽饽”,开始得到社会资本的关注和投入。但从体制上来看,仍旧以靠政府拨款或以国有给排水企业来管理运营为主导。太多的行政背景与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格格不入,可能导致污水处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产生资源浪费,极大的制约了该行业今后的发展。由北京银泰达环保投资有限公司采取BOT的运作方式投资建设的桂林市西城污水处理厂于2005年8月正式动工,开创了我区利用社会资金建设运营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先河,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nlc202309031825

(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深度不够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二次污染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恶臭及剩余污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污水处理厂周边也变得繁华起来,逐步转变成城市中心区域。应重视由污水处理厂恶臭引起的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问题,并加以解决。目前我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部分直接作农肥施用,部分露天堆放或填埋,这些简单的处理方法无法解决污泥中富含致病微生物等二次污染问题。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根本出路是加以资源化利用。此外,处理后中水资源直接排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建议

(一)加大投入,加快我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步伐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解决:一、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额度,自来水价格应实行差价收费制度。水价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供排水企业良性发展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使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水价改革的首要内容是规范水价格的构成”[7]。对重污染企业、用水大户执行最高水费标准,一方面通过经济杠杆作用敦促这些企业节能降耗,节约用水,另一方面给中水回用预留适度的价格区间,促使一些水量消耗大、非人体直接接触的行业使用中水。二、政府应给予污水处理行业一些优惠政策。如用电价格方面,电费是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成本控制。政府给予污水处理厂较低价格的电价政策有助于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三、采取ABS、BOT等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融资方式,鼓励外资、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营管理。总之,通过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部化,政府让利,拓宽融资渠道等举措的施行,真正实现污水处理环境价值回归,使建设污水处理厂像建设其他基础设施一样成为风险小、回报率高、赢利稳定的投资热点。

(二)加快水处理行业整合

从2008年9月开始,广西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目前,全区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全部投入运营。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广西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12座,生活污水收集配套管网2730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372.25万吨/日,成为全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之一。目前,广西全区城镇日均处理生活污水约240万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65%,其中柳州、桂林、贺州、河池、玉林、钦州、来宾等7个设区城市超过85%。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已经有极大提高。但也带来诸如:县及县以下各级污水处理厂运营效率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全区污水处理行业整合,努力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水务管理。

(三)做好污水处理设施与城市排水规划的协调

对于尚无充足的资金技术力量来建设和完善排水管网或已纳入规划但污水处理管网布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方面把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层次,同步推进。另一方面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能建成投产的区域或城郊一些不能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别墅、生活小区加快推广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四)做好污泥及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工作

探索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新路子,研究表明:桂林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等有益组分含量较高,而重金属等有害组分含量较低,基本符合国家污泥农用标准,可以制成安全的有机复合肥。将污泥先堆肥,在根据作物特点添加适当的配料可制成专用有机复合肥。田间试验表明,污泥有机复合肥肥效好。有机复合肥对水稻、甘蔗等作物有较高的增产效果,且肥效优于市场上出售的复合肥。利用城市污泥生产有机复合肥既可大大减少苍蝇等有害物的产生和繁衍机会,减少病原菌的存活时间,切断病原菌传播到人类的途径,避免城市污水污泥二次污染的潜在威胁,又为农业提供了廉价的有机肥料,值得今后产业化开发。

我区水资源充沛,不存在缺水问题。但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即通常所说的中水)若全部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也属浪费。在确保中水水质,并考虑增加以杀菌消毒为代表的三级处理工艺的情况下,应积极探讨和实践应用于例如城市绿化、洗车等行业的中水回用的新路子。

结论

近年来,以南宁、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我区中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10年间,三城市的污水二级处理总能力由2000年的2.35×105m3/d增长到2012年的11.1×105m3/d,增长了近5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日臻成熟、资金渠道日趋广泛、处理深度不断加深、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这得益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底子厚了,就能分配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保事业上。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对“青山、绿水、蓝天”有更多的向往。“可持续发展”、“绿色GDP”的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环境理念更多的被各级政府所接纳和践行。包括水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这给今后我区中心城市的污水处理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回顾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可以展望,我区中心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单位:广西化工研究院)

篇5:大学半程总结与展望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涯就快要过了一半。回首往事,我还记得当初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份喜悦,提着行李走进民大校园的那份激动。曾记得在大一入学时候,学长曾教诲,大学时间过得飞快,要好好珍惜大学生活,当初的我还不以为意,觉得大学有四年,时间可长了。

本不想感叹时光流逝,但苍匆之间,大二——看似无穷无尽的日子就在恍惚摇荡之间过去,大三——遥遥无期的过活就在眨眼瞬间来临。那些凋谢的时光,却是我没有能力去挽回的,甚至去触摸一下的可能都不存在。虽然已经过去,就像飞过天空的鸟一样,天空中已经有了飞过的痕迹,在鸟的心中。

大三是个很敏感的时间,这两个感觉很遥远的字眼闯进了我的现实。计划在总结之后,为了能有一个比较平静、顺利的大三,我要好好地总结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的教训,好好珍惜我已经不再遥远即将到来的未来。

我当初高考过后填自愿是没有选我们的专业----心理学的。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心理学,我当时的心情还是有点不舒服的,毕竟我对心理学了解的不是很多,那个时候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只知道弗洛伊德、催眠上面。由于我是复读了一年了的,当时也就没有想再次复读的打算。就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没有了家人管束的唠叨,拥有充足的自由,缺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利用这些自由。大一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各种社团各种兼职,而我却是没有参加社团,也没有去做兼职。课余时间相当的充足,相当的无聊空虚。或许是刚刚从高考的压力中缓解出来吧,反正当时是相当的颓废。在学习方面也没有怎么用功,差不多的科目都是在及格边缘徘徊,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高数这一科还挂掉了。专业课上的知识也是学的马马虎虎,没有认真。英语四级至今都没有过。

大一大二的生活已经过去,尽管心中五味具足,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是我的大学生活还没有结束,我要把握的是未来。大三生活即将开始,对于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我应该有一些计划。

首先,应该在学习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对比大一而言,大二的成绩有所提高,不过英语四级还是没有过,所以大三要在英语方面再下苦工了。要努力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下去,作业也要及时完成,不能每次都是留到快要交的时候再做。每一天都尽量完成当天的任务,做到不拖拖拉拉,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真正做到劳逸结合,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率,让自己的绩点提高一个档次。我清楚的知道,目前所能的只有努力学好专业课,只有把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握以后的命运。在随后一年中我将继续以一个良好的态度,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专业书籍的阅读量在专业课方面更应该努力学习,不为别的,就为大四的时候论文的写作和论文的答辩。在空余的时候多去看看大一大二的专业课书籍,把基础知识弄扎实,为以后做准备。

其次,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身为一个大学生,应该要时刻关注教实事的发展动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提供基础。我的目标是大学毕业考公务员,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试题,面试的技巧都是我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大三学学好,为大四的时候节省时间。最后,要搞好人际关系。大学淡化了班级概念,每个人的交流都比以前少了,而且我本人比较内向,话比较少,所以在大三要学会积极主动和周围的人去交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丰富自己的生活。

篇6: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大学四年,一路走来,人生五味,俱在其中。其间有很多心得和总结、理想和目标,零散地记录在几本笔记中,但就四年得失和以后道路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展望,则尚未进行,借此机会,忆往事,论得失,展未来,述志向,无疑是这一转折、交替时期的一份重要工作。

1、回顾

1.1、学习

大学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三类。总结如下:

1.1.1、公共基础课

英语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单从学术和知识方面来看,英语国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都总体领先,引领着知识和学术的发展。从会计领域来看,也是如此,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会计学术研究领先,会计法规制度完善,会计人员素质很高,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会计的国际趋同是世界潮流和方向,会计规范和会计学术由英语国家主导,我们必须掌握英语。这在高层次的会计人才身上尤为突出,学术、注册会计师、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方面的会计领军人才必须掌握英语。

数学也是一种必备的方法和工具,任何学科要成其为一门科学,就必须精确化,会计研究中应当引入数学,这就是实证会计,实证会计是当今世界会计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我们浏览一下《会计研究》这本我国最权威的会计杂志,就会发现,实证会计论文越来越多,不懂数学,甚至看不懂文章和书籍,更别说做出一些研究成果了,数学也成了一门语言,否则,别人不承认你的成果的科学性,无法和别人交流。

政治课也很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让我们思考关于人的一些基本问题,人之为人,应该对此有所思考;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可以让我们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套经典的体系,它的语言、逻辑和深刻让人受益无穷。

1.1.2、专业基础课

西方经济学是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一门显学,它实用、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学一些经济学常识。

1.1.3、专业主干课

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经法规等,对一个会计专业人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会计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精通和掌握这些,会计人员才能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1.2、读书

读什么:学习书法时,古人有“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取法乎中,而得其下”一说,读书亦然,要读一流的书,书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张五常先生说:“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在书籍的海洋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应当读各个学科门类中的经典性读物。一方面,可借助于名家的推荐书目,借助于相关的书目类杂志和报纸,借助于经典书刊正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等等;另一方面,自己也应练就一双慧眼,以挑剔、慎重、严肃的眼光去选择,从出版商、版本、装订、前言后记、作者背景等方面仔细获取信息,如有可能,不妨选择其中一段细读。

怎么读:这里的读是纯粹为了知识的增长而读,不是为了应试等其他目的。①以理解代替记忆;②集中精力,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

1.3、交际

为什么人际关系有亲疏?为什么好友会反目?学习了管理学后,对此有了一定的理解,非正式组织可以对此做出解释,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而生的,它是基于人们之间彼此“合得来”,大家觉得内在的或外在的等方面,都非常随便而没有不自然的拘束,于是乐在其中。当然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能尚有其它因素,例如:年龄、地位、能力、工作地点、志趣、嗜好以及利害相关等。

人与人之间形成此种非正式组织关系后,自然亲近,但这种关系是发展变化的,那种使彼此“合得来”的粘合剂弱化或消失后,关系自然疏远,此时,人们若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可能就会反目成仇。

我们在人际关系亲疏中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亲近时,不要侵犯别人,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领地,那是别人弥足珍贵的私人空间,丝毫容不得别人:①注意私人物品和适当的距离;②尊重和宽容并有所理解别人的核心意识形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可取的态度是尊重、倾听和交流,反对蔑视和粗暴干涉。

疏远时,①要有君子风范,要有道德底线,绝不做小人,绝不能“不能得之便毁之”,好聚好散。②切莫陷入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极端化和简单化的泥沼,以宽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形成一个公允、理性和客观的评价。③过去美好的时光和难堪的冲突,都是正常的、必然的、合理的,二者并不矛盾,试图强化或消除它们,都是愚蠢的、徒然费神的,唯有坦然面对是正确的态度。

恰当的交流,交流属于信息传播的范畴。双方都应准确无误地表达和理解。这一过程的大致流程是:思维→语言→听觉→思维。这一流程可能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乃至信息的歪曲失真,信息传播流程是有限和有缺陷的,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

1.4、关于毕业设计的几点总结

选题后,收集本领域的大量文献,进行分类,进行筛选,找出其中的经典性、代表性文献,认真地研读,写出文献综述。人的思想及其研究成果的差别何等之大!相互比较,高下立判,有的人东拼西凑,毫无创新,却也发表文章;有的人可谓著作等身,但价值甚微;有的人仅以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籍行世,但成为经典,传之久远,譬如罗纳德〃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和《厂商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核心的资料可以使你了解到本领域的过去、现状和趋势,找出其中的发展脉络和相关动因。而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使人开阔思路,可以从中寻求启发,获取思路,可以把相关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引入本领域,解决本领域的问题,这也是创新。因为创新和成果不能凭空而来。

这次毕业设计初步检验了我的专业知识,事实证明:我的专业知识极度零散、残缺不全。往日,在学校这片小天地里,指点江山、目空一切,以为自己所学出类拔萃。实际上决非如此:

①会计知识迅速更新的问题; ②掌握法律制度,选择会计政策及纳税筹划问题; ③会计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的框架体系问题; ④在会计问题乃至会计难题上深入和拓展,有所创新问题; ⑤知识空白问题,如:会计史、会计理论、国际会计、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会计、税务会计、税法、会计前沿问题、如衍生金 融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法务会计、网络会计、价值链会计、环境会计等。

总之,必须尽快补上自己的知识空白点,学习好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多思考、多复习、多总结,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会计知识框架体系,形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会计观”。

社会科学创造和创新的“原料”便是前人的经典性论述和成果,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零件”,这些“原料”和“零件”服务于我们的创新思想,形成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便是新成果,只有前人成果的堆砌而没有独创的视角、方案和思想,其作品是无益的。

1.5、几种观念

做事态度。我们总梦想着当大英雄,成名成家,做大事业,立不朽功勋。我总津津乐道着一句张载的《西铭》中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我们常常忽视或回避了日积月累和踏踏实实,长此以往,只能志大才疏,失意潦倒。天下事归根结底都是小事,大事业是由小事情累积而成的,是从小事情开始,又是由小事情结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而是一个平民的时代。必须积极主动、灵活而又踏踏实实,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苦干加巧干。

核心能力。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一项重要的才能,也是一种智慧。在任何时候,都应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将自己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配臵于核心能力上,让核心能力结出丰硕的果实。

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教师对“好学生”好而对“差生”不好。成绩好的学生在外在形成一种期望、预期、理所当然,内在形成方法和习惯,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2、展望

一条可选择的路。毕业后,2年—3年全面掌握所在单位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工作特色,熟悉所在行业的特点、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45岁—50岁,对自己的会计实践经验、心得体会和理论积淀进行全面的提炼、总结、升华和系统化,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出版和发表一些有影响力的专著和论文,对会计事业有所贡献和促进。

另一条可选择的路。继续深造,最终在大学谋得一会计学教职,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工作,同时,就会计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难题开展研究,首先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进而争取成为一名会计学家。

3、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她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到文献综述、专题论文,其间,每一部分都数易其稿,每稿都凝结着赵老师的辛勤和汗水。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她严格要求、细致批阅,随时进行个别指导,从中反映了赵老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渊博精深的学术水准和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一点一滴,自在人心,她的敬业、学术、人格我将终身铭记。

感谢毕业论文答辩组的老师们,他们促使我对四年的知识做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促使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入门的研究,初步学会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为我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基础,促使我步入伟大学术的殿堂,我为他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恩情,我无法言表,我已无法用“感激”、“报答”等词来表达。想到他们,我感觉心情沉重、严肃、淡然、坚定,反不是以前的热血沸腾。

篇7:新年总结及展望

一直以来每次想写点什么时候,总会在心里酝酿很久才敢用笔写下去,怕别人笑话这样的文章也好意思写出来摆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跟着感觉写点什么的念头,也许是儿时奶奶的教导,听奶奶唠叨说“要多读,多写,多看,多听,多说,知识才会越积越多,知道的也越多,懂的也越多。”

还是因为我长大了,成长了,自踏入社会以来经历的成功与失败,心酸与痛楚,都会在自己的脑海时不时的放映一些,作为自己的看客,总是希望能够从自己的电影里看出点什么,然后感悟些什么。

这种感悟,可以会在一个人旅途中的大巴上看着窗外的时候思绪跟着一起倒退,一起前行。

这种感悟,可以会是在朋友聚会举起酒杯的时候像破开的气球思绪彭发于一瞬间。

这种感悟,可以是在某个不眠的夜晚,像乡间的溪流思绪一点一点的,然后在溪的下游囤积。

(一)那个过程,在影片放映到生命中那个她,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那时候的甜蜜。

三年时光,与她所经历的一切,真的不容易,在经历那么多之后,我们都以为只要在坚持两年我们就可以一辈子了,可最后还是没能逾越父母那一关,我和她分手了,我不在怪任何人,对于我们这样我20,她19岁来说,真的太累了。因为爱情,夺去了太多太多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天真与快乐。我不想在看到她的眼泪,不想在因为我让她和父母间的关系僵化。3月9号,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生母的祭日,我们错误的在一起了,本来就不是一个好的兆头。我不会在恨自己不够优秀,对你不够好来质疑自己对她的爱。因为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在只要把这颗爱她的心深埋,等待未来另一个她把它融化吧。

一段时间一直在压抑着心中的痛苦,慢慢的释然了,开始真的放下,我希望她可以幸福生活,找回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开心,与快乐。

嗯,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二)那个过程,在影片放映工作一次次经历失败和自我否定摇摇欲坠的那一段,那时候的迷茫。

要说学校和社会给出一个界限,那就是那一年一行18人去了上海就是我告别校园新的开始。

那一年,18人学校分配去了上海,那一年面试桌前强装镇静发我,桌子底下还不住颤抖的我... ... 已经有快两年了吧,随着踏入社会久了,也慢慢认识了这样的社会,也意识到了生存的重要性,明白了先生存后发展的道理。

关于工作一直以来都很浮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自己最最低估的一段时间。

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希望接下来无论如何都要先沉下来好好的工作,不在换来换去了,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以后,谈什么发展。希望在经济上多一些规划,家里的钱真的没脸花了,真的好丢人。

嗯,今年开始好好工作,经济多些规划!

(三)那种感悟,在影片放映以前的同学,朋友渐行渐远,那时候的无奈。

几曾多时,怀念以前的基友,也几曾多时,希望彼此时常联系,但是,几年以后的相遇,我也只有淡淡的两个字: 你好。 也许因为时间,忆时,那时的疯,那时的二感觉已经不在,我们都变成了,曾经最熟悉,现在的陌生人。

忘记了当时巧遇那位老同学有怎样的心境,写出这样一段话来,真心觉得好无奈。也许因为时间把我们交于一点,有很自然的朝着不同的方向散发开来,不在交集。也许是我们长大了,记忆里一个又一个淡出以前的同学,朋友,习惯了这样的寂寞,习惯了一个人在偌大的城市摸爬滚打。

但是,我还是感谢生命中还是有那么几个2B依然陪着我,一起诉说着喜怒哀乐,一起在我们低估的时候相互给予安慰,和以前我们还是变了,多了些许稳重,可不变的依然是我们的友谊。我希望,兄弟我一生的兄弟,兄弟情义可天长地久。

嗯,以后更加珍惜兄弟,交新的朋友!

(四)那个过程,在影片再次映放在那个地方的时候给我以温暖,家啊。

说我们的个体是帆,那么家就是我们可以停下遮风避雨的港。不论在外面把自己弄的有多伤,不论在外面有多累,回到家一切的一切都放松了。家给人以温暖。

家,关于我记忆最多的地方,那里是由砖头瓦片组成的“小别墅”,那里有陪伴我成长的家人。从小因为是家里男孩的关系,备受恩宠。现在我长大了,“家”却老了,感谢爷爷奶奶身体依然非常健朗,感谢老爸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我希望,您们一直都在,身体永远健康,在给我一点时间,就让我孝敬您们吧。

嗯,新的一年祝我的“家”永远安康!

篇8:大学生活总结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真正建立具有资助意义的大学生资助制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大学生资助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建构,逐渐从单一迈向多元,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教育免费时期,可细分为三个发展步骤。

①1950年至1983年,执行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开始免收学杂费和住宿费等,国家还会定期发放人民助学金。这一助学制度最早是在华北地区实施,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这一制度规定,只有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才能享受完全的助学金;其他类型的高校,则只对完全无能力负担的学生发放,对能够自行负担一部分费用的学生,发放所缺部分的助学金。这一制度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止,在恢复高考后继续实行。②1983年至1986年,实行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制度。国家1983年对原人民助学金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缩小发放的范围,将非师范大学生享受助学金的比例从75%降到60%;另一方面增设人民奖学金。自此,大学生资助制度完成从单一的助学金向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存的新模式转变,之后又逐渐过渡到以奖学金为主。③1986年至1988年,人民助学金制度被废除,转而实施奖学金和校内无息贷款制度。1986年开始实行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改革试点,并逐步推行全面实施奖学金和校内无息贷款制度,即对学业优异的大学生予以支持,同时也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这是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性改革。

2.1989年至现在,高等教育收费时期,也可分为三个发展步骤。

①1989年至1999年,初步确立了集“奖、贷、勤、补、免”于一体的资助制度。随着高校实施收费制度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急剧增多,政府承担教育经费的压力越来越大。1993年开始试行从高校“奖贷基金”或“专业奖学金”的总金额中提取困难补助经费,资助生活困难的大学生。为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问题,国家最终采取新的资助措施,如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与此同时,开始实施减免学杂费等新政策。②1999年至2007年,确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为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长,率先在北京等地开展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并很快就扩展到全国,及时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③2007年至今,确立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等多种措施并用的资助政策体系。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大胆改革,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改革原国家奖学金制度,设立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改进助学金制度,逐步提高受资助学生的比例和资助金额;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部属高校施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等等。至此,我国初步建成一个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仅呈现出政府、学校、学生、学校自筹资金、银行储蓄资金、学生劳动收入等资助资金的多元化,也体现了计划与市场、无偿与有偿、激励与竞争等运作机制的多元化。

二、建立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

大学生的资助问题,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解困,是一项公共管理命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实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有历史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社会现实原因。随着高校收费政策的实施,大学扩招之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逐渐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加上收费制度的推行、物价的上涨等,很有可能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成为普遍性、紧迫性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数量庞大,来源复杂,引发一系列的生活、学习、心理等问题。

自从有高等教育以来,就有“问题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人数占近30%,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为10%至15%,这一现象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是令人吃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表面原因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穷困,往往节衣缩食,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对身体状况特别是健康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为了延续学业,去勤工俭学或在课外兼职,给正常的学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正常毕业和就业。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经济上的沉重压力,容易导致情感压抑、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突出,进而造成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2. 大学生拖欠学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部分大学生由于遭遇各种困难,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绝大多数均通过申请缓交或减免部分学杂费等“绿色通道”进入大学。而入学后,家庭经济状况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改善,多数只能继续拖欠学费,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转。

3. 一些大学生受困于家庭和个人原因,难以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给教育公平提出了挑战。

人人生而平等,教育就是追求人生平等的绝佳路径,也是分享公平的载体。在世人眼里,教育甚至是公平的代名词。从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到,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公平。反之,教育中的不公平,必然造成社会更大的不公平。高等教育虽然不同于义务教育,但其追求公平的意义丝毫没有减弱。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同的大学生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只有有针对性地给予资助,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显而易见,高等教育成为广大普通家庭的希望寄托。然而由于高等教育存在公益性、个人收益性等特征,并且对学业能力有相应要求,这就形成现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选择模式,即个人学业能力再加上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为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资助制度必要而紧迫。

三、完善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意义及展望

我国已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尚学格局,完善了大学生资助政策,包括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实行特殊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政策,并构成一个完备的资助体系。总的来说,大学生资助工作已经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一批又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得益于这一政策,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的新飞跃。而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对一项公共政策的评价,要考虑的因素既包括实际发生的效果,也包括实际的总量,即政策效益。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各项子政策的受重视程度、发挥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在所有的资助政策中,资助金额最多的当属助学贷款,其次是助学金。从资助覆盖程度看,范围最广的是困难补助,再次是其他奖学金。从对个人资助力度看,人均受助金额最多的是国家奖学金,其次是助学贷款。政策公正度,一般来说是指政策执行后,对与该政策有关的资源、利益及成本的公平分配的影响程度。助学贷款不仅具有解决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的困难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受益付费和有偿使用的特征,这无疑更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助学贷款还有利于实现教育成本、收益公平,符合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勤工助学则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付出辛勤劳动而获得利益,可增强学生的劳动、服务意识,很公正。奖学金体系由于综合考评学生的各项指标,如成绩和困难程度,比较公正。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由于认定标准不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公正现象。

参考文献

[1]杨昌江.贫困生与教育救助研究[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张建奇.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3]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王强,施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6,(4).

上一篇:报刊业务员下一篇:幼儿园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标语(通用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