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2024-04-14

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通用4篇)

篇1: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

1、感受了解拍胸舞的风格特点,勇于尝试并大胆表现。

2、体验参与舞蹈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拍胸舞》的录像带、《正月点灯》的录音带、录像机和多媒体设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拍胸舞》录像中的画面,诱发幼儿表述对拍胸舞的认识。

2、幼儿观赏录像《拍胸舞》,引导幼儿观察拍胸舞的动作特点。

提问:叔叔们跳的拍胸舞和小朋友们说的一样吗?

3、根据幼儿观察到的粗略动作,播放录像,让幼儿进行模仿。

4、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拍胸舞》的来源及服饰特点,教育幼儿不怕困难。

5、引导幼儿感受《拍胸舞》的动作特点。

⑴让幼儿在自由模仿,发现动作的特点?

提问:你发现拍胸舞跳的时候,手先拍哪、再拍哪、然后拍哪?最后拍哪?一共拍了几下?

⑵让幼儿完整地表现《拍胸舞》八拍雄姿的动作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舞蹈的风格特点。

6、幼儿和着音乐节奏大胆地表演。

7、以“踩街”的形式出场,结束活动。

篇2: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与有力的节奏,能随乐有节奏地表演拍胸舞的基本动作。2.尝试即兴随乐创编斗舞,感受乐曲的雄壮、有力。

3.初步体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感受与同伴斗舞的乐趣。活动准备:

拍胸舞视频、音乐、腰带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复习歌曲:《小鱼的梦》 师: “我们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

“这首歌曲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

(二)复习拍胸舞第一段

师: “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学了一段有趣的拍胸舞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跳一跳吧!”

师:“这段舞蹈只是拍胸舞的A段,还没有完哦!还有一段更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欣赏拍胸舞片段——斗舞视频

(一)欣赏舞蹈视频

1.欣赏视频,初步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动作 师:“看完这段舞蹈你有什么感觉啊?”

2.再一次欣赏视频,感受舞蹈的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 师:“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段舞蹈,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手部动作?” 师:“叔叔们表演的时候,是这样的手部动作,那他们腿和脚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呢? 3.第三次欣赏视频,感受舞蹈上肢和下肢动作的关系 师:“这段舞蹈的手部动作和腿部动作和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呢?”

4、第四次欣赏视频,感受舞蹈节拍和动作的关系

(二)学习与表现:引导幼儿学习斗舞的基本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刚刚我们看了叔叔跳的斗舞,你们愿意自己来试着跳一跳吗? 师:现在找一位好朋友,跟着叔叔一起来跳这段有趣的斗舞 2.尝试跟随音乐练习斗舞

师:刚才,我一直在提醒你们,这一次我不说了,看看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来斗舞。3.随乐进行完整表演拍胸舞(A+B)

师:刚才,我们是表演的B段斗舞,那如果加上之前我们学的A段拍胸舞,你们敢尝试吗?

三、创造与合作:引导幼儿合作创编斗舞的各种方式

(一)创编与学习

1.两两合作,尝试创编斗舞动作 师:“这段斗舞这么有趣,叔叔们用拍肋的方法斗舞,你们想不想创编自己的动作呢?” 师:“找一个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2.创作表演: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作进行斗舞 师:“刚才看到小朋友创编了很多有趣的动作,谁愿意到前面给大家分享呢?”

(二)合作与表演

1.幼儿尝试与同伴跟节拍合作表演 师:“现在,跟着我的节拍,表演你们小组讨论的斗舞吧。” 2.随乐进行完整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跳的很棒哦,我们来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完整表演与游戏:

1.完整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篇3: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拍胸舞历史起源的多种因素

1.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4°到26°之间,在纬度、地形以及季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冬短夏长、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当地人无论是在日常的穿着打扮上还是在各种娱乐项目的服饰风格上,都受到了这种气候的影响。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大多赤足,上身裸露、下着短裤,这样的装扮与当地炎热天气有直接的关系。生物群落的分布同样也影响到了拍胸舞,闽南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为蛇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成就了古代闽越先人对蛇的图腾崇拜。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头戴蛇形草圈,腰肢扭动,亦如蛇形。

闽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拍胸舞的一个影响因素。闽南属于沿海地区,渔业和农业并存,水稻是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田间拍胸”舞作为一种带有农耕文化色彩的艺术表演形式,就是在田间劳作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者的动作姿势颇似插秧、收谷,头上捆扎的稻草更直接说明了田间劳动对拍胸舞的影响[1]205。

2. 中原文化迁徙和古粤遗风的融合

中国历史上中原民族南迁的脚步从未停止,与人口迁徙相伴随的文化大迁徙以及海上交通的日益发达,促使闽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使得古老的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闽南文化鲜明的地域色彩对“拍胸舞”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2]24。晋代以后中原人口大量涌入,使原本聚居于当地的闽越族群逐渐消失,但其风俗习惯则保留了下来。据此来看,学者们对拍胸舞的形成因素可以有如下说法:这种舞蹈由古代闽越族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其表演形式以及内在动律,都存有闽越遗风。中州移民将拍胸舞传入了福州,其形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代中原踏歌的影响。拍胸舞是在古代闽南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闽南人民喜欢赤脚干农活,击掌拍胸是他们休息期间的一种自娱活动。闽南民间戏曲与拍胸舞表演形式相结合,宋元时期的南戏《郑元和与李亚仙》中就出现了边唱边拍胸而舞的场景。

3.海洋文化、图腾崇拜和数字崇拜

蛇图腾崇拜是闽南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信仰。闽南人长期生活于山海相连、杂草丛生、炎热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蛇是他们最为常见、最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长期居住在多蛇的环境中,人们把对蛇的恐惧感上升为一种信仰与崇拜。同时,闽南人祖先大多过着靠海吃海的日子,对海洋的依赖感非常强烈。海洋文化不仅诱发了对蛇的图腾崇拜,也形成了对数字七的崇拜,反映了闽南群体定势民俗心理。拍胸舞,即“打七响”,就是闽南人崇拜数字七的典型表现。《汉书·律历志上》中将“七”解释为:“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其中“七”指的是:天、地、人、四时。以日、月、五星为代表的宇宙时空与存在于人生活空间中的数字“七”,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且逐渐融入到各种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生活风俗中,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闽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七”字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对闽南人而言,“七”是个非常值得崇拜的数字,是能够在各种祭式礼仪与诸神相通的数字;是一种神秘符号,带有象征性意义。

拍胸舞的文化价值分析

1.文化传承价值

承传性是文化的一个基础性特征,“拍胸舞”是富有民间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与空间的拓展上是拍胸舞的承传功能的重要表现。拍胸舞者头上的蛇形草箍虽然外形简单,但是它却将闽越族原住民对蛇的崇拜鲜明地保存了下来,给拍胸舞增添了一抹浓重的闽越古老的宗教色彩。同时,在黎族、高山族、土家的舞蹈中都能找到与拍胸舞中相类似的拍胸动作,在宋代马远的《踏歌图》中也能看到与拍胸舞表演相类似的舞蹈场景。宋元时期的泉州地方戏种“七子班”中的著名曲目《郑元和》中就有“莲花路”叫化子“拍胸”一出戏,在现在拍胸舞表演中,大多配有被誉为“东方音乐活化石”南音的《三千两金》的音乐。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拍胸舞是闽南地区的群体特征、特质文化、风俗习惯的凝结,与南方各民族的舞蹈、传统戏剧颇有渊源,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上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2. 娱乐健身价值

最初的民间拍胸舞蹈形式非常简单,用于祭祀的表演只有1-2人,也能够随处随意即刻舞动。跳舞者头戴草,裸胸赤足,以单一节奏的跺、夹、拍、击动作为主,着力于掌、腿、肘、胸部位,其身体形态呈挺胸拔腰之势,整个身体跳起,且以欢愉的颤头和刚劲有力的蹲步为辅动作,形成热烈、风趣、朴实、豪放之风格。后来,拍胸舞从祭祀转入到了田间地头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和节日的集会中的节庆表演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间拍胸舞的基础动作演变成打7响,在胸部之前两手先合击双掌,然后两手顺次在左右胸部处进行打拍,两臂顺次对左右肋部处进行拍打,最后是两手顺次对左右腿部进行拍打,总计为7响,音值合7拍。拍打的同时,两脚以骑马步配合,跳跃起来富有节奏感,肢体随着作左右方向的摇晃,且以欢愉的颤头相配合,就这样,周而复始。“打七响”突出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经过现代舞蹈工作者加工和改进,吸收了现代舞蹈的一些动作,变成了打八响,配上符合拍胸舞表演风格的音乐。学习和参与拍胸舞表演能够强健体魄,陶冶身心,净化社会风气。从运动心理学的视角而言,拍胸舞是一种宗教舞蹈,也是一种体育游戏。这种舞蹈既能娱人也能够娱神,从根本上说,娱神也是为了娱人,因此,拍胸舞的游戏性元素不断增加[4]163。

3. 旅游资源价值

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民族族群文化的生命密码,彰显出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为当地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对外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3]745。非物质文化虽然不像文物、遗址、古建筑等具有具体固定的形态,但它在教育、经济、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闽南地区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遗产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域,拍胸舞不仅仅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也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它具有多参与性、高品位的特点,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与独特魅力深植于闽南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这种舞蹈能够以充满魅力的、生动的舞蹈形象给外来游客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从而为闽南旅游业发挥独有的功能。

摘要:拍胸舞是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特色民族舞蹈,印刻着千年的文化符号,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拍胸舞起源的影响因素,分析拍胸舞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有利于拍胸舞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拍胸舞,起源,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0期。

[3]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篇4: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

关键词:闽南拍胸舞;文化生态;适应;变迁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 -0

闽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拍胸舞,亦称“打七响”、“打花草”等,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往今来,拍胸舞不仅展现了闽南人民特有的民俗民风,而且凝聚着了闽南人民共同的记忆,更体现着闽南地区历史演变的痕迹。文化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环境变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将导致文化的适应性演变。对闽南地区孕育拍胸舞的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演变以及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进行分析,对拍胸舞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拍胸舞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远离中原腹地,东北与浙江接壤,西与江西为邻,西南与广东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福建土地总面积为1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武夷山、鹫峰山、戴云山脉、博平岭,层层山脉,挡住了北方冷空气入侵的同时,也把福建与浙江、江西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的阻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客观上对福建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存起到了作用。福建江河纵横,有29个水系,大小河流总长达1万多公里,福建的江河水系单元相对独立,自成系统,各地都有自己的主河流,如闽江流经闽北、闽中;晋江流经闽南等,使福建河流长流不断,宜于人居。福建大陆海岸线实际长度30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大小100多个天然港湾,不少港湾面阔水深,风平浪静,是我国少有的优良港址,是与海外沟通的独特条件。

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着特色。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这样的气候条件,势必影响闽南地区人们的服饰穿着,进而影响舞蹈表演的服装道具,自然也形成闽南“拍胸舞”在表演时大多裸露上身,下穿短裤,赤足而舞的特殊服饰风格[1]。由于闽南人世代生活在依山傍海的海边,山海相连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宜于蛇类繁殖,故习水善舟的闽越族把蛇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至今拍胸舞头饰上的草箍和动作上身体的横摆,就是模仿蛇头抖动和蛇三道弯的动作。

(二)人文环境

1.人口的迁徙

秦汉以前,闽越族人与中原交往不多,民俗自成体系,成为闽南区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汉晋至五代,中原汉人开始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代陈光元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随着汉人大批入闽,不仅改进了福建地区的生产技术,也使汉文化迅速在闽传播,导致中原的传统文化和福建当地文化相融合。这两种风格的文化融合成为拍胸舞基本动作动律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名士南下和闽人北游也或多或少将中原文化和闽文化进行交流。

2.生产生活方式

闽南濒海,有以海为业的渔民,也有插秧种田的农民,因此,拍胸舞动作有很多表现田间生产劳动及模仿动植物的,极其生动。比如,表现劳动人民在丰收时欢快、热情的“田间拍胸舞”,就是人们在田间劳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表演形式。还有在田间野地,赤膊拍胸,以双掌拍击胸、肩、肋、胯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脚以“蹲裆步”为主,直至胸口拍得通红,至今发展出如“田鸡跳”、“金鸡独立”等动作,无不与农民们的劳作生活息息相关。宋代是福建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闽南区域文化形成和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时,泉州成为国际贸易港,与36个岛国有贸易关系,这时,泉州佛教大型乐舞非常普及,到了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泉腔地方戏已经非常成熟,与域外通商的同时带来了域外文化,而域外文化对泉州的民间舞蹈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因此促使乐曲、歌舞、戏剧的盛行。发源于宋元时期梨园戏就有吸收拍胸舞作为素材的,如梨园戏《郑元和》“莲花落”一折中出现的“乞丐拍胸”。基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环境为保存和发扬闽南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处于边远偏僻之地的闽人“信巫尚鬼”。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一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往往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和指示。比如闽越人的祖先生活在湿润温暖的丘陵山区,溪谷江河纵横交错,许多蛇类繁衍其中,对闽越人的生命和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人们由对蛇的畏惧心理而产生崇拜,在近山的岩石上刻画蛇形以祈求神灵的保护,并建庙供奉,祈求保护。拍胸舞者头上戴的圆形草箍,就体现了古闽越人的蛇图腾。草箍顶端接头处留出带有红色的一段,犹如蛇头一样翘起,既体现了优美的蛇形象,又寓对蛇神崇敬之意,保存了古闽越人的祭祀古风。

宋元时期,福建民间出现大规模的造神运动,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功利的要求,创造出许多新的神灵,这其中既有闽越族的鬼神崇拜,又有道教、佛教以及民间所崇拜的各种神灵,如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随着社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入也对泉州宗教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泉州素重“慎终追远”,崇拜祖先,悉循古礼,沿习官仪,丧葬隆重,故民间有谚语“生当苏杭二州, 死当福建泉州”,指的就是泉州一带为亡故亲人办丧事超度亡魂极为盛行。泉州地区的每场丧事,必定有拍胸舞表演,既为丧事辟邪去灾,同时,也为丧事增加排场和热闹的气氛。在泉州民俗活动很多,有敬神、民间迎神赛会、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七月的普度节等,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基本都有拍胸舞表演。这种民间文化的盛行,使拍胸舞能长期流传、流传不衰。

二、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

早期的拍胸舞是从祭祀活动的实用角度出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以闽南文化因素为背景,不断吸收整合外来文化,不停的变化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观和价值观也不断变化,促使拍胸舞的服饰、音乐、道具、表现形式和内涵随之发生变化。拍胸舞早已不再局限于民间大型文艺踩街、敬神、丧葬等各类宗教和民俗活动中,而扩展到闽南地区各社区和各种旅游活动场所,以及闽南地区的大、中、小学校和剧场。

(一)拍胸舞服饰音乐及道具的变迁

传统的拍胸舞的服饰为头上戴着草箍,上身裸露,下身着黑色大叉裤,腰间扎着布带,装饰十分简单。现代拍胸舞的服饰,除了保留了头上的草箍,有了更多的创新。有时上身穿着敞胸背心小褂,下身穿着各种颜色的短裤,也偶有表演者因表演场地不理想而穿上鞋的情况。 拍胸舞起初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后来在梨园戏的影响下,以南音进行伴奏,丰富了拍胸舞的表现力。如今,人们在对拍胸舞进行整理和加工时,为适应改编后的需要,也会另外编写曲子。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的拍胸舞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气氛,也采用类似《正月点灯红》《海丝欢潮》一类的喜庆乐曲。传统的拍胸舞表演人数较少,表演形式较随意。随着文化的融合,拍胸舞被越来越多表演形式所吸收,并进行创新和改造。表演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为了控制舞蹈节奏、变换舞蹈动作,钱鼓应运而生。表演中由一人手持钱鼓,有节奏地拍打,其作用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在整理、改编舞剧《李亚仙》时,为增加艺术效果,在原有拍胸表演的人之外,增加了几个身背“颦鼓”① ①一种用竹筒做成的长圆形鼓。的人参加表演,与之边舞边唱[2]。增强了场面气氛。

(二) 拍胸舞动作表现的变迁

传统拍胸舞主要动作有击、拍、夹、跺,节奏单一,亦称“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脯,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7响,时值共7拍,同时配合双脚的左右蹲裆步,胯部随之左右摆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动,如此,7响节奏动作循环往复动作不变,表现出简约古朴的风貌”[3]。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和适应民众健身娱乐的需要,拍胸舞派生出以“打七响”为基础的“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和“打多响”的拍胸动作和组合。民间艺人通过长期的表演和教学,不断总结创新,出现了“田间拍胸”、“踩街拍胸”、“酒醉拍胸”等,也丰富和发展了拍胸舞。“田间拍胸”动作粗犷豪放,体现在田间劳动时的欢快喜悦;“踩街拍胸”表现热情欢快的气氛,其动作幅度较小,但速度较快,多在喜庆节日参加踩节游街时跳;“酒醉拍胸”是在酒后即兴跳的,其动作缓慢、节奏多变而富有韵味。除此之外,还提炼和创造了许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动作和技巧,创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舞蹈动作,如“玉驴颠步”、“击掌回音”、“蜈蚣展须”、“金鸡独立”、“善才抱牌”、“半月斜影”、“青蛙扑蚊”、“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此外,以大型广场舞蹈形式出现的拍胸舞,其表演风格热烈欢快,开朗活泼,队形变化有序,粗犷而不乏美感,古朴而兼具现代。

(三)拍胸舞表演形式的变迁

早在1959年,泉州地区舞蹈工作者就以拍胸舞为素材,创作舞蹈《田间乐》参加全国和省的文艺会演;1996年,鲤城区浮桥镇王宫村表演的广场舞蹈《拍胸舞》,以强劲、整齐多变的的动作表演和丰富多样的队形变化,体现了古闽越原始祭祀舞蹈遗风,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舞台舞蹈大赛优秀奖;2009年,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届大学生舞蹈大赛暨海峡两岸首届青年舞蹈嘉年华活动,福建省艺术职业学校创作的群舞《嗦啰莲》,在舞蹈动作幅度、力度以及情绪变化上对拍胸舞动作进行二次创作,使简单的拍胸舞动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该作品获金奖。

如今,拍胸舞已成为闽南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普通人喜庆婚丧活动、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大型文艺踩街、中小学生校园艺术活动表演的舞蹈艺术形式,更是闽南人思想内涵和情感的重要体现。

泉州王宫村有一支非常有影响力的江南王宫拍胸舞队,虽然是业余表演队,但他们舞姿很有韵味,他们常常出现在泉州地区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文艺踩街,或是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目前加入表演队的人也越来越多。2008年泉州还成立了首个拍胸舞协会。类似的还有厦门翔安金柄拍胸舞表演队。早在2006年5月,泉州十五中就成立了“拍胸舞进课堂”活动领导小组,现在,该校已经成为泉州唯一的拍胸舞学校培训基地;泉州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也将拍胸舞纳入校本课程;翔安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黄国欲从2010年,将拍胸舞表演编入地方校本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培训。2010年底金柄小学生拍胸舞表演队到福州参加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表演。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省艺术职业学校和厦门艺校等大中专艺术学院都先后将拍胸舞纳入专业或非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加以建设,并进行拍胸舞教材的整理与规范[4]。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及其所依赖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在变化之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及其生存的环境,并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并存的一个平衡点,是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应该作出自己的思考,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要形成自己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后,福建省编制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闽南拍胸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各个社会力量、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要抓住拍胸舞入国家级非遗及成立闽南文化生态区的机会,积极探索拍胸舞的保护传承方式与方法,将这一广大人们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的活态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1] 张 媛.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拍胸舞”的发展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4:89-93.

[2] 刘建萍.泉州拍胸舞形成的历史及演变[J].福建艺术,2009,02:57-58.

[3] 黄明珠.闽南拍胸舞中“打七响”动律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61-166.

[4] 黄明珠.闽南拍胸舞的变迁与发展研究[J].东南学术,2012,03:266-27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活动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闽南民间俗语范文05-30

闽南红砖设计研究07-10

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08-20

闽南闽南语简介范文06-14

闽南传统民居的对室内设计的意义04-28

闽南谚语范文05-17

闽南文化传承04-12

闽南文化论文范文05-11

闽南习俗概述范文05-29

闽南传统习俗范文05-30

上一篇: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下一篇:安全防护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