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管理的挑战

2024-04-24

21世纪管理的挑战(精选8篇)

篇1:21世纪管理的挑战

21世纪管理的挑战

没错,这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的一本名著。我之所以借用此书名作为我本篇短文的题目,皆因为我所处的杂志社在21世纪的第10年里遭遇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所遭遇的挑战与彼得.德鲁克在其书中所称的一样——对知识员工管理的挑战。

首先我要表明我不是管理层,也不是该社的知识员工,所以我没有去挑战21世纪的管理。

最近,我所处的杂志社编辑部资历较深(在此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员工上演的集体大逃离,大家像约好了似的纷纷像社领导提交辞职报告,我前后数了一下,在两个月内有6位骨干向领导表达了辞职意向,其中有三位已有多日未在办公室露面,剩下三位出路已安排好,只是在等时间了。要知道我们这个杂志社编辑部总共也就十五六个人,一下子走了三分之

一、而且是骨干,杂志社之乱象以及领导们的焦头乱额可想而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日乱象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德鲁克是怎么定义知识员工的:在德鲁克看来,知识员工具有如下特征:

1、知识员工自带生产工具,与组织联系松散;

2、除非把知识应用于工具,否则毫无意义;

3、组织无法有效地监督知识员工;

4、组织无法以薪资赢得员工的忠诚;

5、现代组织不是老板与部属的组织,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组织。

编辑部的同仁们很符合上述5条,他们自带生产工具——大脑和双手,在抱怨杂志社的电脑太烂之后,干脆用自己的电脑。如果不是有该死的打卡机存在,他们甚至会一天不见踪影。因为在他们看来好稿和烂稿产生不是取决于在哪写,而是取决于看法、写法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这就如同我很多想法是刷牙刷出来的一样。

他们中大多数有想法,有激情,虽然当今的社会是畸形的,但他们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有时会为了三五斗米折腰,但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奋不顾身飞奔过去,他们对公平及有效率的工作环境要求,胜过对办公条件的要求。

我跟他们们保持着紧密的沟通,所以他们要走的信息我很早就知道,只是我无法跟任何领导层提及,因为我不能靠出卖别人对我的信任而获取领导的欢心,这是题外话。

其实这些同事要走,首先觉得杂志社管理很不公平,他们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够不公平的了,来到单位却还要继续忍受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所有人都有体会,没有获得加薪升职的抱怨加薪升职设计不公平,领导完全凭个人喜好想给谁加薪就加薪,想让人升职就升职,获得加薪的也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很多的想法在这根本无法实现,而且领导否定自己的想法时极其武断,获得升职觉得升得莫名其妙,因为自己根本就不想获得这个位置等等。另外还有一个要因是他们在此感觉前途渺茫,他们普遍认为在此不过是混日子交差罢了,还有其他原因我就不一一列举。不过一家公司如果让大多数员工都有上述两条感觉的话,那么这个公司肯定会出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杂志社领导苦口婆心的劝说辞职员工收回辞呈,并发出诚恳的公开信。我也终于体会到“我们视员工为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而想必领导一定在为“地球离了谁都能转”的名言而苦恼。

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写道:“在20世纪,管理所做的最重要也是惟一的贡献,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在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使知识员工的生产率得到同样的提高。”

大师德鲁克已经仙去,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他所提及的问题,正在我们杂志社上演,并严重困扰杂志社发展。

至于眼下杂志社怎么解决问题,那是领导想的问题,我想我该睡觉了。

篇2:21世纪管理的挑战

对个人来说,德鲁克是不折不扣的“管理先生”,对全人类而言,德鲁克又是令人折服的“管理哲学思想家”。他关心“人”远超过名和利,他对“人”的终极关怀,远超过社会和组织。德鲁克之所以为德鲁克,其思想以“人”一以贯之,通过“人”的尊严与价值,力求自由与责任,用自己的优势做出最大贡献,以利他价值的宏观思维不断创新。其管理思想影响深远,其历史定位将是“永远的德鲁克”。

以德鲁克的“自我管理”为例:多年前,他曾经面临价值观与优势之间的抉择。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在伦敦从事投资银行业,极擅长此道,表现卓越。但是他不认为资产管理的工作是一种贡献。他领悟到,自己最重视的是“人”。一生致力做个世上最有钱的人,对他毫无意义。尽管当时仍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家无恒产,也没有新的工作在等他,但还是决定辞职,结果这是“正确的抉择”。

如何发现自我的优势呢?要找出自己有什么优势,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反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当做出重大决策,采取重要行动时,先把预期成果记下来,9个月或一年后,再把实际成果和预期做个比较。德鲁克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连续15~采用这个方法,每次结果都令他惊讶。凡是利用过这个方法的人,也都有惊人的收获。

他后来从事传道、授业与顾问咨询的职业,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对方的优势,这可能是他最大的工作优势。

然而依笔者之见,德鲁克的优势,该是“动态、系统的思维能力”,即他融合了对人性与行为的无比敏锐的洞察力,及对商业趋势发展的预测能力。换言之,他既能高屋建瓴,又能见微知著。听来十分平凡的话语,但在深思之后,又大有意义;看来平凡的指点,在实施之后,却又大有益。

提及做事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学习?是与人合作还是单枪匹马?及适合做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做事方式,首先要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还是倾听型。以德鲁克先生为例,他认为自己是阅读型,且靠写作来学习,因为通过写作,才能达到理清概念、思维的目标。他适合单枪匹马地工作(one Man show),归属于以写作为生,但事实上,教书及顾问咨询也是其终身工作。

谈到终身学习(on going learning),恐怕德鲁克是个中典范。过去60年来,他每隔三四年都会挑选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下苦功学习,以满足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例如他曾深入研究过日本艺术,并曾在美国波莫纳大学兼了6年的课;或选择16世纪的金融运作为研究题材;或是人类科技史、人类劳动史;或是美国政治人物史、英国统治印度的历史,

他建议世人应全方位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从而进行自我更新。

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问题。长久以来,大多数人从来不需要问:“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传统上,要做什么,不是职业本身的要求,就是老板对你的要求。直到最近,大多数人仍在做别人告诉他该做的事。

德鲁克先生曾谈到,他13岁时,一位颇能启发学生的宗教老师,给他上了一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说出,希望将来过世后,最令后人怀念的是哪一点。大家当然都答不出来,因为当时都太年轻了。老师笑着说:“我并不期待你们现在能答复这个问题。但如果你们到了50岁仍然没有答案,就表示你们白活了。”从那一天起,他时时刻刻在想这个关乎一生中生存意义的严肃课题,并穷尽毕生之力,寻找适切的答案:“我经常询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引导我不断作自我更新――因为这样会强迫我把自己看做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我能‘变成’的那个人。”

当然,我们都不是德鲁克先生,德鲁克也不能代表我们,只不过他的自我探索、发现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能贡献什么,能馈赠世人什么,一再地提醒我们,或者说激励我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其次的挑战,是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在20世纪,“管理”最重大、独特的贡献,就是将制造业里的劳工生产率提高了50倍之多。在21世纪,“管理”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在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生产设备。在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不论营利或非营利组织),会是它们的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要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必须先掌握有效的资讯,否则无法有效地达成组织的使命与目标。更重要的是领导变革、领导创新,尝试创造未来,而不是坐以待毙。

第三大挑战,则是在未来战略的制定上。先要有企业的使命宣言,再拟订战略,接着改变结构,亦即结构追随战略,战略则追随使命。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没有所谓的“正确组织”或“标准组织”,而是变化多端、不一而足的各类型组织。也没有一套所谓“正确的管理人的方法”或“标准的管理人的方法”。换言之,没有一种正确或标准型态的组织,而只有一种高绩效的组织;没有一套正确或标准的管理人的方法,而只有一种管理绩效的方法。但德鲁克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答案。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变革与挑战的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自我管理是“革命”。事实上,自我管理要靠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每个知识工作者在管理自己时,必须以企业最高主管的心态来思考与行动。

至于如何应用本书,德鲁克先生建议一次读一章(每章都相当长)。读完一章后,先问:“这些问题和挑战,对我们的组织,对我这样的知识工作者、技术人员、管理者有何意义?”仔细思考后,再问:“我们的组织和我个人,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把这些挑战转换为机会?”

篇3:21世纪管理的挑战

1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其前身沿革地理学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两汉时期。综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非常之大, 各抒己见, 众说纷纭。

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将其归纳为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第二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即地理学的一门辅助学科。这种说法成为目前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观点;第三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第四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的科学。

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则将其归纳为三种意见:属于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历史学。2000年夏季, 他本人就学界同人的看法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据我所知, 历史地理多数同仁都赞成第一种意见,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看见后两种意见的合理成分, 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 但是由于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 所以主要依据历史文献, 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其成果为历史学所利用。至于是否构成一门独立学科, 这不仅取决于这门学科的性质, 还取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地位。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这些一级学科还无法相比。”另外, 暨南大学的吴宏岐教授对此也有比较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对于历史地理学科归属的争议, 我们不仅要看到主流的观点, 也要去思考其他看法。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比较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 历史地理学属性呈动态分布, 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历史地理学本身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并形成一个辩证统一体。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环境, 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甚至是不同的研究群体都在影响这个学科的属性。因为历史时期它主要是研究沿革地理, 所以它的学科属性被灌注沿革历史地理;因为它曾经为历史学研究提供辅助研究, 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辅助性学科;因为它近年来发展方兴未艾, 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将来随着历史地理学进一步深入发展,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也会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了解了这些, 我们就可以理解众多学者就历史地理学属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的问题纠缠不清的缘由了。

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历史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传统文献资料给历史地理研究提供大量的强有力的论证, 此外野外考察也从另一个方面来支撑我们的文献论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研究工作的一步步深入, 我们发现很多地理现象是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研究的, 只能依靠文献记载。但是现存的史料往往都不是完整的描述, 这样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近些年来, 不少学者致力于历史地理方法的研究,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值得我们去借鉴。复旦大学的葛建雄教授有过这样的论述:“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 方面很广, 但是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度是最重要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 需要填补,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但一般来说,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 扩大研究领域来解决, 而精度的提高不是量的积累, 而是质的飞跃, 必须取得重大突破。”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提高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的努力”。另外, 西南大学的蓝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教材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较之葛建雄先生的观点更为具体些。他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即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以及数理模型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体, 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有优缺点的。如何有机整合新旧研究方法以及以后出现的更新的研究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这对我们更进一步展开历史地理学习研究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中,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的研究方法的精华, 又必须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共同为历史地理研究作出贡献。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比较好掌握, 很好上手, 但是假如要更进一步, 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古文字功底和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 这样才能应用自如;新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不好掌握, 不好上手, 但是只要我们先补充一些统计、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 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新的研究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历史地理学在不断地发展, 新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 要根据千差万别的情况, 来选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 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某种或者数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法。其实万法归一, 只要你找到最科学、最简便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就是最好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

3 历史地理学前景展望

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 绝大多数历史地理人都是乐观的。近些年来, 历史地理学专业在高校招生规模正一步步扩大, 全国各地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人员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国内历史地理学与国外的学术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所有的一切都为21世纪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 使大家看到了历史地理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概念自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后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热潮延续至今。21世纪伊始, 我们的政府更加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历史地理学研究覆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而且近些年来历史地理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又诞生了许多新兴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如历史教育地理学、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学等, 也验证了“并不存在唯一的历史地理学的信条”。历史地理学将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可以填补历史气候、灾害等方面的空白, 成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历史人文地理可以填补历史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可以对防灾救灾、疫病防治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 就可以多方面、多渠道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咨询, 进而为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服务, 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然我们在憧憬历史地理学美好前景的同时, 也要看到它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就像一个个陷阱在随时等待着它, 阻止着历史地理学长足的前进和更好的发展。

3.1 学术态度有待端正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在历史地理学术界同样存在着功利主义。做学术的态度不端正, 不是真正热爱学术, 而是把学术当做通往名与利的工具, 一旦达到目的, 便把它扔掉。例如, 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 常常因国家利益的改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 不惜将不同年代的疆界拼凑在一起, 搞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

暨南大学的李学武教授认为, 现在学术界有三种学术态度, 一是把学术当做妻子, 做学术是出于一种责任;二是把学术当做情人, 做学术是出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三是把学术当做婊子, 用完了就扔掉。很不幸的是, 当今的学术界有太多功利主义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学问要坐得板凳十年冷。很不幸的是, 当今的学术界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 令人堪忧。我们从事历史地理学, 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这一点至关重要, 态度不好, 一切皆枉然也。

3.2 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翻开厚厚的著作和各种论文, 却发现太多掺水的东西混于其间, 使得近年来历史地理学术水准出现下滑的迹象。为学术界所不齿的抄袭现象也屡屡出现, 这不仅是学术水平的问题, 更是作为一个学者的素质问题。近日, 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遇害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学术界一片污烟瘴气。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高低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取得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历史地理这门学科以后的命运。

3.3 对学术的投入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以至于政府对人文学科的投入明显不如理工类学科。历史地理学作为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也明显投入不足, 这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正常发展。有些学校因为教育资金不足, 甚至选择关闭某些历史地理学专业。由于长期投入不足, 历史地理学的交流受到了很大限制, 这也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也要让历史地理学科为现实服务, 让社会看到它的价值, 为投入增加砝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体, 历史地理学也如此。我们既要看到历史地理学的美好前程, 又要注意面对它所遇到的挑战。虽然现在历史地理学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无法解决或者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 历史地理学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探讨了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历史地理学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地理学自它诞生之日起, 这些问题也就围着它慢慢展开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历史地理, 从事历史地理研究, 就不能不了解这些问题, 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试问一个连历史地理学属于什么学科都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学好历史地理学呢?更无从谈展开历史地理研究了。反之, 如果我们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脉络, 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 这又可以极大促进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有利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进步和发展。

摘要:本文探讨了21世纪历史地理学学习和研究中面临的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 历史地理学学科归宿问题;第二, 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问题;第三, 历史地理学发展前景问题。并进一步解析了其中的缘故, 希望能为更好的进行历史地理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研究方法,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1]华林甫, 等.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

[2]吴宏歧, 郭声波.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3]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J].东南学术, 2002 (4) .

篇4:21世纪管理的挑战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

一是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国家大战略和新布局。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会促进大量人才、科技、信息和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沿海城市,而且会在对外开放和双向循环中创造区域经济协作效益,促进区域中的人才、商品、资金、信息多向流动,从而构成区域间各经济体稳定发展的基础,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是中国—东盟区域、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东盟区域自 2003 年双方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启动自贸区建设以来发展迅速。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意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这表达了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并惠及东盟国家的良好愿望。

三是推进人民币更加广泛使用,实现区域化。目前,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地位仅次于美元,而且已经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区域化,而东南亚正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方向。这一地区华商在住在国经济、金融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挥华商在金融行业的桥梁作用,可以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四是构建海上合作网络促进经济转型提升。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统筹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会带来区域内贸易额的扩张,还将推动海洋交通、通讯、能源、港口、码头、远洋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包括构建运输的集疏运网络,通过多式联运等方式,港口还将吸引众多的外贸企业,这都会有力地带动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港口关联产业,保税业、造船业、贸易、石化等港口依存产业和金融、保险、土木工程、旅游等港口派生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经济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

一是面临更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专家们普遍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可能遭遇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更为激烈的竞争。近10年来,海上安全逐渐构成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中国政府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背景下,国家海权利益需求的扩容使海上安全成为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命题。对于中国,海上安全的意义已经从初期强调领海主权发展到综合性海权利益的保障。

二是投资环境亟须改善。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以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综合性较强的配套产业为基础,与此同时,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需要提供原材料、配套产品、运输系统、石化产业等众多基础配套产业。我国的海洋工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质量较低、成本高,影响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而目前,我国真正能够从事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研究与应用开发的人才匮乏,能够从事海洋新兴产业尖端技术开发、市场预测、技术经济分析、产品营销研究以及情报信息处理的“软科学”人才屈指可数。从我国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配套要求仍有距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相关配套产业链建设需要加强。

三是海上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海上贸易之路的开通和开拓最重要的是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的安全通畅。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的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66%。海上丝绸之路包括西向和南向两条线路,而这两个方向的航线也是中国海上运输至关重要的战略通道,是中国能源、外贸进出口货物的生命线,是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通道。这些航线必经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南海通道等重要咽喉要道。中国所倡议的两条海上丝绸之路共同经过南海,可以看出,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居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议程本质上就是南海区域安全问题,其核心是重视维护海洋秩序,化解各种纷争,保证海洋航线畅通无阻。

总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安全风险包含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解决难度大。中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战略,把这些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篇5:《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一、图书介绍:

书名:《21世纪的管理挑战》作者:彼得˙德鲁克(美)朱雁斌译 出版信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二、作者介绍:

彼得˙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三、读书感悟:

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阐述了管理的新范式、战略——新的必然趋势、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以及自我管理共六个方面的问题。个人理解是,本书写于世纪交替之际,亦是社会变革之际,此变革既包括政治上的,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新的政治格局形成;也包括经济上的全球化大潮势不可挡,一体化逐步加强。因此,值此风云变幻之际,此书也以变为核心,如何应对变,如何变,如何走到变的前面,以一个展望未来的姿态进行其观点的阐述,不可谓不高瞻远瞩,具有时代眼光。

首先,第一章,作者对管理的新范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首当其冲的是管理的定义。管理,不再仅仅是企业管理,而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比如非营利性机构,.这一点,正如他所说,是对年代错误的一个纠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进行新的更正革新的观点也相继提出,如管理不再有唯一正确的组织形式;术和最终使用者不再是固定的;理的范围必须重新定义,应当涵盖全过程;管理已经超越国家疆界的范围;管理并不只限于内部管理等等,这些观点的提出,是对旧的管理思想的新的发展,有利于人们在进入新纪元之际重新审视管理的内容与实践意义。

其次,本书的第二章是战略——新的必然趋势。所谓必然趋势,书中提到的主要的是以下五个方面:1.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2.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3.定义绩效4.全球竞争力5.经济上的全球化与政治上的分裂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详见P30)。其中第四点提到全球竞争力,这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大趋势提出的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企业或国家不再有可能将经济发展寄托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除了规模最小和完全只在当地经营的企业外,对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企业来说,除非其雇员的生产力能够在短期内与本行业表现优异的企业(无论位于世界的那个地方)保持在统一水平线上,否则是不可能生存的,制造业尤其如此。据此,德鲁克认为,保护主义浪潮十有八九将席卷全世界,所以战略必须接受一个全新的基本原则,即任何组织必须按照业内表现优异的企业设定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估。从现今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看,德鲁克的预言基本是准确的,譬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出口欧盟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意在保护本经济体的光伏产业抵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无独有偶,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中国出口的轮胎进行惩罚性关税的收取,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此,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国家不应在贸易保护主义上大做文章。本章节还提到的一点就是经济现实与政治现实日趋分化,即经济上逐步实现了全球的一体化,联系进一步加强,然而,政治疆界却始终明显存在,这两者并存所带来的矛盾是另一种挑战。在此情况下,要在经济实体和政府实体的不协调中取得折衷,首要原则,就是不

要做任何不合经济实体利益的事。企业要学会运用联盟、伙伴关系、共同投资和各种在不同政治区域辖管下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来进行扩张。并且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学习怎样管理外汇风险。

在本章节,我们看到了德鲁克作为一位管理大师全球性的战略眼光。

第三章主要的内容是变革,也是全书思想精髓的一个体现。所谓变革,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组织的放弃昨天。要注意到,德鲁克所提出的放弃是有一种有组织的方式,绝非盲目、随意,这也反应了他在重大问题上审慎与周密。在明确了要对昨天进行放弃之后,接着,第二个原则边上有组织的改进,即无论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从事什么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生产流程、市场营销、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和发展、信息的使用等,都需要系统化的和持续不断的对它们实施改革措施,而且,每年必须以固定的百分比提升。紧接着,另一个原则就是挖掘成功经验。德鲁克认为,挖掘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是成功实施变革的首要机会,通常也是最后的机会。书中以日本索尼(SONY)公司最为例子加以佐证。最后一个需要遵守的原则是系统化的创新原则,即创造变革,这有助于整个组织奖变革作为机会来看待。

第四章,德鲁克谈到了信息挑战。他从资讯的发展史入手,阐明了资讯科技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只注重资料——包括资料的搜集、储藏、传递和呈现。都只是资讯科技(IT)里面的技术(T)层面的问题。但现在,新的资讯革命注重的则是资讯科技里的资讯(I)的内容和实质。的确,就如今的发展事实和今后的趋势来看,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的社会亦是资讯的社会,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企业能够以与信息隔绝的状态存活发展。就以证券交易市场为例,股市风云时时变幻,倘若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怎能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做出第一反应力挽狂澜。

他认为建立资讯系统的首要前提是,企业主管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样的资讯;第二个前提是,要让企业主管定期获得资讯;最后一个要求是,该系统应能有组织地整合资讯,从而让企业主管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他认为经理人工作所需的资讯才是最重要的,而非企业本身的资讯。他们需要时常问自己,“我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资讯给我共事的人?用什么样的形式?在多长的时间内?”"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资讯?从谁那里可以得到?以什么样的形式?在多长的时间内?至于整理信息的原则,以下四个是可行的: 1)以关键因素为中心2)超出正常或然率之外的变数,即某些变动,已超出一般起伏波动的范围之外 3)超出正常程度的现象,比如我们说经济衰退,是指销售和利润已低于正常状况,并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4)针对异常的事件,有些经理人要共事的人每个月写一份有关异常事件的报告,每份报告可能看来只是小事,但综合许多人的报告,就可测知有什么异动的趋势。

第五章是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这一部分,德鲁克以泰勒的观点作为引导,慢慢引出我们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不再是提高体力劳动的生产率,而是提高知识工作者的劳动生产率。他甚至指出,在将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生死存亡和繁荣昌盛的关键。关于这点,我想应该是跟当时20末,美国克林顿政府所提出来的知识经济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德鲁克也深刻意识到了未来社会发展中知识将作为经济的巨大推动力,而知识工作者将作为这一推手的直接实践者,想必,这也是德鲁克如此注重知识工作者的根源所在吧。

最后一章是自我管理的部分。这部分,德鲁克阐述的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反馈分析法)了解自身的长处、自己应该贡献什么(即优势何在)、懂得自己该被如何表现(即如何学习并体现效能)、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了解自己的归属(和人生目标)、对关系负责(并知晓如何与人交往)、管理自己的下半生(和职业生涯)、时间管理和创新管理等九个方面【1】。自此基础上,他认为,管理必须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一书中,德鲁克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

成以下习惯:1.有效的控制盒利用时间;2.重视将要完成的工作所能给组织带来的贡献;3.善于利用他人的长处,包括管理者本人的、同事的、下属的甚至与上司的长处;4.专注精力于组织重要的领域,做到要事第一;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5个要素正式德鲁克认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学会并拥有的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基本条件。在企业中,要想做到有效的管理他人,其实先决条件就是管理者自身的有效管理。

以上种种都是对整本书的一个概述和自己的理解,或有不足之处,但的确受益匪浅,尤其是自我管理这一块。他所提出来的这5项指标,对个人,可以起到增强自身约束力,以最科学的方式最大化的发挥个人潜能的效果,同时,也是让人学会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以及在管理他人、管理一个组织时应该注意哪些,从哪些角度去考虑,从怎样的一个高度去审视问题。自我管理的成功,是迈向个人自身成功的重要行为准则,也是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前提。这些准则对于我们目前应用于学习和学生工作中都颇有学习借鉴之处,有助于自己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志明 德鲁克谈自我管理管理科学文摘200058

【2】德鲁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1

2012335800036

公共管理1班

篇6:21世纪管理的挑战

有识之士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一体化管理,可以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大大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而言意味着: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存货、减少循环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继而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供应链同时连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至客户,架构复杂,每个环节都潜伏不少风险,其中一家公司出了问题,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供应链上多家公司,破坏力也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因此,利用必要的控制手段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成为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中获利的前提条件。

一、建设SCM信息管理系统

自20世纪中旬以来,IT系统应用为企业运营带来的巨大效益早已受到肯定,为了提升自身供应链管理水平,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在ERP的基础上,SCM应运而生。SCM可以把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从一个统一的视角展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把企业活动与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周期。通过SCM系统,实现对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设计、规划和控制,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进而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

国内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总裁沈国康指出:SCM是现代供应链体系的基础,缺失信息化管理的企业难以应付供应链所带来的大量数据,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供应链中企业迅速、准确地收集和传递有关商业数据信息。这样一方面能够迅速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生产,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合作伙伴的生产需要,从而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二、选择适当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是否能在供应链体系中获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腐蚀企业的利润,还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

首先,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并保证通过结合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之,则会出现供应链成员分工不明,合作不顺的尴尬情况。其次,合作伙伴之间需要拥有相差较小的价值观和战略思想,若价值观及战略思想差距过大,合作必定以失败而告终。第三,合作伙伴适宜少而精,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过于泛滥的合作将会导致过多的资源、机会与成本的浪费。

三、与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共享关系

信任和共享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在传统的买卖关系中,企业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他人,而将利益收归自己的囊中。而当进入供应链体系中之后,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建立长久信任关系。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同时,虽然供应链中的合作企业是一种伙伴关系,但由于各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各自的工作方法可能因组织管理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也可能在日程的安排、成本的分摊及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因此,矛盾的存在难以避免,所以如何有效、快速地解决矛盾对于保证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意义重大。合作伙伴之间灵活、务实、忍耐、宽容的态度必不可少,都要以供应链整体目标为出发点。

四、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进入供应链的企业应摒弃“大而全”的传统模式,认清并挑选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项业务上,同时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去完成。之后,企业需要重建业务流程,保证业务流程更加连续、生产和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同时,也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业务流程所带来的改变。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也是全球供应链必不可少的一员,加强供应链管理,直面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我国企业必须克服的挑战。因此,我国企业应该积极的探索并借鉴国外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在全球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努力。

篇7:21世纪管理的挑战

设为首页

欢迎赐稿

交流空间关于我们网站地图

首页 HR人才 管理工具 速查手册 E-HR HR案例 谈职说法 解读HR 休闲驿站

证大文化专家视点企业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才招聘

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资福利职业生涯

:::::::最热推荐:::::::

· 人力资源管理做什么

· 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途径

· 企业用人新理念

· 绩效评估的六大错误

· 新世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 为人力资源定价

· 人力资源问题的三个层面

· 今年企业必做的十件事

· 面试该问什么问题?

>>更多推荐

:::::::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问题的三个层面

·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HR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人力资源管理做什么

· E时代:HRM走向前台

·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策略

· 论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开发

· 新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的再思考

· 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展望

· 拿来的HRM模式—当务之“忌”?

·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考察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 新经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管理变革

新世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组织变革与发展HR小资料

更多的民营企业在创业时注意的是技术和市场,忽视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管理中的矛盾,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就会显现。为了应对加入WTO这一挑战,核心的任务首先是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其次是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需要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知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一把手。

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21世纪管理学的核心,特别是中国管理学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管理界地位的上升并非偶然,它既有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因素的影响。

一、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

从国际上看,20世纪末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回顾一下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工业革命曾使往日的自由劳动者成了机器的附庸;劳动异化为资本的奴隶;人制造的机器反过来成了人的主宰。与此相对应,工业革命时代管理学的构架在很长时期内是围绕着“事”为中心建造的,人不过是为完成“事”而存在的。

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工业革命的传统格局,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无论是知识的创新,还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劳动再次超越资本成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突破工业经济时代的模式,才能构建新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了管理文化的多元化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一直努力着以各种方式走向世界,占有领土和资源、输出商品、输出资本都是曾使用过的手段,而高新技术的发展才真正使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

如今,跨国公司在世界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资”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了这一大潮流的一部分。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带来了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革命。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运行,带来了企业人力资源多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再著名的跨国公司,面对全球化的经营,也无法使用单一的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的本地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要求,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领域的重要特征。同时,对于各类企业来讲,借鉴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也就成为必然。

三、传统体制的转型中最深刻的变革是人的变革

2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最深刻的变革是人的变革,是人的价值观念的变革,人们利益获取方式的变革和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没有人的变革,制度的变革难以持久。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外部体制环境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难以建立,即使建立了,也无法发挥出相应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并不能替代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再造。外部的条件再好,没有企业内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配合,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出来。

应当看到,对于国有企业来讲,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扫清了主要的外部障碍。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了今天,已经对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要求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外部体制变革作出回应,从而形成宏观与微观的互动。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日趋得到重视的最重要的原因。

改革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在创业之初就建立了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更多的民营企业在创业时注意的是技术和市场,忽视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管理中的矛盾,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就会显现。这也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日趋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

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的双重任务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格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普及和提高双重任务。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核心的任务首先是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其次是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需要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知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一把手。虽然每位管理者都应当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第一把手的理解和认同,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实施。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比培养其他类型管理人才更困难。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并不能象对物的管理那样,用标准化的方法来统一,而需要在规范赌东道的基础上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来讲,这里讲的规范主要不是指专业操作方法的规范,而是管理人员其行为准则的规范。

在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将成倍地涌现。不同类型的员工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中国这一大地上的组合,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构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12亿人口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对中国的管理学,而且对世界的管理学都将是巨大的贡献。

共有365 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出处:《人为本》 作者:董克用

::::网友评论::::

[会员管理]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意见反馈]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 Chinahrd.net.All rights reserved.中人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

篇8:21世纪管理的挑战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餐饮业的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195.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94%。中国餐饮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餐饮的发展中快餐行业尤为引人注目。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快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快餐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西式快餐虽然凭借自身的优势占据着中国快餐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中式快餐的迅猛发展、消费者饮食观念的转变、本土饮食文化的回归,这些因素正不断向西式快餐发出挑战的信号。

目前,国内对于快餐行业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偏向一点,即如何借鉴西式快餐的优势经验,从服务和管理的角度改善中式快餐企业,譬如:张海燕,2006;[1]李霞,2009;[2]黄珍,2011[3]等等,很多学者都考虑中式快餐在行业竞争内所面临的危机,而忽视西式快餐同样也会在中国餐饮市场面临一系列挑战。鞠志萍,2006年[5]一文中对于西式快餐的不利因素有所涉及,但是没有系统地深入分析。本文将结合问卷调查法及SWOT分析法,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西式快餐的发展以及面临的危机做出系统地分析,也为西式快餐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个参考。

二、西式快餐在武汉市的发展现状

1. 发展规模概述

西式快餐(Western fast-food;fast food)是指可以迅速准备和供应的食物的总称,通常可以徒手拿取,不需要使用餐具,大部分可以外带或外卖。[4]“西式快餐”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方,亦称“洋快餐”,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1987年11月12日,随着肯德基第一家餐厅在中国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以肯德基为代表的西式快餐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大地上寻找着自己的安身之处。据表1统计结果显示,西式快餐已经成为武汉快餐市场上主要力量。

单位:家

数据来源:表格数据由作者通过谷歌地图搜索整理得到。

2. 西式快餐目前在武汉市的市场特征

现阶段,西式快餐在武汉市快餐市场总体上属于上升趋势的发展阶段。门店数量由以前的几十家扩展到现在的数百家,并且已经开始由武汉市中心地区向周边二、三线城市延伸;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布局、体系建设和本土化理念基本完成,“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思想基本得到确立;品种开发调整力度加大,中式品种的引入和营养内涵逐渐增强;销售方式也由传统的营销方式向现代化的网络营销方式转变;西式快餐店消费的人员流动速度快且流量大,每天都会有很多顾客消费于此,有时甚至还需排队等候;其产品独特的口味和高质量的服务给武汉市的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西式快餐在武汉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西式快餐在武汉所面临的潜在危机和竞争

近年来,中式快餐(如真功夫、永和大王等)在武汉市的快餐市场上也找到一席之地,如表2所示。它们吸取了西式快餐在管理方式、品牌推广、标准化手段等优秀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给西式快餐带来了更大的威胁。如果中式快餐被定义为供大众一日三餐的快餐店分销的可即刻食用的食品,[4]那么我们日常所见的盒饭、早餐摊点等,应该都可以被纳入中式快餐的范畴,其店面的数量远远超过西式快餐。

单位:家

数据来源:表格数据由作者通过谷歌地图搜索得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武汉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也渐趋讲究起来。在吃的方面已经不单单是追求方便快捷和吃饱、吃好,而是要求色、香、味、形俱佳,追求营养价值、保健作用。人们的饮食需求已从“果腹消费”转向“口腹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了“心理需求”。然而考虑西式快餐的自身特点,已经难以适应消费者逐渐改变的消费习惯,因此他们对西式快餐的热衷度也逐渐降低。另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们可能会产生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难免会对西式的快餐文化产生一种排斥,这对西式快餐的长远发展势必造成影响。

三、调查问卷分析

1. 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的设计。本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邀请饮食专家、营销专家、企业经营者多次对问卷进行修改、审阅而最终定稿。问卷围绕受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变化、品牌忠诚度和饮食文化认知度四个方面共设计了18个问题,保证了问卷的科学合理性。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武汉市市民,一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在公交车站附近以及麦当劳、肯德基等典型快餐店随机选取顾客填写问卷,尽量保证样本数量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通过“问卷星”网站在网上发布问卷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96份,除去部分无效问卷共回收189份有效问卷,实际有效回收率为94.5%。

2. 数据分析

(1)消费者基本信息。根据统计结果看,从受教育程度看,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被调查人群92.59%,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体人数7.41%反映了大学学历市民正成为西式快餐的消费主力军;从消费金额看,63.5%的消费者的西式快餐习惯性消费范围在25—100元之间;从消费原因看,主要集中在方便快捷、环境优雅、可口美味。

(2)消费饮食习惯变化。调查结果表明有87.83%的人对绿色健康的饮食观念持有支持的态度,直接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绿色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针对西式快餐是否营养健康这个公共话题,78.31%的人认为西式快餐不营养。

(3)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达到一致的情况下,有82.01%的人会选择中式快餐,有17.99%会选择西式快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式快餐在最近几年不断吸收和借鉴西式快餐的优秀管理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西式快餐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第二,新闻媒体频频报导食品安全问题,当然也包括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这些负面影响逐渐促使消费者降低了对西式快餐的品牌忠诚度。特别是针对西式快餐是否应该改革,57.14%的消费者认为有必要,39.15%的人认为可以考虑。

(4)消费者饮食文化认知度。调查表明有50.27%的消费者在选择快餐时会考虑饮食文化上的差别。从数据上分析,可以清晰表明饮食文化对于消费者选择中式或是西式快餐的影响并不大。其原因是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改革开放数十年后,西式文化逐渐在中国流行,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于这种西式的快餐文化,尽管传统的饮食文化受人尊重,但它已经不是决定一个消费者是否愿意消费西式或中式快餐的主要因素。

四、西式快餐的SWOT矩阵

根据分析,形成表3武汉市西式快餐的SWOT矩阵。

五、战略选择

根据对武汉市西式快餐的SWOT分析,总结不同战略特征,得到图1。

本文总结西式快餐在武汉市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分析西式快餐在未来的发展可能遇到的种种危机和挑战,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问调查的方式对西式快餐企业在文化、营养和竞争对手上进行深刻地分析和调查,为西式快餐企业在武汉甚至中国长久发展做好长期地部署和规划,从而推动我国餐饮业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张昌亚.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的优劣势分析[J].科教市场,2009,(4):184.

[2]李霞.中式快餐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22):62-63.

[3]黄珍.中西式快餐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比较[J].开发研究,2011,(4):35-37.

[4]孔令斌.淮安市快餐业发展调查报告[R].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8-24.

上一篇:用淡然之心面对生活散文下一篇:三年级写人作文雷锋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