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

2024-04-22

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精选7篇)

篇1: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

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网友来稿)

广东省和平县教育局    谢国平

亚圣孟轲是儒家正统--孔孟之道的开山鼻祖之一。一部《孟子》不过三万五千余言,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明白晓畅;叙事简明扼要,说理形象生动,遂成为儒家经典的扛鼎之作。本文拟就孟子阐明义理的语言艺术摭拾几片贝壳。

一、台阶术

要让听者理解某种现象,认识某个道理,必须为听者铺设思维前进的道路,循序渐进,就像登百尺高台一样,拾级而上。如果躐等,就会导致认识断层,从而妨碍说理目标的实现。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主张施仁德,劝农桑,薄赋役。他四处劝说君王要勤于政事,善待民众,而不能醉心个人享受。

有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您有一个臣子,出游楚国,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等他回来时,他的家属却在挨饿受冻。对于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好他的下级,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消长官的职务。”

孟子又说:“假如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听了面红耳赤,不敢正视孟子,并转移了话题。

孟子从交友之道说起,获得齐宣王认同,登上第一级台阶;次及部门长官的政务,引齐宣王跻上第二级台阶;最后提出议论中心,使齐宣王不得不在内心赞同,虽然他口头上不愿表态,从而达到规谏国王的政治目的。

二、例证术

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要合乎礼节。但也不是说拘泥礼节超过一切,而可视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例如拿饮食、婚姻的重要方面与礼节的轻微细节作比较,那么饮食、婚姻重于礼节。又如“男女授受不亲”是一条儒训,如果嫂嫂掉进井里,做兄弟的也一定要援手以救,否则就是丧失人性的野兽了。

有一个任国人对孟子的学生屋庐子说:“如果按照礼节去找吃的,便会饿死;不按照礼节去找吃的,便能得到吃的,那一定要按照礼节去行事吗?如果按照迎亲礼,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行迎亲礼,便会得着妻子,那一定要行迎亲礼吗?”

屋庐子茫然不知所对,转而求助于老夫子孟轲。

孟子认为要这样答复任国人:“扭转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便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着吃的,那你会去扭吗?爬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室,那你会去搂抱吗?”

孟子并不直接回答任国人的诘难,而是举出两个例子让任国人判断,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应当根据礼节来待人处事,决不能违反礼节,任意胡作非为,干出伤天害理之事。

三、譬喻术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得,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是我需要的;义,也是我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兼得,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孟子主张性善说,把“义”看作是性善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生命是人所共见的,人们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它的存在和价值,能唱能跳,善行会跑。但是,“义”是个抽象的概念,无声无嗅,无形无状,普通人难于把握。为了使“义”的价值能够直观现实在人们眼前,孟子采用了譬喻说理技巧。

所谓譬喻,就是用人们理解的东西来比较人们不懂的东西,从而使人由不知到知,由肤浅之知到深刻之知。鱼是美味,人人可得而食之;熊掌是佳肴,比鱼贵重许多,而且极难得到。孟子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具体形象地区别出“生”和“义”价值高下不同。因此,“舍生取义”的`结论就易于为人们接受和实践。

孟子的“舍生取义”观点与先他近百年的孔子的“杀身成仁”理念一脉相承。这一观念两千多年来历久而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舍己为民,捐躯为国的动人篇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不字字珠玑,光华灿烂!谁能说这与孔孟提倡的“成仁取义”的学说毫无关系呢?尽管不同的时代对“仁义”有不同的理解。

除此之外,孟子的说理艺术还有淘金术、弹簧术和引用术。淘金术也叫归纳术,先列举大量的个别事实,然后从这些事实中抽取出一般结论,如同沙里淘金一般。弹簧术则以退蓄势,伺机而进,先肯定对方观点,作出退步,嗣后巧妙否定,使对方放弃原有观点而接受自己的观点。引用术是孟子广泛援引历史材料和《诗经》等著作中的诗句,表达或证明自己的见解。各种语言技巧,运用自如,收效显著。 作者邮箱: xieguopingaaa@21cn.com

篇2: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一、??? 诸子散文繁荣的背景和原因。

二、??? 诸子散文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过程。

三、??? 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

四、《论语》的编定、体例、篇数、内容及流传情况。

五、关于《墨子》。

六、关于老子的生平和《老子》的作者、成书时间。

七、关于《吕氏春秋》。

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主要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十家。先秦诸子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与之相应,文风上也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

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的生平。

二、《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

三、《孟子》的艺术成就。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和其弟子万章等合著。全书七篇,每篇分上下。

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曾仕齐为卿,游说滕、鲁,晚年退归邹,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他主张“王道”、“仁政”,反对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提倡“民贵君轻”,以民为本。他又倡言“性善”,重视个人后天的道德修养。

《孟子》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他藐视帝王,有时近于狷介;鄙夷奸佞,有时近乎偏狭;争论文艺,有时近于偏颇;待人诚恳率直,有时近于天真。

《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但又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巧妙避开齐宣王想了解“霸道”的心理,并逐步将话题转到“王道”上来,就近取喻,肯定齐王有“仁心”,可以“王天下”,以引起他对“王道”的兴趣,然后才正面阐述自己的“王道”主张。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让对方摆出论点,树起批驳的靶子,然后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滕文公上》),批驳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即是如此。或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鱼我所欲也”(《告子上》)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语言上,《孟子》不仅词彩华赡,痛

第一文库网快流利,而且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一、庄子的生平。

二、《庄子》的作者、篇数及内、外、杂篇的区分。

三、《庄子》的主要思想。

四、《庄子》的艺术成就。

《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出于其门人、后学之手。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曾为蒙漆园令,遍游楚、魏、赵、齐、鲁等国。家境贫寒,而又轻视官禄。熟悉各家学说,最服膺老子。他激烈批判现实的黑暗,非儒、墨及礼乐仁义。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提倡齐万物、一死生,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宣扬不谴是非、与世俗处。其思想对后世产生过深刻影响。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如《逍遥游》为说明作者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全文用了大鹏、学鸠、蜩、斥、朝菌、冥灵等众多形象,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大年或小年等活动及现象的皆“有所待”比喻在物质世界里没有绝对自由,然后才得出自己的正面意见。至于以寓言说理,更是突出。《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如“触蛮之争”(《则阳》),借触、蛮争夺蜗角,嘲笑了诸侯间争夺土地的战争,及其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庖丁解牛”(《养生主》),以解牛为喻,说明了养生的道理。

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任公子钓鱼”(《外物》),“五十希健牛)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鱼吞钩后,奋G抗争,“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惊心动魄,气象万千。所钓之鱼,竟能供大半个中国的人饱餐不尽。《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图景写来尤为雄阔。它由“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鲲鱼变化而成,振翅而飞,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境之壮,其思之奇,前所未有。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的书名、作者、编定及篇数。

荀子的思想特点。

《赋篇》与《成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荀子》是荀况及其门徒所作,今本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小部分出于他的门徒。

荀子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其学说以孔子儒学为基础,批判性地吸取诸家之说,最大特征是以礼客法。他反对天命迷信,强调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反对性善说,提倡性恶说,由此特别强调后天教育、环境影响及个人努力。他弟子中著名的有韩非、李斯。

《荀子》文章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这些论文大都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以类比、引证、比喻、排偶反复说理,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绵密严谨,说理透辟,发挥尽致,风格沉着深厚,语言朴素简洁而词彩缤纷,句法整练而富于气势。如《劝学篇》是一篇劝人学习的专论,旁征博引、生动详尽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态度、途径和方法,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尤其论述学习态度一段,一连用了九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述学习贵在专心致志,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同时,这些比喻又重迭排列,整齐而流畅,气势充沛,音节铿锵。

《荀子》又有《成相》、媸和《赋篇》,属文学范畴。《成相》是用楚地民歌形式宣传政治主张的作品,为韵文。《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和所附“媸”二首。五赋以四言韵语为主,间杂散文,很象谜语,乃战国“隐书”一体,开了后世咏物赋及说理赋的先河。

二、韩非的生平。《韩非子》的篇数及作者。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中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条理分明,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如《五蠹》以洋洋洒洒近七千言的篇幅,指责五蠹之民对国家的危害,这是先秦论说文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也是《韩非子》的突出特点。《韩非子》有寓言故事三百多个,其中以《说林》上下、内外《储说》最集中。这些寓言,大多生动形象,合意深刻,发人深思,同时情节生动幽默,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如“守株待兔”(《五蠹》)、“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外储说左上》)、“自相矛盾”(《难一》)等等。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影响

一、儒、道两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后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

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构成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两大基石。

先秦说理散文确立了说理散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其内容影响了后代很多种文体。

先秦说理散文的创作经验和艺术风格为后代散文家提供了借鉴,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精读作品篇目: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楚狂接舆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子路从而后章》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王顾左右而言他章》、《天时不如地利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墨子》:《公输》

《老子》:第一章、第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五十八章、第八十章

《吕氏春秋》:《察今》

李斯:《谏逐客书》

《庄子》:《逍遥游》、《养生主》、《胺箧》、《秋水》(节选)

《韩非子》:《五蠹》(节选)

阅读作品篇目: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章》、《阳货欲见孔子章》

《墨子》:《兼爱》、《非攻》

《老子》:第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一章

《孟子》:《寡人愿安承教章》、《孟子见梁惠王章》、《汤放桀章》、《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鱼我所欲也章》、《民为贵聿》

《庄子》:《马蹄》、《则日》、《至乐》、《达生》、《天下》

《荀子》:《天论》、《成相》、《赋篇》

篇3:《陈情表》的说理艺术

首先, 向强者示弱。面对晋武帝诏书里的严厉措辞和郡县州司的紧急催逼, 李密深知, 朝廷已经认定他不去赴任是在消极抗拒, 拒绝推脱已无济于事, 要想求得保全, 达到目的, 他只能屈下脊骨, 向强者示弱, 以真情打动强者, 求得强者谅解。而他在奏章里向强者示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诉说自己的不幸。李密在奏章里开篇没有直接表明不能前去赴任的态度, 而是向朝廷诉说其不幸:自己生下后六个月死了父亲, 四岁时母亲改嫁, 自己全由祖母独自养育成人, 孤苦伶仃, 九十六岁的祖母很早就卧病在床, 需要自己早晚侍奉汤药。二.降低自己的身份。李密在第二段陈述完自己被当朝考察选拔的情况之后, 就极力降低自己的身份, 言说自己不仅身份卑微地位低贱, 而且还是亡国之臣。三.对皇权充满敬畏。第二段结尾李密对于自己在受到皇恩时未能奉诏赴任陈述的“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第三段中陈述的“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无不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而奏章的结尾一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更是体现出对皇权的最大敬畏。李密诉说的不幸不仅至深, 而且也是实情。这不仅唤起晋武帝的同情, 还间接告诉朝廷, 之前自己未能赴任并非有意搪塞推脱, 而是确实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向祖母尽孝。而自认身份卑微的李密对皇权的敬畏也极大的满足了晋武帝作为帝王俯视天下臣民的心理, 权利和威严不会得到任何小视的绝对强者晋武帝自然不应该和一个命运可怜的身份卑微的绝对弱者较真。这就为强者的最终让步打 下了基础。

其次, 承认强者的根本利益。让蜀汉旧臣到晋朝任职, 一方面是为了在蜀地选拔人才, 让他们才尽其用, 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晋朝刚刚灭蜀并取代魏, 民心并不完全归附, 统治并不稳固, 所以想将他们树立为追随晋朝的表率, 以此笼络人心, 强化统治。李密深知晋朝用意, 拒绝赴任往小处说是不愿配合新朝, 往大处说, 就是否认新朝。示弱只能消去晋武帝内心的盛怒, 但绝不足以解除朝廷的猜忌。要想求得祖母善终, 李密必须做出一个无奈的明确的选择:臣服, 认同新朝。他在奏章中从三个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这一态度:一.对自己的称呼上。奏章开篇的“臣密言”中, 李密对晋朝就以“臣”自称, 并且其后的二十六处自称中全采用了“臣”这一自称方式, 表示臣服。二.对新朝和蜀汉的称呼上。奏章的第二段开头一句“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和第三段第二句“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中, 李密分别用“圣朝”和“伪朝”来称呼新朝和蜀汉, 不仅认同了新朝, 还否认了蜀汉, 和蜀汉划清了界限。三. 对新朝恩惠的感受上。奏章第二段和第三段中, 李密不仅述说了晋朝给予自己的恩惠, 察为孝廉, 举为秀才, 拜为郎中, 除为太子洗马, 还自认因为自己孤苦, 所受恩惠更是超过他人。李密对新朝恩惠的感受, 无非在向晋朝表白, 自己是感恩于新朝的选拔任用的, 也愿意知恩图报:向晋朝尽忠。李密的这一态度, 告诉了晋武帝自己是识时务之人, 也符合了晋朝需要的得到天下人认同并对其尽忠的根本利益, 不仅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心怀蜀汉消极抗拒的猜忌, 也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不来赴任会引起榜样负面效应的担心。

然后, 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寻找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晋朝的统治者在立朝之后, 主张以孝治天下, 要求天下子女要孝顺父母, 晚辈要孝顺长辈, 一方面要以此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也想以此避开自己篡位不忠的忌讳。李密在奏章的第三段开头就搬出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主张, 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拿出了维护自己尽孝祖母的权利依据。只是此时的李密是不会也不敢在强大的皇权面前 据理力争的, 他只能在小心恭敬中非常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所以, 他在第三段的开头搬出晋朝的“以孝治天下”治国主张之后, 先看似无意的陈述了所有的还活着的蜀汉老臣、特别是孤苦的自己, 受到晋朝怜惜养育的事实, 实质上这是对晋朝的“以孝治天下”治国主张和具体作为的认同, 也是找出了请求晋武帝同意他先在家中尽孝的事实依据。在接下来的陈述中他又明确地否定了蜀汉, 表示自己愿意尽忠也不敢不尽忠于晋朝。这一段的最后陈述在全文中第四次提及到祖母刘氏, 刘氏对自己有养育的大恩, 自己和她相依为命, 如今对方年老生病卧床, 自己不能放弃侍奉对方而去远行。至此, 李密就以非常曲折的方式让晋武帝知道:面对朝廷征召, 自己陷入了尽忠和尽孝的两难境地, 如果选择进京赴任, 不仅不能尽孝祖母, 有愧良心, 还有悖于当朝倡导的首要的治国主张, 影响尽忠。

最后, 向强者明确自己的不可退让的愿望。李密在引起晋武帝的同情、消除晋武帝的疑虑、拿出可以留在家里尽孝祖母的依据之后, 在最后一段向晋武帝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这是《陈情表》中李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向晋武帝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并且为了打消晋武帝的最后顾虑, 李密在这一句话中还暗中加上了一个承诺:尽孝之后一定会去尽忠。最后不忘补上一个誓言:“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他通过以上请求和誓言让晋武帝明白了他的愿望:侍奉祖母安度余年, 先尽孝, 后尽忠。而李密在表述请求和誓言时, 虽然是发自肺腑, 极其卑躬, 但也暗中隐强。因为李密为了祖母, 可能已经作出了最大隐忍, 他不可能丢下从出生就和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即刻到晋朝做官, 况且那样会带来千古骂名。如果强行逼迫, 他也绝不可能退让屈服, 因为他也并不真的就是怕死之人, 李密的祈求和隐忍之中实实在在的暗含着一层意思:朝廷不让步, 自己绝不屈服。

篇4:浅谈《孟子见梁襄王》的语言艺术

1.简洁凝练,意蕴丰厚。本文的短小精悍,得力于深厚的炼字功力,如“今夫天下之人牧”一句中“牧”字精妙,“牧者,养也,反以之杀人乎?”(明·李贽《四书译》),就作了很好的评价。细细玩味这个字,其妙处有四:①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天下的老百姓如同牲畜一样被统治阶级“放牧”着,社会地位低下。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强权政治。这与孟子的主张“与民同乐”(《孟子·庄暴见孟子》)、“保民而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与民同利”(《孟子·梁惠王下》)等“民贵君轻”的思想大相径庭。③委婉含蓄地讽刺了梁襄王“反以之杀人”的屠民行径。④流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孟子对当时君王的憎恨,对普通老百姓的同情,溢于言表。文中像这样一字见义传神,值得推敲品味的词语还有,如“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中的“嗜字,其妙处有三:①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嗜”即“特别爱好”,好而成瘾,显现了当事者的残暴凶狠。②起到了强调警醒的作用,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字眼,让见者心寒,闻者足戒。③为下文提出“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的“仁者无敌”思想作了铺垫。

2.不事雕饰,绘形传神。小说善于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画人物,然而在这篇语录体散文中,作者用极精练的语言和平淡的叙事,不露痕迹地勾勒出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孟子和梁襄王。

讲解这篇文章,老师们一般都会去分析梁襄王这个人物形像、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思想,却很少去关注文中孟子这个人物形象。在传统的眼光中,孟子是亚圣,谦谦君子。我们在许多《孟子》的篇章中就可印证这一点:孟子敬君王,如“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孟子重道德,“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第三章),“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丑下》第二章);孟子倡礼仪,如“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如耻之,莫如为仁”(《孟子·公孙丑上》第七章)。但是我们读了本文后,会有什么发现呢?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出了宫门,孟子一开口的不就是句大不敬的话吗?“不似人君”,那是似什么?如此冒犯君威,非议君王,与孟子亚圣身份相符吗?——它似乎不应出自圣人之口。

孟子何出此言?我们不妨先分析文章。本文是倒叙式,先谈出宫,再叙宫中情形。在宫中,孟子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得出“实行乍政,保民爱民,这样人民才会归附他,天下就会一统,社会也就随之安定的道理”。从文章的叙事内容看,孟子应该是心气平和,积极认真地推行自己“仁政”的主张,看不出绣口污言的迹象。

果真如此吗?孟子的心态已暗含在文章叙事中,暗含在精练的用词中。孟子愤言的原因有五:其一,如上节,孟子正道直行,竭智为民,且“善养浩然正气”,故敢言;其二,梁襄王的“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等语,已流露了武力夺天下的心理,从孟子喻劝梁襄王的“不嗜杀人者一之”一语更可反推出梁襄王“霸道”心态,这与孟子的“王道”思想相悖;其三,无谦让之礼,“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始也”(《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在孟子看来,无辞让之心的人,是没有礼仪的,无“礼”怎能行“仁政”?孟子从梁襄王“卒然问曰”的“卒”上,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对这样的国君,能推行自己的主张吗?孟子的失望之情开始流露;其四,无君王之仪,一个“卒”字,暗示了梁襄王说话冒失,毫无沉稳之态,做事冒失,怎能思虑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十一》),没有君王的仪态,怎能管理约束臣下?其五,无良善之心,一个“卒”字,说明梁襄王心中经常挂念着武力统一天下的大事,以至一见孟子便脱口而出,也暗中照应了下文的“嗜”字,为孟子的“不嗜杀人者”的讽诫作了铺垫,试想心中无百姓,怎能爱百姓?这一切都与孟子的“重道德,倡礼仪”的主张背道而驰!

面对这样一个志大才疏的君王,你说孟子不心蕴怒火吗?不灰心失望吗?他的主张何偿不是对牛弹琴?理想抱负终成纸上谈兵,所托非人啊!作为积极入世的孟子,怎能不绣口污言?

至此,两个人物的形象也就具体鲜明了。在这个简单的叙事中,用极精练的语言勾勒了孟子这个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却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主张难以实现,所托非人,只能一吐心中忧愤为快的痛心疾首者的形象。

梁襄王的形象也突出地展现了:一个毫无国君的素养,平庸低能、志大才疏、缺乏教养的庸碌者的形象。

3.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善用比喻,论理透彻是孟子的一大特色。他常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如对齐宣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之问,以“大旱之望云霓”为喻(《孟子·梁惠王下》第11章),在论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以“人犹有四体”为喻(《孟子·公孙丑上》第6章),在论述“立于恶人之朝”时,以“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为喻(《孟子·公孙丑上》第9章)。

孟子以“禾苗遇旱而枯、遇雨而兴”和“水之就下”为喻,分别说明君王施仁政、“不嗜杀人”之有德泽于民正如“沛然下雨”之滋润禾苗,民之归附于行仁政、不嗜杀人者正如“水之向下”。

孟子为何要选用这样的两个比喻呢?因为在孟子眼中,梁襄王既然是一个平庸低能的人,那与他讲统一天下的大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故用这一浅显常见的事物来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梁襄王理解。其次,从比喻自身特征来看,应该是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因而用这两个比喻是上佳选择。通过对“禾苗遇雨水而兴,大水由高处冲向下方的势不可挡”这一事物特征的描绘和渲染,使说理具体生动,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说服力。这些阐明道理的比喻具有了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

总之,本文炼字如诗,绘形传神,有着很高的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讲解孟子的思想,贯穿德育目标之外,还应该学习本文的语言技巧。

篇5: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说理的艺术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在班主任的教育过程中,形象可感的语言,人格风范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染,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灵机一动”的创造性发挥等,无不显示着艺术的特性。

班主任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启发学生觉悟,提高学生认识,指导学生行为。谈话说理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因此,讲究技巧,提高谈话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开启说话通道

有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往往是唱“独脚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的地位,尽管班主任不断提醒学生讲话,但学生始终一言不发,最多只是“嗯”“啊”地应付,缺乏师生间的交流。这样的谈话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谈话刚开始时,气氛容易沉闷。因为学生可能还缺乏必需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道班主任为什么样要找他谈话,准备谈什么内容,会不会对自己批评,顾虑很多。这时,作为班主任就要高潮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细腻丰富的感情,亲切友好的语气,恰到好处的分寸,来形成良好的谈话情境。谈话进要采用比如“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很愿意听听你的意见”。“听了你的意见对老师一定有帮助之类和善的话来诱发,鼓励学生说话的欲望或先与学生寒喧一番;或先表扬学生近来的进步。切忌一见面就给学生会来一个‘下马威’”,把学生说话的“闸门”关得死死的。

在谈话过程中,我还特别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学生欲说不止,不妨把话停下来,给机会让学生先讲,学生说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插嘴,更不要简单制止,要耐心地让学生发表意见。不要急躁地催促其开口,应设法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并允许学生稍作思考,给他思考的时间。在学生讲话时,班主任要予以及时适当的反馈,采用诸如表情姿态,感叹词,稍作评论等来表达自己对学生谈话的热情和兴趣。有时,班主任微微地一笑,赞同地点一个头,一个充满热情的“对”字,都是学生的有力鼓励。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谈话工作就成功一半。

二、达理还须通情

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两个学生为一件小事争执、打架,被任课老师“训”有几十分钟,双方拒不认错,还是互相指责,“仇气”难消。我知道后,把他们请到自己的宿舍,打水给他们洗脸,拿药棉给他们擦鼻血,找针给他们钉撕掉的纽扣,边钉边和蔼地询问事情经过,委婉而深情地责备说:“同学好比亲兄弟,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偏要打架?真让人心疼。以后毕业分手了,想见面还不容易呢。”说得两个学生低头不语。接着我又因势利导地讲了消防战士用生命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的动人故事,感动得两个学生争着认错。其中一个学生主动承认这次打架是为了报复对方向班主任告他“状”的真实原因,当即向对方赔礼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和学生谈话,冰冷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严厉的批评,都会关闭学生的心灵,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达理”必先“通情”。班主任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的爱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班主任,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和指点。

三、重在因人而异

与学生谈话,关键是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谈话方式,一般适宜于期望、激发、鼓励学生好学上进,也适用于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对学生指导,循循善诱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染有坏习惯,自学性,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特别对一些后进生,顽皮的学生,班主任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的潺潺溪流滋润学生的心田,相信“变好”这一天一定地来到;用爱心、诚心,情感去唤醒学生,采用温暖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虽经努力仍较差的学生,有缺陷的学生,受了委屈的学生及挨处分有悔改表现的学生。用一片爱心去温暖学生冷却的心,点燃其中的希望之火,有效地防止他们发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对偶犯或初犯错误,但自学性较高又要面子的学生,就要选择适当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寥寥点拨,微微提醒的谈话方式,往往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些胆大老练、屡教不改,“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学生,班主任要措词严厉,态度严肃、言之有据,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敲响警钟,施以必要的压力,促其猛然醒悟,改错图新,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心,感到改正有望,不要让学生产生被逼进“死胡同”的感觉。

掌握谈话技巧,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有信心把班主任工作干得更好!

班主任经验介绍

凤台县刘集镇中心学校

篇6:孟子说理的语言艺术

新闻评论中点悟人心的说理艺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盲目追求全面而集中于一点进行说理

在进行新闻评论时, 有的新闻评论者常常喜欢紧绕论题, 追求全面完美, 但这样容易造成多而不精, 文章的论题很难分析清楚, 在讲解时也不透彻, 文章读起来毫无起伏, 枯燥无味。探讨一个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 但其本身一定存在一个焦点:新闻评论者在选定好论题后, 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 在这个构思的过程中, 就应当对这个论题进行思考, 将这个论题所对应的种种问题聚集在一个点上, 对这个点进行深入细致地说明, 这样写出的新闻评论才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才能打动人心、引人思考。

例如, 对于安徽金寨县某李姓男子在母亲重病时, 选择离婚卖房子分财产为母治病一事, 许多人进行新闻评论, 但文章的高度却大相径庭。有些评论者从表面着手, 讨论孝道与爱情的重要性, 文章看似有针对性, 实际上却没有涉及问题的核心, 说理空洞无力。而新闻评论《离婚救母并不是“瞎胡闹”》则在众多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作者将这件事情看透, 聚集到一个点——“孝道”, 文章说明了尽孝既是道德所需, 也是法定义务, 直达主题深处, 并且对于这一点不断深入和凸显, 使文章读起来旗帜鲜明, 中心集中, 说理强劲有力, 给人印象深刻。

由此可见,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说, 评论者不能盲目追求对于论题的全方面介绍, 这样很容易失去文章的核心, 面面俱到则会面面不精, 文章会始终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 中心思想也就不够深入, 这样的文章很难感动读者, 更别说引人思考了。

二、学会扩展联系进行说理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 有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就事论事, 只涉及新闻涉及的一个问题, 文章就会显得空洞无力, 极为单薄, 甚至站不住脚。因此对于新闻评论者来说, 要学会深入挖掘问题, 将问题进行扩展, 并找出与其类似的事情进行联系, 将这些事情结合成一个整体, 对这个整体进行深入细致地说理, 这样, 新闻评论才能够看起来有理有据、动人心弦、引人深思。

例如, 新闻评论《青岛天价大虾是面“示丑镜”》就很好地运用了扩展的方法。作者写这篇评论的缘由是新华网的一则新闻:2015年10月7日, 山东青岛备受关注的青岛乐陵路92号“善德”天价虾烧烤店已关闭, 物价局与市场监督局的处罚告知书贴门上, 涉嫌价格欺诈罚款9万。青岛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被宰游客肖先生, 现在涉事老板已经不见了。这则新闻无疑体现的是旅游城市宰游客的社会现状, 但仅凭此事, 似乎只能说明山东青岛一地宰游客, 很难表现出目前我国很多旅游城市都存在着这种状况, 因此如果只对此事进行描写论证, 文章很难有说服力, 也不容易使人信服。但作者却很好地运用扩展联系的方法, 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2012年有网友在三亚一海鲜排挡被宰将近4000元, 引起热议, 得知情况后, 三亚物价局对该海鲜排档处以50万元罚款。同时作者还举例:有来自宁夏银川游客爆料遭遇了强制消费, 店家称重前直接把螃蟹腿拔掉了, 称了必须买, 结账时两个人花了近三千。作者将这两个例子与山东青岛宰客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揭露了旅游城市宰客绝非孤例的现状, 并对旅游城市的这种行为进行抨击, 对于有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严厉谴责。在这篇评论中, 作者正是运用了扩展联系的方法进行说理, 将两个类似情况与新闻反映的情况相结合, 不仅使这篇评论醒人耳目、引人深思, 而且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地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位, 平日的管理没有做到实处, 这就将作者对于这次事件的感性领悟和理性思考结合在了一起, 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 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和渲染力。

三、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说理论证

同我们平时写作一样, 新闻论证也需要采取对比的方法。对比通过将有强烈反差的两个事物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在衬托中进行论证说理。这种方法可以用假的衬托真的, 用丑的衬托美的, 也可以用正面的衬托反面的。通过这种衬托, 形成强烈反差, 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文章思想更加鲜明, 使新闻评论达到引导大众思考的作用。

依以新闻评论《青岛天价大虾是面“示丑镜”》为例, 在这篇评论中, 作者写道:“从青岛涉事派出所民警的处理, 以及物价部门最初的‘其提供的菜品虽有明码标价, 但不规范, 并涉嫌误导消费者消费’的处理来看, 说明相关部门的公关危机处理方面尚有延迟。……同时, 天价大虾的出现直到被举报才处理的结果, 也折射出当地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位, 平日的监管若能做到实处, 这样的宰客事件或许就能避免”, 表明了青岛宰客事件在曝光前后相关部门处理的巨大反差。作者本可以在此收笔, 谴责相关部门, 但作者的思路却继续前进, 以三亚游客被宰时, 三亚物价局对第一个海鲜城处以50万元罚款, 三亚市委市政府还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市委书记也公开对游客反映的海鲜排档、出租车以及个别景区“宰客”现象向大家表示歉意的事件作对比, 突出表现了青岛处理的不积极、不及时, 有关部门管理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号召在此次事件下, 当地能对宰客行为实行“零容忍”, 迅速找到“已经不见了”的宰客老板, 并以此为契机, 做好市场监管, 给游客信心, 别让这种宰客行为毁了“青岛旅游”的声誉。通过这两地部门态度的对比, 作者将文章要体现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理有据, 鞭策有关部门加强平时的监督管理, 遇到此类事件时要及时解决, 使这篇文章产生出一种点悟人心的力量, 引起社会的关注, 督促相关部门的反思。

四、结合具体数字进行说理论证

对于新闻评论者来说, 评论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 要结合客观实际, 从实际出发。为了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可以通过数字的分析描述抽象的道理。特色比较鲜明的两个说理方法是数字的折合和演算的比较。在一篇新闻评论中, 如果能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好, 就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 将呆板的事物变灵动, 将枯燥乏味的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 充满趣味, 将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展现得别出心裁, 把复杂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使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充满兴趣, 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

对于任何事物, 都会有量的积累。所谓的数字折合, 指的就是用事物的一个量来表示事物的另一个量。例如李忻发明了一种用来擦车的新型擦车纸来代替传统的用水洗车, 如果针对这件事进行简单的论证说理, 无非是讲述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的常识, 这样难以吸引读者注意力, 更不要说打动读者、引人思考了。而《李忻擦车的价值》这篇新闻评论则以巧妙地数字折合的方法, 将李忻发明擦车纸节约用水的事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篇评论指出, 用李忻发明的擦车纸, 如果仅仅对一辆小轿车进行清洁, 一年就可以节约水资源78.6吨, 如果梅州市现有的40多万辆小轿车都用这种擦车纸进行清洁的话, 每年就能节约水资源3144万吨。如果作者仅仅以此描述, 难免显得枯燥乏味, 并且人们对于水的使用量没有直观的感受, 也无法衡量出这种擦车纸能节约多少水资源, 也就无法使人们意识到这种擦车纸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这种表达方式过于抽象。但作者下面又描述, 每年节约的3144万吨水资源, 相当于7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作者采用这种数字折合的方法, 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擦车纸能够节约多少水资源, 整件事的意义也就显露出来, 引发大众的思考, 难免使人深思。

另一种方法——演算比较就是将食物之间的量演算成准确的比例, 然后再进行比较, 通过事实之间存在的数字差距, 说明道理,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新闻评论《“杞人”忧“地”》, 作者在文中表明, 我国虽然面积大, 但人口多、耕地少, 因此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如果作者仅仅这样描述, 我们就无法想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究竟有多少, 也就很难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作者在文中说明,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占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的1/17, 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8, 并且说明我国每年的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地被用在其他领域。作者将三个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进行比较, 并且计算出比例, 形成对比, 我们就很容易直观看出我国目前面临着人均耕地极少的问题, 整篇文章看起来论据充足, 反映了我国耕地面积的现状, 从而达到引导社会思考如何节约用地、科学用地、保护耕地面积的目的。

五、结语

新闻评论始终承担着引导社会形成正确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扶正社会风气、宣扬积极、抵制消极的重任。新闻评论者在进行新闻评论时, 需要将自己置身在事件中, 设身处地, 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和感悟, 同时评论者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道理, 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做到情感与道理的相互交织, 文章才能既有说服力, 又能起到打动人心、引人思考的效果, 新闻评论才能引导社会不断朝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发展, 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社会风气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新闻评论始终抨击消极的一面, 宣扬积极的一面, 始终引导着社会朝着正向的一面发展。因此,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评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新闻评论写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一种艺术, 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新闻评论往往更能点悟人心, 引人深思。

关键词:新闻评论,说理,艺术,论证

参考文献

[1]穆青, 叶圣陶, 李普, 等.新闻采写经验谈[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

篇7:《陈情表》的说理艺术

首先,向强者示弱。面对晋武帝诏书里的严厉措辞和郡县州司的紧急催逼,李密深知,朝廷已经认定他不去赴任是在消极抗拒,拒绝推脱已无济于事,要想求得保全,达到目的,他只能屈下脊骨,向强者示弱,以真情打动强者,求得强者谅解。而他在奏章里向强者示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诉说自己的不幸。李密在奏章里开篇没有直接表明不能前去赴任的态度,而是向朝廷诉说其不幸:自己生下后六个月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改嫁,自己全由祖母独自养育成人,孤苦伶仃,九十六岁的祖母很早就卧病在床,需要自己早晚侍奉汤药。二.降低自己的身份。李密在第二段陈述完自己被当朝考察选拔的情况之后,就极力降低自己的身份,言说自己不仅身份卑微地位低贱,而且还是亡国之臣。三.对皇权充满敬畏。第二段结尾李密对于自己在受到皇恩时未能奉诏赴任陈述的“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第三段中陈述的“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无不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而奏章的结尾一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更是体现出对皇权的最大敬畏。李密诉说的不幸不仅至深,而且也是实情。这不仅唤起晋武帝的同情,还间接告诉朝廷,之前自己未能赴任并非有意搪塞推脱,而是确实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向祖母尽孝。而自认身份卑微的李密对皇权的敬畏也极大的满足了晋武帝作为帝王俯视天下臣民的心理,权利和威严不会得到任何小视的绝对强者晋武帝自然不应该和一个命运可怜的身份卑微的绝对弱者较真。这就为强者的最终让步打下了基础。

其次,承认强者的根本利益。让蜀汉旧臣到晋朝任职,一方面是为了在蜀地选拔人才,让他们才尽其用,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晋朝刚刚灭蜀并取代魏,民心并不完全归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想将他们树立为追随晋朝的表率,以此笼络人心,强化统治。李密深知晋朝用意,拒绝赴任往小处说是不愿配合新朝,往大处说,就是否认新朝。示弱只能消去晋武帝内心的盛怒,但绝不足以解除朝廷的猜忌。要想求得祖母善终,李密必须做出一个无奈的明确的选择:臣服,认同新朝。他在奏章中从三个方面表明了自己的这一态度:一.对自己的称呼上。奏章开篇的“臣密言”中,李密对晋朝就以“臣”自称,并且其后的二十六处自称中全采用了“臣”这一自称方式,表示臣服。二.对新朝和蜀汉的称呼上。奏章的第二段开头一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和第三段第二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中,李密分别用“圣朝”和“伪朝”来称呼新朝和蜀汉,不仅认同了新朝,还否认了蜀汉,和蜀汉划清了界限。三.对新朝恩惠的感受上。奏章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李密不仅述说了晋朝给予自己的恩惠,察为孝廉,举为秀才,拜为郎中,除为太子洗马,还自认因为自己孤苦,所受恩惠更是超过他人。李密对新朝恩惠的感受,无非在向晋朝表白,自己是感恩于新朝的选拔任用的,也愿意知恩图报:向晋朝尽忠。李密的这一态度,告诉了晋武帝自己是识时务之人,也符合了晋朝需要的得到天下人认同并对其尽忠的根本利益,不仅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心怀蜀汉消极抗拒的猜忌,也消除了晋武帝对李密不来赴任会引起榜样负面效应的担心。

然后,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寻找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晋朝的统治者在立朝之后,主张以孝治天下,要求天下子女要孝顺父母,晚辈要孝顺长辈,一方面要以此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想以此避开自己篡位不忠的忌讳。李密在奏章的第三段开头就搬出了晋朝 “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主张,在强者的理论框架中拿出了维护自己尽孝祖母的权利依据。只是此时的李密是不会也不敢在强大的皇权面前据理力争的,他只能在小心恭敬中非常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所以,他在第三段的开头搬出晋朝的“以孝治天下”治国主张之后,先看似无意的陈述了所有的还活着的蜀汉老臣、特别是孤苦的自己,受到晋朝怜惜养育的事实,实质上这是对晋朝的“以孝治天下”治国主张和具体作为的认同,也是找出了请求晋武帝同意他先在家中尽孝的事实依据。在接下来的陈述中他又明确地否定了蜀汉,表示自己愿意尽忠也不敢不尽忠于晋朝。这一段的最后陈述在全文中第四次提及到祖母刘氏,刘氏对自己有养育的大恩,自己和她相依为命,如今对方年老生病卧床,自己不能放弃侍奉对方而去远行。至此,李密就以非常曲折的方式让晋武帝知道:面对朝廷征召,自己陷入了尽忠和尽孝的两难境地,如果选择进京赴任,不仅不能尽孝祖母,有愧良心,还有悖于当朝倡导的首要的治国主张,影响尽忠。

最后,向强者明确自己的不可退让的愿望。李密在引起晋武帝的同情、消除晋武帝的疑虑、拿出可以留在家里尽孝祖母的依据之后,在最后一段向晋武帝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陈情表》中李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晋武帝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并且为了打消晋武帝的最后顾虑,李密在这一句话中还暗中加上了一个承诺:尽孝之后一定会去尽忠。最后不忘补上一个誓言:“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他通过以上请求和誓言让晋武帝明白了他的愿望:侍奉祖母安度余年,先尽孝,后尽忠。而李密在表述请求和誓言时,虽然是发自肺腑,极其卑躬,但也暗中隐强。因为李密为了祖母,可能已经作出了最大隐忍,他不可能丢下从出生就和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即刻到晋朝做官,况且那样会带来千古骂名。如果强行逼迫,他也绝不可能退让屈服,因为他也并不真的就是怕死之人,李密的祈求和隐忍之中实实在在的暗含着一层意思:朝廷不让步,自己绝不屈服。

最终,晋武帝看完李密的奏章之后感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给了李密几乎是最高的评价,认为李密是一个名至实归的名士。而晋武帝给予李密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他也从奏章中看出了李密身上的三个特点:一.至孝;二.骨气;三.才华。李密的以抒情为主的奏章里暗含的精妙的说理使晋武帝看见的不是不配合,更不是不满,而是一个弱者的不幸,这个人完全认同当朝的根本利益,在当朝的理论框架中有充分的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他为了留住隐藏在内心的最后一点东西和维护自己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权利,不可能有别的选择。晋武帝针对李密蕴含在奏章之中的无懈可击的说理,实在不愿也不能再行强逼,如果将对方逼入绝路,不仅不能达到笼络人心、稳定统治的目的,反而会失掉人心。最后,晋武帝只能选择作出让步,同意李密暂不赴京任职,先尽孝,后尽忠。

上一篇: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下一篇:格子铺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