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2024-04-25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共8篇)

篇1: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广告学、商务谈判、世贸组织与国际贸易实务等。为适应毕业生升入本科专业和MBA(工商硕士)学习的实际需要,特增设了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等必修课程,并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课时量。据市场预测,21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已经和正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是宽广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急需人才的摇篮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下设的二级专业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外来资本磨刀霍霍准备拓展中国市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传统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弥补缺陷的唯一出路就是引进人才,实现自我改造,向管理要效益也成了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共识。从就业角度来说,根据独之秀职业顾问公司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工商管理各个专业尽管设置和就业方向不同,但从总体趋势上分析,未来五年内各专业就业形势依然看好。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的不同,工商管理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大致说来,工商管理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选择:

(一)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

由于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收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这是一个过渡时期,相应的薪酬标准也很低,民营企业的新人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下徘徊,外资企业开出的薪酬标准也不会超过3000元。这样的现实可能与许多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存在巨大的落差。不少毕业生由于无法接受而选择离开。

管理是一门“人”学问,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准毕业生们要做好转变角色定位的心理准备,切勿好高骛远而落的一事无成。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参加实习增加工作经验是不错的职业铺垫,准毕业生们接触基层有助于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还能在日常工作中率先建立起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对于一个年轻管理者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越快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的人就越有希望获得成功。

(二)市场营销类岗位

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端营销岗位收入丰厚使得无数求职者纷纷加入市场营销岗位的角逐。现代商业社会经营与销售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有专门商品知识的营销人员。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管理和项目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行业竞争加剧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毕业生和准毕业生们不妨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行业的某家领军公司切入,深入研究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等,有目的地培养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

目前,国内大学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工商管理的设置了一门专业课。但是,今年来,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他们在企业外部战略和内部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立有人力资源部,主管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调度等相关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薪酬相对较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新员工一般每月可以拿到3000以上,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月收入则大致在1万至2万上浮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比一般管理人员更容易成长为职业经理人,步入高职高薪的金领行列。

当然,好的工作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准毕业生们不妨善用学校的实习安排,尽量争取到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见习,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工作满一年的新人则可以考虑考取国家认可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四)物流管理类岗位

物流,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素有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经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市场需求量超过600万。物流管理又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两类。这是个比较注重管理经验的岗位,一般新人的待遇根据所服务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高级的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的管理岗位,年薪可达到10到20万之间。

物流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物流、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外语的要求也比较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学有余力的准毕业还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下全国报关员、跟单员资格认证,有利于熟悉物流操作流程和提高物流规划意识

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项目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分类多,适用面广,对口行业比较多,在未来五年内,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会保持比较好的态势。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篇2: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中有关订立、价格、保险、支付、商检、仲裁索赔等基本知识。

2.商务英语

本课程选用«剑桥商务英语教程»,将语言训练与商务知识的获得溶为一体,重在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一般性商务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参加BEC考试,可以获得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3.报关实务

结合海关业务的最新发展趋势,从报关单位、报关员角度出发,侧重介绍海关对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的管理、报关单位和报关员在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过程中的各种必理手续及相关法规法则、报关单及有关单证的填制规范、关税及其他税费计算、进出口商品税则归类以及进出口业务基本操作等。

4.商务谈判

该课程以谈判过程为线索,以理论必需够用、突出实用技能为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商务谈判概论、商务谈判的原则、商务谈判的准备、商务谈判的开局、商务谈判的磋商、商务谈判僵局的处理、商务谈判的结束、商务谈判的战术及应用、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商务谈判礼仪、商务谈判风格等。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地介绍商务谈判的有关概念、原理和策略。

5.单证实务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延伸,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及其操作能力,力求突出实用性。本课程向学生讲授外贸业务中各项外贸单证的种类、内容、缮制方法和常见的信用证条款,并结合在使用这些外贸单证时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6.国际商务函电

本课程重点介绍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技巧、外贸业务洽谈活动的实际操作,按照建立业务关系、资信调查、询盘与答复、报盘与还盘、成交、合约、支付、包装、运输、保险、索赔、代理等业务环节进行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巩固和运用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7.国际金融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国际间货币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对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国际信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和国际银行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概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有一个较全面、清楚的了解。

8.国际营销

本课程通过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策略系统地介绍,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英语相应术语和表达方式,并结合经济发展了解国际营销的最新潮流和趋势,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9.国际商法

本课程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事活动法律实务的操作能力。本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安排在高年级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处理有关国际商事活动及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纠纷的能力。

10.世界经济概论

篇3: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兴区医院和密云医院学生80名参与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研究 (实验组) ;平谷区医院和潞河医院学生80名作为对照组, 按原有教学方案进行。

2 方法

2.1 新模式教学设计

2.1.1 临床教师的选择与培训

临床教师的教学技巧与能力的强弱, 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 因此选择了经我院师资规范化培训的本科以上学历 (年资较高的住院医师) 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教师来承担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授课前, 首先由我院支教团专家 (来自于“三甲”医院临床各科室退休的教授, 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 对临床教师进行临床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培训, 包括:集体备课、观摩及示范教学、临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及临床技能操作等。其次, 组织学习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见习指导、实习大纲、实习计划, 认真领会其内涵, 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及质量要求。

2.1.2 临床教学各环节规范化

自2005年我院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为“1+2”模式以来, 积累了几年的教学经验, 目前我们已将三年制临床医学主要专业课程 (检体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的理论教学过程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见习指导及生产实习的各环节进行了规范化。

2.1.3 临床理论教学

(1) 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确定本章节在授课时的深度、广度及讲授范围, 突出重点、注意难点, 力求少而精; (2) 注意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以及对教学内容不同层次 (掌握、熟悉、了解) 的要求、重点和难点要求; (3) 针对不同内容,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2.1.4 课间见习安排

课间见习的目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主要程序是上午上理论课, 下午到病房见习理论课上所讲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各科严格按照见习指导的要求进行见习。

2.1.5 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共45周:内科15周、外科15周、妇产科8周、儿科7周。带教模式实行导师制, 1名学生分管5~6名病人, 在一定的时间内跟随1名固定的临床教师。临床带教方法采用了示范教学法 (教师进行示范性查体、技术操作、查房、病房管理等) 、病例讨论法 (用于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 、情景教学法 (用于各专科危急重症的应急演练) 、角色扮演法 (用于小讲课、示范查房、健康教育等) 、观察法 (用于病人健康资料的评估) 。

2.2 教学管理

2.2.1 构建临床实习四级管理体系

成立了专科临床实践教学领导小组, 由主管教学院长, 科教科长、教学干事, 各科主任、教学干事、授课教师及学生组长组成, 全面负责教学的管理及质量监控工作。由主管教学院长和科教科长、教学干事做好宏观指挥与调控;各科主任、教学干事负责现场教学的检查与督导;授课教师负责具体教学任务的实施;学生组长负责协助教师加强学生管理, 收集学生反馈的意见。

2.2.2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

学习前注重教学计划的实施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学习中期注重教与学双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学习后期注重学习效果。针对反馈的信息, 及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分析原因和研讨改进措施。

2.2.3 建立教与学双向评估机制

整个教学过程中 (理论教学及生产实习) , 首先对所有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即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学风及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与评估, 把握学生发展能力水平及已经达到的水平和预计经教师教授后能达到的水平[3], 并根据评估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中期随时动态抽查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教学结束后, 再次对学生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评价及理论和毕业考试分析。在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 学生也对教师进行评价, 包括临床教学评价、为人师表、专业水平、教学方法和水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 相互促进。

2.2.4 实行考教分离的考核方法

对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 (检体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的考试及毕业考试, 由学院统一命题、考试。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并进行F检验。

3 结果 (见表1~2)

4 讨论

4.1 临床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管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由表1~2结果可知, 实验组学生在临床教学结束后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明显 (P<0.01) 。本研究强调临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基本要素的最佳匹配, 确定了每天应完成的教学内容[4], 使规定的教学任务与活动能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特别是教学课程设计、管理和多种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4.2 临床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管理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 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职业行为起到榜样作用[5], 关心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并做出积极响应, 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实习环境[6];其次,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全程注意实习生的创新、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7]。教师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教学技巧得到全面提升, 增强了终身学习和学习型个体的意识, 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4.3 教与学双向质量监控及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成为整个社会极为关心的问题[8],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在本研究中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将评价结果通过不同方式与途径反馈给被评价者, 并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存在的问题, 制订整改计划及方案, 督导组检查整改效果, 建立可追溯的、教与学双向质量监控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 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本研究优化了临床实践教学构成要素, 全程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 使学生能谋求理想的社会角色, 达到自我实现, 在改革调整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9]。同时, 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有利于建立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个体的长效机制, 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和专业发展[10]。另外, 可追溯的、教与学双向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教学质量得到保障。总之, 加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临床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能使教学实效得到提高, 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短暂的一年实习期间能够掌握各专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临床教学过程设计与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设计和管理。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的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实验前 (P<0.01) ;实验组学生的统考课理论成绩、毕业成绩、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加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临床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能使教学实效得到提高, 保证其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樊泽恒.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8) :89-94.

[3]章晓幸.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3) :204-206.

[4]College of Nursing UMB.Self-evaluation-final commission[M].Draft:Program And Level Objectives, 2000.

[5]李静, 孙宏玉, 郑修霞.实习护生专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6) :535-536.

[6]赵芳芳, 赵秋利, 杨永丽.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2) :111-113.

[7]Pless B S, CIayton G M, Clarifying.The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J].J Nurs Educ, 1993, 32 (9) :425-428.

[8]田建荣.高校学业考试现状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途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 :37-41.

[9]姜安丽.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38-40.

篇4: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摘要】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改革进展进行收集和梳理,并结合国外学前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从实践性课程的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现状做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 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的教师角色更加注重了教师与周围环境的合作关系,强调了教师对幼儿情况的掌握和对其终身成长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些新型教师角色定位,世界学前教师的培养方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学前专业学生的入学要求逐渐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体制逐渐开放化,培养渠道多样化,同时“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培养影响巨大,培养重点逐渐由技能的熟练习得转向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世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新导向

学前师资培养方案的改革最集中地体现在课程模式的改革上。新型教师角色的定位及培养目标的改变带动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沿着新的方向改进。根据目前世界上普遍认同的划分方法,研究者们将课程主要划分为四个模块:通识化课程、专业化课程、教育科学化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许多学校就是从课程的四个模块入手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如调整各类课程间的比重大小或在单一课程内部进行结构性优化。

二、国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近况

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紧跟改革步伐,国内不少学前教育学者也将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从国外一些先进的课程模式中获取攻玉之道。

朱家雄(2000)等人对包括美国、芬兰、日本在内的18个国家的学前专业本科的课程方案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介绍了国外课程设计“个别化”的趋势,分析了课程内容设置的五种特点,最后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学前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资料收集的范围甚为全面、广泛,关于课程设置中重视实践环节的论点引人深思。虞伟庚(2013)以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为例,全面介绍了“全纳教育课程”,并指出该课程旨在打破原有课程模块的界限,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早期教师。

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还发现,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都相当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对于提高本国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着扛鼎之力,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之后的从业生涯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国外通识教育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较为广泛,如社会和行为科学、本国历史、写作与演讲等。李丽娥(2013)等人以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为例,该校四年制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在时间分布上贯穿整个四年本科教育,通识课程的最低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的57%。这也反映了发达国家对于幼儿教师整体素养的高要求,需要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渐采纳“强化实践”的课程取向。2010年全美幼教协会最新修订了《全美幼教协会专业准备项目标准》,其中初级标准第7条规定“准教师”在0-3岁、3-5岁、5-8岁三个年龄阶段中,至少要有两个年龄阶段的体验和实践;在早期学校、儿童看护中心和开端计划项目三种相同类型的早期教育背景中,至少要有两种背景的实践经历。欧美国家对于学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视,并一再提高实践课程的学分标准,优化实践课程的学时分布。

在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国外要求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必须做到职责分管,与学生紧密合作,要求学生定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在中国实践课程中,学生大多缺乏目的和指导,盲目执行;教师对学生的见习、实习过程参与不够,不能及时帮助消化问题或给予反馈,更多是以学生最终提交的一份实习报告来评价学生实践状况的好坏,实践教育课程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思考与启示

虽然中外的文化背景、教育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近年来国外学前专业课程的改革,仍留给我们很多启发。

1.制定全面、具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从2011 年起,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对目前国内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2013年苟明顺在其文章中指出前者没有清楚地区分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师培养,也没有区分幼儿教师、保育员和幼教管理者的培养。所以我国应多借鉴国外优秀的课程改革成果,结合各地区的教育实际,尽快颁布更多完善、系统的教育政策文件,规范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针对不同培养目标,划分不同培养层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具有开放性的课程方案,对于较低层次的实践型幼师的培养,侧重教学法、卫生学等课程的教育;对于较高层次的研究型学生的培养,侧重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等课程的教育。

3.拓宽实践课程的渠道:在校内建设一批模拟、仿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职业氛围;挖掘“校-园”深度合作,创新见习、实习制度。

4.强调特色课程:针对本土特点和学生兴趣,开发特色课程。如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适当强化艺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创作专长,凸显校本特色。

5.兼顾通识教育的培养: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不忘抓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开设与学前教育专业相邻的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清水益治. 近十年来美英日三国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初探[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2(7): 1-2.

[2]王志全, 孟祥芝(译). GEORGES MORRISOM.[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3-37.

[3]苟明顺. 新世界美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透视[J]. 外国教育研究, 2013,2(7): 66-76.

篇5: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商人创办公司,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形成资本积累。但是一个企业能否生存,收益取决于公司资本的筹措、累计、管理,雄厚的资金能够为公司的决策,运作提供强大动力,保证其运行。因此,领导者为了能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管理公司财务的相关人才,这便造就了财务管理人才大量需求的局面.面对社会对财管人才的急需,各类院校致力于培养能满足经济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设立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及配备优良师资力量,用先进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引导以达成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国家经济做出贡献。根据时代要求,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我们确立要培养具有系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全面的公司财务管理实践规律,拥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开发与利用,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公司投融资、制定财务战略和政策、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能胜任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筹措、投放、运营和分配,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分析的财务管理人才。

现如今,我们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应用人才整体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如下六个方面:。(1)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资金管理,运用,期间可能会遇到不法人员的钱财诱惑,触犯法律,为行贿者带去方便,但会为公司领导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财管人才必须熟读法规,遵纪守法,保持职业道德。(2)有清醒的经济头脑

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应有能力对会计等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且能够不断地结合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对企业的人、财、物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关键时进行选择,以求得最佳效益。

(3)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务能力。

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知识并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同事、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金融机构、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4)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熟悉我国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根据有关法规和逻辑判断,区分正确与错误、真与假、是与非的能力,时可按照法律法规合法办事。(5)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应有能力简要、深入、准确地陈述财务管理事项、问题和观点,写作工作总结和财务分析报告等。

(6)有强健的体魄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拥有健康的身体支撑日常工作,及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失误,不气馁,不放弃,积极面对美好明天。

在不同时代对于财管人才所需的素质也有很大差别,为了满足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而变化,时刻贴合时代脉搏。现在,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状况。

第一,经济全球化浪潮。

在21世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

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连,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其交易量将迅猛增长。

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将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

三是WTO等多边国家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专业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又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专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二,知识经济的兴起。

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参与者。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重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它的运行涉及到资金、信息、货物、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网络财务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企业的重新构建。

以上的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财务管理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购并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显得无章可循。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专业理论与方法要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

以上的财务管理创新要得以顺利的实现,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为了解决这些状况,必须通过教学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实施而逐步得到实现,并且适当的针对问题开展适当的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这几门课程,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它们之间有以下几种关系。

1.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表现为财务经济学,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资本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

2.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会计是对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3.财务管理与管理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本进行配置和利用的资本运作活动。

4.财务管理与财政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价值管理,而财政学是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宏观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中的基础环节。5.明确界定: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财务管理分为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课,我们认为这三门课程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又要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初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入门课,应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学习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应过于深入和具体,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财务管理概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财务管理体制等。②财务管理环境,介绍企业组织类别、金融市场一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对称性问题、企业税收制度等。③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详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计算,系统讲解单项资产风险与收益、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④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阐述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简单应用。⑤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描述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筹资类型、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环境、投资决策的分类、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2)中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基础上,更深入、系统、全面地介绍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为详细地阐述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即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资金分配管理。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①资金筹集管理,详细阐述权益资金筹集、长期负债筹资、租赁筹资、流动负债筹资等各种筹资方式的特征、具体操作过程并对不同筹资方式加以比较和评价。②资产管理,系统介绍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的各种方法。③投资评价,系统讲述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及案例运用,通过计算证券投资价值对证券投资进行评价。④股份公司盈利分配,主要包括:各种股利形式的比较、股利政策、股份分配理论、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等内容。

(3)高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较高层次的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并对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使同学们对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目前情况下,高级财务管理应有以下内容:

①资本市场下的财务理论综述,系统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主要财务理论,如有效市场理论、现值分析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代理学说等;②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理财环境的变化,提出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③财务管理的特殊问题,着重介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企业购并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通货膨胀下的财务管理等。

篇6:播音主持专业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课程:影视基础知识、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概论、影视作品分析、即兴演讲与评论、新闻评论、命题创作、影片评论写作基础、电视节目分析、即兴演讲、综合面试技巧、形体礼仪、中外电影史、应试技巧、影视色彩学等。

导演专业主要课程:导演基础、电视节日制作、舞台表演技巧、剧本创作、编讲故事、导演艺术、电影电视画面详析、视听语言、影视作品分析与写作、艺术概论、即兴表演、应试技巧、影视色彩学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课程:影视剧写作基础、戏剧学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分析、影视作品赏析、文艺常识、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视听语言、应试技巧、影视色彩学等。

篇7: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一、核心课程

1.学前心理学:3学分,51课时,第2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而设置的基本理论课。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幼儿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幼儿行为,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2.学前教育学: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本课程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3.婴幼儿卫生保健:3学分,45课时,第1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2学分,32课时,第4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专门阐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标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尽快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相关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学分,34课时,第3学期开设

本课程讲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各类活动的内涵、特征、教育目标、主要类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要点, 侧重培养师范生在幼儿园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语言领域活动方面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与要求,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原则及方法,具备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读学前儿童科学行为的能力及生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3学分,48课时,第4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健康观,进一步明确健康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8.学前儿童艺术教育:3学分,51课时,第3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进一步领会幼儿园美术、音乐教育、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动态与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9.其他课程: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学前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婴幼儿游戏

婴幼儿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 学前儿童文学 钢琴与即兴伴奏 乐理视唱练耳 学前美术

幼儿舞蹈与创编 幼儿教师口语 木偶表演

篇8: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一、高中体育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分析

1. 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都在完善

在体育改革中, 要求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 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增强,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让学生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建立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方案, 对排球教学的方法进行调整, 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排球学习的乐趣。

2. 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使排球运动的发展迅速

现在, 我国提倡全民健身,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 人们会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体育项目, 从而促进身体健康。排球运动能够展现出娱乐化的色彩。人们在排球运动中能够一边锻炼身体, 一边使自己的身心放松, 使人们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1.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在高中排球教学中, 体育理念是不断更新的,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能够建立完善的排球课程标准。现在, 素质教育日益完善, 在“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的书籍中也提出了排球教学应该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排球的教学中, 能够让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技能,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高中排球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观念, 建立全面而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健康体育为指导, 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排球教学中收益。

2. 课程设置的丰富性

现在,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更新, 在高中排球教学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的丰富性。在传统的排球教学中, 一般都是采用硬式排球的教学方法, 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人们更加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技术比较单一的人才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所以, 在排球的教学中, 老师也应该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进行综合性的教学, 将不同的排球打法都讲授给学生, 丰富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全面的技术要领。老师在排球教学中还要坚持适应性原则, 在排球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 课程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计, 而且还要展现出课程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不能太简单, 也不能太难, 让学生在学习排球中能够获得知识和乐趣。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课程体系的建立方法

1. 指导思想

在排球教学中, 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发挥出来, 实现创新性的教学, 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排球课程在设计时应该遵循国家关于体育教学的相关理念, 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根本, 使学生能够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而且, 在排球教学中, 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 不仅要有理论教学, 还要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排球运动中, 体现出排球运动的竞技性特点。在排球教学中, 要呈现出一定的娱乐性, 促进身心的发展。在排球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展现出来。

2. 教学目标

在排球教学目标建立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国家体育的相关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 制定有特色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在设置时要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 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国家排球运动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 掌握排球运动的规律,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球运动技能, 在教学中强身健体。此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 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化,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改善方法,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而且通过排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 在学习排球课程时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大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3) .

上一篇:赞美春天景物的诗句下一篇:华航一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