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大学

2024-04-21

三育人大学(精选6篇)

篇1:三育人大学

大学“三育人”路径选择

【摘要】要做好高校“三育人”工作,关键是要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创新育人思路,选择育人路径,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构建育人的有机完整的实施体系,才能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

三育人

路径

选择

【Abstract】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key is to combine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innovative educational ideas and educational path,update educational mode,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dealing with various rel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of education,construction education organic complete implement system,so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Key words】university;three education;path;choice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2013JK163)系列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3XJY04)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均为陈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01-02

教育的一致性是教育学上的一条重要原理。这条原理要求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及对学生的影响要讲究一致,否则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一定要选择“三育人”的路径,创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构建育人的有机完整的实施体系,才能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一、教书育人的路径

(一)以学术为业,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大学及其教师的“核心价值”是对“高深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对“学问――高深知识”及其“学问之道――研究方法”的不懈探讨和追寻是基本师德规范。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北大校长就职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由此可见,对“高深知识”的不懈研究、探索和追寻,正是大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笔者工作单位嘉应学院校训“立己树人”,其意为唯有先立己,以“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以“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担当起“树人”的重任。我们提倡“教书育人”,不光是教书,只传授现存的已知的知识,而且要育人,核心和根本就是要用对“知识”的研究、探索、反思的精神和态度来启迪、陶冶、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养成对学术研究的敬畏和遵从,形成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谓大学教育的宗旨是探究崇高的道德原理和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最终达至“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一种“人格”和“教养”的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片面、单一注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似乎是最具“可比性”、最为“简洁”,从而也是就成为竞相模仿的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是纯知识传授的“照本宣科”,对学生的考评是“知识点”的“客观化”“量化”的“背卷”考试,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知识教学”的模式,而与一种自古以来的“人格”“教养”的优秀教育传统和理想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笔者以为,在当今学习型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学过程当然要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但一定要有为什么和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也要有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研究”的能力培养,也就是通过“做人+做事+学习+研究”“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整全教育”。

(三)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就是说教师不光是要“授业”――传承知识,还是“解惑”,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现实难题都要力求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和行为上的“指引”,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传道”,即是“最为根本的道理”,也就是今天所云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教师要努力做到启功先生为北师大所提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不光要“言传”――“传道”,还要“身教”,以身作则,践行“大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仅要“学高”,而且要“身正”。教师的政治态度、治学风范、敬业精神,乃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挥积极的为人师表的作用。[1]

二、“管理育人”的路径

(一)在教学管理中育人

在教学管理中育人主要依靠教学管理的制度来实现。作为育人的一种具体路径,通过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育人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管理对象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制度育人首先是要制定一套以人为本而又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而且制度本身应切合德育目标。规章制度育人路径还可分为三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实践环节:一是制度的制定。要求管理部门首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研,在经过研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形成共识基础上,拟订出切实可行的制度;二是制度的实施。也即通过管理人员的宣传、督促、和指导,使管理对象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监督与奖惩。也就是要对良好遵守制度的行为进行肯定、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批评和处罚,奖惩分明方能树立制度的权威,并结合一定的说理和引导,不能为奖惩而奖惩,这样才能使奖惩真正起到德育作用。[2]

(二)在校园管理中育人

在校园管理中育人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营造适于人成长的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都不同程度地会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影响。就硬件建设而言,要更加重视软件建设。软件资源,亦可称非物质性组织文化资源,它一般由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组成;环境资源既不属于硬件也不属于软件,而是一类独特的生态资源,是极易被忽视的资源,但其作为大学和大学人的栖息之地,是大学和大学人时间、空间和生态的多维载体,是大学和大学人精神、灵魂和人性的“家园”、“精舍”、“象牙塔”和“伊甸园”,其重要性随人类文明、教养和品质的进程而与日俱增。良好的校园硬件和软件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和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还会使这种组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3]

(三)在生活管理中育人

在生活管理中育人是指对学生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指导。选择这一路径主要是基于管理对象的个人心理、情感、态度或行为倾向,尤其是其消极的心理或行为倾向。对已出现的不良倾向,要求管理者要能及时发现和适切的干预、疏导与纠偏,以防不利情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对于尚未发展成实际行动的消极行为倾向,管理者发挥的作用则主要是预防。这就要求每一个管理者,要努力成为德育的“有心人”,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与被管理者结成一定的交往关系,产生经常性的人际互动,这种交往和互动需要基本的人际平等理念和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关切态度来维系。

三、服务育人的路径

(一)服务育人手段创新

创新服务育人手段。服务育人工作要增强“五全育人”的观念,即全心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也就是要求做到“用心”服务,“一个也不能少”的服务,学前、学中和学后服务,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的服务,身与心、学习与生活的全方位服务。另外,还要求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真情服务、特色服务,以及管理性服务、保护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

(二)服务育人途径创新

选取具有形式新颖、操作灵活、快捷方便、时尚感和实效性强的服务育人途径,提高服务班集体的界限,原有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教育的功能弱化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等新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强、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明显的服务项目。此外,应把学生党员作为服务育人中联系教师与广大学生的纽带,学生党员通过班级、公寓、社团、网络等四个载体,利用与广大学生的特殊关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三)服务育人保障创新

一是建立物质条件保障体系。加大服务育人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数字化和生态化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育人手段;二是积极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处于服务育人工作第一线的基层人员,要为他们提供条件、排忧解难和充分尊重;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服务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得到充分及时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奖勤罚懒,表彰先进,鞭策后进。[4]

参考文献:

[1]王旭东.简论教书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4.[2][3]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辩证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22,22.[4]江洪明.构建高校服务育人新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7.作者简介:

陈明(1965-),男,湖北大冶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及院校研究。

篇2:三育人大学

1河北科技大学“三育人”标兵申报表

附件

22009年“三育人”标兵评比名额分配表

附件

3事迹材料格式

标题(小2号宋体)

——XX学院XXX同志的事迹(副标题:4号仿宋)

(正文用4号仿宋以第三人称撰写)

一、基本情况;

1、个人简历

2、曾获得的荣誉;

3、曾获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二、“三育人”事迹

1、可分若干小标题,也可分段叙述;

2、用事实说话,综述与分述相结合,突出的、典型的事例可展开叙说;

篇3:论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及其特点

一、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

1.大学精神是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一种文化。

价值是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价值或者价值观是文化的脊梁。人的行为的价值选择和实现离不开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在具体的人生过程中, 根据价值标准对具体事物或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衡量而得到的价值上的认定。某种具体的价值判断所对应的价值标准, 如果更符合人类前进的方向或者说更具有真理性, 那么这种价值判断相对于其他的价值判断来说就具有某种导向作用。

大学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知识作为自己存在的方式, 大学精神正是进行这种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在长期办学的历史中, 通过抽象和提炼办学理念而付诸实践行动的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升华。大学精神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 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大学精神必然具有某种价值观, 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功能, 是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一种文化。

2.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人群体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人持有的或追求他们所认同并自认为理想的且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1] 。某一具体的大学精神, 一旦形成, 就具有鲜明个性, 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 通过师生员工在办学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校园环境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以一种“能动”的形式呈现, 并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对进入该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产生影响, 使之在其中表现出一致的价值观及其体系。所以, 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精神的价值引导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将大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并勇于实践, 逐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

一所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一, 就是要把它所认同, 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所认为理想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成为它所认为的“理想人”。不同大学的大学人对价值的认识不同, 造成了许多不同的大学精神, 但无论它们的差异有多大, 其主要特征都相同:独立与自由的思想、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和为社会追求真理的使命感[1] 。 这些特征必然反映在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上, 那就是: (1) 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为人类社会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创新知识, 这决定了大学是追求真理的组织。大学追求真理既是社会的要求, 也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真理的无止境探索逐步使大学人形成了为社会追求真理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社会不断追求真理成为大学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2) 引导大学生培养起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大学以创新知识为使命, 它本能地要求大学人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大学人要创新知识, 就需要批判, 批判不是否定已有的知识积累, 而是在扬弃中达到更高的境界。“批判与创新”成为大学人具有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质。大学生在大学里与老师的朝夕相处中会很自然地向老师学习这种批判和创新的思想, 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自己批判与创新的能力。 (3) 引导大学生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思想。独立与自由的思想是大学精神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 为了保持真理的客观性与纯洁性, 就必然要求大学追求独立与自由并同时享有独立与自由。惟有独立与自由方能为追求真理提供保护屏障, 才能引导大学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影响

1.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具有科学的、开放与发展的、批判的特征。大学精神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这就使得它对大学生在形成其世界观产生作用和影响时, 使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具有科学的、开放与发展的、批判的特征。 (1) 科学的。大学除了教书育人, 就是创新知识——也就是开展科学活动。“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就是用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去探索未知。这就内在地要求探索者要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也就是要求探索者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而又正确地认识世界。大学精神本身就是以求是、求真为宗旨的。它必然要求要有科学的方法, 从而引导大学生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开放与发展的。创新知识不但要求有科学方法, 也要求有开放与发展的思想。创新知识, 是在继承前人的认识成果, 面对时代和实践的新挑战所进行的一项艰苦的活动。学习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是创新知识的前提条件, 必须要以开放的态度去学习, 不单要向前人学习, 还要向同时代的他人学习, 而且, 开放使得大学成为各种思想交锋、碰撞的地方, 而思想的碰撞最能激发出新的观点, 创造出新的知识来。创新知识不但要求思想的开放, 也要求思想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有新的突破, 它不仅引起自然观发生变化, 而且也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所以开放与发展的思想成了创新知识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前承古人, 源远流长;后启来者, 永无止境;外通天下, 广纳百川;内联实践, 相生相长。它是包容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它是一个开放与发展的体系。大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集聚地, 必然呈现出开放与发展的姿态。大学精神显然有助于培养、确立开放与发展的世界观。 (3) 批判的。大学要创新知识, 就需要批判, 创新知识很自然地要求具有批判性的思想。如果没有质疑精神, 没有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问题是不可能提出来的。创新是在批判的基础上, 明确问题, 借助于已收集掌握的材料, 开始对问题作各种试探性的解决,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断提出新的假设方案并予以验证。大学精神中所蕴涵的批判精神必然会训练大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

2.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人生观具有为他的、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特征。 大学精神会引导大学生追问人如何安身立命这一人生哲学问题, 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的问题。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人生观具有为他的、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特征。 (1) 为他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创新知识, 而创新知识行为本身就是自为和为他的统一。关心和追求自身利益的为己愿望与关心他人利益的为他愿望, 这两个愿望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动机, 而且动机的自为性与为他性又总是相互伴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就是倡导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真理也许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发现的, 但对真理的最终拥有却是全人类的, 所以追求真理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为他的行为。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去领会人生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上。人的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才能得以体现, 努力多为全人类作贡献, 多创造社会价值, 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和谐统一, 从而使大学生具备一种为他的人生观。 (2) 积极乐观的。大学是理性的, 是追求真理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的。大学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人对生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反映到大学精神上, 在人生观上体现出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特点。大学精神必然对受它影响和熏陶的大学生产生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理想主义的。大学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关注人生、富有理想的。大学把实现人类未来理想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作为自己永恒的需要。这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和所赋予的特殊使命。它内在地要求大学在满足社会要求和完成其使命时, 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追求过程中要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大学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 也在给人类树立崇高的理想榜样, 正像世界一流科学家, 他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科学精神赋予了人类崇高的道德境界。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 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它培养大学生形成具有理想主义的人生观。

3.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具有全人类共同的、崇尚真理的、勇于实践的特征。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灵魂, 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的作用。而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具有全人类共同的、崇尚真理的、勇于实践的特征。 (1) 全人类共同的。大学精神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真理的特征就是为全人类所共有。大学精神必然引导大学生从世界和全人类共同的利益来进行价值判断, 形成全人类共同的意识;引导大学生从全人类的角度来思考, 世界只有一个, 人类的未来只能是一种, 所以, 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所形成的价值观具有全人类共同的特征。 (2) 崇尚真理的。大学是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 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 大学既是追求真理的, 更是崇尚真理的。大学对知识的不断创新, 对真理的无止境探索, 形成了追求真理崇尚真理的大学精神。在这里只有真理才有发言权。大学精神最充分体现了崇尚真理的价值观。 (3) 勇于实践的。人们对价值的追求是实践的内驱力, 可以说, 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 都无不包含着价值追求的内核, 人们对任何的价值追求必然通过也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追求真理需要科学假设, 而一切的科学假设最终都要实践来予以检验, 实践是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学精神在倡导一种崇尚真理的精神的同时, 必然要引导大学生勇于实践, 实践是追求真理题中的应有之义。

4.大学精神在大学生“三观”形成作用上的特点。 (1) 潜移默化的特点。大学精神是对大学的本质认知物化到大学文化中,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它表现为大学的一种环境, 一种精神的环境, 并对进入该环境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文化的集中反映。而文化是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对进入该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产生影响——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所以大学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三观”形成产生作用。 (2) 认知内化异常坚定的特点。大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 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 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是追求真理的, 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所以, 大学精神在育人作用上能使所受教育的人培养起一种真理性认知的思维, 从而使其内化的信念具有异常坚定的特点。 (3) 奠定大学生主导价值的基础。大学精神中的价值引导, 就是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 向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方向发展。社会主导价值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共同的需要与追求。大学精神中的价值引导, 就是向大学生阐述社会主导价值的意义, 确立起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所以,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 就是让大学生认识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把自我实现与满足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作为最高的需要和追求, 为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提供动力, 从而奠定了大学生主导价值的基础。 (4) 超越现实社会倾向的理想人特征。由于大学的目标、社会所赋予的特殊任务和与之所对应而形成的特殊组织结构, 决定了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具有理想主义的性质。大学关注生活, 但大学还反省生活、批判生活并试图超越生活。大学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信条、自己的文化。它使理想主义得到充分的展开、升华, 大学就是要培养它所认为的理想人。所以, 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文化与价值观, 在育人作用上具有培养超越现实社会倾向的“理想人”的特征。

大学是培养人的摇篮, 同时, 也是孕育精神文明的殿堂。大学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对大学生“三观”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从问世以来就承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将人的尊严视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通过教育使人赢得理性和独立, 那么, 我们就有责任重申, 大学精神应引起大学生对终极关怀、终极价值的重视, 养成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养成超越物质层面在精神上不断完善自我的品质。

摘要:大学精神是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一种文化, 其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具有科学的、开放与发展的、批判的特征;形成的人生观具有为他的、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特征;形成的价值观具有全人类共同的、崇尚真理的、勇于实践的特征;并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作用上具有潜移默化、认知内化异常坚定、奠定主导价值基础的特点和超越现实社会倾向理想人的特征。

关键词:大学精神,育人作用,价值引导,大学生,“三观”形成

参考文献

篇4:大学“三育人”内涵探微

【关键词】大学 三育人 内涵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批准号:GD13XJY04)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JK163)系列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明。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55-02

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丰富内涵的全面、准确把握,是有效开展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开展“三育人”工作,首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创新育人理念,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取得育人工作的实效。

一、“教书育人”的内涵

(一)“育人”最主要途径是“教书”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当程度上也要依靠教师来调动。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道”和“业”虽然有他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含义,但还是从几个主要方面说明了教师的作用和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地位。因此,教师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而且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支最广泛、最直接的力量。

教书育人的途径丰富多样,但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阵地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即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责任主体,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与教书育人质量的直接正相关性质,从而注重课堂教学,把握好这一教书育人的主场地、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着力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成效。[1]

(二) “育人”过程与“教书”过程相统一

大学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之所以成为育人最基本最根本的途径,是因为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植学生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教学活动两个相辅相成的功能。如果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实际上就导致教学的功能弱化和退化。所以,教学任务本身就包含着育人目标,没有达到育人目标的教学活动就不是高质量的教学甚至是没有完成其任务。也有人认为,教师只要把书教好,自然就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这种看法也是盲目和错误的。教书过程中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也就是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绝非一个自发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教育内容,并善于将它渗透到教学之中。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尚,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高,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改进。教书育人必须贯穿于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中,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任务与培养目标的高度统一。[2]

(三)“教书”之外仍需“育人”

教书是大学“育人”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只依靠教学这一途径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之外,还有多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育人途径,如心理疏导,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以及弱势学生的帮扶等。高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这些途径和形式的教育工作。大学的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承担这些任务的骨干力量,但真正做好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只靠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教书”固然是大学教师的天职,但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当是高校教师的职责。[3] 由于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具有权威性,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往的机会多,学生信服教师,教师了解学生,这就为教师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多种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专业教师做学生工作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能收到更良好的效果。

二、“管理育人”的内涵

(一)管理育人过程具有延时性和弥散性

所谓管理育人,是指“管理者在执行规章制度,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行为的方法。管理育人就是把管理同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中有管理,在管理中有教育”。[4]事实上,管理育人工作和活动经常会“溢出”和“弥散”到管理过程之外,并不总是与管理过程完全一致。一方面,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理念、制度程序、行为方式等都可能对管理对象施加诸多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并不局限于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即使管理者在“八小时之外”,其社会角色、影响和作用同样存在。另一方面,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与被管理者直接的思想交锋和接触,而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来实现的,比如通过行政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后勤管理活动等方面来体现,并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如。环境设施、制度规范以及人物榜样作用等形式来实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管理育人的客体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由于管理育人工作中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方式来进行,所以,其管理工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诸多进入学校场域中的对象,如来访人员、教师职工家属、以及进入大学校园的社会人员,也会感受到大学校园物质和非物质生态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他们既具有被影响的客体性、又具相互影响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使管理主体、管理媒介、管理客体均具有中介性,这种中介性也就導致了一定意义上的主体客体性和客体主体性。比如,我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体和承担者。在一定程度上,“三自”管理模式不只是适用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适合对教职员工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由此可见,在管理育人工作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均互为主客体,使得管理育人活动具有中介性和交互性。

三、“服务育人”的内涵

(一)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真情服务、特色服务。根据现阶段大学服务育人的特点,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性服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依照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实施民主、严格和有序管理。其次是保护性服务。作为教育消费主体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的权益,包括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学习权、知情权和申诉权等。要依法治校,重视维护学生权益,并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广开言路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各种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从而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次是发展性服务。寓教育、引导于服务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并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设计未来职业生涯之路。[5]

(二)五全服務

即全心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心服务:服务育人主体把服务对象——全校师生当作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服务主体的“用心”程度将影响服务对象的“向心”程度。现实已经证明,甚至一个宿舍看护阿姨的眼神和微笑就可以决定今后“校友”对母校的记忆和回报。要警醒和反思的是,今天忽悠和敷衍学生的学校,明天凭什么指责“校友”对母校缺乏认同、感恩和拥戴?全员服务:现今,学生除了有个性上的差异外,还存在家庭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另外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增多,更增加了针对性服务的复杂程度。但我们的服务宗旨要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在服务上既要有全体共同的要求,又要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进入到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校园的每一滴露珠都映现和反射太阳的光辉。全面服务: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不光是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更要服务于其“成人”,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养、人格和境界。全程服务:就是要求服务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还包括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学校都应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关注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提升。尤其是不能忽视毕业生的“售后服务”,不能人走茶凉,而应将母校打造成全体校友永恒归宿和“心灵家园”。全方位服务:就是服务育人工作应涵盖入学、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实习、毕业、就业等方面,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内国外,不留服务盲区和死角,达至服务的地毯式全方位覆盖。

参考文献:

[1]邱国锋.论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主阵地和责任主体[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5):72.

[2]张久辉.对高校“三育人”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108.

[3]王旭东.简论教书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4.

[4]戴锐.“管理育人”的内涵辩证与路径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3(5):20.

[5]江洪明.构建高校服务育人新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07.

作者简介:

篇5:三育人大学

(2007年10月18日)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构建和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三育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三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适应首都四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条

教职员工是“三育人”工作的主体。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全校教职员工的神圣职责。教师、干部、职工分别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共同承担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育“四有”新人的责任,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第四条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三育人”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五条

开展“三育人”工作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全校教职员工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师表示范作用。

第六条

“三育人”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紧密结合我校“内强实力,外树形象,推进改革,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三育人”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其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章

教书育人

第七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是教书育人的主体。

第八条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依据课程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寓“育人”于教书之中。教书育人的核心是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条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以自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的良好师德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十条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勇于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试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十一条

教师要从严执教,在课堂教学、布置作业、社会考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都要认真地抓好学生的考勤、课堂秩序、考场纪律等项工作。对于少数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既要敢于批评,又要耐心教育,并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主动找学生谈心,循循善诱,以诚相待,与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少数学生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问题上的模糊或错误认识,既要旗帜鲜明,又要讲究方法,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和疏导。

第三章

管理育人

第十三条

学校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院系的党务、行政人员是学校的管理工作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

第十四条

管理育人是指管理工作者在立足本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树立育人意识,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挥管理工作的育人职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第十五条

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管理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职责,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各种活动等,都要有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使管理服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十七条

坚持管理育人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办事不推诿、不扯皮,不无故拖延;提高工作质量,认真办理每一项具体事务;努力创新,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和支持德育工作,为开展德育工作创造优良条件。

第十八条

各管理部门要把“管理育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牢固树立“人是根本,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部门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增进理解,顾全大局,形成合力,为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第十九条

各部门要将“管理育人”列入日常工作议程,领导干部在管理育人中要以身作则,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发挥表率作用。

第四章

服务育人

第二十条

学校各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服务育人的主体。第二十一条

服务育人是指后勤服务人员以出色的工作、良好的形象,通过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十二条

全体服务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育人意识,充分认识服务工作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深刻含义,寓“育人”于服务工作之中。

第二十三条

全体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高度重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文明举止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吃苦耐劳,以“热情、主动、文明、尽责”的形象服务于广大师生。

第二十四条

制定各种服务规程,不断改善教学、生活设施和条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积极倡导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为学生创造一个优雅的生活、学习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

第二十五条

加强服务工作场所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要热情关怀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管理,耐心教育,正确疏导,认真履行育人职责。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我校“三育人”工作由党委统一领导,行政负责组织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学校成立“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工领导和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处(部)、团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工会。

第二十七条

学校各部门在党总支领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三育人”活动,将“三育人”工作寓于日常教学、科研、生活和管理工作中。重视“三育人”工作调研,鼓励各院系、部门和教职工开展“三育人”工作的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适时召开“三育人”工作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推进“三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十八条

“三育人”工作列入各院系、各部门工作考核范围和教职工业绩考核范围。在评选和推荐各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时,院系、部门和教职工的“三育人”工作情况应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九条

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工作由学校“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各院、系、部、处依据评选条件,在单位和个人总结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比例,经单位党、政、工领导集体审议后向学校推荐参选单位和个人。在基层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学校“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评议后,报党委常委会审批。校工会负责评选表彰的具体组织工作。

第三十条

对“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程序为:

(一)各部门提名并上报书面材料。

(二)学校“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三)将评选出的候选人名单在全校范围进行公示。

(四)报学校党委审批。

(五)正式予以表彰。

第三十一条

篇6: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大学文化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要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繁荣校园文化作为构建高校思政日常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要求: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加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创作与推广。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体脉络,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顺应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把三全育人落实到位,建设好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最大效应。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新时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育人是一个有计划、有指向、有目标,与社会成员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密切相关的主动过程。大学作为现代社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传承高层次知识体系的基本社会设置,是特定的育人空间,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与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

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以此统摄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整合喧嚣多元的价值秩序,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准文化的价值主导方向,深化师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和社会现象。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持续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优秀外来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亦是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开放的文化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更是进一步强调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加强交流互鉴的必要性,传承、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开发和积淀高品质的文化资源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不断深植文化根基,扩展和提升大学的文化总量及其品质格调是文化育人的基础。加强图书馆、展览馆、实验室、人文景点等的建设,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促进优秀网络文化内容创作,锻造文化精品。重视办学理念、使命愿景,校训、校歌等的研究和确立,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等的建设,突显学校品位和风格。大学要积极与地方共建共享文化产品和文化成果,既吸取来自本土的生动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活力,又发挥高校科学人文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体现大学文化高地的独特价值。

四、营造浸润式育人氛围,注重文化传播的形式、方法、技巧

建立更多有利于多向交流的学习、研究、生活空间,突出校园环境的“文化熏陶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志趣和修养。挖掘和阐释大学文化要素,激励原创校园文化作品,占领和主导网络阵地话语权,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鼓励和引导师生主动的文化参与,从而提高文化育人的效果。提升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培育丰富多样的文体组织,丰富艺术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

上一篇:读赵树理作品有感下一篇:2018秋语文教研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