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诗诵读_咏鹅

2024-05-03

6古诗诵读_咏鹅(精选3篇)

篇1:6古诗诵读_咏鹅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2 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感受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背诵古诗。2 了解诗句大致意思,看拼音识字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猜谜语,猜对了,它才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来猜猜我是谁? 出示白鹅戏水图,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你们说的真棒!唐朝的时候,一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泳、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波、拨。同桌互相检查指明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 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若答不出,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的那么好!连大白鹅都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的特别好!可是,你们知道么?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现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的读给大家听?(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的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以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唱出这种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的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的真棒!我听了都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四)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写。2 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么?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并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写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在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在学字本上写。

(五)知识延伸

让学生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学生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课堂作业 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篇2:6古诗诵读_咏鹅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3、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

篇3:6古诗诵读_咏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竹石》、《题诗后》。

2.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郑燮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高尚情怀;体会诗人贾岛刻苦学习、斟酌推敲的创作精神。3.能正确默写古诗。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说说学习过的第32课《推敲》一课中,贾岛是一位怎么样的诗人? 2.出示诗名,并解诗名 自由发言

齐读诗名,交流诗名的意思。

为学习《题诗后》,体会诗人斟酌推敲的创作精神作铺垫。二. 读通古诗 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古诗,要求做到字字音准,读正确,读流利。2.在田字格中指导“燮”、“卧”的笔顺 个别学生读,纠音。分男女生读

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

交流如何停顿,并说说原因,再读一读。分小组读

初步感知古诗,掌握诵读古诗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三.

1.老师打乱顺序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的诗句并朗读。

大致理解诗意,为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 读懂古诗 理解诗意

2.出示诗句和诗意。

男女学生相互配合读。感埋下伏笔。

四. 读好古诗 体会诗情 1.学习《竹石》

(1)郑燮描写的是一棵怎么样的竹子?找找诗中的字词说一说。(2)介绍作者郑燮。(3)指导朗读。

2.学习《题诗后》 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 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3.为什么两首诗时间相隔那么久,作者也不相同,却要放在一起让我们学习? 学生交流,并在老师指导下诵读出古诗的感染力,诵读出对诗人的敬佩。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并 在老师指导下再次朗读。

学生交流,并说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到坚韧不拔、推敲斟酌。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情的方法学习古诗,读出古诗的感染力。整合两首古诗,联系生活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 背诵古诗 正确默写

1.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默写,部分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借助板书默写。2.点评默写情况。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默写。自检后订正。

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给予鼓励性评价。六. 拓展延伸 诗情画意 布置分层回家作业:

上一篇:硬笔书法社团记录下一篇:在全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