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2024-04-07

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通用9篇)

篇1: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

本人从事高中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十余年,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全面铺开,高中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教学中的观念和方法上的转变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变都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的特点,良好而健康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教学更为重要,所以就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效率,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

一、树立师生平等观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一直有强调“师道尊严”的思想。实践操作中,我们许多教师不自觉中也成了这种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言人,为了维护“道统”,对学生总是严加管理,高高在上并自以为是地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被社会和众多家长认同的惩治学生的办法和制度。这种严格得近乎“严酷”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严重地禁锢了教育本身的进步与发展。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发现:除了极少数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偶尔对教师小有不恭之外,一般不存在学生歧视教师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从旧教育体制的“师道尊严”中解放自我,要知道现在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不再视老师为“神”,如果你说错了,他不会再心甘情愿的惟命是从,老师也不应为学生的偶尔顶撞而大动肝火,使师生关系因此紧张甚至隔膜起来,而应尊重学生自由意志。

当然,管教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老师与学生应主动尝试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主动去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甚至在课余时间与他们一起玩玩,为了多接触学生,放学路上约学生一块回家,路上见到行人,见到商店,见到市场,见到诸多社会现象,及时了解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见解,一路上谈笑风生,交谈自由„„结果发现,换了环境,离开了教师的身份和学校的环境,师生之间便容易摆脱固有角色的束缚,大多数学生竟能够无拘无束地直抒胸臆,而且我们也从平等地和学生讨论一些问题中更加了解学生,并找到更正确,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二、主动走近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实行一种心心相印的教育。那种上课来,下课走,完不成任务怪学生,学得不好埋怨学生;那种教师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发号施令,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那种学生受老师管制,动辄训斥、责骂、盘问、追查,盛气凌人,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那种照着教科书、参考书备课,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设计教案,从不与学生谈心的教师,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密切的情感关系的。

1、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给学生足够的爱去感动他们,用爱心创造奇迹,让学生逐渐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事物。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天才”来教,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不因学习成绩的差别而感到有所不同,让他们知道“只要你努力,有足够的自信,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长处”。牢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他们有发言的权力,并努力接受他们的所思所思所想,激发他们的内心肯定。学生渴望老师重视他们,一些学生默默地听讲、不愿意参与讨论,但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所以努力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能够激发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因。牢记每位学生的名字旨在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彰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发情感的向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面对教师给予的肯定,情感上会从“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给学生创设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思考交流的时间,有活动训练的时间,有探索发现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1、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解决一个个自主发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的创新演练,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考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发表有独特的、有想象力的、有个人见解的见解。

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程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要变重教为重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获得为知识获取。

3、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是教师利用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

4、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实力才有自信。班上几十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学生实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要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

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1、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如果有了比较高的文化品位,高尚的美德修养,就能影响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思想道德方面,要让学生以教师为楷模,比理想,比正气;在学习上要以教师的敬业精神为动力,比成绩、比进步;在生活上以教师的高雅、朴实、庄重的形象为镜子,学会时常对照自己,修正自己。

2、丰富知识,建立威信。

要让学生相信老师,做老师的就要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起步的基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当学生带者疑难问题来找老师解答时,老师要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柳岸花明又一村”之感,使学生带疑而来,满意而归。但倘若老师不加强自我修养,不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不加强业务学习,能让学生信其道吗?再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老师预料不及的问题时,而老师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回答不上来,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埋怨学生捣乱课堂秩序,横加指责。时间一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渐渐降低,学生当然不会服你。师生关系也自然无法走进。所以,打铁先得本身硬,学生对你佩服有加,就愿意亲近你。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有了形成的必备条件。

3、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自身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有超越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有健康的心理,要保持较为沉稳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关系,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过硬的专业知识、风趣幽默的课堂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推动教学提高成绩。

篇2: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

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

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3、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4、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

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在全体学生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

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一直认为那是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教育、自管理、自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篇3:浅谈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不喜欢专制型老师, 所以我在一节课开始就向学生宣布:“从今天开始, 让我们做朋友!以后在学习上、生活上、情感困惑时你都可以来找我, 因为我就是你们的朋友。”对学生而言, 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 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说话的语气声调, 面部的表情气色, 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画的红道道, 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因此, 师生之间的沟通, 实际上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 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

我们班的王某学习成绩不好, 作业写得很潦草, 有时还不完成。以前, 我都是当场严厉批评一顿, 并且还罚抄写。但这个学生很有个性, 他根本不服, 他有时还跟老师瞪眼。这一次, 我找到他后, 微笑着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没完成作业吧。”我见他的态度不错, 趁机表扬他:“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明事理的大男孩, 也知道学习很重要, 就是自制力有点问题, 你想不想挑战自己, 克服自己的弱点呢?我会随时帮助你的。”他仰起头自信地笑了笑。实际上, 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 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 内心必然受到鼓舞, 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 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

二、教师要主动融进班级之中, 要富有个性更要乐于合群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体系中, 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每次课外活动, 我都走到学生中间, 组织他们一起踢毽子, 踢来踢去的过程中, 踢出了默契, 踢出了欢声笑语, 踢出了亲密无间。对于教师来说, 要有个性更要能融入群体中, 即为集体做贡献, 又可以从集体中汲取能量。所以, 教师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 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与他们交心,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互相交流, 教学相长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 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从教育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内容看, 既有知识或理性的交流, 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品德风范的交流, 又有性格或个性的交流。从交流的媒介看, 既有借助语言的交流, 又有借助直观教具的交流;既有行为动作的交流, 又有习惯、仪表、气质和神态的交流。从交流的形式看, 既有有意交流, 如上课、改作业、谈话、家访、课外活动的组织, 又有无意交流, 如日常观察、言谈、举止和印象等。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 获得有效信息, 协调自己的行为, 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统一。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更可以让老师在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处理班级事务, 利于师生两方面的发展, 更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 从而可以事半功倍。

篇4: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中职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实践 方法 以人为本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教育“9+3”计划的实施,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办学春天,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和处理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学生又处于人生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科目。同时也把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陋习带到学校中来。如: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无心学习、不尊重老师、说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课堂上大声喧哗、搞恶作剧、迟到、早退、旷课等等行为都违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而抱有一定理想来学校学习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也明显下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社会和网络中的不良風气影响,不仅学生得不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甚至部分学生还会误入歧途,一害社会。那么如何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现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谈谈自己的思索。

一、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为学生做榜样

有句教育名言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想学生信服于你,首先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和文明的言、谈、举、止给学生做榜样。李岚清同志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其次教师除了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还需要加强自己内在的学识;以自己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求知形象,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海洋靠近。而通常情况下,在学生心目中渊博的知识,处事公平公正,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是最受欢迎,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这样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个人素质修养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各种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及社会上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幻想主义、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是整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讲一些积极向上人生事例,讲述成功人士背后的辛酸,以成功人士的榜样示范,以此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其次,课后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换思想,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给予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了解学生现在的想法,教师只有做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能更有效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教师在看待和评价学生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就可以不断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同时教师要多带学生到企业、公司去学习和实践。了解企业和公司用人的原则,让学生明白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工作也是不但的学习,使学生从观察和实践中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的自卑心理,唤起他们对理想的追求。

三、搭建展示平台, 让学生展示自我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系列直接经验,有利于课堂间接经验的理解和巩固,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对一些具体的实践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去展现和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我校开展计算机技能竞赛“办公软件”项目比赛,赛后我调查部分学生比赛情况,很多学生赛前自以为理论知识学的还不错,但在实践操作时确感到困难重重,并下定决心要多理论指导实际操作,用实际操作来检验理论。当然除了比赛外,学校还可以多开展社团活动或到公司、单位、工厂中去实习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因此校园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摆脱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走出教室缓解课堂压抑,感受到实践活动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让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让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对事物的观察、思考从而获得人生的真理,在实践中洞悉社会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中职就是来玩的,而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阶梯和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

篇5: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学校荆秀民

关键词:民主和谐充分尊重科学评价成功体验

内容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师生关系将面临着一次新的更新与革命,打破教师绝对权威的神话构建平等 民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当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要采用恰当的手段方式与学生进行交往还要打破原有的评价方式,采用客观方正 科学全面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带给自己的成功体验。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关系本身,而在于它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教育“效应”。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师生关系将面临着一次新的更新与革命,打破教师绝对权威的神话,构建平等 民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特殊的尊重,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荣誉感、自爱心、进取心的源泉之一,是教育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成功的起点。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爱护他们前进的动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是爱的别名,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每一个教师,都应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挫伤人心灵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必须学会自我控制。教师在教育中要善于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把握教育态度和行为。当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教师更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迁怒学生,要爆保持广的胸怀,保持良好的形象,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尊重学生还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这需要教师学会“倾听”。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课堂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落为“奴隶”。这需要教师学会调控自己,消除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这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融洽师生情感,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向着民主生动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 采取恰当手段与学生交往

学生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这是很正常的。教育的使命正是要帮助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学生犯错误,但采用何种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成长,也影响了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手段、方式与学生进行交往,从而形成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班上有一位同学总爱上课说话,和同学打架,屡次犯错。有一次他又没管住自己犯了上课说话的老毛病,班长把这一情况反馈给我,我本想立即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顿,但转念一想,每次都批评他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次何不换种方式呢?我就让班长把这名同学叫出来说了一番,班长一再跟他检讨自己早就应该跟他谈一谈,及时提醒帮助他,就假装老师还不知道此事,然后跟他商量好陪同他在走廊罚站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和错误,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起初犯错误的同学还感到不好意思,后来他明白了班干部的良苦用心,心悦诚服的想我保证一定会尽全力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一番苦心。后来那位同学竟真的改掉了说话和打架的毛病,成绩也有所提高,事实证明,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简单的批评、说教或者体罚,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从内心深处打动犯错误的同学,这样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科学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以分数论成败,以分数论英雄,教师的评价试卷的效力起绝对作用,不能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

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教师要承认每名学生都有闪光点,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各自不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并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客观、公正、科学地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更有助于师生之间结成良好和谐的关系,只有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四》 尝试成功体验

众所周知,成功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做事情的兴趣。也能坚定人们将事情持续下去的信念,在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如果师生都能够拥有成功体验,那么这样的体验本身就会成为重要的力量,支撑师生关系向着和谐、民主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鼓励学生与教师,教学文本之间积极对话,从而保持教学的开放性、动态性与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名学生,允许他们拥有发言的权力,并努力接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应该勇于敞开自己的胸怀,积极的与他人和教学文本之间展开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摆脱教师霸权的阴影,愿意主动和教师结成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综上所述,要使教育获得成功,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有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才能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受教育,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

篇6: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社会群体关系中一个包含多元因素的一个关系体系,它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包含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师生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的过去,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但随着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比过去已日益强烈;随着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的今天,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早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原来那些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首先,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教育全过程已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必将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而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优化师生关系则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倍受父母的溺爱、宠爱,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连最基本的穿衣、做饭、洗碗都不会,更不要说什么是劳动的艰辛和困苦,被人们称为“抱大的一代”,这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对什么都缺乏自信心、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混在一起,打架斗殴,在家骗父母,在校骗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不仅给家庭、学校带来巨大影响,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我们应及时有效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引导他们,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与他们相交,真正从内心深处与他们交流、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作他们的良好师益友。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经常鼓励他们,不断以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教育、鼓励他们,帮助她们从小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广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再差的学生也会转变过来,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吗?因而,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尽量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具体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自由个性及健康人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刚调入一所乡镇中学的那一年,当时该校的校风、学风不太好,社会反映强烈,没有谁愿把自己的子女交给这所学校,毕业班的老师也没有谁愿当毕业班的班主任,因而班上成绩稍好一点的都走了,全班只剩下30来人,成绩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好的是一名总分仅为299分的复读生。后来部分学生听说学校进行调整,换了一位刚调来的(试教时上过他们的课)老师当毕业班班主任,于是有的学生就抱着试试的心理插入我班,于是插班生(有安龙、兴仁回龙的)、留级生、复读生50多人汇集一堂,而且有好几个是被其它学校开除的顽劣生,学生的素质可想而知。首先,我与学校领导取得一致意见后,与校领导积极配合,互相达成共识,学校再与派出所联系,开展整顿校风特别是校纪活动,经过多次整顿教育,一学期就初见成效。其次,我从了解、掌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入手,深入到学生中,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对学校的要求。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使我及时发现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和不少隐患,更避免了几起悲剧的发生,并尽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领导一起与那些不法分子交涉,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平息了许多事端,我们的行动影响、感动了学生,师生间做到了真正理解,学生的各方面都 得到较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班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人上了430分,最高分486分,300分以上的20多人),学校和我都获得了成功。由这个事例可看出,只要我们与学生相互沟通,真正做学生良师益友,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成功,教育事业一定更加发展。

三、解决好相关师生问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随着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在不少偏僻地区多年来一直因受“棍棒出孝子”、“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完全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并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性,总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这种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严重地挫伤学(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于是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不少教师和学生都为“成绩”疲于奔命。部分教师则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布置了超负荷的作业量,学生每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学习。这就无形使得部分学生过重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挖苦讽刺,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感到自己受到排挤,学生的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的念头随之而生。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她们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少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明显降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的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及学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四、掌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体会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真正做他们的引路人。“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在我刚刚当班主任时,我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热爱读己书。直到有一次,我发现一位老教师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批改作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其他教师面前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平时一定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尊重,且我认为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了解,做到多观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社会、家庭前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等特点,我们具备与学生相处的基础。一次,当我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的学生后,我就尽量帮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学校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分享幸福的快乐。

4、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做学习的主人。我们知道,一切知识最终总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终归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开切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恢复学生的自信,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很多班都 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终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善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一般而言,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 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篇7: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突出师生关系这一侧面,这不仅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望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超成功首先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一种奢谈。所以在课堂上应努力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

一、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互动关系应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这个交往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目的,以课程为中介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的进行的交往。交往意味着平等,可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控制者,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这种领导的权威性表现的还十分严重,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一对一的谈话中,教师往往拥有谈话的主动权,对学生的辩解严加训斥。学生似乎只有听的权利,汪风雄认为,新课程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强调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 位,师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就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设计者,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要由传统的教学让位于学生的互教互学,应当把说话的权利让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正的立场和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在彼此的交谈中,形成共识。在教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时,我尽量让学生能开口,并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态,尽量作到亲切、自然。经常使用“我觉的是这样的,你觉的这样?或者是“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的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此。让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坐下。让乐意发言的学生满意坐下,让胆小的学生能够发言。保护他们的创新火花,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可爱的小动物》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身边的可爱小动物,只要孩子们说的有一点道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十分热闹,平时一些不喜欢发言孩子都大胆发言。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看见过的可爱的小动物,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对“可爱”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大家发言都很积极,教师只作简单的提示与引导。口语交际课活起来了,这样的课程成了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成了师生的交流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建立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上,同时也对教师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二、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应以平等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 究热情,师生共同发展。

对于新型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说:“老师应该在学生中间,而不是在学生之上、之前。要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心贴着心,没有师道尊严,只有朋友间的友情、信任与合作,与学生零距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做学生的意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去享受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在教学中应用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学生富有的智慧的创造思维。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认可教师这个朋友时,指导才能收取更大的效应。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并从事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保护他们的科学创新的火花呢?我认为教师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在教学食物单元《大米的观察》时,同学们争论起来,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用放大镜子观察米,发现米会变大,不用就很小,我们把它记不起来了。”另一个孩子说:“不应该记,这不是米的特点。”“可这是我们的发现呀,就应该记下来。”我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这样争下去也没有用,你们怎么办呢?”那个反对的孩子作了让步,先记下来后,再找出它的特点。我这个流动组员有加入到其它组的学习中,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大家经过仔细观察,思路更加清晰,最终的发现更加接近了米的本质特征,而最初记与不记矛盾迎刃而解。我真没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的发现:米的颜色、米的形状,感性的、理性的、观察的方法也很多,掌握的知识也我的意料之外,他们所获得的对米的认识和掌握观察的本领不完全是我能教给他们的,他们所发现的米的特点也是我不曾注意到的,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对米的观察收获不少,而我也受益匪浅,在科学的探究上,我和孩子们是不平等的,全班孩子与我探得的收获也是共同拥有的,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科学探究这个领域,我给孩子们想象、创造的空间,让课堂充满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三、建立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应引导学生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授一受”的影响,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即使是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质疑、询问,学生仍然要“看老师怎么说”这明显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就必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于发挥学生个体性的学习方式上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

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获得情感与体验。

新课程还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能够建立。

篇8: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 互相尊重

教育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教育民主化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 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教师尊重学生, 平等对话, 有时因不了解情况, 批评人错了教师也应说对不起, 真正做到在事实和真理面步人人平等。

二、用心沟通, 平等对话, 把真情送给学生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 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 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 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 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 班主任都要一视如仁, 不搞特殊化, 不偏见, 要尊重学生人格, 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学生, 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渠道, 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 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三、后进生转化放首位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三克服”:一克服性子急, 二克服不仔细, 三克服中途放弃。

教书育人是细活, 需要的是耐心, 如果遇事不冷静, 爱冲动, 由着性子, 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 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 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 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 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 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 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 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 反而听之任之, 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 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 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箦。

四、让学生当主人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 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 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五、改变自己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教师处于导作用。因此,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 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 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 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师生交往的过程要曲折。师生之间关系的形成不能一帆风顺。要想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必须首先经过一个不好的关系的过程。因为一开始关系太好了, 让学生感到关系发展太容易, 学生就不会珍惜, 即有可能师生关系也会闹僵, 太好的结果只会朝太坏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头到尾关系太平淡, 没有曲折, 这给学生的印象不深, 这也不是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所以, 最好的就是先让学生恨老师, 要不断制造出这个效果。学生对教师的恨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严加管束上的, 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坏习惯要大肆批评, 要敢于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 不要掩盖矛盾和回避矛盾。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恨你起来, 但恨不是尖锐对立, 不是对抗, 学生会把恨转化成对学习的一丝不苟和不能丝毫马虎。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学生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这种状态。这时候, 你再施以爱心, 用表扬、鼓励、爱护、偏袒等织起来的光环把学生包围起来, 这时候学生对你有一个感激涕零的好感, 你再顺利地实现你的爱心教育, 在这个良好的师生氛围中教学效果一定非常出色。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班级是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然而班主任更是担负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和谐,老师,学生,师生关系,真情

参考文献

篇9:如何构建高中良好和谐师生关系12

[关键词]寄宿制 师生关系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91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生的年龄相差大,不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生活习惯的养成都给教师造成了许多难度,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决定学生的性格特征。小学生的可塑性大,他们往往把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偶像崇拜,学生都会把他们喜欢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举止文明、处事公正、尊重学生、平等关爱同学、语言幽默丰富的教师定会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使学生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良好习惯

1.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一双双渴望求知的面孔,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的是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和他们平等相处,给予他们无比的信任,才能建立师生间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平等、信任、关爱、温暖、鼓励,让学生能在一个愉快、和谐、健康、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了解其家庭状况,这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更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

2.走近学生,以身作则

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就要俯下身子,融入学生当中,亲近学生,加强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课余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活动、做游戏等,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在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如早晨到校、遵守纪律、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只要激发起来,他们就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良好的习惯自然就能形成。

3.创造机会,激励向上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抓,持之以恒。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困生,不但要引导帮助他们,还应用激励办法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在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快乐。用成功的喜悦催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班级管理实行包干制度,构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自我管理和谐的格局,可以经常性开展才艺展示,积极搭建平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强自立,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艺体活动,让他们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绽放笑容,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形成习惯。

4.善待学生,晓之以理

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真正了解他们,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既要“管”,更要“理”。要从管中疏导、迁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用制度守则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奋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习惯。

5.关注细节,动之以情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时刻关注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时刻关注自己的仪表举止、语言语气、情绪神态、动作体态等细节,把握每一次教育的机会,于无声处发挥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比如学生病了要打电话通知家长;学生缺少必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时,主动伸手援助;看到学生心情郁闷时,主动和他谈心等,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总总结下一篇:张亚梅10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