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4-05-07

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精选9篇)

篇1: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大中华培训网为您提供最精准的培训课程

《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主讲:娄萌

课程目标

■了解培训管理与组织发展的战略关系 ■明确培训与发展经理岗位的主要职责 ■掌握科学构建培训体系的方法与管理 ■快速提高培训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熟练掌握培训课程的设计和维护改善 ■深入了解培训的实施和培训评估方法 ■学会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和信息的管理 ■使企业培训的组织和实施更科学规范 课程大纲

单元一:培训职能在企业中的定位

■培训在企业中的地位 ■培训的常见误区 ■培训部门的使命 ■培训模式 □系统型模式

☉CEM关键因素模式 □顾问型模式 □所罗门型模式 □学习型组织模式

单元二:培训与组织发展

■企业培训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培训与企业战略 ■培训与企业文化

单元三:培训管理者在企业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培训师

■教练

■导师

■咨询师

■顾问

■评估人 ■主持人

□培训教材的选用、编写 □评估、反馈的方法及实施 ■培训后勤保证

单元四:培训体系的构成概述 ■培训的组织管理 ■培训需求管理

大中华培训网站:

TEL:0371—53797826

大中华培训网为您提供最精准的培训课程

□需求提出和申报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确认、编制计划

□内部与外部讲师的选择 ■培训实施、反馈管理 单元五: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四个层面 □战略层面

□组织层面

□工作层面 □员工个人层面 ■需求信息的来源 ■了解需求的方法 ■需求确认

单元六:培训计划的制定 ■计划制定的原则 ■计划制定的常用方式 ■计划制定的步骤 ■培训预算的确定 ■计划的分类与内容 ■计划的实施控制

单元七:培训课程的设置 ■培训内容的五个层次 □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 □思维培训 □观念培训 □心理培训 ■培训分类

□岗前(导向)培训 □在职培训 □脱岗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课程的维护与改善 ■培训方式 □课堂培训 □现场培训 □自学 □在线培训 □拓展训练

■培训课程的设计

大中华培训网站:

TEL:0371—53797826

大中华培训网为您提供最精准的培训课程

□制定培训目标 □选择课程设计者 □规划教学和培训形式 □设计、制作培训教材 □准备其它培训资料 单元八:培训实施与后勤 ■培训培训师

■试点培训 ■培训资源落实 ■培训实施要点

■后勤准备工作清单

单元九:培训评估与反馈

■评估反馈的意义

■培训效果体现

■培训前评估

■培训中评估

■培训后评估

■柯克帕特里克四个层面评估模式 □反应层面

□习得层面

□行为层面

□绩效层面

■培训五级评估:ROI ■评估信息的收集

■培训跟进

单元十:培训管理 ■企业培训制度 □培训参与制度 □岗前职前培训制度 □培训考核评估制度 □奖惩制度培训

□培训服务制度 ■培训沟通

■培训预算与经费管理 ■培训信息系统

■内部与外部培训资源的整合 ■培训档案管理

单元十一: 培训案例

■海尔的培训

■通用电气(GE)的培训 ■摩托罗拉的培训 ■惠普的培训

大中华培训网站:

TEL:0371—53797826

大中华培训网为您提供最精准的培训课程

■西门子的五级管理培训 ■松下的培训组织 ■BP的导向培训

大中华培训网站:

TEL:0371—53797826

篇2: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企业的目标应该与企业利益主体的诉求相关,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可以引导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包括企业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客户利益价值最大化和员工价值最大化。

平衡计分卡,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与诺顿研究院的执行长诺顿于90年所创造的战略管理工具,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平衡计分卡强调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这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指标、顾客指标、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通过这四项指标的衡量,组织以明确和严谨的手法来诠释其战略,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一套系统的可考核的指标,平衡计分卡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落后的与领先的指标之间、外部绩效与内部绩效之间,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之间的平衡。

财务指标是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的要求,客户指标是指企业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内部运营指标是指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客户价值最大化企业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运营体系,学习成长指标是指企业为了构建高效的内部运营体系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员工的能力,使企业在满足股东和客户需求的同时,员工随企业的发展而成长,使员工的个人价值最大化。

二、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 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牵引,以组织运行、流程规范为基础,以绩效管理技术和手段为工具,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激励措施的保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目标体系、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绩效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

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以战略为导向将战略目标自始至终的贯穿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确保战略目标的达成。以价值创造、价值衡量、价值共享体现价值管理理念,通过价值共建实现价值共享。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使每位员工都了解组织绩效的实现过程,并且使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相一致,在有效的战略绩效

机制驱动下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

三、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绩效目标体系的构建:

1、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绩效目标体系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找出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然后分解为业务单位、职能部门和个人岗位指标,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建立起基于公司战略的绩效目标体系,使每个部门、岗位的努力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相一致,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员工的绩效责任。

2、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方法

通过战略地图的绘制,明确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将公司的总体战略分解为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再将业务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经营目标,将职能战略转换为管理目标和学习发展目标。

通过绘制公司战略地图、事业部战略地图和部门战略地图,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事业部的目标、以及职能部门的价值。同时建立个人岗位计分卡,明确岗位如何为组织创造价值,岗位如何服务自己的客户,如何建立岗位工作的高效流程,以及个人在岗位上如何学习成长,提升个人工作能力。

将经营目标按照公司的经营规划和计划分解到各战略业务单元(事业部、子公司),由事业部分解到各相关业务部门,通过全面预算体系确定公司的经营指标。将管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以及各战略业务单元,各部门将指标与个人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联系起来,建立岗位目标,从而形成企业的绩效目标体系。

公司的目标体系由公司经营目标、战略业务单元经营目标、职能部门管理目标和个人岗位目标组成。董事会与公司经营层签订绩效目标合同,公司和各战略业务单元、职能部门签订绩效目标合同。事业部与各二级部门、二级职能部门签订绩效目标合同。各部门同各岗位签订个人绩效目标合同。目标的层层分解,以及目标绩效合同的逐级签订保证了企业战略通过目标体系的有效传导。

3、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指标体系能够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从公司战略到个人岗位目标的贯通。

通过建立公司平衡计分卡,确定公司的一级目标,依据战略经营单元的战略地图,建立事业部平衡计分卡、事业部所属业务部门平衡计分卡和职能部门平衡计分卡以及岗位平衡计分卡。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将企业的财务类指标分解到各事业部及各级业务部门;将管理类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风险管控指标,品牌建设指标、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指标等。同时将企业的内部流程指标、学习成长指标分解到各事业部、各部门及职能部门。

级绩效指标在财务层面主要有企业的总资产投资回报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客户层面有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率、售后服务满意率等;在运营层面有订单处理及时率、物流交货的及时率等;企业的学习成长指标主要有培训完成率、员工满意率等。

在个人岗位的绩效指标主要有:岗位创造的价值指标、个人工作计划完成率、岗位目标达成率;服务部门的满意率;个人学习培训计划完成率,个人能力提升目标达成率等。

(二)绩效管理过程体系

绩效管理的过程体系保证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绩效管理过程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四个环节。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沟通和绩效改进,通过企业上下级间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对绩效目标达成共识。将绩效管理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让企业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提高整体绩效展开,部门的工作支撑和服务公司整体绩效的实现,个人的工作为公司的整体绩效的实现创造价值。同时,及时解决绩效目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目标实施的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和调整,保证目标顺利实现,从而使企业战略落到实处。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反馈会议,及时的调整绩效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绩效辅导和绩效改进,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

建立与绩效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保证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保证和依据。包括公司组织绩效考评管理规定、个人岗位绩效考评管理规定、员工个人绩效申诉制度、绩效面谈、绩效辅导制度、绩效考评结果应用制度等。使绩效管理制度化、流程化,通过制度体系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

(四)绩效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以公司高层为负责人的公司战略决策委员会,对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情况定行定期的研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日常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定期的召开绩效管理运行情况分析会以及绩效目标达成研讨会,保证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总之,通过构建公司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公司战略绩效、经营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的战略协同,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来提高组织的绩效,保证战略目标的有效分解并引导员工培养企业所需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员工绩效目标的达成保证企业战

略目标的实现。绩效(Performance)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不同的人对绩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有人认为绩效是指那种经过评估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更多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员工的工作结果,是对企业的目标达成具有效益、具有贡献的部分,在企业的管理中常被用在人力资源的研究评估中。

绩效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综上所述:绩效是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作出的其他贡献等。绩效的特点

它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1、多因性

多因性是指一个人的绩效的优劣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的环境、机遇,个人的智商、情商和它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及企业的激励因素。

2、多维性

多维性就是说一个人绩效的优劣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取得比较合理的、客观的、易接受的结果。

3、动态性

篇3: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水电事业的大力推动, 各种新型电力技术不断获得研发与应用。但同时传统老旧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却使得企业普遍出现人才短缺的困局。面对这一局面, 积极构建科学的现代化企业教育培训体系, 不断推动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升级, 成为众多水利电力企业所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流程

对于企业职工培训而言, 完整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其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 否则职工培训工作则必然会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通常而言, 完整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应当为五个不同环节所构成的循环过程。

1) 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需求的确定其根本目标在于明确企业哪些员工需要开展教育培训, 需要开展哪些培训内容。其关键在于, 立足企业实际需求, 服务于企业长久发展, 寻找出企业有待解决的人力资源问题, 并对其能否借由培训予以解决展开分析, 从而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2) 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目标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指导与依据, 只有具备明确的培训目标, 才可以对培训的具体内容、对象、时间以及所需的师资、设备、教材等予以确定。一般而言, 企业培训的目标客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思想教育、企业目标等不同的类别。3) 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方案是对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呈现, 其包含的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师配置、教学手段、考核模式等一系内容都需依照培训目标加以确定。4) 实施培训。实施培训是职工培训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主要是对培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各项教学活动展开协调管理。切实有效的协调管理, 不仅有助于受训者能够全身心投入培训工作中, 更能缩减培训时间, 提升培训效率与质量。5) 成果转化。成果的转化是指职工完成培训后, 将自身所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的运用到生产实际的过程。这一过程达成的有效与否, 取决去企业是否针对职工培训工作, 制定了科学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 能够将培训效果同职工绩效考核、薪酬获得、职位升迁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6) 培训效果评估。合理有效的培训成果评估不仅是对职工上一阶段培训工作好坏的评价, 更是对企业后续培训工作开展的参考和职工今后进一步深化培训的指导。

三、培训体系实施的原则

在构建出完善的培训体系后, 如何对其开展切实有效的应用, 则是关乎培训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培训实施中, 作者认为首先要遵循下述几点原则:1) 准确处理企业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间的关系。2) 充分把握成人培训产学结合紧密的特性。3) 培训工作应当由企业自己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把控。4) 坚持按需进行, 学以致用。5) 坚持培训方法的多元化发展。6) 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7) 坚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与持久性。8) 注重对培训成果的及时反馈与有效转化。9) 构建奖惩结合的激励制度。

四、培训体系高质高效运行的有效措施

1) 加强培训理念的宣传。对于水利电业企业而言, 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属于全新的管理改革, 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实践进行检验。因此, 企业必须注重对培训体系构建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让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明白其是一项利己利公的双赢活动, 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其中, 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合理制定培训目标, 因材施教。培训体系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培训目标。目标制定时, 企业必须充分依据自身发展实际,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其中宏观目标应当契合企业长久发展需求, 以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种类、比例等位主要内容;微观目标则指员工的个人培训目标, 应当在贴合宏观目标的前提下, 以利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 充分考量员工个人性格特点与职业专长, 为其尽可能提供专属的培训计划, 以实现员工个人潜力的最大激发。

3) 革新培训模式, 注重素质培养。灵活多变、内涵丰富的培训模式能够最大化满足员工的多元化培训需求。在培训中, 企业应当贯彻“领导贯学、因地自学、互帮互学、结对带学、换岗轮学、外派专学、取证定学、比武竞学”多法融合的现代化多远教育培训模式, 充分运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 讲职工培训教育同职工日常工作有机融合, 在达成工作目标的同时, 完成培训目标, 实现产学间的紧密结合, 大幅缩减培训耗时, 提示培训效率与质量。

4) 构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在培训体系的构建中, 企业应当充分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构建专属的网络培训信息平台, 并在平台上设立学习管理、师生互动、经验交流、最新前沿等不同板块, 为学生培训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帮助的同时,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面帮助, 并便于学生彼此间开展培训心得的自由交流与对比, 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学、帮、比、赶、超”的学习氛围。譬如学习管理系统, 能够让培训教室对学员的教学信息进行及时的存储汇总, 以便其对学员的学习状态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依据学员学习状况, 对其培训内容进行调整;经验交流系统则可让学员间开展培训心得的交流体会, 通过互帮互助, 促进全体培训学员的共同进步。

5) 完善奖励机制, 激发职工潜力。培训部门可依据汇总的培训数据, 定期对全体培训人员进行成果考核评定, 并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 依据职工培训成果鉴定报告, 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 从而充分激发职工学习潜力, 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为培训成果的高质、高效提供保障。

6) 反馈总结, 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对每期培训过程中不同学员的培训进度、培训成果展开深入探究, 总结进步快学员的优秀学习经验并加以推广普及, 对进步慢学员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便对培训方案加以改进。同时, 培训部门还应对培训中出现的各类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分析, 并以为指导依据, 对后续培训的开展提供指导, 从而形成不断进步, 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

五、总结

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 立足长远是企业实现自身长久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着眼当下是满足职工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市场竞争人才需求的基础前提。因此, 对于水利电业企业而言, 面对新时期的新机遇, 其只有立足自身, 积极构建具有独有特色的针对性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养的提示, 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丰.北京市电力公司技能教育培训体系设计[J].中国培训, 2010.

[2]宋君华.广饶县供电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10.

篇4: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企业化;评价体系;构建;实施

一、学生自身

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学校里,学生永远都是学校的主角。在我们的印象中,中职学校里的学生没有普通高中的学生好管理。这是当然了,虽然当下中职学校的地位较以前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们如果不是在万般无奈下,决然不会轻易选择中职教育这条道路。说白了,选择上中职学校,不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下下策。那么,对于这些“失意”的,或许还有可能从此得过且过、自甘堕落的、叛逆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该如何约束、规范自己。这是在探讨中职学校企业化评价体系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1.在学习上奋发图强,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首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该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也不应该心灰意冷地说什么“看不到未来”这样的话。既然我们来到了这里,再多的惋惜也只能成为惋惜,而且悲叹的时间越长,悲叹的程度越深,就越容易一直处于这种低迷状态之下,对于未来就更是没有什么把握了。学生应该认识到,中职学校有它自己的特长,比如说现实针对性强。那么,你最应该做的是不辜负这几年的时光,稳稳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英雄不问出处,从普通高中走出来的学生,就一定比你更优秀吗?未必如此。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在学校掌握需要的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中职学生首先应该学好自己相关课程,不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这是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进行深造不可或缺的前提。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地学到了知识,才能为自己日后所用,才能真正达到建设中职学校的目的,也才能较好地进行构建中职教育企业评价化体系。

2.在品德行为方面,以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己

中职学生在品德行为方面与普高学生相比,可能更加放纵些。上面也说到了,不得已进入中职的学生们,或者是由于以前就对自己放纵惯了,或者由于没考好、家庭方面的原因。

前者,习惯已成自然,那些曾经阻碍学生们好好学习的各种因素必然在高中阶段还会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甚至是变本加厉。所以,对于这类问题由来已久的学生来说,通过实施教育来劝诱他们,指引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比督促他们努力学习来得更加容易,也更加现实。但是,老师们的规劝毕竟只是外因,还不能直接发挥作用,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切还是要看当事人学生自己的觉悟和态度。这类学生应该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知错能改,知错善改,知错敢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品德行为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学习,最好是能与那些同学为友。这些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改进,争取做个思想进步、价值观正确、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优秀学生。

后者,不管何种原因,总之是来到了中职学校。以前的一切,管它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过去了,都不重要了,当下才是最珍贵的。我们不能因为几次的不如意就彻底否定自己,不能因为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就向命运低头,就向环境妥协。年轻,是我们拥有的无限资本。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的可能,你不去尝试,不去向命运开的这讨厌的玩笑挑战,你就会是永远的失败者。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能经受得住失败的考验。你只需要把你在中职这段期间的学习经历当做是磨砺自己的过程,努力约束自己,千万不要从此一蹶不振,走上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不归之路。你要相信,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这时候的困难必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能派上用场。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认识到苦难的价值,然后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做好自己该做的,想要的东西便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3.在身体素质方面,加强体育锻炼

不论你有多大的理想,多远的见识,没有健康的身体,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作用。我远方的一表妹,高考失败后一度很是自责,刚上大学时就立下了考研的宏伟愿望。在大学期间,她还像高中时期一样用功,她们同学为此不止一次嘲笑过她。当然了,她并不在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们那些俗人们怎能理解她呢?她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后来因为体力不支,在考场上险些昏倒,所以失败了。她这一例子很有说服力,积极进取、有远大理想并为之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终抵不过有个健康的身体。所以,中职学生在提升学习能力、改进道德方面不足的同时,也应该兼顾自己的身体素质。不管你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不管你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都应该知道,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什么都白搭。

二、学校管理

中职企业化,归根结底还得回到学校自身来说。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如何制定措施来保证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者,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投身于中职企业化的建设中来,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白。

1.从学校的管理者角度来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万事都需要一个总指挥,在学校里,这个指挥官就是学校的领导。他们传达教育部门的意旨,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来培养相应的人才。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

拿我所在的学校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来说,我们学校现在正推行一种现代班组长培养模式,即“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模式。而这其中,“三维”是指德育、教学和实践,它是进行有效教育的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三个维度。此外,我校还打算发展学生管理活动、团体活动、以及顶岗或校外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希望可以借此来响应国家的号召,二来提高本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以及提升本校评价化服务体系。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的人才,为全社会减轻就业压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所以说,中职的管理者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而又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意见,再严格落实中提高本校的相关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2.从学校的教育者来说,要主动参与到中职企业化评价的进程中来

教师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既要遵从学校领导的指示,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而有区别地施教。

本人自从教以来,在体育老师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除了认真教授我的课程以外,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学校倡导的各种活动。既有自己主持的《对校企体育文化合作共建模式的探讨》,又参加了学校的其他课题,还在各种刊物上荣获大大小小的奖项。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样子,就应该起到作为老师的表率作用。虽然说我们中职学校重视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稍忽视理论知识。但是,作为老师如果没有学术上的认识和成就,就不足以自信地指导自己的学生。看到这样没有学术知识的老师,可想而知,学生该有多么失望,该有多么迷茫。老师都如此,怎么能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呢?

三、国家政策

近些年来,相对于以往来说,国家是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的企业化评价,在这方面也比之前有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带动下,江苏省也出台了《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教育方案,我校作为江苏省职业学校的示范院校,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努力创新,争取再创高峰。

除此之外,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宣传中职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而改变人们对它一直以来存在的不公正的态度。国家还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相应地建设一批相关的中职学校或是让中职学校开设一些为当今所需的、培养专门技师的有关课程。而且,国家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中职学校的各方面地投入,真正实现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同步发展。

中职学校在其企业化评价体系中的建设与实施是现在和今后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内我们必须重视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往小了说,这关系到中职学生日后的发展;往大了来说,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个人、学校管理以及国家政策方面来着手,争取中职学校在企业化评价体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步实现人们对它寄寓的厚望。

【参考文献】

[1]王青青.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多远评价的一些看法[J].快乐阅读,201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5:陈相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陈相学校生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街道书山路101号,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77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1792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清新。学校现有学生2120名,51个教学班,教师170名,退离休教师207名。幼儿园9个班,幼儿280名。学校如今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学校办学社会满意度逐年攀升,学校现在正努力打造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目标的特色品牌学校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才能体现校本的特色;而要体现校本特色就必须构建基于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作支撑。课程的设置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只有真正实现校本化才能符合学生实际;而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有有效可行的具体实施策略和评价引领措施作保证。

二、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实现生活教育。为此,学校提出“学为生活”这个课程理念,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努力达到让我们的农村孩子“适应现代城市生活”这个课程目标。

三、课程的体系与框架

陈相学校立足于打造以“生活教育”为品牌的特色学校,建立基于学生未来成长的“学为生活”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学为生活”的特点。

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是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以“学为生活”课程理念作为顶层设计,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由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人文与礼仪、语言与交际五部分课程领域作为支撑,每部分都包括国家与地方设置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学校开发的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校本课程。

(一)、整合生活教育课程

1、艺术与审美

(1)、学科课程:音乐、美术、书法。

(2)、活动课程:铜管乐、舞蹈、铝板琴、合唱、竖笛、手工、绘画、书法。(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博物馆。

2、体育与健康

(1)、学科课程:体育与健康、卫生与健康、心理健康、安全教育。(2)、活动课程:跆拳道、足球、篮球、棋类、花式跳绳、跑步、疏散演练、防护等。

(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军营。

3、科技与生活

(1)、学科课程: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信息技术。(2)、活动课程:生活农场、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应用、12xue平台应用等。(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自然。

4、人文与礼仪

(1)、学科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地理。(2)、活动课程:现代礼仪、国旗讲话、入学、入队、班队会、毕业典礼、时事政治、养“诚”教育。

(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生活。

5、语言与交际

(1)、学科课程:语文、英语。

(2)、活动课程:演讲训练、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写作训练。(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社区。

(二)、开发其它校本课程

1、生活技能课程:学会生活系列课程:1—4年级:好习惯、好孩子课程;5—7年级:好行为、好少年课程;8—9年级:好理想、好青年课程。

2、特设课程: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等。

(三)、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

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

课程理念:

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

← 学为生活 →

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

课程目标:

适应现代城市生活

课程领域:

艺术与审美

体育与健康

科技与生活

人文与礼仪

语言与交际 陈

↙ ↓ ↘

↙ ↘

↙ ↘

↙ ↘

↙ ↘ 相 学科课程: 音乐、美术、书法 体育、卫生与健康 数学、科学

品生、品社

语文、英语 学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综合、信息

思想品德 校

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 课

程 活动课程: 铜管乐、舞蹈

跆拳道、足球

生活农场

现代礼仪、国旗讲话 演讲训练体

铝板琴、合唱

篮球、棋类

科学实验

入学、入队、班队会

经典诵读 系

竖笛、手工

花式跳绳、跑步 信息技术

毕业典礼、时事政治

传统文化 构

绘画、书法

疏散演练、防护 12xue平台应用

养“诚”教育 写作训练 建

↓ 框 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博物馆

走进军营

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走进社区 架

图 生活技能课程:

学会生活系列课程:1—4年级:好习惯、好孩子课程↘ 学会做事、学会吃饭、学会洗澡、学会睡觉、5—7年级:好行为、好少年课程→ 学会保管自己物品、学会共处、学会求知、8—9年级:好理想、好青年课程↗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等

特设课程:

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

四、课程的推进与实施

(一)、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之间的整合已越来越被中小学教育者关注和重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去研究、实践。我们利用“学为生活”课程理念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利用“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人文与礼仪”、“语言与交际”五部分课程领域作为支撑,将国家与地方的基础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将现有课程内容进行适度整合,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利用“助学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我们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学为生活”为课程理念,开发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和重大节日的特设课程,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分层性、整体性,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课程体系。

(二)、生活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1、夯实国家基础课程

做实以达成学习目标为载体的国家课程,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全面地学习国家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通过夯实国家与地方的基础课程,把握教材本位价值,搭建文本沟通桥梁,鼓励学生个性理解,打好学生一生的基础,最终实现以真诚理解的课堂氛围、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质疑探究的学习状态为特征的生活教育和谐课堂。

2、激活社团活动课程

激活以引导学习兴趣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生活。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科课程设置的校本化社团活动课程,它是学科课程以外的拓展与延伸。它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的选修课程,由30多门校级精品社团课程组成,学生的参与率为100%,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一生一收获。社团活动课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与学相结合的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求,既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又灵活了学生的双手,培养了创新力,学生在自信中快乐的生活与成长。

3、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开发以体验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开发社会实践校本课程,让学生真正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走进军营、熟悉国防;走进自然、增强环保;走进生活、学会生存;走进社区、体验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进一步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定期有组织的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收集调研,活动中思考感悟,活动后讨论分享,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校园活动、社会生活仅仅联系在一起,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感悟,真正实现课程的价值。

4、打造生活技能课程

打造以培养学生特长为载体的生活技能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掌握本领。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有一块占地10亩的生活农场,校外有一片占地100亩的学农基地。学校以生活农场和学农基地为依托,以年班为单位,划片承包,组织学生亲手种植、修整、采摘、收获各种蔬菜、植物及农作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植物、食物的种类、特点与生长周期;掌握植物与食物的区别与种植技术;通过生活农场课程的学习,达到学会技能、学会生活的目的。

5、抓实学校特设课程

抓实以丰富学生生活为载体的学校特设课程,学校利用重大节日或纪念事件设计特设课程,如: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等。学校特设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使学校教育走出围墙,走向生活,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了教育时空的无限延展。丰富的社会资源均是特设课程实施的课堂。老师、同学、家长、甚至整个社会中的人都可以成为特设课程实施的参与者。

五、未来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坚持做好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会从学生“学为生活”的角度出发,继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调整生活教育课程内容,让丰富多彩的课程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追求理想课堂,关注学生生活成长

努力让有限的课堂不断增值,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成长需求的沃土,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乐园,成为活跃思维与升华情感的地方,让孩子们的掌声、笑声、辩论声充盈整个课堂,这才是我们对理想课堂的不懈追求。

(三)、完善综合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形成多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6: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体系相比,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与之相辅相成。利用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7: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护理人才成长规律,实训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训练项目从单一到综合;以基本职业素养、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校内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优化实践内容,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细化实践教学考核,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32-0099-02

护理界公认21世纪护理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核心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对于高职护理教育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以湖北省护理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行业、医院调研,明确护理岗位职业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为了科学定位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护理学院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深入行业、医院调研,明确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以此为依据,确定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护理功底、娴熟的专科护理技巧、规范的综合护理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胜任一般护理岗位的职业能力。

二、构建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强调“硬实践”,也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更强调知识运用,临床思维、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软实践”活动。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总目标,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与素质目标,与行业专家一道构建五个模块、三个平台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总体框架。

1.五模块包括职业素养模块、基本护理技能模块、专科护理技能模块、综合护理技能模块、岗位职业能力模块

模块一:职业素养模块。护士的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医学软科学课程设置来培养的,为此,我们增加了人文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护理导论”“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护理人际沟通”等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实训与社会实践,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积极的职业情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及伦理法律意识。

模块二:基本护理技能模块,包括基础护理、基础医学、健康评估等课程实训。通过该模块的实训,促进学生理解医学基础知识,初步建立理论联系实际及整体护理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直观思维及基本操作技能。

模块三:专科护理技能模块,包括急救护理,内、外、妇、儿、精神科护理等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根据各专科护理岗位特点,以工作任务或案例为载体,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完成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熟练掌握常用的专科护理技术,获得过程性知识,进一步强化职业素质。

模块四:综合护理技能模块,包括10个综合实训项目。项目以案例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内容,案例由简单到复杂,由小综合到大综合。在学生学完了前期课程,顶岗实习前,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内模拟病房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首先小组讨论,分析案例,找出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然后制订护理措施,运用前期学习的单项护理技术,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单项护理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及形成整体护理的观念,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块五:岗位职业能力模块,即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36周。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明确各科室实习目标、时数、内容、考核要点。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形成岗位职业能力,实现由护生到护士的过渡。

2.三平台包括校内实训、教学见习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

校内实训平台:按照“环境真实性、设备先进性、功能多样性、资源共享性、使用开放性”的原则,依据真实医院环境建成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五大实训区。购置一批先进教学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配备有危重病人监护急救仿真系统。除了加强实训平台硬件建设之外,还注重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在实训室墙壁悬挂护理职业道德名言名句、南丁格尔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事迹介绍、护士文明用语、护士服务忌语、护士行为礼仪守则、护理操作规程等宣传牌,以营造职业氛围,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模块一、二、三、四均能在校内实训平台完成。

教学见习近平台:根据“三早一重”即“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别于第二学期与第三学期分别安排1周的集中见习。通过见习使学生了解医院文化、护理工作任务、工作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专业知识,熟悉常见病的症状、护理常规。

校外实训平台:实习医院的等级越高,相对而言临床带教能力、操作的`规范程度及提供的实习岗位等综合能力越高。目前,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等30家三级甲等医院签订了实习协议,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的临床顶岗实践和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

三、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内容选取方面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以服务专业课程为目标,整合医学基础实训项目。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联合教研,明确基础医学与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技能衔接点,按护理专业教学要求优化基础医学实训项目。二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训项目。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湖北省护理职业集团,对集团内24所医疗机构近3年护理操作的使用频次进行调研分析,删除过时的实训项目,引入临床新业务、新技术,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同时还根据临床设备及耗材的更新,不断优化操作流程。三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中心,开发综合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以案例为基础,融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急救护理等专科护理内容于一体。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184个实训项目,2周临床见习和36周顶岗实习组成。逐步形成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实现了护理能力的逐级提升,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四级、三方、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四级、三方、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四级”即:一级考核是课程学习中,每项操作学完后由小组长进行单项技能考核;二级考核是课程结业时由任课教师组织的小综合技能考核;三级考核是实习前培训后,由护理学院组织的综合技能考核;四级考核是实习结束毕业时由医院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三方”即学生、学校、医院;“多元”指评价内容多元,包括知识、技能、安全、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及人文关怀理念等素质。

通过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实训项目的认真实施和系统的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有较大的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燕.护理综合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张静,张小芳.应用型护理高等职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6,30(10):3795-3798.

[3] 刘雪琴,孔卫丰.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81.

[4] 田玉风,陈泽新.从课程设置中看中美护士人文素质的差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31(10):75-76.

[5] 赵蓓.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15(8):951-953.

篇8: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国民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能源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水电企业的发展, 水电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关系愈加紧密, 因此也对水电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电生产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同步性与连续性, 生产中某一环节发生问题会导致整体联动, 甚至造成全面停工。因此, 对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对于保证水电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而如何更加科学进行风险预控, 实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目标, 是我国水电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1 风险预控的理论基础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评价的基础上实施有效地控制, 并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的损失①, 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的。

风险预控的理论基础是海因里希的“冰山理论”, 浮在水面的只是冰山的小部分, 隐藏在水下的是冰山的主体, 发生的事故就好比浮在水面上的冰山, 而大量不安全的隐患就像水下的冰山, 累计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因此, 风险预控要求关注隐患根源, 如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的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等, 防止系统的潜在损失, 是风险预控安全管理的基础。

2 构建水电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是水电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水电生产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 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对于保证水电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而根据冰山理论, 我们看到事故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也不是偶然事件, 而是人的不规范的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不、管理系统上的缺陷等常年累计的必然结果。因此, 本文所构建的水电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旨在以控制风险为基本目标, 通过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环节, 同时辅以应急管理体系。

有计划、有组织、有效地开展风险预控, 将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是预防事故发生、控制危害蔓延、降低损失金额的关键管理手段。风险预控要求水电企业直面风险, 通过定期危险源辨识、开展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并将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建立起风险预控长效机制, 即水电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如图1) 。

如图1所示, 水电企业实施风险预控管理有四个基本程序:

第一步风险识别, 风险预控管理的前提是进行风险识别, 是对危险源进行辨别, 即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归类, 如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实际上也是对安全性的评价, 对潜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确定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范围与程度, 并依据评估结构进行风险的排序。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有效鉴定风险, 采取措施最小化风险。

第三步风险控制, 在风险评估基础上, 建立结构化的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基于NOSA体系, 以其规范和标准作为基本要求, 在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确定控制风险的对策, 协调组织风险管理各项措施的实施, 保障水电生产工作安全高效的运转。

第四步应急管理, 建立应急方案即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案, 尽管进行了风险的预控与安全健康环境的建立, 但是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建立各种应急措施, 以确保及时实现风险预控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四个步骤保障最终实现水电企业风险预控的目标, 即风险均可控制、意外均可避免, 实现水电生产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全员性与长效性, 最终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环境系统。

3 水电企业风险预控管理的实施要点

水电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保障水电生产安全的重要方法, 而体系的实施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则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

3.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即开展危险源辨识, 就是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设备、设施和系统或其中的一部分, 本质上只要是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的即危险根源所在。

识别危害源后, 通常按“直接原因”、“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危险因素辨识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因素和事故机制, 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法, 关键是辨识要全面、完整。在进行危险因素辨识时, 首先以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律和法规作为依据, 同时参照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故或事故信息;通过对作业过程、设备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现场观测, 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开展有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加的座谈, 讨论分析作业过程、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作为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补充和确认。

3.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价主要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方面来考虑, 确定风险值, 划分风险等级。对不能接受的风险, 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控制, 降低风险在可接受范围。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为安全性评价, 即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给予正确评价, 确认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并采取针对性的消除危险的控制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②, 达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获得最大发电效益的目的。

在水电生产企业普遍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是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综合评价, 其实质是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过的安全工作及其效果进行的一次总体审核、评价。采用定期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 对企业各级人员在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 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所做的安全“控制、管理和监督”工作进行度量 (打分) 和监测, 对存在未控制好异常等危害因素的“评价项目”扣分, 并分析存在的原因和评价其性质。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 通常可以采用排除、代替、隔绝、工程、管理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方法来对风险加以控制。

水电厂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按“依据”设置“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设置得越全, 控制、管理、监督得越及时、有效, 安全生产就越有保障;二是要懂得“依据”是指什么并学会查“依据”。三是要会查证。四是分析、评价“评分标准”的扣分情况和原因。安全性评价则注重事故预防和风险预控, 评价范围涉及到电厂的各个专业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 基本覆盖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 对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有显著的效果。

3.3 风险控制

安全是水力发电企业的永恒主题。在深化水电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 水电企业的风险控制不再是仅仅地对风险事故的规避, 而是努力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环境系统, 这才是风险预控的终极目标。只有每个员工形成自觉的主动地追求安全的行为与氛围,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控制。NOSA是国际职业安全协会简称, 其所创建的NOSA管理体系是国内外水电业所倡导的行之有效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NOSA管理体系倡导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通过文化建设强化风险意识, 都与现代水电行业安全管理的理念一致。

NOSA管理体系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优化平台, 被世界广泛认可的集安全、环保、健康为一体的管理体系。系统分为人、机、物、料、环五个部分72个元素, 涉及水电生产安全本质的核心要素能够集合在NOSA管理平台上, 并有机结合起来, 以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减少事故, 最终实现持续安全目标。

NOSA管理体系是实现安全运行的有效机制。“风险均可控制、意外均可避免”是其核心理念。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安全工作程序, 采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预控机制, 任何环节明确由谁做、做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怎样做, 推进水电生产实现本质上的安全③。

NOSA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文化理念, 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并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与整体素质。它提倡以人为本, 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注重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NOSA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人和物的本质安全化, 最终实现水电企业安全的持续化。

3.4 应急管理

尽管建立了风险预控的机制, 但是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 要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零, 也就是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因此, 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 通过采取事故应急管理这条重要的风险控制途径, 可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 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 以减少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 尽可能降低可能产生的危害。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具体包括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 各个阶段相互关联, 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体系。应急管理实施中的重点是建立预案, 演练和以on-call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预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根据水电行业规定或上级主管部门总体要求进行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在事故发生突发之前、过程中以及结束后, 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处理时效、处理方式以及资源准备。应急预案是为应急响应预先做出的周密行动安排, 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南。

应急演练是检验和评价应急预案的重要手段, 以发现预案中可能存在的程序缺陷, 或是应急人力与设备的不足, 进而可有利于增强人事故救援的信心, 提高应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 改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 进而有效增强整体应急反应能力。on-call值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机制, 是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减少经济损失的有力制度和组织保障。建立能够应对突发不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 (如图2) 。

4 二滩水电站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的成果

二滩水电站是是川渝电网的中流砥柱, 安全生产是其管理永恒的主题。二滩水电站安全管理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基于“以人为本”和“精益管理”的理念。安全管理涉及技术的提升, 设备的维护, 但是人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二滩水电站将安全管理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 员工观念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会安全”。在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上, 二滩水电站将精益思想贯穿体系中的各个环节, 其以NOSA为载体, 通过对每个细小环节的管理, 及时查堵漏洞、及时解决问题, 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进而形成了安全、健康、环保的生产状态, 从而有力保障了水电安全生产。二滩水电站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 将事故管理关口前移, 高度重视事故前的预防管理工作, 多次成功应对了电网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应急管理体系成功应对了“南方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8·30”攀枝花地震灾害等, 危难时起到了“脊梁”的作用。

二滩水电站以全员安全意识的强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为结果建立的风险预控体系, 全方位地保证了水电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实现了水电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何艳丽.对电力安全实行风险管理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 2013 (1) .

[2]李贺松.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及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2-04-01.

[3]任泽民, 栗建峰, 潘宏.深入推进NOSA管理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J].四川水力发电, 2008 (2) .

[4]施泉生, 詹必雄.模糊决策方法在电厂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 2003 (12) .

[5]尚积伟, 吴群红.国外重大应急演练案例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 .

[6]张元.整合NOSA与“三标”, 建立发电企业综合安健环质管理体系[J].华中电力, 2008 (6) .

篇9: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企业战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依据企业战略制定后备干部选拔标准

不同岗位后备者应当满足不同要求,所以应当依据企业战略确定任职资格和目标岗位,然后以岗位特点、任职资格为依据确定选拔标准。河北港口集团的发展思路是坚持“提质增效升级”这一核心发展要求,加速“资本”和“信息”两大平台建设,抓住国企深化改革、港口资源整合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契机,依托“改革驱动、主业协同、港城互动”三大发展动力支撑,形成四大主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应当依据企业发展战略思路确定绩效标准,并在选拔标准中纳入未来领导潜力、现任岗位能力、过往业绩等因素,既客观评价现有能力,又科学预测未来领导力的发展。以集团公司现行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业绩考核,这样后备人选的现任岗位胜任能力才能够体现出来,只有业绩突出且能够胜任现任岗位的人才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空间。未来领导潜质是对后备人选是否具备更高职位胜任潜质的评估,同时还能够为后续管理和培养提供依据,进而实现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提升。

二、形成科学公平、便于操作的选拔机制

做精港口经营及配套服务,做强港口物流及相关服务,做优投资及资本运营业务,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是河北港口集团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形成一套公平科学、易于操作的选拔机制,这样才能够为企业选拔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企业员工才能够获得提升的机会。企业后备干部选拔要经过公司党委审定、组织部门考察、领导面试、专业素质测试、资格审查、推荐等步骤。为了有效拓展选拔人才的视野,集团公司开展竞争性选拔,在公布选拔标准和条件的条件下利用群众推荐、单位推荐、个人报名进行后备干部的发掘,秉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科学的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集团公司适时引入面谈、演讲、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公文筐、心理测验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名评价者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在特定测评情境中的个体表现,实现评价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提升。为了提升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互补性,集团公司依据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和客观实际确定选拔标准,重点选择特定专业、特定学历的人才,并组织高层管理者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后备人选的把关工作。

三、执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保证组织在一定时间为目标职位找到有效人选是建设后备干部队伍的目标,集团公司在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时应当遵循以下步骤。第一,设计培养方案,构建培养档案。在目标岗位后备人选被识别出后,应当进行目标岗位胜任能力、任职资格和综合测评结果的匹配工作,依据其短板和特点进行培养开发方案和执业发展规划的量身定制,然后在具体实施中进行调整和反馈。同时还应当进行个人档案的构建,这样才能够实现其能力和绩效的监控跟踪。第二,通过培训提升未来职位胜任力和领导力。当前企业通常采用两类培养方式,一类是业务知识和理论培训,也就是利用外部师资力量进行定期、不定期、个别、集中的干部业务知识、综合知识、思想素质的教育;另一类工作实践锻炼,也就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磨练和学习推动驾驭局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这两类方式利弊不同、侧重不同,我公司将两类方式有机融合,进而保证企业发展需要的满足。两类方式融合后称之为行动学习法,其目标是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或任务,在同事支持下后备干部进行不断学习和反思,利用完整的跟踪、评估、问题解决、知识导入推动多数人行为的改变,将绩效和学习真正的连接起来。第三,定期审视,不断完善改进。集团公司通过对后备干部培养计划进行定期审视,同时对干部胜任岗位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进而实现人才管理方式、培养方式、评估方式的不断改善。

四、构建动态、持续的后备干部管理体系

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领导班子建设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公司根据港口经营及配套服务、港口物流及相关服务、投资及资本运营业务、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的发展情况,建立动态的、持续的后备干部管理体系。第一,分类、分层管理。集团公司以领导班子建设需要为依据,进行后备干部队伍不同特点、专业、成熟度、层次的划分,然后依据需求进行每个类别人数的确定,并进行长期培养、中期使用、近期使用的分类。第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在实践中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集团公司秉持着人才管理循环理念,在近期可使用范围中纳入表现突出的后备人才,如果具有突出变现就应当赋予其更复杂、更大的业务,通过随时补充新发现的优秀人才,为干部队伍增加后备力量。第三,备用结合。为了改变当前备而不用的现状,我公司应当对后备干部备用结合制度进行积极探索,有机结合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住机会尽快启用满足条件的后备干部,进而将后备干部任用比例有效提升。

五、结语

干部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企业干部队伍发展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而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则是企业干部队伍发展的核心途径,所以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活动,为企业培养和选拔出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后备干部,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一篇:描写爱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