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2024-05-11

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通用7篇)

篇1: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物业管理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的工作要求

一、每日工作

1.巡视所管理的物业一遍,巡视内容为:

(1)查小区内是否有违章行为(有无乱搭、乱建、违章装修,墙壁有无乱涂、乱画、张贴广告,有无乱摆摊贩);

(2)小区内是否有不安全隐患(房屋是否出现严重破损,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室外输电线路是否完好,有无乱拉乱搭,内有无可疑人员活动);

(3)小区内环境与卫生是否符合标准(树木花草有无损坏,房前屋后,公共场所有无乱丢扔垃圾,垃圾桶是否倒请,有无乱停放车辆,乱晾晒衣物,有无影响正常休息的噪声源);(4)基础设施是否完整(道路有无损坏,室外上下水道是否渗漏,路口拦护栓,路障是否完好,娱乐设施有无损坏)。

以上内容巡视完毕要做好巡视记录,发现问题,能处理的应立即处理之,重大问题和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向物业经理汇报。

2.收缴业主(住户)管理费、各项规定费用;

3.接待业主(住户)来访和处理有关物业管理的投诉; 4.解答业主(住户)提出的有关物业管理业务咨询; 5.安排保养、维修任务,验收修缮质量;

6.做好工作日记(内容为:记录每天完成的工作,发现和处理问题,上级领导的指示,急待解决的事务,住户投诉等)。

7.整理内务(包括打扫办公室;整理文件、资料图书报刊;清洁整理办公桌、椅及其他办公用具等)。

二、每周工作

1.走访住户(内容:与住户交换物业管理意见,了解住户有什么困难和需要;掌握住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户主、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单位和住家电话,家庭人口以及人口结构,掌握住户产权归属和变更或租户的变更,住房的户型变化、结构、质量现状、保养和维修状况);

2.初审住户装修申请,并报上级审批;

3.检查公共设施是否完好(内容包括:电梯运行是否正常;楼道、过道、梯间是否堆放杂物或有碍通行的物品和危险品、有毒物品;公共照明是否完好,配电箱,水表设备是否有破损,小区内信报箱是否有破损),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报有关部门,并协助处理。4.检查垃圾桶是否喷洒药物,各楼层公共部位是否清洁。

5.检查房屋使用情况,有无长期空房户、擅自转租户、了解房地产信息。

三、每月工作

1.编制本月保养维修报表,制定下月保养维修计划报物业部; 2.编制管理费和各项规费收缴报表并报公司财务部; 3.组织修剪物业内的树木、花草一次;

4.对本月维修项目进行一次回访,听取住户意见。

5.整理物业管理资料、档案、对发生异动的(包括:房屋产权变动、承租户变动、管理费变动)作出修改;

6.与有关单位联系,交换情况一次(包括:居委会、派出所,房屋产权单位等),如有重要情况须用书面报告和反映;

7.办公室大扫除一次(包括:窗户玻璃、屋面、墙面和各种办公用具的清洁整理)。

四、每季度工作

1.组织检查小区内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水源、灭火器、消防桶、高层楼宇的消防报警设备、消防通道等)是否完整无缺,能否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2.打开各粪池、井盖、检查化粪池、下水道有无淤塞,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处理; 3.组织对树木花草进行一次施肥;

4.清理管理费和各项规费,并编制季度报表;清查是否有漏收、错收;采取措施对拖欠管理费的住户进行追收;

5.编制季度维修保养计划和报表;

6.办一期物业管理专刊,宣传表扬小区内的好人好事和新风尚,指出小区内存在的问题,增强住户参与管理的意识。

五、每年工作

1.参加一次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短期专业培训; 2.对小区内的住户全部走访一遍; 3.组织清理一次化粪池;

4.编制管理费和各项规费收缴报告; 5.编制下维修保养计划;

6.整理物业管理档案资料,写出资料异动报告,对发生异动的资料进行修改,保持档案资料与实际一致;

7.与有关单位交流开展物业管理的体会和经验;

8.组织召开一次住户代表大会,听取住户对物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住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9.总结工作,写出书面总结; 10.制定下工作计划。

篇2: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摘 要: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详细分析文化馆开展群文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希望可以在日后群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促使群文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推动各个文化馆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最终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文化馆;群文工作;问题

一、文化馆的性质

文化馆是新中国诞生以后成立的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里文化馆的地位

(一)文化馆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

政府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务,大多与文化馆直接相关,尤其是政府的“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公共艺术鉴赏服务”等,主要由文化馆体系承担。

(二)文化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层阵地

?c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比较,文化馆具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文化艺术需求的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认同。

(三)文化馆区域性群众文化组织体系

文化馆既是公共文化设施,更是特定区域的群众性文化组织体系。因而,文化馆必须立足服务区域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把全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管”起来。

(四)文化馆是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龙头和核心

由于功能的综合性、对象的全民性、服务的创造性、基层的平台性、群众的主体性、发展的特色性,因而“龙头”和“核心”非文化馆莫属。

三、公共文化服务下文化馆的职能

(一)组织推动

组织区域群众文化建设,把全区域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管”起来,包括:区域内基层文化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二)创作指导

指导区域群众文艺创作。文化馆一方面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创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群众中各种创作人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加以指导、扶持和提升。

(三)团队建设

负责区域内群众文化服务团队、群众文化团队、群众文化服务志愿组织等团队建设。

(四)活动开展

负责区域内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开展。

(五)成果展示

为区域内群众文化艺术成果的展览展示提供组织服务和场地设施服务。

四、以往文化馆开展群文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首先是文化经费投入不均衡,文化馆本身是政府建设的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各项经费基本上都是政府负责。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均衡,因此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文化馆中的资金投入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在县级文化馆当中,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文化经费非常少,文化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以顺利完成各项活动。第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因经济发展滞后性强的地区当中,文化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高,不具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因此文化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想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实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时代性不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会将公共文化服务当成是核心内容,之所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为了让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虽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致力于完成这些工作,但是因为财政投入水平不均衡,某些文化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会受到各个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我国当地人民群众实际要求。现阶段文化馆的群文工作水平较低,很多地区还没有覆盖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已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单一性比较强,群众不乐于接受这种服务模式,因此文化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想要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详细分析上文中所说的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群文工作方法,希望可以在日后群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

五、文化馆人员应有的基本能力

(一)把握方向,认清时政,了解环境的能力

必须认真学习时事政治,懂得国内外的形式,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对文化工作的要求(例如现在文化部提出的文化馆加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史命),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布暑。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民族风情、民俗习惯以及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为群众、为政府服务的能力

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要了解国学(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努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方面的知识,向先贤学习,一个人再怎么能,如没有良好的品德,社会不会认可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本领。在座的都可以说是文化人了,作为文化人有了道德修养,还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专业技术,过去讲文化工作者要一专多能,现在提的是一精多能。通常人们说的看家本领,那就是一技之长。我们的工作、服务对象是对文化艺术有需求的大众,那么就要求我们至少专研一门文化艺术知识,熟悉和了解其它门类的知识。当然这个知识很广,不仅是吹拉弹唱,书画摄影,诗词赋联……还有天文地理,人文风物,教育、科技、法律等等甚至更多的知识。但有一点我们必须了解在我们管辖的区域、身边的群众迫切需要哪些文化服务,有针对、有方向地去学习,这些方面要走在受众的前面。

努力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广结良缘、广交益友,文化馆、站干部就应该是社会活动家。每件事的成功三个要素很重要,既天时、地利、人和。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有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大环境,还要充分利用所在地方各方面的优势(如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各方对文化需要),再个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发展人脉搞好人际关系对群文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我认为从纵向、横向来考虑,一是与各级领导搞好关系,尊重领导,特别是直接对我进行管理的领导,与其真心交友,想办法让他了解我们工作,接触我们的专业,知晓我们业务,想方设法让他对我们的事业感兴趣,甚至让他感觉到我们这些工作也是他要做事情,从而争取到领导们的支持(领导都是有文化知识的人,只不过一些刚上任的领导不太了解我们的业务,一但了解并谦虚学习,相信也会成为文化专家)。二是加团结,做好本单位同志的团结协作,许多事情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在单位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相互尊重、相互尊敬,团结友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助共勉、共进,千万不能拆台抵毁。三是与社会能人交友,要善于发现身边各种能人,如经济能人、艺术人才、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各级专家学者,虚心向他们学习,想办法找到他们工作中能与文化活动的结合点,能利用我们的业务开展他们的事务,取得他们信任,成为朋友,从而得到他们对文化工作财、物、人等的支持。四是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交友,我们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需要人们的参与,参与的人越多,我们得到的认可度越高。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给大家愉悦心身、带来欢乐的事业,自己要热爱这个事业,关注我们的服务对象,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显示出我们的价值,所以必须与他们建立起朋友关系(高手在民间,许多方面他们是老师,我懂得的很多民族文化知道识就与群众交朋友获得的……)。

(三)敢想敢干,乐于奉献

我常常对文化馆的同志们说的一句话,干文化工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要深入生活,努力实践,勤于思考。善于发现身边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如传统习俗,民间独特文化,当今流行的文化活动……且要亲身体验这些事物,大胆发挥想象力,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它……在探究、开发、?l展、创造这些文化作品的时候,不要过多考虑它有多大的价值回抱,考虑多了事情就无法继续做下去。只要我们用心做事,想着如何多出精品,特别是物色的精品,使之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价值回报一定到来。

六、结语

总之,我们的事业甜蜜的事业,当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人都想拥有文化,我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者,把自身修练好,掌握好应有的本领,乐于服务群众,让群众接受我们的服务,感觉到大家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存在,是因为有了我们,他们的精神生活才丰富多彩。我想文化人的价值就是“社会因为有我而精彩”,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着眼未来,努力做事,多作奉献。有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同志们,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持,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国梦需要我们文化人的存在,努力吧!相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精彩!

参考文献:

篇3: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文化馆;群文辅导;文化建设

一、文化馆应加强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

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性原则,是思想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应根据不同的辅导内容,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关系,做到教中有乐,乐中有教。在辅导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辅导对象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热爱文化艺术,热爱科学技术的热情。其次,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世界观的建立,文化知识的传播,艺术活动的开展等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

在开展艺术审美和文化娱乐的辅导中,应以娱乐为主,让辅导对象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如果离开了乐,教也很难达到目的。如果娛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辅导对象在健康高雅的娱乐活动熏陶下发生变化,这种教育往往是牢固的。娱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有理想和有道德的人。在开展科技知识的辅导中,应以教为主,以乐为辅。首先,参加这个辅导内容的辅导对象是以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这种辅导也是传播知识,讲求科学,破除迷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以乐为辅,就是要对辅导对象进行启迪引导,形成热烈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要正确处理好群众文化辅导中的教与乐的关系,在教育性和娱乐性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教育性,防止不利于社会和辅导对象身心健康的现象发生。

二、文化馆应加强群众文化辅导的实践

群众文化辅导,不是单纯的对文化知识、艺术技能的传播。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辅导对象把已学到的东西进行反复的操作和巩固。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才能。这种实践不是一次二次,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实践过程。实践性原则的提出,主要是强调在辅导实践中对辅导对象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辅导者把传播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辅导对象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能力。

群众文化的辅导有速成性、实用性等特点。辅导对象前来接受辅导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是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角度来选择内容。还有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艺术能力,为满足自己生理与心理的需要而参加辅导的。对于这样的辅导对象,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的制约,辅导者要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简明扼要的方法,速成普及,可以采取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办法,提高辅导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辅导中贯彻实践性原则,必须要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出发,更多地引导他们动口、动手,通过反复训练和操作形成文化技能和才能。要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联系辅导对象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和专长等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内容。要从辅导者提高辅导水平的实际出发,为了提高辅导质量,辅导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从理论到实践,从讲解到示范,从形式到方法,都要让辅导对象满意。

三、文化馆辅导应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

文化馆是广大业余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摄影爱好者之家,是各个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为他们服好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业余人才的专业水平,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打基础。群文辅导工作开展的好坏关健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各业务门类在职人员的培训己成为文化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抓好群文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管理辅导水平,以达到提升群众文化辅导的整体素质为目的。

四、文化馆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体系建设及设施的投放,农村文化体系建设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要不断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以提供文化服务为天职,除办好经常性的民间组织培训、日常辅导外,还要结合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之机,大力发展通俗文化,使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人的生活。因此,古往今来,群众都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作品。而在现阶段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抑制,不被重视,在今后的群文工作中,一定要改变习惯,有计划地办好辅导传授工作,向群众推荐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优秀文艺节目和精神食粮。

同时还要扩大群众文化发展空间,利用这些空间,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发挥积极作用。根据文化馆的工作性质、辅导干部的设置,利用现有的多功能展厅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开展少儿舞蹈培训、书法绘画培训、民间工艺制作培训,摄影培训、常年开展培训辅导;二是结合实际走出去或派专业人员到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学校进行艺术辅导,指导排练文艺演出活动;三是发挥阵地作用,抓好各种协会的辅导培训工作,向社会推荐一批文化艺术名人,发挥名人效应作用开展工作;四是大力开展广场、公园、景区等群众休闲场所文艺辅导,重点抓好校园、广场、社区的辅导培训工作。

五、文化馆应加强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校园文化,它是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据了解近年来有很多学生通过我馆业务干部辅导后,考上了各类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随着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校园文化随之有效地容入社会大家庭,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因此,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是提高社会群众文化整体素质的摇篮。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突出不同地方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区域性的搞好校园文化活动,把日常培训、辅导成果展示出来。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辅导工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多参与省、市、县的少儿文艺展演活动,力争出精品、出人才、创品牌。

六、文化馆应抓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服务工作

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则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社区精神,陶冶居民群众的情操,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塑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把握社区居民的需求,明确社区文化发展思路,探索和找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是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春丽.群众文化发展中文化馆的重要作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23).

[2]赖淑琴.浅谈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2(2).

篇4:对我县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思考

2010年7月28日

统战部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就是要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文化统战工作的突出特点促进统战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镇坪县现有人口5.7万,以农业人口居多。其中有文化层次较高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高级职称并有一定影响的代表人士768名,共有少数民族16个,共390人。港、澳、台胞眷属、海外侨胞眷属184人。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数为589人,其中私营企业主46人,个体户为543人,还有少数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这些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文化的需求更大。

镇坪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文化资源相对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触到文化统战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在以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统战工作的初步探索中,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文化统战工作号召民族人士共同发展。我县少数民族群众数量很少,但民族文化作为长期存在的产物,已经根植于各民族深处,所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扬长避短就成为了新世纪新阶段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我县通过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专题调研等活动,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重点塑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文化内涵,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了较好的民族团结和睦、温暖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文化统战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在我县的统战对象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党外知识分子分布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其中一部分在一定领域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是我县非常宝贵的优势资源。我县对这些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特点,重点发挥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党外人士

律、送文艺、送图书,有效带动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组织当地群众开展以文化娱乐和健身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如老年健身、青年舞场把社区文化生活装点的丰富多彩。通过各种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培养了群众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了爱家乡、爱镇坪的高尚情操,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文明建设的进程,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二、我县今后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统战要按照“运用文化手段开展统战工作,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做好文化领域成员统战工作,在统战成员中开展文化活动,支持统战成员进行文化创作,在统战工作中繁荣文化事业”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全面推进文化统战工作。

(一)继续搞好文化统战队伍建设,为做好文化统战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要联系和整合多支对开展文化统战有利的力量为己所用,会同宣传、广电、文化、旅游、民族、工商联、党史、县志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文化统战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建好对本地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熟悉的离退休老干部队伍、热衷群众文艺的业余文化人队伍、县所属事业单位

(三)积极打造文化统战工作载体,为持续发挥文化统战影响力提供宣传和教育平台。

要创办《镇坪文化统战》刊物,及时反映文化统战工作;要创办统战文化网站,重点介绍镇坪社会万象及风土人情、各行各业古今知名人物、各风景名胜及自然山水等,真正用文化的手段、新媒体的载体、永久的平台宣传了镇坪和镇坪统战工作;要支持配合宣传广电部门,选取创业有成的镇坪人和在镇坪干成事业的外地人的典型事迹,展示其聪明才智和兼容并包的胸怀;要利用文艺团体,结合统战工作形势创作新剧目,不断扩大统战工作影响力。

(四)充分发挥文化统战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应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我们统战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统战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履行统战工作职能,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爱国、敬业、守法的观念,同时为企业加快发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供服务;要积极引导经济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加有效的手段关注企业健康发展、关注企业家健康成长,并帮其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回报社会、提高统战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文化统战形式活泼、新意迭出、效果显著,群众乐于参与,深受群众喜爱。

篇5: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如何更好的做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呢!这个想法似乎是每年我都在思考的,也每年都小有略所不同,到现在我的认为优秀的职业经理必须具备以下的几点:一 绝对的执行力

二 洞察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机敏

三 领导团队的向心力.对于以上几点下面我来叙述一些我的认识:

绝对的执行力

我认为之所以有个绝对是因为酒店服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以半军事化管理的体制,在严格的个人要求和紧密的团队合作下才能够完成的工作,能够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有组织和纪律的绝对服从!而做为职业经理人起的就是一个在引导团队的做用,这里面的每项工作需要认真的计划,组织,协调,安排,监督和汇报.而不能盲目从事,否则就及有可能带领团队走向失败,从而也丧失职业经理人所应有的所有信任.也对将来工作的执行力度造成很大阻碍.

说到绝对执行,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点以外还要求讲究方法,所谓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死事人可以把它做活,这句话是我曾经碰到的普天和大酒店的营销总监与我谈的一段话,这句话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没有用对的方法,所以才造成一些落实不到位的工作问题.这里有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例可以针对执行力这方面的工作有个比较:我在市内某高档酒店从事餐厅经理,因为酒店刚刚开业半个月,基层员工对各项工作的标准程序和工作运用技巧都不熟练,而酒店的宴会生意几乎每天都是爆满,工作强度非常大,员工的工作效率也非常底,经常是早上九点到酒店一直要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够回家,忙到中午也只能休息半个小时,因此员工的工作情绪非常压抑,针对这个问题我观察了三天,然后找到两位负责宴会部长谈话(注:两人都未做过管理工作),根据宴会部所发生的情况请她们自己描述近段工作进展中的各个情况,并且给予相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还专门针对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宴会餐前准备工作,餐中卫生工作,餐后收尾和摆台工作的安排技巧以及与传菜部和后勤部工作的相关配合,并以书面形式组织员工学习,在之后的一个星期我带着两个部长进行现场的工作的调控,对每个工作环节的不到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也在方案出来的一个星期之后,宴会工作能够在两位部长的带领下走向正轨.通过这个事列我认为针对工作执行上的困难要有清晰的认识,问题出现在那里?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去解决?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让什么人去完成更好?预计完成目标的时间又要多少,等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之后在去下达执行任务我想问题的解决会比较顺利.

二 洞察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机敏

谈到这个话题我想起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前辈说的一句话:等问题发生了之后在去解决的那就是亡羊补牢,虽然补上了,但是还是遭受了损失.市内消防支队的培训老师也说过这样的话:先防后消才是保证人民财产的最佳之道.我想这两句话用在管理上也是一样的,等问题发生了在去解决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说明了工作中存在问题,我们的工作没有到位,所以我一直觉得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可以过太平日子的岗位,有时候甚至要懂得没事找事,这句话说起来不好听,但也是管理工作上的实在话,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问题,等它发生的时候可能威力是巨大的,管理没有小事,每一项的工作要注意好细节,更不能够脱节,问题的出现要找到根本的原因和合适的解决方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会看到全面,有一个人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很有可能会出现下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团队,一个问题的发生要举一反三,多思考几个方向懂得延伸,多问自己接下来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又会发生什么!及时的解决问题也非常关键,问题拖得久反而麻烦会更大,问题所需要的是解决而不是解释,领导用人不是看他嘴巴怎么说,而是看他能够如何的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前做为经理人应该先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和相关人员,并且能够马上做出理智的判断和解决方案,要站在维护酒店利益和团队的立场上去考虑.

领导团队的向心力

团队的建设是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没有向心力的团队是一盘沙子,沙子是没有战斗力的,我一直认为酒店是以人为本来发展才能够成功的企业,所谓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说的人和指的就是人心.

做为团队的领导者不得人心,得不到上下级的信任和支持,想要开展工作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何得到人心呢?我认为:想要别人信任你,先要懂得如何去信任和尊重甚至欣赏别人,一个人在有能力那只是一个人的,没有别人的帮助充其量也就是光杠子司令.另一面:获得人心也要了解别人的心理,他此刻是怎样的想法,我应该怎样和他相处,做为领导者我该怎样让他信任我并且愿意按照要求去做,这里就需要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判断对方的实际情况和性格于人格,懂得与他分析事情的前后因果,并且在他好的方面能够认可他,在不好的方面能够信任他和指引他,让人能够看到管理者的公平和信任,也能够让他看到希望,相信接下的工作他会有所改变,在对员工的进步这一块我是这样认识的:每个人的能力高低不同,所以也不能够一概而论,只要他愿意完善自己,并且愿意去接受新的思想,就算他在不优秀我相信那只是暂时的,可塑性的员工如他能够在这个企业成长起来,往往就是以后企业发展最有力的基石!一句话概括以上就是:树不是一天长成的.

在概括一下第三点:团队的领导者要能够让员工看到更好希望,每个人都希望进步,管理者就是陪伴他们进步的保姆,员工的信任来自我们的关心,员工的勤奋来自我们的鼓励,员工的优秀需要我们的提高,员工的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

篇6:文化馆每年开展的工作

经验做法

----下花园中学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受到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但是,必须看到,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应该立足长远,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规律, 探寻一种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

一、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或者说青少年能否从小就在家庭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成败。事实上,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并在家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留下了许多专著,如《颜氏家训》《聪训斋语》等,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传统家教思想,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强调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 注重对子女进行早期的家庭教育;二是突出“做人”的教育目标,首先教育子女要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地做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三是在内容上,主要以儒家的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子弟的思想与行为,将传统的人生哲理与价值体系融化到家庭环境中,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四是在教育方法上突出“礼仪”与“身教”,如通过祭祀祖先、诵读家规、温习祖训等使子弟从小学会待人接物,践行传统美德,并注重“行不言之教”,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子女进行感化教育。

在今天来看,这些家庭教育思想依然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应重视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以及西方“儿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等原因,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逐步减少, 亲子关系日渐疏远。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教育只是学校的事, 家庭则主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满足。这其实是教育上的一个误区。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因此被称为教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因此,当前重建家教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强化传统文化在

家教中的作用, 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其次,要提高父母的传统文化素质,增加家教中传统文化的分量。由于历史上多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在现在的父母中依然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的已经是廖若星辰,更谈不上对下一代的教育了。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但也只能面对古代文献“望文兴叹”了。所以, 只有通过广泛地宣传,开展类似“家长学校”“家长传统文化培训班”的活动,首先在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中普及传统文化,使之对传统文化产生内心的认可与接纳, 传统文化的家教价值才有可能实现。

二、确立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因此,学校无疑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正如我们的调查所反映的,当前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而要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有赖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的根本改观。

1.要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大多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是喜欢接纳的,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 他们又不得不以升学为第一要务,根本无力顾及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甚至办起了传统的“私塾”等, 但结果也是倡导者芸芸, 身体力行者寥寥, 使这些活动大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从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中走出来。因此,国家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作为大、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 并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的可能。2.改革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调查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就是教育途径单

一、教育方式方法刻板。现实中,教师普遍采取教条式的灌输方法教授传统文化, 照本宣科, 无法展现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面貌, 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事实上,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薪火传递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如传道授业, 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德育为先,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教师率先垂范, 身教与言传结合;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日知其亡等。当前应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实现教育方法的突破, 如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渗透式教育;寓教于乐, 采用讲故事、游戏、歌谣、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3.重视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多年忽视的缘故,当前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业余研究者所能胜任。国家应在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 挑选出那些品学兼优、资质良好、有志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个体, 从小施以专门培养, 使之成为传统文化某一领域的专才或通晓各个领域的通才。另外,还要注重相关教材建设。大陆教育界自今没有设计出一套融思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国家教育部门应集中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借鉴包括港台等地在内的各地经验,编写一套涵盖从幼教到研究生教育的具有连贯性的权威传统文化教材,逐步促进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的繁荣健康发展。

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

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既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其重要目的。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重点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1、是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由于历史惯性的影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传统成了落后、陈旧的代名词,历史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拖累与包袱。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 我们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直至衣食住行、婚丧礼仪、教育宣传等,都争先恐后地“与国际接轨”, 似乎越洋化越时髦越好, 导致我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趋于整齐划一甚至平庸低俗,文化品味越来越低。这种氛围加剧了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与漠视。因此,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理论宣传,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让广大青少年时时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之中。

2、是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报刊、影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理应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许多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内容却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对真实历史文化的认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使一些青少年沉醉于虚拟世界,包括西方不良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糟粕对青少年造成严重影响,也成为民族文化传递的障碍。因此, 要重视传媒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增强它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媒体应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童谣、故事、卡通等,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

3、是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将其作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和生动教材。各地应因地制宜, 利用历史遗迹、博物馆、展览馆、公园等场所,建立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活动中心。同时还要重视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和礼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成人礼仪、祭祖礼仪等, 发挥它们在教育和移风易俗方面的功能,营造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篇7: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工作开展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它是群众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以自我活动为主体,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各类文化活动的总称。群众文化是以普通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群众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寻求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新机制,开拓一种积极发展的新思路。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两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只是文化工作的服务者、引导者,应突出群众的自主性、主导性与参与性。

其次,群众文化来自基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基层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是生活和实践的活生生的质朴情感的升华与体现,它既不苛求过于专业,也不片面追求阳春白雪。当然,这并不排除群众文化可能创造出阳春白雪的成果,以及人民群众对阳春白雪的欣赏能力。

再次,由于基层群众的阶层、群众性的差异;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群之间在文化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多元文化的一致性,发掘多元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艺术价值,从而丰富和活跃我们的群众文化。

我们可以将以上三部分归纳为群众文化的主体性、草根性和多元性,针对群众文化的这三大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我们的群众文化:

一、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群众文化学、群众文化管理学以及群众文化辅导学,这些方面目前的理论还很不细致,有很多课题也还没有进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支撑我们的理论,同样,任何一项实践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前进而取得累累硕果,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前行。因此,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二、建立高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文化部、教育部应对文化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在相关院校开设群众文化或文化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班。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须知道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另外,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地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文艺队伍建设中保证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在社会化运作中,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发挥出文化新的潜在力量。应争取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参与,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大力整合,政府、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人民恰好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当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则是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对此,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观念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提

群众文化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向全世界开放的已不仅是货物贸易,还有部分的服务贸易领域,如一些物化了的文化,它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对外贸易领域,因此国家文化已逐渐推向全球化。我们必须抓住这有利时机,构筑起我们群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防护墙,做强做大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这也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二、机制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

有了新的观念,还必须要有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机制,要在不断创新观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灵活的创新机制。

(一)要形成以组织活动为龙头的新机制。过去文化馆(站)是以创作为龙头的,随着改革深化和文化产业成分的介入,我们的基层群众文化馆(站)要以组织活动为龙头,因为组织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很强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以此来带动各类创作、团队建设和培训辅导。

(二)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文化馆(站)要通过对人才的合理配备和资产的重新组合、配置,初步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新格局,并不断完善从信息公关、创意策划、合同管理、组织实施到经济核算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机制。

(三)要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与人才结构对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十分重要,基层文化馆(站)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人才,可采取提倡岗位成才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青年定向、定位自学成才,形成学专业、钻业务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人才,促进单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梯队建设。

(四)要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中层干部评聘制,一年一评、两年一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分开等一系列灵活的人事制度,使每个成员都面临选择和机遇,形成良好的竞争心理和氛围。

三、管理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保障

形成了新的机制,管理便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力保证。文化馆(站)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要同步形成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

(一)实行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我们文化馆(站)可采取不分编内编外、不分身份、不受编制限制的灵活措施,采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合同制用工、人事代理、借用等等多种方法,搞活内部人事配置,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为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群众文化馆(站)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以下四种分配制:一是以工资为基础的奖金评比分配制;二是工资奖金全浮动制;三是责任承包上交制;四是总工资包干制。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分配制度来调动文化馆(站)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意识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载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文化产业的意识,树立文化走向市场的观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越来越重要,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想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必须由完全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并建立配套文化保护机制。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有没有吸引力,就看群众是否爱听、爱看、爱参与。为此,我们要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按照文化生产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和生产,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上一篇: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我检查报告下一篇:教学研究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