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4-04-08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8篇)

篇1:“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

一.通假字.1.(“擒”,捉拿)

2.“猝”,仓猝)

3.顷之,烟炎张天(“焰”,火焰;张,同涨,布满)

4.(“擂”,敲击)

5.(“驻”,驻扎)

6.)

二.古今异义词

1荆州与国临接(古:孙权所统治的地区;今:国家)

2.(古:逃跑;今:与“来”相对)

3.(古:恳切慰问;今:热情而周到)4(古:中原地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5.(古:尽头力量.)

6.鼎足之形成(古:形势确立;今:逐渐发展成某种事物)

7.(古:他实际上;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8.(古:土地方圆,纵横;今:方位词)

9.(古:纵横驰骋)

10.古:妻子和儿女;今:妻子)

11.邂逅不如意(古:一旦;今: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12.(古:刚刚开始;今:农历每月第一天)

13.(古:面北称臣;今:方位词)

14.15.16.17.18.与苍梧太守吴辰有旧(古:老交情;今:与“新”相对)

20.21.(古:驻扎;今:次序)

22.三.词类活用

1.名——动:

a.(以礼相待)

b.c.2.使动:

a.兵精粮多,(使„„立)

b.乘犊车(使„„跟从)

c.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使„„失望)

d.(使„„走)

e.(使„„受挫)

f.3.形——名:

a.轻装的精锐部队)

b.(贤德的人)

c.d.4.名——状:

a.备[南]走(向南)

b.兼有步兵,[水陆]俱下(从水路;从陆路)

c.狐疑之众(像狐狸那样)

d..[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表面上;内心实际上)

5.意动:

a.(以„„为乐)

6.形——动:

a.抢先)

四.一词多义.1、卒:

a.鲁肃闻刘表卒。(死亡)

b.乘犊车,从吏卒,(兵、士卒)

c.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

d.疲病之卒(士兵)

2、士:

a.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读书人)

b.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士兵)

3、将:

a.将顺江东下(打算,v.)

b.彼所将中国人.(率领)

c.行将为人所并(将要)

d.命猛将统兵数万(将领)

4、抚:

a.及说备使抚表众。(抚慰、安抚)

b.权抚其背。(抚摩)

c.则已抚安(安抚)

5、治:

a.共治曹操(对付)

b.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率领)

c.刘表治水军(管理)

6、足:

a.岂足托乎(值得)

b.兵精足用(充足,动词)

c.不足与图大事(值得)

7、次:

a.引次江北(驻扎,停驻,)

b.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a.统兵数万(数词,几)

b.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动词)

9、烈:

a.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b.火烈风猛(大,形容词)

10.事:

a.北面而事之(侍奉)

b.不足与图大事(事业)

c.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形势)d.事急矣(形势)

11.计:

a.今为君计(考虑、打算,v.)

b.备用肃计(计策、谋略,n.)

12.难:

a.今操芟夷大难(灾难)

b.五万兵难卒合(困难)

c.安能抗此难乎(灾难)

13.略:

a.略已平矣(大致)

b.助画方略(策略)

14.方:

a.操军方连船舰(正在)

b.地方百里(方圆,面积)

c.助画方略(办法,谋略)

d.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正)

e.挟天子以征四方(方向)

15.济:

a.宜别图之,以济大事(成就,完成)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成功)

c.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渡)

16.今:

a.今为君计(现在)

b.今不速往(如果)

17.引:

a.引次江北(退却)

b.引军北还(率领)

18.若:

a.若水之归海(好像,如同)

b.若事之不济(如果)

19.众:

a.众士仰慕(众多的)

b.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士兵)

a.若据而有之(承接,占据并拥有)b.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因果)

c.备必喜而从命(修饰)

d.事急而不断(转折,却)

21、以:

a.权以示群下(介词,把)

b.蒙冲斗舰以千数(介词,用)

c.挟天子以征四方(表示目的)d.宜别图之,以济大事(目的,来)

e.余船以次俱进(介词,按照)

f.动以朝廷为辞(拿,介词)

22、为:

a.今为君计(替,介词)

b.为操后患(成为,动词)

c.安能复为之下(处于,做)

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被)

e.为孙权长史(是)

f.动以朝廷为辞(做)

g.保为将军破之(替)

h.恐为操所先(与“所”连用,表被动)i.此为长江之险(通“谓”)

23、其: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代前所说之事,代词)b.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那里,代荆州之地)c.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代刘邦)d.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代刘表)

e.其实汉贼也(代曹操)

f.失其所与,不知(代自己)

g.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表揣测)h.其可怪也欤(加强语气)

i.吾其还也(表婉商,还是)

24、乃: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只是,动词)b.蒙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竟, 副词)c.骑乃得过(才,副词)

d.乃罢会(于是 连词)

e.此乃天也(是)

25、于:

a.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在,介词)b.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和,介词)c.求救于孙将军(向,介词)

d.言于孙权曰(对,介词)

e.寄寓于表(在,介词,本句非状后)

f.肃追于宇下(到,介词)

g.见权于柴桑(在)

h.受制于人(被)

26、当:

a.谁以当曹操者(抵挡)

b.当横行天下(应该)

c.孤当与孟德决之(当即)

27、资:

a.多载粮资(物资)

b.帝王之资(资本)

28、能:

a.表恶其能(才能)

b.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能够)

29、盖:

a.英雄盖世(超过)

b.盖其又深(大概)

30、并:

a.行将为人所并(吞并)

b.将兵与备并立逆操(合)

31、走:

a.预备走舸(轻快的)

b.备南走{逃跑}

c.可烧而走也(使…逃跑)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a.刘备天下枭雄

b.我,子瑜友也

c.子瑜者,亮兄瑾也

d.田横,齐之壮士耳

e.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f.曹公,豺虎也

g.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h.且将军大事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被动句:

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行将为人所并

c.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e.操军破,必北还

f.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3.省略句:

a.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b.交游(于)士林

c.避乱(于)江东

d.裹(之)以帷幕e.权以(之)示群下

f.操当以(吾)还付乡党

4.宾语前置:

a.豫州今欲何至b.卿欲何言

c.何以言之(介词的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豫州虽败于长坂

c.裹以帷幕

6.定语后置: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荆州之民附操者

篇2:“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小题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3分)

(1)(2)(3)

【小题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2分)小惠未徧:。

【小题3】解释加点词语并指出其是哪种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4分)

(1)牺牲玉帛:。

(2)神弗福也:。

【小题4】翻译。(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5】为什么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素质?(2分)

【小题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句话向鲁庄公解释了实战中哪方面的知识?这说明曹刿还具备什么素质?(2分)

答案

【小题1】衣食所安齐师败绩望其旗靡

【小题1】2分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题1】4分(1)指猪、牛、羊等,古今异(2)赐福(保佑),名词活用为动词

【小题1】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必定用实情判断。

【小题1】因为曹刿认为鲁庄公这样的作为才是一个君王该做的事,是真正体恤百姓获得民心之举。这说明曹刿具有政治远略。(意思一致即可)

【小题1】2分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实战中要注意战机的问题,说明他还具备了军事指挥才能。(意思一致即可)

解析【小题1】学生能准确背诵原文,学会用原文来填写内容,这里应注意“绩、靡”等词语的书写要正确。

【小题1】学生应对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要进行识记,指出并解释正确即可。

【小题1】对文言词汇,学生应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学生能准确找出古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如:牺牲的古今义用法;福的名次用作动词现象。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里应注意“狱、虽、情”等词语的古今异义用法。

【小题1】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应理解为“民本”思想,反映出曹刿的政治远见。

篇3:“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设置学生分组

在任何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存在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的分层现象,这也是分层教学法存在及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各方面上的差异进行分组时,应当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两个因素都有所把握,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学生分组。当前,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上,一般分成优秀组、中等组以及后进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组的榜样带头作用,让中等组以及后进组学生在不断追赶中获得进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教师在进行分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和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让他们在分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任何偏见和不公,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需要严格做到的事情。

二、科学合理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任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拥有着一个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也是这样。实行分层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具体操作可以依据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特点,结合所要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层目标的制定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最终使得后进组能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中等组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之外,还能获得一定的提高,优秀组学会并掌握更加综合、复杂的数学知识和相关应用。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从提出到运用,每个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之外,还应该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并对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有效优化,以促进分层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1.教学内容分层。

上述我们提到,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客观地将学生分成优秀组、中等组以及后进组。进行学生分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地展开教学,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组的学生,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也应当有所区别,应当根据学生组的学习基础、能力和水平,教之与其情况相符合的知识内容,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作者的分层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所采取的方式一般为:后进组学生以识记和模拟为主,中等组学生在识记基础上加入一些提高性内容,优秀组学生则更多的以多知识点和综合性强的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的分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接受、吸收并将知识内化,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教学方法分层。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支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时,要把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一原则。努力实现教学方法运用上的灵活多变、别具创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习题布置、教学评价等环节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习数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预定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课堂收获。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现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育就是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也要注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实行分层教学模式。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篇4:“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历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考试说明》也明确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的考试内容与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一”所列古诗词。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考试说明》“附录一”所列文言文,并能默写其中的句子(段)。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4.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

5.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笔者梳理了重庆市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有以下特点:

1.试题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并且紧扣《考试说明》。

2.试题范围集中在课内,分值均为15分,虽2012年有16分,但波动较小。

3.文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为必考内容,分值为50%左右。

4.文章基本内容、中心理解以及作者感情把握的题目较多,2013年到2015年均有考查,考查包括选择、简答、批注等多样化的命题形式。

5..对感悟、启示的表达,2011年、2012年均有考查。

二、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重庆市中考文言文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一)考试篇目选择范围

2016版《考试说明》选取了教材中共32篇作品作为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并以附录形式列出。文言文考试有“近三年篇目不重复”的惯例,许多一线教师常据此在《考试说明》所划定的篇目里进行预测。然而,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复习不是仅凭一线教师们的预测就能解决实质问题的,考试范围虽以给定,但考查的方式却呈现出多元化,唯有“授之以渔”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永恒真理。

文言文的学习在课内,但其运用却在课外,我们的文言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将课堂所学之方法应用到日常阅读当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读的作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那怎样找到适合的作品呢?首先,可从现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入手。重庆市所选用初中语文教材为人教版,现通行的初中教材除人教版外,还有苏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等,各版教材虽在文言文篇目编选安排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是各编写组专家依照《课程标准》以及学龄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所以各版教材是最直接的选择。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已有篇目的出处进行选择。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课文大多在课下注释注出了选文出处,教师可根据注释翻阅原著,去原著中选取适合学生的作品,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夸父逐日》为例,此篇课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而关于夸父的神话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能见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提供教材未选内容,既可充实夸父形象,丰富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提供练习素材。

(二)文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七至九年级学段的学习,学生只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一能力,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基础,是否有充足的文言词语积累是能否理解翻译句子的前提。文言词语的理解除了积累,还重在语境。在梳理中我们发现,近五年文言词语的考查部分实词的比重远高于虚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一考查的难度。现结合教材具体篇目来看看语境对于文言词语理解的重要性。

绝:

①以为妙绝。(《口技》)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自《口技》(七年级下册),同一个“绝”字在同一篇文章中语义不同,在此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绝”的具体意义:句①,根据前文所描写的口技表演,我们看到“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都是宾客们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微笑,默叹”可看出宾客对口技表演的满意和赞叹,故此处的“绝”应理解为“到了极点”;再来看句②,文中口技表演开始时有“屏障中抚尺一下”,那么篇末出现的“抚尺一下”应是口技表演结束的标志,故而有关表演的所有声响就应该停止,所以“绝”为“停止,消失”。

《口技》一篇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与下文“又夹百千求救声”句式相同,“中间”与“夹”相对,在意义上应相同,所以可由“夹”推知“中间”为“其中夹杂”,“间”应读四声;“不能名其一处也”与“不能指其一段”句式相同,“名”与“指”相对,可推知此处“名”是名词作动词。“留、换、补、增、删、调、扩”是对文言句子翻译的直观概括,简单的七个字,在具体的运用中也离不开语境的帮助。

在广泛扎实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是有用且有效的方式。

(三)分析、概括及启示

准确理解翻译文言句子后,文言篇目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在对近五年重庆市中考文言试题的梳理中我们发现,试题中的作品理解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作品内容理解分析

此种类型的考查形式多样化,包括选择、简答、批注等。2011年“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2013年“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2014年、2015年则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2.作品中心分析与概括

2012年“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3.感情倾向分析

2013年“甲文(《陋室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2015年“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4.阐述启示

2011年“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2012年“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四种类型中作品内容理解、感情倾向两类所占比例较多,这或许与所选篇目以写景、记事类为主有关;关于作品写作方法则较少,近五年仅在2013年出现过,这与题目难度系数有关。

从梳理结果可看出,文言文的考查包括了文字、文章,甚至文化的考查,在日常文言文教学和复习中师生要树立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的观念;其次考试作答过程中学生要坚持全文意识,无论是文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还是作品内容、情感、启迪等方面的理解都要与语境紧密相联,与全文紧密结合;最后,作答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卷面的整洁,这需要在日常的复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作答书写习惯。

篇5: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

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

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

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

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

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

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

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

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

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

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

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小题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3:从这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孔明什么性格特征,请再写出一场与之相关的著名战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三国演义,罗贯中。(每空0.5分)

小题1: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小题1: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人善用(1分)八阵图围困陆逊;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等任意一战(1分)

篇6: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

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

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

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

维护国家尊严。7.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

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楚王“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齐人

故善盗乎?)的羞辱8.你喜欢晏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强

暴、讲话幽默生动、聪明的政治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中考链接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

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甲]晏子使楚”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

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乙]晏子辞千金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3)生于淮北则为枳( ) (4)使者反( )

(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是

寡人之过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齐人固善盗乎?译文:(2)景公使使者至。译文

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浙江][甲]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

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

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乙] 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2)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

可乎?”晏子曰:“婴仄陋(3)之人也,四维(4)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5)吾过,是以

逐之也。”

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2)事夫子:侍奉晏子。(3)仄陋:狭窄浅薄。 (4)维:维系。引

申为扶助。(5)弼:纠正。

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 B.其义可乎(义务)

C.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D.晏子逐之(他,指高缭)

21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有“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晏子使楚 B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C使子为使 D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 然则何为使子

(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23[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缭是不义的?

[甲]文:楚王意在恶意侮辱齐国和晏子;[乙]文: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

24[甲]文中晏子要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乙]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仄陋之人”? [甲]

文:说楚王德才不好(或批驳、羞辱楚王)。[乙]文:意在指责高缭未好好扶助自己(或为了说明辞退

高缭的原因)。

25从[甲][乙]两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赏罚分明(或热爱祖

国),任免有方(或善于用人)的人

【江苏宿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

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

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

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王 诣:到 (2)其实味不同 其实:它们果实

(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亡:丢失 (4)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故:原因,缘故

9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土,是罪三也。译文: 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

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10 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甲文通过“齐人固善盗乎 ”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

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 善于纳谏(知错能

改) ;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 机智善辩。

11 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 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

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

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

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

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

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

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

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

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佳木异竹,垂

阴相荫。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侧面(间接)描写 清澈透明 乙文:

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一)阅读小石潭记。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

A、伐 (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 (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C.

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 (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答: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答: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缺②良多趣味 很 ③亻叔而远逝 消失 ④斗折蛇行像北斗一样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清澈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七.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大概②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向南④不可名状 名:说出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记承天寺夜游 (一)[甲]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水调歌头》)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3、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篇7: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甲)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或 王 命 急 宣 ②水 皆 缥 碧

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互相轩邈 舍其文轩B.春冬之时不能称前时之闻

C.其间千二百里其真不知马也 D.不以疾也不以物喜

7.解释加点词。(3分)

①夏水襄陵襄: ②属引凄异引:

③千转不穷转:

8.翻译句子。(5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分)

9.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其用处有何异同?(3分)

阅读答案:

5.(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水/皆缥碧

6. (3分)B

7. (3分)上,漫上 延长 通“啭”,鸟叫声

8.(5分)①(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②(3分)横斜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9.(3分,每点1分)同:两文都以“猿鸣”反衬山林寂静;异:甲文侧重烘托三峡秋天的悲凉凄清;乙文则侧重表现富春江的生机勃勃。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 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2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3分)

【答案】10、(2分)C11、(2分)B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三峡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风烟俱尽 ( 都 ) (2)从流飘荡 (顺、随) (3)一百许里 ( 余 )

(4)水皆缥碧 (青白色) (5)直视无碍( 障碍 ) (6)急湍甚箭 ( 急流 )

(7)鸢飞戾天 ( 至 ) (8)负势竞上 ( 凭借 ) (9)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

(10)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11)在昼犹昏(白天)(12)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13)好鸟相鸣(美丽的鸟)(14)窥谷忘反(通“返”返回)(15)互相轩邈(向高远处生长)

(16)经纶世务者(筹划)(17)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18)好鸟相鸣(互相和鸣)

(19)晓雾将歇( 消散) (20)五色交辉(交相辉映)(21)四时俱备(四季)

(22)夕日欲颓(坠落)(2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着)跃(跳跃,指跳出水面)

(2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25)与朱元思书( 给 )

(2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毫无)(通“缺”)

(2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正午)(阳光,这里指太阳)

(2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下)

(29)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驾)( 飞奔的马 )( 快 )

(3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

(3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好;良多,好多 )

(32)飞漱其间(急流冲荡 )(33)晴初霜旦(天刚晴)(有霜的早晨)

(34)哀转久绝(悲哀婉转)(消失)(35)属引凄异(动词,连接)(延长)

二、虚词。

1、实是欲界之仙都 (的) 2、山川之美 (的)3、蝉则千转不穷 (语气词,表连接)

三、一词多义。

(1)下列哪两组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 A和 D

A 、猛浪若奔(像 …… 一样)门庭若市(像 …… 一样)

B、皆生寒树(使….有寒意)凄神寒骨(寒气) C、负势竞上 (凭借) 负箧曳屣 (背着)

D、横柯上蔽(遮蔽)隐天蔽日(遮蔽)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一百许里 (余) 杂然相许(赞同)B.猛浪若奔.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从.流飘荡 战则请从. (跟从) D.好.鸟相鸣 (美丽)敏而好.学 (喜好)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4)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C、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D、千转不穷. 欲穷.其林

(5)选择加点的“见”字义不同的一项。( B )

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B、才美不外见.C、见.渔人,乃大惊 D、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6).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7)欲 A、夕日欲颓( 将要 ) B、欲穷其林( 想要 )

(8) 与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B、独与老翁别 ( 跟,同,和)

(9)、书 A、答谢中书书. (书信) B、无以致书.以观 (书籍 ) C、即书.诗四句 ( 写)

(10)直 A、直视无碍(一直 ) B、争高直指( 笔直)

(1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不能指.其一处

C、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未尝稍降辞色.

(12)上 A、负势竞上(向上) B、横柯上蔽(在…..上面 )

(13)清 A、清流见底(清澈) B、回清倒影(清波)C、其境过清( 凄清) D、清荣峻茂(水清)

(14) 绝 A、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 B、猿则百叫无绝( 断,消失 )

C、沿溯阻绝(阻断 ) D、绝巘多生怪柏( 极 )

(15)自 A、自三峡七百七里中 (在)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C、自富阳至桐庐 (从)

(16)或 A、或王命急宣 (有时) B、或以为亡,或以为死 (有的人) C、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D、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17) 属 A、忠之属也 (类) B、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C、属引凄异(连接) D、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18) 以 A、不以疾也 (认为、觉得) B、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C、臣以王之攻宋也(认为) D、以塞忠谏之路(以至于)

E、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F、必以分人(把)

G、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H、自康乐以来(表时间界限) I、以头抢地而(用) J、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借) K、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借) L、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M、以君为长者(认为)

(19)其 A、其间千二百里 (代词,指白帝至江陵) B、飞漱其间(代词) E、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 F、其真无马耶(加强反问语气)

G、以其境过清 (代词,代指小石潭)

(20)之 A、山川之美 (的) B、欲界之仙都 (的)C、春冬之时(的) D、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E、走送之(代词,指书) 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空:空谷传响(空旷)长烟一空 (消失) (22)良:良多趣味(确实) 有良田美池(好) (23)引:属引凄异(延长) 下车引之 (拉)

四、重点句译文。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6、实是欲界之仙都。

篇8:“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1 高效减水剂

无论什么样的外加剂都有与水泥等胶凝材料适应的问题, 要通过试验以确定。一般减水剂的减水率较低, 通常在10%以下, 掺量较低, 如木钙不可超过0.3%, 不然, 就会对混凝土有害,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通常在20%以上, 甚至高达25%, 并要高比例掺入水泥, 对混凝土没有不利影响。一般的高效减水剂是三聚氰胺系、萘系和氨基磺酸盐系。国内高效减水剂以萘系为主。产品型号有NF、UNF、FDN、NSZ、DH、SN及NNO等;三聚氰胺系为树脂类高效减水剂, 产品型号有SM、JZB—1、SP401等;氨基磺酸盐系有AN3000、DFS—Ⅱ等。

把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一起使用。通过优化各外加剂的比例和掺量, 能获取改善混凝土强度增长性质, 改善拌和物工作性和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 我国生产的高效减水剂产品一般是复合配制成的。在复合配制时有时掺入“载体”以减少成本, 这样会给配合比设计造成麻烦。因此, 要选购合适的高效减水剂母体, 按其性能要求和所用原材料进行试配。同为萘系高效减水剂, 各个生产厂家使用的原料和工艺也各不相同, 注重复合配制和试配非常重要。

2 其他外加剂

为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及硬化后的性能, 一般引入一些其他外加剂, 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泵送剂等。预拌混凝土的大量使用, 需要调剂混凝土拌和物的凝结时间, 在夏季施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特别突出, 一般需要复合使用缓凝剂。其缓凝的效果与水泥组成、水胶比、缓凝剂掺入顺序、外界环境等密切相关。例如, C3A和碱含量低的水泥, 缓凝效果好;在混凝土搅拌2~4min后掺入, 这比把缓凝剂加入拌和水中, 凝结时间能延长2~3h;掺有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 凝结时间随着掺量增大而延缓, 掺矿渣粉或硅粉等对凝结时间影响较小。不同缓凝剂存在与高效减水剂和水泥的相容性问题, 要经过试验进行确定。加入引气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尽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太高, 但也可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均质性, 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混凝土的引气剂一般是聚乙二醇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稳定封闭的微小气泡, 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而因气泡的引入可提高混凝土的孔隙率, 使混凝土的强度及耐磨性降低。加入引气剂的混凝土, 要使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间应大于3min, 小于5min,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 振动时间要少于20s。

3 矿物细掺和料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中不可缺少矿物细掺和料, 它能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矿物细掺和料与传统的水泥混合材料不同, 尽管它们都是粉煤灰、矿渣等工矿废渣和石灰粉等天然矿粉, 而他们的细度并不同。组成高性能棍凝土的矿物细掺和料细度要求更细, 颗粒级配科学合理, 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细掺和料的粉体效应, 其掺量高于水泥混合材。使用矿物细掺和料与使用高效减水剂都很重要, 要认真试验进行选择。

3.1 粉煤灰

高性能混凝土选用粉煤灰在原材料上有特定的要求, 应选用含碳量较低、需水量较小、细度较大的I级或Ⅱ级粉煤灰, 烧失量应在5%以下, 需水量比不大于105%, 细度45μm筛余量不大于25%。

因粉煤灰粒子大部分为实心和中空的表面光滑的球状粒子, 在满足相同工作度的要求下, 应降低用水量、改善和易性, 特别要适合泵送混凝土的应用。粉煤灰的活性为火山灰活性, 因此, 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 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缓慢, 水化热降低, 新拌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延长, 绝热温升降低, 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有利。低水胶比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有较多的性能, 尽管早期强度在常温下还不太理想, 而后期强度可较大增长, 养护温度越高, 强度的增长就越大。

粉煤灰的品质及均匀性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条件。控制水胶比在0.36以下, 即使掺入占胶凝材料总量50%的Ⅱ级粉煤灰, 混凝土的60d强度也可以达60M Pa以上。粉煤灰还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减小收缩和徐变, 也可起改善混凝土抗蚀性能和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作用。

粉煤灰的负面影响是因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消耗了一部分Ca (o H) , 混凝土碱性降低, 对混凝土的碳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 碳化又有所削弱;粉煤灰中的碳能吸附引气剂, 使含气量出现变化,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必须严格控制含碳量。

3.2 磨细矿渣

它是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到比表面积4000~8000cm2/g而成的。粒化高炉矿渣由炼铁时排出的高温状态下熔融炉渣经快速水淬而成, 其中的钙、硅、铝和锰多处在非结晶的玻璃体。粒径小于10μm的矿渣颗粒参与28d前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10~45μm的参与后期强度, 大于45μm的颗粒就较难水化。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 磨细矿渣的适合掺量随矿渣细度的增加而增大, 最高占胶凝材料总量的70%。矿渣越细, 其活性越高, 而粉磨费用也就越高。与粉煤灰相比, 磨细矿渣的早期活性就很高, 7d强度就能赶超普通混凝土, 后期强度逐渐增加。

3.3 超细沸石粉

用在高性能混凝上的细沸石粉, 平均粒径不大于10μm, 具有微填充效应与火山灰活性效应。它可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泌水与离析, 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使强度提高, 耐久性改善。细沸石粉的细度与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在特定细度范围内增强效果, 而它过细时强度反而降低, 其掺量则以5%~10%为适合。超细沸石粉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对混凝土中的碱一骨料反应的抑制作用很强, 而这种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系数都稍大于普通混凝土。

3.4 硅粉

硅粉的主要品质指标为Si O2含量和细度。在混凝土中掺入1kg硅粉后, 为维持它的流动度不变, 通常要增加1kg水。所以, 通常要把硅粉的渗量控制在7%左右, 并运用高效减水剂调节需水量。硅粉与粉煤灰、矿渣细粉或其他掺和料共掺, 发挥它们的叠加效应, 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般方法。

3.5 其他掺和料

除以上常用的掺和料, 也可按照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与现实条件, 选用其他掺和料。如磨细石灰石粉、石英砂粉、凝灰岩粉、偏高岭土细粉、磷渣粉及其他一些有化学反应性的细掺料。

参考文献

[1]许启斌.土木工程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科技, 2005.

[2]章德彬.浅析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山西建筑, 2007.

上一篇:壶中天/念奴娇,壶中天/念奴娇张绍文,壶中天/念奴娇的意思,壶中天/念奴下一篇:借花献佛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