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4-04-17

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通用7篇)

篇1: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日喻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1]眇(miǎo):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2]籥(yuè):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3]没人:能潜水的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扪烛而得其形 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 达:传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扣盘而得其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达 者 告 之 虽 有 巧 譬 善 导 亦 无以 过 于 盘与 烛 也 自 盘 而 之钟 自 烛 而 之 籥 转 而 相 之 岂 有 既 乎 ?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4分)

②夫没者,岂苟然哉!(3分)

参考答案:

16.B(知道、明白)

17.B(B项其代词,他们。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C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比;D项则,前句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那么,后句连词表转折,却。)

18.C(南方之人的说法错,应是北方之人。)

19.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20.①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肆1分,成其事1分,致1分。)

②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岂1分,苟然1分。)

篇2: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扣②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选自《东坡小品·日喻》

【注释】:①眇(miǎo):目盲。②扣:敲打。③扪(mén):用手摸。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翻译】:

一个生下来就是瞎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太阳,他就向眼睛好的人询问。一个人对他说:“日之状如铜盘。”盲人就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后来他听到钟的声音就以为是太阳。另一个人对他说:“日之光如烛。”盲人摸蜡烛知道了其形状。后来他摸到一支短笛,便以为是太阳。太阳和钟、笛相差甚远,可盲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只是从别人那里间接地听到的啊!

【阅读训练一】:

⒈“问之有目者”省略了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词补充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眇者”为什么会把“钟”和“龠”当作“日”?请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扣”、“扪烛”的行为和下列哪一个成语的.意思相同?

A.盲人摸象 B.缘木求鱼 C.掩耳盗铃 D.利令智昏

⒋“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传统上习惯把“眇者”看作贬抑对象,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进行逆向思维,你就会发现“眇者”有许多值得肯定和称道的地方。请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 2.他日揣,以为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扪烛而得其形( )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⒈生而眇者。

⒉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⒊B

⒋“盲人识日”的错误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违反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⒌①勇于求学,不以求知为耻;②没有思想束缚,大胆探索,敢于尝试,勇于类推和应用。(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以理服人即可)

【参考答案二】:

一、1.眼瞎 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3.洞晓 4.用手摸

二、1.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补充新解】:

“眇者识日”的故事出自《东坡小品·日喻》,苏东坡讲这个故事是强调接触实际和直接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学习上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才能深入了解客观事物,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那个“眇者”闹出了把钟、笛当太阳的笑话,与那两个“有目者”有直接关系。因为“眇者”有先天性生理缺陷,他无法看到太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是那两个“有目者”却不考虑“眇者”的实际情况,且没有抓住太阳的主要特征,只是就太阳某一方面特点而各持一端,一个讲“日之状”,一个讲“日之光”。这样对一个从未见过,也无法见到太阳的人去讲什么是太阳,尽管引譬设喻,最终也只能是枉费苦心,因为这两个“有目者”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篇3: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综观2016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选材多样, 考查全面”的“风貌”清晰可见。主要特点如下: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Ⅲ卷和上海卷 (前一篇) 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二十四史》, 北京卷选的是诸子散文, 江苏卷选的是家传, 浙江卷选的是古典小说, 上海卷 (后一篇) 选的是杂记 (《勿斋记》) ……选文内容涉及政绩、谏诤、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书、孝道、修身等方面, 具有鲜明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2.考点设置上有所侧重。2016年高考的各套试题均考查了文言句子翻译。值得注意的是, 文言断句题备受命题者青睐——全国卷继续直接设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标志着该题型从“地方”走向了“中央”并站稳了脚跟。此外, 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还重点考查了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概括分析等。

3.主观题题型多样化, 分值也在不断攀升。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等, 利用主观题考查了考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此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将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

2016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给予我们的备考启示: (1) 阅读文本要多样化。诸如唐宋八大家的叙事文、蒲松龄的文言小说, 游记类、论说类、序跋类、墓志铭等文章, 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 (2) 要有意识地培养文言断句的能力。 (3) 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重视对文本内容、内涵的理解分析, 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从人、事、理方面圈点文章要点, 为进一步理解分析打好基础。 (4) 遇到新的题型、新的考查角度时, 要冷静、沉着地应对, 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然后再作答。

【真题回放】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思路】这种考查方式, 命题人的做法是, 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文字中的两处错误, 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 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 另一个选项无错误。具体到本题, 首先, “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于情理不通——不可能是“其他州县得以夜不闭户”, 所以排除C、D项。A、B两项, 关键是“移书” (发送文书) 的位置, 按照句意, 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断成“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那么就将“移书”错当成“亡”的宾语了。

【参考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 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 各有专司, 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 后来改国号为辽, 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试题给出的都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知识, 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C项,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的说法是错误的,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参考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 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 当时湖水常常外溢, 民田受害, 他兴修水利工程, 将水引入曹娥江, 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 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 据理力争, 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 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 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 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 曾举荐王安石, 王安石受到宠信, 他考虑子孙前程, 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王安石, 终于得到回报。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解题思路】在拟制本题时, 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 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C项,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解说有误, 依据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 可任也。’使谕以指意”可知, 并没有“派使者偕同”。“使谕以指意”属于省略句, 即“使 (之) 谕以指意”。有些考生不明特殊句式, 再加上读不懂原文最后的“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 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这几句, 误认为“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中的“处处”是夸大其词, 因而错选了D项。

【参考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锡宴不赴, 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和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第 (1) 句中的“锡”“虔”“之”是需要考生作一番推断的, 如“之”, 应指代“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锡”通“赐”, 见于《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同样, 第 (2) 句中的“从容”“救正”“持禄固宠”, 考生也要用心琢磨, 如“从容”, 古义是“私下 (非正式的) ”, 但在句中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持禄固宠”中的“固”, 可依据结构来判定, 是一个动词。

【参考答案】 (1) 赐宴不到场, 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 如果还一定要他亲自设宴, 您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锡”“虔”“处之”各1分, 大意2分)

(2) 苏轼曾经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加固恩宠。 (“尝”“救正”“固宠”各1分, 大意2分)

【备考指导】

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 篇幅虽不长, 但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非常普遍, 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 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 在答题时, 考生要具备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1.利用形训, 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C项) 詈不佳——詈:责骂。“詈”, 以“言”为形旁, 与“说话”有关, 所带宾语又是“ (文章) 不佳”, 可见将“詈”解释为“责骂”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 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解释假借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A项) 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 高兴。“说”与“悦”通假, 且“说”前面有主语“众”, 由此可判断“说”的解释无误。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C项) 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2016年天津卷) 终身饮恨——饮:含着。借助成语“疾恶如仇”“饮泣吞声”, 可判断出“疾”“饮”的解释是正确的。又如: (2015年湖南卷) 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 (2015年浙江卷第16题B项) 当涂兵之冲——冲:突袭, 冲击。借助“不足为训”“首当其冲”, 可判断出“训”应是“法则、典范”的意思, “冲”应是“要冲、交通要道”。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B项) 土事不文, 木事不镂——文:花纹。在“土事不文”中, “文”受“不”修饰, 显然已活用作动词, 应解释成“装饰花纹”;“木事不镂”中的“镂”, 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思是“镂刻花纹”。

5.借助句式推断词义。如: (2016年山东卷第9题D项) 宗君而处身——宗:尊崇。“宗君而处身”的前文是“安国而度家”, “安国”即“安定国家” (或“使国家安稳”) , 则“宗君”可解释为“尊崇国君”。

6.根据上下文推知词义, 即“因文定义”。如: (2016年江苏卷第6题B项) 病目眚——病:疲惫。根据语境 (“甲午正月朔, 即入南都, 读书鸡鸣山, 昼夜不辍, 病目眚, 下帏静坐者三月”) , 说的是祖父张汝霖甲午正月初一就进入南京, 在鸡鸣山读书, 昼夜不停止, 眼珠上长了斑翳, 放下帷幔静坐了三个月, 由此可推知“病”是“患……病”的意思;“病目眚”即“患了目眚病”。又如: (2016年北京卷第9题C项) 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根据齐桓公“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 求生鹿于楚”, 而且“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 二十赐子金百斤, 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即通过高价出售“生鹿”, 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 财用也充足了。根据语境, 可判断“赋”是“征收赋税”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复习策略

1.学会判断具体语境中单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用法灵活, 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综合上下文的文意和词语的语法特征, 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其意义。对于具体语境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生大多只注重意义, 而不注重用法, 这很容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其实, 在辨析异同时, 应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 这样可以化繁为简, 绕开误区, 准确作答。如2016年北京卷第10题B项: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加点的“其”字, 在前一句中是人称代词, 可译作“它的”;在后一句中是语气副词, 表祈使语气, 可译作“可以”。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 也可以作连词, 鉴别起来也很简单, 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比如:

(1)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句中的“为”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 作“道”的状语, 因此“为”是介词。

(2) 非不贤也, 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 句中的“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 因此“为”是连词, 表原因。

2.了解常见双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1) 取吾璧, 不予我城, 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吾子取其麋鹿, 以闲敝邑, 若何? (《殽之战》)

(3) 与不谷同好, 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4)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5)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6)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以上各句, 句 (1) 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 句 (2) 至 (4) 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 句 (5) 中的“如……何”意为“把……怎么样”, 句 (6) 中的“孰与”是“与……比较, 哪一个……”的意思。

(2) 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1) 夫晋, 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 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3)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鸿门宴》)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 “何厌之有”即“有什么满足的呢”, 是反问句。“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为”是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 “何辞为”可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3) 表揣测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 (耶) ”“无乃……乎”。

(1)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 成反复自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3) 师劳力竭, 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殽之战》)

“得无……乎 (耶) ”“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 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可译为“恐怕不同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可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 “无乃不可乎”可译为“恐怕不可以吧”。

三、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1.人的称谓。

(1) 直称姓名。

(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

(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2)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 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 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 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 故而人称汤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故而人称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 故而人称康南海。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 (安徽合肥人) , 下联“常熟”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和。

(3) 称郡望。

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 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 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 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4) 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 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 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 故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 故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 故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 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5)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 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 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谭嗣同为谭壮飞 (其斋名为壮飞楼) 。

(6)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 后两人先写与作者的关系, 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 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 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2.官职。

(1)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一般中书省管决策, 门下省管审议, 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 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 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 (管军事, 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 (管司法刑狱, 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 副职称侍郎, 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 一直延续到清末。

(2)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 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1) 拜。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 不去就职。

(2) 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一句中的“除”, 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职, 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 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 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 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 黜。“黜”是降职、罢免、废除的意思, 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 去。解除职务, 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 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征拜尚书。”

四、文言断句有“章”可循

要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 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应注意以下五点:

1.通读语段, 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 顾及前后文, 反复研究, 把握主要内容。如: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 先抓住要点, 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 办的是什么事, 为什么这样做, 结果如何, 等等。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上”, “何” (根据选文出处, “何”指的是“萧何”) , “功臣”。

事件:综观全段, 说的是“上” (汉高祖刘邦) 以打猎为喻, 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 (“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 可见在刘邦看来, 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这件事的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 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了刘邦的观点。

2.确定词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 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例如, 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是“句” (句末停顿) , 还是“读” (句中停顿) , 就需要考生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酂侯”是专名, 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 叙一事, 是主谓句, 后面应当断;“酂侯”是“封为”的宾语, 当属上。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至“大小各有差”处, 一事已叙完, 应断为“句”, 其他为“读”。

3.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 行文中上下句常常用相同的字数、结构。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 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 多者百余战, 少者数十合, 攻城略地”。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应断为“追杀兽者狗也, 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4.一些对话的标志, 如“曰”“云”“言”等, 也可供断句时参考。比如文段中的“功臣皆曰”“上曰”等。另外, 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 “知猎狗乎”是刘邦的问话, 不是功臣的回答。

5.一些常用虚词, 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如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 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 (耶) ”等。本段“何也”中的“也”, “诸君知猎乎”中的“乎”, “狗也”“人也”“功狗也”中的“也”, “至如萧何发纵指示”中的“至如”, 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五、准确翻译有窍门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走样, 不漏译, 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 无语病。“雅”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

1.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1) 以易求难, 推敲关键词语。

高考试题中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 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 都难以理解, 而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认知。

如2016年北京卷第12题: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 即奉国而归齐矣。

在句中, “无”“械器”“以”“二敌”“即”“齐”等都不难理解, 难的是“应”“奉国”“归”。“应”带了宾语“二敌”, 且“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的前一句是“衡山械器尽, 鲁削衡山之南, 齐削衡山之北”, 意思是说, 小国衡山已遭受齐、鲁二国之“削 (侵略) ”, 那么, 这里的“应”就该是“应对”“应付”的意思。再看“奉国”, “奉”是个多义词, 但既然支配着名词“国”, 且与下文“归齐”紧密相关, 则这个“奉”应是“进献, 下对上送东西”或“送, 给予”的意思, 灵活一点翻译, “奉国”就是“带领全国”。至于“归”, 既已“奉国”, 则“归”就是“归顺”“归附”了。于是全句应理解为:“ (衡山之君) 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 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这样看来, 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 就是分析语句的过程。

(2) 综观全文, 求助于上下文。

如2016年浙江卷第19题: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

本段文字中, “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该如何理解?首先应明确:它与“读书三十乘, 千万中一二”“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等的含义是一致的。“读书”句运用了夸张修辞, 意思是“我读书多达三十车, 与琅嬛福地的藏书一比, 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二”;而“石彭”句的大意是“即使像石彭与凫毛这样的长寿者, 他们的所见所闻亦与儿童无异”。再来看画线句, “余见小”当是主谓短语;《逍遥游 (节选) 》“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乃是“蝉”“知了”, “春秋问蛄蟪”应理解成“蛄蟪”难以知“春秋”, 这才与上下文相吻合, 并与《逍遥游 (节选) 》中的文句相契合。所以此句意思是:“ (经过此事) 才知道我见识浅陋, 就像夏生秋死 (或‘春生夏死’) 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2.直译句子应注意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中的一字一句落实到译文中, 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 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在翻译时还应: (1) 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 原样保留, 不必翻译。 (2) 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或者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 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 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如“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中, “兵”应换成“兵器”, “利”应换成“锋利”, “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

六、“归纳、概括”题解密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训练重点, 应放在分析上。要学会分析, 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 (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 开始。命题者设置干扰的常见方法有:

1.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 故意错误解释文言材料中的某一词语。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 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 当地年成歉收, 百姓相食, 他向朝廷呈告灾情,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本项错在“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帝立遣寺丞钟化民赍帑金振之”, 其中“赍帑金”指的是“带上国库中的钱币”, 而非“筹措钱款”。

2.夸大其词。命题者在设置这类选项时, 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 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如2016年天津卷第12题B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 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 才写作此文, 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该选项错在“素来仰慕”, 相关原文为“后十七年, 台州既没, 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 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感而为之传”, 也就是说, 杨万里是在李台州去世后, 与丞相京公交谈时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 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的。

3.张冠李戴。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 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6题C项:傅珪守正不阿, 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 他都能坚持己见, 不肯随意改变, 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 虽有言官请留, 他仍坚持离职。

与选项相关的原文为“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 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 不听”, “不听”的主语是皇上 (文意为两京的言官上奏请求留下傅珪, 但皇帝不答应) , 而非傅珪, 可见“他仍坚持离职”的说法有误。

4.颠倒事实。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 造成选项错误。

如2016年江苏卷第7题D项: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 精准断案, 黄称赞他为奇才。

本项错在“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 相关原文是: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 我勿受, 诸君亦勿受, 吾将以困张广昌。”即:黄贞父对同僚说:“援引成例应当由我来主审, 我不接受, 各位也不接受, 我将用这件事来使张汝霖困窘。”由此可见, “遇到难题, 无法解决”属于颠倒事实。

5.偷梁换柱。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

如2016年山东卷第12题B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 使天下归附, 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综观选文, 核心内容在于劝说君王“诚于爱民, 果于行善” (即要施行仁政) , 对“今君欲法圣王之服, 不法其制” (“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 不效法他们的制度”) 进行了批评。选项将“重要的不是‘法其服, 居其室’”偷换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 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

七、文言“简答题”应对要诀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 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 浏览或跳读一遍, 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 能读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 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 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 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 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2.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一看到试题有较大难度, 就慌了手脚, 而要利用有效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简答题而言, 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1) 以旨解题。对有些题目, 考生必须弄懂全文主旨。请看下面的典型语段:

(刘) 晏专用榷 (专卖) 盐法充军国之用, 以为官多则民扰, 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自余州县, 不复置官。先是, 运关东谷入长安者, 以河流湍悍, 率一斛得八斗至者, 则为成劳, 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 各随便宜, 造运船, 教漕卒, 江船达扬州, 汴船达河阴, 河船达渭口, 渭船达太仓, 其间缘水置仓, 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 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 每艘给钱千缗, 或言“所用实不及半, 虚费太多”。晏曰:“不然, 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 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 执事者至多, 当先使之私用无窘, 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 安能久行乎!”

题目:文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简要概括。

首先要分析文段记叙了刘晏的哪些行为。综合起来看, 有“置官”“置仓”“给钱”。他的行为透露出怎样的理念呢?第一件, 刘晏是按需置官, 这不同于依人设官, 透露出民本位的思想。第二件是“缘水置仓”,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第三件, “为永久之虑”, 是从长计议的理念。因此, 参考答案为:体现了刘晏按需置官、因地制宜、从长计议的管理理念。

(2) 以注解题。文言文阅读有时会给出一些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绝不能视而不见。

篇4: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篇5: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24分。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而眇者不识日 眇 眼瞎

B.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揣 持、抓

C.君子学以致其道 致 表达

D.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 随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①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A ②作《日喻》以告之

①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

B ②日之与钟、籥亦远矣

①生而眇者不识日

C ②昔者以声律取士

①而眇者不知其异

D ②莫之求而自至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B.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识日”和“见道”,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

C.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都是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性。第四段抓住一个“学”字深入一层说理,又用南北之人学“没”作比,突出长期实践的重要,并进一步指出了单凭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

D. 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

13.下列能够体现作者关于“学”与“道”正确主张的一项是 ( )

A.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

B.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①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③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 3分。

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

1.“盲人识日”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0.C( 取得、得到。解释为“招来、招致”也对。)

11.D(A,以:介词,因为;连词,来、用来。B,之:动词,到、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者: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译为“……的人”;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时候”或“……的话”。D,连词,表转折。)

12.C.引用孙武的话不仅解释了“致”字,而且还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引用夏子的话,说明了“学”是“致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

13.B.(A,根据原文“皆求道之过也”可知其错误;C项虽“学”而不致于“道”,D项虽知求“道”却不“学”,都是偏废一方的做法,是错误的。)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①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译文:①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更形象。(虽,巧譬善导,过)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接近自己,而不会被敌人牵引过去。(善战者,致,于)

③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译文: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他们的潜水方法。(没人,求,所以)

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3分。

答:这个故事说明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1分)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也不能达于道。(2分)

答题指津:1)题干是“教训”,宜用“不”“如果”等否定句式或虚拟语气从反面(或负面)来组织文字进行表述。2)

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

1.“盲人识日”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篇6:日喻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关键词: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复习建议

一、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与特点

文言文阅读是河北省中考语文科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评价建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列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具体内容是: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梳理如表(见下页)所示。

通过观察、比较考题可以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如下特点:

1.内容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紧扣《考试说明》。

2. 涉及的课外内容越来越多,分值越来越高。2010年课内、课外内容分值仅为9: 5,2014年已达5∶10。

3.实词、虚词使用和句子理解为必考项,分值占50%以上。

4.2012年考课内句子断句,2014年考课外句子断句,课外“白文断句”是考试趋势。

5. 从2010年开始考文言虚词,分别考了“于”“与”“而”“之”等,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多样,使用率较高。

6.简答题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较多,关于“语言和写法”的题目较少。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复习教学建议:

(一)关于课内、课外篇目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范围是:以《语文课程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3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课内文言文考试有“近三年篇目不重复”的惯例,所以2015年有16篇课内文言文在考试范围,一些老师喜欢做预测,其实,做预测的意义不大。比如2014年文言文分值为15分,课内考的《出师表》节选,分值为5分,且虚词考题还有部分出自其它课内篇目(《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所以即便预测出篇目,也并不能决定什么。但这绝对不是说课内文言文不重要,而是说要重视每一篇课内文言文,按照《考试说明》的题型,认真复习,因为课外文言文考试往往是“材料取自课外,考点源自课内”,比如近五年课外实词、虚词的考查在课内文章都能找到出处。

再说课外文言文的受重视程度随着分值的提高而增强。如何提高复习效果?第一,抓好课内知识掌握,课内是源,课外是流,源远则流长;第二,强化练习一些课外阅读,以增强语感,拓宽视野,总结规律。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文章呢?只要我们摒弃“猜题”的侥幸心理,本着“增加积累、提高能力”的目的,奉行“拿来主义”就行了。

一是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拿来。河北省使用的语文教材有三个版本,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篇目,就可以拿来用。比如,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可以练习河大版的文章,看选自《柳宗元集》的“永之氓”: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这篇选文篇幅不长,难度适中,有教育意义,且说理形象,为难得的练习材料。2014年山东滨州中考卷就采用了。

用河大版教材的学生可以练习人教版的文章,如选自《世说新语》的“咏雪”,选自《庄子》的“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等。当然,还可以把目光投向苏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

二是从历年中考试题中拿来。中考试题是各地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是复习练习的不二选择。全国各省市每年中考语文试卷共有181份,即便只有一半考课外阅读,从中选出适合我们练习的20份应该没问题。如2014年,上海卷的“韩生料秦王”、兰州卷的“王顾左右而言他”、扬州卷的“秦兴师临周求九鼎”、德州卷的“项羽”、梅州卷的“年羹尧闻声识贼”、汕尾卷的“郑板桥开仓济民”等,都值得阅读。

三是从经典史书中拿来。《资治通鉴》《战国策》《汉书》《后汉书》《左传》《世说新语》……课内文言文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典籍,里面也有许多文章可以通过删减、修改拿来一用。当然,前提是老师必须读这些书。自找材料,原创试题,最能锻炼老师的眼力和功力。

(二)关于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

这三者都是考查理解能力,能真正理解文言话语的意思。做这些题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积累”,二是“语境”。

“积累”是打底子,一片空白的脑袋什么也理解不了。以实词为例,应该知道有一词多义,如“既克,公问其故”中,“故”是“原因”,“温故而知新”中,“故”指的则是“旧的知识“;又有古今异义,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是“遗憾”的意思,与现代“仇恨、怨恨”不同;还有词类活用,“斗折蛇行”,“斗、蛇”是名词做状语,“腰白玉之环”,“腰”是名词作动词,“劳其筋骨”,“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术语不需要掌握,但要会正确解读;此外,还有通假字,“说”通“悦”,“反”通“返”等等。

积累没有诀窍,只能通过分类整理、熟记例句、对应练习等不断丰富。

分析“语境”,是准确理解文言文的王道。下面以2014年长沙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曾巩”为例,看如何依据语境理解文章。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1单弱2之中,宦3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4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5,不减扬雄6,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1[委废]家境衰败。2[单弱]弱小,无所依靠。3[宦]出仕。4[工]擅长。5[行义]行为道义。6[杨雄]人名。

解释实词,往往需要把单音节的文言词语变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如何从众多对应的近义词中选出“贴切、恰当”的那一个确是个难题,这时分析语境就很关键。如“巩性孝友”,“性”解释成什么呢?阅读后面句子知道“孝”是对继母孝顺,“友”是对弟、妹友爱,孝顺与友爱是一个人美好的品德,所以这里的“性”不是“性格、性情”,而是“品性”。在“少与王安石游”一句中,“游”是个多义词,同样根据语境可以判断它不是“游泳”“游览”的意思,再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可推测出它是“交往”的意思。

虚词的意义、用法多变,更是要依靠语境来解释。比如“一出其力”中“一”是“全、都”的意思,“一时工作文词者”中,“一时”是“当时”的意思。又如,“之”是个重点词语,基本用法达到8个,幸好汉语古今传承,我们可以根据语境猜测出一句话的大致意思,进而推测出某个“之”的意思。如,“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之中”是“的时候”,“之”就是结构助词,相当与现代汉语助词“的”;“巩导之于欧阳修”的意思是“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之”就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代王安石;“帝然之”的意思是“神宗赞同他的看法”,“之”就是指示代词,这、此,指曾巩对王安石的评价。河北卷大多用选择的题型考查虚词,根据语境猜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于、与、而、之”曾经考过,建议重点复习“其、以、于、者”等词。

句子翻译时,“留、换、补、增、删、调、扩”的方法估计大都知道,但涉及具体句子往往仍很迷茫,这时需要语境来帮忙。如“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其中“四弟、九妹”是“第四个弟弟、第九个妹妹”,还是“四个弟弟、九个妹妹”呢?联系后面的“宦学婚嫁,一出其力”就能断定应是第二个解释。

(三)关于归纳要点、概括观点与态度,就内容、语言和写法表达见解

当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后,其简答题解答与现代文没有多大区别。现将河北省近四年中考文言文简答题归纳如下:

1.理解内容。2012年“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2013年“‘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法’具体指什么?”

2.分析、概括内容。2011年“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2012年“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013年“这段文字(《满井游记》节选)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3.分析情感。2013 年“(《满井游记》节选)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概括品质。2014 年“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正如总结考题特点时所说,简答题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较多,这应该与选择的材料多是写人、记事文章有关;关于“语言和写法”的题目较少,这是因为鉴赏类题目的难度较大,不宜放在文言文,尤其课外文言文中设题。

做文言文简答题要注意几点:

1.看清题目要求。如“用原文回答”“哪两个方面”等。

2.抓住关键词句。如概括鲁宗道的品质,抓住“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句,选择“忠实”一词即可。

3.要有全文意识。在“鲁宗道”选文中,只写了一件事,所以抓住关键句就行,但如果是上文“曾巩”,要求概括曾巩的品质,只抓住“巩性孝友”这一句就不行,因为后面还讲了曾巩与王安石的事。

篇7:《日喻》赏析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它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那么“致”与“求”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日:‘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地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

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二)

上一篇:太姥山游记作文1100字下一篇:白菜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