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计划

2024-04-21

深化改革计划(精选6篇)

篇1:深化改革计划

(篇一)

**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五个扎实”及“五新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按照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市王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及《**市王益区**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单》文件要求,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全域旅游,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开展

根据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文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按照职责将全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把握时间节点,拿出具体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工作措施,夯实改革任务

(一)坚持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

在市委、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目标指引下,我区积极发掘地域文化,强力开发全域旅游,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象老**˙情怀新王益实施方案》,全力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和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114”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即一个城市会客厅(以“印象老**˙情怀新王益”为主题,以建设怀旧红旗街、工人文化宫、矿工俱乐部、南北火车站等开放式景点为依托,打造城市会客厅);

一个耀瓷文化旅游体验区(以耀州窑黄堡镇为重点,打造耀瓷文化旅游体验区);

四个3a级旅游景区(以姜女故里•秦人村落、山水王家河、慢生活蜗牛谷、红色军台岭等项目为抓手,打造四个3a级旅游景区)。**年,全年启动四个3a级景区建设,目前,“姜女故里·秦人村落”主景区完成了80栋主体建设,雏形已具,将于明年5月1日建成开放,与西影集团合作的《大话西游之成长的烦恼》在景区拍摄,并成功杀青;

义兴村蜗牛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示范工程6号院落已完成内部硬装;

红色军台岭景区建成了文化广场、观景台、浮雕等,修筑道路2公里,古驿道涝池、管网已建设完成,绿化亮化工程已完工;

山水王家河文化长廊项目完成了800米的河道混凝土浇筑、管网铺设及绿化工程。

(二)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市黄堡影剧院隶属于我局管理,1995年因火烧毁,原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性质,体制改革后,变更为企业单位,由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代管。

拟在黄堡卫校原址开发黄堡书院项目,召开了项目论证规划会,对该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及文化挖掘,制定了黄堡书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对原教学楼进行翻修,整理院落,在**市第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与**孟姜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发建设黄堡书院项目。

(三)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根据**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我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就人员和编制、承担地方政府的旅游和体育等行政执法职责、“扫黄打非”、互联网信息执法、工作经费等方面与市上对接,待省文化厅出台实施细则。

(四)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以耀瓷文化、孟姜女文化、红色军台岭文化、民俗文化、仰韶龙文化等为支撑,引导扶持了一批具有王益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了以王益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升特色文化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现有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保护、弘扬耀瓷传统文化,打赢“活跃产业、振兴耀瓷”这副牌,全力推进耀州窑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市观唐陶瓷有限公司等规上文化企业发展。

(五)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激励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见》,按照《**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研究符合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激励机制,积极帮助辖区企业申报争取上级各类政策资金。为耕源文化公司争取并拨发旅游口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蜗牛谷游客服务中心,成功为耀州窑陶瓷有限公司、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公司各申请到30万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王益区文化产业协会组建工作正在筹备。

(六)推进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建设

加快推进耀瓷文化产业园建设,在保护耀州窑遗址的前提下,盘活国有闲置资产,依托耀州瓷品牌,探索互联网+耀瓷发展模式,打造反映我区特色文化资源,展示传统工艺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实现耀瓷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项目完成大师创意园主副广场、大师工作室、体验中心、商务中心、日用艺术瓷生产及营销平台基地、工艺礼品厂、观唐工坊项目工程及新建陶瓷链式烘干生产线。正在加快建设耀瓷艺术酒店、研发中心、耀瓷文化交流中心、展示中心、道路二期改造、室外管网工程;

游客服务中心正在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对项目申报文件和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7191万元。

(七)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从群众需求出发,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建设真正为民惠民。目前,已完成年度创建指标任务。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设施网络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年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建设任务及完成时限,积极推进剩余2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年已建成的2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做好免费开放服务。同时,确定了8个市级示范点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待市级验收。

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创新“一心多点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服务模式,即以社区为单元,构建“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点面相补、条块衔接、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体育设施集约高效运行,让广大群众就近、随时、快捷、方便地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一心多点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服务模式得到了国家文化部中期督查组专家的高度认可。目前,正在光明社区和川口社区示点实施,为下一步在全区推广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3、提升馆站免费开放服务,强化文化阵地作用。为进一步做好馆站的免费开放工作,文化馆创新文化团队孵化机制,建立了群众文艺团队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群众文艺团队的管理办法及扶持群众文艺团队发展的指导意见;

图书馆增加了图书藏书量,优化了阅览室环境;

为镇办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配送了图书、电脑、阅览桌椅等器材设备;

各镇办文化站对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服务项目进行了公示,向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同时,两馆积极开展各类阵地文化活动,举办了“舞蹈基础知识培训”“百姓健康舞培训”“国画小课堂”“智慧书屋”花灯制作等活动20余场次,开展各类培训40余场次,为广大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阵地活动平台。

4、巩固提升品牌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继续巩固“社区文化大广场”“乡村文化大舞台”“周末大家乐”三大品牌活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共组织“欢度春节群众文化展演活动”“送文化、送欢乐”等为主题的大型品牌活动30余场次,组织其他小型活动300余场次,开展数字电影放映729场,图书流动服务34场次。wdg中国国际街舞大赛在我区成功举办,邀请到6位国际裁判和嘉宾,吸引国内众多街舞爱好者前来王益参赛观战,成为我区新的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落实了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年初预算,制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年底前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80场。

6、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工作知晓率。主要围绕我区经济社会文化新理念、新思路、新创举,《王益新闻》对脱贫攻坚、“两学一做”、追赶超越、项目建设、全区两会等重点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为全区提速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年《王益新闻》共播出96期。进一步通过报纸、网络、文化活动等载体,加大文化工作社会宣传力度,拍摄了“王益让群众共享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为主题的宣传片,并在**电视台播放。

7、强化创建工作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每季度定期、不定期召开全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联席会,研究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安排下一步工作。按照要求,对承担主要创建任务的7个镇、街道和区级重点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区范围进行通报。依据创建基本项目指标,印发了《关于加快创建指标对标作业、对账销号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区创建工作26个成员单位的指标任务。按照创建档案工作要求,建立了项目指标、过程管理、个性指标三大类档案。

三、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各类档案建设

按照我局承担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时收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认真做好档案建设工作,做到资料齐全,指标反映全面,数字真实有据,资料分类清楚,档案建设规范。

(篇二)

**年,**县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历中全会及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握改革关键,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狠抓各项改革落实,各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抓谋划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县委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牢牢抓在手里、放在心上,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县委深改组组长李伟平同志切实履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特色改革亲自谋划、落实情况亲自督察。中央、省市有关改革会议召开后,县委深改组都会及时传达学习,并就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今年先后召开4次县委深改组会,每次会议都把传达学xxx省市深改组会议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并研究部署我县落实意见。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及其责任分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七个专项小组**年工作计划及责任分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年领衔推进落实重大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各项改革工作有章可循、精准推进。同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我县深改组成员,调整并成立了7个改革专项小组。县编委正式批复成立了县委改革办,落实了3个行政编制,明确由县领导兼任县委改革办主任,配备正科级专职副主任和改革专干各1名,配齐配强了改革专职力量。落实**年改革办专项经费10万元。

二是抓探索创新。在对标对表落实上级改革部署的基础上,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每个县力争推出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改革项目”重要指示精神,县委深改组专门就特色改革项目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各小组征集的10多个改革项目中,经过反复讨论、充分论证,确定了“探索建立基层民政服务新机制”“涉农资金大数据阳光工程”两项改革特色项目,分别制定出台了《**县“探索建立基层民政服务新机制”实施方案》、《**县打造“涉农资金大数据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落实了牵头县领导和牵头责任单位,明确了进度要求,高标准抓落实。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力求在边试点中边出成效、边出亮点。

三是抓督查考核。注重改革过程跟踪和督查,制定出台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督察计划》,坚持“一月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的改革推进机制,对七个专项小组改革计划、县委深改组成员领衔的27个重大改革项目、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项目等实行项目化管理,对已完成的改革工作逐项评估、逐项销号。全年,县委改革办共组织开展专项改革督察4次,下发改革督办函26份。制定《**年**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评重要内容,作为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二、各领域改革进展

按照深改组工作要点的部署要求和任务分工,协同推进落实七大领域八个方面136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通过“腾笼换鸟”清理盘活工业园区“僵尸企业”3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减负6520万元;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保留登记前置审批事项32项,变更注销前置事项30项;

全面推行企业和个体户简易注销登记,注册登记办结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1-3个工作日,企业注销登记时间由45日缩短到7日。继续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设立了产业引导基金,开展了闲置低效土地清理,提升完善了“工业110”,落实了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革创新有序推进,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完成初稿,组建了**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田北农民画村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初评,成功举办第三届**湖生态鱼烹饪大赛,启动了万花世界旅游集聚区建设详细规划编制,花花世界景区基本通过国家aaa级景区评定,花花世界周边下木塘村“中华民间游戏第一村”建设有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新引进中国银行,协助**邮储银行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正在组织编制《**县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总体规划(**--2030)》。积极推进市政公共服务和设施市场化,**县环境工程提升暨市场建设运营(ppp)总投资3.5亿元,目前已完成用地、选址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推行了城北、城南农贸市场、影视城临时菜市场、五云购物中心改造工程市场化运营,城北农贸市场投入使用;

城南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已竣工,装修基本完成。大力谋划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高陂镇入选省、市第一批特色小镇,以此为契机,积极引进上市公司打造**玉禾田特色小镇。健全绿色生态发展体系,出台了《**县工业企业排污治理工作方案》;

加大了石油废气回收力度,全县所有供油站已将国Ⅳ汽油提升为国Ⅴ汽油,18座加油站全部加装了油气废气装置;

加大了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在**年关闭2吨燃煤锅炉7台,改造3台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淘汰了2台2吨以下燃煤锅炉;

争取项目资金520多万元,对县工业园区3家企业进行了锅炉烟尘排放提升改造工程;

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以上。认真开展水质治理,实施了水库水质和水源地污染源专项整治,终止了**水库国有水面(网箱、网拦)养殖证登记颁发工作,全面实行大水面增殖养殖和人放天养;

对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提出了截污等相关措施,依法关闭了6家污染较重的土纸小作坊、2家违法排污企业;

启动了**水库网箱养殖整治联合执法活动,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境内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保持iii类以上。加强生态乡镇、村建设,启动了潞田镇、罗塘乡、武术乡省级生态乡镇,高陂镇高陂村、枧头镇兰田村、窑头镇窑头村、窑头镇鲁下村、窑头镇夏平村、五丰镇路口村省级生态村创建申报工作。严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排污许可制度,确定地表水监测点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点1个、重点污染源监测点2个、空气自动监测点1个,对两个“重点污染源”、两个“断面水”进行了监测。认真落实“河长制”“库长制”,已完成县、乡两级河长制工作方案修订和“一河(库)一档”等工作;

启动了蜀水**段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创新城市管理长效制度稳妥推进,完成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了全县城乡环境综合集中整治。

(三)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全力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认真落实省委“精准、落实、可持续”和市委市委“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力度加大”工作要求,取消了乡镇招商引资和财税收入任务,出台了系列有“干货”的脱贫政策,整合涉农扶贫资金近24.65亿元;

开展了“百日会战”“争创优秀村攻坚冲刺”“百日行动”活动;

建立以村为单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倒计时挂图作战法、县领导每周不少于2天驻乡村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痕迹工作法和双线帮扶法,成立县巡察办和督查组,实行过程性奖惩问责;

成立全市首个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中心,得到贫困户普遍认可;

“报账下放、委托审批”做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聚焦三个提升”做法先后得到省政府刘奇省长和吴晓军副省长的高度评价;

代表江西省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巡查,顺利通过省市第三方评估验收并获得好评,顺利通过市脱贫攻坚评估考核。深化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富硒产业工作方案》、《**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观赏类中药材产业工作方案》、《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新模式,一批新农村建设点具备乡村旅游点特征,田北农民画村、西朗山“画里人家”被列为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的考察点,受到与会人员高度肯定。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度,强化舆情信息员、网络评论员、网络宣传员、网络发言人等队伍建设;

创新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党政客户端平台。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设立**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制定下发《**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支持县内文化企业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举办首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积极申报“中国唱船民俗之乡”,《赔禾记》获国家艺术基金,《老丁家的故事》荣获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朱家巷、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大力推进农民画产业发展,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农民画展,举办了“美丽**”第四届全县农民画创作大赛,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利用“**发布”手机客户端为**农民画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农民画衍生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农民画附加值。

(五)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完善人大工作机制,优化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专职委员比例提高60%,正在各乡镇筹备设立代表联络工作站。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出台了《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县政协委员联络中心,组建了县政协四个专门委员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县法院完成了首批18名员额法官推荐遴选,出台了《关于审判团队组建方案(试行)》、《关于员额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及司法行政人员职责的规定(试行)》、《**县人民法院人员分类定岗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员额制法官等级晋升及工资套改等保障工作顺利落地;

县检察院入额检察官(院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均已开始办案,并实现全覆盖;

县公安局积极推进现代警务机制运行,完善制定了《**县公安局全警情录入工作考核办法》、《**县公安局全警情录入考核机制》;

县司法局进一步加快了构建全县法律服务体系,并继续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超市”提档升级;

出台《**县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公证体制改革稳妥推进。

(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稳妥开展,县人民医院与赣州市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联合体协议》,并与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井大附属医院签订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协议;

县中医院与江西省人民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立医院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协议;

县域内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分片区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医疗联合体协议》;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便捷转诊通道;

印发了《**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全县所有乡村医生与辖区内居民均签定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议,签约率达到100%。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省级督导评估;

启动了普惠制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县保育院整体搬迁,窑头镇、潞田镇、宝山镇、弹前乡、枧头镇、罗塘镇、沙坪镇、高陂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四中新建、芙蓉中心小学扩容项目有序推进;

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顺利实施。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健全创业孵化体系,共为高校毕业生推荐创业项目6个,开展创业培训35期,培训人数879人,发放个人创业扶持贷款6638.69万元;

围绕脱贫攻坚,以“1+4”产业扶贫工程为主抓手,全县创建扶贫车间57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85人;

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过渡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前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移交工作;

积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已完成教师聘任申报工作,正在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立涉稳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采取“定领导、定方案、定时限、包化解、包稳控”的领导包干责任制进行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树旗帜、强堡垒、强活力”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实施方案》;

开展了新一轮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

推行完善“党员主题活动日”制度,常委同志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学习,促进党支部和党员在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深化推行“一册式”党员精准管理模式,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化、常态化。大力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深化提升“干部学用技术”服务基层群众活动,通过做实“选、学、用、督”,打造“干部学用技术活动”升级版。推行在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和项目一线跟踪了解考察干部和实名制推荐干部工作法,今年以来提拔重用了7名在脱贫攻坚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选派了3名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县积极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举办了全县新录用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开展了“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表彰活动;

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顺利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大力培养“证”式农民,对300多名参加种植养殖培训班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初级防疫员”资格考试。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67个“空壳村”已全部“摘帽”,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1个,61个“十三五”贫困村年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启动了群团改革,印发了《**县群团改革“1+5”系列方案》,正在稳妥推进。

(八)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廉政档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出台了《**县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和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干部廉政档案720余份,做到县管科级(含非领导职务)在职干部全覆盖;

同时向所在岗位廉能风险等级高、优秀后备干部以及群众信访反映问题较多的三类重点人员进行了延伸备案。切实发挥好廉政档案作用,依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进行“色卡标识”,动态分类管理,作为干部年度考核、业绩评定、表彰奖励、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巡察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县委巡察办和巡察组实体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方案,即将上报市编委批复;

建立县级巡察人才库,完成了窑头镇、芙蓉镇、五丰镇等9个乡镇专项巡察。配合市纪委完成县级纪委副书记异地交流任职工作,交流一名纪委副书记到吉水县纪委任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坚定、审慎稳妥推进我县监察体制改革。

三、特色改革进展

着力在各改革领域打造特色亮点,并注重总结提炼,一批改革特色亮点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典型经验做法在国家、省市媒体刊发。一是国家级方面:1.《**县: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升级版》在11月20日《中国改革报》上刊发;

2.探索建立基层民政服务新机制工作得到了国家民政部高度认可,国家民政部黄树贤部长专门就此项工作作了批示肯定;

3.推进万花世界集聚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创新,多彩节日收获满满“花花世界”在10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

4.**县基层民政工作在全国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并被民政部作为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西**蜜橘丰收了》(宣传)在**年11月7日《经济日报》上单篇刊发;

6.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是全省唯一的农村幸福社区建设试点县;

7.《创建凸显特色的新型社区》在《中国民政》第617期单篇刊发;

8.《美丽乡村拍不够》在2月17日《人民日报》经济版10版刊发;

9.《乡村旅游‘就地’富民》在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16版各地动态刊发;

10.《何首乌助我当老板》在8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2版刊发。二是省部级方面:1.《**县发力民政供给侧改革效果好》在**年第139期《江西改革动态》刊用;

2.**县法律服务超市被江西省司法厅评为**年创新基金奖励项目一等奖;

3.县民政局在省老龄办召开的全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4.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推行“痕迹工作法”,管好用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9月27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得到省委副书记姚增科点名表扬;

三是市级方面:1.市委胡世忠书记对我县探索建立基层民政服务新机制工作作了专门批示肯定;

2.创新开展“争创优秀村活动提高残疾人残疾证办证率”工作,得到市委常委、市委改革办主任肖玉兰的批示肯定。3.《**县“工业110”服务企业零距离》、《三级式救助三元化养老、三类型社区,建立“三个三”基层民政服务机制》、《**县: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升级版》3篇改革信息在市委改革办《吉安改革工作交流》刊发。

回顾一年来的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我县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改革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和改革担当,勇于探索创新、加强督察落实,力争在破除制约**加快发展和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体制机制障碍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篇三)

按照市委和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义和乡高度重视,按照工作分工要求,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乡**年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乡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成员为小组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对乡村干部进行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增强各级干部对全面深化改革文件精神的理解和掌握。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指导各部门开展工作,对工作推进情况逐条逐项开展督促,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交流经验。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加强学习、推动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及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县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落实区委和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及时了解各方面改革进展情况和动向,研究有关问题,推动相关工作。

三、精心组织、注重落实

(一)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我乡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狠抓干部驻村帮扶制度落实。截至目前全乡已完成1091人脱贫,完成了全乡5个贫困村的脱贫规划。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以宣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送法下乡为平台,进行普法宣传宣讲达2次,利用村三职干部大会,开展法律宣传4次。

(三)推进文化教育卫生工作。一是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加强农村文化提升。二是结合民政、扶贫政策对贫困在校学生家庭予以倾斜,另一方面是协调资金对初中以上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扶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到应读就读。三是我乡以农村生活垃圾验收为契机,抓实我乡城乡环境卫生。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加大督查力度,优化村乡环境卫生。

(四)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注重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工作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体系。截至目前,我乡调解矛盾纠纷12件。

(五)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乡坚持送技术与送物资相结合、送信息与送政策相结合、维护稳定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切实解决服务群众问题,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落实。全乡主要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全乡5个村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为进一步增强全乡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上半年共开展警示教育4次。

(篇四)

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精神,扎实推进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工作,现将**年以来改革工作总结和**年改革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一、改革亮点工作

(一)科技金融改革。近三年**市组织实施科技金融专项71个,为科技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贴息资金额达到956万元。今年下半年,**市开始探索“宁科贷”工作,市政府注资300万元委托市开源扶贫担保公司与工行、宁夏银行合作,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青铜峡市作为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试点市,财政投入600万元,放大5—10倍,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宁科贷),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宁夏源冶盛工贸公司等9个项目累计获得贷款5500万元。积极与宁夏银行科技支行等相关金融单位进行对接,探索专利抵押贷款,青铜峡市专利质押贷款达到1000万元。

(二)资金拨付方式改革。自治区实行科技项目后补助,采取事前立项实施事后补助资金方式,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先行投入资金,组织项目研发工作;

财政资金“面向结果”进行补助。事前立项事后补助资助模式旨在通过后补助经费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需求与国家目标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同时,面向结果的补助,可有效避免科研经费挤占、挪用等现象,有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年**市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23个,补助资金416.87万元。

(三)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改革。一是简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流程,**年所有项目从科技系统推进科技项目“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不见面”。为防止科技项目碎片化、“两张皮”的问题,今年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科研项目申报按照“顶层设计+聚焦产业+常年申报”的原则。二是改变过去年度集中限时申报的做法,今后实行科研项目随时申报,滚动安排。三是今年开始实行科技项目分级管理制度,自治区负责涉及全局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各市县科技部门负责区域性特色科技项目安排。科技厅从今年开始给五市及宁东切块安排项目资金,由市科技部门统筹安排。任务、资金、责任同步下放五市和宁东,从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批复、验收同步下放,责任到市。

(四)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政策改革。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意见》、《**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0)》、《**市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市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我市出台专门的专利资助办法,每年专利资助30余万元。召开全市人才大会,对专利转化奖励了23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申报专利,促进专利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年7月,市委、政府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对三年来获得科技成果奖、科研平台建设奖、知识产权专项奖的企业进行了奖励,奖励资金高达328.2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信心。**年,**金积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市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金融改革。一是金融机构参与度还不高,目前,宁科贷实施一些基金项目,大多集中在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参与度不够。二是专利质押贷款工作,目前金融单位对风险的把控过严,条件比较苛刻,专利质押工作进展缓慢。

(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各县(市、区)科技部门设在了农牧局,科技部门作用被弱化,尤其在科技对工业的支撑上作用减弱,影响创新发展政策的落实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要点

(一)在对接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创新驱动“三十条”意见落地有声。确保创新驱动“三十条”意见在基层能落地,并且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将是我局今后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局将努力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学习好、宣传好政策。在各领域各类型企业中广泛开展宣传,让大家都了解政策,形成氛围。二是对接联系好企业。对于科技型企业很多利好政策,我局将安排进行专门的对接服务,分门别类,对应需求,个性辅导激发企业参与建设项目的热情,取得实效。三是监督执行好。对到位的项目要帮助监督执行,使项目合法合规不虎头蛇尾。

(二)在两区建设上下功夫,推动特色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是特色创新的重点内容。按照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切实地落实两个园区建设的主体责任,抓好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引进和国家级农高区创建。一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对现有企业进行科技嫁接改造、引进科技型企业以及鼓励大中型企业延长产业链等多种方式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高端智能控制阀、精密汽车零部件、焊接自动化设备、现代纺织等产业,创建创新平台。对现有的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加快向国家级创新平台升级,2-3年内金积工业园区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逐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三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在申报建设国家农高区有重要突破。通过与杨凌农高区的结对帮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交流,要打造一流的农业科技交流平台,营造一流的人才创新环境,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在科技合作上下功夫,推动开放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自治区已形成了“科技支宁”的合作机制,结合贯彻自治区创新驱动“三十条”意见,把东西部合作作为重点工作。一是在园区建设方面。支持**国家农业园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地四方”共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二是在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和机构方面。支持**仪表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科研院合作建设严酷工况流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同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共建**园区奶业研究院。三是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方面。支持与江南大学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合作;

支持与江苏大学在现代农业机械研制方面合作;

支持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就心脑血管靶向营养食品枸杞氨基酸功能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合作。

(四)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一是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开展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加大培育国家、自治区和**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力度,不断增强试点企业的普及效应和示范企业的辐射效应。到2020年成功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8家,自治区知识示范企业10家,试点企业18家。二是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专利交易支付系统为核心,链接各区域性、产业性专利交易中心或平台,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产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组建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金融、知识产权多领域复合型专利交易运营团队,专业从事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交易、投融资、许可转让以及产业化项目等的商业谈判、撮合、咨询等服务,为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方以及个人发明家等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

(篇五)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县第十七次党代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全县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聚力创新攻坚,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全力推进改革落实。截止目前累计召开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18次,审议出台改革实施方案72个,研究重大改革事项49项,上报改革信息96条,编发《合阳改革动态》18期、《改革参阅》10期,报备改革文件66份。

一、全力推进省市改革试点。一是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得到国家供销总社肯定,流转土地4000亩,吸收务工450户,产业承包20户,电商带动15户,发展冷棚红提200多棚、新品种苹果500亩、食用红薯700亩。二是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今年我县被新列为全省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我们以充分保障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为核心,通过上报项目已落实整合资金3600万元。三是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已落实安置移民211户985人。**年试点完成后,将彻底改善5个移民村612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在南沟村试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集体占股经营红薯土地流转到位,“先经营后确股”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全省在无厂矿、无征地的纯农业生产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五是“农权贷”试点共发放贷款99户,435万元,切实改进了农业生产设施,解决了农村生产投资需求。先后被**日报、**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以及新浪、腾讯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六是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定了《合阳县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合阳县教育系统干部任用办法及部分撤并学校工会、成技校整合办法》,对全县所有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园长进行了任命,明确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范围,对40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培训,完成了校长职级评审工作。七是国有粮食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已经完成,新机构运转正常,企业经营良好。八是金融支农试点稳步实施,今年邮储银行“新农贷”、“畜保贷”,信合“富秦家乐卡”、“农权贷”,农业银行“职业农民贷款”,惠民村镇银行“农权贷”等产品累计投放贷款1.97亿元。九是县城基础设施试点扎实推进,成立了合阳县城市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合阳县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ppp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印光大道、东西新街等路段亮化工作,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5.1万平方米,修补城区人行道花砖、坑槽路面8000多平方米,改造提升公厕26座,建成投入使用停车场6处,县城九龙公园、金水公园和黄河路东延等项目顺利实施,荣获“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十是粮改饲试点,制定印发了《**年合阳县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示场区23个,收贮全株玉米青贮7.5万吨,补贴资金375万元。

二、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扎实开展简政放权,承接市上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4项,下放镇(街道)社会管理事项71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185项,取消中央指定县级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19项,取消行政许可事项145项,取消率达到36%。“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已启动实施。共向县广播电视台和中心敬老院购买服务岗位5名。二是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404家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已报市编办并得到审批,设立、变更和注销事业单位法人77家,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范围扩大到8个单位。三是积极开展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的通知》,颁发了我市首张县级党政群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目前已办理代码证书20家。四是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挂牌成立,已办理颁发证书141份。

三、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全面开展众创活动。出台了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00万元,创新创业基地新入驻企业30户,众创示范街新增商户69户,全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我县参赛的两个项目均获三等奖。二是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了“三去一降一补”等一揽子《实施方案》。桂花能源150兆瓦、智远新能源50兆瓦项目建成并网。建立园区企业“禁入退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5户。采取租售并举的办法,消化存量房1400套。三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施了洽川景区综合提升、莘国古城、圣母湖等旅游项目,举办了中国民间情歌会,拉斐尔艺术庄园、黄土印象、印光讲寺等旅游景点荣获“中国最美山水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四是创优发展环境。在全市率先实行个体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组建了全市首家价格认定中心,建成网上审批平台,“营改增”改革全面启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改革深入开展,共办理证照140户。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一是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先后制定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合阳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意见》和《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成标准化农村社区34个,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50个村(社区)完成农村宅基地登记工作。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在市上确实的“一镇两村”的基础上在全县每个镇都确定一个村开展试点。二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建成了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厅,共流转土地1.8万亩,发展规划农业园区18.97万亩、设施农业32919亩,8个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中省认证。三是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实践探索出了精准脱贫的“十项途径”,出台了“1+14”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成立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联系贫困户月访制度,形成了改革向脱贫攻坚聚焦的新导向。四是出台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改革方案》,目前共建成省市生态镇村4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80个和城东防护林7500亩,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五、积极开展民生类改革。一是加速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建成了县统办、镇筹办、村代办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办理各类服务事项96000件,村干部坐班制全面推行,电子监察平台覆盖5个镇街。二是创新文体管理机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文化部初验,荣获“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三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行高中三年免费教育,中职资源整合深入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成投用。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无效籍”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教的形式在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总计派出支教教师82人,22名校长、340名教师参加了轮岗交流,大学区管理改革实现“六统一”。四是推进卫计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受到国务院医改办关注,对249名患者进行了分级诊疗,为16539名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建立了“健康扶贫档案信息卡”,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覆盖全县12个镇街,二孩政策全面落实。五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下发了《合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大病保险制度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救急难”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06名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孕产妇免费保健基本服务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六、不断深化民主法制体制改革。一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了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安排22名律师和1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12个镇街215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镇(街)政府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选聘5名特邀监督员全程参与重大行政执法。二是深化司法信访体制改革。积极推广视频接访,扎实开展了合阳县人民法院法官和检察院检察官遴选入额考核工作,组织15名律师为县级领导接访现场提供法律意见。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意见》,积极推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姓名、民族、年龄变更以及出生超时、无户人员户口补录、临时身份证受理等6项审批权力全部下放至基层派出所,共办理异地受理身份证70个,挂失申报104个,丢失招领3个,办理居住证1.3万份。四是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扎实开展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机制,我县荣获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

七、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是不断加强常委班子自身建设,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常委“十项承诺”,县委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以提醒函的方式给各部门、各镇办负责人写信,杜绝打着他旗号办事的现象发生,树立了县委权威。二是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791名符合条件的干部享受到晋升待遇,镇级换届全面推行干部推荐实名制。村级干部待遇和办公经费按新标准落实到位,实行村级干部绩效考核办法。11个镇全部建立了党代会年会制和党代表任期责任制,镇、重点村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三是认真贯彻执行“三项机制”。明确了鼓励激励“八种类型”、“六种形式”和具体标准,细化了容错纠错“八种情形”,列清了干部能下“十六种红线”,开设了“三项机制学习专栏”,配发了“三项机制应知应会学习手册”,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出台了《合阳县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优秀人才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表彰第七批县管拔尖人才15名,命名人才工作示范点9个。

八、健全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组建了县级巡察工作机构,设立了“四风”举报平台,开展向人民承诺和向人民报告活动,建立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1项改革措施,修订了工作报告、“一案三查”、督查通报、提醒问询等十项工作制度,出台了落实主体责任、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纪委书记提名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在镇(街)设立了纪委副书记和派驻了监察室,12个镇(街道)纪(工)委全部建立,向村级派驻纪检员在7个镇开展试点。

尽管我们在深化改革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改革探索创新精神不够,对省市未出台指导性文件的改革不愿大胆摸索、大胆尝试;

二是改革宣传、总结推介力度不够,改革的经验和成效总结不足;

三是有的改革专项组联络员单位发挥不充分,改革领域进展不平衡。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统筹协调,紧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紧盯改革问题,逐个推动落实,全面推进改革工作;

二是及时与上级专项组及部门联系,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先行先试;

三是积极调研探索,及时提出**年改革工作思路和要点;

四是加大信息报送和文件报备力度,及时将我县的改革进展情况上报市委改革办。

篇2:深化改革计划

w.5Y k J.cO m文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区新时期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满足全区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和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的需求,现就我区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高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免费发放主渠道,不断健全和完善免费发放方式,方便群众、保障供应、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药具的社会营销,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理顺药具管理体制,加强全区计生药具工作依法、科学、规范化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全区药具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任务与要求

(一)明确区、街(乡)、社区(村)计生药具管理职责

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区级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同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承担。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负责全区的药具管理和发放,并对街(乡)药具管理和发放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区计生技术服务站设置药具室,并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要有适宜的药具库房,有药具管理制度;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街(乡)人口计生办应配专人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应设置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负责培训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员,组织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负责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社区(村)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药具管理和发放,有适宜的药具储存柜箱;组织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座谈,反馈服务对象需求信息并及时报告药具不良反应的情况。

(二)改革免费供应计生药具工作机制,保障育龄群众的基本需求

要改进计生药具计划管理。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以辖区单位和常住人口以及外来务工、居住人员的需求为编制依据,逐级编报药具计划,突出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计划执行的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计划管理程序。

加强药具库存管理。要根据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合理确定区、街(乡)药具库存周转量,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仓储条件,确保仓储质量,严格药具报废程序和审批手续。

要改革药具发放模式。按照畅通渠道﹑保障供应﹑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托社区(村)计生服务网络,坚持专(兼)职药管员发放与志愿者发放相结合、主动上门服务与自动领取相结合、手工发放与自动机发放相结合、定点发放与流动发放相结合、药具网络发放与社会网络发放相结合,实现由按计划数量发放向按群众实际需求发放转变,由被动发放向主动发放转变,由单一形式发放向多元化形式发放转变。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生药具发放纳入管理和服务。畅通计生药具免费发放渠道,合理设置计生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实行自主服务,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及时的满意度.建立药具随访制度。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指导育龄群众正确使用药具,定期随访计生药具使用效果,确保育龄群众安全有效使用计生药具。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宣传普及计生药具和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计生药具发放人员的咨询、指导能力,提高群众知情选择的能力。按照《药品管理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计生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计生药具使用信息,妥善处理不良反应。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计生药具工作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计生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计生药具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计生药具管理职责和任务,加大对计生药具供应和发放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力度,及时收集、反馈计生药具的质量。

要建立计生药具工作调查研究制度。区、街(乡)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区计生技术服务站和街(乡)药管员每年要安排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针对药具工作的突出问题,确定调研课题,写出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要加快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全市计生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将在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系统中建立药具发放信息子系统,适时采集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等信息,逐步实现计生药具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四)加强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药具工作队伍

在全区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中要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知情选择、科学规范、保障供应的计生药具工作理念,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综合协调、依法管理、改革创新和优质服务的能力,建设一支作风正、工作实、业务精的高素质计生药具工作队伍,以适应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要加大计生药具业务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学习实效,区计生技术服务站组织街(乡)药管员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街(乡)计生办定期举办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药具发放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避孕药具知识100题》和《基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人员手册》为指南,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药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推进全区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

深化计生药具工作改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把计生药具工作改革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局之中,确保药具工作改革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为做好计生药具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计生药具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坚持把计生药具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与人口计生工作同决策、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把药具服务工作作为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街(乡)和创建优质服务先进(示范)社区(村)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莲山 课件 w w

篇3:深化改革计划

自2010年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本市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在推进“四个分开”、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政府投入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与改善医疗服务、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务院有关文件和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加大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力度,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按照“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总体要求,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将公立医院建成运行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发展有活力的公益性机构,促进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增加投入与转变医院运行机制相结合、控制医药费用与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强化考核监管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相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加强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基本路径,有序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三)基本目标

1.以医药分开为切入点,推进公立医院补偿从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

2.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严格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集约高效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3.以完善治理为核心,强化卫生全行业管理,探索权责明晰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运营者的责权,建立公立医院管理新体制。

4.以协同服务为导向,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布局,推进医疗资源上下联动、整合共享,建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新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以区县为主体,全面推进建立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新机制

1.建立公立医院综合评价机制。整合各有关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要求,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以结果性指标为导向,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公立医院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以定量为主,通过信息系统实时采集指标数据,确保评价客观、公正。建立以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财政资金和医保资金拨付机制,使综合评价成为政府监管和调控公立医院运行的“指挥棒”,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促进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2.完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在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政府投入机制。公立医院经核定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学科建设等经费由区县政府统筹安排,并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确保公立医院正常运行,体现其公益性。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和政府指令性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实行项目管理,按考核结果拨付补助经费,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3.完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和基于考核结果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平台,对医务人员完成各类医疗卫生工作的数量、质量、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改变按收支结余提取医院可分配总额的方式,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建立以工作量核定和人员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工资总额核定办法。改变按业务收入提成的内部分配方式,建立基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机制,将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的直接依据。

4.完善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实现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医疗费用、医保费用、服务成本、服务效率等运行情况的实时、全程、智能化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诊疗规范,建立医院用药评价系统和临床医生处方分析系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大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回溯检查力度。加强公立医院收支预算、资金使用、成本核算、内部审计、工资管理等方面的财务运行监管,并将监管结果应用到公立医院综合评价、院长和科主任绩效考核。

5.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医院药品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药品采购、供应、使用全程信息公开和全程监管。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推进医院药品库存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医院药品库存最小化,降低药品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医院药房引入社会化、专业化管理,降低药品管理成本。

6.完善急慢病分流诊治的医疗资源利用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完善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链,实行急慢病分治,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按照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有关文件要求,通过扩大增量和盘整存量相结合、政府扶持和社会举办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老年护理和康复医疗机构设置,建立由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参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二级医院也要设立一定数量的康复、老年护理床位,实行医保单独结算和业务运行指标单独考核。

7.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强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同服务。建立区域性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和集约化服务。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采取签约服务、团队式服务的方式,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防治一体、全程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在收入待遇、岗位设置、进编落户、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家庭医生倾斜,提高家庭医生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8.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以电子病历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网,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业务数据源头采集、监测数据自动生成,确保数据的客观真实。深化信息化应用,建立涵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服务、医疗资源整合等业务应用功能和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服务监管、药品供应管理、临床用药监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等管理应用功能的信息化平台,为各项新机制的运行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强化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和数据挖掘,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的数据化、精细化、科学化。

(二)点面结合,逐步深化市级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

1. 在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推进建立新院新机制

按照《本市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沪府办[2012]97号),在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进一步探索改革,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推开。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4家医院分别成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院所在地的区政府、有关大学、母体医院及员工代表、社会人士等组成。理事长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派。理事会作为医院的决策机构,负责章程的拟订和修订、规划、预算、业务发展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院长根据理事会的决定,承担医院运营管理职责,行使医院的人事管理权、医疗业务机构设置权、中层干部聘任权、奖金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对医院国有资产负有安全、保值和有效利用的责任。制定4家医院的理事会章程,作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以及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

(2)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督。落实国家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医院财务行为。试行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总会计师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聘任并委派至4家医院,承担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所赋予的管理职责,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负责加强医院全面预算、成本核算、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测、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参与医院规划发展、风险防范、内部绩效和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总会计师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负责。

(3)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4家医院建立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工资总额以岗位工作量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依据,以成本效益为调节系数,以科研产出为奖励进行综合核定,切断医院收入分配与经济收入的直接联系。

(4)实施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之间的直接利益联系,降低病人药品费用负担。适当提高门诊诊查费和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等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优化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结构。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诊查费增加部分主要由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承担;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等医疗服务收费增加部分按原报销政策,根据不同参保对象,按照不同比例分担。配合“医药分开”实施,严格考核医院复诊率、检查费收入占比、病人自费费用比例等指标。

2. 稳步推进面上市级医院综合改革

(1)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改革。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联合体内部运行机制,统筹规划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布局;在联合体内部实行人员柔性流动,充实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力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联合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协同,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大市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便捷的转诊通道,市级医院预约诊疗平台资源必须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为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市级医院应按照规定派出技术骨干支援基层医疗机构。

(3)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快推进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门诊一站式服务、整合门诊等,加强普通门诊专家力量配置,优化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规范抗菌药物、贵重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切实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三)以完善长效机制为核心,在全市建立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1.完善投入政策。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政府投入办法,在郊区4家新建三级医院试行后实施。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同级政府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按照规定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加强政府投入资金监管,明确项目资金管理措施,规范公立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实行总会计师委派等基础工作,确保政府投入资金使用效益。

2.完善价格政策。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兼顾群众和基本医疗保障承受能力”的原则,确定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等项目价格,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实行分级定价,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职级医师的服务价格差距。

3.完善医保管理政策。完善医保总额预付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医保总量分配办法。深化医疗、医保联动改革,探索与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二级医院功能转型、家庭医生制度相适应的医保支付办法。通过建立与总额预算指标调整挂钩的相关考核指标,积极探索建立确保优质资源优先服务各类参保人员的管理机制。强化医保监督管理,加大对定点医院和执业医师医保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维护参保人员利益。

4.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探索以市为单位,建立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推进和完善医药采购管理平台建设,扩大药品采购管理平台使用功能,公立医院所有药品必须通过药品采购管理平台统一采购,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搞好“大包装、简包装”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先从参保人员使用最广的部分药品试点,通过集中采购和价格谈判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做好增补基本药物、新进医保目录药品、招标周期到期药品等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5.完善人才发展政策。加强医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定位明晰、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住院医师的全科医学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根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按照核定床位数,综合考虑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调整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充实加强医务人员力量。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公立医院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按照注册执业范围,通过多点执业形式,到社会办医疗机构从事执业活动。完善职称评审、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政策,健全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实行对产科、儿科、全科、康复、精神、护理、院前急救等紧缺人才的倾斜政策。

6.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公立医院行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倡导崇高的职业精神。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畅通医疗服务投诉渠道。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鼓励各区县、各办医主体、各级公立医院在完成上述规定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本市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制机制改革各方面进行探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市公立医院改革在市医改领导小组的总体领导下组织实施。由市医改办牵头,负责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编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具体工作。各区县政府按照上述模式,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各办医主体、各公立医院要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措施。

(二)强化考核评估

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分解至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定期开展督查;抓好改革推进的考核评估,市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纳入对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考核体系,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宣传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积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让居民理解和支持改革。加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培训,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参与改革。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

附件:1.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任务分工表

篇4:深化改革计划

“八五”期间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格局,让国民经济提前五年完成了长远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

1990年开始编制“八五”计划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时三年的经济全面治理整顿,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也针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说,“要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以立于不败之地。在订计划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把计划编得小一点。”最初要求保持6%左右的中速增长,设想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人们的观念和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兴起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建议国务院对“八五”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1993年3月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計划若干指标的建议》。根据《建议》“八五”计划在以下方面做了调整:一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比原计划有较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6%调整为8%—9%。二是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出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价格开放后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加强粮食主产区流通基础设施和生产基地建设,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用工业,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动员力量,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要集中力量发展铁路,要加强港口、公路、内河航运、民航、通信的建设。四是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发展。五是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支柱产业。六是放宽政策,正确引导,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七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八是更大地发挥科技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九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十是合理确定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十一是合理调整信贷、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有效地发挥财政、金融的调节作用。

“八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國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然而,经济管理粗放,经济素质不高,经济效益较差;农业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国家财力不足,宏观调控实力不强;地区发展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面临不少新问题。

篇5:深化改革计划

(2016——2019年)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为了落实《榆中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我学区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提升学校管理层次,引领教师教法转变”的课程改革理念,以教师主动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为标志,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师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一)以动力培植为抓手,树立信念、改变观念,确立目标、明确角色,点燃激情、唤醒责任,倾力于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的理念,打造一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信仰之师。

(二)开展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线上线下大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校本研修模式。

(三)以课堂建设为抓手,通过方法与技术的改进,培植学区校长队伍、教学校长队伍、教科研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建成甘草学区“新名师、新名校长、新教育家”人才资源库,示范引领甘草学区教育人整体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自觉。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师生发展的组织平台,分类指导学校内涵提升,建构与高效课堂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实现校园外显文化与师生精神文化的高度契合。

(五)举办“甘草学区课改成果展示会”,开展优质课、精品课评选活动,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名校长,参加指导,展示教育质量提升新成果。

(六)收集教师典型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自创教学课件,精品课例,完善教学资源库。

三、实施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教师因“课”制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会积极思考、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充分展示和大胆质疑,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学习先进课改理论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构建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支持系统。

(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五)以课改为载体,挖掘人文资源,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四、实施步骤

(一)根据文件精神召开学区会议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1.甘草学区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王进红 副组长:张鹏云

成 员:李彦仁 梁柱 张永明 杨永兴 孙立东 赵连九 2.甘草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 组 长:张鹏云 副组长:吴世华

成 员:语文组(杨金萍、王文婷、蒲琼琼、吴国香、梁霞、刘荣、盛玉琴、李玉珍)数学(王曙祖 王永红 杨恒明、杨建武、王孝荣、杨永兴)英语组(梁 柱、王学谦、沈丽娟、未孔兵)

(二)初步实践阶段(2016年3月-2017年1月)1.培训学习,达成课改共识(3月——5月)

(1)邀请课改专家进校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基本现状,和校长教师座谈掌握学校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进行集中培训,唤醒教师信念,促进教师责任的提升,让教师理解和认同课改的不可回避性,撬动校长教师课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学校组织相关课改理论与全国典型教学模式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构建适合的基本教学流程,确定每个流程的基本操作要求,选定骨干教师进行实践,全校教师轮流观摩研讨,通过多轮参与式研讨完善基本教学流程,形成符合校本实际的基本教学模式。

(3)进行课堂教学师生自培训活动。聚焦校本化基本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流程、导学案编制与使用、小组建设与组织建设专项培训。随机进行课堂评价与反馈、教师角色与作用、学习动力培植、(点燃、激励、唤醒)学生成长长效评价机制等培训。

2.开展集体大备课与教学设计引导活动

一是开展学科集体备课活动,重点解决学科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分析、资源整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二是开展相应教学流程的学科教学设计(或导学案设计)备课组研讨活动,重点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解决学生怎么学得好的问题。

3.初步开始实践(6月)

学区选择骨干教师进行先期实践两周,其余教师跟班学习(6月前两周);全体教师进入课堂实践,互听互评,重点植入流程,关注每个节点。

4.开展人人学习模式、实践模式的基层大练兵活动(9月——12月)。

本活动由学区按照自身确定的基本模式流程操作要求制定“固模过关”评价标准,组织每位教师参与“固模”展示课活动,过关率不少于80%。本次活动作为校本培训重要内容,要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学区领导、各校校长、骨干教师组成督导检查团,对各校“固模过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采用一问(问卷调查)、二看(动态表现、静态展示)、三听(听课、听校长汇报、听师生反映)、四查(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学习质量、校长听课)

5.组织校长课改论坛(9月——11月)(1)组织校长听课评课活动。

(2)组织校长课改论坛。主要交流校长对课改的认识;教师课改校本培训的经验;教学模式的构建;课改推进的方式与做法;校长在课改中的作用。

6.制度构建

(1)机构设置:设立学区课改工作领导办公室,统筹协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相关事宜。

(2)出台系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堂督察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奖励晋级制度。

(3)成立验评组,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和小组竞评制度等微观层面的评价文本。

(4)建设QQ群、微信、课改简报等展示及反馈机制。(5)学校自主建立健全保障改革的其他配套制度。

(三)全面提升阶段(2017年2月-2018年1月)1.开展赛课活动(2017年3——6月)

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原则,结合县第九届教学能手评选,举办学区优质课、示范课比赛。重点完善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学习小组建设与学习效度,教学模式流程固化等问题。

2.集体大备课活动(2017年全年)

进行多学科两轮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活动,强化课程标准理念,活化教材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3.骨干教师培训(择机进行)

⑴举办专家讲座。听取全国课改专家做高效课堂专题教育讲座,对我学区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理念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高效课堂的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理念。

⑵组织教师考察学习。选派部分校长和骨干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经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4.攻坚活动(2017年9——12月)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围绕学案编制、学生学习组织建设、有效展示、课堂检测设计、低年级等关键问题分层次攻坚。先由学校收集整理教学问题,组织教师通过课堂打磨、研讨交流,加以消化,并站在学生角度研制出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对于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学区组织骨干教师研讨解决,必要时邀请专家帮助解决。这个活动必须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在每个教学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上。

5.完善评价与支持系统(2017年9——10月)(1)建立评价标准及实施

导学案方面: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的检查等;

学习小组方面:小组建设、小组学习的效度、小组竞评开展、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学生培训等;

模式运行评价。(2)支持系统

机构职能的调整与完善(考评组、质检组),课堂推进过程中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形成特色阶段(2018年2月-2019年1月)

1.通过相关评选活动、课改展示交流活动(2018年3月——6月)

(1)开展区域教学新秀、课改名师、课改专家、课改先进校长评选活动。

(2)举办区域课改好团队评选活动(好教研组或备课组、好班级、课改专家团队、示范校)。

2.课改成果提炼(2017年7——8月)

(1)典型成果提炼与展示(典型课堂教学模式、育人文化、管理制度;折射教师课改人生的点滴生活、成长故事;校长办学智慧,课改推进的方式与做法的经验成果;课堂改革的优秀案例,小课题研究成果;制作精品课例光盘)。

(2)举办学区课改展示研讨会,示范课观摩活动;邀请兰州市其他县区观摩指导,推广课改经验,使教学的高效益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3)汇编课堂改革典型教学模式、优秀案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教师成长故事、小课题研究成果、制作精品课例光盘。

3.组织与文化建设(2018年9——11月)

课改深处是文化。高效课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概念,它以三大系统为支撑,即“两惟”教学系统、“以学评教”评价系统和“开放”的学生文化系统。课改必须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文化,才能最终建立“生态”,形成教育常态。因此,文化系统建设贯

穿课改整个过程,通过小组、班级、学校,课堂、课程、评价等不同组织、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推进教育变革发展的新常态。

学区各学校全面对外开放,课堂呈现课改特色,各学校通过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呈现各学校文化底蕴,全面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特色和成果。

五、考核与表彰

(一)课改先进教师表彰:由学区考核教师课改先进事迹,学区班子会议根据平时督导情况确定(每年评选1次)。

(二)领军人物评选。从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专家团队中评选出课改位领军人物,在学区教育工作大会上给予表彰。

六、相关要求

(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课改氛围,创造课改必要条件。

(二)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全国典型课改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强化教师课改认同感,增强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课改实践奠定基础。

(三)学校要按照本《行动计划》每阶段的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落实措施,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真正将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成长,质量有提升。

(四)要通过过关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校长论坛、教师论坛、校际交流、等活动载体,一步一步推进课改进程,挖掘课改文化资源,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批课改名师,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

(六)建构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榆中县甘草店学区

篇6:深化改革计划

为进一步优化生源配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同时针对我校部分博士学位论文存在“选题陈旧、工程性太强、学术性不够”等问题,经校学位委员会常委会讨论通过,哈工大决定自今年起实行博士生招生计划年度申报工作。申报时招生导师需简要介绍拟培养博士生的论文选题、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前期培养博士生的情况、博士生培养条件等内容。各学院组织对导师的博士生招生计划进行审核,将招生指标向培养条件好和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对培养条件不够或培养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实行暂停招生。

博士生导师招生计划申报与之前的博导招生登记相比,增加了导师介绍拟招收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增强了导师选拔博士生的针对性,使博士生入学后能尽快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导师给拟招收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也是学科评价导师招生计划是否合适的一个重要依据。

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明确要求:“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收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深化改革计划】相关文章:

深化改革计划范文05-31

加强深化改革04-13

深化改革方案05-02

深化改革案例05-07

深化改革决定05-08

深化改革工作思路04-08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05-12

加强深化改革范文05-28

企业深化改革范文05-30

深化改革案例范文05-31

上一篇:较有文艺气息道歉书信范文下一篇:小学科技工作计划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