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决定

2022-07-12

第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

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力度前所未有

尊敬的党支部:

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我理解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有两个原则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我听到很多参会人员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6月12日

第二篇:党中央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是中央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继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研究讨论体制改革问题之后,党中央又一次专题研究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方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的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党内外对全面深化改革高度期待、顺应人民愿望、保持党和国家生机和活力的要求。以这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对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部署,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第三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看法

尊敬的党组织:

《决定》全文分为16个部分,共60条,每条一到几段文字不等,共计三万余字。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部署改革。

我们按照逻辑的顺序把这次改革的思路理一下。首先,各种病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经济放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政府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想方设法保证经济增长,保增长就打破现有的增长模式,寻找新的突破口,于是就有了改革。经济要增长就要找到能拉动经济增长点,改革改变了以前固步自封的思路,承认了市场的作用,并且给市场正名,利用市场的活力来激发经济增长,这是基本思路。但是只靠市场的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因为市场在中国还是个小树苗,太弱小,不足以提供13亿人的荫凉,能不能在各种夹缝中长起来还不一定。即使能健康成长,如果要等它长成参天大树,黄花菜都凉了。政府还需要一个大手笔,一个能迅速拉起经济增长的大的增长点。政府敏锐的发现了中国未开发的巨大的农村市场。所以政府制定了一套以土地政策改革的措施,人为的再造一个巨大的金融市场。在这个金融市场的建立中和建成后的巨大效应都会强有力的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土地改革和市场化能按预期的发展起来,那么中国就会出现总论中描述的“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美好画面,进而解决中国现存的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当然,不能只是在经济方面折腾,其他的配套也要搞起来,所以其他领域比如金融、政治、国防等等都为了经济改了做了自己的调整。

本次改革是本届政府为了解决现有的矛盾、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制定的阶段性改革。政府利用“土地”和“市场”两板斧来拉动未来的经济增长,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通过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改革来为经济改革保驾护航。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6.24

第四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精彩论述汇编

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4、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5、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6、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7、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8、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9、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10、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1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3、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1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党和各方面的智慧,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1] 决定看点

1、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公布,《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

2、提高国企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 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4、探索实行官邸制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

5、军事方面,减少非战斗人员和机构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

6、各级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7、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8、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9、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以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10、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罪名

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1、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追究。

12、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 适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13、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 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14、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决定》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15、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解决一考定终身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16、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17、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18、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

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19、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抵押转让使用收益等权利

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 20、国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21、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事项企业员工持股。

22、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23、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

24、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25、取消以药补医 理顺医药价格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26、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27、提出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3] 关键内容

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2、中央政府将最大限度减少微观事务管理 《决定》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3、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省管县”改革

《决定》提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决定》提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4、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

《决定》指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决定》指出,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5、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流转、抵押等权能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6、创新人口管理 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决定》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7、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决定》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决定》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8、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

《决定》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9、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制度化

《决定》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10、严查领导干部超标享受待遇问题 探索实行官邸制

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11、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决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4] 2决定解读

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与此同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呼应了此前舆论呼声,使人们对即将发布的改革决定全文充满期待。

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上述提法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作出了明确定位。

“治理体系关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与时俱进,治理能力则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在保持较小成本的同时跟上时代要求。”汪玉凯指出,这对新时期执政者提出了更为宏大的命题。

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看来,这彰显出决策者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

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再过30年可能制度上就要定型,实际上老人家说,比如到2020年,我们可能要有一个现代的体制、现代的国家,所以这次会议也说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定型的制度。”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

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周天勇指出,“正是因为活力不足影响了国企控制力和影响了的增强,下一步,将在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提升。”

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意味着,继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之后,新一轮大规模财税改革呼之欲出。

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管理学部副主任马庆钰看来,相较于管理,治理倾向于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一字之差,代表执政党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联系到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表述及此前相关环保政策执行中遭遇的困境,分析指出,下一步,相关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望加强。[5] 3世界评价

巴基斯坦前军工生产部长、巴国家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塔里·马苏德退役陆军中将指出: 《决定》的影响已超越了国界,具有世界意义。1978年中国刚刚推进改革开放时,中国只是政治大国,而非经济大国,人们关注中国角度和程度与今天不同。2013年的中国深化改革,对世界经济前进的方向有重大意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多次去过美国和中国,在美国的智库中,他们把全球经济的首要关注点放在亚太,而把亚太地区的第一关注点放在中国,可以说,中国未来深化改革方向和举措不仅具有世界意义,而且会改变世界经济进程。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中国的发改委和更早的体改委,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会产生视野狭隘和部门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是高端推进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没有经验,难免摸着石头过河,但经过了35年的改革风雨历练,中国更需要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综合协调形成推进整体改革合力,这样可以避免少走弯路,避免重复交学费。 我赞同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和改进中国中央政府和省区市政府的巡视制度,只有做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才能保证重拳打击中国的腐败现象。同时,独立的巡视制度可以及早和不受干扰地发现腐败,揭露腐败,将腐败现象扼杀在萌芽中。

我特别赞同《决定》提出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我特别注意到《决定》称中国将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这是中国司法的一大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对传统媒体的冲突和对舆论导向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政府都已发现,依靠原有的网络管理机制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中国政府积极考虑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这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我是个老网民,各国政府要想互联网不污染媒体环境,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就应当向中国学习,尽早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网络和打击网络犯罪的综合能力。[6] 4专家解读

废除劳教制度——李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提出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学者李庄对此向新浪网友进行独家解析。

废除劳教制度是司法进步的体现。劳教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超越了法律的制度,不合情不合理更不合法。以维稳名义进行的劳教制度实际上破坏社会稳定的。很多经历过冤假错案的人需要上访、需要伸冤。曾经我们的劳教制度是针对罪行轻微、卖淫、盗窃、诈骗等行为的,但现在被劳教的人当中这部分所占比重已经非常少了,更多的那些有苦无处诉的人。表面上的和谐背后是民间积蓄的大量的对政府的不满、对司法的不满。劳教制度就如同一个社会的高压锅,当积蓄了大量不满之后,必然会找到其他的出口,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访民的正常上访是这个“高压锅”的排气阀,应该受到保护。我在重庆所看到的,就是把大量不构成犯罪的人都送进了劳教所,这其中要包括了大量的警察。另一方面,劳教制度比刑法还要可怕,很多人在关在劳教所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劳教本身就是一个法外之罚,废除劳教制度是回归了司法本身。

死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逐渐减少的趋势。只有伊朗、阿富汗等国家还保留了非常残酷的死刑方式,例如绞刑、石刑等等。我一贯是主张废除死刑的,但与此同时,我也主张不能一步到位地废除死刑。因为死刑不仅仅承担了惩罚犯罪的功能。犯罪人除了激情犯罪之外,还存在蓄意犯罪,死刑对这部分行为会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所以我主张逐步废除死刑,现阶段应该保留对极端暴力和重大贪腐的死刑。

放开单独二胎——穆光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此,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为新浪网友独家进行解析。

决定的出台在国家层面迈出了值得肯定的一步。从微观上来说,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很大,从宏观上来讲,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有限。光放开二胎还不够,应鼓励生育二胎,家庭养育成本应部分外部化、社会化,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

对人口出生规模影响有限

政策的影响都有个过程,单独夫妇二胎政策的出台也许会有小的生育回潮,但是对出生规模影响有限,预估将达到每年100-200万数量,以中国人口基数来看,对总人口的影响非常微小,不会有太大的人口反弹,不会失控。应鼓励生育二胎 从宏观上来说,人口安全是国家基础,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动力,人口失衡、萎缩、超低生育率,呈弱持续发展或不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中国要走出超低生育陷阱,逐步提振生育率,继续改革,鼓励生育,小步快进。改革是连续的过程,单独夫妇二胎政策是起点不是终点,国家需从生育权限政策和生育导向政策两方面做更多积极努力。

生育权限要达到自主生育,生育主体能实现自主、自由、负责生育。

生育导向方面,国家应鼓励向2个孩子方向发展,杜绝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国家需要出台更良性的刺激和鼓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年轻家庭生育2个孩子,生育的权利和导向需要得到跟多的保障。目前生育成本太高,家庭养育成本应部分外部化、社会化,由政府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延长产假、增加生育津贴等。对缓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增长作用有限。

延迟退休——郑东亮

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这个老龄化发展很快,简单说是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如果再加上小孩的话,根据过去测算的六组数据推测,大概到2050年左右,老龄化就达到高峰了,从30、40%的人60岁了,你再说小孩要抚养,我们抚养费很高,但干活的人很少。你再不延迟这个退休的话,这个国家就养不起这些人了。

什么叫渐进式

这个决定里面提到的是渐进式,一个是指不是说现在就要开始,简单的说,比如说现在是60岁,一下子就要到65岁,我觉得可能还要有准备吧,特别是相关的东西要考虑稳妥。

还有一个是宣传引导大家能够接受,因为从现在来说,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人,你要说延迟退休都不太愿意,为逃避延迟退休,甚至有人会提前点退休,哪怕扣点退休费我也愿意。

另外渐进式还指逐步延长,如果真正开始实施的话,可能一年先延长几个月,然后通过一段时间,比如说从60-65岁,逐步延长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延迟几年。

延迟退休对就业市场影响影响不大

应该说会有一些影响。虽然现在也有相当部分人实际上退休以后还干活,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退休以后都在干活,但是我觉得这些影响不是很大。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对大龄的劳动者,相应地要有一些保护措施,对他的权益保障和培训,让他们还能具有相应的就业能力,有就业上的保障,不能说到老了反而让他失业了。另外就是大龄劳动者的工作上也应该更灵活一些,比如说企业的工作安排可以更弹性一些,不一定是像年轻的时候那种全时的,要有一些更好的安排。

实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因为确实从我们很多调研的情况来看,企业现在确实负担还是很重的。特别说我们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像劳动密集型的,把你所有的花费都加起来,像租房、公积金、养老、医保以及工资的增长等,比例确实很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这一块负担也确实很重。因为现在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劳动者,没有都纳入社会保险来,所以先降低一定的社保费率,然后再扩大这个的覆盖面,我觉得这一块对企业来说会更有利,对经济的发展也更有利。

行政权干预司法权——马怀德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摘要播发。《决定》提到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这是为了摆脱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预,实现公平正义。

摆脱司法地方化和行政化,实际上有两个重点,第一是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统一归省一级管理和保障,摆脱市县区法院、检察院对地方力量的依赖,保证司法的独立与公正;第二是成立一个脱离于行政区划的司法管辖区,实际上就是将司法管辖和行政区划相分离,以此摆脱行政力量对司法的干预,保证司法公正性。

《决定》提到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网上信访是为了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会导致滥访。

网络信访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充分利用网络来保障公民申诉、检举、控告权的信访机制。这种信访机制并不会导致滥访,会有相应的程序甄别掉没有事实依据或者违背法律的信访要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

《决定》还提到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认为,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是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的应有之义。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很多权利都是在宪法里规定的,比如保护人权,保护私有财产,但是却没有能贯彻实施,加强对宪法的贯彻也是保障这些权利。同时,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是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的应有之义。违宪审查不仅要有相应的启动程序,还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

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这项决定并不意味着会有违宪审查制度化的相应举措,只是会在保证宪法的实施上有一些更强的力量。

实行官邸制——汪玉凯

官邸制,作为一种官员住房的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简单来说,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在中国实行官邸制,有现实的意义。

有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媒体频频曝光官员住房腐败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修建官员别墅,重庆打黑中查出文强有8套房产,前段时间江苏一官员也被曝出名下房产8处的丑闻,而山西蒲县煤炭局原党总支书记郝鹏俊在2010年4月接受法庭审判时,曝光其从2000年开始经营煤矿,事发前花1.67亿多元在北京、海南等共购买了35套房产。这都凸显出干部住房监管制度缺失的问题。同时,由于市场与权力的结合,以权谋房的现象普遍,从而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和住房腐败。

现实来讲,很多官员在任期间的住房由当地政府提供,但随着他在不同地区任职,在各个地区都有住房,出现了一名官员占有多套住房的现象。一个案例显示,某省一个有29套省级干部住房的大院,其中在任省级干部住房占28%,调离干部家属住房占7%,离退休干部家属占59%,还有两套空着。而且经常出现每新来一任官员,就要搞一个(书记)大院的情况,这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官员的住房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其中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官员从国家手中以低价买入房产,当市场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其收益就成为个人资产。

官员获得住房总是伴随着公权力的使用。最开始,有官员利用“自有土地自建房”等名义建设自有住房,后来出现了以职权低价“团购”住房。《人民日报》曾报道,广西柳州市的柳江东岸,有一片专为市四大班子领导建的高档住宅小区,名为“河东苑”,每套320~34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相当于周边商品房价的一半。

在这样的现实下,官邸制可以作为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的一项措施。

在制度建立中,要考虑到三个先决条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制度的实行范围仅限于掌权的、重要职位的官员,比如县级、市级、省级的一把手,其他公务员住房通过市场化、货币化或其他方式安置,不在此制度考虑范围内;其次,大家要对这项制度达成共识,没有认识上的一致,就没有制度上的执行;第三,该制度即便是推广,也不会是大范围的,先从试点开始,有了成熟良好的效果后,再扩大范围实施。

对于这个推广试点,从制度设计完善性上讲,县级带头推行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一级的领导人最容易出现以权谋房的情况,也容易导致与百姓之间的隔膜,所以要从问题发生的地方开始改革。其次,从代价的角度来讲,不能立刻从最高层建立这样制度。在县级摸索出成功的经验后,再市级、省级的逐级向上推广。中国的很多改革需要从上到下的推行,而官邸制则需要自下往上推动。 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国内实行官邸制的详细制度建设的规划,但是西方国家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其完善的制度设计也能借鉴。

我们最终要将职位和住房相挂钩,谁在这个职位上,谁就享受同等级别的待遇,这要在政策中明确表达出来,形成“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的制度。

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效仿对象,即便是小布什卸任何时搬离白宫、奥巴马何时入住这样的细节,也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但需要说明的是,官邸制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制度,它不能解决所有出现的官员住房问题,仅只能解决重要职位官员在任期间的住房,减少官员占多套住房的情况。

此外,它的有效运作还要配套措施来协助。官邸制解决了在任官员的住房,一旦卸任了,住房怎么解决呢?这就需要设计补偿制度,无论是市场化还是货币化的补偿,让退下来的官员也能有合适的住所,他们住得安心,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减少死刑罪名——陈有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摘要播发。《决定》提到我国将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和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对此,陈有西律师认为,减少死刑罪名是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人权制度,废止劳教制度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重大进步。

关于逐步减少死刑罪名,公报的三十四条讲到了完善人权的司法制度,说到了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从公报原意来理解,是立法的问题,从立法入手减少我们国家的死刑,一般来说是从经济犯罪、财产性犯罪、职务犯罪、非暴力性犯罪来考虑,来减少死刑的罪名。对暴力型犯罪故意杀人投毒危害公共安全这一类的严重犯罪不会减少。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我们国家死刑的刑种,这样就必然导致司法当中的死刑实际减少,这样就符合国际上废除死刑减少死刑的潮流,也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人权制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也是中央决议当中第一次谈我们国家的死刑制度,明确提出来减少死刑。这是同我们国家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提出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不赞成全部取消死刑,应该逐步取消,比如非暴力性的犯罪应该取消死刑。

废止劳教制度,这次中央全会正式做出了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这就意味着,中国将来不会有行政权来决定剥夺一个人的自由,必须经过司法审判、法庭抗辩、律师辩护、法庭合议,由法院来决定一个人该不该被剥夺自由,这个是对中国保障基本人权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改变了60年来有一块是由行政权来限制人身自由的状况,确保对每个人人生权利的保护。同时取消劳教之后也会带来社会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健全轻罪的追究方式,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是对上访人员权利的一个保护,以前抓上访人员强制劳教的现象就能够消除了。

压缩非战斗人员比例——岳刚

1.好钢用在刀刃,加强新型作战单位兵力。

岳刚表示,我军改革从组织机构上入手,将现有的人员优化。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日趋重要,网络战已成为新的战争模式。目前连美军都已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因此我军改革,就是要减少臃肿机构,增加网络战等新型作战单位兵力。

2.可适当减少军区数量、增加新型武器装备

对于网络上关于撤销七大军区的意见,岳刚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如果撤销七大军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但我们可以效仿俄罗斯减少军区数量,目前俄罗斯军区数量已有10多个减至4个。此外,现在中国陆军部队仍然偏多,还有继续压缩的空间。同时应增强海、空军以及二炮部队力量。并且淘汰老旧武器,增加新装备数量。

3. 无需砍掉文工团

关于网友热议的文工团问题,岳刚表示解放军文工团数量已比以往减少,没必要一刀砍掉。文工团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因此对文工团只需进一步压缩其规模即可。

4.科研单位可以推向社会、走军民融合道路 解放军科研单位可以适当调整,把一些原来搞单项的科研院所综合起来,合并成一个单位。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行政人员,保证科研人员队伍。另外科研单位还可以转出去,走军民融合。有些非核心技术完全可以交给地方企业去做。例如,我军战斗机弹射座椅的科研院所,在俄罗斯这类产品都是由地方企业生产的,连美军也购买俄制弹射座椅。因此中国的弹射座椅,不是必须有科研单位完成,可以放手给企业去做。

上一篇:青年安全工作安排下一篇:期末语文评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