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2024-05-09

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精选6篇)

篇1: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公司目前管理主要问题及逐步加强管理建议的报告

(案例文档)

一、管理主要问题:

1、缺失企业文化:

关键问题是:企业未来如何发展?经营管理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精神核心是什么?

这些问题如果不明确,将直接导致企业管理形同散沙,企业精神缺失,企业文化无从谈起。企业经历过十年发展,应该及时总结前期各方面工作,归纳出企业文化精神核心,然后在公司后期经营管理各方面予以具体表现(比如:企业LOGO、员工活动等)。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形成企业文化。

目前问题是:企业前期所有部门都围绕着“营销”和“工程”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其他部门都属于“配角”,实际工作中“救火”作用远大于“管理”作用。这在无意中就忽视了“管理”,没人总结、归纳导致企业文化精神核心缺失。企业文化精神核心缺失在新员工身上的表现之一就是:新员工感觉像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似的随便处理。着急的时候拿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随手扔掉;入职的时候情绪激昂几天,离职的时候就心灰意冷。这样下去,新员工人心不稳、随时走人,何谈企业文化?何谈企业人文关怀?

2、管理自身存在问题:

管理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者自身首先就存在着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基本素质、能力经验等方面诸多问题,自身管理程度尚且没有深入,怎么能够管理得好他人?

加强管理的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自身管理学习;

(2)、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3)、加强管理沟通工作;(主要为会议沟通)(4)、加强工作安排布置;(工作细节安排)

(5)、建立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流程、规范;(详见后述)

(6)、建立企业正常用人机制,淘汰不合格管理人员。(详见后述)

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很多管理问题实际上是由于管理者自身引起的,不能去责怪员工工作出问题,而是我们管理者的工作安排、布置不到位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者没有受到有效的制度、流程、规范约束,他仍固执坚持错误意见,最终结果只能与企业初衷分道扬镳,由此带来的损失只能由企业承担。

3、企业用人问题:

企业用人是个关键问题。企业到底要用怎样的人?如何正确评价人?如何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正确评价工作?人、岗如何匹配?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企业用人的主要问题是:

(1)、招聘、录用、转正、调动、辞退等没有统一途径,除了行政部外,其他部门都在随意招聘、录用、转正、调动、辞退,甚至事后都不与行政部沟通。

单就招聘而言,那些被招聘进来的新员工由于没有经过行政部系统的人力资源评价,仅凭表面印象就下结论,可能出现:思想、行为与本企业文化不相符;经验能力、性格、职业兴趣等与岗位不匹配;可能隐藏着的对企业有危害的相关问题(比如:犯罪史、精神病史、吸毒史、商业间谍、人品特异)等,会为后续管理带来难度,甚至给企业带来损失。

(2)、企业用人出现错误,是管理致命问题。岗位越重要,对企业的危害程度越大,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自身生存。用人出现错误,如何降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没有一整套完善办法前,实际上最终需要董事长做决定。但是,这种仅仅依靠董事长做用人决定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一是可能存在片面之言、识人不清;二是处理时间可能较为长,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是处理过程可能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劳动风险和应有的人情因素等。

4、缺失制度、流程、规范:

企业经历过十年发展,应该将十年之间企业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优秀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岗位要求、工作标准、作业规范等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形成企业相对固定的管理制度、流程、规范,从而减少因人基本素质、能力经验等不同所造成的各种人为负面因素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让企业这些行之有效的、优秀的管理方式、方法能够传承下去。

目前企业情况,不仅缺失各部门制度、流程、规范等标准,而且出台管理决策较为随意、变化太快,这原本是企业管理大忌,同时也更是企业管理混乱,员工人心不稳、随时走人的又一重要原因。

根据企业目前实际情况,不应立即加强管理,建议采取逐步加强管理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的稳步推进企业管理工作(详见后述)。

5、缺失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权限:

目前企业存在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是:前期工作分工只是一个大概情况,没有具体细化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权限、考核标准等,造成工作外出无人知晓,工作内容无人安排,工作责任无人承担,工作请示无人汇报等问题。

管理上有句名言:大家都管等于大家都不管。这种任由员工自我领悟、自我发展、自生自灭的做法对于一个正在寻求未来发展的企业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由于没有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很多繁重工作均由企业高管亲力亲为,自己时间、精力、能力经验等可能不够尚且不论,还没有发挥出员工应该具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权力相对集中,企业高管直接指挥基层员工工作,导致这些员工的直接上级开展不了正常的管理工作。因此,可能造成有管理能力的员工愤然离职,反而让那些没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在这个企业“滥竽充数”般生存下去。

岗位权限“授权”是此类工作的核心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岗位分工细化,并赋予相应权、责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各岗位按照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权限不同开展分工协作,既能保证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又能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能分担岗位工作量。岗位“授权”核心是企业信任,在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信任无法被监督,越信任权力越大可能问题就越大。为什么一再强调制度、流程、规范的重要性,关键就是这里。

6、缺乏工作开展步骤(过程):

实际干工作的人都不是“神汉”,不能没有步骤或者过程,凭空变出工作结果。工作都是按照“先计划,后实施,出结果;再计划,再实施,再出结果”的过程,周而复始直至达到最终目的。所以,在工作艰巨的情况下,必须做到充分的提前计划(准备)才能够为后面的实施过程腾出足够时间,而如果没有充分的提前计划(准备),实施过程必然非常紧张且漏洞百出,前提还必须是在“有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因为准备不充分,必然导致工作结果出现各种问题,目前企业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企业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运用自身优势资源走捷径,但这多限于临时的和紧急发生的事情。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远比走所谓“管理捷径”(比如:外聘管理团队、请职业经理人等)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

7、缺乏企业团队建设:

如何管理团队?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如何化解团队成员之间矛盾?企业各团队之间如何开展配合?这是企业团队建设很重要的问题。

目前,各部门定位与上述工作分工一样,都只是一个大概情况,企业各团队(各部门)团队建设无从谈起。各团队(各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作、沟通的情况频繁出现,导致一件事情谁都不知道或者同一件事情做重复工作,甚至是“无用功”,严重的已经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结果。所以,不能单方面责怪员工工作情绪不佳、工作结果未达到预期,企业管理自身也有很大问题,我们的团队还需要进一步磨合。

8、缺失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目前绩效考核分为对所有员工的劳动纪律考核以及对置业顾问的销售业绩提成两大类,缺失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结果等管理考核。除劳动纪律考核以及销售业绩提成外,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上述这两种考核效果较差,因为劳动纪律考核尚未深入,加上管理人员工资不含销售业绩提成,更不用说再进一步考核管理人员自己了。这样下去,将可能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 的国企弊病问题出现,这应该引起公司高度重视。

从工作开展的步骤来说,考核管理人员自己的前提条件应先解决上述第4、5点问题,在明确了制度、流程、规范以及各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岗位权限等基础工作之后,才能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等标准进行量化。但在目前情况下,可以暂时先跨过这些步骤,单独增加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结果等管理考核,然后在后期完善。

9、人力资源管理停留于入职表、考勤、计算提成、工资等的简单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停留于简单的填写员工入职表,月底统计员工考勤,计算置业顾问业绩提成、核算工资等。这些工作目前尚且没有细化,出现:员工入职无工资标准,入职手续无人审批;员工转正无人审批;员工调动无调动手续;员工离职无工作、物品交接,无人审批(离职后工作断档);人事档案手续不全;未建立企业员工花名册;请假、休息无人审批;缺乏劳动关系协调(化解员工工作矛盾);缺失工资表审批程序;新员工无入职、岗位培训等诸多问题,更谈不上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考核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六大体系建设。现在员工入职时没有相应工资标准,没有书面审批手续,仅凭招聘时的口头承诺,即使能兑现,如何能在核算工资的时候回忆得起来?如果回忆不起来,又如何能够兑现这些已经承诺了的工资标准?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可行的办法是从员工入职档案开始着手,先清理、完善各种人事审批手续,以支持目前企业辅助性管理工作,待今后企业管理提上主要工作日程时再行细化。

10、休息问题:

经调查了解,员工普遍反映没有休息日,疲劳工作引起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下降,且有严重违反劳动法规定每周至少休息1天的问题。现结合招商部、项目部等意见,建议:在工程建设期间,给予所有员工2天/月休息时间,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条件下,由部门负责人自行安排,休息需写请假条,并交行政部存档。休息时间当月有效,过期作废,当月不休不计算加班。同时,为了在休息时间处理应急、突发事件,休息日的8:00-18:00须保持工作电话通畅,以便出现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当员工在一个月之内休息或者有事请假,在不超过2天的情况下,不扣除当日工资。这样的做法一来可以让员工有相对充足休息时间处理自己和家庭问题,体现企业应有的人文关怀;二来可以缓和由此而带来的劳动关系紧张等矛盾。

11、社保和劳动合同问题:

(1)、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规定: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社保作为法定条款必须写进劳动合同之中,且必须是企业参保。企业不能采取在工资中发放社保补贴、报销个体参保费用等形式来规避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责任。

(2)、2014年社保缴费基数为:49018元/年。企业参保的社保基数分别为: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保险上限基数为12255元/月,养老、工伤、生育保险下限基数为2451元/月,医疗保险下限基数为3268元/月,失业保险下限基数为2451元/月。

企业参保的单位、个人承担比例分别为:

单位 个人 养老保险:20% 8% 工伤保险:0.5%(个人不承担)生育保险:0.6%(个人不承担)医疗保险:7.5% 2% 失业保险:2% 1%(注:根据企业情况,上述承担比例可微调。)

按照这个标准,企业月社保缴费下限金额为:

单位 个人

养老保险:490.2 196.08 工伤保险:12.255(个人不承担)生育保险:14.706(个人不承担)医疗保险:245.1 65.36 失业保险:49.02 24.51

下限金额合计:811.281(单位承担)+285.95(个人承担)=1097.231元/月

(3)、个体参保分为7个档,分别如下:

0.4档:3921.6元/年(326.8元/月)

0.5档:4902元/年

0.6档:5882.4元/年

0.7档:6862.8元/年

0.8档:7843.2元/年

0.9档:8823.6元/年

1.0档:9804元/年

(4)、单纯比较这两种参保方式,企业参保个人月缴费最低金额为:285.95元/月,个体参保月缴费最低金额为:326.8元/月,两者平均数为306元/月,约等于300元/月。(注:企业参保和个体参保的保障水平不一样。)

(5)、现在企业采取工资含社保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一方面,采取此办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另一方面,即使员工认可不签订劳动合同,采取工资含社保的做法由于没有明确具体金额,会给员工造成含糊不清的心理认识。很多人其实明白这些社会道理,只要企业做法不是太过分,员工能接受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企业如果首先就采取回避不谈的态度,可能就因此埋下了重大的管理隐患,将来在时机成熟时可能会被“引爆”,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沉重的,甚至难以应付的负面效应。鉴于企业参保和个体参保的个人月缴费最低金额较为相近,建议给员工明确2014年社保补贴金额为:300元/月。

12、资产管理问题:

截至2014年11月18日,公司行政部对公司资产情况进行了清理,初步建立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台帐。现在主要问题是:从2014年11月18日以后,某些物品的申购(比如:活动用遮阳棚、不锈钢展台等)并没有经过行政部,而是董事长同意就直接买来,未及时通知行政部清理和登记入帐,可能会造成重复购买和资产管理混乱。

资产管理还将建立验收入库、资产使用(转移)、资产维修、资产报废、资产清理等相应管理手续,以及配合公司财务固定资产管理动作,如果前期没有一个扎实的统计基础,后期的资产管理就无法开展。

13、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宣传问题:

公司前期已初步建立微信公众号及公司网站。包括市、区领导对我公司视察、调研的公司重大新闻等都登在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上面。

目前的问题是:未对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开展深入推广。现在的DM单、贴纸、喷绘等广告或者展示中心现场均未见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宣传,明显减弱了对网络或手机的宣传力度。个人建议应该保持各种媒介宣传同步,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基础之上,使得宣传效益最大化。

二、逐步加强管理的意见:

针对上述公司目前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采取逐步加强管理的措施来予以解决,具体如下:

1、企业高层统一意见,提炼企业文化精神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向员工宣传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让企业上下思想、行为保持一致。——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春节前

2、全力配合营销及工程建设,维持目前管理现状,储备相关求职人员信息。——2014年12月1日至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

3、各岗位前期工作清理,文件、资料归档,报行政部检查。——2014年12月1日至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

(对前期工作清理不力的管理人员第一次淘汰或调岗)

4、管理人员分析、总结本部门和自身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草拟部门管理相关制度、流程、规范、培训资料、岗位考核方案等。——2014年12月1日至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

(对不具备分析、总结工作、写作能力的管理人员第二次淘汰或调岗)

5、行政部汇总整理各部门制度、流程、规范,报董事长审批、签发、执行。——2014年12月1日至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

6、定编、定岗、定薪,按照要求招聘相应岗位员工。

——2014年12月1日至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

7、培训、上岗。

——项目建设完成前三个月至项目建设完成前

8、上岗后绩效考核。

——项目建设完成以后

篇2: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该公司有个部门老总,韩国人。韩籍老总经常用内部网挑逗中国女下属,此事为另一下属所知。恰好此人对韩国上司心存怨恨,于是,他便找到公司网管,将韩国人和女下属之间的谈话拷贝下来,提交到公司更高层。结果韩籍老总被辞退。

“网管拥有成为公司新贵的能力”,IT业资深人士刘义说。“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绿盟科技公司陶先生说。

网管在公司的地位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演变而提升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岗位,其职能是负责电脑安装和硬件维护。电脑数量较多的企业聘请专职人员,但大多数公司都是交由电脑供应商来解决,这一岗位的功能面向机器,他们有时被称为“网管”,但更多时候被称为“电脑工程师”。

“当时的任务是修电脑、装软件,属于行政、后勤部门,与目前一些小公司、网吧的网管所承担的工作类似。”深圳一家公司的网管杨泽红回忆,“由于工作量较小、工作简单,工资水平相当于一般员工。”

之后,随着财务管理软件、ERP、CRM等管理系统纷纷上马,公司内部信息共享、集中化管理日渐重要,网管角色开始清晰,其功能是面向流程与专用软件,少数人被要求有二次开发能力,比如将财务一条线、将公司的流程与制度相匹配等。

网管作用突显是之后的事情,此时企业信息化进入到集合运用的阶段,公司运营开始从封闭的信息平台转入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被突出强调。

一类战略性人物开始登场,名字是“首席信息官”。绿盟公司陶先生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一些公司上大型软件时,公司董事长往往亲任首席信息官,一些直接执行人员就被称为网管。”

再之后,网管从最初的一人担负多种功能演变为每种信息技术都有专人担任,网管变成了一个笼统概念,“这是一种泛网管概念,” 一家基金公司监察稽核的负责人给出定义,“比如说,在一个中型金融公司,负责信息技术的人员有设备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交易人员、数据库人员、办公系统人员等。”

“泛网管”的内部地位在逐步提高。

在一些大的公司,网管开始有了自己隶属的组织体系。如中兴通讯有3万多名员工,IT中心有约700名员工,其中有约80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网管,负责这一业务的是公司副总裁。

“现在,更多现象可以来说明”泛网管“地位在提高”, 绿盟公司陶先生说,第一是IT部门开始独立核算。“以前IT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服务是无偿的,现在则按照提供邮箱的容量、传输信息的带宽、服务质量来进行经济结算。”

二是一些企业开始出现独立核算的IT企业,这个企业为整个集团内部的网络、系统维护服务,服务开始走向制度化和标准化。

现象之三是一些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开始向业务部门渗透,“因为网络都是有投资的,企业开始讲投资回报率。”陶先生说,“现在渗透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网络部门通过技术实现,双方合作创造利润。”

随着信息技术部门在公司内部地位的提升,其薪酬水准也在提高,“以前作为简单工种的时候有1000-元,而现在涉及网络监管、网络安全的网管们的工资较一般的网管工资有大幅上升,在深圳可以拿到6-10万的年薪。”杨泽红说。

“但如果是公司首席信息官,每月都可以拿到几万元薪酬。”另外一家公司负责IT的人透露。

信息威慑力

网管地位提升主要是因为信息的威慑力,“信息可以产生价值、创造利润,信息整合可以节省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在金融公司、通讯公司、销售行业,信息可以等同于利润。”绿盟科技陶先生提出看法,“反之,信息泄露则会导致公司业务损失甚至陷入停滞。”

金融业已经感受到了信息整合带来的便利,“信息系统对金融公司管理水平、投资运营、监察、销售和监管都十分重要。”上海那家基金公司监察稽核部经理表示。他介绍,国内一些大基金公司如嘉实基金公司已经通过网络和系统建设实现内部无纸化办公、方便公司文件保存和调用;公司雇员可以更多地办公和移动办公,克服办公时间和地点制约,提高了效率;现在,每个员工每月打印多少纸张都会被监控,用以节省运营成本,

中兴通讯IT中心系统部高级工程师应松介绍,以前公司原材料采购资金支出是中兴支出最大款项,每年达几十亿。在建立了库存管理系统之后,库存周转天数降低了45.4%、存货资金占用递减率达20%、库存误差盘点率降低了25.63%。以往,公司每年电话费近亿元,中兴通讯在内部全面推广使用自主研发的IM即时通讯系统,一年节约话费逾1000万元。

反之,如果信息管理不当,则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李文(化名)是深圳一家外贸物流公司业务部经理,在圣诞节外贸物流旺季到来之际,李忽然发现十多家老客户并未下单。当他前往拜访时,老客户们略带歉意地表示,他们已经有了新的合作伙伴,因为新伙伴的合作条件更优惠。事后,李文才查清,是公司的一名网管向竞争对手泄露了相关信息。

当然,信息监控还有助你打赢官司。

208月31日,富士康以泄露商业秘密为由起诉两名离职员工,索赔金额高达7000万元。富士康起诉成功是因为掌握了辞职雇员发送的几封电子邮件。而这一证据正是富士康网管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所得。

越来越多的公司老板担心,员工是否通过邮箱将公司机密带出公司?

他们掌握公司秘密

因为工种原因,网管能够监控信息通道,几乎知晓公司所有秘密。“在互联网世界,一个公司就是一个节点,而在这个节点中,网管拥有最高权力。”杨泽红说。

在多数公司,网管能够看到网络世界中所有存量和流量信息。对内,网管可以浏览公司内部所有的共享文件和不共享文件,包括机密客户名单、客户资料、财务报表,各种商业数据、招投标文件,甚至是私人信息;对外,网管由于控制着公司对外联络所有出口,能够看到局域网和外网之间所有交流信息,这些包括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悄悄话,并有能力截断某些员工的即时交流的通道。网管掌握所有员工上网浏览的内容,如果需要,他们有能力限制员工浏览某些网站,甚至可以查看任何一封从公司内部邮箱或外部邮箱所发送和接收的Email。

“虽然网管因为特殊的工种知晓公司所有秘密,但网管在公司有着与其信息知情权不对称的实际地位。”多数IT人士这样看。

在网络社会中,网管处于信息管理的塔尖,但在公司内部,又处在塔底部。

“在北京一个初级网管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元。”刘义介绍,作为一个技术工种,网管远没有软、硬件开发工程师那么高的声誉,“大多数公司网管隶属于行政部,与打杂的地位差不多。”

他们就像过去的司机和秘书。他们经常和老板们在一起,老板的很多事情是他们在经办。他们在公司中未必位高权重,但他们很特殊。

“网管员世界”是一个专为网管提供服务的网站,其中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对网络运营、维护、监控技术的探讨。该网站发起了一个题为“怎样提升网管在公司的地位?”的网络调查。至年12月8日止,7个被调查的问题中,其中的选项:“把公司的网络维护得没有任何问题”得票率8.4%,而“让公司的网络经常出现点小问题”、“让公司的网络和老总的电脑一起出问题”两项合计得票率达21.3%。

这让人想起猫与老鼠的游戏,猫不吃光所有老鼠是因为猫要证实自己很重要。

但更让人担心的是:网管可能将其所掌握的秘密用于获取个人利益。或许只有当公司的机密被泄漏的时候,公司老板才会真正明白他们的重要性。

“网管知晓大量公司秘密,在公司中又处于较低的地位、待遇,这一矛盾对公司显然是一个风险。对互联网技术并不熟悉的非IT类公司尤其如此,这些公司将网管掌控公司秘密完全寄托于网管的职业道德。”刘义说。

一些公司的高层已意识到这一点了,上文所说的李文已经重新聘请了一位网管,做出了类似“ ”的方法,给予新聘网管高出以前约50%的薪水,并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而中兴通讯IT中心系统部高级工程师应松对记者表示,中兴通讯有约80人专职负责网络的运营、维护、监控,负责分布全球的3万多名员工的通讯、网络服务支持。员工的内部交流、打印文档、数据传输等都会被监控。外部人员带入笔记本电脑是被禁止的,通过优盘、移动硬盘拷贝文件是受控的。监控的具体实施由网管负责,但是,网管并没有权力直接监控、查看这些信息,监控、核查信息的权力交由中兴通讯的法务部。

篇3: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从企业两权分离开始, 公司治理中就产生了相应的委托代理关系, 而这种关系需要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够发挥其效用。现代公司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就必须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一项, 股权集中程度又是股权结构的重要内容, 因此股权集中程度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 从理论以及实证的角度来探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利用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的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以求从实证的角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给予解释。

二、文献综述

由于股权结构能够决定公司内部权力、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 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来看, 主要集中在探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论

Shielfer和Vishny (1997) 认为, 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 中小股东倾向于采取“搭便车”的行为, 所以提高股权集中度, 使大股东出于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中去, 这样就可以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 进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Gutierrez和Ttibo (2004) 通过对西班牙公司研究发现, 大股东的数量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在控制权集团持股比例固定的情况下, 增加大股东的数量会改善公司业绩。石大林 (2014) 以2009-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同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论

胡国柳和蒋国洲 (2004) 根据截止到1997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58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以及股权结构数据, 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赫芬达尔指数与企业价值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吴斌、黄明峰 (2011) 从风险投资持股的视角, 在2008年深市中小板块中选取了73家上市公司, 基于变异系数分析方法选取了能够代表企业绩效的指标, 经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三)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无关论

Demsetz和Lehn (1985) 依据1980年511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运用联立方程方法研究发现,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肖淑芳、金田和刘洋 (2012) 以2006——2008年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股权激励水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 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对于公司经营绩效指标的选取, 从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到因子分析法计算经营绩效综合得分, 众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 从而导致了结论的差异化;二是由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代的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变化, 导致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式被冠以浓烈的国家特色以及时代特色, 这也严重影响了研究的结果。因此, 本文将着眼于我国新经济环境, 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方面出发, 寻求适合我国新时代特色的股权集中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 样本选取与指标选择

1. 样本选取

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共有2429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剔除掉112家财务数据不具有代表性的ST、*ST类上市公司以及2家财务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因此本文将就剩下的231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2. 指标选择

(1) 经营绩效

资产收益率 (ROA) 。虽然国外很多学者在研究公司经营绩效时采用托宾Q作为重点衡量指标, 但是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股票价格不能真实体现股票价值, 托宾Q也就无法真实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本文选取不易被操控且易于获得的资产收益率来代表公司的经营绩效。通过对2012年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其最大值为51.66%, 最小值为-43.66%, 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为4.04%, 代表2315家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离散情况的标准差为0.052。

(2) 股权集中度

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指标主要有三个, 分别是衡量股权分布状态的CR指数, 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 以及衡量股东持股比例分散程度的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 学者在研究股权集中度时大多选取这几个指标, 因此本文也将沿用前人的经验, 只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简单的细化:CR指数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_1, H指数选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_5, 如果H_5越趋于1, 那么说明公司前五位股东的持股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差距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如表1对2012年2315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3) 控制变量

除了股权集中度会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外, 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以及财务杠杆也会对绩效产生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DEBT以及资产规模SIZE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作为控制变量。

(二) 实证分析

1. 相关性分析

本文在解释因变量的过程中, 自变量与控制变量共有5个, 而这5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 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借助软件SPSS 19.0, 用Spearman检验对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在置信度 (双测) 为0.01时, 相关性是显著的。

从表2可以看出,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 Z指数、资产负债率DEBT以及公司规模SIZE均与资产收益率ROA存在负相关关系, 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_1和赫芬达尔H_5指数与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三个自变量以及两个控制变量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都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2. 回归分析

本文以代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资产收益率ROA作为因变量, 以股权集中度作为自变量, 并加入资产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根据上文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自变量与控制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回归方程模型:

ROA=β+β1CR-1+β2Z+β3H-5+β4DEBT+β5SIZE+ε, 其中ε为误差项。

从上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股权集中度内部的三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也就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回归方程, 建立准确的模型,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逐步回归 (Stepwise Regression) 方法是综合了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引入法的特点。其基本原理为:从一个自变量出发, 根据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从大到小引入回归方程;同时, 再逐个将自变量选入回归方程中。如果发现先前被引入的自变量在其后由于某些自变量的引入而失去其重要性, 可以从回归方程中随时予以剔除。

利用统计软件计算得出的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共线性容差最小的模型4所建立的方程最为有效, 也就是剔除自变量H_5指数之后的股权集中度方程更能够解释公司的经营绩效ROA。具体方程如下: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315家财务以及股权集中度的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 应用逐步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这些结论可以看出, 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且, 当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的时候, 大股东为了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 会主动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 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减少小股东“搭便车”的行为, 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但是, 并不是股权越集中越好, 当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所拥有的股本悬殊很大时就会造成“一股独大”的现象, 此时大股东操控整个公司, 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因此也会造成公司经营绩效低下。

摘要:以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 对公司经营绩效 (资产收益率) 和股权集中度指标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比值Z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5指数) 进行相关性研究, 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方程, 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着不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公司绩效,资产收益率,逐步回归

参考文献

[1]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52 (02) .

[2]Gutierrez, Ttibo.Multiple large shareholders and firm value[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4 (29) .

篇4: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关键词:英语学习;教学;基础;提升;技能;练习;技巧

我们发现无论是英语学习的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基本的字词句段,也离不开语法的有效衔接,而在听力的练习当中,我们听到的无非就是单词连接成的句子,句子连接成的段落,我们将它分解开来,就是最基础的单词、常用语和语法,因此,做好英语听力的第一步就是不断的夯实英语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听懂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才能做到有效的贯穿,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

其次在听力的练习之中,要掌握一些听力的基本技巧,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种技巧的掌握首先是建立在牢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进,慢慢积累经验,做到能力和技巧的双向提升,这样就会不断提升听力水平。

一、夯实英语基础,巩固核心知识——提升听力资本。

这是学习的第一步,针对的是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单词、句型、用法、常用语”等,是应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将知识融合整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像重点单词的背诵和记忆,重点单词和短语如“weather、heavy rain、sunny、storm、What’s do you think----、Do you like---”等知识点,都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思考掌握,这些都是基本的知识要点,也是听力中经常出现的,必须要达到脱口而出,过耳不忘,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听力水平。

英语基本单词的学习积累,要适度引入简答的句型加以解释,随后在课文内容讲解中不断深化,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补充进去必要和重要的能力句型,加以扩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分类,形成体系,不断扩充知识体系,丰富结构。通过基本的练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增强对英语的经验积累。结合英语阅读、习题和写作去进行,是英语使用基本功的练习。

以上所说的这一些,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熟知在英语听力中经常出现的句型,常用的短语,经典的句子,常用的疑问词,以及语法的顺序和强调的重点,这个过程如果做好了,听力就会提升一大截,解决听到什么的问题,是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第一步。

另外,在英语知识的教学之中,我们不能仅仅按照课本的教学内容去进行备课教学,因为这样局限性很大,限制了学生眼界的开拓,要在课堂中适时插入课外的相关知识,作为引子,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思维。

对于英语知识的扩展,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的拓展;二是通过学生观念和性格的改善,全面激发学生主动性,来达到英语知识的扩展,前者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容纳力的大小来说,后者是针对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说,一个是客观的要求,一个是主观的要求,将两者相互统一,就能够达到英语知识积累与提升的目的,为英语听力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寻求英语听力基本技巧,通过练习积累经验。

凡是语言的学科,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断的积累,不断的练习,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渐的提升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技巧,融汇到听力之中。

在听力之中,我们重点听的就是疑问词、重点短语、转折词、常用句式和关键词,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基本听懂了一半,而这些词语及句式的听懂,首先要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前提下。

我们常听到的例子就是提问天气的句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陈述来发现里面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然后通过听力去反馈,例如,教师也以这样引导学生:都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把常见的句型引入到自己的思考之中了,能够进行自我的表达,这个时候,学生在自己的陈述中熟悉了听力中经常出现的提问方式和句子,这样,在实际的听力当中,就会提升准确率。

因为听力的录音一般语速都很快,我们不可能听懂全部句子的意思,所以倾听关键词就成为了一个重点,同时根据听到的关键词和句子展开丰富的联想,去猜测句子的意思,然后听起来就简单的多了,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熟悉常见的听力方式和听力句型,从而提升自己的水平。

三、多媒体的引入,提升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单纯的英语听力讲解和练习,比较枯燥,而且有时候效果不好,如果引进多媒体,采用视听结合方式进行学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到寓教于乐,提升英语听力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集视听于一体,英语听力可以通过文字、声音、画面等视频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嘴巴等多种器官,做到“看、听、想和读”,这样,听力的学习效果就会提升一大截。

例如,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都是一些固有的知识,然而如何去灵活运用,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素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以声音和食品的形式去播放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常用语和生活习惯,让学生知道和学习基本的交往礼仪等。

四、小组合作,构建平台,互相交流,提升听力水平。

听力不单单是从听中来,更是从读中来,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几个人的学习,这就要求在联系英语的听力的时候,最好组成一个团队,这样更加有利于英语听力的提高,通过运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英语里,常常有这么一个话题,一部分人赞成,一部分人反对,试论述你的观点。这里就有一个既定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需要重点练习的内容。常见的模式就是起句讲明“两个观点,然后表明利弊,接下来具体阐明每个观点的优劣”,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最后表明自己观点,这样,就可以形成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争辩。

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让几名同学一个小组,每个人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位同学论述的时候,其余几位同学就仔细聆听,这样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倾听,学到更多的知识,二是在同别人朗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而且增加自己反驳对方的筹码,每个同学都有好几遍阐释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有好几遍听的机会,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将读和听的水平同时提高,事半功倍。

五、学生表演的自我展示,在竞争中提升听力水平。

要培养学生“敢于交流,愿意交流,主动交流”的意愿,打破学生“流水朗读”和“机械重复”的学习习惯,本着对英语应用的态度学习,方能提高主动性,提高兴趣,提升听力水平。

我们还是以天气举例子,来谈论天气状况和出游的,模拟的情境就是“两个人想第二天出游,讨论明天的天气状况”,这样就成了一个整体,融入了生活。课堂中具体的展开就是“甲乙两位同学,打算在周日去游玩,不知道那天的天气状况,于是在一起商量出游计划,如果天气好,就定下时间,在指定地点集合一同前往,如果天气不好,就改日,这就是一个同学可以自我表演的题材,在互相的比赛中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结合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制成小节目,通过实际的模拟展开,这样使学生的对话和听力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只要听不懂,就无法表演下去,这样就能提升起学生的听力积极性和竞争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交流相结合,在演示模拟中巩固理论知识,同时教师鼓励引导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要把“听力视野拓展和兴趣激发”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最后教师可进行点评,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让大家以后更加有兴趣、有信心从事这个课堂表演的互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在英语听力的学习和练习当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勤”,一个是“巧”,勤就是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巧就是不断的寻找方法,找出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通过两者有效的结合,达到我们优化听力的目的。在英语听力练习的学习过程之中,要突出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训练和提高,使之与现实生活的运用相结合,同时在实践运用之中融合进去所学知识,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双向的提高,让大家有一个自由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家各抒己见,让英语课堂成为一个活跃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盛跃东 《当代中职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08

2、司建国 杨新义 《职业英语交流手册》外语教研 2009-07

3、张启途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北方交大出版社 2008-05

4、覃辉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 李梦芗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篇5:加强公司考勤管理

近日,为加强公司的考勤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倡导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确保考勤工作的准确性,化肥二厂进一步提出加强考勤管理制度的通知。

按照厂部要求,10月份化肥二厂企管科每周将不定期对下属科室、车间进行班前班后执行点名制度。通过近半个月的周查证明,除正常休班外,无一员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很好地保证了广大干部职工在岗敬业的精神。

篇6: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

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涉及到了各个行业,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集团公司的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跟不上集团公司迅猛发展的步伐,出现了财务危机、集团公司的企业规模效益不佳等经济问题,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发展集团公司,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需要集团公司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强化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本文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开始概述,然后分析了我国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提出了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若干对策,以解决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多方位管理体制不健全、集分权与业务发展的矛盾、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关键字:集团公司;子公司;财务管理

跨地区经营、企业集团化、全球化是我国现代企业的一大特征,集团公司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参与者,发展集团公司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大需要,集团公司按产权特征可以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妥善的处理好母公司与其下属的子公司之间的财务管理的关系,适当的划分各级管理权限、责任和目标又是科学发展集团公司的一大重点,那么便要求要处理好集团公司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以及其自主性和统一的关系,有效的使用资金,保证生产重点的需要,灵活的集中财力、物力,使集团公司的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等都得到有效的使用,并积极调动下属集团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为此,我国的大部分集团公司都果断的间接或直接的采取了一些经营战略,也获得了一些收获,使集团公司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物流量和资金量较大、下属子公司众多,不能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导致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出现集权或分权的极端现象;财务制度不统一,过于的依赖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制过于松散;缺乏有效的全程化财务监控约束机制;财务资金费用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财务风险标准不完善,财务监督意识不够强烈;财务考核评估报告体系不完备,奖惩制度不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为了保证完成母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享受更多经济权益,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加强公司管理的首选。[1]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概述

(一)集团公司概念与特征 1.集团公司的概念

集团公司是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股份制经济日趋普遍的经济形势下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产权关系明确,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体制为主干的一个统一的企业实体。集团公司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因素是股份制经济的发展。

2.集团公司的特征

(1)复杂的产权关系。集团公司是一种产权经营的组织,它是作为企业群由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而成的集合体,它通过控股的形式与若干个下属公司形成一种产权关系,不同类型的集团可以采取不同的持股形式,导致了集团公司的产权关系会比较的复杂。

(2)母公司职能的两分化。母公司在一个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公司中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能可以更多的表现在以股权关系为基础,通过控股等多种的方式,从事多个法人企业的资本经营及管理,科学、有效的协调经营和管理,推动其自身的下属各个子公司的产权经营,使集团公司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集团公司整体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协调多层次的控制与管理。多层次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集团公司所必须的要有的,也是集团公司的管理区别于单一企业管理的特殊点。一般,集团公司包括松散层、半紧密层、紧密层和核心层四个层次。集团公司的母公司往往对集团关系内处于各个层次的这些企业存在着一些控制、管理与协调联系,恰好是通过这些存在的关系提高了集团的整体生产率,降低了集团整体的交易成本。

(4)整体功能的多样化。一个集团公司如果实力足够强大的话,是足够拥有处理从加工活动的准备开始过程到加工活动的本省和完成加工后的市场营销及服务活动过程等复杂的业务活动的完整功能的能力的,体现其整体功能的多样化。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特征与目标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特征

集团公司有别于单一企业的财务管理,立足于集团总部对其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与管理,主要特征包括: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强化集团公司的财务优势;以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为基础,形成财务管理的多元化;以资金的统一为管理与调度的前提;财务管理以投资与资产管理为主要特征。[2]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

(1)提高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综合的经济指标,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目标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它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目标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

(2)正确处理集团公司内部关系人各方面的财务关系。集团公司在财务体制改革中,必须做到依法办事、公平地维护各方利益的原则,使集团公司的财务部门正确的处理政府、股东、债权人等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3)保证集团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改革财务管理的体制,正确的处理集团公司内部关系人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必须建立起财务信息报不出、造假责任人受查处、财务造假行为受控制的控制财务造假机制,有效的控制,以保证集团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一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实行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权限的划分、安排管理和管理机制的设立等内容。企业建立管理有效、运行顺畅的决策和控制机制能实现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实施。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根据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之间财务管理权限划分的不同,大体上采取了“集权型”、“分权型”、“高度自治型”和“会计主管委派型”这四种模式。[3] 1.“集权型”

该财务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其会计人员人事管理权和财务决策权都集中在集团公司。其中优点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削弱了财务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人员参与所在公司经营的主动性、积极性。

2.“分权型”

务评价,也将会影响到集团公司的母子公司包括其他的各个方面的经营战略的制定。

2.过于依赖集团内部控制制度 相对于其他的企业而言,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过于的依赖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有许多的不如意之处。通常,一个企业除了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一般监督,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种监督,集团公司的财务只有母公司会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种监督,其集团所属的各个子公司或者各个孙公司不受或很少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监督,而集团内部关系的复杂督促了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监督。

(三)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内部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最主要的是企业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协调集团公司内部各个层次的目标指向,达成有效的沟通;其次,预算管理能够对集团企业进行整体规划;最后,预算管理还是集团公司考核和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预算管理在发达国家中已被作为集团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财务管理上也过度的分权,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使得集团公司的母公司无法驾驭其各个子公司,不能从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最终出现了其下属企业各行其是,只最求局部利益,损坏集体利益的尴尬现象。具体情况有: 1.资金的支付上。大部分的集团公司在资金的支付上没有实行科学、有效、严格、统一的预算管理体制,使用混乱,随意性大,在对大型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上过于的盲目,导致大大超出原来的预算或者入不敷出,致使资金短缺严重使得工期被延后。

2.预算指标的制定上。相当一部分的集团企业在预算指标的制定上不够科学、合理,不仅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还缺乏足够的考核依据,统一的约束力极差或几乎没有,形 同虚设。

3.财务预算制度实施上。目前,集团公司往往不能实施统一的财务预算制度,在控制监控环节上页过于薄弱,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也只是形式上罢了。

(四)缺乏有效的全程化财务监控约束机制[6] 通常,一个企业的财务控制包括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而我国的绝大部分的集团公司的全过程财务监督力度不够,对财务的控制上仅集中于事后的控制,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有的集团公司也建立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这样的一个“全程化”的财务监控约束机制, 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做到准确而又科学的事前预算,不能发挥事中控制的监控作用而流于形式,事后分析上停留在财务成果与预算的对比分析上, 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分析集团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问题,不能够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财务的分析报告也缺乏科学性、有效性。这样的 “全程化”财务监控约束机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使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往往游离于核心企业的财务控制之外,严重的影响到了集团公司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严重的削弱集团公司综合能力和其所拥有的整体优势的发挥。例如: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欠合理,对外举债的规模失控,利息的支出增大, 财务的风险增加;集团公司的投资结构欠佳, 投资的收益率不高, 经营的风险加大;集团公司的各个分公司的会计人员为了满足本企业领导的不正当要求,不按会计制度办事,而只按本企业领导的意图办事,使得集团公司的会计核算失真,导致财务管理出现混乱;有的集团公司放权过多,导致下属企业的法人代表权利过大,不能形成科学的约束机制;集团企业不能有效的约束处置资产的权利,导致集团公司出现严重的资产流失、效益滑坡的现象。

(五)财务资金费用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

通常,集团各公司为了维持自身的生产经营的需要,都拥有自己那一套的财务资金费用管理标准和办法,财务资金费用管理不统一,这样的管理方式下的资金是分散的,一奖惩制度的标准,不能使集团各子公司了解自身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

三、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

针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在新经济环境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征,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理顺产权关系, 选择适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完善集团整体的财务组织结构 1.在产权关系上明确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母公司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向子公司派遣董事会成员、委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子公司作为一个在法律地位上与母公司平等的经济实体,拥有自己的资金、独立的理财权和财务管理目标。

2.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8] 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大体采取“集权型”、“分权型”、“会计主管委派型”和“高度自治型”四种模式。[9]这些财务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 我们可以趋利避害, 针对不同子公司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财务管理模式,以取得整合资源, 获取更大利润的效果。

3.完善集团整体的财务组织结构

集团应该在总会计师领导下建立对董事会负责的财务管理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进而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为确保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能够有效运行,集团必须从财务组织机构、财务机制、财务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

(二)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统一财务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集团的法定义务,也是防止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保证集团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管理措施。其中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实行财务控制的坚实基础,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集团公司涉及面广、业务量繁杂, 为了维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保证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 实现对子公司财务的有效控制,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样既能充分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 又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能有效控制母子公司的风险。

1.健全资本运营制度

在投资、筹资等方面,母公司应集权管理, 但要给子公司适当的分权, 即母公司可赋予子公司一定限额的管理权, 超过权限范围, 一律由母公司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母公司应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及筹资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制度, 并重视跟踪管理, 规范子公司的行为。

2.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母公司应当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 明确资金调度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利用合法的金融工具, 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风险。[10] 3.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与审批制度、财产的实物控制制度, 以及收支管理制度等。统一管理集团财务部下派财务人员, 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资格管理, 实施对子公司会计信息的随时调用和跟踪监控, 建立健全集团公司财务分析系统, 及时分析和掌握各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

(三)坚持统一领导,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

业管理的必然产物,也是集团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符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加强资金管理的客观要求。资金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资金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贷款、统一使用、统一结算、统一还贷、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资金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提高资金利用率, 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 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管理整个集团的资金, 统一各子公司的资金管理, 做好集团内资金余缺的调剂, 核定子公司对外付款的定额, 审核子公司内部贷款申请, 控制集团公司流动资金存量和应收账款总量等,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建立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强化内部审计 1.建立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集团公司可以将当期的财务数据输入财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模型,通过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度量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及早发现财务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建立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能使经营者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的高度,对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了如指掌,预先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征兆,以达到未雨绸缪、驾驭全局之目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最终形成来源于各子公司,因此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所以,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急需建立。[12] 2.强化内部审计,增强集团公司财务监督意识

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的财务工作,还包括稽查、评价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它同时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有效地监督评价子公司的经营状况, 集团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重点做好审计、财务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重大投资与资产购置审计等。集团公司应根据经营规模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加强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子公司财务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提出管理建议;对审计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违反公司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等问题, 坚决予以处罚;集团公司根据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结果确认各单位及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兑现有关奖惩措施。

(七)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1.建立、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各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考核和监督体系不断地完善和科学化。总公司和投资者对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经营后, 子公司不但要保证投资者投入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而且还必须做到保值增值。总公司应该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考核办法来鼓励子公司自主经营,激励子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另外,还需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从而保证子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给集团公司带来比较稳定的收益, 同时也便于集团公司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前景有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 集团公司可以结合子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一定经营期间所能达到的业绩, 确定子公司合理的投资回报率, 核定子公司的利润指标, 促使子公司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主要包括企业盈利能力比率、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等财务指标, 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增加一些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的辅助指标。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上一篇:拓展训练心得体会:团结就是力量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