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2024-04-22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通用8篇)

篇1: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篇2: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至今为止,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我已经拜读了不下三种,从一开始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对王的精彩描述和推崇备至,又在网上读了一本传记,名字都没记住,但叙事也觉得颇不过瘾。后又买了一本《一生俯首唯阳明》的书读完,印象仍不甚了了。而偶然在公司发现度阴山的这个版本,一读之下,就觉得与众不同,所以以此开篇。

一、本书写了什么?

1、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的曲折过程和内外条件

有内部环境的长期大量准备和铺垫:王阳明的彷徨痛苦,新婚之夜失踪谈道,与朋友格竹子格到头痛欲裂,在道教、佛教和程朱理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读书科举与经略四方之间左右为难四处碰壁。

有外部环境的反推力:权阉刘瑾对他廷杖四十,下锦衣卫大狱,贬官贵州龙场,派刺客半路追杀,以及龙场原始森林的非人类宜居环境。

2、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3、阳明心学在做事上的无敌威力所向披靡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是我最喜欢读的情节,攻城略地,刀光剑影,斗智斗勇,计诈百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尤其是别人纠集几十万兵力,耗费国库钱粮无数,几年数次都达不到的目标,阳明先生常常以己少量乌合之众,胜敌十万雄师,用时间之短,耗钱粮之少,代价之低,杀戮之轻,战果之大,真的令时人羡慕妒忌恨,以至于功高震主,生不能入中央,死反被削爵位。然而这恰恰是阳明先生自己最不愿意谈及的话题,在他自己,韬略再好,战功也好,奖罚也罢,是最不擅长的,最不推崇的,最不在意的。他最关心的是,心学的传播,弟子们的学业,百姓的疾苦,地方的安定。他戎马倥偬,指挥决断,常常是在心学课堂上穿插进行的:

他讲课时聚精会神,神态从容,仿佛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一样。每当前线送来消息,他就抱歉地对弟子们笑一下,然后起身到外面看军情报告,轻声细语地发布命令。当伍文定彻底摧毁朱宸濠主力的军情报告送来时,他和往常一样向学生们抱歉地笑了笑,然后走到外面,看了看报告,思索了一下,神色如常地回到学生们中间。有人问他,宁王可是败了?他点了点头,回答:“败了,但死伤太重。”说完,又平静地继续讲他的心学。仅此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气定神闲,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气势,岂是那个披着潇洒从容实则采取鸵鸟钻沙策略完全靠超好运气的颟顸宰相谢安之辈所能比的?

4、心学对我们的用处

它是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首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圣人。人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我们每个人都去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而不是他们的奴隶。我们一生都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第二个人生真理,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徐爱谈话时,王阳明举例子说:“孔子有两个高徒,子夏和曾子,前者笃信圣人经典,后者读完圣人经典后,反躬自省。假设圣人说的全是对的,那子夏只是个复读机,而曾子则是榨汁机。被人像喂鸭子一样灌输的正确学问,远不如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出来的学问真切。所以王阳明说,“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对的,那就是真理。所以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我们只需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心中。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所以当良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就要勇于抗争。如果不争,就是伤天害理。因为自己有可以分清是非善恶的良知,天理就在心中。违背良知指引,去做乌龟鸵鸟,良心受到伤害,就是天理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亲自去杀人放火本质上相同,都是在伤天害理。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上帝,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第三,阳明心学可以祛除我们心中贼----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五毒(怨恨恼怒烦,或贪嗔痴慢淫)。王阳明说,这些都只是浮云不是太阳谁如果在浮云上较真,不但傻而且伤天害理。心中贼的源泉其实是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东西如身份、地位、名利、面子等,外物在阳明心学中最不值一提,内心良知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一切外物时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必须在良知指引下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东西,从而摆脱任何情绪的控制和奴役,成为情绪的主人,内心的主人,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5、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通俗而言就是,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比如孝敬父母,王阳明认为,只要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正念头),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敬父母,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没有固定的程式,没有统一的规范,也不必在乎外界舆论和别人唾沫怎么评价你。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个与生俱来、无所不能的东西,因为它里面有良知,良知是个法宝,能辨是非,能知善恶。能辨是非你就拥有智慧,能知善恶你就拥有了道德,有这两件神器在身,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因此,先用心,后探究。好好关注自己良知,当我们做事时,良知就会自动自发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心外没有任何道理,我们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行了。这就是心学的伟大之处,永远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内心,时刻在内心上用功致良知,减少外界的纷扰烦忧,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提高幸福指数。

万物一体,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没有了我的心,万物就不存在;相反,没有万物,我心无用武之地。我和万物,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心外无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阳明心学诠释“心外无物”最漂亮的乐章。世界都是我心灵投射的影子而已。心外无事。你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你做的,如果不动心,就无任何事。只要在内心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二、我的思考

1、学习的过程真的是回忆的过程吗?

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灵魂生来是不朽的,并且会多次降生他,它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行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这一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断地研究。”他也由此得出“学习即回忆”的结论。清心课第十一天,山长传授了一辈子抵别人十辈子学习效果的秘诀,就是提取前世记忆,把前世积累的经验、技巧、智慧等重新搜索出来下载下来。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灵魂和轮回学说的基础上。我们如果相信柏拉图和清一山长都是比我们有高超智慧和大慈大悲的人,那就相信他们都能够在入定情况下接受到灵魂指令,提取宇宙信息,而且一定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否则无法解释他们会拥有比常人多上几十倍的知识储存量和种种超强的能力,不是能用“天才出于勤奋”这样自欺欺人的口号解释清楚的。

我觉得度阴山教授是个唯物论者,不相信轮回存在的人,从这本书中看不出一点相信的痕迹,甚至还有点不屑。比如王阳明在镇江府金山寺遇到自己前世肉身是个和尚的事件,其他书上都是绘声绘色详细描述,度阴山却一笔带过,划为宿命论范畴。

因此在他的笔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节骨点上,他是这样说的:为了淡化残酷的生存环境,他凭记忆诵读理学经典,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拔出来沉到思想世界中。有生以来,王阳明第一次有意识地陷进回忆中。他突然发现了许多自己从未发现的事实。王阳明在听天由命时,每天都用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度阴山应该是把握和再现王阳明心学诞生历程最好的人,但如果加上柏拉图或清一山长的“学习即回忆”理论,我觉得能解释的更合理一些。

你可以这样想一想:王阳明前世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当他这一世屡屡外求饱受打击之时,终于通过打坐(或静坐)开始进入定静状态,回忆了这一世的种种遭遇,更打开宇宙链接,提取了前世记忆,回忆(或浏览)了前一世乃至前n世的种种修炼感悟和心得,从而“顿悟心学”。他的心学很明显源自佛道两家,因为他的前一世是僧,他的这一世还有一个老道总是神秘出现----新婚之夜茫然若失,不知不觉走进南昌铁柱宫,遇到一九十六岁老道,畅谈一夜。二十年后按老道神奇预言果然再度相遇。度阴山无法解释,不去解释,只是描述这一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随口说“也许是命运使然”,其实老道很有可能是其前世至交,那所谓的“茫然若失”、“不知不觉”,其实都是潜意识的控制,或者叫灵魂记忆的指令。作者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是王阳明?为什么是他创建了心学?为什么他能创建心学?可是他一一猜测后又一一否定。最后他自嘲地说:我们与其费力不讨好地寻找他创建心学的能量,不如用心来学习如何让获得这种能量。这应该是王阳明的心愿,也应该是我们的终身追求。这三个问题其实用上述推理解释是迎刃而解。

2、破山中贼真的很容易吗?

破山中贼对别人来说难如上青天,对王阳明来说真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对一个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人来说,怎么会这样容易?历史上不乏纸上谈兵的“名”将,前有赵括,后有马谡,而且他们还不是真的纸上谈兵,他们在执掌帅印之前,都是有过带兵打仗经验的,只不过是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已。可他们都身败名裂,还连累无数冤魂,数十万个家庭失去儿子、丈夫、父亲。历史上更多的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久经考验出来的名将,就拿明朝来说,徐达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像王阳明这样的还真是少之又少,似乎南宋虞允文,明朝于谦开过先例,临时拼凑一群乌合之众,以少胜多,大败强敌。但他俩都是抱着必死之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论用兵之鬼神莫测,指挥之倜傥气度,则又远不如王阳明。可见破山中贼是极其不易的。

那王老师千真万确地做到了“破山中贼易”,可不是如范文正公镇守西夏时只是宣传工作做得好(据柏杨《中国人史纲》揭露),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用他那位大贵人兵部尚书王琼的话说,王阳明在心上用功存天理灭人欲,锻造出了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内心强大的人心如明镜,功名利禄来了就照,去了不留。

印度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贫民窟出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茶水工贾马尔,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他,参加了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直播节目,一路顺利答对问题,直到赢得1000万卢比的大奖。很多知识渊博的教授都是“中道崩殂”,铩羽而归,他为什么能做到?“拉提卡,我不知道他们把她带到哪里去了。我来这个节目,是因为我想她会看到我。”贾马尔平静地说。原来他不是为了大奖而来,只为了青梅竹马的姑娘能多看自己一眼。他真的是心如明镜,单纯澄澈。所以他没有失去已经到手的巨额奖金的恐惧,也没有得到更多奖金的贪念,几近无欲无求,不是他在苦苦思考答案,而是答案在命中注定寻找他,可谓无意之中符合阳明心学的精髓。而其他人呢,都是为钱为名而来,有多少贪婪就有多少恐惧,咋能会赢?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学目标之一—触之不动,即不动心,虽然听见了、看见了,但心不去跟随它。拥有此等强大的心灵正能量,才让王阳明创建了光芒万丈的盖世武功。他又怕别人走偏了,只会呆呆静坐,所以提倡“事在心上练”,“从心上下功夫”的。他认为:要学会做事,并不需要经验,有时候经验反而是障碍。他主张要从“心”上先练好了,就“百事通”了。在王学哪里,这个功夫说的很玄妙。其实宗旨就在老子这里: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也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老子更极端地说:你学的愈多,知识和经验愈多,你就越无知,越不符合天道。

4、王阳明的人生是很成功吗?

光看当年明月给他贴的那么多“家”的标签---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再看明朝三百年只给三个文官封伯爵,而其中就有王阳明。最后看曾公、蒋公和耄(sun)对他的崇拜。外看他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巨大影响,王阳明真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像他这样,“立德、立功、立言”集于一身且都都登峰造极的,似乎难以找到第二人(曾文正公勉强可以,但各方面都略逊一筹)。

但我看来,他的成功是有缺憾的。比如他仅仅活了57岁,五福临门中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三条都没占住。是天妒英才吗?是杀戮太重落了因果吗?从本书中我看都不是。他的征剿,都是尽可能减少杀戮伤亡,可谓“恬淡为上”。书中说,他自小肺痨,后来又得痢疾,这两样疾病折磨得他痛苦不堪,生命质量很低。为了治病,他常常服用少量砒霜。

是他不注意养生练功吗?他从小就开始练习道家导引之术,中华传统武术,功夫高到据说提气纵身能跃过一丈多宽的悬崖,还有弯弓射箭,百步穿杨,后来还用这一手骇退来挑衅的权宦。那他的问题出到哪儿?

我发现,他钻研儒释道武兵五家文化,不可谓不博不精,但却漏掉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道医学(后来称呼为中医学)。他在结交无数道教朋友过程中,始终没有学习道医学的种种自愈手法比如拍打拉筋疗法,自己做自己最好的医生,自医者天医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那时候道运衰落,连带着道教人士都已经开始没落,只会画符捉鬼炼丹骗人?

试想一下,如果他把健康调好,身体倍棒,活个孔老二的岁数七十三岁,孟子的岁数八十四岁,或者严嵩的岁数八十七岁,熬败朝廷内外所有敌人,总有机会征召中央,入阁拜相,大权在王公手中,于国于民于思想文化,是不是做出更大贡献?至少可以慢慢废掉,狗屁不通、给中华民族带来黑暗桎梏几百年的程朱理学,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向世人宣告:我阳明心学,就是源于佛道两家思想,儒家里面的合理成分多少也有一些。想当年,狄仁杰三次举荐张柬之,而张此时将近八十岁了。如果他跟王阳明一样活到57岁就挂了,哪有后来的举世奇功?虽然王老师心学创出后不再追求这个,但是后来明末王学式微,跟他和学生没有执掌朝政掌握思想话语权有莫大关系。

5、王阳明的教育事业很成功吗? 王阳明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很大。后来更是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应该说教育事业是很成功的。

可是记得清一山长说过,一个人,无论你赚了多少钱,无论你教出了多少好学生,你自己的孩子没教好,你自己的孩子废了,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

这一点上,王老师是难言成功的。孔子、范仲淹、曾国藩等人都比他强上很多倍。孔家绵延至今,范家父子拜相,曾家人才辈出。王家迅速败落,妻妾内斗,争夺遗产,儿子籍籍无名,子孙不知所往。王学传播海内外,王家后人却没有参与其中,真是一大缺憾。虽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但这总归是一处绕不过去的失败。

三、哪些地方能帮助我

1、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不假外求。

以前面对提升自己,教育孩子,教育学生这些难题,总想向外寻名师,求方法,甚至幻想者能空降明师,手把手带自己,或教学生,自己可以一边偷懒轻松。这都是良知蒙尘,私心太重。应该去从自己内心下功夫,光复良知,心内求法,擦拭灰尘,良知明照,万法自来。具体做法上,每天带学生静坐半小时,安定情绪后,一心一意省察克治-----反省检查,以发现找出各自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克掉它。怀着自然而然不急不躁之心,闷头在良知上用功,不能间断,怀着彻底杜绝的的决心,下真功夫,扫尽心中私欲,达到彻底干净利落的地步,自然恢复良知,并能体会其中快乐。

2、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替自己抗争时,同时也是在为别人抗争。我面对体制教育的肆意毒害,不能容忍,尤其不能容忍我自己也是帮凶的良心谴责,这是我致良知的体现。我听从良知的召唤,率领孩子脱离出来,走进新教育圈子。表面上是在替自己抗争,其实也是在为别人抗争。只有我们这样为自己抗争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体制教育的真正改革才会开始,就会有更多的家庭、孩子受益。

篇3: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解读

知行本体。王阳明在其《传习录》中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谈到知行, 必然不能撇开阳明之前或者阳明周围人所认为的知行来讲阳明的知行本体。一般来说, 知是主观性的范畴, 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行为的范畴。而在宋代理学中, 行主要指人对既有知识的实践;而知不仅指主观所表现的知识, 也可指求知的行为。在阳明哲学中, 知的意义仅指意识或主观的知, 而行则可包括人的一切行为。这里我借鉴陈来的《有无之境》里的说法, “‘知行本体’就是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本体’指本来意义, 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一切使知行分离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本来的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 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 也是真知行”。“知行的概念提出后, 意味着有本体的知行和非本体的知行这两种不同层次的知行。”

阳明认为知与行是一体的, 如其引用“‘好好色, 恶恶臭’。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 不是见了后又立心去好;闻恶臭属知, 恶恶臭属行, 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 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知行二者是不能分开的“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知与行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 所谓“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这里包含了知与行的一种动态关系, 在相互的运动中, 知与行共同得到发展, 如其“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中的前一个知即是“非本体的知”, 而后一个知则是“本体的知”, 也就是真知, 在阳明看来, 只有获得了真知才能行。知行合一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杨国荣在他的《心学之思》中指出“知 (本然形态的良知) ——行 (实际践履) ——知 (明觉形态的良知) ”这一知行的动态公式, 指出了知通过行的一种发展过程。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阳明还将知与行的关系具体的运用到学习实践中, 他认为:“尽天下之学, 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盖学不能以无疑, 则有问, 问即学也, 即行也;又不能无疑, 则有思, 思即学也, 即行也;又不能无疑, 则有辨, 辨即学也, 即行也。……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 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 则知行之合一并进, 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指出了行存在于学习这一知的整个的过程中, 问、思、辨是行的范畴, 不行则不能学, 而在这些行的过程中, 也是学的提升, 强调了知行合一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阳明在其理论体系中做到了打通的功夫, 将致良知, 心外无理, 格物致知等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这也是他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原因。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心——身——意——知, 意识由心发出的, 而意的本体便是知。因此会有“夫人必有欲食之心, 然后知食, 欲食之心即是意, 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 必待入口而后知, 岂有不待入口而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 然后知路, 欲行之心即是意, 即是行之始矣。路崎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岂有不带身亲履历而先知路崎之险夷者邪?”意念之所发出来将作用于物, 而这里的所发便是行, 而“意之本体便是知”, 所以在《答顾桥东书》时的知行合一便是不言自明的。至善作为知的最高标准, 是通过穷天理, 去人欲达到的。正如在《徐爱录》里“至善是心之本体, 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 然亦未尝离却事物。”要复“知行本体”便也要去私欲, 要做到至善。做到至善了, 也就达到格物了。“‘格物’是‘止至善’之功, 既知‘至善’, 即知‘格物’矣”。王阳明在其《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儒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 所以需用‘致知’、‘格物’之功, 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 得以充塞流行, 便是致其知, 知致则意诚。”阳明的核心思想便是“致良知”, 何以致良知, 那便是“存天理, 去人欲”。“‘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 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 穷理即是‘明明德’。”并且指出了把知行二分的错误的做法的原因, 即是“外心以求理, 此知行所以二也”阳明认为, 知行合一与其“心外无理”的说法是相承接的,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 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致知与格物, 本身也是知与行的关系的一种体现, 同时也是心与理合一的过程。

二、知行不能合一的原因

在阳明看来, 知行之所以不合一, 只为有私欲隔断化了。朱子的“先知后行”即先格物穷理后躬身实践, 是一种一般人常犯的错误, 是学而优则仕的另一种说法。而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正与马克思所指的那些哲学家们的说法不谋而合,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为什么是哲学家而不是其他人呢?余英时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中说:“从孔子到王阳明, 儒家义利论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其一它是针对士以上的人 (包括帝王) 而立说的, 因为他们是对于公共秩序的直接负责者。”这些直接公共秩序的负责者除了国王以外便是哲学家。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式呢, 为什么不用相同的方式呢, 用阿尔都塞的理论说, “哲学家总是无谓自扰。他们是脱离实践的知识分子, 远离一切事情。他们的话语无非是对这种距离的评注, 以及抵赖。”哲学家们又是好斗的, 他们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他们想要隔着这段间距, 用自己的词语掌握实在, 把实在嵌入体系。词语复词语, 体系复体系, 而世界一如既往继续它的进程。”哲学往往是与政治相连的, 这些哲学家的目的便是获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进而获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我们还记得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建构起来的一种统治秩序, 哲学家仅次于国王之下, 他把善于说真话的诗人驱逐出去。这是他们的真正的目的, 他们的行则是获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正如学而优则仕一样, 并非是真正的存天理, 去人欲者。因此在贺麟在其《知行合一新论》里说, 这是一种一般人常犯的错误, 知而不行或者先知后行。这不免要将话题引入到知识分子身上, 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作为:“社会的良心”, 不是从实际出发, 而是追求一种“立言立功立德”的三不朽, 建构一套未经实践而建立的学说。正如阳明引用的“天下所以不治, 只因文盛实衰, 人出己见, 新奇相高, 以眩俗取誉, 徒以乱天下之聪明, 涂天下之耳目, 使天下之靡然, 事务修饰文词, 以求知于世, 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 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而阳明不同, 他的出发点是真正的一种道德的实践, 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三、道德主体的建构

“外心以求理, 此知行所以为二也。求理于吾心, 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在此, 王阳明认为朱子之所以知行分离, 是因为他到外物上求理, 而阳明则主张“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 理虽散在万事而不外乎一人之心。为什么朱子到外物上求理会导致知行不一?而我们在第二部分却树立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因为私欲的存在, 隔断了知行本体。而朱子的外物求理与私欲又有何关系呢?

阳明认为:“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 即是天理, 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 发之事父便是孝, 发之事君便是忠, 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 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原来我们看到阳明的去人欲, 存天理只是就心而说的。正是他认为的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性是心之体, 天是性之原, 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 心未有尽也。”认为人的本性是心的本体, 天理是人性的本原, 因此尽力扩张善良道德本性就是彻底地发挥人性, 并引用《中庸》“只有最虔诚的人, 才能完全发挥人的本性, 认识到天地万物的变化。”而那个“存心”者, 也就是未尽心的人, 是不能够至善的。于此, 我们明白了王阳明建构的道德主体具有一种唯心主义的意义。他说“只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王阳明认为的良知, 仿佛是自然天成的, 不假外求的。然其在《徐爱录》里面又说:“至善是心之本体, 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这里的离却事物又指格物, 格物必然要外求, 这样阳明便陷入一种理论的纠缠中, 自己都挣脱不掉, 这也便是后来者对其批评的把柄所在。

不过, 在我看来, 阳明理论的纠缠还在于其知行可以分为本体的知行和非本体的知行, 在进行格物之前的知行本体则是非本体的知行, 只有在经过了明明德, 格物, 穷天理, 去人欲之后的知行才是本体的知行, 也就是心之本体, 也就符合了其“心自然会知”之说。

所以, 在这里缺少的是一种道德主体的建构, 王阳明有此意, 但是未经明确的阐释。而这个则体现在其四句教里“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是主体的一种可能走向, 主体有这个无善无恶的可能, 就看后世是如何造化了, 而“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便是由心之驱使, 既然心之体可善可恶, 那么, 在心驱动下的意便也有善有恶, 这便是常人的状态, 而我们所说的道德主体的建构则在于“至善去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通过良知和格物这二者的知行来达到无善无恶, 到达至善的地步。所以, 这样说来, 阳明的体系就能够做到圆通。

四、小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在其本身得到了实践, 也就是王阳明真正做到了如此, 而它作为儒家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教化, 却在现代仍然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将知与行真正做到结合, 真正地用到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给秩序维持者们提出了一种真正的范型。要存天理, 去人欲, 按照这个标准去建构现实中的道德主体。

参考文献

[1]陈来.有无之境[M].三联出版社, 2009.

[2]王阳明.传习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

[3]杨国荣.心学之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篇4: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键词:王明阳;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74-0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而“知”一般被认为是道德知识,“行”一般多指道德行为和实践。古代哲学家都对十分注重知行问题,将知行和道德修养联系到一起,但大多都把知和行分开来谈,王阳明首先提出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是王阳明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时期社会动荡,封建统治日趋衰落,阳明对当时的社会风气道德虚伪是深恶痛绝的,士大夫嘴上遵从儒家学说,实际上却为了追名逐利如同小人一般。知行合一说,也正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王阳明说:“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认为如果把知行分开,容易使人意识到善而不去做,认识到恶也不改,这样的话人们会以自己并未真正行动真正去做而放纵自己的恶,不真正去行善。朱熹认为“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但是知行为二,知和行分开,由知到行之间终归是有距离的,无法保证知行一致,而知先行后,会使人们先知而后行,容易导致知而不行,把道义都变成空谈,无法真正执行,加重了当时浮躁的社会风气。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在恶念出现之时便可把它克制掉,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王阳明在《知行录》里这样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在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行为,认知和行为几乎是同事发生,以主体对外界的感知称为知,以主体内在的感情倾向归行,由于感知和情感倾向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心体自性,从一个心理过程中分析出知行,过程上是同步的,不存在时间的先后次序。如果知行是一体,可是又为何在应用中会被分开呢?王阳明认为“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本体了”。私欲也就是个人为利己的动机,由于私欲的加入,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使知行分开,当孝未能孝,知悌而未能悌。而这种知在王阳明看来并不是真知,而是未知,他这样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的一体性,在知行分裂中的知便不算是真正的知。而在未知的情况下,也就无从谈行,即便有行,也是冥行妄作,只有和行合为一体,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是统一行为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即不离,相辅相成,也不存在时间的先后,知作为行的目的指导,行作为知的实际践行,知行不可分离,离开知的行只能是妄行,而离开行的知无所归依,也只能是一种空想,这样的知行是分裂的,所以知行互不相离,无法分割。《知行录》中:“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正是讲的这一点。知和行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知孝而孝,知是行的出发点,有了知才可以谈行,而行又成就了知,如知汤乃饮,知衣乃穿,知汤、知衣是后面的饮、穿的起始点,而后面的饮、穿又是对知的完成,知道它的用途利用它去成就它的用途。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事知之成。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中这样说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和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在他看来,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说不能明觉警察就是妄行,不能真切笃实就是妄想,对于妄行者而言,应当教会他知,对于妄想者而言,要纠正他的行,知行本来一体,二者相互包含,互相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区分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逐步发展到最后形成了致良知论,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知道爱父母,敬兄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和其性善论相辅相成。而王阳明的良知又有所不同,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这样说“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不单单是性善,赋予了良知更多的意义。良知是天理,是道,如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他主张心外无理,良知即是心中的理,朱熹说“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以伦理纲常委天理,王阳明把这种天理归于良知,而良知又存在于仁的内心,从良知的本体和发用不同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良知说。良知是至善,王阳明把至善作为绝对的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人性是来源于天道的“天命之性”,所以它就可以超越经验界的善恶是非对立。而善恶是一物两面,不是对立。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后天的差异,在于受到私欲的蒙蔽,良知作为人的本性,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要内求,他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良知作为直觉的存在,是自发的,正如他所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是不需要思索,自然而然,也是直觉。

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二者相互联系,良知是心中固有的,用良知的知来促进行。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本质是相同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总结升华,王阳明试图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以及知行的整体性,“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便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朱熹,《朱子语类》[M].岳麓书社,1997

[3]孔子,《论语》[M].中华书局,200-12

[4]孟子,《孟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篇5:《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篇6: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使我对这位心学的创立者充满了景仰之情。但对他的了解一直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一直无缘对心学继续进一步的学习。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认真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释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篇7: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贵阳市区也有个阳明祠,尽管应不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处、但很有可能是其开院讲书之地,初中时候班里还组织在这里搞活动,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阳明”是一个人……估计带我们去的班主任(教数学的)都未必了解这个伟人的多少丰功伟绩,而今,此地已经是一个喝茶聊天之地。

前些年去过修文,真正去了趟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地,环境清幽而安静,人流稀少,稀少到连卖旅游纪念品的工作人员都不见了踪影,要知道,当时已是旅游旺季,却少有人问津此地,又怎样呢?我想真正得到先生真传精髓的人,心已到达,又在乎于躯体乎?

篇8:“知行合一”实践的思考

十多年的学与考, 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磨练, 学生已经很明白, 在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 可以怎样说, 可以怎样做。所以我们必须思考, 必须明确, 我们是否能相信, 我们所听到的, 见到的, 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点相信“两课”的老师都清楚。

每个高校都在上“基础”课, 每个学生在期末的考卷上努力的书写着对道德的标榜, 阐述着对法律的见解。但我们现实中又有看见多少在公交车上让座的身影?相反, 却频繁上演了多少“快意恩仇”的闹剧。未被拧紧的水龙头, 食堂里拥挤的嘈杂……看似简单却意味深远。这所有不得不让我们思政教师惭愧, 到底, 我们哪里出了错?

也许我们都没有错, 作为教师, 我们都在尽心尽力。为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花开遍地, 要让“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茁壮成长。朝着这个目标, 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方式, 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学习, 领会到时代的精神, 有所知, 有所获。找到前行的方向。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 方向已然偏了。

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代, 我们采用的仍然是传统较为老旧的笔试考核办法, 创新一点的, 也许也仅仅是脱离了通俗意义的理论测试, 而改为论文或是报告的形式, 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考核办法而言, 是相应的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 让教师可以相对感性的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控, 但是, “知”可以展示在一页纸上, “行”呢?我们最在意的“行”到底应该如何呈现?真的是“如此体会, 则诗神诗旨, 跃然纸上。”

如今新闻里有太多的官员落马, 每次看到, 我们都在沉思, 公务员的考核相当的严格, 能上任的自然是知书达理, 各方面都是优秀中的优秀, 但为什么理论背后的实践却让人这样的看不懂?作为思政工作的前沿一线的传播者, 我们不得不担心, 我们以为我们做了很多, 是否在学生看来, 我们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只是他们无奈的“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而这把泪对于我们这个时代, 这个渴求创新, 寻求和谐的时代有何用?

我们都清楚, “思想”是看不到, 摸不着的, “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 输入人的大脑后, 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所以要明确思想, 必须行动。“八股文”的腐朽就在于脱离现实的格式化, 我们已经经历了伤害, 为什么还要延续悲哀?

我们应该找一种方式, 让学生溶入课程, 让我们不仅明其知, 更应见其行。如何让枯燥理论结合实践?如何让内在思想拓展外露?创新考核办法势在必行。人不仅要是一个思维者、一个认识者, 而且还更要是一个实践者。人只有真正经历矛盾, 解决矛盾之后, 才能有将主体生来具有的生存意识和后天获得的全部知识经过思维融合产生结果。升华高度。

我们总在说“两课”要创新, 但更多的提到的是教法的创新。我们总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的更好, 但学的好不好, 学生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反馈给我们, 我们也很难知道学生到底缺什么, 要什么?不能做到“知彼”如何能保证“战争”胜利?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简称知、情、意、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努力。

公务员的考核开始认识到在基层工作的经历, 我们的思政类课程考核是否也能开始转向生活, 不要局限一张试卷, 而应该以“四有新人”的标准落实要求, 如同学工方面对“三好”生的评定, 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进来, 比如:平日的消费模式, 日常的习惯养成, 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 对校园工作是否热心, 勤工俭学的实施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完成情况……当然还有很多, 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去规制相应的内容, 但最主要的就是, 要从书本向外延展, 我们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们想看的只是一个行为, 我们相信, 行为是受意识指导的, 行为正确, 意识自然也是完整的, 错误的意识是无法完成细节的体现的。我们应该以“知”确定“行”, 以“行”反映“知”, 这样肯定比一张纸能告诉我们要来的直观, 来的真实。我们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口号, “纸上谈兵”是上不了战场, 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要靠做, 创新要靠做。思政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必须要落实在对行动的指导上, 行动是不能靠写的, 光说不做, 嘴把式, 吹是吹不出未来的, 未来是要挣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 无论大事小事, 不做不能成事。我们要的不仅是言的高标, 更要是行的巨人。

上一篇: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下一篇:宁安社区中秋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