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2024-04-29

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精选8篇)

篇1: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来到这里跟大家交流国学。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孝”。

先跟大家讲个故事。

在一个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长召集族人开会。酋长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并且优点和缺点不是相安无事,能够和平相处,经常会有斗争。就像两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们的优点:仁慈,勤俭,孝顺,友爱,认真……另一只是坏的狼,代表我们的缺点:冷漠,懒惰,无情,草率……

这个年轻人一听,就问,假如这两匹狼做斗争,我们的优点和缺点做斗争,那谁会胜利呢?

问题一抛出来,大家就七嘴八舌讨论开来了,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你们觉得谁会胜利?

酋长最后说:你喂给他食物那只狼,会胜利。

把食物,把能量给好的那只狼,给我们的优点,优点就会胜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给缺点,坏的那只狼就会胜利。我们就被自己的习气和坏习惯牵着鼻子走。

优点和缺点作斗争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啦。

修身很关键,很多困惑我们的人生问题,追究起来,都是我们身没有修好。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还是修身。

修身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广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话,会得到很多答案。有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参考,那就是,修身,就是尽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儿子的,就做好儿子的本分,好好孝养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爱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爱哥哥姐姐。现在社会出现很多问题,就在于都没把本分尽好。做儿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讲理,对自己不好,却不反省自己儿子的本分有没有做好。做下属的,埋怨领导不讲理,不受重视,所谓君仁臣忠,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省,很可能是问题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古时候有一位圣人,孔夫子都对他推崇备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个社会底层人士,在历山做过农民,耕地,做过工人,在黄河之滨做陶器,还在雷泽打过鱼。都是很辛苦的工作,不仅如此,在家里还有时时刻刻防备父母和弟弟的迫害。历史记载,大舜的父亲是个乐师,但是后来眼睛瞎了,大舜的亲生母亲死了之后,父亲娶了一位后母,后母有生了一个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杀死。象“日以杀兄为务”,每天的工作就是想着把哥哥杀掉,然后粮食和农具归父母,哥哥的琴归自己,还让两个嫂嫂给自己铺床铺。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顶,就在下面点火,要把他烧死。大舜能,提前准备了两个斗篷,像鸟一样飞了下来。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从旁边挖条地道,出来了。但是尽管如此,大舜没有任何的怨气,还在那哭泣。他说:是我没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谋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够,还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难过!

大舜在种地时,就认真把地种好,做陶器的时候,就认真把工作做好,打渔的时候,就认真打渔,在打渔的那个地方,年轻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没办法,只好在水浅的地方打渔。大舜为了感化这里的人民,就主动做榜样,把水深的地方让给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当地的年轻人的敬老尊老之风。

孟子对大舜很赞叹,叫“若固有之。”大舜种地的时候,就做好农民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做农民似的,做工人的时候,就做好工人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是做工人的料!这个态度可不得了。无怨无悔!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说抱怨的话“晕死”、“累死了”、“怎么又是我”……

所以,若固有之,四个字就能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问题。真正尽好本分的话,是不是真的一辈子都只能做低贱的工作?不是啊!

尧帝就来考察大舜,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考察大舜在家里的表现,是不是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爱护,对邻居很友好。派九个儿子给他,让儿子在外面考察大舜处理民间百姓的问题的能力。最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舜!

我们仔细分析,大舜只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而已!他做农民的时候,没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把本分尽好了,王侯将相,自然而来就来了。

大舜后来,真的把父母和弟弟都感化过来了。我们经常有一个观念,对坏人要赶尽杀绝。把坏人杀了,他还是坏人,如果把坏人感化过来,教化过来,他就变成好人了。这可比把坏人杀掉高明多了。如果我们这样一想的话,很多事情,我们会看得更明白。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把本分尽好!真正想明白了,我们就对自己的状态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了。

不修身的话,得到荣华富贵,反倒是个祸害!我们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有一天,梁惠王在在自己的皇家公园,看着种种珍贵的飞禽走兽,很自豪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意思就是说,你们儒家都以成圣成贤为修学目标,你们圣贤也有这些乐趣吗?有这些物质享受吗?也会享受这些物质吗?孟子的回答很高明啊。他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圣贤之人啊,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尽好自己的本分之后,享受这些物质才感觉到快乐,如果德行不好,没有尽好本分,即使有这些物质,有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也不会感觉到快乐啊。

这是孟夫子在几千年之前说的话,但是看起来,就像说今天的社会现象一样。这就是经典啊,历经岁月而不衰。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指点经典说,这句out了,那句是糟粕。我们看,现在很多人越有钱,越抑郁。地位越高,越心惊胆战。彭鑫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有个高官,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整夜整夜不睡不着。后来被抓起来了,财产被没收了,在牢里一个礼拜,抑郁症就好了,睡得着了。这就是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啊。真正贤能的人,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而真正的快乐,是由心而觅,从心而发的。不是从外面找来的啊!我们经常讲去“找乐子”、“去high一下”,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不是在心外面找到的。

我们现在的人,都比以前富裕,城里人比乡下人富裕。就相当于梁惠王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庄园,但是现在人比古代人的快乐少多了,城里人比乡下人的快乐少多了。

那是不是现代人一定要比古人抑郁,城里人比乡下人抑郁才正常呢?不是啊!这是反常!假如我们都以修身为本,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好好尽自己的本分。做父亲的少出点差,多跟孩子在一起,把“父子有亲”的本分落实好。朋友之间,少一点利益,多一些真情,从新关怀对方,好好地把“朋友有信”的本分落实好。下属少些斗争,少些抱怨,上级少些人情和个人偏好,好好把“君仁臣忠”的本分尽好!大家都能过上富裕而且快乐的生活,因为“贤者,而后乐此”啊。这才正常啊。

比如说结婚,找对象,那是喜事,好事啊。结婚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庆贺,找到男女朋友之后,你的父母希望你带回家看一看,朋友希望你带出来一起参加活动。看起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懂得男女朋友相处之道,不懂得夫妻相处之道,摆完喜酒之后,就是一辈子的麻烦事!夫妻,男女朋友怎么修身呢?“夫妇有别”,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王凤仪讲道:“做丈夫的,要领妻,不管妻。”男人千万不要去管妻子,现在的女子无论是见识、文化程度都未必比男子低,去管就容易产生矛盾,只要领着妻子好好教养孩子,孝顺双方的父母,和谐人际关系就好了。女子修身呢?应该从“敬,礼,柔,顺”上修。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啦。你天再高,还是被地心引力牢牢地拽在手里!现在我们好像都很喜欢管人,甚至也很喜欢被人管,没人管的时候,就不舒服。哎,他怎么不管我啊?谈男女朋友的道呢?做到哪些本分呢?

《易经》里面有一个卦叫:“咸”,咸,是“无心之感”。少男少女互相感通、感召的。要不要去讨好?献殷勤啊?说花言巧语啊?不断买礼物啊?

在大学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谈恋爱都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吃饭,或者去哪里买东西。如果哪天对方不和你吃饭、不和你玩的时候,意味着差不多就要分手了。

那修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修,是修正的意思。身,不仅指我们的身体,还指我们的内心。所以修身,其实也是修心,因为身心是不二的。没有了心,那就是行尸走肉,没有了身,心也没有安住,安放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些都是长出来的树干枝叶,根本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学》里面的教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里告诉我们修身的根本方法和次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身修。

下面我们来逐一讲解。

格物,据说明朝王阳明先生开悟之前的理解是“分析物质”。并且告诉他的学生,要做到格物,你先从院子里的竹子开始格起,学生就坐在竹子前,坐了三天,病了。王阳明先生一看,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圣人的教诲有错吗?我自己来格一下,于是也端坐在竹子前,坐了7天,也病了。王阳明先生没有像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就说,古人的教诲是糟粕。他仔细想啊想,终于开悟了。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

分析物质是没有个尽头的,现在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了,任何物质都可以分析道分子,原子,电子,在往下分析就是夸克。只要那个切割的工具足够精细,就可以再往下分析哦。在往下分析是什么呢?是能量!

所以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啊。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的朋友告诉过我一句话,我觉得很受用,和大家分享,她说,如果对于一个东西,是你需要的,那就不是欲望,而如果是你想要的,那就说明这个东西未必是你非要不可的。

接下来,就能够致知。

格除物欲之后,就能到抵达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本性。我们经常听同学说,快考试了,但是就是读不进书,做一件事情,丢三落四,不能圆满,出门忘了带钥匙,回去拿了钥匙,在一看,忘了带饭卡……做完之后,老是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说,审稿,报纸出来之后,才会发现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做好。

原因在哪里?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心不清净。我们的心装得太满了。我们一直都会觉得学习是装进来的过程,是拿进来的过程。但古人告诉我们,学习是拿掉东西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古体的字

下面这个小孩很难过啊,要拿掉……拿掉懒惰,拿掉坏习气,拿掉坏脾气,拿掉傲慢,拿掉成见,拿掉烦恼……

拿掉这些东西之后,学东西就有效率了,学东西就快了。

后面是诚意,正心,然后身修。身修之后,修好之后,就不得了了。

有一次,中心接待了一位女士,她有一条烤红薯,不吃了,想留给我们老师吃。我就拿着红薯追出去,她连忙摆手说:“送给您们吃,谢谢您们。放心,没有毒的。”她这话一说,我想还给她都不好意思了。可想而知,现在诚心诚意的人比较少见了,好像帮助别人就一定要想回报。这已经不是帮助了,这是做生意。投资了多少,回头就把扒拉着算盘看受益。人与人之间还是多一些诚意,会比较温暖。

心态不好,不在正道上,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哪里呢?往往表现在言语上。古人讲,“口乃心之门户”,这个人心性怎么样,从他的言谈举止当中就大概能看出来。心性偏差的人,要么放辟邪侈,要么话太好听,好听得让人别扭。

身修好之后,那就不得了了。

孔夫子说自己“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距。”

这个“随心所欲,不逾距”可不得了!做什么事都能够成功!

李里先生说,现在很多人是“莫名其妙地来,稀里糊涂地活,无可奈何地死去。”这可比孔夫子差远了啊。

修身又很多方法,或者叫法门。其中一个法门是多读书。但不是读闲书,什么书都读。有两种书给大家推荐一下:

一是经过前辈检验过的书,二是经过时间检验过的书,最好就是读经典。并且真正按照圣人的教诲去做,去落实。学了不落实,那是骗人。

据说有一群鸭子,向天鹅学习飞翔之术。终于学会了,鸭子们说了:“好了,现在我们走回去吧。”

学会了飞翔之术,最后还是走回去。就是学了不力行!我们学院的院训叫“知行合一”,这句话是王阳明先生教导他的学生的。知道了,但是不去行,不去做,那是骗人;不仅如此,还会增长傲慢心,这个我学过,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很多人是“言语上的姚明,行动上的郭敬明”。但是,如果不学习,那“行”也是盲修瞎练。

学会了之后,还要有定功,能够坚持。要不然别人随便说一句,你就动摇了,说两句,你就不做了,不学了。

据说苏东坡有一天在坐禅,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完之后,很得意。于是就叫书童马上送到江心寺,这座寺建在江中央,所以叫江心寺。送给法印和尚看。法印看了之后,写了一个“屁”字,叫书童送回去。本来苏东坡在家里很得意啊。看到这个“屁”字就很生气了。亲自乘船,要找法印和尚理论。结果到了江心寺,看到法印的禅房大门紧闭,在门上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当初我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也哈哈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感觉被别人笑了一场。因为自己也被屁打倒过。填志愿的时候,别人说这个学校好,那个专业好;读大学的时候,别人说这门课好,那门课的老师打分很小气;毕业之后,别人说考老师好,考公务员好,做外贸好……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像风,能够移风易俗,建国军民;我们更多的时候像草,被别人转变。

下面跟大家分享《诗经》里面的一首诗,叫《风雨》:

《诗序》里面讲:《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凄凄」就是有风有雨,这两者所发出来的一种寒气,「夷」当悦字讲,喜悦讲。我们没有见到「君子」,我感觉是希望有「君子」出现,已经有君子出现了,那「云胡不夷」呢,为什么不喜悦呢?鸡」也比作「君子」,「君子」的行为就是这样,不受外在的这个环境是好是坏,世间是乱还是不乱,他的行为都是那么,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做人处事,有一定的法则的。

「风雨潇潇」也形容雨下得很疾,雨下得很疾,风吹得也很大,就是大风大雨了,虽然风雨,风吹得那么大,雨下得那么疾,但是鸡叫的声音还是很和气,很和平地在那一声一声地叫,不会因为风雨,有大风雨不叫了,也不会因为风雨大,声音叫得很大,它自己依然保持自己,正常的那个叫的声音,那么和平。把鸡鸣这种行为比作「君子」了,就好像在乱世里面,看见君子的做人的那种风范,那就见到「君子」了。「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那病为什么不好啊!那一切的病,那种思念君子的,这种病完全好了。晦」是一种昏暗的,好像天虽然快要亮了,这个时候或者可以说,天已经明了,天已经明了,这个风雨在那一下,黑暗得就像天还没有明,「如晦」啊,「鸡鸣不已」,鸡仍然在那叫,「不已」是不停止,仍然叫得不停止。

在有风有雨的这个环境,事态炎凉的,寒凉「凄凄」的这一个时代,而这个鸡仍然按时候地,鸡到天快明的时候才叫啊,它是按照时候来叫,叫的声音还是那么和平的,这就难得了。拿这个就比作「君子」啊,我们这个「君子」,能够这么做的话,绝对性地能够自己,很稳妥地在道业上面,修道上面能够进步,无论在什么时代,自己不受影响。同时更可以来转变外面的环境。

《大学》中讲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修身的话,静很重要。静,是心静。心不静,就很难把事情做圆满。心情很烦躁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想做。心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诗经》里面描写心静的女子是“窈窕淑女”,窈窕不是身材姣好的意思,否则窈窕跟身材比较“饱满”的女性就无缘了,圣人不会这么以貌取人啦。窈窕就是“娴静”的意思,娴,同嫺:一个女子在门边安静地抬头看天上的月亮,现在看月亮的女子比古代少了很多,原因是心躁动了不少。

孔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讲一个人心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如如不动,但能反映事物,并且是原本地反映,做得决定一定是最准确的,做得选择一定是最恰当的,“寂照湛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们看《论语》,记载的是孔夫子的言行录。孔夫子给学生上课,不像我们现在的老师上课,提前就要做好准备,写好教案的。有时候是学生问,孔夫子马上回答,有时候是孔夫子自己说的。比如说:“君子不器”。就四个字,没头没尾,但意义深远。大概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灵活的,不是想器物一样,比如这个桌子,做好之后,这个形状可能保持十年、二十年不变,“君子而时中”,君子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行中庸之道。

如果水面动了,那映射的事物也变形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的心本来是不动的,充满智慧的,加入了私心、懒惰、贪婪的念头,水面就不平静了,心就不静了。

静,能生慧,产生智慧。用智慧做事,那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功的。那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我们大学生修身尤其重要和迫切。特别是师范类的同学。韩愈讲: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老师啊,老师啊,您是我的命啊。假如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师,您的学生一辈子都受益啊。

我已经毕业快一年了,有的同学升迁得很快,已经是部门负责人了,但是烦恼很多。为什么呢?德行不够,能力不够。就像一个东西,架子搭得很大,但是中间是空的,那当然摇摇欲坠了。还有的同学现在就不想活了。我劝了好几天,总算劝回来了。所以,缺乏圣贤教育,真的很容易出现问题。

今天很荣幸,能来这里和大家分享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修身的话题。由于我的休学很浅,再加上时间有限,有讲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感谢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感谢院报的同学们,感谢邹昀芹和王建,以及我不知道的,但为了这次分享而付出的同学们,谢谢你们!

篇2: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金江中心学校 陈凤辉

“知书达理”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我们学校的校风,“循‘知行合一’之道,育知书达理学子”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也是习总书记推荐了6次的哲学理念。对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但改名叫“行知”,并且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我校践行养成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讲求智育与德育并重,因此将“知行合一”作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知行合一”这一校风比较贴切地概括了我校师生勤勉质朴、执著坚守、不尚空谈,注重自身修养的行为品质。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落实“知行合一”的校风呢?习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总书记的高屋建瓴,给我们指出了实践的方向。

一、以“知”促“行”,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那就要有知。我们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为师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内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言行一致,以教学中的道德准则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开学初,我们便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了学生一日常规、校园文明礼仪规则“五四三二一”。每个班级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有章可循,知规矩,守规矩。此外,我们学校重视班级管理,每月一个班级管理主题,如“穿戴整齐”“轻声慢步”“无垃圾班级”等,让学生知道一个“知书达理”的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达到哪些要求。

二、以“行”促“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坚持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我想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各种知行脱离的现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师生的践行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创造条件在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实现知行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将知转化为行。

学校要加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也正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学以致用”观点的体现。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熟读《校园解说词》的基础上,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校园解说员去展示和运动所学知识。比如给参加幼小衔接活动的幼儿园小朋友介绍校园,带一年级新生参观校园,给来访的客人进行校园文化解说。我们的小解说员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成长起来。

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也是如此,并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以理念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动施加影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最终树立文明的校风校纪。如本学期我们在学习践行学生文明礼仪规则“五四三二一”的同时,向学生提出了校园文明五句话的要求——学校是我们大家的。不要因为我影响他人。不围观,不喧哗。不追逐,不打闹。轻声慢步靠右行。学校文明礼仪监督员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及课间时间在校门、楼梯值守监督,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到律他的自主管理模式。

(三)知行合一,着力建设文明校园

我校实施“养成教育·月成长计划”,每月一个活动主题,并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把每月活动主题化、序列化,让学生在校内重在体会、学习,到校外重在知行合一。通过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在校各项常规行为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并作详细的记录。此外,学校以每周“文明班级”评选、每月班级“三星少年”评选、每学期学校“三星少年”集体亮相等方式,建立动态、及时的评价反馈机制,让学生自觉地养成文明习惯,真正由他律走向自律。

篇3: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在国家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启动实施下, 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开始注重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优集学院, 作为盐城工学院一个教改试点单位, 通过多年教改探索, 结合卓越计划“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个特点, 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最终实现了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二、“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 理论基础

1.“回归工程教育”观

被誉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旗手的MIT明确地指出工程侧重综合, 属于实践范畴, 以应用为宗旨。这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针对传统教育理念下,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优集学院通过“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等系列教育思想大讨论, 厘清“工程教育”的本质, 确立了“回归工程教育”的教改思想, 定位了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总目标和子目标。应该说, 提倡“回归工程和实践”相较于偏重“工程科学化”, 更加接近工程的本质, 也更加符合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2.“真刀真枪”的校企合作观

存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哲学观点, 也是工科学生“真刀真枪”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基本理念。工程意识、工程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工程环境中才能有效养成。优集学院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比例, 重点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构建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内的、课内课外统一安排、学期与假期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预就业”实习校企合作机制, 为学生提供产品设计、典型零件工艺设计和制造以及质量检测、企业标准化等较全面的实实在在、“真刀真枪”的大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训练。

3.“做”与“学”的能力培养观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应“从做中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种方法对于当时美国背景下培养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产业工人是很适用的。而在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中一味强调“做”而忽略“学”或者一味强调“学”而忽略“做”, 都会出现“重学轻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工程实践等知行脱节的弊端。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当前出现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学”与“做”比例失调的问题。只有调整“学”、“做”比重, “学”与“做”结合,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优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主要强调以通识能力培养为基础、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培养模块为系统要素, 能力培养的内在逻辑为系统结构。实践教学中理论课程相对其他学校要少, 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大。真正做到了压缩理论课程, 增加企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 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做”与“学”的失衡问题。

(二) 实践基础

卓越计划是优集学院构建“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

卓越计划旨在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它提出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个特点。根据这个特点, 纵观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做法, 不难发现, 这些高校都十分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中, 定位清晰, 体现面向工程, 突出应用的工程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实验实践所占比重较大, 理论课程相对缩减;在校企合作机制上, 规模大, 程度深, 内容丰富。

优集学院将培养卓越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为50学分, 占总学分的28.1%;在校内安排实践实习的同时, 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不断线的“真刀真枪”毕业实践。

三、“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 构建基于职业链的能力三层楼课程体系

课程是“课”与“程”的统一体, 是学校为学习者设计的教育内容的排序。优集学院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链要求和企业与学生“双重顾客需求”的现实和行业特点要求, 研究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应具备职业能力的丰富内涵, 完善教学计划, 构建了“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 强化能力综合实训”。在保证重点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 将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机融合于新课程体系中, 形成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三大能力模块结构, 楼梯由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构成。各能力培养阶段包含了一个或若干个按照能力培养逻辑结构衔接的能力培养模块。

(二) 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配置与改造

教学内容是能力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和实施的载体。优集学院打破专业学科间的界限, 整合、配置与改造教学资源, 以信息化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使知识为传统载体的课本与以知识新型载体的软件之间的有机融合取得实质进展。如《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图》、《基于UG平台的二次开发》等教材, 注意与UGNX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软件的融合。在资源整合上, 机制专业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 嵌入NIIT软件开发课程模块, 最终通过NIIT认证考试。在计算机专业中, 增设《工程力学》、《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力图》等课程, 要求学生学习UG软件知识, 通过西门子公司组织的UG工程师认证考试。经过两年的实践, 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拓宽, 就业适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三) 建立“真刀真枪”的“预就业”实践模式

卓越计划中校企深度合作, 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 建设更多的实践、实习基地;企业或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

优集学院“预就业”实践模式是具有国际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典型。在学院方面, 近年来始终本着“以就业为导向, 以素质教育为载体, 以创业教育为主线,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 向企业输送“预就业”学生。大三学生每年暑假前都接受了西门子 (上海PPDC) 研发中心、上汽集团、易之恒、飞利浦等知名企业的“预就业”招聘面试, 有近一半的学生通过考核, 暑假后进入相应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就业”实习。经过考核, 约有95%的学生与实习单位成功签约或被推荐就业。毕业生进入大公司, 甚至是跨国公司就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5%, 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约占20%, 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也都与本专业相近, 并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预就业”学生实习期间, 优集学院接受企业的建议, 与企业实行了双导师制 (学院和公司企业各指定一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 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承担育人和培养责任。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了预就业实践学生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和培训活动, 并就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院可根据公司企业的反馈要求修订、完善教学计划。

(四) 形成学校、社会双主体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的评价内容主要通过思想品德、政治态度、道德品德、学习能力、学习纪律、学习成绩、实践成绩等方面获得。

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就业能力来体现。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学生的满意度及给予毕业生初次薪酬的高低, 既是决定高校社会知名度的主要因素, 也是反映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就学院整体就业和起薪情况来看, 08级就业率为95%;从就业地区来看, 60%的毕业生在苏南、上海就业;主要从事制造业、软件产业和服务业, 且大多是国家或当地政府的支柱产业和扶持产业;从就业起薪来看, 最高起薪为5100元。

上海研发中心破例邀请本科生学生到公司工作;UGSPLMSoftware承诺:凡通过UG/NX系统应用工程师论证考试的实验区优秀毕业生, 将由集团向其所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的客户推荐, 从事三维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和CAX/PDM软件二次开发与实施等工作。

四、结语

在“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工程意识逐渐增强;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 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认可, 并被广泛宣传。西门子公司全球网站和中文网站、《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中国教育报、省教育厅网站、《盐城晚报》等校内外多家媒体多次专题报道了学院的教改经验和做法。

摘要: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的三个特点, 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从“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构建及实施两个层面进行探析, 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卓越计划,知行合一,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登溢.工科院校“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

[2]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http://www.kscbxx.cn/PowerEasy/Article/jyky/jykyzzx/zzxxxzl/201003/2762.html, 2010-3-10.

[3]欧文斯, 著.窦卫霖, 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0.

[4]刘德仿, 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1.

篇4:知行合一观与平民主义教育

一、知行观

近代哲学认为,“只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才能找到确定性、安全性;知识是达到内在稳定确切的东西的唯一道路”[1],从而贬低实践活动为“低级事务”,致使哲学二元论的荼毒风行,尤其在教育上表现为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的隔离。但是,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却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为解决困境,杜威试图进行一场“哲学的改造”。他指出,“哲学与生活的隔绝是哲学的最大不幸,只有哲学与生活密切结合,才会有哲学的新生。”[1]于是,杜威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注重哲学的生物学基础,吸收进化论和科学实验的合理成分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经验”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经验哲学体系。而且,杜威十分重视哲学与教育的结合,认为“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逐步构建并践行“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2]。

1“知”与“行”

“知”。从广义上说,包括认知、知识、真理等。

杜威认为,“知识乃是通过操作把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改变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的结果。”[3]他举例说,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灼伤时,才是经验。除认可知识源自经验,甚至经验本身外,杜威还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他指出,“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结,使两者连接起来。”[2]

杜威强调“知”源自实践并受其检验,认知具有能动性。但也有如下不足:第一,“知”的对象。杜威否定“独立存在于探究操作以外的实在”[3],“所知的对象乃是由于受指导的操作的后果而存在的”[4],企图将客观实在消融于经验,陷入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泥潭。第二,“知”的视域。杜威仅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来界说“知”,范域不广,程度也不深刻、普遍。第三,“知”的性质。杜威认为,“经验不能为我们提供必然的真理;即完全通过理性来加以证明的真理”[3]“概念、理论、体系无论如何精细,如何首尾一贯,都必须看作假说”[1],需“随时试验、证实”[4]。

“行”。从广义上说,就是活动、行动、实践等。

杜威从生物学和科学实验出发,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构建“行”,即经验、实验、操作、探究等。据交互作用,当生物体作用于环境,环境中的变化又作用于这个生物体及其活动;与此同时,“经验连续性原则的意义是,每一经验总有些地方取之于已往的经验,同时以某种方式改变以后经验的性质。”“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这两个原则不是彼此分离的。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联合。”[2]

杜威承认“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行”对主客体产生一定影响,具有能动性。“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2]。但他的关注点是:第一,“行”的根基。杜威指出,经验“是一个原始的整体,它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2]。第二,“行”的主体。“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行为、有活动。”[1]可见,杜威“行”的主体不单单指人,还包括一切生命体。第三,“行”的特征。杜威的“行”烙有生物本能的自发性、不可控性。第四,“行”的形式。某种程度上说,杜威“行”的形式一方面是十分广泛的,扩大到一切生命体的行为和活动,但另一方面,他往往又将其局限于科学实验。

2.知行合一观

为铲除哲学二元论在教育上的弊端,杜威以“经验”为核心,营构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对此,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论”等重要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又表现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杜威之所以要将教育归结到“经验”的改造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杜威对“经验”的理解。首先,“经验”是寄予知行合一的载体。“经验”既指主体方面的尝试、试验、探究,也指在客体方面经受的结果、效应——“经验”既意味着认知、知识,也意味着行动、实践。可见,“经验”对主客体兼容并包,使之浑然一体。其次,“经验”才具教育作用。杜威批判以“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是“静止的、冷藏库式的”,“有碍教育的发展”。“传达知识,必须运用言词。但是,如果所传达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词: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2]可见,唯有将教育放到“经验”之上,才能活学活用。但“经验和教育不能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任何对经验的继续生长起着抑制或歪曲的作用的经验,都是不利于教育的。”[2]最后,“经验”是“活动的、冒险的、变迁的、进取的”[4],唯有它才能应付不确定的世界,寻求人类的安全。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哲学里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力图从传统教育以知识、学科为中心转向以经验、儿童为中心。这一转向是杜威经验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杜威教育哲学赖以衍生的必要前提,因为一切经验只能存在于儿童的个体里。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中心论”有助于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养成自由的公民。

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谋求外部保障。“学校即社会”有助于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阻隔,扩大儿童活动范围,增设教学情境,促进经验生长。此外,杜威还大力提倡“做中学”。这是一种情境教学法,儿童在“做”之中与环境构成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新的经验不断产生,改造和改组着旧有经验。杜威以此反对和批判传统教育的“静听”模式,养成儿童“活的经验”。

除理论上的阐述外,杜威还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和乡村小学教书,此后又担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并于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以此作为他教育哲学的“实验室”。

杜威的教育哲学主张并谋求知行合一,反对知行分裂,在广泛的教育实践中,总结过丰富多样的知行合一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以下四方面不同决定了其知行合一观的局限性。

第一,基础性。杜威是以“经验”为前提和基础,直接围绕“经验”阐发的,“他把生物学上的概念引进哲学中来,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的连续体。在这个统一的连续体里,经验和自然、人和环境、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作用着,相互连续起来,以至合而为一。……在‘经验这个字眼下隐藏着的恰恰是一条主观唯心主义的路线。”[2]

第二,目的性。杜威认为,“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之中”[4],知行合一观主要是为了寻求生物体自身的安全和确定性。

第三,范域性。杜威受其哲学的狭隘性限制,一般只在科学实验,生物(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发挥指导性作用和解说。

第四,彻底性。杜威无法克服由“经验”带来的必然缺陷。首先,“经验”消融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存在,将两者看作“经验”的两个方面。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杜威将不可避免地遭到现实的阻碍。其次,杜威从生物学出发,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反应杂糅一起,严重削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认识和发挥。最后,“经验”既是“知”也是“行”,这不利于“知”、“行”广泛而深刻地合一。

二、平民主义教育

杜威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从哲学的内在要求和建构而言,主要是:第一,“经验”的生长需要平等、开放的环境。杜威认为“民主主义……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2]第二,“经验”要求个体性教育,而民主环境推动“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5],维护和促进个体性的养成。

从社会、时代及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而言,主要是:第一,“传统的教育,训练儿童恭顺、服从……这是适合于贵族社会的教育。”[2]第二,美国学校为儿童预先设计好学习内容,使儿童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判断或决定的机会,“以这种方式成立学校,……在现实中,实质上却产生了民主公民以外的某些东西。”第三,“现代社会淹没了个体性和社会”[5]。第四,“倘是主张民治的教育——民治国家的教育,尤其应该注重大多数人的教育,使一般的工人、匠人、农民都能在民治国家、民治社会里尽一分子的责任。”[4]

从内容和形式分析。“杜威先生素来所主张的,是要拿平民主义做教育”[6]。主要内容有:第一,“平民教育乃是公共的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的。”第二,“儿童在校内,一定要给他们自由,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去发展那些积极的品性,如主动精神、独立性、足智多谋等”[2]。第三,“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儿童个体性和社会能力的机构,并通过民主的生活达到这样的目的。”第四,杜威从“活的经验”出发,认为“民主主义的观念本身、民主主义的意义,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探究;必须不断地发掘它,重新发掘它,改造它和改组它”[2]。

平民主义教育,“其目的在于养成一般人民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自动、自思、自立的精神。”[2]为此,杜威倡导改良的方式。

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是反抗传统特权阶级的教育,要让大多数人受教育,追求民主、民治的国家和社会。但以下方面决定了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第一,民主理念的理解和阐述不同,决定着平民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杜威属资产阶级,他从资产阶级切身利益出发,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第二,目的不同。杜威曾说,“诸君要知道现在世界的社会问题还没有解决,那过激主义如同风起云涌。这是什么缘故呢?寻根究底,就是平民没有受切合于生活的教育……这种情绪一旦突破约束,自然是不可收拾了。”[2]可见,他之所以提倡平民主义教育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第三,途径不同。由于所处阶级的局限性,杜威至多是提倡改良的方法。

第四,完善程度不同。杜威平民主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其经验主义哲学影响,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和弊端。

三、继承与批判

杜威与我们分属不同的阶级和国家,秉承不同的教育哲学,溯源哲学基础可以看出差异。西方哲学的特点植根于“宗教-科学”的二元性文化土壤,以对知识理性的追求为基础,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东方哲学提倡合知行,天人合一,真善美,重人生轻知识(科学),重了悟不重论证。东西方哲学的差异可以挖掘其“母题”情结。

第一,教育哲学的渊源。杜威主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核心,兼收康德思想、生物进化论思想、科学实验的观点,并在自身领悟和实践中逐步建构和丰富起来的。渊源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尽管杜威对当时知行分离的教育现状深表不满,他的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弥补知行关系而开拓的,但以生物与环境的刺激-反应行为,并通过囊括客观实在和主观主体于一处的“经验”来达成他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育哲学忽视甚至泯灭了客观实在,同时也几乎消融了主观主体的存在。因此,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行分离的传统问题,反而有加深知行分离的危险。

第三,教育哲学的目的。目的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从教育哲学的目的来剖析,形似的教育实践又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哲学本质。杜威的教育哲学从生物性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然独立生存和发展。他的教育哲学主要是为了让作为生物个体的儿童能够根据经验,应对时刻变化着的世界,从而最终使得他们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抗击中寻求到一种较为安全的生存境遇。为此,杜威一再强调经验之于儿童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儿童的经验成长。

不同的教育哲学目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知行关系,杜威的教育哲学较为被动和消极,难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多是根据客观刺激作出逃避性的举动,因此难以使知行关系密切结合,难以使知行关系深入发展。

杜威的教育哲学目的不仅在知行关系上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平民主义教育理念中也有深刻的影响。因为杜威主要局限在生物与客观环境的刺激—反应之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存在,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剖析,因此,尽管他也倡导平民主义教育这一目的,但缺乏深刻的哲学领悟基础,只能按照生物狭隘性的哲学方式体会,所以也就无法在教育实践中做出真正的平民主义教育。

尽管杜威的教育哲学存在着局限性,但他力图从“知行观”和“平民主义教育”出发,致力于旧教育的改革,积极破除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相分离,及特别阶级才享有教育等诸多旧教育的严重弊端,努力探索并躬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促成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以期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继续发挥它们的影响力,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张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美]约翰·杜威.杜威五大讲演.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 Howard A.Ozmon,Samuel M.Craver.教育的哲学基础.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 华中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篇5:知行合一演讲稿

两年前我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着酒店管理相关知识,这是我的认知。两年之后,我来到了这里,有知就应该有行,我出发了,开始从前台接待员做起,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人而前行。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路途,敢想敢拼,有知有行才能赢。今天的主题——知行合一,就是我奋斗路上最好的的一次壮行。

有人说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是啊,知道到做到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知道又做到,知善而行善,此乃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在五百多年前提出的。那何为“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与良知,行就是实践与行动,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落脚点,知可以让行更远,行可以让知更深,两者相互依存,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人生路途中的你,知道又做到了吗?

知行合一的第一层次就是要“知”。很多时候我们做同样一件事情花费同样的时间和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而这种区别就在于知与不知。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客人不好的态度,甚至蛮不讲理时,由于认知不足,常常会因气馁造成即使做太多还是无法让客户十分的满意。后来,我通过看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酒店的培训活动,真正掌握了与客户良好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现在就能够灵活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保证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这就是知的力量。李尚龙书中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以,身为酒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在平日里多读一些相关书籍,多学一些相关理论,多调研一些其他酒店的特色优势与经验,在学习中求认知,在反思中求良知,在实践中求真知,掌握更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才能让宾客更满意,让蒸蒸日上的西美更兴荣。

知行合一的第二层次就是要“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接触到大量的微课、方法或学习资料,但是这些信息真正能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则非常有限。很多信息和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就非常难,正所谓知易行难。比如客人退房后如果遇到丢落东西,我们前台与客房应该耐心安抚客人情绪并帮客人去找,帮客人邮寄,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耐心,亦推卸责任,亦偷懒拖延,知道做不到,导致酒店失去忠诚的客户。又如每当我

在接待早到的客人时,心理也明白应尽快协调客人入住休息,但有时仍会因为懒惰、麻烦等原因不想办理,这时知行合一的思想品质就会督促鼓励为知道就应做到,因为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认定目标后,从不推脱,而是努力地去实现它。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后又做到呢?享誉全球的管理学大师肯.布兰佳在其书《知道做到》中给出的答案就两个字“重复”。我们虽不是圣人,但可吾日三醒吾身,不同的时间段内都重复知行合一良好的品质。

知行合一的第三层次就是要做好“一”。我觉得有知不难,有行亦不难,难就难在这个一字,从一而终的一。试问赵括纸上谈兵,终究兵败长平;项羽力拔山兮,却于乌江自刎,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知行不一。我们不缺乏头上思想的闪光,也不缺乏脚下前行的冲动,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挺的头颅,和脚下一路无悔的脚步。有如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如果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仍不成功后选择不再行动,或者每次失败后不再深思研究寻真知,那就是空想不干或者苦干不思,电灯或许仍是一个泡影。而对应到我们的酒店管理亦如此,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服务文化做指导,或者空有服务理念与口号而不贯彻落实,那么酒店就很难取得更大突破。而只有将科学的理念真正贯彻落实,酒店才能更加兴荣,不是吗?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应在自身的岗位上,在求知中敢行动,在行动中寻真知,真正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篇6:知行合一演讲稿600字

“知行合一”这一思想最早来源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知”就是认知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或者理解为“信念”,“行”就是“去做”的意思。那么,显而易见,“知行合一”就是不仅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信念,还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

这一思想曾被称为“现代成功学的法典”,正是因为它是坚定信念和拼搏努力的一种结合,让无数人为之疯狂。马云,赫赫有名的商业精英。他正是“知行合一”的代言人,从刚开始做英语翻译,到后来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再到后来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淘宝,这一路走来,挫折与失败也不曾少过,但最后他还是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似乎每一次他都有着准确的时机判断,他把理想信念化为了实际行动,虽然历尽艰辛,但他从未放弃。我们要让自己的脑子活起来,然后去创造、去努力!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看看现在手中的华为手机,她是如何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逐渐领先的?这要得益于公司领袖任正非了。就在前几天,美国宣布要停止向中国出口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所有的国产电脑和手机公司都傻眼了。只有华为公司还有底气,因为他们有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我们所知道的华为P10就是用的国产芯片。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判断太重要了,任正非提前意识到了芯片依赖性的弊端,所以才早早开始自主研发。他的判断是对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于是,华为将会成为下一个神话。

与“知行合一”的人相反,那就是懒惰,或者只会空想不做的人了。社会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成功永远不属于他们!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一个只会理论,从不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赵括很聪明,熟读兵书,能说会道,但就是很少去做,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举个例子,一个人很想赚钱发财,他天天想,吃饭想,做梦想,但就是不愿意去动手,那他最后只能被饿死!

篇7: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系20xx级的本科生蒲松柏。时光荏苒,不觉已与厦门大学情系三年有余,从漳州到厦门,从囊萤到海韵,逝者如斯却点滴于心。

20xx年的金秋九月,自己手捧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登上了南行的列车,在自动化系如家的氛围里开启了自己书香生活。到现在也仍难忘记,入校当天自动化系学长给我上的大学第一课,学长侃侃而谈大学里“一朝不起床,便把课来翘”,“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埋怨工科课业繁重以及大学四年终究不过一个IT行业打工者的悲哀。那个晚上给我带来的冲击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度过大学的时光,是奋起拼搏改变命运,还是安于现状随波逐流?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第一条路,今天站在这里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工科人所得到的收获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综合人才!

自动化的英文是Automation,而我们却常常打趣自称“Outman”,作为典型的工科男,我时常因为不知道谁新出了专辑,谁又新拍了电影而被鄙视,却又时常因为一段代码的成功运行,一块电板的成功焊接而兴奋地歇斯底里。过去三年里图书馆、自习室、教室、寝室是我最熟悉的生活模式,学习并不轻松,我的辅导员郑晖阁老师曾说过:“当人没有办法改变客观环境时,就努力地改变自己”。所以我总是给自己寻找学习的乐趣,我喜欢网络技术,时常编写节日祝福网页赠送朋友、同学;我喜欢创意,曾经还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水创意”全国50强;我喜欢汽车,甚至曾经利用课余时间给大众公司的汽车研究所写过一封信与他们交流我对混合动力的看法。别人眼中清贫乐道的工科生活,却让我过得乐不思蜀,常常一早就窝进图书馆,到闭馆也舍不得离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去学,是工科学习给我带来的启示,三年里正是刻苦严谨的工科精神和坚持兴趣主导的自娱精神让我多次获得了校级及国家级奖学金,辅助实验室开展远程油量检测的科研工作;我曾分别参加全国“高教社”及“电工”杯数学建模大赛,均获全国二等奖,三年来我的总成绩在全系119人之中归属三甲,现已顺利通过中科院光电技术所的考核,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在大三阶段,我出任学院团委书记助理与其他主席团成员一起为学院发展出力,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我的双学位学习,没有节假日的生活节奏让我倍感压力,我却还常常需要为一份策划与一个活动熬夜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使我想到过放弃,但是自我锻炼的要求和老师的信任使我咬牙坚持,从那时起每天早上出门前我都对自己说一次:我能!我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作息规律,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及同学学习,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最终学院学生会获得了学校“优秀学生会”的称号,我也用事实回馈着自己每天的承诺。回首三年的学生工作,我常问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学生工作而自己又奉献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想一颗愿意历练自我、相信自己的心才是我能够坚持与不断进步的动力,那些无数个酸甜苦辣的瞬间也因此变得价值无比,熠熠生辉。

大学之外的风景,也给了我别样的收获,正是得益于大学期间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良好表现,今年8月我代表厦门大学与其他9所高校的代表在华晨宝马公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由于宝马的生产基地远在郊区,我们不得不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从东北大学乘坐通勤车到生产基地,晚上11点再乘坐通勤车回到宿舍。为了充分锻炼我们的意志,宝马公司安排我们在任务相对繁重的装配车间工作,车间35摄氏度的高温,让我们一度笑称“宝马的车间无冬天”,面对造价数十万的轿车,我们工作时不敢有一丝怠慢与放松,时常只能放弃午餐在车间休息室小憩一下,困顿地回到宿舍到头就睡。原本以为在宝马的日子将以这种方式走到尽头,没想到一个事件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6分09秒是一个专属于装配车间的节奏,它意味着每6分09秒就有一辆宝马轿车下线等待出售,如果流水线的节拍控制出现问题将会对宝马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记得在一天中午,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车间休息室吃着早上准备的面包,突然发现原本应该停工的流水线还在运转,在车辆下线处已经有3辆未完全装配的车靠在了一起,这对于宝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车间事故,我迅速地联系了车间负责人,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事后,华晨宝马副总裁柯汉先生对我进行了表扬,并真诚地感谢我为宝马做出的努力,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真切地明白了做一件事,细心与责任心的意义,激情总会在时间的洗涤下褪色,而唯有责任心才是我们坚持走到最后的动力,对于学习,生活,为人亦是如此。虽然在实习阶段我有些怀念大学象牙塔的舒适生活,但却在实习结束时无比感谢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历练,活动尾声我作为实习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做了发言,并与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交流了实习期间的收获和心得,辽宁电视台、《大前程—金色年华》杂志及多家网络及平面媒体对我进行了报道,丰富的实习经验给我带来了丰硕的收获。在宝马的一个月里我参加了宝马的诸多活动,宝马企业文化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宝马的厚重历史;宝马企业社会贡献讲座让我对宝马的社会责任有了更加全面与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参观宝马4S销售店,让我对宝马产品有了全面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敬老院之行让我看到了社会中还有那么多急需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动力,是让我们不断强大自己去回馈社会的警示!十个天南地北的朋友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齐聚沈阳,一个月也让我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勇于接受社会的检验,让我在行动中探求真知,在实践中对自己合理定位,努力成长成为知行合一的综合人才。

在厦门大学求学四载,“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我深深地感谢陪伴自己一路前行的母校、老师与同学。明年凤凰花再次红遍枝头时,我也将离开这片深爱的土地,回首往昔,历历在目,心中充满留念与不舍,在此我想向敬爱母校的即将到来的90华诞献上一个学子最诚挚的祝福,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与灿烂!放眼未来征程,我的心将与母校一路同行!

同学们,人生犹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而理想就似那导航的灯,我坚信:只要朝着理想走,便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希望大家珍惜在厦门大学的青春年华,学以致用,不断进取,努力实践,知行合一,成长成为一名知识丰富、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最后,我想用王石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离开这所大学时也能笑着对自己的理想说:我做到了!

篇8: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摘 要】今年以来,渭南市华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为目标,以全面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为抓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自觉践行环保,做到知行合一,达到了全民一起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改变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环境宣传教育;公众;知行合一

今年以来,渭南市华州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为目标,以全面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为抓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自觉践行环保,做到知行合一,达到了全民一起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改变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共同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校园环保月、“绿色护考”宣传、环保公益宣传暨千人签名、污染随手拍、“六·五”环境日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积极引导公众知行合一,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根据渭南市人民政府部署,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渭南市华州区2016年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区环保局牵头,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提前安排部署活动,分解相关任务到具体工作部门,确保了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系列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围绕主题,广泛宣传

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全面做好秸秆禁烧宣传工作。“三夏”期间,华州区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禁烧网络,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利用宣传车、横幅、传单、电视台、微信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禁烧秸秆的危害性,讲解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向群众讲解政策法规,增强大家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监察局、环保局组织专人成立4个区级督查组,分片包干,不定期巡查,严查随意焚烧秸秆的行为。对不听劝阻、执意焚烧的当事人,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对失职渎职、工作不力的党政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努力,全区上下,未发生一起大面积焚烧事件。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宣传月活动。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六·五环境日宣传教育活动,下发活动方案,提出活动要求,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南街小学牢固树立“环保要从娃娃抓起”思想,以校园环保养成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向国旗演讲,发出环保倡议,开展班级黑板报、手抄报评比,评选环保示范班、环保小标兵,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将环境宣传教育传递给家长,影响更多人践行环保。杏林小学则利用班会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树立学生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LED屏等阵地,进行了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中山小学、城关中学等学校均充分意识到“环保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制定活动方案,采用各种形式,达到了营造浓郁的环境宣传教育的气氛。

3.全方位开展“绿色护考”宣传活动。中、高考期间,为给广大考生提供安静的学习、休息和考试环境,华州区向城区各工地、企业、门店下达《关于开展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噪声综合整治工作。要求“两考”期间城区各施工工地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排放,工具设备产生的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在午间、晚间自觉停止施工;禁止在夜间和午休时间内进行装修等扰民作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凡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的,要远离居民居住区,不得噪音扰民。同时,还设立了环境噪声污染举报电话,并在“两考”期间派专人对各考点周边昼夜巡查,及时制止、协调查处考点周边的噪声扰民问题,通过区环保局、公安局等部门24小时不间断巡查治理,给广大考生营造了良好的考试休息环境,也提高了公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自觉践行环保。

4.精心组织环保公益宣传暨千人签名活动。

为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保,履行环保责任,华州区环保局党员志愿者宣传队,走进南街小学、杏林中学、文化广场、水利广场、惠欧超市、柳枝镇等地开展环保公益宣传暨千人签名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环保购物袋、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引导群众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横幅上庄重地写下自己姓名,签下自己践行环保的承诺。通过不断培养公民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低碳意识,倡导合理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执行合一,自觉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推动,弘扬生态文明社会主流价值观。活动群众共领取环保知识手册6000余本,环保购物袋6000余个。

5.探索开启污染随手拍活动。为了进一步拓展“华州环保”环保微信公众平台,6月5日华州区环保局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号“华州环保”,群众通过该平台可以关注实时空气质量,进行环保投诉,了解环保动态。微信用户通过搜索账号“华州环保”或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利用手机定位和拍照功能,实时记录污染情况并提交至微信投诉平台,随手随时随地举报污染行为,共同打击违法行为。华州区局配套制定《微信公众平台日常维护方案》。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发布信息,收集投诉案件,迅速移交投诉案件,快速查处结案。

6.举行“六·五”环境日广场宣传活动。

6月3日,华州区环保局组织水利局、农机局、国土局、经发局、农业局、广电局等部门在该区水利广场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各参与单位围绕今年环境日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资料与购物袋、解答咨询群众等方式开展宣传。区环保局摆放了践行绿色生活宣传展板,从衣、食、住、行四方面普及绿色生活的措施,滚动播放环保歌曲及《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倡议书》。过往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纷纷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大型横幅上写下自己姓名,签下自己承诺,纷纷表示,“为了蓝天白云,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愿与大家一起参与环保,为环保出力。

通过不断努力,华州区群众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参与环保的热情更高了,践行环保的力度更大了。下一步,我们计划加速打造环境宣传教育升级版。通过“四结合”,不断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心,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将环境宣传教育与中小学日常教育相结合,成立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优质宣教课堂,评选校园环保小卫士,真正实现环境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二是将环境宣传教育融入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中,通过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贴近日常生活的文娱节目,把环保知识带进群众日常生活,影响大家养成良好的环保生活习惯。三是将环境宣传教育与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聘请相关专家,创作一批环保类题材皮影戏,通过巡回演出,向群众宣传环保,打造华州环境宣传教育品牌。四是将环境宣传教育与生态示范创建、美丽乡村相结合。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示范村,通过将示范创建,引领群众自觉践行环保。

上一篇:深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下一篇:高考名著精编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