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2024-04-10

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通用8篇)

篇1: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徐昌龙

暑假闲暇时又一次翻阅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再次拜读先生的《创造的教育》,发现这篇文章中的许多思想理念竟与新课改的不谋而合。

首先,这篇文章提到了创造,他说创造是由行动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的过程。为说明这创造,先生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鲁滨逊的“物质的创造”和林黛玉的“精神的创造”的例子。都是由于行动发生了困难,由行动的困难引发解决这困难的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竭力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很重要的理念也是要学生学会创造、创新,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实验解释已发现的结论,进而发现创造新的东西。所以科学课上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氧气的制法》,动手让学生知道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外,分解水也可以产生氧气,这样既验证了课本上的结论,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知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创造而教”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密切。

其次,陶行知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中的一篇《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那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先生提出“六大创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劳动;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交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他们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儿童的时间安排得拥挤,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有机会学习人生„„归纳起来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为“学”服务。因为只有还学生学习的权利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也正是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所在。我们老师无论对学生采取表扬或激励、运用多种教学技术、竭力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抢答或竞赛、让学生主动去调查实践,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一个积极主动不断完善、发展自我的主体,进而开启学生的创造之门。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造的教育,也就是行动的教育,教育有行动才能搞好。陶行知先生早已深邃的眼光认识到当时旧中国的教育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应试教育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但现在如果还是一味的死抱着课本向学生猛灌,只能培养出一群眼高手低的“书呆子”。所以教育必须有行动,怎么行动?改革!改革才能破旧立新,才能进步发展。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符合历史的潮流,符号教育发展的规律,而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循着这个思路走过来的。再次,陶行知说教育需要行动,行动的教育需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也就是要解放小孩,让他们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们的天才。新课改也正是提倡学生从行动中求得知识,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探求的过程,而不是死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重视合作探究的过程,采用分组讨论竞赛等形式来完成。而这些形式正是行动教育的体现,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才能回复他们自然本能的创造天分。陶行知先生说:“知识是从行动中求来的,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只有勇敢的行动才有真知识的获得。”这正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几个科学家,有发明创造,必须以头脑指挥行动,以行动的经验来充实他们的头脑。

并且,陶行知先生指出行动的教育应是这样的:教师教大徒弟,大徒弟再去教小徒弟,先生在上了几节课以后,鉴别了几个较有天分的、聪明的大徒弟。以后教师就专门去教大徒弟,所以他们的精神容易去推动他们,学问也容易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去。大徒弟再把他所学到的,分别去教那些小徒弟。学生们很活动地去找寻知识、解释困难、贡献他所求得的知识,先生不过站在旁边的地位略加指点而已。而这不正是新课改中分组学习、一帮一互助学、好学生带动差学生学习方式的延伸吗?

另外,陶先生提出创造的教育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开,新课程中有要求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自愿为社会做些服务等活动,也就无形中要求学生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把理论融于实践。陶先生最后还提到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教育从生活中来,他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儿子,他是喜欢赌博的,他的母亲训斥他。但他的母亲却悄悄地到邻居家赌博去了,他在窗外看见他的母亲赌博,于是也到别处赌博去了,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赌博生活,就造就了他赌博的人生。新课程也体现着生活教育,无论现在所用的教材,还是课堂组织的活动都非常地生活化,你教育学生不染发,自己倒首先卷了个鸡窝;教育学生不骂人,自己倒出口成脏,又何以教好学生呢?所以生活教育很重要,处处留心皆学问,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很多是课本无法代替的,有生活才有创造。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某种意义上的延伸。

篇2: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启迪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创造,解放儿童创造力,“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使人人都能创造。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以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但是囿于传统文化、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的局限,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我们必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

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说:“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解放小孩子的头脑。陶行知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只是长期以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在解放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对学生的创造萌芽要积极的培植和爱护,使学生养成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这足以说明了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就必须从教学民主入手,形成师生间的“心相近、语相通、情相融、理相达”,反之,师生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和理解,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想,促使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心理学认为,人的素质、体能、智能、技能的发展有赖于多种感官参与。陶行知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达到不可思议。”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陶行知知道后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于是这位朋友就向陶行知请教补救的办法。陶行知说:“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他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但附带的条件是要你的小孩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解放孩子的双手,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提高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创造性,使智力获得发展,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更多本领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凡能让学生动手的,教师尽量不要用讲解或演示来代替,而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3、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孩子的嘴巴,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提问、积极地发言,讲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说错、允许他们的意见与老师不一致,从而保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口若悬河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就激发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谈不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们应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鼓励与尊重他们提问。对那些木讷寡言,想问又担心提问质量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心理负担,解除疑虑。要引导学生善问,把问题提到“要害”处、关键处,提高问的质量。还应激励学生乐问、勤问,随时随地问自己、问别人,让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在“问”中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展他们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解放孩子的眼睛。观察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从对具体事物的外表出发,经过一系列活动到抽象出其本质属性,再由抽象回到具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投影片、录象、课件等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多角度提供相关资料,尽可能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5、解放小孩子的空间。陶行知认为,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解放了小孩子的空间,他们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课堂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要以书为师,还要以社会,以大自然为师。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理论知识再渊博,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谈发明,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只有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才能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陶先生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他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现行的考试制度虽有所改进,但人们仍把分数看得很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有不少教师与家长联手封杀了应属于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正如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学生几乎成了看书做题的机器。层出不穷的“课堂作业”侵占了本属他们自己支配的时间,摧残了成千上万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不科学的考试方法及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必然会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了儿童的时间,就等于解放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就等于解放了儿童的创造思维。教师应悉心深究教材,专心备课,精心设计作业,并在课内留有做作业的时间,课后作业时间相应减少。只有这样,才算名副其实地解放了儿童的时间,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这“六大解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对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他们有“创造之地”、“创造之时”,成为新世纪的“创造之人”。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学生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还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

篇3: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创造教育,幼儿教育,启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自己一生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光辉的教育事业, 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一直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并且这种影响的良性作用正在日益深化。在陶行知的诸多教育理论中, 创造教育是其经常谈到的内容。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 创造才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行动是老子, 思想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就创造教育本身而言, 陶行知又继续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 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自始至终都包含了要发掘幼儿创造力,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思想。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为之进行的诸多有益探索实践都为我们创造教育理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 对于当下开展幼儿创造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的幼儿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从倡导幼儿创造教育开始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教育理论就是幼儿创造教育理论。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 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 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说:“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他极力主张教育要从小教起, 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美国杜威的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由于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影响, 陶行知非常注意对儿童潜能的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 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其实富有创造力, 后来并主张对这种能力要加以培育。其实这也是他多次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上世纪30年代晓庄学校停办的时候, 晓庄小学没有合适教员, 小孩就自己组织起来, 自己推举同学当教员, 开办“自动学校”, 自己教学。这是小学生的一个创举, 陶行知获知后很高兴, 于是赋诗一首去恭贺他们:“有个学校真奇怪, 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 先生不在学如在。”可是学生并不认可诗中“大孩自动教小孩”一句, 并反问难道小孩就不能教小孩?小孩也是可以自动的。小学生改诗这一行为再次让陶行知坚信小孩富有创造力, 并且应该进行培养。因此他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 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 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 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可见, 陶行知除坚信儿童富有创造力, 还极力主张儿童的创造力要通过教育来培养, 并且适宜的教育能够加强并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首先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其次还要想办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的这些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对我们当下开展幼儿创造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陶行知幼儿创造教育理论对当下幼儿创造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思想对创造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内在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其中蕴含了许多科学因素, 对今天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第一, 开展幼儿创造教育要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幼儿创造教育的开展首先要想办法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而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只有实施手脑并用的教育。因此针对中国某些地方教育的弊病“教用脑的人不用手, 不教用手的人用脑, 所以一无所能”, 他早在1944年《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就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五大解放”,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而应试教育一直倡导的是手脑分离, 教育要求也是要孩子在校要服从管理不越轨, 不看不想、不动不说、不惹麻烦做乖孩子, 而家长则不管孩子有无爱好却争相给孩子进行各种特长、兴趣培训。幼儿往往没有表达自己意愿、施展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 要实施幼儿创造教育, 我们的首要之举是要设法解放孩子的头脑, 给孩子创造思想的机会;解放孩子的双手, 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充分相信幼儿, 放手让他们去尝试, 才能有惊人创造之举。否则, 历史上小时候数星星的张衡、称象的曹冲、孵蛋的爱迪生等这些童年时期就表现出独特创造之举的杰出人才的创造才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 开展幼儿创造教育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放幼儿的创造力是开展幼儿创造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认为幼儿的创造力还要经过恰当的培养才能够发展起来, 因此他说:“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 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 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科学的创造环境。创造环境是指由有益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方法富有创造性就是进行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也就是陶行知所谓之民主教育。这样的教育可以给儿童提供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 师生之间足够宽容和了解, 教学环境充满民主精神、民主气氛。这样, 儿童在学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的民主精神激发着儿童的学习兴趣, 各种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思考。教师的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育引导者, 教师本身还要充满创造理念, 善于培养幼儿创造精神和意识。陶行知的“三个需要”和“一个民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教育者要了解创造思维和实践的基本理论, 学习幼儿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灵感,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自由发展的机会, 让幼儿养成创造的习惯,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 开展幼儿创造教育要因材施教, 促进幼儿个性创造力的开发。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 其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更该注重因材施教, 往往“天才儿童”显现出来的天性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正如陶行知论述因材施教时所言:“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 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 牡丹会瘦死, 反之, 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 松树受不了, 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 首先要认识他们, 发现他们的特点, 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 并须除害虫, 这样, 它们才能欣欣向荣, 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1) 实施创造教育不能千篇一律, 教学内容、方法更该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使极富创造力的幼儿脱颖而出, 而不致扼杀幼儿的创造力于萌芽状态。也只有把创造教育落实到这样的实处, 才能使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3]徐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 2000, (1) .

篇4: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语文教学

【实践案例】

《狐假虎威》一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主要环节)课堂设计:

教学第9自然段

师:齐读第九自然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其实狐狸不是很厉害。

师:再来看看题目中“假”是什么意思?

生:借着,……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狐狸吗?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欺骗了老虎,不诚实。

生2: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恐慌,而是很机智想出了办法救了自己的生命。

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

生4:我也喜欢狐狸,因为……

【教学反思】整堂课,学生们都兴趣盎然,他们喜欢这样的故事,而且我又设计了一些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表现自己的环节,他们就变得更自信,更愿意表现自己,发挥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但是很显然,在课程的结尾处,孩子们在交流中擦出了的思想的火花。一直以来,我们所有教师拿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候都会和学生1一样,批判狐狸的狡诈,但是在这个处处充满危险的现代社会,我们不是一直都这样教导孩子们吗?所以生2、生3、生4说的又有什么错呢?这就是改变,谁说对于教材的理解是一成不变的呢?这也是时代的产物,但这就是孩子们最最不可得的思想的创造,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细心呵护,万不能否定他们思想的火花。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践行创造教育思想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 确立教育者的创新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主体,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在这种学校的规模教育中仍能保持自我,凸显生命张力呢?无疑,教育者首先就要有这种保持学生生命真实性的能动的创新意识。也就是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因材施教”。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因此,教育者想要启发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有意识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们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做到一个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呢?

(一) 打开思路,让生活进入语文的课堂

陶行知多次强调“生活即教育”,并进一步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把生活搬进来。比如在教学一个练习里,在学用字词句环节,让学生观察街头牌匾,有不认识的查查字典。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我让学生们把平时生活中见过的牌匾,到黑板上写下来。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很多,不多会儿,黑板上就写满了,很惊异于他们的记忆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相互的交流认识了更多的生字。由此可见,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给他们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发挥平台,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语文学习的范围很广,不拘泥于书本和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 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创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并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本身的魅力。当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时,这必然会调动他们的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多样化,例如:课前三分钟,给学生一个走上讲台的机会,讲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再如:每周的读书活动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书自由阅读;或者由学生代表主讲,讲故事、谈人生;当然也可以是老师来讲,在讲的过程中,更多渗透方法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文的素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领略语文学习的另一种美,体验语文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让课堂不再只是老师的机械提问和学生的随口回答,而是有声色结合,有感有悟,有静有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们不自觉就会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加工再创造内化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了。试想,面对这样有激情趣味的课堂,哪个学生能抵抗得住这种学习的魅力呢?

二、 尊重孩子对读本的再“创造”

在属于孩子的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通过对教材、教参的把握,让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虽然是主导,但是也一定要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虽然有的时候背离我们的教参和传统的教学经验。就如在以上《狐假虎威》这一案例的学习中,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进行得很顺利。但就在课堂的最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也许是学生思路被打开的缘故,有一个学生很有想法,她说:“我知道了在以后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向狐狸学习,因为它通过自己的智慧救了自己,很勇敢,聪明。”听到了她的想法,我愣了一下,因为很明显《狐假虎威》这一课是让我们学的应该是不能向狐狸一样,凭借强权仗势欺人。但我没有马上否定她,而是让其他同学也起来说一说,殊不知,大家都顺着这位同学思路讲开了,而且都头头是道。学生们的理解并没有达到老师的心理预期的答案,很多时候,作为老师,都会否定学生的理解,让他们回归“正途”。可是如今看来,古往今来对于《狐假虎威》传统的理解是不是也是有时代背景的呢,它也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个到处充满了危险的社会,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告诉孩子社会上处处充满危险,要时刻保持警惕,遇到坏人要机智,不能恐慌。那么从这一点来讲,学生对《狐假虎威》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否定他们的思想呢?

三、 尽量提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也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比如:教《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在上课时播放相关的动画,伴随着录音中富有磁性的朗诵:“你敢吃我?”“……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这时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无需老师太多的言语,无需老师太多的讲解。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完善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教育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2\] 胡明道.“学长式教学”与“创新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1999(9).

篇5:陶行知创造教育心得

陶行知先生的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理论与这个三十多年前的错误的预言,留给我们为人师者,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的是深深的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的学生需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同时,值得我们反省的是:我们解放了学生的手脑,给学生充分接触自然与生活的机会了吗?我们是否注重培养了学生遇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养成了质疑的好习惯?我们是否还给了学生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是否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在行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实践中,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回复学生自然的行动本能,培养具有创造性、有进取心的新一代!

我想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要使你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知识传播等都较好地被学生接受并产生效果,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不外乎这样三个方面:人格、学问、方法。即:一个要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必然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育人艺术水平。同时,还要做到“心中有书,眼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夫子曾说过样的话“仁者爱人”,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师,你首先要爱你的学生,教师爱学生是无选择的,没有爱的教育肯定是被动的、压抑的。学生尊敬和爱戴我们教师的条件又是什么呢?除了上面讲到的“人格”、“学问”、“方法”以外,还应该加上“关爱”,即:关心爱护学生。在教育行为中,教育管理学生,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前提。从一定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力学的关系,进一步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按照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的。我们做教师的给予我们学生的是关爱、是亲和,学生会回报我们教师疏远与冷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有亲和力,你怎么能要求学生走近你、亲和你呢??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早就有这样的定论:轻松、和谐、充满爱的环境能够激发人健康向上的情感,能够唤醒人的爱心。相反,充满仇恨、冷漠的环境却会诱发人产生邪恶,使人与人之间变得隔膜、疏远、丧失爱心。?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方法得当,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即所谓因材施教是也。切不可千人一面,逮住一种方法就认为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未免简单、幼稚。要不断地观察学生、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直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说理要动之以情,管理要晓之以理。

篇6:陶行知创造教育心得

一.更新学习观念,体验实践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后,可以安排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并且计算它的表面积。还可以营造一个学习的实践环境:我们六(2)班的教室墙壁比较脏了,学校准备要粉刷一下,请大家计算一下教室所需粉刷的面积,并根据提供的有关条件,算出所需金额。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又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做对几道计算题或应用题,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验学习的价值,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数学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学习活动两部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应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思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一般有以下几种:(1)实践操作型。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例如:学习了土地面积计算后,可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操作“直线的测定”。(2)实践应用型。学习了有关新知识后,通过一定的活动,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的关系。例如: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组织一堂“谁是好当家”的数学活动课。通过各种利息的计算,比较,设计最好方案等,让学生在趣味中,争论中巩固了新知,锻练能力。(3)实践拓宽型。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后,渗透一下“概率”的思想,并让学生根据这种思想分析一下当今社会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率问题,让学生明白买几张彩票,为社会做贡献是对的,但只想靠它发财,概率是相当低的。当然数学活动课类型还有很多,概括起来说,数学活动内容可包括生活、生产、科学中的数学及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等各个方面。

篇7: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浙江乐清中学 张金琪

【摘要】八十多年前,陶行知竭力反对传统教育,倡导“新教育”。他的“新教育”与当今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的“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依然还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育。

【关键词】考试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管理观

陶行知是二十世纪“五四”前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家克伯屈交往甚密。回国后,他立足于现实,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努力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当时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也有深刻的启示。

考试观

一、陶行知竭力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的会考,极其深刻地揭露了旧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1)这种会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那时还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大学是自主招生的),跟现在高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它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拚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时延到十一时了。你要想看压台戏还必须等到十一时以后。”“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2)对于这种畸形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极其尖锐地指出:“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它会“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因而,这是一种“杀人的会考”。(3)他强烈要求改变这种考试制度:“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他强烈呼吁“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4)这些话语是空谷跫音,这些见解是入木三分,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因为,“这把考试的大刀至今还在糊里糊涂地乱舞”,我们现在还是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教育,虽然我们也意识到高考制度已严重地惨残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已严重地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虽然国家教育部和已经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也都在尝试着去改变这种高考制度,但从他们推出的方案来看,都还是在现有的书面形式上作一些调整,而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书面考试的局限,因此,也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以尽快地“救救孩子”。

二、众所周知,了解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我们仅从了解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校也必然会从“会考筹备处”变成了“高考筹备处”;如果我们从改变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才可能“活读书,读活书”,学校才可能从“高考筹备处”变成“实践创新的试验场”。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考核书面解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书面解题能力还不等于实践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潜在的、有待转化的实践能力。现在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正是证明“知识无法转化成智慧”、“理论无法转化成能力”的容观事实。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两点:第一、我们要依照陶行知说的“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加强考试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诚然,陶行知说的创造的考成还相当笼统(他只举了几个生活问题来加以说明),但是,他认为考试应该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它有利于避免那些只在书本上兜圈子,重死记硬背,重机械训练,而不重实际运用的空头的考试。第二、我们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考试经验,突破过份注重书面测试的考试形式。因为新课程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来的,那么,建立在这些先进理念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如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面试表现和证明学业能力的材料共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来决定取舍的),如果不一同引进、消化和吸收,那么,新课程教育就必然会“穿新鞋走旧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才观

一、在培养人才方面,陶行知非常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譬如在体育上,耳目口鼻手足统要使他健全;在智育上,既要使他自知,又要使他能够利用天然界的事物;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5)结合他认为教师“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6)和“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7)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跟他的“全部发育”观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陶行知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真”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即寻求、探求、追求真理;“真人”即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挚的人,不虚伪,不虚假,不虚夸。从“千”“万”两个字可知,他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不禁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用生命来捍卫真理的事迹,也不禁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经典名言。它不是从学科角度来谈的,而是从内在人格的角度来谈的。在他看来,“真”字是最关键的,是立人之基,是治学之本。这对于现实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一方面固然是制度的缺失、制度的制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应试教育没有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造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写文章从小学开始就感到没有事情可写,就开始胡编乱造,就学会假冒骗,这样长期的人格扭曲,造成他们习惯于说假话,而且说假话还是“脸不改色心不跳”。“文如其人”,“人也如其文”呀!这种“逼人说谎的教育”造成了现实社会普遍缺乏诚信,而这又严重地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这样恶性循环,很多人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可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深刻性和迫切性了。

二、陶行知的“人才观”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他很早就重视“创造”和“行动”。他说:“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8)“我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9)意思是说,我们先要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思想,利用思想去创造事物。他说的“行动”和“教学做”中的“做”的意思一样,即生活实践。可见他认为创造来自实践,脱离实践是无法创造的。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行知就已经把“创造”和“实践”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体现他教育理论的先进性。现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了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国也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在原有的体制上推行新课程,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没有处理好,因此,创新教育的成效不大,致使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充满忧虑地提出了“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课程观

一、在对待课程的问题上,陶行知认为编制课程既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合乎个人发展需要:“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动的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社会有新的需要,就当添加新的功课去适合他,指导他„„社会的新需要没一定,增加新功课也随之而异。”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课程既要合乎世界潮流,体现普遍的人文价值观,又要合乎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从社会这面讲来,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更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10)他还主张“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课程组织应敷成多轨”,要有“伸缩性和多样性”。1939年陶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课程,除普通功课依照通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各依“性之相近”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分为下列六组:(a)文学组;(b)音乐组;(c)戏剧组;(d)绘画组;(e)自然组;(f)社会组。(11)特修课的开设,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时空。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绽放,才能得到自由施展。现在,我们实施的新课程,也开始依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选修课程,这正是往这个方向努力。

二、编写课程教材也要适合学生需要,不能为了少数人的需要而牺牲大数人的利益。他说:“我有一次对学生发问道:‘有几多人应用过代数?’那一百人中只有七八个人举手。又问:‘不曾用过代数的人举手!’就有九十几个。后再查考那七八个人所用的东西,只须一星期,至多不过一月,就可教了。照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有变通的办法。是否为了七八个人去牺牲那九十几个人。那七八个人,或为天文学家,或习工业,或学医生,所用代数,不过百分之一罢了。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去取舍才行。”(12)然而,我们现在编写的新课程教材,还没有彻底摆脱“繁、难、偏、旧”,还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是为将来培养少数专家而编写的,而不是为未来培养大多数合格公民而编写的。因此,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材相比,依然是内容普遍偏多、偏难、偏深。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传授知识,而没时间让学生探索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了这些内容(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的内容),进入社会后,大部分内容派不上用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教材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怎样对待教材这种课程资源呢?陶行知认为,“„„教科书只可作为参考,否则硬依了他,还是没有的好。”“„„不要将活泼泼的人为死书所用。要晓得账簿(指“讲义”,引者注)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在那里,要靠教科书是有害的。”(13)这就是说,教师要批判地、灵活地使用教科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或选用、或不用;或赞同、或纠正;或详教、或略教等。他说: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还要“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进行教学。这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又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还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要反映生活实践,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同时,现实生活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教材一旦编成就有相对稳定性,它未必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四、陶公还特别重视开发生活实践的课程资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陶行知极力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甚至认为这种教科书“还是没有的好”。“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他说:“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14)据此,他以培养生活力为指导,举了七十个例子来说明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新课程观认为,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是社区型的老师,这就表明,教师要利用学校所处的社区,开发生活实践资源,配合教材,完成课程任务。因为教材是高度浓缩化、本质性地反映生活实践,而生活实践是生动活泼的,是直观性的、体验性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资源,还原教材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读懂生活实践。诚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认识事物必须加上实践活动。没有这一活动,甚至通晓事物的人,在事物面前也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精通某一技艺的人,也会显得无能而不适于日常操作。”(15)

教师观

一、在对待教师的角色上,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6)“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17)但是,“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18)“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9)可见他认为教师好学不倦是解决职业倦怠,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前提。可现实还依然如此。很多老师把教书当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终生奋斗的事业。因而,只追求一劳永逸、机械重复,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主要有:

1、高考制度既造成学生的倦怠,也造成教师的倦怠,使教师没时间、也没心情读书学习;

2、我国教育不论是中学或是大学,都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导致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其他岗位也是如此)也不想读书、不会读书;

3、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研究,竟然还可以教书,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奇怪现象,应试教育只需要重复传授和机械训练的教书匠,而不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有创新开拓能力的教育家。(20)如今,新课程已对教师的角色做了重新定位,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

二、在对待教师的行为上,他认为:“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21)“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2)他在南京高师任教时,有感于“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主张将全部课程由“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实践他的“引导观”。这说明他反对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引导?首先,“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23)其次,搭建支架,寻找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24)显而易见,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传授答案。他还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另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老师交给学生哪几把钥匙呢?他认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5)最后,启发思维,教师要“注重启发: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人,一面受教,就算了事。要使学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渐渐的发育成长。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杜威先生也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这些方法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子,如其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照这方法来解释同类的问题和一切的问题。”(26)

三、在陶公的“教师观”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懂得怎样去社会生活实践。学校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陶先生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倒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还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行知”,突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的实践特性。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27)“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8)这就把“教”与“学”统一到“做”上,教育应该以做(行)为起点,而不是以此为终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社区型”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29)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参与,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践。陶公还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怎么培养呢?他认为:“培养创造力: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

(三)需要因材施教。„„”等。(30)

学生观

一、陶行知是这样解析“学生”两个字的含义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31)“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这种能力,再概括说起来,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32)“鼓励自治:这便是教学生对于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33)可见,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应该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听教”,不能机械地“拷贝”。这是正确的。他还进一步指出,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的文字知识比没有准备金的钞票还要害人,还要不值钱。”(34)“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35)他说的自己的经验,就是指学生自己“做”(“行”)的实践经过和体验。即知识来自实践,从实践出发学习知识。“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学„„。”(36)“从做中学”。他的“做”的含义很广:“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37)这就把学习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经验”中学习,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这虽然是他的老师杜威“从经验中学习”的观点,但他的解释仍不失其独到性、深刻性,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经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教师代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在学习的自主、自修、自动、自治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探讨真理的五条路:“

1、体验;

2、看书;

3、求师;

4、访友;

5、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38)可见,陶公主张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体验学习”、“读书访师友学习” 和“探究思考学习”。

二、“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他们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么大,能够完全去推动全级学生?所以就发生了教育方法上的错误。”(39)可见,他已经看到学生人数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据了解,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普遍实施小班制,学生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5人,教学上普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学校班级学生人数依然多,采用传授法尚且难以对付,更甭提小组合作学习了。但是,大班传授,如同开讲座,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现状,他发明了“小先生制”:“„„小孩不但教小孩,而且教大孩,教青年,教老人,教一切知识落伍的前辈。教小孩联合大众起来自己干,才是真正的儿童教育。”(40)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传播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面貌,确实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陶公发明“小先生制”的终极点虽然是在改造社会教育上,但出发点还是在学校教育上,在于通过同伴互助,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此为起点,去教导社会上需要教育的人。尽管这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但它已经有合作学习的萌芽。

管理观

一、陶行知强调“民主”在教育中的价值:“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41)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学生、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四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是学术关系,而不应该是管理关系。试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是封建家长制关系,这教育会有活力吗?会有创造性吗?同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是在欧美民主体制上产生的教育理论。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而要使它不致于水土不服,就必须要改变教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转向服务,否则,就会如陶公所痛恨的:“现在在行政方面之趋势是太一律,太呆板,若不改弦更张,实无创造之可能。”(42)

二、他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43)“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44)“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的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45)很明显,他强调校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校长事关个人学业和国家学术的兴衰,应该是学校学术的带头人;要求校长把这个职务当作专心事业去做(而不是当官员来做),而且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要让学校成为权势人的附属机关,要求校长有学者的专业精神。这些见解都很中肯。

三、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扭转应试教育,但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陶公所认为的管理制度在制约——

第一、行政威权化: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地强化权力,以加强自己的权威力量。他们用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不是教育专业能力,严格死板地去管理学校,而不是为学校提供服务,以致学校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第二、学校衙门化:学校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庸,没有独立性,缺乏自主权,无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的严重束缚,无法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自由地发展。

第三、校长官员化:校长是行政部门任命的行政官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行政部门的意图、决定,惟命是从。等等。

这严重违背了学校的本质。学校是教育研究单位,是专业性特强的学术机构。它的领导人,不管是部长、厅长、局长,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教育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拔尖人才,更不能是一般的教师。因为教育领导的正确理念、思路等,是需要深厚的教育学理论支撑的;教育领导的正确决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是教育学的专业拔尖能力。教育领导特别是校长,不能是学校的看护人、大管家,而应该是学术的带头人,他靠自身的学术权威来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而不是靠权力来强制。现在,新课程教育实施进展缓慢,根源就在于很多教育行政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是新课程以及怎样去实施新课程,因此,他们还是用旧的教育意识去管理新课程教育,把新课程纳入到旧的教育制体里,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致国家的宏观决策,在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都无法实施。

对于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而且,陶公也已经为我们“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我们的教育还依然如此。这“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46)也诚如陶公所忧虑的:“全民族对于中国现代的无能的教育,该有觉悟,对于教学做合一之理论,该使之普遍实现,若再因循苟且,则可以救国之教育,将变成亡国之催命符。到了那时,虽悔也来不及了。”(47)

勿庸置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是“新教育”的奠基人。他努力“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创立了“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新教育”理论,极具时代精神,极富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成为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这表明他的教育理论“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8)他的“新教育”理论,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

注释:

(1)(2)(3)(4)《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54页

(5)《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6)《创造宣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8)(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第142页

(10)(12)(1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11)《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196页

(14)《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钟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16)《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p56)

(17)《我们的信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8)《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19)《教师自动进修》,见《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20)《第一流的教育家》,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1)(23)(26)《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第9页、第8——9页

(22)(24)《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5)(28)《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34)

(30)《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31)(32)(3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34)《“伪知识”阶级》,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35)《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36)(37)《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1页》)

(38)《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40)《教育的新生》,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41)《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42)(46)《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43)《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4)(45)《整个的校长》,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0页、第35页)(46)(48)《序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 页

篇8: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学习、研究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不能脱离其生活教育的理论背景,要把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看成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具体体现,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职业教育必须始终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1. 推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合格人才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积极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的办学目标。职业学校要建立与企业间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与机制,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将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 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建立多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做合一”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实训课、生产实习、毕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与实训场所融为一体,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做”为中心,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促进手脑并用,真正达到在劳力上劳心。

3. 深化理论课程及教学改革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应“充分生利”的观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应当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掌握。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实践教学则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训练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与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专业教学与职业的关系。强化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增加与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有直接关系的主干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能力的培养更加有赖于教学做合一,改革传统的以单一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开辟性,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技术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要培养出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必须拥有一支具备“生利之经验”、“生利之学识”、“生利之教学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职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例如:采用到企业顶岗,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等。同时,从企业调入既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充实专任教师队伍,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骨干作为长期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良好师德、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师德建设方面

职业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本,建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一内涵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陶行知先生指出:现代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决心,知道“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必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要求,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

1. 充分尊重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可不必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故作威严。当教师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身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账,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人格时,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去体验学生的心灵,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2. 对学生要求严格,也应有宽容之心

学生需要严教,更需要教师的慈祥和宽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特点较为复杂,他们中有的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独;有的因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产生逆反心理等等。学生面临的这些心理问题都要求为人师者放下架子,以一个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和理解,并通过观察、谈心、讨论、调查等方法,来感受和体验他们的情绪,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而决不该企图运用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该把批评、惩罚转化为亲和、宽容的魅力之帆,使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调正方向,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扬帆远航。

3. 真诚沟通,从心开始,让心走近

教师要有一颗乐于与学生沟通的心。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媒介,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渠道。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学生沟通要讲究相应的策略。第一,要放下架子,善于倾听。静静的倾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要善于理解学生的心语,理解他们的所做所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沟通从心开始。第二,要把握适当原则,耐心引导。与学生沟通要寻找适宜的时间、地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处境及生理、心理特点,创设适当时机,把握用词分寸耐心引导。第三,要运用好表扬与批评,使学生明辨是非。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批评要冷静,对事不对人。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拆不倒的墙,用真心换真心才是打开学生心门的密码。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职业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寻找一条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成长的道路,否则管理就失去了施行的价值。人文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主体,呼唤人性复苏,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不是简单的约束,更非机械的令行禁止,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关爱人、陶冶人、凝聚人,陶行知先生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人文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确立服务观念,实现“以生为本”

职业学校管理必须做到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为学生服务,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又服务于学生的生活,自始至终,把服务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关注学生,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想方设法给予解决。

2. 铸造爱心队伍,实施“人文教育”

人文管理能实施到什么程度,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富有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什么是教师的人文素质呢?陶行知先生将其概括为两点:一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怀。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懂得爱,才懂得教育,具备爱的美德,才具备教书育人的资格。二要有“敢探未发明的领域,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气概。陶行知先生强调,在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今天,教师应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建设校园文化,实现“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职业学校要增强四种文化建设:一是环境文化。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他在学校地址选择上“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职业学校要不断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二是实践文化。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职业学校应该让学生多多参加实践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活动文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四是兴趣文化。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锻炼、发挥特长的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也使学校的管理有深厚的人文底气。

参考文献

[1]安秀玲.浅析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9.

[3]沈幼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爱满天下,2007-3.

上一篇:小先生创新事迹下一篇:法定代表人签字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