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2024-04-17

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精选8篇)

篇1: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注定企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从关注资源、自我能力与自身积累到关注消费者需求、行业资源整合的转变,方能实现快速增长,升级、整合、联盟,时尚、个性、娱乐,细分、体验、解决方案等关键词指示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具体说来,企业要想在新时代赢得竞争,必须完成以下转变:

(一)增长方式:从简单、缓慢的自我积累到资源整合型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竞争不激烈且空白点多,此时企业只需关注自我,就能获得快速增长;同时,由于金融体系不完整,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决定企业无法在社会范畴内进行广泛的资源整合,只能依赖自身的积累实现增长。但是,今天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股市、债券、风险投资等融资手段的逐渐成熟,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营销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源整合变得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能力的加强,开始向全国市场和全球市场进军,面临与跨国企业的短兵相接,如不能迅速整合各方资源,等待的将只有溃败。今天中国企业要发展,国家经济要腾飞,我们必须比他们跑得更快。

(二)发展战略:从机会增长型到战略规划型

改革之初期,处处是机会,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个人眼光,不断的发现和抓住机会,企业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更多的是依赖比别人更早一步的行动,

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此时仅依赖领先一步的发现机会和零散的行动已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以科学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整合社会资源、根据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结合行业竞争状况为基础的清晰的战略规划。

(三)研发方式:模仿与个人英雄主义到开放型矩阵式研发团队

过去,企业的研发更多的是建立在“复制”,确切地说是“率先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只要将在西方成功的产品/系统/商业模式引入到中国大体上就可取得成功;但是今天,单纯的模仿已经难以创造优势,而需要建立开放型矩阵式的研发团队――对内的项目制、对外的战略联盟,整合内外资源,创造性的研发,才能取得持续的产品优势。

(四)采购管理:基于价格的交易型管理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联盟

当行业竞争处于较低层级的时候――主要是价格竞争,交易型的管理很容易获得相对的价格优势(不断地货比三家,实现采购成本的不断下降)。但当需求从简单的价格寻找到真正的价值需求――价格与价值的匹配时,在社会化分工明确的今天,仍然采用交易型的管理方式就扼杀了双方共同创造价值获得共赢的空间,因此,新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模式――战略联盟,以消费者为起点,实现价值共享,获得双赢甚至是多赢。这种战略联盟,不仅体现在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上,而且还体现企业与下游厂商,甚至是与竞争企业的关系上。

篇2: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的破局之路

如今, 走上街头, 来到车站、餐厅及其他公共场所, 手捧智能手机的低头一族随处可见。有人这样形容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大多人每5分钟就会通过移动互联网来了解一下正在发生的新闻信息。互联网的普及, 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 正在给中国媒体界带来一场革命。

(一) 新媒体以“嘲弄性”的姿态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壁垒

数年前, 人们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电视台、报社, 如今, 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是首先从网络上传出的, 然后传统媒体才跟进, 这或许让传统媒体有些尴尬。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专家担忧, 如果让互联网统治了社会舆论, 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丧失。令人欣慰的是, 各级政府对互联网的政策始终是开放、包容的, 既没有让互联网统治舆论, 也没有刻意封闭互联网, 而是积极主动融入其中, 以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

(二) 新媒体设置功能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改变了人们的收视习惯

新媒体以其较强的互动性、形式多样性、参与渠道的广泛性、高覆盖率、快捷、平民化、性价比高等特点, 在现代传媒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微博、微信等参与形式, 让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有机会融入信息互动平台。不同媒体间的深度融合, 彻底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收视习惯, 很多受众逐渐放弃了选台看节目的习惯。

(三)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对市场份额的垄断

百度年收入2013年首次超过中央电视台。从那时起, 中国最大的广告媒体已不再是央视。腾讯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 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789.32亿元, 这个数字已经接近百度和央视年收入的总和。

中国电视媒体的风光不再已成事实。不仅如此, 媒体间的竞争也早已超出了新旧媒体之间的范畴,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之间的争夺战也趋于白热化, 用马化腾的话说:互联网的竞争就是生死时速。

二、地方台的破局之路

虽然电视媒体在破局道路上困难重重, 但庆幸的是, 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传统优势并没有被彻底改变, 它依然是覆盖面最广、最具公信力、最能引起政府重视的媒体。《小康》杂志发布的2014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之“媒体公信力调查”结果显示, 55.2%的受访者认为电视最具公信力, 其次是报纸, 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排在第三位。这就为电视媒体的破局提供了依据。地方台最大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地域性和长期以来在地方形成的无形资产——公信力。

(一) 做好地域差异的文章是地方台的生存根本

由于实力薄弱, 地方台在数字和互联网电视播出平台上很容易被受众直接忽视, 但是, 不管央视和省级卫视节目内容如何丰富, 节目质量如何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永远都难以满足一个地区观众的需求, 这为地方台发挥独特优势提供了机会。

进入21世纪, 中国电视界发生了一次重大新闻变革——民生新闻的崛起, 标志性的事件是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零距离》栏目定位明确: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 报道内容都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老百姓更关心身边事,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 《零距离》的出现, 颠覆了传统新闻报道中规中矩、高高在上的报道方式, 采用了一种平民化的传播方式, 以平视的姿态面向受众, 具有亲和力, 拉近了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直到今天, 这种地域特征明显的民生新闻的报道模式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 舆论监督是地方台的价值所在

地方电视传媒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不仅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 也有助于树立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没有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体就如失去武器的战士, 这样的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方新闻媒体自动放弃了舆论监督功能, 他们前怕狼后怕虎, 不敢说真话, 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 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公信力的丧失。

《直通12345》是由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市12345政府热线服务中心和市纠风办, 共同开办的一档日播问政监督类新闻栏目, 该栏目通过对群众在12345平台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和调查, 倾听群众诉求, 并及时跟踪问题落实办理情况, 再现了百姓问政的全过程。栏目通过舆论监督, 推动部门履职尽责, 并通过电视问政的方式,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服务广大市民, 力求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 主动迎合新媒体

要想将受众重新拉回电视机前, 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需要建立起一个便捷的互动平台, 这个平台应该具备轻快、低成本、流行、易操作等特点, 当下, 最备这个特点的平台是微信。央视羊年春晚的抢红包活动就将传统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做到了极致。微信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 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10.1亿次, 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 互动峰值更是达到8.1亿次/分。应该说,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狂欢, 在这场狂欢中, 央视、腾讯和赞助商实现了互惠共赢。通过抢红包, 央视将受众最大限度地拉到电视机前, 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腾讯通过提供互动平台, 不仅获得了经济回报, 还撬动了数量达10多亿的受众群。有业内人士认为, 腾讯才是这场红包大战的最大赢家, 这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一场疯狂绞杀行动。这给传统媒体提了个醒, 在利用新媒体的同时, 要注意建立起自己的APP, 将客户资源掌控在自己手中。对于赞助企业来说, 通过发送红包, 将自己的祝福发送到千家万户, 可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 充分发挥电视的娱乐功能

观众看电视, 不仅要获取新闻信息, 更是一种休闲娱乐与放松。江苏卫视凭借《非诚勿扰》奠定了全国省级卫视前三甲的地位;当湖南卫视的霸主地位受到强力挑战的时候, 也正是靠《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娱乐节目重新回到领先位置;《中国好声音》则让浙江卫视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成功逆袭。有学者如此评论:电视是中国的第一大娱乐媒体, 而非第一大新闻媒体。

篇3: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利率市场化 业务转型 用户思维

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所有宏观、中观、微观因素的总和,它是金融业合理运行的基础。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依赖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及时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对其传统业务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合理预估,全方位梳理、调整经营发展思路,通过业务转型升级来适应新金融生态环境,把握生存与竞争的主动权,保障自身经营发展战略的科学性。

商业银行所依赖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

(一)宏观视角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兼顾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不断升级优化,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经济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风险向金融传导的渠道也更趋错综复杂。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资金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随着国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将不断被激发,商业银行在此环境下如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契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其稳健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中观视角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以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1.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2015年5月,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6月2日,人民银行推出《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这为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金要素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将倒逼商业银行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改变过度依赖息差收入的格局,加快粗放型盈利模式转型。有效抓住这一机遇,提升资金定价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互联网金融衍生出新的金融竞争逻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近两年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已催生出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业态,衍生出新的金融竞争逻辑,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鲶鱼效应”。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2014年我国P2P交易规模已高达5000亿元,是2013年的5倍。根据私募通的相关统计,2014年国内典型的13家众筹平台共发生融资事件9088起,募集总金额为13.81亿元。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的分流,尽管目前从规模上看还不足以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但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已不再局限于银行业内部,更来自于跨界竞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面对新的竞争逻辑,必须具备忧患意识,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创新传统业务。

3.金融脱媒不断弱化银行的中介功能

金融脱媒是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性在不断降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不断弱化。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容,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逐渐多样化,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渠道将不再是优质客户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冲击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金融脱媒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和成本,而且降低了银行优质客户的粘性,弱化了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功能和信息功能。

(三)微观视角

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基本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银行组织体系。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发展禀赋,对于战略布局、盈利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逐步进行了差异化调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1.战略布局综合化

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随着相关监管部门分业监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积极应对传统业务转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布局金融全产业链,其谋求混业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而实现自身战略布局的综合化。2014年以来,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密集布局金融租赁产业,寻求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的延伸和拓展。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提出发展消费金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传统业务实现错位互补。6月18日,人民银行建议鼓励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重塑行业秩序。战略布局综合化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自身资源集约、业务协同、效率优化。

2.盈利格局差异化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已发生微妙变化,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客户群体、营销渠道、人力资源等禀赋优势各异,整个银行业盈利格局呈现出差异化特征。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由2011年的36.3%降至2014年的9.65%;净息差逐步收窄,由2011年的2.8%下降至2014年的2.7%。从图1可以看出, 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于其各自营业收入的贡献度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陆岷峰、李振国(2015)研究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依赖于规模效应驱使的利息收入,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靠中间业务来维持利润增长。随着新金融生态环境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深入,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格局差异化特征将日益显著。

数据来源:各商业银行2014年度报告

(编者注:去掉右轴数据的百分号)

3.风险管理复杂化

随着新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点不仅来自于宏观层面,更来自于行业层面和微观层面,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复杂化程度。从宏观上看,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局面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风险隐忧,对银行存量信贷风险防范造成较大压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风险可能加剧,而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环境下,也存在着跨界风险传染的可能。从微观上看,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一些机构“存款丢失”事件频发也反映出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较为严峻。这一系列的风险来源点将对商业银行传统风控体系、风控流程、风控文化形成挑战,因而风险管理趋于复杂化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常态。

新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一)传统资产业务方面

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传统资产业务已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上。

从资产规模的变化趋势来看,整个银行业信贷增速呈逐步放缓趋势。根据银监会相关统计,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为1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长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见图2)。导致这一趋势的诱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民间投资乏力、房地产市场风险积聚、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隐现,商业银行粗放型的信贷投放难以为继;二是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直接融资服务,降低了银行信贷在企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三是P2P、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流了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服务业务;四是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约束规定限制了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资产规模的增长对收入贡献的边际效用将逐步降低。

从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向银行体系传导,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出现隐忧。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的均值出现了“双升”趋势。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同比增长42.3%;不良贷款率为1.25%,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见图3)。尽管银行监管部门和银行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化解了“双升”局面,但是由于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摆脱经营困境,银行业资产质量欠佳的现状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一种常态。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考验着其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管理策略。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的变化趋势将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经营思路,必须寻求业务的转型升级。

(二)传统负债业务方面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具体体现在负债规模、负债结构、负债成本的变化上。

从规模上看,银行负债规模增速逐步趋缓。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达12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存款规模为98.34万亿元,同比增长9.6%。银行负债规模的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不断扩容冲击了银行存款来源。据测算,货币市场基金每分流2%的活期储蓄存款,净息差就将下降近1BP。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存款替代产品日益丰富,银行存款流失压力上升,存款增速下滑趋势明显(见表1)。

从负债结构来看,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因素的影响下,近五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呈现出微妙变化(见图4)。存款理财化趋势不断增强,商业银行过去传统的被动负债格局将被打破。自2014年以来,新型货币市场基金持续保持着对银行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的替代性优势。为提升负债能力,银行主动进行的存款理财化行为将持续。

从负债成本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2012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自8月26日起,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存款压力明显增强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一浮到顶”的揽存大战加大了自身的负债成本。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成为决定其负债业务发展的关键。

(三)传统中间业务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创新发展给商业银行传统中间业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在于银行中间业务客户粘性不断弱化。其原因在于:一是新兴线上渠道成为主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金融领域,移动金融改变了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满足自身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传统的物理网点渠道粘性不断下降。二是超值的用户体验契合用户消费心理。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多重优势将用户基本金融服务内嵌入自身平台中,不仅以便捷、高效、安全的方式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资金归集、生活缴费、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通过积分、折扣、抽奖等多种优惠活动来提升服务附加值,完全契合了用户的消费心理。例如在支付结算业务中,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80767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支付宝占比49.6%,财付通占比19.5%,快钱占比6.8%,汇付天下占比5.2%,由此分流了银行大量的支付结算业务(见图5)。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客户粘性的弱化对于业务拓展增添了不小的阻力。如何增强客户粘性将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转型的建议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寻求业务转型升级,以契合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各商业银行把握生存与竞争主动权的关键。

(一)坚持资产规模与资产质量优化并重,实现内生性平衡

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大资管”时代即将到来。建议商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即从过去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向资产规模稳健与资产质量优化并重的方向调整,实现资产的内生性平衡。要实现这一转型目标,就必须对传统的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进行“深耕”。

一方面,零售业务作为未来银行竞争的焦点,是商业银行创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在零售资产业务转型方面,可积极融入互联网技术、思维和平台,以“用户思维”加强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重构,加强业务流程再造,运用大数据风控体系推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公司业务如何实现“轻资产”转型是摆在大中型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交易银行模式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口。交易银行具备多重优势,对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成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可将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拓展方向,通过“流动银行”专业化、特色化、综合化的投融资解决方案,提升银行优质大中型客户的粘性,从而提升公司业务的整体效益。

此外,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在优化和丰富资产业务品种结构的同时,注重不良资产的核销和处置,以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二)坚持主动性负债管理,实现负债业务转型升级

新金融生态环境给商业银行传统负债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建议商业银行摒弃传统负债经营理念,以主动型负债管理取代传统被动型负债管理,这也将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转型升级的主线。具体的转型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主动型负债定价能力。商业银行以往曾依赖人民银行利率管制,采取被动型负债定价方式获取较高额的息差收入。而在新金融生态环境下,商业银行主动型负债定价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大小。建议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负债管理经验,通过差异化的负债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综合成本的最小化。

二是优化主动型负债结构。主动型负债结构的优化直接依赖于主动型负债产品的创新能力。可通过发行债券,以及借助同业负债、大额存单、央行负债、协议存款等多元化主动型负债产品,来优化整体负债结构。

三是提升主动型负债的风控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主动型负债管理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尤为突出。建议商业银行加强对新金融生态环境下中国利率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新特征、新规律的深入研究,做好预测,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VAR模型、敏感性缺口模型等,充分做好风险识别、预警、防范、对冲等,构筑一整套风控体系。

(三)加强跨界合作,提升中间业务服务品质

在中间业务转型升级方面,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与互联网金融“跨界”竞合。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企业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跨界”抢占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积极与互联网电商企业跨界合作、进行纵向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将是商业银行稳固中间业务的一大策略。

二是塑造新财富管理逻辑。家庭财富管理和企业财富管理将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潜在增长点。当前,商业银行客户族群和高净值客户在财富管理方面的管理理念、风险偏好在逐步转变。建议商业银行顺应这一变化,积极借助“用户思维”来构筑新财富管理逻辑,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财富管理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提升服务品质。优质、安全、专业的服务,是决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服务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人才和产品两大要素。要实现中间业务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加强复合型高端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专业化口碑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研发力度,形成差异化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印颖 罗邦敏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许道文.我国商业银行盈利高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J].经营管理,2012(08):32~37.

[3]陆岷峰、汪祖刚.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性研究[J].经济管理与评论,2015(03):100~111.

[4]毛国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的探讨[J].甘肃金融,2015(05):6~11.

[5]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J].财经科学,2015(05):34~43.

[6]王锦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测度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01):7~12.

[7]中国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课题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跨行业渠道竞争[J].金融论坛,2014(07):17 ~23.

[8]司金胜.金融脱媒环境下银行业的主动负债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14(10):67~69.

篇4: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的转型之路

信息记录与传播的媒介形态, 从遥至千年前的龟壳、竹简等发展到近期的纸质媒体, 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变革, 而如今手机、电视、电脑等组成的新媒体又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又一次重大革新, 其使用便捷、成本低廉, 故一经推出即深受大众喜爱与追捧, 新媒体时代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时代, 数字新闻报道改变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同时也改变了新闻编辑的传统职能, 下文将就此展开相应探讨。

二、新媒体环境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广泛, 并不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一范畴, 故而本文仅以下述两点为例论述:

其一, 引起了新闻采编理念的变化。“数据新闻”的出现颠覆了以往固有的新闻采编理念, 深入挖掘和利用数据的价值、以数据为生产力成为大数据时代全新的指导思想和新闻采编理念。同时,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理念上的变化, 对以报纸为核心的传统纸媒行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内容产出、深度报道、编辑排版等方面都将受影响。同时, “大数据”概念的推出, 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关联事物预测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走向, 也由此推动媒体需要展开预测性评论或报道, 更深一层地改变了以往采编理念。

其二, 引起了采编队伍的需求变化。新媒体转变了以往读者作为单向受众的身份定位, 促进了客户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也提升了广大用户对新闻采编的关注与参与程度。较之传统媒体,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需要的是以高度信息处理能力和深度数据分析能力双向加持的全新报道方式。正是由于大环境的转变,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换言之, 新闻记者不再是单纯进行采访记录的职业, 新闻主播也不再是单纯坐在演播室里进行“朗读”的职业。这些职业之间的岗位定责已经出现交叉, 而立足于这一时代的从业人员也需要各自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及时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以多功能复合型人才的身份迎接新媒体时代对纸媒新闻采编的高度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定位

首先, 关于文稿编辑职能。新媒体时代是信息化时代,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新闻传播无论在速度还是范围上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便利了信息交流的同时也给新闻编辑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 新闻内容的切入点和展现角度决定了新闻的质量以及受众的关注度, 新闻采编必须最大限度完善最基本的稿件编辑工作。

其次, 关于舆论导向职能。即新闻采编在编辑稿件时必须确保具备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 对新闻的传播过程进行把关, 认真揣测每一个细节, 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力求为大众提供价值观正确的新闻报道, 避免错误的舆论导向。

最后, 关于报道评论职能。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报道最快速地传递给大众, 使大众得以凭借这些信息了解当下发生的实事。因此, 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和分析评价的能力, 能够准确、快速地把握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 实现新闻的高质量和快传播效果。

四、新闻采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路径

(1) 冷静审视当前形势。多元化的媒介形态、多出口的共享平台与全能化的记者角色, 使得我国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反复冲击下陷入了“迷失”之中, 媒体机构之间的差异被无视, 媒体形态各具的特殊性被忽略, 传媒竞争中的集中和细化原则被模糊。简单地说, 新媒体的出现与壮大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其为身处信息爆炸中的人们及时、广泛地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 但也造成了媒介形态纯粹性的丢失。因此, 新闻采编在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时, 必须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新风潮”的到来, 在充分理解新媒体含义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面对新媒体冲击的能力。

(2) 坚持新闻真实及时。要想在竞争力上与新媒体一较高下, 唯有冲击新媒体的发展短板, 充分挖掘、发挥自我优势特长, 追求品质的卓越, 坚持新闻的真实, 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动态、挖掘新闻事件, 以最直击现实的方式发出在这个纷繁复杂时代中最嘹亮、最真实的声音, 赢得公众关注, 获得读者信任, 同时将成熟的审稿制度落实贯彻, 严格遵照正确的审稿程序完成稿件筛选、修改, 坚决杜绝新闻造假, 在新媒体冲击下守护好新闻的本真, 让读者能从纸质阅读中窥视现实、发现真理。

(3) 精心制作深度报道。互联网的广泛深入, 造就了一大批以“速食文化”为精神食粮的网民, 虽能快速获得海量信息, 却也造成了阅读兴趣与享受的缺失。而在保持与时俱进、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前提下, 仍能支持传统媒介、坚持阅读的读者多为社会中的精英群体, 他们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基础, 善于深入思考问题, 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能有效摒除垃圾信息, 注重新闻报道的深度, 而富于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纸质媒体无疑是其最佳的选择。因此, 新闻采编可将发展出口“开”在为精英化读者提供更多深度报道的方向上, 在新闻策划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以“质”取胜, 吸引更多读者青睐, 实现持续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中新闻报道的生成和传播方式都有了变化, 由公众参与的个人数据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也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为此, 新闻编辑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 还应当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 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编辑能力, 使新闻的质量不断提高, 传播方式不断扩展, 最终实现新闻媒体的优质发展。

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 也为公众更快地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保障。目前, 我国新闻行业仍处于新旧媒体融合时期, 此阶段的新闻传播的特点有别于传统媒体, 高速发展的技术思维改变了新闻生产的理念思路和生产流程。同时, 时代进程也向新闻编辑人员发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背景,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及其定位展开分析, 并以此探讨了新闻采编在此环境下的转型路径, 以期为新闻采编群体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发展现状提供有益参考,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齐头并进。

关键词:新闻生产,纸质媒体,新闻采编,报道方式

参考文献

[1]邱慧.借鉴与融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的机遇[J].编辑之友, 2010 (04) .

[2]范国平.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青年类期刊的反思[J].青年记者, 2010 (17) .

[3]李玲玲.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篇5: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摘 要 国内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出台和巴塞尔协议Ⅲ正式实施,对我国商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基于新的银行监管标准下,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 银行转型 新银行监管标准

当前国际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国际范围内的银行监管不断加强,并呈现出新的形势。为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要求,银监会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步伐,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层面,进一步强化监管,通过在杠杆率、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健持续发展。

一、新的银行监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充足率方面。进一步明细化资本的监管范围,将2级分类变更为3级分类,采取差异化的信用风险权重方式,将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优化,并将风险资本覆盖的范围扩大,提升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对资本充足率的下限提高要求,原来的一级资本占风险的比例由原来的4%和8%变为6%和8%,同时还增加了核心一级资本,将其资本充足率定在了4%。同时加强了对附加资本的要求,将其比例确定为1%。

2.加强了用杠杆率来进行监督的力度。要求一级资本要占4%以上,这个指标和资本充足率形成互补。从 2012年启动实行新资本监管准则,要求2013 年12月31日和 2016 年12月31日前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达到新的资本监管准则要求。适应调整期过后,所有银行必须依照新监管准则要求及时披露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

3.完善风险监控的指标。在原来的要求上,新的监管标准又提出了新的指标,以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更好地监测商业银行的相关风险,例如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同业负债集中度等将纳入监管指标。此外也强化了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新增了2个的指标,分别是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拨备率,其最低限分别为150 %与2.5 %。另外有相应的调整机制,以保证其动态性和实时性,在经济形势和贷款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据此调整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

4.系统重要性银行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慎监管要求,以加强其对外部风险的承受能力 :一是为有效化解风险,监管机构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发行自救债券。二是提高流动性监管要求。三是进一步规范大额风险管理机制,合理减低系统重要性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和借款人信贷总额对资本净额的占比。四是提升并表风险管理的监管标准,包括设定集团层面风险偏好 、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统一风险管理政策 、规范集团内部交易等。

针对以上的新的监管模式,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在要求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转型,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强化自身的实力。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管理粗放、资本运作效率低、信贷扩张比例大、资本补充途径少、经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现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转变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的经营。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多是扮演资金供应商的角色,以借贷经营为主。真正地精细化的经营应当是以金融服务为主,通过金融创新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光服务于直接融资,也应当在间接金融方向发展,从银行资金管理的导向上来说,应当变存量管理为流量管理。同时,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是高资本消耗,资金运用效率低,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而其它资金的盈利渠道较少,资本消耗的压力较大。

其次,转变经营策略,向多元化发展。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方面来讲,要想有大的突破,就需要在经营战略上有所调整,具体包括银行的产品结构、业务范围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要全方位的整体资源,更加多元化地利用资金和银行成熟的金融渠道。加强非信贷资产的比重,使资产结构更加合理;在收益的渠道方面,应当加强非信贷收入的比重,不能单纯依赖存贷的利差。在业务范围方面,要积极提高私人银行、投资银行和银保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服务更加精细化。

第三,本着客户至上的理念,要积极地培育客户。为提高目标客户的贡献度和保有量,有效保持与增强同业竞争优势,应该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关系,此举也是商业银行推行各项升级转型、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消费者对银行业服务的关注度逐步提高,相反忠诚度却在不断下降。商业银行更多关注具体的产品和业务,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客户的潜在价值与综合需求。

新的银行监管模式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还要面临着国外银行的挑战,因此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在现有的传统业务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拓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银行业对外开放研究小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金融时报.2005.09.01(1).

[2]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金融研究.2004(10).

[3]施华强,彭兴韵.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金融研究.2003(10).

篇6: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从目前温州、杭州房地产市场降价的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到本轮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是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控结果, 偶然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规模萎缩, 收缩房地产类贷款规模导致房地产市场现金流趋于紧张。

( 1) 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抑制了市场需求

全国40多个重点城市已经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随着各级政府严厉的“限购、限贷、限价”政策, 一直以来,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于本次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变化, 国家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行业行政管理政策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从本轮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组合拳”可以看出, 政府调控重点在于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投资、投机行为。有部分房地产市场的业内人士认为, “2012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无异于是住宅市场的西伯利亚寒流”。虽然2013年实施的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不久, 但对住房市场的抑制效果很快就有了作用: 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地产股普遍下挫。再就是市场上观望盛行, 销售萎缩。新政实施后, 以一套总价为100万元的房子为例, 对于二次及以上购房者来说, 首付提高了10万元, 总还款利息也上调了, 大大地抑制了二次及以上购房者的需求; 而首次置业的客户也将以等待为主, 关注市场价格走势, 使市场进入新一轮的观望期, 销售出现大幅度的萎缩。

( 2) 银根紧缩, 房地产企业缺少资金“补血”

房地产市场是资金密集型企业, 正是房地产市场与金融行业的密切配合, 两者的相互支持、沟通推动了房地产价格逐步走高。然后, 随着2013年6月银行爆发钱荒之后, 国内银行业钱少的事实也浮出水面, 而随着各种网络电子银行的出现, “余额宝”、“现金宝”等网上理财产品吸收了大量银行短期存款, 银行业的流动性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体系与影子银行体系正在日趋担忧各自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风险敞口, 正如美国银行驻香港策略师崔巍 ( David Cui) 说: “一旦金融贷款机构拒绝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信贷, 那么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将会面临压力, 迫使他们降低房价。一旦有足够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降低价格, 那么购买住房的人会更少, 因为大多数人只有在他们认为房价正在上涨的时候才会购买房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那么它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2 房地产企业发展转型的策略分析

2. 1 快速去杠杆, 实现基于 “销售总货值” 下的资金回收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是高杠杆、高资金占用的行业, 从历史来看, 每一次房地产市场的大调整都会导致市场上一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出局, 而开发商缺少资金或者资金回笼慢是导致出局的主要原因。对于本轮房地产市场“最严厉的”新政及银行收贷双重压力, 房地产企业如何正确处理现金流的问题, 关系到企业能够顺利挺过这个房地产市场“寒冬”的关键。从短期、中期及长期的市场发展来看,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 最主要是要做好三大应对之策: 一是从短期来看, 对现有操作的楼盘, 要抢收抢割, 加快推进项目销售进度, 快速促进资金回笼; 二是从中期发展战略而言, 要深化科学的现金流管理制度, 逐步减轻新政的冲击; 三是从长远战略来看, 要进一步平衡业态、区域布局, 谋求长远健康发展, 向一些资金占用少、国家政策支持、银行扶持的重点领域拓展业务, 如开展养老地产、城镇化改造项目。

无论是抢收抢割还是转变资金投入方式, 都是为了快速实现基于“销售总货值”规律下的资金回收理论。房地产调控新政及银行钱荒带来的市场观望之风盛行, 大量投资客被阻挡在市场之外, 刚需客无法适应银行按揭下放缓慢的压力, 必然会使房地产企业面临与日俱增的存货压力, 成交量惨淡。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 一旦销售出现不畅的局面, 巨额的存货除了使房地产企业大量土地房子无法变现之外, 还将面临资产减值计提等会计成本。增加企业运营压力。因此,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 要提高“销售管理内功, 清理存货、收割现金”的能力, 将是房地产企业短期应对房地产市场变化的最有效手段。

2. 2 把握开发节奏, 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 现金流是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 房地产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 实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标,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 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措施, 具体到每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在运作房地产项目中, 要把握开发节奏, 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减少利息支付周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银行的贷款利息是房地产企业一笔不小的支出。一般而言, 贷款至少要在开盘之后才能返还。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 拿地、开工、开盘和竣工这四个关键节点对现金流的影响最大, 前期表现为支出, 后期表现为收入。如果能够缩短资金支出与收入之间的跨度, 比如适当调整开发节奏, 将“前期资金支出的业务活动 ( 如拿地) 尽量后置, 而将后期资金收入的业务活动 ( 如开盘) 前置”, 就能让较少的资金沉淀在工程上, 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利用率, 同时也缩减贷款利息。

2. 3 优化高、中、低档产品结构组合, 规避房地产市场的短期周期风险

在经济遭遇下滑, 市场遭遇短期寒冬时, 房地产企业如何及时调整思路,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针对市场需求而开发的中低档刚需项目的开发比重, 同样也是决定房地产企业能够顺利度过寒冬的重要策略。一方面, 在楼市寒冬中, 拉动房地产消费的来源主要还是刚性需求者, 这一群体的消费目标多为中低档的普通住宅。另一方面, 中国城镇二元发展格局决定了对中小户型住房的需求, 近年来, 政府也加大了对中小户型住房以及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引导, 可以看出, 中小户型及保障性住房未来将占有中国住宅市场的一大块“蛋糕”。因此, 在开发的项目中, 优化高、中、低档产品的结构组合, 平衡不同档次产品的比例, 是房地产企业规避楼市周期风险的长线之举。

2. 4 逐步转变资源配置方式,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房地产开发是从低能级走向高能级的过程。作为高度杠杆化的行业,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与其对金融等资源的配置能力高度相关。近年来, 中国房地产企业金融化步伐加快, 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在传统的项目贷款的基础上, 信托、发债、上市融资越来越常见; 另一方面,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 特别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受限的背景下, 很多房地产企业纷纷抓住国际资本价格走低的契机, 着力获取海外低成本资金。去年, 赴港上市、设立香港上市公司平台成为行业内企业的一时风气, 绿地、万科、中海、恒大、碧桂园、绿城等标杆房企均利用港股平台, 境外发债融资。

2. 5 发展电子商务, 从线下走向线上

当前, 很多行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 正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有媒体报道, 万科集团正在加大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入合作, 逐步转变互联网模式下的企业发展路径, 从地产开发商转变成地产服务商。虽然现在还处于萌芽阶段, 但房地产与互联网的“联姻”也将是大势所趋。

市场上已经有三种形式的探索: 第一, 营销模式电商化。将房地产营销由传统的线下往线上拓展, 并通过“大数据”手段科学确定细分市场、客户渠道和精准的广告投放。一些房地产企业去年便开始筹备进军电商, 并计划将旗下业务打包上线。第二, 建立线上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信息技术, 将传统的物业管理转型升级为社区服务平台, 为社区居民提供管家、商业、小贷、文化、娱乐等各种服务, 充分挖掘客户的消费能量。花样年等房地产企业已经在进行这种尝试。第三, 嫁接互联网金融资源。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 “余额宝”等线上理财产品已经对现有投融资体系有了相当的影响,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字, 2014年1月在人民币贷款增加1. 32万亿元的同时存款罕见减少9402亿元。目前, 线上理财资金主要投向货币基金。为保持较高的收益率, 已经有人在考虑将其投向房地产、基建等领域。

摘要: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限购政策及银行限贷的双重压力下, 我国房地产市场由膨胀式的发展迅速收缩。目前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复杂, 企业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这种房市处于调整震荡期而行业自身又不够规范的大背景下, 房地产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扩大金融合作, 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积极研究房地产金融政策及其走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对房地产业影响最大的国家经济调控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行业行政管理政策等相关政策入手进行分析, 以判断房地产市场基本发展状况, 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去研究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国家调控政策,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186-195.

[2]王方华, 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44.

[3]姚玲珍.房地产市场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30-140.

[4]吴凡.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我国房地产业相关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7) .

篇7:中国茶:茶天下的破局之路

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茶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茶叶目前只有几百亿元的市场规模,却有大大小小7万家茶企,而且这么多的茶企都在做生产加工、做包装、做“品牌”长期以来,国内茶叶市场处于产品品类多、管理无序、企业规模小、品牌化弱的无序竞争局面,立顿风波引发中国茶企开始集体思考,茶企的明天之路在哪里?

为此,《销售与市场》在业内首次发起中国茶企“群英汇”,召开了“中国茶企领袖首届圆桌会议”,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切脉断症,并在行业踯躅前行的道路上,寻找到方向的航标。

行业环境:坎坷路上

有品类无品牌 品牌是茶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茶行业目前处于有名茶但无名牌的现状,品类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消费者买茶时经常是买品类而不是买品牌,比如要买铁观音,但很少会提及什么牌子的铁观音。中国茶企应在传承基础上增加产品的创新元素。

——曹春华 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哑铃现状 中国茶产业处于一种哑铃形结构的现状,一头是茶业种植面积、产能大,另一头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需求变大,而中间的流通环节却不很畅通。我们需要在产业的品牌化、渠道的集成化方面通过新的媒体、新的方式、新的营销打通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欧阳道坤 信阳国际茶城总经理

管道不建全 相比其他消费品行业,茶行业市场竞争尚不成熟,茶叶背后的历史、地理环境、区域气候、工艺、品种、消费习惯等,有些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优势,但也可能成为企业的桎梏,与现在的市场营销理念不太接轨。很多区域品牌走出去是一种随性行为。而不是战略规划指引下的行为,区域性企业需要用战略性眼光审视自己。茶产业目前的公共渠道平台这一领域没有建立起来,渠道不清晰,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

——杨波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

要求变,要跟得上时代 茶叶有三种内涵,分别是饮品、健康、文化,由下而上呈金字塔形。我们需要培养金字塔的底层。利用时代机遇,缩短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必须为暂时不喝茶的人服务,扩大市场容量。传播喝茶理念,吸引更多人尝试,让茶成为社会话题。在新环境下,如果茶企想健康成长壮大,必须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做一些转变或者调整。跟得上环境变化,认得清茶企本质,就是我们发展的必要条件。

——刘洋 杭州艺福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发展之径:要小众,也要大众

先定好位再谋发展 茶叶品牌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长远的规划。业内人士都推崇立顿,我们要看它发展了多少年,中国的茶产业品牌才多少年?品牌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天福到了今天的地位花了18年时间,现在用同样的策略复制不了天福,因为环境已经改变。我们需要充分调研,细细盘点我们到底有多少兵力、多少粮草、要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茶企应该定好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应该更加聚焦区域市场精耕细作,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市场。

——叶济德 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习领悟、突破传统 现在茶行业有一个怪现象:“老板围着政府转,下属围着市场转。”近年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些茶企,也在上升到一个平台后,失去了方向,没有准确的定位。白酒、乳业等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整合、兼并、重组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茶企突围必须学习领悟、借鉴其他行业的营销经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属性,避免“过文化、假文化”,反而使得茶叶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陈岗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仅要时尚,还要释放大众需求 中国茶叶消费目前整体存在窄带而非窄众现象。喜欢喝茶的人很多,但由于一些因素制约,比如消费场所和消费载体的窄带,茶叶消耗量低。茶企的出路在于:一是打破地域品牌限制,开发适合大众消费的全国性茶叶品牌,释放大众需求;二是探索出让古老的中国茶贴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形式。

——叶扬生 上海天泰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茶品牌要与茶品类发展相适应 传统茶叶越来越时尚化和潮流化,绿茶、铁观音、普洱,到红茶和黑茶等各大茶叶品类,都有庞大的忠实消费者,也促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企业应该及时抓住这种潮流的变化。茶叶品牌化,来自质量的保证和对消费者的诚信,这一点永远不能背弃。另外,茶叶品牌化需要将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结合起来,茶企要利用好所在区域的公共品牌。

——殷天霁 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茶叶未来:要分工,也要创新

未来是竞合而不是竞争 “80后”、“90后”已经成长,但茶行业的消费群体还没有形成。我在美国Teavana参观时非常吃惊,他们并不生产茶叶,只通过简单的工业流水线就做得非常好!而中国这么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还在圈内探讨茶企营销。未来的消费需求必然是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是多样性的,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竞合而不是竞争,我们要以合作的心聚在一起,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真正把自己的实力、人力、智力等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踏踏实实做品牌。

——严梅 满堂香茶业集团副董事长

茶叶的分工是必然 茶是承载中国文化被世界消费的商品,接下来的10~20年,中国茶叶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茶叶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具有附加值的全新产业。建议企业转型时期首先要保留原有的优势,并在这个基础上做提升,根据当前消费的特点,注重新兴技术、内部管理等系统化技术的使用。比如企业在送货速度、市场响应速度、客户反馈速度等方面要实现专业化。茶产业分工是必然趋势,企业切不可贪大贪全。终端的整合不仅能使企业聚焦到更有特长的领域中去,也让我们整个产业发展更加有效率。

——马玉峰 买买茶CEO

茶企创新三大着力点 创新是茶企发展的唯一道路。茶行业创新要从“三力”入手:第一,产品力。指提升茶叶本身的核心价值——它和其他饮料最大的区分是什么?国内很多不同地区的茶叶,同样是绿茶,可能只是外形的差别,从口感和对人体的功效上没有体现本质的区别。所以企业要将茶叶做成不同的标准化产品,从种植、加工、后期工艺、饮用的便捷性等入手,开发出新的产品或品类。第二,渠道力。茶企不一定要做专卖店,专卖店占用了很多资源,利润率却很难支撑门店规模,所有品牌都去做专卖店,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第三,品牌力。大部分企业已经有了品牌观念和品牌定位,下一步,在包括产品、渠道、运营团队和商业模式上,要加强内功建设,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赵大川 中茶公司总经理助理

扩大产品覆盖面 定位大师特劳特讲过一句话:“中国适合打造世界品牌的产品就是茶叶。”茶叶首先是一种保健饮品,它与中国历史一起成长,是中华民族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兼具保健功效和文化基因的茶产业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毫不夸张。现在我们茶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从产品的覆盖率、加快渠道建设以及如何方便消费者饮用等角度来解决。

——简伯华 湖南怡春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篇8:破局,新商业环境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路

(一) 相关法律的完善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底线,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新闻领域的专门法律, 由于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处于政府各层管理机构的严格管制之下, 并未出现明显乱象。互联网的加入使得由于《新闻法》的缺失造成的很多不便显现出来, 法律的漏洞也纵容了版权侵权行为。从80年代起, 要求出台《新闻法》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目前, 新闻领域的秩序维护主要凭借《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 但由于这些法律并不是专门针对新闻领域, 法律条文并不能充分考虑到新闻行业的特殊性, 对相关行为的描述不准确, 对侵权行为的惩处也缺乏力度。所以亟待出台一部《新闻法》, 将新闻传播活动纳入法律规范中来。

(二) 行业组织的维权

传统媒体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新闻被肆意抓取危害深远, 彼时的讨伐对象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闻版权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在长期磨合过程中, 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模式, 即门户网站每年付一定金额购买传统媒体的内容。移动互联网兴起, 将门户网站也推到了传统媒体的阵营之中, 打破了之前形成的相对平衡的状况。2015年4月26日, 知乎网、财新网、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新周刊等多家中文互联网内容平台和媒体, 选择在知识产权日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共同发出“保护原创、尊重版权”的倡议, 但也多半是口头上的宣示。在这方面, 视频行业的维权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2013年11月, 优酷土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等业内多家公司, 共同发布了“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宣言”, 集体声讨快播等公司的侵权行为, 同时宣布已向法院起诉快播等公司的盗版侵权案件共立案百余起, 涉及影视作品逾万部。

二、重新发掘内容的价值

《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说, “中国传统媒体的问题在于, 做得不够传统”。笔者认为这句话虽然不够严谨, 但是点出了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媒体更合适的定位应该是“专业内容生产机构”, 具备实力的报业集团可以同时兼做“传播渠道商”, 而实力欠缺的报纸媒体可以只作为“专业内容生产机构”而存

(一) 信度:信息沼泽中的权威发声

当信息纷繁复杂, 像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 人们面对的不再是信息的匮乏, 而是信息的选择。默多克曾经说, “人们越是陷入信息沼泽, 可能会转而只相信权威信息”。当前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境地, 扑面而来的巨大信息鱼龙混杂, 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分辨信息的真伪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候, 帮助用户筛选信息就成为市场的需求, 也成为争取用户的一个有效方法。从新闻传播的可信度考量, 一方面, 涉及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 由于阅读形式发生改变, 原创的每一篇文章, 无论是消息、评论还是深度报道, 其重要性都获得大幅提升。传统报纸的文章往往是几十个版面打包出售, 力求主题的完整和全面, 文章被各个栏目分割, 受众更关注的是报纸的整体质量和内容编排的版面语言。脱离了纸质形式, 这种编辑手法上的“无声语言”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单篇文章的重要性却凸显出来, 对新闻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速度:动态性新闻的及时推送

速度, 主要是针对动态性新闻的及时推送。新闻媒体应该积极观察公众社交平台的动向, 从中发现新闻线索, 经过认真核实后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但我们也要警惕过度依赖UGC, 采用用户提供的新闻内容时, 也应当由专业的编辑完成最终的质量把控, 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高品质和可信度。比如在“名人去世”这一新闻选题上, 媒体屡屡犯错误。例如, 2015年10月27日的“阎肃被去世”事件, 各大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盲目采用歌手于文华微博信息抢发新闻, 只有“澎湃”新闻记者直接打电话向阎肃家人确认信息, 避免了闹剧的发生, 维护了“澎湃”新闻报道的权威。同时, 动态性新闻还意味着就同一事件而言, 在不同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因此新闻媒体要对事情进展保持持续关注、跟进反馈, 防止烂尾新闻的产生。

(三) 深度:分析类新闻的专业解读

深度, 主要是针对分析类新闻。受众对真相的追寻是永无止境的, 报纸媒体的核心力量在于精品内容的打造, 专业的新闻采编团队是新媒体从业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深度报道和独家新闻是报纸媒体区别于网络媒体的根本优势, 也是激发用户付费的卖点所在。对于一般的信息, 任何当事人和旁观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发布, 甚至早于专业媒体机构, 但是这样的新闻往往是对事件现象级别的描述, 是碎片式的呈现, 是事实整体的一部分。而受众对信息的渴望并不满足于这一点, 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和满足受众心里的意犹未尽之处, 要获得多种形式的新闻解读方式, 只有专业媒体机构才能做到。例如, “7.23温州动车事故”, 第一时间曝出消息的不是新闻媒体, 而是新闻当事者, 但是我们要了解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相关背景以及事故处理动态, 仍然需要通过权威媒体的报道。而且, 深度报道和独家新闻往往需要专业的选题判断能力、更大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操作周期, 非独立的普通个体所能承载的。

三、渠道建设与平台合作

新媒体时代, 对传统报纸媒体造成冲击的很大一方面在于对其发行渠道的冲击。以前, 报纸媒体一般都是自产自销, 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而且这种发行往往是漫天撒网式。在技术的推动下, 以往的发行模式完全无用武之地, 发行部门成为报纸媒体转型的鸡肋。新媒体语境中的发行是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精准营销, 信息分发效率大大提高。这方面是传统报纸媒体的薄弱环节, 传统报纸媒体远不如商业公司更谙熟用户的喜好。据易观智库的数据, “移动新闻资讯APP作为第四大移动应用, 用户渗透率达到41.4%, 仅次于浏览器APP, 已然成为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最主要入口。聚合类信息客户端凭借其优秀算法技术, 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启动时长等数据指标上明显优于媒体新闻客户端”, 而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今日头条。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 (CNIT-Research) 发布的《2014年Q1国内移动新闻APP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国内前10位新闻APP满意度, 今日头条在用户中认可度最高, 是唯一一家满意度超过90%的移动新闻APP。这样的好评主要来自于精准的信息推荐。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大型报业集团, 如果尝试建设自己的内容分发渠道, 需要借鉴今日头条的经验。

对于大部分报纸媒体来说, 要实现自我革新, 自建渠道的路径虽然较为稳妥, 不易受人牵制, 但是留给传统报纸媒体的时间已然不多。一方面, 自建渠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投入, 不是每一家媒体都具备这样的实力, 也并非每家媒体都能承受前期巨大投入而见效慢的落差;另一方面, 专业的商业平台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 积累了丰厚的运作经验和算法策略, 各家商业门户网站打造的新闻平台和专业渠道分销商建立的信息推荐平台已将用户市场基本分割完成, 要重新打破这一格局抢占市场明显难度较大。由此看来, 似乎选择现有平台进行合作,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 传统报纸媒体与新闻聚合平台的合作已经展开, 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以今日头条为例, 2014年《新京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对今日头条进行讨伐, 主要原因在于今日头条对于传统报纸媒体版权的侵犯。这其实也引出了一个双方要合作必须要涉及的问题, 即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内容和渠道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如果没有内容, 渠道就没有办法留住用户, 如果没有渠道, 内容再好也没有意义。这场纷争不但不能否定作为内容供应商的传统媒体和作为渠道供应商的新闻聚合类平台是可以合作共贏的, 恰恰说明这种合作的尝试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摘要:报纸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这就意味着在新媒体时代下, 我们要把“报纸”的内容和形式剥离开来对待, 把纸的形式褪去, 向新媒体转型, 以适应受众的需求。新闻版权在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路上可谓是一道“马奇诺防线”。由于种种原因, 这道防线常常被轻易绕开。在对报纸媒体的价值重新定位之后, 本文的目标在于找出新媒体时代报纸转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些认识, 我们才能对报纸的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报纸转型的方向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新媒体转型

参考文献

[1]冉华, 张金海, 程明, 李小曼.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1-12.

[2]刘海明.报纸版权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34-35.

[3]石磊.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21-23.

[4]徐正龙, 苏家翔, 文之强.中国报业突围[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18-20.

[5]王正鹏.报纸突围——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变身记[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26-28.

[6]郜书锴.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36-37.

[7]程德安.媒介知识产权[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5-19.

上一篇:上了中学以后初中500字作文下一篇: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